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中心文字报告_第1页
国际交流中心文字报告_第2页
国际交流中心文字报告_第3页
国际交流中心文字报告_第4页
国际交流中心文字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前言1.1 拟建工程概况受青岛滨海学院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青岛滨海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场地位于青岛市开发区团结路与五台山路交点之西南,拟建建筑物由主楼和裙楼组成,主楼地上 21 层,最大高度约 60.0 米;裙楼地上 3 层,最大高度约 12.0 米,有一层室,地础设计等级乙级,单根柱竖向力标准值约 1000 吨,拟采用框肢剪力墙结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拟建建筑物建筑特征详见表 1.1。该工程由青岛市建筑设计。各拟建建筑物建筑特征表表 1.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工程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工程重要性等级二级,依据区域地质资料确定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二级,地基复

2、杂程度等级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甲级。按照甲方委托书要求,遵循有关技术规范,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如下:1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 查明建筑范围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地基变形计算所需参数、要求;3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 查明水的埋藏条件,提供水位及其变化幅度,评价水对基础设计和施工楼号层数建筑尺寸(m2)室内坪(m)结构类型拟采用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层数国际交流中心2160.050.014.3框肢剪力墙结构天然基础7.01的影响并提供相应措

3、施的建议,判定场地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 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6 评价场地的效应;7 根据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特征,提出经济、合理的地础方案建议;8 对于基坑工程,提出处理方式、计算参数和支护结构选型的建议,提出水控制方法、计算参数和施工控制的建议,对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提出建议;9 提出地础设计、施工中须注意问题的建议。1.3 勘察工作概述1.3.1 勘察方案按照甲方委托书要求,依据现行有关国家规范、规程,结合拟建工程特征,布置勘探及试验工作量如下:1 勘探点布置及终孔原则此次建筑物勘察按天然地基勘察布置勘探点,沿拟建建筑物的周边及角点布设,基坑勘基坑线布置,

4、勘探点间距 8.428.5 米,共布置勘探孔 23 个。终孔原则:以预计采用天然地基确定终孔原则,控制性钻孔进入中风化岩层,一般性钻孔进入强风化岩层不小于 8.0 米,同时满足基坑工程勘察的要求。2 原位测试1) 标准贯入试验:设计对拟建场地范围内的粘性土、砂土、风化基岩进行标准贯入试验(N),布置标贯孔不少于 8 个。2) 波速测试:设计在场地建筑物下布设 2 个波速测试孔,进行 PS 测井和单孔超声波测试。3) 地表常时微动测试:设计地表常时微动测试点 1 个,布设在拟建场地范围内。3 样品布置取土孔 8 个,对粘性土采取原状土样,每层采取数量不少于 8 件;西部公寓楼2009 勘察时已采

5、取水样,故本次勘察时不再采取水样。4 室内试验对采取的原状土样(粘性土、粉土)进行常规试验,并且对预计位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原状土样(粘性土、粉土)进行三轴(UU)压缩试验且数量不小于 8 件。5 工程测量进行钻孔定位、孔口标高和稳定水位测量各 1 组日。1.3.2 勘察方法和主要设备、仪器、1 勘察方法1) 工程钻探: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或跟管钻进工艺,目的是划分地层结构、进行原位测试、取样和观测水位,终孔直径不宜小于 89mm(取岩样钻孔不小于 75mm),回次进尺不超过 1m,并满足鉴别岩土层厚度误差10cm 的要求。2) 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采用导向杆变径自动脱钩落锤法进行。标准

6、贯入试验目的是评价粘性土的均匀性、砂土的密实度和基岩的风化程度,试验前应认真检查设备,清除残留浮土,保证探杆的垂直度在允许范围内,并先预打 15cm,然后每 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当锤击数50 击时,可终止试验,实际的贯入深度。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法(PS 测井),采用地面激发接收的方式,测试点距 1.00m,测试以获三次清晰波形为止,计算机波形存盘。声波测井点距 0.30m,清水耦合,根据现场试验选取各采样参数。地表常时微动测试选择在外界环境干扰小的时间进行,采用垂直(UD)、南北(SN)、东西(EW)三个方向测试,测得微动信号以后,进行有关处理,最终获得幅值域和频率域参数,依

7、此进行分析评价。3)样品:原状土样使用敞口厚壁取土器采用快速静压法采取。放入取土器之前应先清孔,残留浮土厚度不超过 5cm,具体操作方法执行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的相关规定。扰动砂土样用管或标贯器捎取。水样待钻水位恢复稳定后,用取水器从取水采取。样品、均要符合相关规范、规程要求。4) 室内试验:执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的相关规定,原状土样进行常规试验及不排水不固结三轴压缩(UU)试验,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密度 、含水量、孔隙比e0、抗剪强度c 和、压缩模量Es1-2 和压缩系数a1-2 等)及定名;扰动砂土样进行颗分试验定名,并测定水上、水下天然坡角。

8、(表)水样进行腐蚀性分析。各项指标及试验方法详见表 1.3.2-1。各项指标及其试验方法一览表表 1.3.2-15)钻孔定位和孔口高程测量:本次工作使用中海达 GPS 进行,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测放误差满足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 的相关规定;待钻水位恢复稳定后,逐一测量各孔的稳定水位。2 钻探、测试、试验及编写使用的主要设备、仪器、详见表 1.3.2-2。使用的主要设备、仪器、一览表表 1.3.2-2指标含水量密度塑限液限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颗分试验IPILav1-2Es1-2c方法烘干法环刀法搓条法圆锥仪固结快剪、(UU)筛析法1

9、.3.3 勘察述及完成工作量接到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后,我公司自 2012 年 1 月 12 日2012 年月 16 日完成了野外钻探工作,共完成勘探点 23 个,完成工作量详见岩土工程勘察实物工作量统计表(表1.3.3)。本次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勘察纲要和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实施,工作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设备型号数量备注工程钻探XY1 型工程钻机及配套设备套2江苏无锡工程测量GPS台1中海达原位测试(工程物探)SE2404EX 综合工程探测仪台1PS 测井,吉大工程技术28HZ 井中三分量检波器台1PS 测井信号拾取RSST01C 型非金属数字声波检测仪台1声波测井,岩海公司声波

10、检测仪配套的一发双收探头套1CDJS2C 型 2HZ 三分量检波器套1常时微动信号拾取,重庆地质仪器厂室内试验WG2 型中压三联固结仪套1浙江省上虞市勘测土工仪器厂TSZ30-2.0 型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套1南京土壤仪器厂液限圆锥仪台1标准筛、天套1颗分试验(筛析法)编写华宁勘察、华宁土工试验套各 1江苏南京研制岩土工程勘察实物工作量统计表表 1.3.31.3.4 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2)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3)建筑地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11、JGJ792002;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10)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工 作 内 容工作量备注工程钻探孔数个23进尺数m346.70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次51波速测试点 / 孔22/2PS 测井常时微动测试点1试样采取原状样件13岩 样件6室内试验原状样件岩 样件工程测量钻孔定位点青岛城市坐标系高程测量点国家高程基准水位测量点23稳定水位11)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12)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2场地

12、工程地质条件2.1 气象青岛开发区属华北暖温带沿海湿润季风区气候。年均气温 12.3,最高气温34.4,最低气温-16.0。年均风速 5.30m/s,瞬间最大风速 44.20m/s。年均降雨量711.20mm,最大年降雨量 1272.70mm,最小年降雨量 347.40mm;季节性冻土深度小于 0.50m。2.2 地形、地貌2.2.1 地形拟建场地地形平缓,南高北低,钻孔孔口标高 12.6315.40m,最大高差 2.77m。2.2.2 地貌地貌类型:拟建场地地貌类型为山前剥蚀准平原。2.3 岩土层及工程特性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地层分布稳定,尖灭及透镜体发育,上覆土层主要由第四系粘性土及砂土

13、组成,下伏基岩为变变质岩。根据地层岩性、成因时代及工程特性的不同,自上而下可分为 4 层,分述如下:第四系:ml第层:素填土(Q4 )黄褐色,稍湿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粒组成,近期回填。场地有分布,该层揭示厚度:0.502.00m,平均 0.95m;层底标高:11.1314.32m,平均12.81m;层底埋深:0.502.00m,平均 0.95m。野外勘察过程中对该层未进行技术工作。dl第层:粉质粘土(Q4 )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除 14#、18#、黄褐色,可塑,含铁锰结核,含砂粒少量,20#、21#、22#、23#孔外,各孔普遍分布,厚度:0.806.00m,平均 3.52m;层底标

14、高:5.9512.75m,平均 9.05m;层底埋深:1.306.80m,平均 4.48m。野外勘察过程中对该层取扰动土样 13 件,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20 次,其工程特性指标统计结果见表 2.3-1 及表 2.3-2。第层粉质粘土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 2.3-1第层粉质粘土原位测试指标数据统计表表 2.3-2al+pl第-1 层:中砂(Q4)黄褐色,湿,稍密,含粘性土少量,磨圆差,分选一般。仅见于 9#孔,厚度:0.80m;层底标高7.51m;层底埋深:6.00m。统计项目样本数 n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标准贯入试验N(击)实测208.05.06.81.20.186.3标准贯

15、入试验N(击)修正208.04.96.61.10.176.2统计项目样本数 n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天然含水率(%)1325.221.323.10.90.0423.5重度(KN/m3)1320.119.419.70.20.0119.6孔隙比0130.6980.6140.6640.0230.030.675液性指数 IL130.370.260.320.030.100.33压缩模量 ES1-2 (MPa)138.076.067.160.660.096.80三轴(q)c(kPa)1325.119.522.41.50.0721.6(度)1319.614.316.71.60.0916.0该

16、层在野外勘察过程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1 次,实测击数 11.0 击,修正击数 10.2 击。基岩:第层:强风化变()黄白色,黄绿色,细粒等粒粒状结构,片麻构造不明显,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除 14#,其余各孔普遍分布,厚度:1.2013.80m,平均 9.20m;层底标高:-4.1711.40m,平均 0.99m;层底埋深:1.7018.00m,平均 12.70m。定性划分,该岩石坚硬程度属于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于级。野外勘察过程中在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30 次,有关工程特性指标统计结果见表 2.3-3。第层强风化变原位测试数据统计表表 2.3-3第层

17、:中风化变()黄白色,细粒等粒粒状结构,变粒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云母,结构部分破坏。部分钻孔,最大 8.0m。该层取岩样 6 件进行室内抗压试验,有关工程特性指标统计结果见表 2.3-4。第层中风化变试验测试成果表表 2.3-6属较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级。特征值项目平均值m标准值k极值max/min标准差f变异系数 统计个数n点荷载换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MPa)12.3311.9615.27/10.161.3070.10636统计项目样本数 n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标准贯入试验 N(击)实测30142.065.095.218.40.1989.6标准贯入试验

18、 N(击)修正30110.859.284.412.70.1580.5岩脉:-1 中风化变岩脉:该层在场地 14#钻孔揭示,穿插于变强风化层中,揭示厚度 5.30m。根据周边地质资料及钻探揭示情况,推测为 NESW,岩脉呈高倾角发育,条带状产出,宽度不详。岩性呈黄白色,细粒等粒粒状结构,变粒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云母,结构部分破坏。受钻孔密度限制,场区能全部揭示。2.4 地质构造该区域地质构造处于华北地台地台的海阳坳陷和胶南隆起的过渡区,自太古代以来,长期处于稳定上升,剥蚀过程中。到了中生代晚期才产生地壳运动,由于受断层和节理的影响,形成了断裂构造,而褶皱构造不甚发育。本区域构造以断裂构

19、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据青岛城市工程地质(青岛海洋大学1995 年 12 月)区域地质资料显示,青岛区域有两较大断裂即墨、店集断裂带,在工程区附近有两大断裂延伸的较小断裂交汇,断裂密集发育,两大断裂自早白垩世早期已基本形成,第四纪未见明显活动,可以认为该区第四纪以来是相对稳定的。2.5 不良地质作用通过本次勘察过程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周边环境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岩溶、滑坡、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2.6水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资料,水类型为变风化裂隙潜水。变风化裂隙潜水主角

20、赋存在强风化、中风化变中,贯通性差,由南向北缓慢径流。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 3.506.50m,稳定水位标高为 8.109.15m。水位年变幅一般约 23 米。2009 年 8 月,西边留学生公寓勘察期间,分别在 12#、18#孔各取水试样一件,水质分析结果详见表 2.6-1。水质分析成果表表 2.6-13场地岩土工程评价3.1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规定的方法进行,并对异常数据进行了取舍。1 对野外的原位测试数据和室内试验数据进行综合考虑,剔除异常值,范围值采用舍弃后的最大值、最小值。2 对野外的原位测试数据和室内试验数据按拟

21、建场地的不同地质层进行统计。3 按如下公式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标准值:野外K+Na+Ca2+Mg2+Cl-SO 2-4HCO -3侵蚀性CO2PH 值矿化度mg/Lmg/Lmg/Lmg/Lmg/Lmg /Lmg/Lmg/L含量12#216.2791.1620.50155.54476.5481.3620.956.51000.6918#224.6987.2333.37162.78534.9369.7420.956.51077.87第层强风化变:该层场地内广泛分布,工程性质稳定,力学性质好,根据钻探、原位测试结合地区经验,该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k 建议取600kPa,变形模量E0 建议取

22、40.0MPa。该层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第层中风化变:工程特性稳定,力学性质较好,根据钻探及采取进行的点载荷试验,该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k 建议取1500kPa,弹性模量 E 建议取 1.5GPa。该层可以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岩脉:-1 中风化变岩脉:工程特性稳定,力学性质较好,根据钻探结合地区经验,该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k 建议取 1500kPa,弹性模量 E 建议取 1.5GPa。该层可以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3.2.2 各岩土层(体)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各岩土层工程性质指标一览表表 3.2.2注:ES压缩模量Eo变形模量E弹性模量3.3 场地效应层号土层名称层底标高(m)厚度

23、(m)重度 (kN/m3)粘聚力 C(kPa)内摩擦角 ()ES/ Eo/E(MPa)承载力fak(kPa)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素填土14.2511.132.000.500.9518518/2粉质粘土12.755.956.000.803.5219.721.616.07.16/1502-1中砂7.517.510.800.800.8020027.5/15/1803强风化变/23040/40/6004中风化变25060/150015003-1中风化变粒岩6.106.105.305.305.3025060/150015003.3.1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度、设计分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

24、0112001),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度值为 0.05g,设计分组为第三组。3.3.2 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拟建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勘察期间,在拟建场地范围内进行剪切波速测试 2 孔,覆盖层厚度 6.06.5m,等效剪切波速207.28203.46m/s,其测试数据详见表 3.3.2。判定该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类,特征周期0.45s。勘探点等效剪切波速计算表表 3.3.23.3.3 地表常时微动测试成果勘察期间在拟建场地勘察范围内进行常时微动测试 1 点,有关主要动力参数详见表3.3.3。拟建场地地表常时微动测试成果表表 3.3

25、.33.3.4 建筑抗震地段划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 4.1.1 条及条文说明的规定,该拟建场点号测试方向各向卓越周期T-s卓越周期T-s卓越频率F-HZ最大位移D-cm最大速度V-cm/s最大度Acm/s21UD0.080.0812.832.09E-064.95E-043.99E-02SN0.0812.831.67E-055.43E-034.38E-01EW0.0812.887.18E-062.53E-032.18E-01勘探点号覆盖层厚度 d(m)等效剪切波速Vse(m/s)勘探点号覆盖层厚度 d(m)等效剪切波速 Vse(m/s)26.0207.2896.52

26、03.46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3.4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从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拟建场区及其附近无活动性断裂通过,也未发现新构造运动迹象,区域稳定性良好。拟建场区地形平缓,不易产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勘察期间,也未发现有地裂缝、岩溶、土洞塌陷、建筑边坡等影响场地整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稳定性良好。作为建筑场地是适宜的。3.5 地基均匀性评价由于拟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大部分为强风化变,局部为强风化煌斑岩岩脉和中风化变岩岩脉。根据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8.2.4 条定性判断,该拟建场地的地基为均匀地基。3.6水的作用3.6.

27、1水的腐蚀性评价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标准判定如下:受环境类型(类,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受地层渗透性影响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综合判定,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主要是由于侵蚀性 CO2 较高引起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的环境下腐蚀,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具弱腐蚀。3.6.2室抗浮评价根据设计资料,拟建工程室开挖基底标高约 7.0m 左右,本次勘察实测水稳定水位 8.109.15m(黄海高程),水对室基础底板的力学作用主要表现为浮托作用,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地形、地貌、水补给、排泄条件,结合本次实测水位,考虑到水位的年变化幅度和水对建(构

28、)筑物建设、运营过程中的长期作用,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不低于 12.0m(黄海高程)。抗浮措施可采用抗浮锚杆,初步设计参数可按表 3.6.2-1 使用。表 3.6.2-1抗浮锚杆设计参数3.7 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周围土无污染,根据周围工程勘察经验,场地土腐蚀。4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分析与建议4.1 地础方案分析与建议根据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基础埋置深度和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建议工程可以第层强风化变作为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fak 建议取 600kPa,主楼采用片筏基础,裙楼及车库可采用独立基础。第-1 层中风化变岩脉建议采用褥垫进行处理。局部强风化变粒岩埋深较大处,可用毛石混凝土找平至基础设计底标高。由于主楼为 19 层,裙楼为 3 层,建议在适当位置设置沉降缝或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裙楼等措施以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4.2 基坑开挖、支护及水控制方案分析与建议拟建建筑物设计基底开挖标高约 7.0m,现地面标高 12.6315.40m 之间,基坑开挖深大于 5.0m 且小于 12.0 米,北部距五台山路污水管道约 18.0 米,东部距团结路雨水管道约 15.0 米,综合判定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 8.109.15m,位于土层岩(土)体与锚固体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