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村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 期 我登上了春晚舞台 校园处处吕剧声 吕剧课堂欢乐多 吕剧故乡看吕剧1 本学期,在学校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成立了“吕剧故乡研究”小组,名字就叫“吕剧故乡唱吕剧”课外活动小组。在学唱吕剧的同时,开展围绕吕剧故乡的探究实践活动,寻觅吕剧的创始人和他的后人,探究吕剧的发展演变,调查吕剧的发展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在活动中,我们采访了村里的爷爷奶奶,采访了庄户剧团的演员,参观了村里的吕剧团,聆听了团长的介绍,还兴致勃勃的观看了剧团演出。同时,我们用稚嫩的笔记录下学习吕剧的点点滴滴,还有难忘的第一次登台等等。 就请各位读者走近我们,跟随我们的镜头,走进“吕剧故乡”时家村,感受
2、吕剧的艺术魅力;走进我们的吕剧课堂,和我们共同学习吕剧,聆听我们稚嫩的唱腔,吕剧故乡期待吕剧爱好者的到来。本刊主编:李丹 我的家乡座落在美丽富饶的黄河口,素有“吕剧之乡”的美誉,听爷爷奶奶说起,我们“时家村”就是中国著名的吕剧艺术发源地。在我们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爱唱吕剧的传统。每当到了农闲时节,村里便热闹起来,锣鼓喧天,琴声飘扬,由爷爷奶奶、大叔大婶们组成的民间演出队走上街头,从腊月一直唱到来年二月。我们从小生活在这里,渐渐地喜欢上了吕剧,和吕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听老师说,吕剧现在已经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使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我们周围很多学校开展了“吕剧进课堂”活
3、动,正式开设了吕剧课。在我校,从去年开始,邀请县吕剧团的老师给我们上课。还聘请了村里的吕剧老艺人担任校外辅导员,经常举办演出活动,指导我们学习吕剧。从咿呀学唱到吕剧的手眼招式,一招招、一式式,同学们学得可认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现在都能唱上那么一两段,像借年、马大保喝醉了酒等。今年,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演出的吕剧节目还登上了全市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呢。欢迎投稿,信箱:22009年第 2 期(总第10期)主办:乡村剧团编辑出版:乡村文化出版社地址:文化路108号邮编:200903总编辑:李丹 编委:时小明 陈亮亮网址:. 电子邮箱:国内统一刊号:CN 09-02001出版日期: 200
4、9年3月 欢迎投稿,信箱:探访吕剧发源地时家村 - 1访吕剧后人时玉琴奶奶 - 1吕剧故乡看吕剧 - 2戏迷我的奶奶 - 2访庄户剧团团长时玉良爷爷 - 3一次难忘的参观 - 3吕剧故乡访吕剧 - 4吕剧课堂欢乐多 - 6我当上演员啦 - 6我的学戏笑话 - 7吕剧课外辅导员宋成义爷爷 - 8我跟宋爷爷学二胡 - 8胖丫学吕剧 -8访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老师 - 9我拜妈妈为师了 - 9吕剧故乡唱吕剧 -10热闹的校园吕剧节 - 11我登上了春晚舞台 -11我的扮相 - 12第一次登台 - 12学戏之路 - 12祖孙三代唱吕剧 -13吕剧,让我找回了自信 -14创作后记 - 14我在庄户剧团的
5、一天 - 5有趣的吕剧课 -103 冒着细雨,我们来到吕剧第三代传人时玉琴奶奶家,正赶上村里排练吕剧节目。据时奶奶介绍,她们正趁着雨天地里活少准备几个吕剧节目,“筹备”村里2009年“春节晚会”,村里的“春晚”已连续搞了五年,男女老少都上台表演吕剧节目,可热闹了。时玉琴奶奶1940年出生在吕剧世家,是吕剧创始人时殿元的曾孙女。在父辈的影响下,时玉琴奶奶8岁入门,16岁便登上舞台,开始崭露头角,很快便名声大噪。“我把整个身心都放在吕剧上了,一口气扮演了30多个角,唱遍了方圆百里的村庄、县城。”80年代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和流行音乐歌曲的风靡,吕剧这一土生土长的艺术瑰宝受到冲击,逐渐走向了萧条。19
6、83年,时奶奶组建了第一支牛庄镇庄户剧团。“她说,吕剧是全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剧团成立的目的就是把吕剧这个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发扬光大。”剧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集整理民间的吕剧原生态资料,先后整理出50多部“老吕剧曲目”。时奶奶说,”要让吕剧文化这棵大树常青,就要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丰富群众生活服务。 本刊记者:李丹 我们探究小组的第一站来到了东营区时家村,在朱守岳爷爷家里,听他讲起了吕剧的传说。100多年以前,黄河入海口处的今东营区一带并无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节,黄河常在这里泛滥成灾,使这一地区的贫苦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以逃荒要饭为生。不少人随身携带坠琴、竹板等简单乐器,以唱民间小曲
7、作为乞讨手段,同时也把异乡的小曲民谣带了回来。这样,时家一带乡村便成了民间艺术的荟萃之地。 十九世纪初,时家村时殿元等一部分民间艺人将山东琴书的坐唱形式发展为化妆演出,以王小赶脚为实验剧目,演出使用了用竹篾制作的毛驴为道具,故群众称其为“驴戏”,同时也有“捋戏”、“小戏”等称谓。在近百年的演出实践中,这一来自民间的地方戏曲,得到了长足发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新中国成立后,为统一该剧种的名称,遂取我国古音乐十二律中之“吕”字,因其有“黄钟大吕”之声,又能谐民间“驴戏”、“捋戏”等音,定名为“吕剧”。 在时家村,吕剧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在当地群众中享有“拴老婆橛子”的美称。1吕剧的板式有
8、:四平、二板、二平、反二平、二六、反二六、六水、散板、尖板、摇板、回龙、凤阳歌等。时奶奶向我们展示当年唱吕剧的道具-靴子 口述:朱守岳爷爷 整理:陈亮亮 李丹 我从小在东营区时家村长大,耳濡目染爷爷奶奶们爱唱吕剧的传统。我们四人小组在我的带领下,来到村文化大院和几位爷爷奶奶家中采访。在那里,听他们讲起过去的故事,了解了吕剧的起源。现在,我感觉好自豪,原来我村竟是这一著名艺术的发源地,我真的好高兴啊! 陈亮亮42曲牌:曲牌多数来自“山东琴书”明清以来的民间小曲,主要有娃娃腔、莲花落、罗江怨、叠断桥、想思、打茶文、迎春调、打枣竿、阴阳句、画扇面、丝罗扣等。 今天是牛年的大年初一,吃过早饭拜过年,我
9、就来到时彤彤家,等她收拾完毕,背上相机就出了门。干啥?看吕剧呗!这天,时家村的村民们早早地拜完年,急火火地赶到村中央的大街上,好戏已经开演了。村吕剧团最小的演员、7岁的时凯月演唱的姊妹易嫁中的“劝嫁”选段,表演落落大方,字正腔圆,赢了个头彩。 这不,好戏刚一开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涌到这里,连周围的几个村子也来了很多人。虽然天气很冷,可是演员们却忘记了寒冷,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时彤彤不时的按下快门,记录这一切。 按村里的习惯,从大年初一到初五要连演五场吕剧,上台演出的全是本村的乡亲们。如今,村里一些家庭闲谈时就常用戏腔,安排活计也用戏文。“一家人亮开嗓子就开腔,一台戏不用外人帮”,
10、“大嫂在家蒸干粮,锣鼓一响着了忙,灶膛忘了添柴禾,饼子贴在门框上”就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吕剧发源地群众对吕剧艺术的喜爱和痴迷。这一带,村村组剧团,户户唱吕剧,牛庄镇也因此成为山东省文化厅命名的“民间吕剧艺术之乡”。 本刊记者:陈亮亮 我的奶奶今年74岁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可是个标准的“吕剧迷”。奶奶年轻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姊妹六七个跟随母亲逃荒要饭来到这里。生活条件好了以后,村民们自发组织成立了“时家吕剧团”,团员小到六七岁,大到六七十岁。奶奶报名参加剧团时已经六十多岁了,从看别人唱,跟着人家学,到自己会唱,奶奶在学习过程中确实下了很多功夫。 奶奶说着,一旁的吕剧团团长时玉良插话说,在吕剧第三代传人
11、时冠友、禹兴为的言传身教下,团员们的演技大有长进,你奶奶唱得可好了。咱们剧团刚组建时缺乐器,你奶奶还专门买了洋琴送给团里呢。听说要给她照相,奶奶非常高兴,到里屋拿出自己动手制作的掩口(吕剧道具)、对子、折子摄影:时彤彤 奶奶向我们展示她自己制作的掩口等道具。她说:“现在就是眼睛花了,要不我还能做好多的道具呢。”亮亮给奶奶拍照,奶奶说:“我最大的遗憾是老了,没有登台唱戏的机会了,但是老辈人给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能丢,你们现在正在学习吕剧,不光要会唱,更要发扬光大啊!” 本刊编辑:李丹5 时爷爷告诉我们,庄户剧团刚成立时,没有像样的房舍和乐器,早些年排练和演出就全仗着这些“家伙事儿”呢。现在用了多年,
12、有的陈旧了,补充了些新的,但旧的又舍不得扔。所以就专门建了个小博物馆,把这些东西存起来,留个纪念,到现在看到感觉非常亲切啊。 本刊记者:李丹 数码摄影:时彤彤好多连我们都叫不上名字的乐器。 我们说明来意,主要是请时爷爷谈谈吕剧的发展和庄户剧团的情况,时爷爷很高兴,坐下向我们娓娓道来。他说,吕剧产生以后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动活泼、朴实优美的演出风格,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演出队伍也不断地扩大。剧目增加了不少章回小说为底本的连台戏,有王华买父、刘公案、大八义等角色行当,由原来的“三小”(即小丑、 小生、小旦)为主,发展到生、旦、净、末、丑诸行并茂。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吕剧这朵民族艺
13、术之花才真正吐露芬芳。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就把时家村一带的吕剧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第 一个专业剧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 吕剧工作者勤学苦练,努力实践,吕剧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年轻一代喜欢吕剧的越来越少,庄户剧团就只剩下一些老 人,长此以往,就真的后继无人了。听说你们正在学习吕剧, 希望你们从小好好学习吕剧,把这一传统艺术发扬 光大,让吕剧艺术这棵大树常青。 口述:时玉良爷爷 整理:李丹 摄像:时小明 3吹打曲牌:迎宾、送客、祝寿、摆宴、拜堂等曲牌。时爷爷现场演奏了一段吕剧 (单击播放视频)访时家村庄户剧团团长时玉良爷爷 假期里,我们来到时家村庄户剧团团长时玉良爷爷家,因为昨天
14、给时爷爷打过电话,他早早地就在门口迎接我们了。一进门,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时爷爷家就是一个演出舞台,屋角堆满了各种乐器,有二胡、扬琴、笛子、古筝等,还有 在庄户剧团时爷爷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参观了时家村庄户剧团。庄户剧团座落在一个非常别致的小院内,有正中四间砖房和东边三间土房。剧团的大门非常别致,上边有一个大大的牌匾,写着“庄户剧团”四个大字。踩着青砖铺成的小路,来到正中四间房子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金黄色的牌子,上边写着“吕剧发源地时家”。进到屋内,发现室内非常宽敞,靠左边是一个舞台,铺着红色的地毯,下边摆着很多凳子。再往右是几张桌子围成的会议桌,时爷爷说,这可是他们讨论剧本、商量大
15、事的地方。屋子的最右边好像是一个博物馆,有七八个橱子围起来,上边陈列着吕剧演出用的乐器和道具,有二胡、锣鼓、帽子、靴子,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墙上悬挂的郎咸芬为吕剧发源地揭牌照片剧团陈列的演出道具 马鞭和鞋帽剧团陈列的演出道具 靴 子61、你知道吕剧的发源地是哪里吗?( )A、山东 B、山西 C 、辽宁 D、北京2、说出你知道的吕剧名称。3、你知道吕剧的分布吗?都分布在什么地方?4、你会唱吕剧吗?5、在你的家乡有吕剧剧团吗?他们的情况怎样?6、说出几种吕剧常用的伴奏乐器。7、吕剧的行当有哪几种?8、吕剧的版式有哪些?9、说出几位你所熟知的当代吕剧名家。10、你喜欢吕剧吗?为什么?11、你认为吕
16、剧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原因是什么?12、吕剧进课堂活动开展以来,你学到了哪些吕剧知识?13、作为一名吕剧故乡的学生,你觉得有义务把这一传统艺 术发扬光大吗?为什么?14、你认为制约吕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姓名: 班级:4吕剧的伴奏乐器有:坠琴(主弦)二胡、洋琴、三弦(现一般用琵琶)。其他:高胡、古筝、笛子、笙、竹笛、长笛、唢呐、海笛(小啦叭)、大提琴、电子琴、贝司等。 自我校开展了“吕剧进课堂活动”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探究活动小组展开了调查访问活动,并制定了吕剧的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访活动,我们亲眼目睹了吕剧艺术在我们家乡竟然有这众多的爱好者。在庄户剧团的墙壁上,悬挂着著名
17、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郎咸芬等前 经过调查访问活动,对吕剧故乡的吕剧以及目前 吕剧的发展,得出如下结论: 1、吕剧发展缓慢,没有像样的演出和活动场所。 2、目前吕剧面临后继无人的严重情况。 3、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吕剧的发展。 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为吕剧故乡题词辈为吕剧故乡的题词。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想法:除了我们时家村,到底有多少人是吕剧的忠实爱好者?他们又在做着怎样的工作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访了东营区吕剧团,几位同学家长,还有担任我们吕剧课外辅导员的吕剧演员。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回答:本刊记者:王叔叔您好,请您谈谈目前我区吕剧发展现状好吗?区吕剧团王叔叔:目前东营区的吕剧发展总体
18、是不错的,有了省吕剧团和咱们市区文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前些年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让更多的学生从小学习吕剧,对你们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从而也促进了吕剧的发展。本刊记者:刘阿姨您好,您支持孩子学习吕剧吗?对学习吕剧有什么建议?同学家长刘阿姨:非常支持,我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级了,学吕剧已经三年了,他从9岁开始学习,现在还能唱好多段子呢。建议多组织吕剧方面的活动,吸引 更多的家长参与,引起社会的关注。 本刊记者:时老师,请您谈一谈学习吕剧的好处好吗? 课外辅导员老师:好,我去过你们学校好几次了,同学们对 学戏曲兴趣很大,学得都很认真。不仅丰富了同学们 的业余生活,还更好的促进了学习呢。 (本刊记
19、者:陈亮亮 李栋)7集资建学校的事儿。虽然是排练,可演员们唱得可认真了,那一招一式,那字正腔圆的唱腔,着实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场不时报以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可我总觉得意犹未尽,虽然课堂上也学习了不少吕剧知识,可感觉自己唱得总也不是那个味儿。等到演员们休息的时候,我悄悄来到拉二胡的时玉凯爷爷身旁,问:“时爷爷,您能不能教我学二胡呀?” 时爷爷高兴的笑了,说:“好孩子,爱好学习是个好事儿啊,赶明儿你就来学,爷爷保证教会你。”“哎,太好了!” 我从小就喜欢乐器,正愁没人教我呢,“那好,咱们拉钩。”话音刚落,逗得大伙哈哈大笑。 时间:正月初三下午1:00 地点:时家村文化大
20、院 中午在家吃过了午饭 ,我便拿上叔叔给我买的数码相机,早早来到村文化大院,听说庄户剧团下午要在这里进行演出,我可不想错过学吕剧的大好时机,也正好借此机会学学用数码相机录像。大约1:30,好戏终于开场了,第一个节目是新编吕剧说说俺村新鲜事儿,由四 位演员共同表演。演员们优美的唱腔,精 彩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接 下来是李银田叔叔表演的乔老爷上 轿,还有时玉良爷爷表演的借年 选段,精彩的表演不时把演出推上高潮。 很快三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了,我意犹未 尽地回了家, 把视频拷进电脑里。 5竹衣子:用细竹节穿而成的一种上衣,一般剧团没有,唱角用的,在胖袄外,为的是保护服装。作者:李栋 时间:
21、正月初三早上9:00 地点:时家村庄户剧团屋内 今天是农历的大年初三,本该是家家户户走亲访友的日子,可在时家村的庄户剧团里,却挤满了前来看戏的人群。尽管外面还非常寒冷,但屋里却格外的暖和,庄户剧团的演员们早早的来到这里,开始了一天的排演。琴师操起手中的扬琴和二胡,鼓手支好了架子鼓,就听一声令下,鼓瑟齐鸣,美妙的乐曲立刻在庄户剧团的大院里飘扬起来。 今天唱的是新编吕剧说说俺村新鲜事儿,说的是这几年时家村的村民们脱贫致富后,大力支持教育事业,村民们纷纷慷慨解囊, 一天的时间过得真快,有收获也有不足。收获就是观看了庄户剧团的精彩表演,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吕剧表演,当然了最大的收获还是时玉凯爷爷要教我
22、拉二胡了,不过这件事还得征求爸爸的同意才行。今天的不足嘛也有不少,就是光顾上录像了,没有仔细观察演员们表演时的动作,没有认真聆听他们在唱腔处理上的变化,这也是老师经常要求我们注意的,我想今后通过观看录像来补上。另外一个不足就是今天录像时由于没有经验,再加上天冷,手有些发抖,人录得比较小,今后我一定会注意。(单击播放视频)8 这可能使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儿,我竟然被选上了学校的吕剧兴趣小组,成为校园吕剧演出团的光荣一员。小时候,我就羡慕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穿着好看的衣服,我梦想有一天也能登台表演。机会终于来了,我们学校开设吕剧兴趣小组,我第一个报上了名。接下来是严格的测试,评委有我们的吕剧课老师
23、刘老师,还有镇上庄户剧团的几位爷爷。记得那天,我穿上了奶奶给我准备的衣服,表演了奶奶经常教我的吕剧李二嫂改嫁中的张大娘我淘完了米选段。虽然我非常紧张,但心里为自己壮胆儿,刘老师在前面用鼓励的眼神望着我,像在对我说:“别紧张,老师相信你。”我顿时忘记了紧张,“张大娘我淘完了米,忙把那饭来办啊”唱完后,台下掌声一片,我入选了。 四年级1班 陈斐 上学期,学校开展了吕剧进课堂活动,每个同学都领到了一本吕剧课本,每周有两节吕剧课。说实话,我从小不喜欢看吕剧,老觉得吕剧是爷爷奶奶爱看的节目,咿咿呀呀,节奏特别慢,没什么意思。每当看到村里有吕剧演出,我更是躲得远远地,对吕剧没有什么好感。可自从上完一节吕剧
24、课后,我对吕剧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慢慢的竟然喜欢上了它。 那天,是第一堂吕剧课,走进来一位身材高高的,戴着眼镜的女老师,同学们有的在小声嘀咕,“这可能是我们的吕剧老师” 。她没有走上讲台,而是走到我的身边,在一张空着的凳子上坐下来,笑着对我们说:“咱们先认识一下吧,我叫刘英,是你们的吕剧课老师。”见我们没有什么反应,她又说:“你们喜欢吕剧吗?哪位同学能说出几个吕剧的代表作?”这时候有的同学举手回答,对于从小在吕剧故乡长大的我们来说,都能说上那么两三个的。“小姑贤、借年”等等,大家纷纷回答,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刘老师的课堂风趣幽默,在学习吕剧知识的同时,她总是讲解吕剧唱段的来历故事,我们听得
25、津津有味,不知不觉短短的一节课就下来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们渐渐有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刘老师安排我们分别饰 演吕剧选段中的不同人物。记得一次,我 们学习吕剧马大保喝醉了酒选段,我 们班的大胖子李佳饰演马大保,刚唱两 句,表演醉酒的动作时,一不小心重重摔 在了地上,逗得我们大家哈哈大笑。 五年级2班 李纯芳6吕剧的打击乐器有:板鼓、板、堂鼓、定音鼓、大锣、小锣、钹、荷叶钹、小钹、木鱼、梆子、碰铃等。 我的名字叫妞妞,今年11岁了,照片上那个戴着发夹正在笑的小姑娘就是我了。我从去年开始学习吕剧,至今已经快一年了,我的家就在有吕剧之乡美誉的牛庄镇,爸爸还是村里剧团的演员呢。有时在学校听老师讲完课以后
26、,回到家还跟爸爸一招一式的学习,别看我人长的小,妈妈说我的动作和手法都快赶上爸爸了。听着妈妈夸我,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决心在老师的帮助下,好好学习吕剧,将来登上中央电视台的大舞台去演出。 四年级1班 陈妞妞9 听说我们就要有一门新的课程吕剧课,同学们别提有多兴奋了,大家都在议论着到底吕剧课是门什么样的课呢?几天后,我们都领到了新的课本,上面画着正在演唱的吕剧演员,还有两个大大的字:吕剧。 在期盼中,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节吕剧课。那天,一位胖胖的、黑黑的伯伯走进我们教室,他面带微笑,乐呵呵的看着我们。他说:“孩子们,你们好,我们先认识一下 吧,我是你们的 吕剧课老师, 叫孙老师吧。” 他刚说
27、完,同学 们就小声嘀咕起 来,“他是我们吕剧里的道具掩口:通常的说法叫“胡子”,是老生佩戴的一种道具。 7的老师?”也有的同学说:“他会唱吕剧吗?”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孙老师笑了,说:“好了,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的心思,你们会喜欢我的。” 接下来孙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起了他的故事,原来,孙老师是吕剧团的著名演员,早年演出过许多吕剧节目。退休后,他被聘任为我们的吕剧课老师,专门教我们学习吕剧。孙老师演唱了一段借年选段,优美的唱腔引起大家的阵阵掌声,我们从心底里对这位笑容可掬的伯伯产生了敬佩之情。回到家,我向爸爸说有了一位新吕剧老师,他唱得可好了。爸爸对我说:“你可得好好学,孙老师还是我的老师呢。” 五年
28、级3班 李晨 我叫杨芳,现在五年级上学,学习吕剧已快两年了。别看我是名女生,唱起吕剧来我可不服输,连老师都夸我吕剧唱得好呢。 自从我们学习唱吕剧后,课堂上、餐厅里、宿舍里到处飘扬着唱吕剧的声音。在我们班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吕剧,每周的吕剧课是我们最期待的。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指导老师带领我们到操场上练习吕剧,学习表演动作。每次学校组织活动,同学们都要表演上那么一两段吕剧节目,精彩的表演常常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这不,我们期待的校园吕剧节终于来到了,有节目表演的同学们穿上戏 服,化好妆,就等上 场演出啦。告诉你 吧,我表演的节目在 吕剧节上还获了一等 奖呢。 杨芳 (图为杨芳演出的剧照) 说出
29、来大家可千万不要笑我,自从学习唱吕剧,那真是闹了不少的笑话,就让我先捡一个发生在上周的笑话讲给大家听吧。 记得周三是吕剧欣赏课,孙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学习吕剧中的武戏,武戏呢其实就是吕剧中有打斗场景的戏,要求演员在动作上结合武术中的表演。我从小喜欢武术,总爱舞刀弄枪的,一听说学习武戏,立马来了精神。还没等老师开讲,我跳到桌子前面,做了一个孙悟空的动作,立即把大家都得哈哈大笑。孙老师问我:“杨乐同学,你那是吕剧吗?”我说:“怎么不是,这不是武戏吗?”孙老师哭笑不得,“哎!傻孩子,你那哪是吕剧呀,那是表演的京剧中的猴戏。”话一说完,同学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作者:五年级3班 杨乐10 照片上胖胖的
30、、扎着两个马尾辫的小姑娘就是俺,因为从小长得胖,所以爸爸就给俺取名:胖丫,胖丫就胖丫吧,俺很喜欢这个名字。爸爸和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俺从小跟爷爷奶奶奶长大,奶奶是个戏曲迷,最喜欢的就是吕剧。村里只要有吕剧演出,奶奶一定去参加,俺自然每次都要跟着。一来二去,俺也跟着大人们模仿起来,有时也会跟着哼唱那么几句,虽然唱得不标准,可心里别提有多带劲儿了。 上学后,每周俺都去参加吕剧课外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吕剧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学校要排练吕剧汇报演出,俺也化好妆,准备登台表演呢。 (四年级1班 李玉芝) 宋成义爷爷今年七十多了,早年在东营区吕剧团工作,退休后到我校担任吕剧辅导员。宋爷爷和蔼可亲,
31、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说起话来风趣幽默,经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同学们可喜欢他了。 宋爷爷的家就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宋家村,退休后,宋爷爷还担任了村吕剧团的团长,组织起了一支二十多人的队伍,农闲时节经常排演节目,到各村巡回演出。宋爷爷虽然很忙,但他却经常到学校里给我们上课,用他自己的话说,“忙活着挺好啊,这才活的有劲呢”。 每周三下午是我们班的吕剧课,宋爷爷总是提前到来,每次车子上驮着满满的吕剧道具,这些可是宋爷爷自己买来的,有的还是他亲手做的呢。宋爷爷讲课声音高,嗓门大,为我们做起示范动作来,每次都要做好几遍,经常把他累得满头大汗。宋爷爷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有时为了纠正我们的一个小动作,他都要我们重复
32、几遍甚至十几遍,直到我们做好,从不放松。我们的吕剧课是90分钟,可每次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还没过足瘾,就到了下课的时间了。 最难忘的就是一次上课,宋爷爷教我们 马大保喝醉了酒选段,我化好妆饰演马 大保,由于我个子长得矮,衣服又比较大, 差点把我装了起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四年级1班 陈瑞8吕剧的行当:吕剧的行当比较简单,生行有:老生、小生、小生又分:穷生、短打、武生等。 宋成义爷爷是我校的吕剧课外辅导员,听说宋爷爷是从东 营区吕剧团退休的,他每个星期他都要来这里为同学们上课。 宋爷爷讲吕剧课生动、风趣,我们可喜欢他了,尤其宋爷爷 拉的一手好二胡,那才真叫一个 “绝”。我从小喜欢各种乐器,尤其
33、是笛子和二胡,于是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正式拜宋爷爷为师学习二胡。 学习二胡光有兴趣可不行,宋爷爷教我先从识谱学起,一开始就把我难住了,那谱子上的“小蝌蚪”可真不好学。宋爷爷认真的告诉我:“世上没有容易的事儿,不下苦功夫是不会学好的。” 我下定决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基本掌握了二胡的识谱。经过两年的学习,我已经能演奏不少曲目,还在不久前的全市少儿民族器乐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呢。 (六年级 李栋)11 我学习吕剧已经快两年了,我最大的欣慰 莫过于亲自见到梦想中的吕剧表演艺术家,并且 参加了采访活动。记得那是去年夏天,著名表演 艺术家郎咸芬老师在我们校长的指引下,到教室 里和我们亲切交谈,询
34、问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情 况,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吕剧。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50年前,一部戏曲艺术片李二嫂改嫁蜚声大江南北,从此,山东吕剧作为一个新生的地方剧种,开始登上全国的戏曲舞台,而“李二嫂”的扮演者郎咸芬,也迅速为全国人民所熟悉。郎咸芬成了李二嫂的代名词,也成为吕剧的代名词。 这次到我们学校,郎老师非常高兴。她说:“吕剧是山东的传统地方戏,多亏了有发源地的群众基础。今天回到这吕剧的发源地,我看到了吕剧振兴的希望,你们要唱好吕剧,把吕剧之乡的美名远扬。” 本刊记者:陈亮亮 摄影:孙刚老师9吕剧旦行有:青衣、花旦、闺门旦、小花旦、武旦、老旦、彩旦、骚旦、泼辣旦等。本刊记者采访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
35、咸芬老师 说来各位读者您一定奇怪,我怎么会拜妈妈为师呢?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您先别着急,听我慢慢给你说说。 我的妈妈是一名吕剧演员,今年快四十岁了,听妈妈说她年轻的时候曾是镇吕剧团的主要演员,跟随剧团演出,先后参加了借年、穆桂英挂帅等多部吕剧的演出,在戏中饰演了多个妇女形象。后来,由于吕剧发展不景气,观众人数越来越少,镇剧团不得已解散了,妈妈只好回到了家。可妈妈回家后,依然没有忘记吕剧表演,经常在忙家务的时候哼唱起来,甚至有时在地里干活也哼唱几句。 前不久,我们学校聘任校外吕剧艺术辅导员,妈妈第一个报上了名,经过学校的考核后,妈妈被正式聘为我们学 校的吕剧校外辅导员。得知这个 消息后,妈妈别提有
36、多高兴了, 就连走路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聘任大会上,校长还给妈妈颁发了证书呢。我看到妈妈坐在主席台上,正在朝我点头微笑呢。一回到家,妈妈就忙活了起来,把以前的书籍都收拾出来,我问妈妈:“您还用看书呀?”妈妈笑着说:“傻丫头,妈妈好多年没唱了,不学习怎么能给你们当老师呢?你可不要调皮呀!”妈妈不再和我说话,又在收拾她的东西。一转身,我发现妈妈笑了,而且笑得很灿烂。 五年级1班 刘丹 在学戏的过程中,我们从同学们的来稿里感受到大家对学习吕剧情有独钟。我想这可能因为我们都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从小对吕剧有着很深的感情,唱吕剧我们从来都不会觉得羞涩,就像平时的说话一样。学习过吕剧的知识后,我们才懂得原来
37、吕剧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学问,要想学好必须得付出艰苦的劳动! 陈亮亮1210吕剧声腔艺术,有:大嗓、小嗓、真声、假声、云遮月、行腔、拖腔、塌中、走调、跑调、不搭调、冒调、荒调、凉弦、走弦、跑弦、不复弦、顶板、闪板、过板、平声、仄声、合辙、换气等。我校被命名为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之一们排演吕剧选段,大家都非常喜欢吕剧课,学唱吕剧成了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事情。后来我们知道,这是学校开展的”吕剧进课堂“活动,率先在我们学校进行试点,我们感到好幸福啊。在活动开展后,许多著名吕剧演员和当地的名家到学校指导,赵静、范美英、时玉良、杜瑞杰都曾经来到学校给我们指导,给我们讲述学戏故事,鼓励我们
38、学好吕剧,唱好吕剧,为吕剧故乡争光。(图为吕剧老师给我们指导) 编辑:李丹 我从小在吕剧故乡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长大,在这里,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吕剧,就连大娘们烧火做饭,或是大叔大爷下地干活的时候,总要唱上那么几嗓子。在我家,爷爷是村庄户剧团的琴师,拉了一辈子二胡,有时还跟着唱上那么一两段。 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里有了吕剧课,还在 剧团请来了专业演员给我 们上课。老师们从吕剧发 源和来历等基础的知识讲 起,指导我们学习基础动 作和表演。课外活动给我 日前,从省文化厅获悉,我们学校被命名为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之一。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是优秀地方戏曲吕剧创始人时殿元的家乡,是吕剧
39、发源地。2004年,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民间吕剧艺术之乡”称号。为把吕剧艺术发扬光大,该镇于2007年3月启动了“吕剧进课堂”活动。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作为“吕剧进课堂”试点学校之一,专门配设了100平方米吕剧教学活动室和电视机、DVD、音响、服装道具等设施。通过聘请专业教师、自编乡土教材,传授吕剧知识,教育学生掌握吕剧的一些演唱技巧及表演基础,为传承吕剧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摘自东营政府网) 今天是星期三,又到了我班的吕剧课了,说真的,我们每周最盼望的就是吕剧课了,同学们都说,有了吕剧课,体育课只能排第二了。 老师说过今天的课要在教室外边上,主要是学习吕剧的基础动作。这不,语文课刚一下课,
40、同学们立即放下作业,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一会儿,教我们吕剧的范老师来了,我们排好队,热烈鼓掌欢迎范老师。她说:”今天我们学习基础动作中的上肢动作,吕剧的基本动作来源于生活,大家一定要做得自然,放松你的心态,就像日常生活中,否则就会很僵硬,在表演的过程中是不协调的。“说完,范老师给我们示范了一遍动作,然后让我们跟着她去做。同学们分成两排,仔细模仿范老师的动作,跟随节拍,真有些翩翩起舞的感觉。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同学们练得很认真,有的同学还边唱边做,范老师直夸他做得好呢。下课了,大家还有些依依不舍,同学们纷纷说,上吕剧课太有趣了,要是每周多上几节该多好啊! 六年级2班 陈静1311水衣子
41、(也叫溻褂子):演员穿服装(戏装)以前,贴身穿的一种开大巾上衣,是保护戏装用的,一般是用棉白布做成,也有用油布做成,是为演员出汗保护戏装用的。 12月1日至12月31日,是我校一年一度的校园吕剧节,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自从我们开设了吕剧课以后,同学们学到了吕剧的知识,并且能够演唱部分吕剧选段,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又使家乡的吕剧得到了继承。 在我校举办的“吕剧节”上,有吕剧表演,吕剧故事比赛,还有著名吕剧演员到学校演出。“吕剧节”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我们这些吕剧爱好者来说,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为此,我们吕剧故乡唱吕剧活动 2008年腊月29日,是我永远也不能忘记的日子,在这一天,
42、我和同学们演唱的吕剧吕剧故乡唱吕剧 、画龙点睛登上了东营市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早在一个月前,教我们吕剧的范美英老师告诉我们,我校推选的吕剧节目入选了今年全市的春节联欢晚会,将在同学们中间挑选演员。得知这一消息,我是既兴奋又紧张,老师会不会选上我呢?如果登台表演我会不会演砸了?接下来严格的挑选和训练让我顾不得多想,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竟然被选上参加演出了。我好高兴啊,但是接下来的刻苦训练却让我吃尽了苦头,由于我们表演的画龙点睛要做很多动作,我经常练得汗流浃背,腿都快站不住了。在训练的一个月里,我每天早起晚睡,第一个赶到学校训练,连星期天也要到村庄户剧团接受吕剧老艺人指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扬鞭
43、催马离长安,乔装改扮一生愿。马周画龙不画眼,竟惹得大唐天子下民间”春晚上,我字正腔圆的演唱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使得前来观看的吕剧专业演员们不住的点头,并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 五年级1班 解雪婷小组经过商量,派出一支由陈亮亮、时小明、杨帆组成的团队,专门报道校园“吕剧节”的盛况。下面就请看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吧。 人气最高的表演 时间:12月12号。这里是吕剧表演的会场,但已经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一个可以看到的位置,稍微喘口气,台上的好戏已经开始了。 首先上场演出的是五年级同学表演的吕剧姊妹易嫁,在他们后面的是四年级同学们表演的三娘教子,精彩的演出被推向了高潮。台上演员们浓
44、妆淡抹,再穿上漂亮的戏服,别提有多神奇了,台下观众们热烈的欢呼,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演出结束后,时小明发现手都拍红了。 吕剧名家校园献艺 时间:12月22号。看过了同学们的表演,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总在盼望更精彩的演出,终于等来了一场让我们大呼过瘾的演出。 记得那天下午,班主任老师通知我们去广场集合,等我们赶到一看,原来是全市的吕剧名家来我校演出啦。同学们爆发出兴奋地叫声,以前听说他们要来我们学校,可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著名吕剧演员赵静、王美霞等表演了小姑贤、潮涌黄河口等节目,精彩的演出受到了全体师生的欢迎。 本刊记者:亮亮14 照片上这个化好妆、胖胖的“马大保”就是我啦,我叫陈亮亮,今年13
45、岁,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 在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开了吕剧课,一位胖胖的爷爷给我们上课,他五十多岁的样子,同学们都叫他宋老师。宋老师和蔼可亲,从来不对我们发脾气,指导我们学习吕剧动作非常耐心,直到我们学会为止。 记得那是去年秋天,宋老师教我们学习吕剧马大保喝醉了酒唱段,我在戏中扮演马大保。一开始,因为我长得胖,常常做动作时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唱腔也拿不准。宋老师 课下对我单独辅导,不厌其烦的教我,纠正我 做不到位的动作和表演, 及时指导我的唱法,很 快,我就能表演了。课堂 上,宋老师给我化好了妆, 我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 阵掌声。这张珍贵的照片就 是那天拍摄的,我觉得非常 有纪念意义,我要
46、永远的珍 藏它。 陈亮亮 在我学吕剧以后,有许多难忘的回忆,但最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是我的第一次登台。 记得那是去年冬天,学校要举办庆元旦联欢晚会,要求我们每个班级都要报名一个节目。班会课上,班主任李老师对我说:“亮亮,听说你的吕剧唱得不错,怎么样?元旦晚会给你报上名了。”还没等我同意,同学们就齐声高喊:“好!”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宋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排练了吕剧借亲中的选段“马大保喝醉了酒”。因为之前上课的时候唱过,所以准备起来比较容易,宋老师告诉我许多登台的注意事项。 很快到了元旦,我的节目比较靠后,在紧张的等待中,终于到我表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登台,我当时心里非常紧张,在心里暗暗把台词念了一遍
47、。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上台了,“马大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只觉得天也旋来地也转” 整个表演一气呵成,只听见台下掌声一片,同学们齐声为我叫好,宋老师朝我投来赞许的目光。通过第一次登台,我对自己有了自信,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刻苦训练,就像我第一次登台表演一样,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12胖袄(垫肩):是生行演员,扮演古装戏时,为了体形的美观大方好看,穿的一种用棉花白布做成的上衣。 如今,学习吕剧已有两个年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到收获很大。 一开始,爸爸和妈妈都非常支持我学习吕剧。听爸爸说,一方面因为我们这里是吕剧之乡,另一方面学习吕剧对于我们的全面发展很有帮助。由于从小经常在我们村里看吕剧剧团
48、的表演,很多吕剧唱词真的是耳熟能详,再加上吕剧老师的指导,我学习进步很快。爸爸夸奖我说不愧是吕剧故乡的传人,你们学校学习吕剧太好了,你要认真的学,别辜负了老师对你的期望。 在学戏的过程中,启蒙老师宋老师无微不至的对我指导帮助,使我进步很快。另外,我们在老师帮助下,我和李丹还有另外几名同学到时家村采访,探究吕剧发源地,拍摄了许多照片,收集了关于吕剧故乡的许多宝贵资料。 六年级1班 陈亮亮1513吕剧的板式有:四平、二板、二平、反二平、二六、反二六、六水、散板、尖板、摇板、回龙、凤阳歌等。 我出生在吕剧故乡时家村的一个戏曲家庭,爷爷是吕剧团的退休演员;爸爸年轻时唱过吕剧,后来当了老师,现从事吕剧教
49、学;我从小在长辈们的熏陶中长大,如今是学校吕剧演出队成员。 时岩鸣(五年级2班) 我的爷爷今年七十多了,他唱了一辈子吕剧。听奶奶说,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就是咱们这一带有名的“名角”,曾经和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同台演出。多次代表东营市吕剧团参加全省吕剧汇演,并且在表演中获奖。 1993年,爷爷从区吕剧团退休,爷爷在恋恋不舍的离开心爱的吕剧舞台后,直接回到家乡,继续从事吕剧事业。他先后担任了村庄户剧团的指导和琴师等多个工作,并为村庄户剧团巡回演出排演 了许多节目,深受群众的喜爱。 如今,爷爷上了年纪,虽说身体 不太好,但爷爷经常去村剧团看 吕剧,用爷爷的话说,“我这辈 子也离不开吕剧啊。” (照片是80年代爷爷在吕剧 老村长的故事中饰演老村长) 我从小在吕剧世家长大,爷爷给我取名岩鸣,就是希望我沿着长辈的路,继续唱下去。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性课件开头介绍
- 运输服务合同模板
- 三方产品分销合同范本
- 综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普法宣讲【法律学堂】第十八章 行政答辩状-ldfjxs004
- 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广安中学2025届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陶瓷酒瓶采购合同
- 上海杉达学院《实时操作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图学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雇佣合同
- 卵巢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 2019年度上海市小学生健康体检表
- 化工工艺概论-化工生产工艺流程
- 临床医生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课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 《雷雨》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 无人机导航与通信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 2022年广西农业农村厅事业单位笔试试题及答案
- SAP系统基本操作及技巧和SAP ERP 物料主数据维护操作手册
- 词汇20000词频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