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企合作”的一点看法_第1页
对“校企合作”的一点看法_第2页
对“校企合作”的一点看法_第3页
对“校企合作”的一点看法_第4页
对“校企合作”的一点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校企合作”的一点看法作为常年在技术开发、管理、企业经营一线的工作人员,我对“校企合作”问题有些粗浅看法,写下来就教于大方。为免庞杂空泛,讨论限定在高职高专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类专业范畴。一、专业特点特点总是比较而来的。相对于其他传统技术专业如机械、建筑、护理等,高职高专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类专业具有:技术更新快。编程语言、编程工具、管理工具、建模工具等更新换代快,其所依托的产业发展迅速、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应用领域全方位渗透。职业性质不同。不同于从事操作型的技术工人类岗位,主要从事产品研发、技术实施等工作。职业发展空间不同。传统技术专业毕业生从技工到技师到高级技师等操作技能发展路径,几乎不可能与

2、本科、研究生毕业者交叉并轨。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类专业毕业生走程序员-系统分析员-架构师-技术经理等技术开发发展路径,进入企业后无需多久即因面临相同的新工具、新技术学习要求而可与本科、研究生基础者站在同一起点竞争发展。两者区别的实质在于:传统技术专业职业是成熟技术、技能、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规范、动手、单一。相应地,其能力培养模型、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模式、师资等均较为成熟而稳定。与上对应,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类专业职业是以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程序为表现形式,对问题、项目等提供流程、创意思路、解决方案等;要求开放、创新、综合。相应地,其能力培养模型、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模式、师资等处于形

3、成、调整、完善、转型、提升时期并且需要不断更新;严重点说,当前很多高校其整个培养体系不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二、校企合作的目的企业的目的:培养潜在用户。如微软、IBM、惠普、Oracle等,属于市场营销支出。批量获取人力资源,降低招聘成本;缩短员工岗位适应期,尽快产生效益。多有此意,实行很难。以实习实训之名,获取廉价劳动力。在软件行业里,现阶段可行性极低。学院的目的: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借以调整教学投入。通过达成订单培养,实行优质就业(但隐藏着相当的风险)。通过企业技术应用、发展、创新的主体力量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借以改进课程设计。整理企业项目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引进企业技术人员,补充师

4、资力量及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概而言之:1校企合作属于人才供方、需方互动及反馈关系,是必要且应紧密的;同时也是不平衡的,供方主动些,需方被动些。2校企合作的目的是解决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之间的对接及矛盾问题。3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水平。4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将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体现在学院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调整、教材编写升级、项目案例引进、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做的内容及比例等)、师资培训等方面。应该说明的是,这里的“企业资源”不是指从个别的、特定的企业里来的资源,而是指从若干、众多企业里提炼出的行业共通的、主流的资源(包括需求、技术、

5、案例等)。三、比较适当的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放眼IT行业,只有很少量的人从事标准、协议、编程语言、操作系统、编程工具,管理工具、建模工具等基础软件研究开发工作,这些人确实需要比较深厚的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大多数的一本、绝大多数的二本、三本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是应用型技术工作,他们对以上知识只需有所了解,实际上,终其职业生涯也难得一用。企业对他们的要求是:掌握一、二门编程语言,运用各种工具,在了解客户所在行业领域知识基础上,针对客户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并以程序软件呈现;在不断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开发从单元编码到模块到系统到总体的过程中,技术层级不断提升、职业生

6、涯不断发展。至于相关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可归为职业素养,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积累。鉴于此,比较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总体教学思路:以工作中实际问题为导向、让企业项目来驱动,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融合一体。教师适当介绍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有所了解,并与后期知识相呼应。主要是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知道追溯及深化的线索即可(实际上不一定需要)。重点学习主流编程语言及各种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间断地进行C/S、B/S、B/C等相应层级的项目练习及开发。在最后半年左右阶段,实现较大项目的综合性、企业级的解决方案。贯穿始终地,通过专业、系统的素质拓展课程和连续的

7、项目练习及开发,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提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软实力。从而造就在技术基础、应用技能、综合素质几方面有较高修养并有相当于现在通行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工作1-2年的企业项目经验的人才。企业不嫌其多,只嫌其太少。四、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的成效如何,取决于1.将企业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能力。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偏于综合但不系统,企业的转化意愿也弱。学院教师单门或几门学科知识专精但弱于综合及开发应用,学院的转化意愿强烈。2.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的实施能力。拥有优质教学资源、运行适当的培养模式之后,能否达成预期结果依赖于教员的执教能力。不费思量,只有兼具企业项目开发能力(工程师)和学院系统教学能力(老师)的“双师型”人员才当此任,才能造就与行业发展、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能力培养模型、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模式。他们是教学矛盾、校企供需矛盾的主导方面,是成功实现校企合作的关键力量。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局限,此类人员相当稀缺。同时,众所周知,人才是根植于特定的体制之中、平台之上的。什么样的体制、什么样的平台能够大批量地而不是零星地产生、培养这样的人才,能够持续地、系统地解决上述教学、供需矛盾,创造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值得大家去努力思考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