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ppt课件_第1页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ppt课件_第2页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ppt课件_第3页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ppt课件_第4页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常用纬编花样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本章知识点 1.提花组织的构造特点、分类、特性、编织方法和走针轨迹。多针道变换三角、拨片式、提花轮、电子等选针安装的选针原理和工艺设计方法。双面提花织物的反面设计与上三角陈列。2.集圈组织的构造特点、分类、特性、编织方法、走针轨迹和工艺设计。3.添纱组织的构造特点、分类、特性和根本编织方法和影响正确添纱的要素。4.衬垫组织的构造特点、分类、衬垫比、特性和编织方法。5.衬纬组织的构造特点、特性和根本编织方法。6. 毛圈组织的构造特点、分类、特性和根本编织方法,毛圈沉降片的构型以及对织物的影响。7. 调线织物的构造特点和特性,四颜色线安装的任务原理与调线织物的编

2、织方法。8. 绕经织物的构造特点和特性,绕经安装的任务原理与绕经织物的编织方法。9. 长毛绒组织的构造特点、分类和特性,纤维毛条梳理喂入安装的任务原理与长毛绒组织的编织方法。10.移圈组织的构造特点、分类和特性,移圈机件构型,纱罗组织和菠萝组织的编织方法。11.常用的复合组织种类、构造特点、特性和编织方法第一节 提花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提花组织的构造与分类1.定义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与编织的织针后面所构成的一种花样组织。 2.构造单元:线圈浮线3.分类:单面提花组织 双面提花组织第三章 花样组织一单面提花组织 分类

3、:均匀规那么提花 不均匀不规那么提花 1.单面均匀提花组织 特点:1在每一个横列中,每一种色纱都出现一次,假设是双色提花,每一个横列中有两种色纱出现; 2线圈大小一样、构造均匀、外观平整;3每个线圈后面都有浮线,浮线数等于色纱数减一,假设是双色提花,每个线圈后面只需一根浮线两色浮线交换处除外;4每枚织针编织次数一样,即每个横列中只参与一次编织;5浮线太长,容易勾丝,普通在45个圈距为宜; 运用:依托色纱组合来构成色纹图案,设计是采意图匠图来表示。2.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 普通可分单色或多色不均匀提花组织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特点:1) 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与编织的次数不完全一样。某些织

4、针延续几个横列不编织,这样就构成了拉长的线圈 。2线圈大小不一样,构造不均匀,外观有凹凸效应。 线圈指数编织过程中某一线圈延续不脱圈的次数,线圈指数愈大,普通线圈越大。目的:不均匀提花组织用来编织短浮线的单面提花组织 ,使浮线减少而将提花线圈与平针线圈纵行适当陈列。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的运用运用范围:袜品二双面提花组织1、分类: 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 或分为:均匀提花组织、不均匀提花组织2. 完全提花组织指每一路成圈系统在编织反面线圈时,一切反面织针在圆机中即上针盘织针都参与编织的一种双面提花组织。 完全提花组织特点:1反面构成横条效应2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圈纵密;色纱数应在2

5、3色为宜。3.不完全提花组织指在编织反面线圈时,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编织而成的一种双面提花组织。 反面组织:纵条、小芝麻点、大芝麻点注:反面构成直条效应,色纱效应集中,容易显露在正面而构成“露底景象 ,通常采用芝麻点做反面。反面呈纵条纹正面花纹意匠图反面花纹意匠图不 完 全 提 花 组 织反面呈芝麻点不 完 全 提 花 组 织三色不完全均匀提花组织三色提花三个成圈系统完成一个正面线圈横列。二、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2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艰苦。3消费效率低。2、用途1服装用布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消费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 选针机构的分类:1.直

6、接式选针经过选针机件三角、钢米直接作用于针踵来进展选针。如:分针三角、多针道变换三角、提花轮选针 三、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2.间接式选针在发出信息的选针元件与执行选针信息的任务机件之间有传送信息的机件。分为:机械式选针和电子式选针机械式如:拨片式、推片式、提花轮式和滚筒式等 ,用于小花型提花。电子式选针分为:多级式和单级式两类。 特点:变换花纹快,花型大小和变化不受限制,但机器价钱较贵。 一编织方法及走针轨迹 成圈针:织针到达退圈高度不编织针:织针未被选中,坚持在最低位置编织提花织物的走针轨迹 成圈 不编织虚线1:被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虚线2:未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二多针道变换三角选针原

7、理与 工艺设计实例 1.选针原理 经过不同高度针踵的织针又称不同踵位织针和相对应三角的变换来实现选针的目的。单面四针道针织机双面四针道针织机 机件配置三角:EA成圈三角,EB集圈三角,EC浮线三角不编织 三功位编织织针:踵位0选针踵踵位5压针踵踵位14选针踵压针三角6不需求互换 ,只需调整高低位置;其他5块三角都可根据织物组织进展互换;0号起针三角: 编织平针组织时, 0号起针踵的三角互换成成圈三角, 14号选针踵的三角不任务。 编织提花组织时,0号起针踵三角不任务,14号选针踵的每一个三角根据花纹要求互换 。 2.构成花纹的才干1不同花纹的纵行数B0与最大花宽Bmax 不同花纹的纵行数B0取

8、决于踵位数, B0=n 凡同一踵位的织针编织的纵行完全一样 二针道 n2 三针道 n3 四针道 n4假设踵位陈列为:步步高/“陈列或步步低“陈列; 那么最大花宽BmaxB0n假设踵位对称陈列“ 或“ 那么最大花宽Bmax2B02n将4档针踵织针以各种顺序交替陈列,不成循环,那么最大花宽BmaxN(N为针筒总针数2不同花纹的横列数H0与最大花高Hmax 对于某一路三角,每一档均有成圈、集圈和浮线三种变换,假设有n档三角,那么 H03n1假设为四跑道 H03n134180 假设花纹横列反复出现,且不成循环,那么完全组织花高可扩展,但Hmax MM成圈系统数各档三角均为浮线三角通常 B-为总针数的约

9、数 H-为成圈系统数的约数 B与H的比例要适当,使花型美观 3.设计案例例1:根据所给单面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绘出织针陈列图和三角陈列图双色均匀提花组织,一个横列每二个成圈系统完成,织针陈列呈步步高/“。 例2:根据所给单面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绘出织针陈列图和三角陈列图 一个横列要两个成圈系统完成。 织针呈对称陈列 织针15 24三 拨片式选针机构的任务原理1.机件配置2.选针原理1针筒中自上而下插:织针挺针片提花片2提花片有39档齿,每片保管一档齿,137自在选针。3选针器上有39档拨片,每档可拨至左、中、右三个位置。4选针器上的39档拨片 提花片的39档齿中:拨片的前端作用不到留同一档齿的

10、提花片 这些提花片不被压入针槽 相应的挺针片的片踵显露针筒 受挺针片三角作用,挺针片上升 将织针推升到退圈高度 成圈右:挺针片在挺针片三角的作用下上升将织针推升到集圈不完全退圈高度后,留同档片齿的提花片被拨片压入针槽,挺针片不再继续上升退圈,从而其上方的织针集圈。 左:退圈一开场拨片就将留同一档齿的提花片压入针槽,使挺针片片踵埋入针筒,导致挺针片不上升,织针也不上升即不编织。 三功位选针:完成成圈、集圈、不编织三种形状3.构成花纹的才干拨片的档数成圈系统数总针数有关1) 花宽留齿高度不同的提花片,运动规律可不同不同花纹纵行数B0=37当提花片步步高“/或步步低“陈列 Bmax=37 通常取Bm

11、ax36当提花片对称陈列“/或“/ Bmax=72当提花片以各种顺序交替陈列,且不成循环 那么 Bmax=N 通常花宽B取N的约数2花高Hmax=M/eM成圈系统数 e色纱数实践设计中当Hmax /H 为整数时 编织整数个花型当Hmax /H 整数时 ,可将余数的成圈系统设置成不编织例1:根据所给两色均匀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制定上机工艺排出成圈系统、提花片、拨片位置1机器条件:选用S3P172单面提花圆机;成圈系统数72;拨片档数n37;2花宽B=12, 花高H=12(3)提花片片齿陈列:按单片“步步低方式陈列;4色纱配置见图,一个横列需二个成圈系统,机器一转3个完全组织花高。5第3横列拨片位

12、置如下图。成圈系统及色纱配置提花片齿陈列第5、6系统拨片位置四提花轮选针原理1、选针原理 每一个成圈系统由起针三角1、侧向三角5和提花轮6组成。 提花轮以2040倾斜角安装于每一成圈系统外测。提花轮钢片间距针距,由针踵带动绕本身轴心回转。 提花轮针片凹槽中有许多钢米,分高、低、无三种,可使织针分成三条运动轨迹。提花轮中高钢米织针上升至退圈高度成圈提花轮中中钢米织针上升至集圈高度集圈提花轮中无钢米织针不编织2.特点构造简单;花纹有明显得螺旋形外观相邻两个花型之间有横向和纵向位移;三功位选针;提花轮呈倾斜配置,占空间小,有利于添加成圈系统数。3、矩形花纹的构成和设计 由提花轮提花机构成的花纹区域有

13、三种:. 矩形最为普遍 . 六边形. 菱形假设 提花轮槽数=T 针筒总针数N N = ZTr 正整数 ;r余数 1总针数N可被提花轮槽数整除,余数r =0 此时,针筒转一圈,提花轮自转转。 花纹的最大宽度:max 花纹的最大高度:maxM/e 成圈系统数即提花轮数 e 色纱数 特点:花纹一个接一个,平行陈列,垂直重叠;花纹没有纵移和横移;假设要添加花高,即路数要添加 例1:N=12,T=4,M=4,e1。设计花型。Bmax=T=4Hmax=M/e4例2:欲在提花轮提花机上编织集圈花样织物,机号=18, 筒径=28 , N=1500, T=15 , M=36, e=1 。解:1.设计计算 N/T

14、=100 r=0 Bmax=T=15 取B=15 Hmax =M/e =361=36 横列 取H=18 (*普通希望B与H较接近) 机器1转可织二个完全组织高度。2.设计花纹图案 3. 绘制上机图1根据意匠图编排提花轮次序 2决议每一只提花轮凹槽中插钢米的次序和种类 分析 :单色织物,一路成圈系统编织一个横列,采用成圈和集圈两种选针,所以提花轮用两种钢米:高钢米、低钢米。以第一只提花轮为例,它对应于完全组织的第一横列 , 第一横列:17,110 集圈,其他成圈 第一提花轮钢米顺序: 6高 1低 2高 1低 5高 共15凹槽全部排完 其他提花轮以此类推 ,见表。3、绘制上机图 横列序号提花轮序号

15、钢米排列11 196H、1L、2H、1L、5H22 205H、1L、4H、1L、4H33 214H、1L、6H、1L、3H44 223H、1L、8H、1L、2H55 232H、1L、4H、2L、4H、1L、1H66 241H、1L、4H、1L、2H、1L、4H、1L77 255H、1L、4H、1L、4H88 261L、3H、1L、6H、1L、3H99 273H、1L、8H、1L、2H1010 281L、3H、1L、6H、1L、3H1111 291L、4H、1L、4H、1L、4H1212 301H、1L、4H、1L、2H、1L、4H、1L1313 312H、1L、4H、2L、4H、1L、1H14

16、14 323H、1L、8H、1L、2H1515 334H、1L、6H、1L、3H1616 345H、1L、4H、1L、4H1717 356H、1L、2H、1L、5H1818 367H、2L、6H 根据意匠图编排,提花轮次序,决议每一只提花轮凹槽中插钢米的种类。H高钢米L低钢米 r0 当总针数N不能被提花轮槽数T整除时,提花轮槽与织针的关系就不会像r=0时那样固定不变。那么针筒在第二转时,提花轮起始槽就不会与第一针啮合。例1 N=170 T=50 170=350+20 r=20 此时N、T、r的最大公约数为10.针筒第一转 提花轮自转3针筒第二转 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21 槽啮合针筒第三转 第一枚

17、针与提花轮第41 槽啮合 针筒第四转 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11 槽啮合针筒第五转 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31 槽啮合25假设 提花轮每10针公约数作为一段 T=50 可分为5 段 . 那么 针筒需转5转,才干完成整个循环。 假设进线路数M=1 花纹分布为: 上述花型有纵向横移 ,有横向横移 构成花纹才干的分析:完全组织的宽度B和高度H完全组织的宽度B 为了保证,针筒一周编织出整数个花型,完全组织的宽度B应取N、T、r的公约数。 Bmax=N 、T、r的最大公约数 由上题可知B=Bmax10纵行。完全组织的高度H 那么H=M/e T/B = M/e A 式中 M采取系统数 e色纱数 T提花轮槽数 B完

18、全组织宽度 A 段数段的横移段将提花轮的槽数分为几等分,且使每一等分中的槽 数等于完全组织的宽度,这个等分称为段。提花轮中的段数A A=T/B段的横移当r0时,针筒每转过一圈,开场作用的段号就要变卦一次,这叫段的横移。 由于段的横移,针筒每转开场时,开场作用的段号就要变卦一次。 X=r/B 由上例题,X20/10=2,即余数有2个花宽。 由于段的横移,针筒每转一圈,起始的段号就要更改一次。 设针筒某一转开场作用的提花轮段号为Spp为针筒第p 转 Sp=(p1)X+1KA 其中:p为针筒第p 转 X段的横移数 A提花轮槽的段数等分数 K正整数,保证Sp段数A 段号每一段依次编号 花纹的纵移两个相

19、邻的完全组织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称为纵移,以表示。例1 中左边一个完全组织的第一横列比相邻的右面完全组织的第一横列升高两个横列, 那么 Y=2在同一横列中,花纹的地I段总是跟着最后一段如:例1 为假设要计算后一完全组织比前一完全组织上升多少,只需知道前一完全组织中,最后一段比第一段上升多少横列即可。 当机器上有一个提花轮,针筒每一转编织一个横列时,第P横列就是针筒第P转 PA(K+1)-1/X+1两个完全组织纵移为Y= P1A(K1)1/X当机器上有M成圈系统和e种色纱时,那么 针筒一转编织M/e横列 ,那么 纵移Y为: 又 在求得上述各项参数的根底上,就可以设计矩形花纹。由于有段的横移和花纹纵移

20、存在,所以普通要绘出两个以上完全组织,并指出纵移和段号在完全组织高度中的陈列序号。3、工艺设计实例1知条件:总针数552;提花轮槽数60;成圈系统数;色纱数e。2设计与计算求花纹完全组织宽度 N=ZTr 55296012 552、60、12的最大公约数为12 故取12纵行求花纹完全组织的高度求段数和段的横移数求段数和段的横移数求花纹纵移确定针筒转数与开场作用段号的关系1 I2(2-1) 3(3-1) (4-1) (5-1) 见图3-18。设计花纹图案3 绘制上机图 提花轮顺序按两路编织一个横列,针筒每一转编织四个横列,针筒五转织一个完全组织。 段号与针筒转数关系 段的横移与纵移在图3-18中表

21、示。4提花轮钢米陈列表 5减轻花纹的螺旋形分布 由图3-18的花纹分布可以看出,花纹呈现大约70的斜向配置,成螺旋形分布,有较明显的两色相间的纵条纹,花纹的螺旋形分布才不明显。 当成圈系统愈多,花纹的纵移愈大,螺旋形分布也愈明显。只需当r时,花纹的螺旋形分布才会消逝。 当r时,为了减轻螺旋形分布的不良影响,应在设计花纹图案时,对花纹尺寸,位置规划,纵移横移情况作全面思索,使相邻的两个完全组织能合理配置,首尾衔接,构成比较自然的左右的螺旋形分布。五电子选针安装的任务原理1、多级式选针器与选针原理1选针刀 68级2选针电器元件压电陶瓷或线圈电磁铁3接口压电式选针元件体积小、任务频率高、发热量和耗电

22、量小等优点。2选针原理机件配置针槽自下而上插:提花片 挺针片织针提花片有8档齿,与8级选针刀相对应,每片仅留一齿。提花片齿呈步步高“/或步步低,8片一组反复排满针筒一周。每一选针器中的各级选针电器元件针筒每转过八个针距都接纳到一个信号 选针原理选针器元件不选针控制同级的选针刀向上摆动刀片作用同一级提花片齿将提花片压入针槽提花片上端将挺针片下端压入针槽挺针片下踵不走上挺针三角织针亦不上升参与任务不编织选针器元件选针控制同级的选针刀向下摆动刀片作用不到留有同一档齿的提花片挺针片下片踵沿挺针三角上升织针亦上升参与任务编织成圈选针器级数与机号、机速关系在针织机运转过程中,每一选针器中的各级选针电器元件

23、在针筒每转过8个针距都接纳到一个信号,从而实现延续选针。由于选针器任务频率有一个上限,当机号或机速添加时,要求选针器级数也添加,针筒高度也添加。2、单级式选针器与选针器原理积极式导针 防止织针窜跳: 起针导针片上的平安踵作用 压针织针的片踵作用选针器永久磁铁 选针区:坚持磁性 低电平 消除磁性 高电平、编织1选针元件三角 三角6:挺针片起针三角 三角7:挺针片复位三角 三角8、9分别为成圈三角和集圈三角,均为活络三角 三角8、9同时拨向高位做成圈;同时拨向低位做集圈2选针原理在挺针片3即将进入每一系统选针器5时,受复位三角的径向作用,使挺针片片尾10被推向选针器5,并被其中的永久磁铁区域11吸

24、住,挺针片片尾10贴住选针器外表继续横向运动。针筒每转过一个针距,从控制器发出一个选针脉冲信号至选针磁极12。当挺针片运动到磁极12时,磁极遭到高电平脉冲信号磁极12磁性消除挺针片在弹簧作用下,尾端10脱离选针器5 挺针片下片踵沿三角6上升,织针参与成圈或集圈磁极收到低电平信号12坚持磁性挺针片尾端10被吸住挺针片下片踵从起针三角6内外表经过织针不编织所以该选针机构为二功位选针:编织或不编织、集圈或不编织3单级选针器的特点选针速度快,大于2000针/秒多级式80120针/秒,顺应高机号、高机速针织机。选针器体积小,只需一种挺针片,针筒高度低。机件磨损小,灰尘呵斥的运动阻力小。缺陷是加工精度高,

25、配合要求高。2设计与花型预备速度大大提高,调整修正花型方便花型预备系统设计绘制花型设置上机工艺参数3、电子选针圆纬机的特点1花型完全组织的大小及图案不受限制 单针选针:不同花纹纵行数总针数N 不同花纹横列数不限六双面提花圆机的上针成圈系统与上机工艺1、上针成圈系统 织针分高、低踵两种:高踵针离针头近;低踵针离针头远。 三角分二条针道,活络可以调理。 配置上下针呈罗纹1+1配置。 2、上机工艺 织物正面:由选针机构控制下针编织提花花型 织物反面:由上三角控制上针编织芝麻点或其 他花型上下针的成圈配合以及弯纱三角的对位普通采用同步成圈方式。 双面两色提花织物的反面意匠图与织针和上三角陈列 色纱根据

26、正面花型排放双面三色提花织物的反面意匠图与织针和上三角陈列 例:欲在拨片式双面提花机上编织二色提花织物,它们的正面花型意匠图如下。知该机成圈系统数M=48,试做出: 1.成圈系统陈列和色纱配置; 2.提花片陈列; 3.第8横列拨齿片陈列图; 4.画出反面芝麻点纹,并作出上三角及色纱配置图。 B=10H=12反面芝麻点纹,上三角及色纱配置图。 第二节 集圈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集圈组织的构造与分类1、集圈组织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锁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花样组织。2、构造单元线圈悬弧3、分类:按单双面来分,可分为单面集圈组织和双面集圈组织。按悬弧多少来分,可分为单列、双列、多

27、列集圈组织。按参与集圈的针数分,可分为单针、双针、三针集圈。 普通将悬弧多少与参与集圈的针数多少结合起来命名。 单针三列集圈三针单列集圈双针双列集圈一单面集圈组织1、定义:单面集圈组织是在平针组织的根底上进展集圈编织而构成的一种组织。2、特点: 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陈列构成花样效应。 利用多列集圈构成凹凸网眼效应。 利用几种色纱与集圈单元组合构成颜色效应。 利用集圈悬弧来减少单面提花组织中浮线的长度。3、构造效应: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陈列可构成各种构造花样效应。 斜纹效应: 根据集圈单元在平针线圈中有规律陈列,构成斜纹效应。采用单针双列集圈,斜纹明显。凹凸小网孔效应:如下图,利用单针双列或

28、单针多列集圈构成凹凸不平的织物。集圈的悬弧愈多,织物外表的凹凸效应愈明显,小孔也愈大。网孔颜色花纹效应:在集圈组织中,由于悬弧被正面圈柱覆盖,在织物正面不能看见悬弧,只显示在反面。当采用色纱编织时,凡是构成悬弧的色纱,在织物的正面将被拉长线圈所遮盖,在正面只呈现成圈纱的颜色效应。二双面集圈组织 双面集圈组织是在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的根底上进展集圈编织而构成的。1.双面集圈组织的作用构成花样效应在双层织物组织中,集圈还可以起到一种连接作用。2.常见组织:1只在织物的一面构成集圈,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称之为半畦编组织。2集圈是在织物的两面构成的,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称之为畦编组织。集圈的衔接作用二

29、、集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1、利用集圈构成较多的花样效应颜色效应、网眼、凹凸、闪色效应等。2、脱散性较平针组织小织防脱散横列。3、耐磨性比平针、罗纹差,而且容易抽丝。4、厚度较平针与罗纹组织的大。5、横向延伸较平针与罗纹差。6、断裂强力比平针与罗纹差线圈受力不均。三、集圈组织的编织工艺1、构成方法: 集圈组织的编织方法与提花组织类似,需求进展选针。成圈/集圈织针1、3被选中上升到退圈高度-成圈 织针2被选中上升到集圈 (即不完全退圈)高度-集圈。2、走针轨迹 虚线1为编织成圈织针针踵运动轨迹。 虚线2为编织集圈的织针针踵运动轨迹。二集圈组织编织工艺实例 选针方式不同的针织机编织集圈的工艺也有所不同

30、。 图中1第1、3横列编织集圈与线圈。 第2、4横列全部成圈。 该组织只需求两种织针、两条针道的三角23。一、添纱组织的构造与分类1、定义是指针织物上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由两根纱线构成的一种组织。 第三节 添纱组织与编织工艺2、添纱的目的:1织物正反面具有不同的色泽与性质,如丝盖棉;2使织物正面构成花纹;3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编织时,可消除针织物线圈歪斜。3、添纱组织分类:1全部线圈添纱组织:简单添纱、交换添纱2部分线圈添纱组织:架空添纱、绣花添纱一全部线圈添纱组织1、定义织物一切线圈均由二个线圈重叠而成。织物一面由一种纱线显露,另一面由另一种纱线显露。 交换添纱 根据花纹要求相互交换两种纱线在织

31、物正面和反面的相对位置 。二部分线圈添纱组织定义:在地组织内,仅有部分线圈进展添纱。 1、绣花添纱地纱一直成圈编织,而面纱那么在需求构成花纹的针上进展成圈,面纱可以与地纱同色或异色。2、架空添纱由二根纱支相差悬殊的纱线编织而成,有些地方参与成圈的只需一根纱线细支纱,另一根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3、架空添纱和绣花添纱的区别:绣花添纱织物反面无浮线存在;架空添纱织物反面有浮线存在。二、添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1、特性: 添纱组织的线圈几何特性根本上与地组织一样。 部分添纱组织延伸性和脱散性较地组织小,容易引起勾丝。2、用途: 部分添纱组织中的架空添纱多用于袜品上。 全部全部添纱组织多用于功能性、温馨性

32、较高的服装面料。三、添纱组织的编织工艺一编织条件及影响要素1、编织条件 采用特殊的纱线喂入安装以便同时喂入地纱和添纱。并在垫纱和成圈过程中,保证面纱在织物正面,地纱在织物反面。2成圈过程中纱线相对位置的分析: 垫纱时:必需保证添纱接近针背,地纱接近针钩。添纱垫纱横角地纱垫纱横角2、影响要素:1织针:针头外形不同的织针,添纱效果不同。扑头针更有利于编织添纱组织。2纱线的性质: 由于两种纱线刚度、摩擦系数、截面直径不同,而影响添纱效果。3喂纱条件的要素: 添纱的垫纱横角与纵角较地纱小,添纱的喂入张力应比地纱大实际上称之为“一大二小。4线圈长度5纱线张力扑头针普通针二成圈过程1、全部线圈添纱组织的成

33、圈过程与平针组织一样,仅采用专门的导纱器和织针。2、交换添纱组织的成圈过程1采用辅助沉降片的成圈过程:普通沉降片和辅助沉降片,插在同一槽内起翻转两种纱线的作用。 成圈过程如下图:张力大的纱线2接近针钩内侧。 成圈弯纱前,纱线1在针钩内侧,成圈弯纱时,纱线2紧贴针钩内侧。2采用特殊沉降片的成圈过程图1表示开场垫纱时织针与沉降片的位置。图2表示正常添纱编织。图3表示沉降片向右运动,织针下降过程中纱线的翻转。3、绣花添纱组织的成圈过程1编织绣花的线2与地纱1不穿在同一导纱器上。2绣花纱有公用的导纱片。3绣花纱导纱片根据花纹要求进入垫纱位置。4、浮线架空添纱组织的成圈过程1地纱1垫纱位置低,使一切的织

34、针能垫纱编织。2面纱2垫纱位置高,被选上的织针根据花纹要求可以同时垫上面纱与地纱。未被选上的织针,其面纱在该织针的针背后,成浮线。从而构成浮线添纱组织。第四节 衬垫组织与编织工艺一、衬垫组织的构造与分类1、定义衬垫组织是以一根或几根衬垫纱线按一定的比例在织物的某些线圈上构成不封锁的悬弧,在其他的线圈上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的一种花样组织。2、构造单元线圈、悬弧和浮线。3、分类:平针、添纱一平针衬垫组织1、构造方式: 平针衬垫组织以平针为地组织,如下图。 图中1为地纱编织平针组织。 图中2为衬垫纱,它按一定的比例编织成不封锁的圈弧悬挂在地组织上。2、特点: 在衬垫纱和平针线圈沉降弧的交叉处,衬垫纱

35、显示在织物的正面,如图中a、b处。 这类组织又称两线衬垫组织,编织一个完全横列需求两路编织系统。 衬垫纱采用比地纱粗的纱线。 采用多种花式纱线可用来构成花纹效应。 如图3-53所示。3、缺陷:1平针衬垫组织的衬垫纱线显露在织物正面称之露底。2显露破坏织物外观。1、构成方式:1面纱和地纱编织平针组织。2衬垫纱夹在面纱和地纱之间。二添纱衬垫组织2、特点:1不显示在织物的正面。2从而改善了织物的外观。三衬垫纱的垫纱比1、定义垫纱比是指衬垫纱在地组织上构成的不封锁圈弧与浮线之比。2、方式常用的有1:1、1:2和1:3等。 前面一个数字代表圈弧所占纵行数; 后面一个数字代表浮线所占纵行数。3、类型:1凹

36、凸效应,图(1),2斜纹外观,图(2),3条纹外观,图(3),4方块外观,图(4)。二、衬垫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用途:1、衬垫纱可用于拉绒起毛构成绒类织物。2、经过衬垫纱还能构成花纹效应。3、适宜用于内衣及运动衣、T恤衫等。 特性:1、织物外表平整,保暖性好2、横向延伸性小,织物尺寸稳定三、衬垫组织的编织工艺一平针衬垫组织的编织工艺1、机件: 单面多针道针织机上编织。 普通编织一个横列采用两路成圈系统。 左图所示为编织一个完全组织用四个成圈系统。二添纱衬垫组织的编织工艺 添纱衬垫组织可在钩针和舌针的针织机上编织。1、机件:单面四针道舌针圆纬机。双片颚的沉降片。三个成圈系统编织一个横列。2、成圈过

37、程1喂入衬垫纱 编织衬垫纱的织针根据垫纱比的要求上升。如图3-59(1)实线织针轨迹I中1的位置,其他的织针不上升,织针1、4、7上升的高度如图3-59(2)所示。 衬垫纱D垫入后,沉降片向针筒中心运动,使衬垫纱弯曲,衬垫纱从针钩移到针杆上,如图3-59 (3)所示。2喂入面纱 两种高度的织针随针筒的回转,在三角的作用下,织针下降至图3-59(1)中3的位置,使面纱纱线E喂入,如图中(4)所示。 一切的织针继续下降至图(1)中4的位置,织针1、4、7上的衬垫纱D脱圈在面纱E上,如图中(5)所示。此时,衬垫纱在沉降片的上片颚上。3喂入地纱 针筒继续回转,一切的织针上升至图3-59 (1)中5的位

38、置,此时面纱构成的线圈依然在针舌上,然后垫入地纱F,如图中(6)所示。 织针下降至图3-59 (1)中6的位置,织针、沉降片与三种纱线的相对关系如图中(7)所示。 织针继续下降至 (1)中7的位置时,织针下降到最低点,针钩将面纱和地纱穿过旧线圈,构成新线圈。衬垫纱就被夹在面纱和地纱之间,完成一个横列编织。 如图中(8)所示,并继续下一个横列的编织。第五节 衬纬组织与编织工艺一、衬纬组织的构造一定义:衬纬组织是在纬编根本、变化或花样组织的根底上,沿纬向衬入一根不成圈的辅助纱线而成的。二构造:普通为双面构造。二、衬纬组织的特性与用途一特性:1、衬纬组织的特性取决地组织及纬纱的性质。2、织物构造严密

39、,尺寸稳定,延伸性小,保暖性好。3、当纬纱采用弹性纱线,裁剪时容易回缩。二用途: 普通用于袜口、领口、袖口等产品中。三、衬纬组织的编织工艺 由图3-61所示,采用特殊的喂纱嘴6。 在织针出筒口进展退圈前,把纬纱喂入上、下织针的针背后。 当上、下织针垫上新纱线成圈后,纬纱夹在上、下圈柱之间。第六节 毛圈组织与编织工艺一、毛圈组织的构造与分类1、定义毛圈组织是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组合而成的一种花样组织。2、构造单元平针线圈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3、分类普通毛圈和花式毛圈,花式毛圈又有单面毛圈和双面毛圈之分。一普通毛圈组织1、定义普通毛圈组织是指每一只毛圈线圈的沉降弧都被拉长构成毛圈

40、。 2、分类:有满地毛圈、正包毛圈、反包毛圈。1满地毛圈把每一路每枚针都将地纱和毛圈纱编织成圈而且使毛圈线圈构成拉长的沉降弧的构造。非满地毛圈与之相反。2正包毛圈地纱线圈显露在织物正面,并将毛圈纱线圈覆盖的一种方式。 优点:防止在穿着和运用过程中毛圈纱被从正面抽出,尤其适宜于要对毛圈进展剪毛的天鹅绒类织物。3毛圈纱线圈显露在织物正面,将地纱线圈覆盖住,而织物反面仍是拉长沉降弧的毛圈。 优点:对正反两面的毛圈纱进展起绒处置,构成双面绒织物。二花式毛圈组织1、定义:花式毛圈组织是指经过毛圈构成花纹图案和效应的毛圈组织。2、分类:有提花毛圈组织,浮雕花纹毛圈组织,高度不同的毛圈组织等。1提花毛圈组织

41、 每一线圈横列除了有地纱外,还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毛圈色纱。它可以是满地或非满地毛圈构造。2浮雕花纹毛圈组织 毛圈可以在织物外表构成浮雕花纹效应,为非满地毛圈构造。3两种不同高度的毛圈组织 构成毛圈花纹与浮雕毛圈类似,不同之处,平针线圈由较低的毛圈来替代。4双面毛圈组织 是指织物两面都构成有毛圈的一种组织。 由三根纱线编织而成,如图3-64所示。 纱线1编织地组织; 纱线2构成正面毛圈; 纱线3构成反面毛圈。二、毛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一特性:1、毛圈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暖性与吸湿性2、产品厚实,柔软。二毛圈织物的用途:1、用于毛巾2、用作睡衣、浴衣以及休闲服等。 三、毛圈组织的编织工艺(一)毛圈的构成

42、原理1、导纱器 与编织添纱组织类似,两个导纱孔。图中1地纱的垫入位置较低,图中2毛圈纱,垫入位置较高。第七节 调线织物与编织工艺 一、调线织物的构造1、定义在编织过程中轮番改动喂入的纱线,用不同种类的纱线组成各个线圈横列的一种纬编花样组织。称横向衔接组织。2、特点可得到彩色横条纹织物; 得到凹凸条纹织物; 得到不同反光效应的条纹等; 调线织物可以在任何纬编组织的根底上得到。二、调线织物的特性与用途1、特性:与根底组织一样,线圈构造不起任何变化。2、用途:针织T恤、运动衣面料、休闲服饰等。 第八节 长毛绒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长毛绒组织的构造与分类1、定义:凡是在编织过程中用纤维束与地纱一同喂入而

43、编织成圈,同时纤维以绒毛状附在针织物外表的组织,称为长毛绒组织。 2、分类:普通长毛绒和提花长毛绒。 二、长毛绒组织的特性与用途1、特性: 长度不一的纤维构成毛干和绒毛的织物外表。 手感柔软 保暖性 耐磨性好 比天然毛皮轻 不易被虫蛀2、用途: 用于服装、动物玩具、拖鞋、装饰织物等。三、长毛绒组织的编织工艺1、梳理安装由输入辊罗拉、梳理辊、钢丝滚筒组成。2、毛条喂入安装将具有一定长度的纤维做成的毛条,梳成有序的纤维层喂入织针。如图3-83所示。3、编织过程织针进入垫纱成圈区域时,针逐渐下降图3-84,从导纱器B中喂入地纱;地纱与纤维束共同编织形生长毛绒织物,地纱处于长毛绒织物的工艺正面,纤维束

44、的两个头端露在长毛绒组织的工艺反面。 4、提花长毛绒对经过每一纤维束梳入区的织针进展选针,选中的织针退圈并获取相应颜色的纤维束。 第九节 移圈织物与编织工艺 一、移圈织物的构造与分类1、定义:凡在编织过程中,经过转移线圈部段构成的织物称为移圈织物。2、分类:纱罗组织编织过程中转移线圈针编弧部段的组织 菠萝组织编织过程中转移线圈沉降弧部段的组织。一纱罗组织1、定义:在纬编根本组织的根底上,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针上的针编弧进展转移,即从某一纵行转移到另一纵行。2、分类:单面纱罗组织 双面纱罗组织1单面纱罗组织 单面网眼纱罗组织图3-85 单面绞花纱罗组织图3-862、双面纱罗组织 针织物一面进展移圈

45、,即将一个针床上的某些线圈移到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上图3-88。 在针织物两面进展移圈,即将一个针床上的线圈移到另一个针床与之相邻的针上,或者将两个针床上的线圈分别移到各自针床的相邻针上图3-87 。 二菠萝组织1、定义:新线圈在成圈过程中同时穿过旧线圈的针编弧与沉降弧的纬编组织,如图3-89所示。2、分类:单面菠萝组织 双面菠萝组织如图3-90所示。二、移圈织物的特性和用途一织物特点与特性:移圈织物可以构成孔眼、凹凸、纵行扭曲等效应;透气性好;纱罗组织的线圈构造,移圈处的线圈圈干有倾斜,两线圈合并处针编弧有重叠;纱罗组织的移圈原理可以用来编织成形针织物;改动组织构造单面改为双面或双面改为单面;菠

46、萝组织针织物的强力较低。二用途:羊毛衫妇女时髦内衣第十节 复合组织与编织工艺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纬编组织复合而成。 由不同的根本组织、变化组织和花样组织复合而成 复合组织可分为单面和双面复合组织。一、单面复合组织1、定义:单面复合组织是在平针的根底上,经过成圈、集圈、浮线等不同的构造单元组合而成。2、优点: 改善织物的脱散性; 减少织物卷边; 并能构成各种花样效应。 3、实例: 图3-97所示是由成圈、集圈和浮线三种构造单元复合而成的单面斜纹织物; 四个成圈系统构成一个循环,每一横列右移一针进展编织; 该织物的特点:纵、横向延伸性小,构造稳定,挺括;用于衬衣面料。 二、双面复合组织一罗纹型复合

47、组织定义:由罗纹组织与其它组织复合而成的双面织物称为罗纹型复合组织。分类:罗纹空气层组织、点纹组织、罗纹网眼组织、胖花组织、衍缝组织等。1、罗纹空气层组织 罗纹平针又称米拉诺组织1构成方法: 三个成圈系统编织一个完全组织; 第1个成圈系统编织一个1+1罗纹横列;第2个成圈系统上针不编织,下针编织平针; 第3个成圈系统下针不编织,上针编织平针。2特点: 织物上构成双层袋形; 织物外表有凸起的横楞效应; 横向延伸性小,尺寸稳定性提高; 厚实、挺括。3用途: 用于针织内衣、毛衫等。2、点纹组织1、定义:由不完全罗纹组织与单面变化平针组织复合而成的组织。2、类型:瑞士式点纹和法式点纹组织。3、特点:一个完全组织是由四个成圈系统编织而成。4、用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