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解读_第1页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解读_第2页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解读_第3页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解读_第4页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题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运用PID算法,利用MATLAB仿真技术对经验法建立的中央空调控制设计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概述与引言随着工、农业生产向着大规模化、集成化、高精度、现代化水平的发报 告 主 要 * 早 节展,提高出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减轻劳动的强度,已经成为最 紧迫的课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防建设中的高、精、尖产品的生 产,这些都依赖于现代的自动控制技术。现代的自动控制技术使空调技术由最初的手动调节发展到单环节的自 动调节,再到各环节的联合自动控制,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空调自动控制系 统。离开了现代控制技术,空调系统

2、的自动控制技术就不可能达到目前如此 完美的程度。该设计方案是运用PID算法,利用MATLAB仿真技术对经验法建立的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运用PID算法 来进一步的提高空调系统的控制精准性,从而使空调的性能得到提高。第二章各部分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一、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一般全空气空调系统,都包括水系统和风系统两个部分,其中水系统一 般包括冷水机组、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等;而风系统一般又包括送、回、 排风系统三个部分。例如水系统的组成:(1)冷冻水循环系统由冷冻泵及冷冻水管道组成。从冷冻机组流出的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 送入冷冻水管道,在各房间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

3、间热量,使房间内的温度 下降。从冷冻机组流出、进入房间的冷冻水简称为“出水”:流经所有的房间 后回到冷冻机组的冷冻水简称为“回水”。(2)冷却水循环系统由冷冻泵、冷却水管道及冷却塔组成。冷冻机组进行热交换,使水温 冷却的同时,必将释放大量的热量。该热量被冷却水吸收,使冷却水温度升 高。冷却泵将升了温的冷却水压入冷却塔,使之在冷却塔与大气进行热交换, 然后在将降了温的冷却水,送回到冷却机组。如此不断循环,带走了冷冻机 组释放的热量。流进冷冻机组的冷却水简称为“进水”;从冷冻机组流回冷却塔的冷却 水简称为“回水”。二、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图回风空调自动化控制器三、装置的基本原理在现实中装置的组成如

4、下图过滤网电气操作面板干式蒸发器H水泵模拟房间LOZI 昏: u-n* 7-r.M ? g !.=.-.m 003 .m giav 目C-K gx mg I-压力控制器及压力表四、各部分的传递函数1、空调房间内温度控制对象的微分方程 空调房间为一温度对象,如下图所示:空调房间温度jl嫁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流入房间的热量减去单位时间内流出房间 的热量等于空调房间内热量的蓄存量的变化率。因此:室内苏热量的变化 率=(单位时间加热器向室内提供的热量)+ (单位时间进入加热器的显热 量)+ (单位时间通过维护结构由室外向室内的传热量)+ (单位时间内室内 其他散热物体散热量)单位时间从房间排出空

5、气的显热量由此可得如下关系式:C d? a =( rq + G c 0,+ Q + Q )1d1s 1 042-G c 0 =rq+G c 0,+(0 -0 )/R+ Q - G 0 式中:C 房间s 1 as 10422sc a1的容量系数;0 室内的空气温度;r蒸汽的气化潜热;q单位 时间进入加热器的蒸汽流量;G 房间的送风量;c1 空气比热;0 0 蒸汽加热器前的空气温度;Q 室内散热体的散热量;Q 围 24护结构对室内的传热量;04 围护结构的温度;R房间内表面的热阻。 整理上式得:T 虬+ 0 = K(0 +0)(31)1 dta 1 q fK 调节对象的放大系数,K =;T 调节对

6、象的时间11 1+GC1s 1常数,t广+rg cc;0 调节量换算成送风温度的变化,S 10 = Grqc ; 0 干扰量换算成送风温度的变化,0 =0,+0 2+0 4;q S。,送风干扰,。, =0 , ; 0 室内干扰,0 = g c ; s 1室外干扰,0 = g c。s 1当0与0 f都为常数时,0 =0 , 0 f=0 f ;根据热平衡原理,单位时间内流进与流出房间的热量相等,即 出二,0 -0 ; 0 = K(0 +0f) (32);当空调房间处于变化状态时,则有:0 =0 + A0 , 0 =0+ A0, 0=0+ A0(33);将(33)式代入(31)式得:T 四+A0 =

7、 -0 + K(0 +0)+ K( A0 + A0) (31 dtaa 01q f 01qf4);0将(32)式代入(34)式得:T d_a + A0 = K ( A0 + A0)。dA0干扰通道的增量微分方程式为:T d- a + A0 = A0 ; 1 dta f0调节通道的增量微分方程式为:T d- a + A0 = K A0 ;1 dta 1 qKK分别求得传递函数为:W1。= T- ; W2Q= TlXi -122、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传感器与变送器共同构成自动调节系统的返回回路部分:(1)温度传感器的传递函数根据热平衡原理,热电阻每小时从周围介质所吸收的热量与每小时由周 围介质所传入

8、的能量相等,故无套管热电阻温度计的热量平衡方程为:C d 2二aF ( 0 0 )(51);C2 一热电阻的热容量;0 一热电阻的温度;0 一热电阻周围介质的温度;F一热电阻的表面积;a 一热电阻周围介质对热电阻的换热系数;0由式(51)得:T2d +9=0,如果令传感器的放大倍数K =1,则 上式可写为:T % +0=K 0(52); T = R C 一传感器的时间常数,其中R二上为传感器的热阻力系数。式(52)的解为:0 = K 02 a Fz 2 a(1-eT2)(53);式(52)(53)为无套管热电阻温度的微分方程及其解。由于这类 元件可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故这类元件称为一阶惯性元件

9、,由于T2m Lacut-353. 色,_仙1 心,IwcHi-is1由此可见该系统不稳定,运用PID校正使其稳定,因此使用临界比例度法的PID控制器设计。干扰回路通过补偿装置来抑制干扰的影响,从而忽略干扰 回路,只对主回路进行PID校正。PID校正时的流程图:临界比例度法的PID控制器设计:临界比例度法(又称为稳定边界法)是基于稳定性分析的PID参数设计 方法。该方法的思路是首先令Td = 0,s,然后增大Kp,直至系统震 荡,记录此时的临界稳定增益K及临界稳定角频率,代入经验公式即可得到PID控制器参数。经验公式见下表控制规律KPtItDP0.5 KmPI0.45 Km1.7兀/. mPI

10、D0.59 Km兀/om0.25 兀/om由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即可读出K = 1.19和o =0.00815 rad:s,如下图所示故根据公式经验表可求取P】D参数:K广0.702 ,气=385.471,Td= 96.368。所以,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Gc (s )(1 一 、=0.702 1 + 96.368sI385.471s)0.70296.37s 2 + s + 0.0026)对校正后的系统绘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岌UW*50Tme isBccrdxjI = 11 3 ! ES IWfirldo- Adpdl 匡I 回Figure 1Alo diE 坦心nterl Tools DEktop 3 H d Ri I -. fP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在这次设计中,我通过对中央空调的系统进行PID校正,使我详细了 解立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并且学会了如何使用PID校正法来对不稳定的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