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非壮丽无以重威”(一)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第1页,共91页。 宫殿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宫”字首见于殷墟甲骨文 图2-1第2页,共91页。 一、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宫殿 1、夏 夏代的宫殿建筑在布局上初步形成了将建在夯土台上的殿堂用廊院围绕起来的“廊院格局”,以后的宫殿建筑大都继承了这种格局,由此形成了中国建筑体系的一大特色。 河南偃师二里头、被称作“一号宫殿”的夏代建筑群,是我国目前发现得最早的宫殿建筑。(图2-2) 2、商 殷商王朝的建筑技术更为先进,其建筑的规模、体量都较过去更雄伟、复杂,建筑群组织更严密、系统,建筑类型也更多
2、样化。 商代中期的城市郑州商城中发现的宫殿遗址,它向我们揭示了商代宫殿的面貌(图2-3)。其外现古拙简洁但其建筑形象依然沿续了夏代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第3页,共91页。图2-2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建筑群第4页,共91页。 图2-3 郑州商城中发现的宫殿遗址第5页,共91页。 3、西周 西周时期的建筑已形成完整、复杂的院落组合,空间布局的成熟度不亚于明清时期的北京四合院。其“三朝五门”制度成为以后历代宫殿的布局原则。 西周有代表性的是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晚商的宫殿遗址(图2-4)。 遗址中发现有瓦片,这证明此处建筑已使用了瓦(图2-5、6) 。 “三朝五门”图(图2-7)第6页,共91
3、页。 图2-4 陕西岐山凤雏村的宫殿遗址第7页,共91页。图2-5 山西岐山凤雏村出土的西周瓦第8页,共91页。 图2-6 瓦 当 第9页,共91页。 图2-7 “三朝五门”(或“五门三朝”) 是周代宫殿的布局制度。“三朝”指外朝、中朝(治朝)、内朝(燕朝),分别是君王举行颁诏、受俘等大礼,日常办公、居住之所;“五门”即皋门、库门、雉门、应门和路门。“三朝五门”制度从建筑布局上讲就是沿纵深布置层层门禁,门内为不同职能的宫殿建筑,以满足君王不同的需要。因年代久远,“五门”的排列顺序每有争议。第10页,共91页。 4、春秋战国 其主要特征为高台建筑“高台榭,美宫室”。 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可分为
4、两类:一是将建筑建在夯土台的顶上,一是围绕夯土台建造多层建筑。(图2-8)是这一时期的建筑复原图。 春秋战国时期,瓦已经普遍使用(图2-9)。且在一些遗址中还出土了砖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 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都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初步形成。第11页,共91页。 图2-8 春秋战国时期建筑复原图 第12页,共91页。 图2-9 战国时期的瓦第13页,共91页。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殿 1、秦 秦始皇好大喜功,在建筑上也颇有作为。统一中国后,秦建造了阿房宫等众多宫室,使咸阳城“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这一时期的宫殿建筑一味追求穷奢极欲的享
5、乐和壮丽庄严的逼人气势,以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其建筑规模空前庞大,如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和诸座离宫别馆,多依山傍水连绵百里。 此外,秦还修建了长城和秦始皇陵。 秦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中“一号宫殿”的复原想像图(图2-10) 其剖面图(图2-11); “四号宫殿”的遗址(图2-12) 阿房宫的铺地砖(图2-13)。第14页,共91页。 图2-10 “一号宫殿”的复原想像图第15页,共91页。图2-11 一号宫殿剖面图第16页,共91页。 图2-12四号宫殿遗址第17页,共91页。图2-13 阿房宫的铺地砖上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的模印字样第18页,共91页。 2、汉 汉代在建筑上的突出表现
6、为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汉代是确立斗拱在中国木构件建筑体系重要地位的时期。从明器上能看到汉代斗拱的特点(图2-14)。 图2-14汉代明器中的斗拱第19页,共91页。 宫殿 未央宫 未央宫位于西汉长安城西南,整个宫殿面积5平方公里,占全城的1/7。宫内主要有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昭阳殿、柏梁台等大量殿宇建筑。它的建筑特点是屋角平直无起翘,建筑造型质朴简洁,体量雄伟,气势恢弘。 建章宫 汉武帝修建,号称“千门万户”,宫内有高50丈的神明台,井干楼,有太液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象征海中仙山的建筑。太液池旁还有高20丈的渐台,其规模同样宏大,壮丽无比。 清人所
7、绘的建章宫图(图2-15)。第20页,共91页。图2-15 清人所绘建章宫图第21页,共91页。 坛庙 “礼制建筑”即泛指中国源于原始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的祭祀建筑,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重要建筑类型,既非宗教建筑,也不是供实际使用的建筑,可以“准宗教建筑”来定位。 明堂 又称“世室”、“重屋”,是古代天子居住、布政教、沟通天地祖先的场所,其功用相当于后代的宫殿和坛庙的总和。“明堂”的概念十分复杂而含混,大致是一种用于祭祀天地神祗和祖宗的综合性的祭祀建筑。 古人所画的周代及秦代的明堂平面图(图2-17) 汉武帝的明堂复原想像图(图2-18) 汉平帝明堂(图2-19、20) 王莽宗庙 (图2-21)第2
8、2页,共91页。 图2-17 周、秦明堂图第23页,共91页。图2-18 汉武帝的明堂复原想像图第24页,共91页。 图2-19 汉平帝明堂复原图第25页,共91页。图2-20 汉平帝明堂太室第26页,共91页。图2-21 王莽宗庙第27页,共91页。 3、魏晋南北朝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在这30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生产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的创造和革新方面也远远落后于两汉,主要是继承和运用了汉代的成就。 三、隋唐时期的宫殿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在这三百多年间达到了一个伟大的巅峰
9、。 隋 隋代建有东西二京,西都大兴城,东都洛阳,城内都有正式的宫殿,而洛阳城内的宫殿建于隋炀帝继位之后,其华丽壮观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大兴城。第28页,共91页。 唐 唐代的宫殿除了延用隋代大兴、洛阳城中的宫殿外,还修建了大明宫等。唐代的建筑艺术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盛唐风格” ,具体体现在建筑上,即比例宏大宽广,造型富于弹性和张力,在稳重大方中又不失轻灵潇洒。 大明宫 大明宫周长约7600米,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其轴线上的主要殿宇为正殿含元殿,后为宣政殿、紫宸殿,宫内还有专门用于宴会的麟德殿,大明宫的北部是以太液池为中心的皇家园林。 大明宫图(图2-22) 为大明宫玄武门与重玄门的复原想像图
10、(图2-23) 含元殿(图2-24) 麟德殿(图2-25)第29页,共91页。 图2-22 大明宫图第30页,共91页。图2-23 大明宫玄武门与重玄门的复原想像图第31页,共91页。 图2-24 含元殿复原想像图及立面复原图第32页,共91页。图2-25 麟德殿复原图第33页,共91页。 四、五代宋元宫殿建筑 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艺术特点为多种风格交融、共存,新的建筑类型和风格不断涌现。 这些新的建筑类型主要表现在庙宇、佛塔、陵墓等方面,而在宫殿的总体布局上,则依然遵循“三朝五门”的原则,主要沿殿宇的中轴线布局,辅助建筑分别沿平行于中轴的次轴线布置。但各个朝代还是有些创造,如宋代的宫殿建筑中出
11、现了“工字殿”等,且其宫殿建筑大量使用黄琉璃瓦和红宫墙,创造出一种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第34页,共91页。 元代的宫殿继承了前朝的“工”字殿格局,又在台基形式上有所发展。 元大都宫殿主殿 大明殿 大明殿复原图(图2-27)。 大明殿的复原鸟瞰图(图2-28) 故宫的汉白玉台基(图2-29)第35页,共91页。图2-27 大明殿第36页,共91页。 图2-28 大明殿复原图第37页,共91页。 图2-29 汉白玉台基第38页,共91页。 五、明清宫殿建筑 1、明清宫殿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
12、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 天坛 沟通天地的神妙艺术。 明清宫殿继承了宋元宫殿的一些特点,总体布局原则依然延续历代宫殿所遵循的“三朝五门”制度,同时也有所调整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简化院落层次,突出主要殿宇在宫殿建筑群中的地位,进而强化宫殿空间序列的艺术感染力。北京故宫充分体现了明清两代以建筑群体结构组织空间的高超艺术。第39页,共91页。 紫禁城 紫禁城(图2-30),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环以10米高的城墙,城墙外是宽52米的护城河。 这是一个由许多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靠轴线关系、对称关系组合起来的庞大建筑群。其中轴线上,由南向北按顺序分
13、布着大清门、千步廊、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前三殿、乾清门、后三殿、御花园、神武门等,它们是故宫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 中轴两侧有东西六宫,东西五所等众多辅助性院落。 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于故宫的左右,即左祖右社。第40页,共91页。 图2-30 紫禁城第41页,共91页。图2-31 天安门第42页,共91页。图2-32 华表第43页,共91页。 图2-33 (1) 千步廊与大清门建筑大师:蒯祥第44页,共91页。 图2-33 (2) 千步廊与大清门第45页,共91页。图2-34 清末的天安门及其狭长的广场第46页,共91页。图2-35 午门 第47页,共91页。图2-36 太和门第48页,共9
14、1页。图2-37 太和门全景第49页,共91页。图2-38 太和门回看午门第50页,共91页。图2-39 太和殿(1)第51页,共91页。图2-40 太和殿(2) 建筑大师:梁九 第52页,共91页。 图2-42 吻兽第53页,共91页。图2-43 屋脊饰件第54页,共91页。图2-44 槅扇第55页,共91页。图2-45 槅扇局部第56页,共91页。 太和殿皇帝宝座第57页,共91页。图2-46 太和殿藻井第58页,共91页。图2-47 中和殿第59页,共91页。图2-48 前三殿第60页,共91页。图2-49 三大殿台基第61页,共91页。图2-50 螭首第62页,共91页。图2-51 保
15、和殿北面御道第63页,共91页。 建筑大师冯巧:生卒年月不详,明代皇家御用建筑师。现存故宫前三殿的中和殿、保和殿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由冯巧主持重建的。 样式雷家族:始祖雷发达(16191693),今江西永修人,清初应募为宫廷服役。康熙年间,在重建太和殿工程中表现突出,被封为工程营造所长班,负责宫廷建设。因其技能卓越,被誉为“上有鲁班,下有长班”。其子雷金玉继承父业,参与了圆明园的建设。直至清末,雷家前后有六代人都供职于清廷,负责建造故宫、三海、圆明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西陵等重要工程。雷家施工前均以1/100或1/200的模型做设计,模型用草纸板热压而成,称“烫样”,所以雷家人
16、被誉为“样式雷”。现在,这些烫样还有部分保存于故宫,对研究清代官式建筑有重要意义。 清代编修了工程做法则例,用以官式建筑的建造标准,其中将建筑分为72种类型,对每种类型的尺度、用料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与宋代的营造法式相比工显得过于死板,缺乏必要的灵活变通,因此很难发挥工匠在单体建筑上的创造力。其实“样式雷”家族以“烫样”模型来推敲建筑设计,就是在单体建筑已经趋于定型的基础上追求群体的创新。可见,建筑群体关系的营造是明清这个时代的主题。千篇一律的单体建筑和变化万千的群体,是明清官式建筑的显著特点。第64页,共91页。 图2-52 乾清门第65页,共91页。 图2-53 后三殿第66页,共91页。图
17、2-54 乾清宫第67页,共91页。图2-55 御花园第68页,共91页。图2-56 御花园中的铜香炉第69页,共91页。图2-57 钦安殿第70页,共91页。图2-58 御花园的地面图案第71页,共91页。图2-59 角楼第72页,共91页。图2-60 角楼 第73页,共91页。 沈阳清故宫 沈阳故宫的建筑等级、规模和华丽程度都远不及北京故宫,其建筑风格朴实粗犷,带有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其布局分为三路,中路以崇政殿为主,是主体部分;东路以大政殿为主;西路以文渊阁为主,是皇帝读书看戏的场所。 凤凰楼(图2-61) 东路的主殿大政殿(图2-62、63、64) 。第74页,共91页。图2-61
18、凤凰楼第75页,共91页。图2-62 大政殿第76页,共91页。图2-63 大政殿龙柱第77页,共91页。 图2-64 十王亭第78页,共91页。 2、明清坛庙 明清时期的坛庙建筑,主要有太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孔庙、先农坛等。 坛庙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一,建筑布局严正有序,气氛庄严肃穆; 第二,建筑形式多带有象征意义; 第三,建筑群中往往需要一些其他世俗建筑所没有的、用于祭祀功能的特殊建筑,如神厨、宰牲亭、具服台等。 天坛(图2-65) 第79页,共91页。图2-65 天坛第80页,共91页。图2-66 圜丘(1)第81页,共91页。图2-67 圜丘(2)第82页,共91页。图2-68 棂星门第83页,共91页。 图2-69 皇穹宇第84页,共91页。图2-70 回音壁第85页,共91页。图2-71 丹陛桥第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城市规划设计与应用技术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机构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3篇
- 2025年70米烟囱拆除工程施工用电安全管理与监督合同3篇
- 2025年美甲美睫店兼职美甲师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体育赛事活动场地租用及保障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租赁安全生产责任书3篇
- 2025年度智能建筑项目分包劳务协议补充合同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模板:绿色建筑性能检测与认证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维修配件供应链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幕墙工程绿色施工与节能减排合同4篇
- 服务器报价表
-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讲座
- 世界近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 2024-2029年中国制浆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大门封条模板
- 【“凡尔赛”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及传播研究11000字(论文)】
- ppr管件注塑工艺
- 液化气站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劝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 中国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规定
-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自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