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复习材料(共12页)_第1页
大学美育复习材料(共12页)_第2页
大学美育复习材料(共12页)_第3页
大学美育复习材料(共12页)_第4页
大学美育复习材料(共1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dxu)美育课件音乐(ynyu)大学美育 音乐欣赏板块教学目标:1、聆听经典音乐作品,展开想象,唤起音乐情绪,产生情感体验;2、介绍与音乐作品相关的音乐语言、体裁形式等知识,了解音乐作品常见的表现手法;3、参与体验和表现音乐作品片段,加深对音乐音响的直观感受。第一讲 音乐模拟自然音响1、圣桑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引子与狮王进行曲2、格里格管弦乐培尔金特组曲第二组曲“暴风雨”3、莱罗尔安德森管弦乐打字机4、圣桑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密林杜鹃”5、圣桑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母鸡与公鸡”第二讲 音乐描绘自然和社会场景1、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2、穆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穷人与富人

2、”3、格里格管弦乐培尔金特组曲第一组曲“朝景”4、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第三讲 音乐叙述故事情节1、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子”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长亭相送”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抗婚”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相会”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投坟”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尾声化蝶”第四讲 音乐表达思想情感1、约翰威廉姆斯小提琴曲辛德勒名单2、江先渭笛子曲故苏行3、巴 赫室内乐G弦上的咏叹调

3、4、贝多芬管弦乐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一讲:美育与艺术教育一、什么是美育1、美是什么,一种精神满足,让心灵获得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选择(判断力),美是幸福、财富、文化、文明的标尺,生产水平不断创造美,洋气、漂亮大都市文化烙印(有对世界之美的在现)土气农村无条件,无美的观念2、美育是什么?美育:对美的观念、行为进行自主选择的教育美育与个人形象身份、国家形象3、美育的内涵、历史,地位内涵:自然,社会,艺术历史和地位:过去被忽视、鄙视 现在被重视,地位提高二、美育与艺术教育关系美感教育艺术教育(最主要)艺术的创造力、再现力使美长存,获得技能、获得观念审美教育三、大学美育教育的目标认识懂得艺术是一种文化

4、,又是一种学科培养大学生尊重艺术文化,学科的认识和心理努力促进大学生理解(lji)艺术文化,理解艺术学科帮助大学生学会分享艺术文化营养和艺术学科资源第二讲:音乐与人生大学生对音乐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一、人生需要音乐(1)通过音乐促进人际交往,赢得人生幸福李 岚 清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萧邦(2)通过音乐学习协调身心发展王蒙音乐和我吴冠中 罗铮(3)通过音乐释放人生悲苦(4)通过音乐获得精神生活。第三讲:音乐的艺术魅力青花瓷回梦游仙豪放、归属感、江湖神秘园低徊、惆怅、无尽悠远、淡淡哀愁、思绪延展怡空下行凄美、自然圣玛利亚上行有期待音乐是什么定义:凭声波震动而存在音乐的艺术特点作品音响的直接感官性作品内容

5、形式的学科系统性作品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作品体验感受的多解性音乐欣赏的四个阶段感性好奇理性乐谱、理解联想历史文化、了解审美升华感悟:情理合一音乐欣赏梁祝引子、女扮男装、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送别、逼婚、自尽、化蝶奏鸣曲有主题冲突第四讲:音乐主题的理解1、音乐主题:凝聚音乐作品的核心材料,代表音乐基本乐思的音调。作用: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音乐作品发展的依据,欣赏音乐的路标。把握主题形象(标题、体裁、材料),掌握音乐发展脉络主题:寓意性(历史中形成,服务于特定内容)发展性(贯穿始终,连贯发展)对比性艺术学 第一讲 艺术与艺术学艺术的起源与发生史前艺术与原始思维:从蒙昧到文明早期人类活动的精神活动:巫

6、术(生殖崇拜)、游戏、劳动副产品(劳动时喊的口号)艺术的传统与艺术思维的传统(从时间到空间)艺术本体和“艺术”词义变迁作为存在的艺术本体作为词语,“艺术”一词的意义演变古希腊语及拉丁语,表意手工技能技巧艺种植;术邑中道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审美意识承载物的总称,由外部意识和内在意蕴组成,有时也指对具体承载物的正面评价标准。语境不同时,含义不同,切不可以我为标准。艺术学现代艺术学的建立(19世纪末德国康德拉.费德勒)艺术学学科体系艺术的魅力来自于艺术本身(艺术创作了你)学科性质:人文科学之一人文关怀与形上追寻“文明文化的可怕在于有时,我们的视野会被文明文化遮住”艺术活动对人生和人类的意义生理需要安全保

7、障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渐高)两种价值观:实用与非适用艺术的价值:发散生命的热情与灵性艺术学的价值:凝结智慧的结晶艺术学的阶段:格物致知,博闻强识古今中外,亲近经典咬文嚼字,自圆其说融会贯通,不落言全专识成智,澄明混沌物我两志,菩提萨缍第二讲 艺术作品论一、艺术作品的样式1、各艺术样式的历史联系:综合分离综合2、主要艺术样式:绘画、雕塑、戏剧、音乐、舞蹈3、艺术样式的区别:质料、技艺手法、环境4、艺术分类的问题:存在方式(时间空间时空);感知方式(视觉、听觉、视听想象)二、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1、艺术语言层(本体):因介质不同导致语言系统的根本差别,是人类审美意

8、识的沉淀2、艺术形象层:最体现作者意图,艺术自身历史的演进和建构3、艺术意蕴层:作为个人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呈现,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沉淀三、中西艺术哲学传统比较1、西方艺术哲学的核心理念:主客对立神、上帝、世界、异化Vs人2、中国艺术哲学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自然与道、天理与人欲、西方与现代3、中西方各自表现方法上的差别:中西方的差别 中 西建筑 广与高,人间 神性绘画雕塑 写意 写实音乐 五声音阶 全音阶戏剧 巧合与体裁综合 体裁独立与冲突文学 含蓄直觉 清晰理性第三讲 :艺术创作论艺术家的素质玄心:审美心理结构,自由、自然、形上洞见:敏锐地发现,精准的知觉,深刻的洞察妙想:创造思维的妙处深情

9、:审美化和普适性的情感,人格的深化良材:艺术技能,文化修养艺术创作过程体验阶段:体验与经验的区分和辩证关系;个体在体验中达到人的普遍性构思阶段:凝缩、移置、具象化、润饰物化阶段:技能与思维的同步深化艺术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Sigmund Freud艺术是创作者潜意识活动的结果格式塔学派Rudolf Arnhem艺术是人类创立的:“简约合宜”的“优格式塔”符号心理学派Susanne klanger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化艺术生产:当代艺术的重要现象集体创作:为集体的命运、思想创作,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个人创作:为艺术而艺术,为美而创作,每个人都可以欣赏艺术和艺术家大众化生产:为不同程度的商业目的创作

10、,每一个人都可以消费艺术书法一、隶书1、意义: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书法发展史上的地位“虫篆者小学之所宗,草隶者士人之所尚。”(唐)李嗣真2、标准:蚕头燕尾,形体偏扁,笔画上钩3、发展:形成于战国中晚期,成熟于两汉,规范的隶书产生于桓、灵之际,此后衰落。至清,出现第二个高峰二、楷书1、名称:章程书(钟繇)真书、楷书2、基本原理:(1)点画形态永字八法: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努)、勾为趯(跃)、提为策、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2)基本结构原理:平正、匀称、主次分明、参差错落、橫平竖直、相背立势、穷插合度、3、代表作及风格冥石书/行狎书/章程书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

11、行)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南梁瘗鹤铭魏碑中岳嵩高灵妙碑北魏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北齐泰山经石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诸遂良雁塔圣教序薛稷信行禅师碑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杨凝式韭花帖赵孟頫三门记三、行 书一、行书名称以及基本原理1、名称:行狎(押)书2、主要特征:(1)、真草之间,运用灵活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2)、适用于时传情达意或君长告令,公务殷繁,可以应机,可以赴速。或四海尺

12、牍,千里相闻,迹乃含情,言惟叙事,披封不觉欣然独笑,虽则不面,其若面焉。3、书写特点笔意灵动,情趣多端笔形多变,饶有趣味以转为主,转折兼用有轻有重,节奏分明有直有曲,刚柔相济中侧兼用,变化多端体势多变,造型丰富正欹相谐,适时夸张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诗卷二、历代行书名作赏析王羲之姨母帖兰亭序(神龙本)丧乱得示二谢帖唐怀仁集王羲之三藏圣教序传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欧阳询梦奠帖 陆柬之文赋颜真卿祭侄文稿 杨凝式 韭花帖苏轼寒食诗卷 黄庭坚松风阁诗卷米芾竹前槐后诗卷 蔡襄扈从帖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文徵明 滕王阁序董其昌书东方朔答客难诗卷 王铎联句

13、 八大山人千字文 王文治 论书立轴 刘墉行书手札 吴昌硕赠霞峰诗 白蕉食蟹诗并致鹓雏先生札 郭沫若行书横披 启功行书横批楷书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 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爨宝子碑爨龙颜铭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始平公造像记元怀墓志初唐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诸遂良、虞世南、薛稷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颜真卿的楷书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竖笔向中略呈弧度,刚中有柔,富有弹性感,兼以笔画重,力足中锋,更增加他那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柳体用笔斩钉截铁,骨力遒劲,有颜筋柳骨之誉。世人评述此碑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

14、平第一妙迹.欧书于平正中见险绝,形态端庄刻厉而不板滞,紧密刚劲而不局促,是从汉隶及魏晋楷书推陈出新的结果.元代赵孟頫,独创赵体书法,其风格圆润绮丽,后为清乾隆帝推崇。明代书家以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享名最盛,其行书风格透逸.电 影电 影 的 产 生 “视觉暂留”原理十七世纪时,牛顿首次发现了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形象不会立即消失这一重要现象。1824年,英国的彼得马克罗格特在伦敦公布了他的“视觉暂留”理论,指出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都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不到一秒的时间,正是由于人眼的这一特性,才有可能在视网膜上组合形象的运动。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

15、上的电影机后,真正的电影终告问世。1927年10月6日,美国第一部声画同步的有声片爵士歌王问世。1935年,美国拍摄了第一部三色(红、蓝、黄)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亦称名利场)在电影史上,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家路易德吕克在1920年发表上镜头性论著。表达一种独特的、极其富于诗意的人和物的外观,这种外观只有运用电影的新艺术语言才能赋予。电 影 剧 本电影剧本的出现晚于电影自身。也不是有了电影,随即就有电影剧本。作为游艺节目的早期电影,根本没有剧本,它是一种即兴创作或演出场面的纪录。当电影成为一种叙述手段,能够表现

16、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兴拍摄就难以掌握全部的故事内容,于是导演就把事先构思好的故事内容写成大纲作为拍摄的提示性文字,大概就是电影剧本创作的开端。分 镜 头 影片拍摄时,是根据分镜头剧本进行的。分镜头剧本,是导演根据电影文学剧本提供的内容和自己的导演构思,将整个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切为许多准备拍摄的镜头,注明每个镜头的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及对话、音乐、音响处理、镜头长度等。这一工作称为分镜头,用文字纪录这些镜头的剧本称分镜头剧本。导演“导演”一词源于戏剧导演。19世纪60年代,在奥地利萨克森州的梅宁根公爵剧团的演出活动中,第一次有了艺术指导地位的专职戏剧导演。“导演”一词迟至1922年才由影戏杂志编

17、辑陆洁首译过来,并发表在该刊上。我国电影先驱张石川和郑正秋,1913年合作拍摄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成为我国最早的导演。作为“活动照相”的最初电影,只不过是一种“杂耍”,后法国的梅里爱将戏剧引进了电影,使电影向艺术迈进一步。同时他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导演。20世纪初,英国的“布列顿学派”和美国的鲍特,在拍摄影片时开始自觉分镜头,挪动摄影机,以改变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才逐渐确立了电影导演的地位及其在创作中的决定性影响性格演员与本色演员性格演员善于在剧本提供的人物思想和性格特色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演技,把握角色内在气质,并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外部动作予以突出,从而可以塑造各种不

18、同性格的银幕形象。本色演员,侧重挖掘自身素质和魅力,塑造与自己性格特质相近的角色。训练演员表演,影响最大的表演体系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梅兰芳、布莱希特不同的表演方法电 影 的 景 别 与 视 角 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它取决于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和采用的镜头焦距的长短。通过摄影机和人物的调度、焦距长短变换、运动镜头大量采用等手段形成不同的景别。一般以画面截取成年人身体部位多少为标准,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远景:是拍摄远距离景物的镜头。它可表现广阔的场面。全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它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及人物和环境的互相关系,能够展示比较完整

19、的场景。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可使观众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是表现场面常用的镜头。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可以使观众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常用于主要人物第一次出场。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一物体细部的电影画面。表现人物或物体细小部分的,如一双眼睛,一支枪的枪口,称大特写。视 角平角度,摄影机与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拍摄角度。一般分为正面、侧面、斜面三种。它给人以平稳的感觉。仰角度俯角度,常用于表现景物全貌和宏大场景,有时也造成压抑、低沉的气氛。还有顶角度,摄影机拍摄方向与地面垂直空 镜 头1.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0、。2.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能够渲染环境气氛,深刻地表现影片的内容。3.通过自然景色,用明喻或隐喻手法揭示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世界。4.空镜头可以推进情节发展,表现时间推移或时空转换和节奏变化。电 影 的 运 动 摄 影运用摄影机的移动而拍摄连续不断的电影画面。1,可以扩展视野、增强画面的动感,丰富画面的造型形式2,有助于描绘事件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增强电影的逼真性3,有利于表现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可以为演员的连续表演提供有利条件。摄影机运动的形式推镜头:是摄影机沿着人物场景向前移动,推进拍摄。对人物场景看得更清楚、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可信性。拉镜头:是摄影机对着人物场景向后移动拍摄的。当

21、画面中主体的尺寸越来越小时,给人以后退感或结束感。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位置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被摄对象呈现出动态画面,可产生巡视环境、展示规模、提示动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等艺术效果。移动镜头,是摄影机沿水平面作各个方向移动拍摄画面。当被摄对象呈现动态时,可形成跟随的视觉效果。 升降镜头,是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画面。拍摄中由于不断改变摄影机的高度和俯仰视角,会产生丰富的视觉感受。跟镜头,是摄影机跟随运动中的人物进行拍摄,使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上不变。而前后景可能不断变化。镜 头 转 换 技 巧切、化、划、淡切 出 切 入凡是内容紧密联系的两个镜头直接衔接

22、在一起,就叫做切。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切入。切出切入的手法,又称为无技巧转场剪辑,因为它不借助任何附加的光学技巧来交代时间和场景的转换。淡 出 淡 入亦渐隐渐显,画面由亮转暗,由暗转亮。前一个镜头的末尾叫淡出,后一个镜头的开端叫淡入,在一起形成一段黑画面,给人视觉上一间隙,表明剧情的一个段落的结束和另一个段落的开始。化 出 化 入就是把前后两个镜头淡出淡入叠印在一起,在前一个镜头渐渐隐去之前,后一个镜头开始渐渐显露。前一个镜头叫化出,后一个镜头叫化入。划 出 划 入给观众的感觉是一幅画面渐渐揭开(划出),下幅画面在空白处同时出现,逐渐代替了前一幅画面(划入),仿佛是用一根线扫过银幕,

23、抹掉了一个镜头,显现出下一个镜头。圈 出 圈 入类似划出划入,但它是从画面的中心开始逐渐扩大(圈出),或从画面外沿以圆形收缩(圈入),使下一个镜头代替前一个镜头,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的一个细部上,起到特写的作用。第 二 课蒙 太 奇(Montage) 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电影诞生初期只是现实生活的原始记录或舞台剧的简单照相,不分镜头,一个场面用一个固定的全景镜头拍摄下来。后来,经过探索,采用了分镜头的方法,产生了多视点,多空间的表现,摆脱了单一视点和舞台时间、空间的局限,电影才获得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蒙太奇,才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根据主题

24、的需要、情节的发展,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对比、呼应、悬念等效果,构成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影片。这种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的独特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蒙 太 奇 分 类一、表现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通过镜头组接或音画组合,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对列或交替表现,进行类比、喻示思想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场面、段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二、叙事蒙太奇它以交待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

25、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段落,表现动作连贯,推动情节的发展平行蒙太奇,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线索的并列表现。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两条或数条情节线交替表现,常用于表现追逐或惊险的场面。重复蒙太奇,使一些镜头或场面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连续蒙太奇,像通常讲故事一样,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述,表现剧情的曲折、变化。蒙 太 奇 理 论 主要指苏联早期电影中以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为代表的蒙太奇理论。通称的“蒙太奇理论”,并不能囊括所有对蒙太奇问题的看法。许多电影史上的大师格里菲斯、卓别林、费里尼、巴赞等人都曾经

26、对蒙太奇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解释。爱 森 斯 坦探索艺术作品对观众产生最有效的影响的途径,电影蒙太奇理论是他的探索方面之一。他发现,两个镜头的对列以及它们的内在冲突会产生第三种东西对所描绘事物进行思想评价.认为这是蒙太奇最重要的特点。 长 镜 头 理 论 安德烈巴赞以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为依据,提出按照长镜头(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1,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2,长镜头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3,连续性拍摄的镜头一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新 浪 潮” 电 影法国新闻界把1958至1959年间突然涌现的一群年轻人竞相拍摄影片的热潮称为“新浪潮”。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兴起得力于电影手册杂志。该杂志从1955年起在安德烈巴赞的领导下,团结了一批青年影评人如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夏布罗尔、里维特等,提倡电影创作中展现导演个人风格,鼓吹“作者论”方法。1958年巴赞逝世后,他的学生们从影评活动转向拍片实践,成了“新浪潮”电影的主将。场 面 调 度出自法文,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开始用于舞台剧 。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