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共36页)_第1页
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共36页)_第2页
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共36页)_第3页
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共36页)_第4页
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共3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中文摘要I毕 业 设 计 题 目: 大学生就业(ji y)双向选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shxin) 学 院: 测绘(chu)工程学院 专 业: 地理信息系统 姓 名: 学 号: 062410141 指导老师: 完成(wn chng)时间: 2014 年5月11号 摘 要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给本来就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更添了一层霜。各高校为解决就业问题,尝试了各种方法。其中一种(y zhn)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从我国目前的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来看,初步实现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xuxio)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就

2、业市场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大学生了解职场信息的间接途径有以下几种:招聘网站、学校就业信息网、学院辅导员、报刊杂志、社会实践等。大学生就业一直就是现在我国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现在双向选择其实是很难的,因为现实中人们的就业机会不是这样乐观的,所以学生很少有这样的资格可以得到选择公司的权利。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在对与大学生双向就业选择信息系统建设有关的若干关键技术做出了较为详尽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集成开发模式,基于ArcGIS Desktop桌面平台安装Arc Objects和Arc Engine,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该系统。该系统能使大学生双向就业选择的利用更加

3、合理、管理更加高效与规范。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信息系统; ArcGIS;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英文摘要II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U.S. financial crisi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for students already brightened a layer of fr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try a variety of methods. One is the use of computer

4、 technology to design students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hinas current college graduat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mployment point of view, the initial realization. Market -oriented, government regulation, school recommendation, graduates and employers two-way choice. Patterns of employment, the

5、 job market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of college graduates looking for work, the employer selection of talent. Indirect ways college students learn workplace information are the following: recruitment websites, employment information network school, college counselor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social

6、 practice. Graduate Employment is now a country has a very difficult issue, and now a two-way choice, in fact it is very difficult, because in reality it is not so optimistic about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so students rarely have such qualifications can get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company. Based on

7、 the basis of extensive research in a number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bi- employment options and college information system about to make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the use of a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the installation Arc Engine Arc Objects and ArcGIS Desktop platform using C # langua

8、ge programming of the system . The system enables two-way college students use more reasonable employment options, management more efficient and standardized.Keywords: Graduate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rcGIS;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目录IVI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88890902 摘 要I HYPERLINK l _To

9、c388890903 AbstractII HYPERLINK l _Toc388890904 目 录 PAGEREF _Toc388890904 h III HYPERLINK l _Toc388890905 第一章绪论(xln) PAGEREF _Toc388890905 h 1 HYPERLINK l _Toc388890906 1.1 背景(bijng)和意义 PAGEREF _Toc388890906 h 1 HYPERLINK l _Toc388890907 1.2 研究(ynji)发展现状 PAGEREF _Toc388890907 h 2 HYPERLINK l _Toc388

10、890908 1.3 研究方法 PAGEREF _Toc388890908 h 3 HYPERLINK l _Toc388890909 1.4 本文主要工作 PAGEREF _Toc388890909 h 4 HYPERLINK l _Toc388890910 第二章系统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PAGEREF _Toc388890910 h 5 HYPERLINK l _Toc388890911 2.1 GIS概述 PAGEREF _Toc388890911 h 5 HYPERLINK l _Toc388890912 2.2 GIS二次开发模式分类及比较 PAGEREF _Toc38889

11、0912 h 5 HYPERLINK l _Toc388890913 2.2.1 GIS二次开发模式分类 PAGEREF _Toc388890913 h 5 HYPERLINK l _Toc388890914 2.2.2 三种开发方式的比较 PAGEREF _Toc388890914 h 7 HYPERLINK l _Toc388890915 2.3 组件式GIS技术 PAGEREF _Toc388890915 h 8 HYPERLINK l _Toc388890916 2.3.1 COM组件技术概述 PAGEREF _Toc388890916 h 8 HYPERLINK l _Toc3888

12、90917 2.3.2 组件式GIS简介 PAGEREF _Toc388890917 h 9 HYPERLINK l _Toc388890918 2.3.3 组件式GIS的特点 PAGEREF _Toc388890918 h 9 HYPERLINK l _Toc388890919 2.3.4 ComGIS产品及比较 PAGEREF _Toc388890919 h 10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0 2.4 AE技术 PAGEREF _Toc388890920 h 10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1 2.4.1 AE介绍 PAGEREF _Toc388

13、890921 h 10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2 2.4.2 AE开发包 PAGEREF _Toc388890922 h 11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3 2.4.3 AE的功能 PAGEREF _Toc388890923 h 13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4 2.5 本章小结 PAGEREF _Toc388890924 h 13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5 第三章系统的总体设计 PAGEREF _Toc388890925 h 14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6 3.1系统需

14、求分析 PAGEREF _Toc388890926 h 14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7 3.1.1用户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388890927 h 14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8 3.1.2系统可行性分析 PAGEREF _Toc388890928 h 14 HYPERLINK l _Toc388890929 3.2系统的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388890929 h 15 HYPERLINK l _Toc388890930 3.3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开发语言 PAGEREF _Toc388890930 h 16 HYPER

15、LINK l _Toc388890931 3.3.1 系统开发平台 PAGEREF _Toc388890931 h 16 HYPERLINK l _Toc388890932 3.3.2系统开发语言 PAGEREF _Toc388890932 h 19 HYPERLINK l _Toc388890933 3.4系统(xtng)的总体设计 PAGEREF _Toc388890933 h 20 HYPERLINK l _Toc388890934 3.4.1系统(xtng)的总体设计目标 PAGEREF _Toc388890934 h 20 HYPERLINK l _Toc388890935 3.4.

16、2总体(zngt)结构设计 PAGEREF _Toc388890935 h 20 HYPERLINK l _Toc388890936 3.5本章小结 PAGEREF _Toc388890936 h 20 HYPERLINK l _Toc388890937 第四章系统运行与实现 PAGEREF _Toc388890937 h 22 HYPERLINK l _Toc388890938 4.1登陆系统的实现 PAGEREF _Toc388890938 h 22 HYPERLINK l _Toc388890939 4.2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主界面 PAGEREF _Toc388890939 h 22 H

17、YPERLINK l _Toc388890940 4.3校友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PAGEREF _Toc388890940 h 23 HYPERLINK l _Toc388890941 4.4用人单位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PAGEREF _Toc388890941 h 25 HYPERLINK l _Toc388890942 4.5招聘需求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PAGEREF _Toc388890942 h 27 HYPERLINK l _Toc388890943 4.6查询统计功能的实现 PAGEREF _Toc388890943 h 29 HYPERLINK l _Toc388890944 第

18、五章总结与展望 PAGEREF _Toc388890944 h 32 HYPERLINK l _Toc388890945 5.1 全文总结 PAGEREF _Toc388890945 h 32 HYPERLINK l _Toc388890946 5.2 展望 PAGEREF _Toc388890946 h 32 HYPERLINK l _Toc388890947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88890947 h 33 HYPERLINK l _Toc388890948 致 谢 PAGEREF _Toc388890948 h 34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绪论(xln)1

19、.1 背景(bijng)和意义随着日益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数字化的生活已经和人们非常的接近(jijn)了,几乎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高等院校应不断提高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网络信息应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今的大学生就业、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对企业的追求都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这种情况下,作为大学生与企业,双方如何能快速适应这一变化,大学生提高自身知名度和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双赢效果,也就成为人才招聘公司和大学生都需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每年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的人数成上升趋势。

20、随之带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问题。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被社会普遍关注。大学生毕业人数在逐年增加,大学生的竞争压力也在急剧增大,如何快捷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随着现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通过网络进行招聘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方式。网络通过它独有的便捷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它的应用现在越来越广泛。建立一个功能齐全、人性化的就业信息网成为解决和帮助大学生尽快找到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它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作为当代一种新的传递各种信息的媒介,它能

21、非常好的为毕业生就业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模式,实现大学生通过网络实现就业是一项有巨大实际意义且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全社会的不断努力和重视。利用网络资源的手段来促进大学生找到工作有着别的途径不可比拟的优势。相比以前传统的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的效率更高。同时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应该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调节,对于高校吃不准的问题,可以加强政府调控的力度,在就业时应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为主,辅之以学校的推荐和政府的调控,实现自主就业为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是要加强就业市场的监管与就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完善就业机制。通过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多于七成的应聘者认为现场招聘将不再是毕业生求职者的

22、第一选择。随着网络招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网上投递简历找工作和企业通过网上招聘人员将成为发展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超过九成的企业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招聘的。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不断的提高,网络招聘将在我们这个多人口的国家有着非常美好的应用前景。系统设计的目标就是克服传统招聘模式的缺陷,最终既能满足企业招聘需要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在求职中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系统最终实现使企业招聘更加快捷,学生找工作更加方便,改变以往传统招聘与应聘的方式。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大的动力,展现出全新的人才招聘新方式。该系统开发的主要意义如下;整合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现有的就业信息管理机制与功能,以及结合现行的

23、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和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高校的就业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提高高校毕业生管理的工作水平。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jinl),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工作系统化,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方便查询等,从而减少管理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面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了高校管理毕业生工作的效率。1.2 研究发展(fzhn)现状我国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九十年代初开始快速发展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数据库管理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并且形成了产业化。但是,我们的工厂、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比起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当

24、落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我国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共有各类企业800万家,这些企业在近20年来,在不同程度上都遇到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问题。8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就一直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的推进。90年代以后,随着微型计算机、互连网等迅速普及,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信息化进一步为人们(rn men)所重视。目前国内比较优秀的此类网站不胜枚举,最为突出的有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与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它们主要包括了求职、招聘、新闻、企业介绍、政策、咨询六大板块。分别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各类信息帮助,属于非常优秀的网络资源站。通过

25、对这些优秀网站的学习研究为本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平台。国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进入市场经济比较早,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比较成熟,再加上国外计算机领域起步比较早,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快,故其在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方面相对于我国就成熟很多。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之一。市场竞争、价值规律主导着美国的政治和经济运行。各种经济实体或组织无不是在市场和价值规律的操纵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在其招生、办学、科研、就业等方面同样直接和间接地受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导向的影响,这种影响正是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在美国高校,计算机普及率相当地高,据1999年的最新统计,美国高校学生所

26、拥有的计算机量与高校提供给学生可以使用的计算机量总和与美国高校学生数量之比为1.1: 1,己经达到了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可以使用计算机来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再加上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的开通和普及,使得从美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到每个学生、社会用人单位都已联为一体,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也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利用。1.3 研究方法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是现在随着毕业生人数急速增加,光靠人工方式管理应聘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本文正对现有大学生就业相关状况,结合实际需求,分析并设计了正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管理信息系统。大学生就业(ji y)双向选择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高校毕业生

27、就业信息提供(tgng)平台。方便高校掌握毕业生基本信息,为就业办提供高校可靠的数据支持,能够促进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 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应用, 企业提供一个平台,便于毕业生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查找适合的企业和职位;便于招聘企业对毕业生进行适当了解,并挑选本公司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目的在于实现在线(zi xin)的毕业生投递简历、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系统功的实现主要围绕学生和用人单位为中心。所以建立就业信息网,首先要保证操作的方便性,对用户的浏览器没有特殊的要求,界面友好,方便用户查找信息。 鉴于以上原则,大

28、学生就业双向选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目标如下:1、建立一个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普通的非计算机专业工作人员经过短时间培训即可掌握计本操作的系统。2、采用分散采集,集中处理的思想、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技术,在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上,实现统一的信息浏览、信息共享、信息处理。3、功能完整、结构统一、技术领先、高稳定性、高安全可靠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统计即时准确,提升毕业生就业信息查询的准确率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就业工作效率。1.4 本文主要工作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针对本系统的选题的来源、选题依据和意义进行了介绍,简述了国内就业信息系统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本论文的结构

29、进行了安排介绍。第二章:主要对系统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如组件式GIS技术和GISEngine技术 第三章对系统的整体设计进行详细的规划,主要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系统所选用的开发平台、开发环境、开发语言和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设计这几个方面。第四章: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在系统的界面实现中,主要运用ArcGIS中组件集进行系统的界面设计。第五章:总结全文。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第二章 系统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第二章系统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2.1 GIS概述(i sh)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30、)即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平台,对地球表面及空间和地理位置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描述(mio sh)、运算、管理和分析的系统,它是地图学、计算机、气象学、测绘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GIS最初是为解决地理学的问题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1963年,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即C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诞生,其开发的目的主要在于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GIS也迅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相应的GIS软件产品不断涌现,如国外的ARCINFO、MAPINFO,国内的GEOSTAR、MAPGIS、SUPERMAP等。目前,各个国家都在

31、致力于。数字地球0的建设应用。在40多年的发展中,GIS在理论、软件与技术方面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够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自然灾害预警、农业、石油燃汽、林业牧业、交通运输、军事、旅游、测绘、资源环境评估等众多领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的过程,GIS也不例外,未来的GIS发展将更加标准化,企业化,商业化,大众化和全球化,它将逐渐(zhjin)向着网络式GIS、组件式GIS、虚拟GIS、无线通信与GIS、多媒体GI、多维GIS、开源GIS和时态GIS等方向发展。2.2 GIS二次开发模式分类及比较2.2.1 GIS二

32、次开发模式分类 按内容对GIS进行划分,大体可分为应用型GIS和工具型GIS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应用型GIS主要是对某一专业领域或工作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包括专题GIS和区域综合GIS;工具型GIS即具有空间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等功能的GIS工具软件包,如Arcinfo等。由于工具型GIS的功能有限,只能进行一些基本操作,随着GIS应用的普及,工具型GIS功能方面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就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应用型GIS的开发技术和开发方法的研究,从而探索开发出适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使用目的的GIS应用系统。目前,有关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实现方式即开发模式有以下三种。

33、(一)独立开发独立的开发方式即对于需要进行应用型GIS系统开发的人员,在系统的开发实现过程中,首先对自己所采集到的属性数据或空间数据进行编辑、处理、修改较正、分析和显示输出等一系列操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算法设计,然后选用一定的操作系统平台以及自己所熟悉的程序开发语言(VC,C#,VB等),最后进行编程实现,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要开发者独立完成,不能借助任何与GIS相关的工具软件。虽然这种开发方式因未借助商业GIS软件而有利于为开发者节约开支,并有效的降低应用型GIS系统的开发成本,从而满足不同专业应用领域的需求者,但该独立开发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开发者不仅应具备扎实的GIS专业理

34、论基础知识、具备与所研究的应用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熟练掌自己在开发过程中所选择的开发语言,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将程序语言与GIS相结合进行开发的能力。由此可知,若选择该方式进行开发,首先需要开发者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其次因个人能力、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则使开发的难度加大,开发的时间周期变长。综合分析,采用独立开发方式开发出的系统在开发效率、开发界面、系统功能等各个方面都很难与商业化的GIS软件相媲美。 (二)宿主(szh)型二次开发宿主型二次开发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宏语言开发方式、单纯(dnchn)二次开发方式,它是以GIS软件平台为基础,利用相关GIS平台软件自身所提供的特有二次开发脚本语

35、言即宏语言进行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可供开发者使用的二次开发脚本语言主要有MapInfo公司(n s)的MapinfoProfessional所提供Map basic二次开发宏语言、由美国的ESRI公司开发的Arc/Info软件平台所提供AML二次开发宏语言和ArcView软件平台所提供的Avenue宏语言等。GIS应用系统的开发者可以选择自己所熟悉的GIS软件平台,并根据此平台所提供的宏语言开发出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领域需要的GIS系统。由此可见,宿主型二次开发方式的开发效率、开发周期明显要优于上述的独立二次开发方式。但是,用此开发模式进行开发的GIS应用系统因所使用的宏语言的功能不够强

36、大,故最终实现的系统实现在功能应用上也有所限制。同时,由于所开发的系统不能独立运行,必须依赖于所开发的GIS平台,因此程序的移植性相对较差。(三)集成式二次开发集成式二次开发模式是将GIS软件开发商所提供的商业化的、专业的GIS软件工具(ArcView,MapInfo等)与大众化的、常用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PowerBuilder、VB、VC+ +、vs.NET、Delphi等)结合起来进行集成的系统二次开发与实现。采用集成式二次开发方式能够充分发挥GIS软件与所选开发平台的优势,从而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GIS应用所需的各种功能。目前采用集成的二次开发方式主要有OLE/DDE方式和GIS组件

37、式开发方式两种,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1)OLE/DDE方式。该方式的实现主要分为前台编程与后台执行两个模块。前台可执行应用程序模块由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实现,后台执行模块是利用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OLE)或DDE技术,采用OLE Automation的方式或是DDE的方式来完成GIS软件的启动,然后再采用Callback回调技术动态的获得其返回的信息,从而实现GIS应用系统的地理信息存储、分析与处理等功能操作。(2)GIS组件开发方式。组件式GIS即Components GIS(ComGIS),主要是借助开发商所提供的GIS软

38、件,运用建立在OCX技术或ActiveX技术基础上的GIS功能组件进行二次开发的方式。当前,使用比较普遍的组件式GIS有ESRI公司所提供的Map objects、Arc Engine,MapInfo公司所提供的MapX和国内超图公司所提供的Super Map Objects等。在进行应用型GIS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在自己所熟悉的编程开发环境中,运用组件式GIS技术,将GIS功能嵌入用户的开发环境中,从而能够快速实现GIS系统的不同功能。因此,ComGIS二次开发方式不仅拥有强大的GIS功能,在开发效率上明显提高,而且更加趋于大众化,便于开发者学习掌握,同时还易于扩展。2.2.2 三种(s

39、n zhn)开发方式的比较对于以上所述的三种不同的二次开发(kif)方式特点各异,本文主要从开发周期、开发的难易程度、开发效率、系统的可移植性、开发成本及功能实现是否全面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表2.1所示:表2.1三种(sn zhn)开发方式的比较类型优点缺点独立开发能够有效的节省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成本投入。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费时费力,功能不完善。宏语言开发开发效率较高开发周期较短系统开发实现功能方面受GIS开发平台所提供的编程语言的限制,程序的移植性差。集成式开发中的ComGIS方法可靠性好,易于掌握,程序的可移植性强,界面美观,便于维护,无须专门的GIS开发语言,开发效

40、率高,开发时间短,系统功能比较完善。开发前需要先购买相应的GIS软件工具和编程软件,因此需要一定的开发成本。鉴于以上分析可知,集成式的二次开发方式无疑是最具优势的一种开发方式,它也逐渐成为应用型GIS系统开发的主流技术。由上表也可看出,该方法存在的唯一不足在于前期开发需要一定的投资,即需要购买相应的GIS软件及可视化编程软件。但这些前期开支却可以大大的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扩大系统的功能,提高系统的移植性和可维护性等,因此,这种前期投资是非常值得的。所以,本系统决定采用集成式开发方式中的组件式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2.3 组件式GIS技术2.3.1 COM组件技术概述组件对象模型(Compon

41、ent object Model,COM)是一种以组件为发布单元的对象模型,是能够在软件组件间跨进程、计算机和操作系统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网络规范。它能够完全独立于任何语言,同时也具有平台无关的特性,从而便于开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组件模块的编写工作,以便实现对COM组件的重用。COM中的基本要素有组件(Component)、接口(Interface)和对象(object)三个。它们(t men)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图2. 1 COM组件、接口与对象(duxing)之间的关系图其中,COM接口一方面可定义为组件与它的客户程序之间的协议标准,另一方面可以定义为一组能够被调用的函数(接口自

42、身不提供任何有实体(sht)的函数)。接口是三个基本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它主要用于在组件与组件之间进行相互通信,接口具有接口定义与接口实现分离的特性。在开发者应用COM对象开发时,必须通过接口来访问和使用COM对象。任何一个组件程序都能够含有多个COM对象,而每个COM对象可以实现多个接口。2.3.2 组件式GIS简介组件式GIS即ComGIS,它是GIS技术与组件技术相结合的产品,其核心技术在于对GIS的各大功能模块进行划分,每种划分都构成不同的组件,以便完成不同的功能。由于组件是可重用的,因此组件式GIS利用组件的这一特点并结合相应标准的通信接口实现了不同组件之间的交互操作,同时也能够实现G

43、IS组件与其它非GIS组件之间的交互操作。开发者运用自己所熟悉的可视化二次开发语言工具将这些组件进行重新的组合、集成,从而能够实现满足用户实际需要的、功能强大的GIS应用系统。2.3.3 组件式GIS的特点组件式GIS能够把GIS功能进行抽象、划分、组件集成,从而便于开发人员的直接使用,相比于传统GIS的二次开发模式,组件式GIS开发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已经成为当今人们进行GIS软件开发的首选技术。ComGIS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l)系统的高效无缝集成特性系统设计过程中所追求的系统高效性和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类型的应用模型在集成GIS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空间分析处理能力时所

44、采用的技术方法, 集成方法的选择往往取决于系统的不同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向。ComGIS技术能够直接与用户所选用的一般可视化开发工具相结合,系统所要实现的GIS功能能够直接由嵌入开发平台中的GIS组件所完成,开发者所选用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C、VB、C#等)则用于实现与GIS无关的功能即非GIS功能。因此,相比于传统GIS,组件式GIS能够实现系统的无缝集成,它无疑是解决系统集成问题中最为适合、最为理想的方案。(2)GIS开发(kif)语言选择的灵活性传统GIS因其自身所提供的二次开发语言的独立性和不易掌握性,而使其在应用方面有所限制。组件式GIS对开发语言的选择方面没有过多要求,用户(yngh

45、)可根据自己需要,选用所熟悉的集成开发环境,在掌握ComGIS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的基础上,便可进行软件的开发和实现。(3)成本低:组件式GIS具有强大的GIS功能,不同(b tn)的GIS组件能够实现空间基本操作、分层控制和空间查询分析等功能,开发者可以根据系统的开发需求方便的进行控件选择,从而能够快速、省时的实现相应的GIS功能,有效的节约了系统的开发成本。(4)良好的可扩展性采用组件式GIS技术所开发、集成的应用系统是由大量的组件所构成的,不同组件分工也互不相同,用户可在现有组件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不断增加GIS组件,从而扩大系统的功能。由此可知,ComGIS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5)大

46、众性组件式GIS因其开发的便捷性、廉价性和控件技术的集成性等特点而得以普遍使用,不论是专业开发人员还是非专业开发人员,它已成为人们开发应用型GIS系统的首选工具,从而使组件式GIS的应用对象得以扩展,也使其更加趋于大众化。2.3.4 ComGIS产品及比较组件式GIS因自身所具备的众多优点而使其得以迅速的推广、应用和普及,随之而来,市场上便涌现了大量技术成熟、功能完善、应用广泛的ComGIS产品。如美国ESRI公司推出的ArcGIS Engine(AE)、Map objects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推出的GeoStar组件开发平台GeoMap;北京超图公司研究的SuperMapObjects等;

47、还有美国MapInfo公司推出的MapX等。本论文在对这上述几种常见开发组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如表2.2所示),选用ESRI公司所推出的ArcGIS Engine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与设计。2.4 AE技术2.4.1 AE介绍ArcGIS Engine(AE)是一套完备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和工具库,是由一组核心的Arc objects(AO)包所组成的二次开发组件包,是能够为不同行业、不同应用目的的人员进行GIS应用系统开发的平台,它提供了许多的应用程序接口,使用AE所开发的系统不依赖于ArcGIS Desktop环境,只要用户系统中装有Runtime,便可独立运行。AE是随着ArcGIS9

48、版本的出现而出现的,其基本结构大致有两部分:AE开发工具包(ArcGIS Engine Developer Kit),主要包含开发者在开发应用程序时所需要的各种开发资源;AE运行时(ArcGIS Engine Runtime),其中包含一些诸如空间分析和3D分析等AE扩展功能和核心组件,主要为用户程序提供能够运行的环境,也就是说,所有用AE开发的系统(xtng)程序在没有安装Arc GIS Desktop应用程序时,则都必须装有Runtime才能运行。AE的结构组成如图2.2所示:图2.2 AE的组成(z chn)2.4.2 AE开发包AE开发包主要的使用对象为从事GIS程序开发的人员,开发者

49、通过在自己电脑上安装AE开发包和自己所熟悉的二次开发语言工具,便可进行系统的开发实现。由AE开发包所开发的最终系统的运行(ynxng)调试工作可以在装有ArcGIS Desktop或Runtime的电脑上直接进行。通过前一节AE的结构组成可知,AE开发包主要包含控件、工具条和工具、对象库这三个重要部分。(1)控件控件能够创建高质量的、切实满足用户需求的界面,同时又能增强系统的交互性、为开发者节省大量的时间。用户通过在开发界面中添加控件的方法直接将其拖动到窗口中或对话框中,无需复杂的编程工作。AE开发中所使用的几个常用的控件有:Map Control控件:它是在进行AE开发时最为常用的控件,其功

50、能与ArcMap的数据视图比较类似,主要用于放置不同类型的地图(dt)对象。Page Layout控件:该控件也是比较(bjio)常用的,其功能与Arc Map的地图布局界面比较类似,主要(zhyo)用于放置不同类型的地图编排对象。Toolbar Control控件:用于为“buddy”控件(Reader Control、Map Control、PageLayoutControl、ScaneControl和Globe Control)提供服务的面板工具。Decontrol控件:该控件须有一个伙伴控件(如M即Control、Scene Control、Page Layout control、Re

51、ader Control、或Globe Control)协同工作,它的每个伙伴控件都实现了ITOCBuddy接口,该控件用“伙伴控件”来显示地图、图层和符号体系内容的一个交互树视图并保持其内容与“伙伴控件”同步。(2)工具条和工具工具条是GIS工具如地图的平移、鹰眼、放大、缩小、全屏、编辑、查询等工具的集合,主要用于用户与GIS型应用系统之间的地图交互操作。开发者可以很方便将所需工具添加进自己所创建的工具栏中,然后在运行时通过点击自己所制作的工具栏中的相应工具进行与地图的相应交互操作。(3)对象库对象库也称组件库,它是可编程Arc objects(AO)组件如GIS数据源、对象输出、Geoda

52、tabase、control、system等不同类型的库的集合。这些AO组件库能够提供所有的ArcGIS功能,开发者能够利用这些库并结合所选用的通用可视化开发环境开发出不同应用需求的系统。由于每个库所完成的功能是各不相同的,下面对主要的一些组件库进行简要介绍,如表2.3所示:表2.3AE组件库的类型及功能组件库名 功能用途System该库位于ArcGIS结构的最底层,其中包含了一些能被其它库所使用的组件。SystemUI该库用于对ArcGIS系统中所使用的ICommand,ITool等组件进行类型定义。Display该库包含了屏幕显示、符号、颜色和反馈对象等组件的定义,用于向输出设备进行对象的

53、输出和显示。Geometry该库不仅对诸如点类型、线类型、多边形类型和其他几何类型的几何对象进行存储,而且还对一些空间关系对象进行定义和应用。Geodatabase该库主要用于对要素集、属性表和TIN数据等诸多与数据访问有关的对象进行类型定义。Carto该库包含了用于显示数据的对象。该库的Map对象和Page Layout对象对所有支持的数据都能显示。该库的MxdServer对象和Map Server对象能在客户端情况下显示图像。Output该库包含了对地图、页面布局、表格等进行输出操作时所需要的对象。Controls该库含有系统在进行应用开发时所需的大量控件,包括在控件中要使用的工具和命令。

54、Location该库含有对空间地理位置信息有关的数据进行相关操作的对象。2.4.3 AE的功能(gngnng)相对于GIS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而言,AE能够(nnggu)实现许多功能,如:强大的数据格式支持(zhch)功能空间分析、查询功能通过空间运算(求差、求交、联合、反选等)生成缓冲区功能属性数据信息和地理要素信息的编辑功能数据库互操作功能运用字段属性标注文本功能对时间序列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动态显示的功能通过己知信息进行定位功能2.5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三种关键技术(COMGIS技术、ArcGIS Engine即AE技术和Geodatabase技术)。首先介绍了GI

55、S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对GIS软件开发的三种开发模式(独立二次开发方式、宿主式二次开发方式和集成式二次开发)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决定采用集成式二次开发中的组件式GIS技术进行系统开发的基础上,对COMGIS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从AE的组成、开发包、组件库和功能这四个方面对ArcGIS Engine技术进行了介绍。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三章系统(xtng)的总体设计3.1系统(xtng)需求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是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只有在详细了解用户具体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对系统进行更为深入、更为合理的研究、设计与实现。这一环节主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分析和系统的

56、可行性分析这两个(lin )方面进行考虑。3.1.1用户需求分析一个系统的使用人群主要包括系统的后台管理维护人员和与该系统应用领域有关的大众群体两类。不同用户对系统的功能使用上也有所不同,前者是系统的管理维护者,主要是对系统投入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数据的更新、删除、编辑操作进行及时处理;后者则是系统的使用者,主要用于对用户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检索、分析、比较等操作。本论文所设计的系统主要是针对系统的使用者如企业、毕业学生、教育部门和关心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社会人士等进行设计的。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网上建有招聘信息查询网站,这有力的推动了大学生就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57、也方便了毕业生对自己所想要从事的工作信息进行了解、查询,为企业提供了决策、也方便了政府机构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管理。但是,根据实际的调查和网上查询得知,虽然现在的就业信息网站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但是还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3.1.2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是系统设计中的基础环节,也是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下面主要是对系统实现所采用的技术方面、应用方面和运行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本文是采用组件式GIS技术中的ArcGIS Engine进行开发实现的,所选用的二次开发环境为VisualStidio2008,开发语言为C#,数据库采用个人Geodatabase。ArcGI

58、S Engine技术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由于它的组件集成性、开发方便性等优点己经广泛的应用于大量GIS系统的二次开发中。数据库方面,由于本系统并不是商业、企业或组织等团体开发的大型GIS系统,在对数据存储方面没有必要选用大容量的企业Geodatabase,个人Geodatabase已经能够满足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因此选用个人Geodatabase。对于开发环境及开发语言方面,由于拥有了系统开发所需要的软件资源、硬件配置和所需的相关技术支持,所以该系统的开发实现具有一定的技术可行性。(2)应用可行性本系统是在查阅大量与就业相关的资料、对现有就业信息系统以及与GIS相关的就业信息电子地图进行查询

59、、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确定的。该系统的建立,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学生等不同目的的用户提供有关学生信息、企业信息的查询操作,为毕业生选择工作、企业选择人才查询相关方面信息提供方便;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对学生信息的查询统计效率、方便企业方面寻找人才,毕业生寻找工作,这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由此可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人们特别是企业、毕业生及相关教育部门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具有应用可行性。(3)运行(ynxng)可行性该系统采用C#结合AE进行开发(kif),由于C#是面向对象的,所以开发的系统人机交互性很好,并且系统开发简单、方便、对于初学者比较容易上手,开发成本也不高。此外,系统的运行方便,

60、只要机子上装有ArcGIS或装有AE的运行时(runtime)即可运行。因此,系统具有运行可行性。3.2系统的设计(shj)原则任何系统在开发之初,都必须拟定一些预定义规范,即对最终设计出的系统进行约束,从而保证设计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本论文的系统在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l)实用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是对系统的实现功能方面进行约束的。本文所开发的系统能够进行信息管理的基本操作,相关企业的信息查询,所查学生的信息 ,统计分析,影响范围分析,网络服务等功能。这些功能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满足关心就业问题的各类用户的需求。(2)易用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是从用户角度考虑的,系统不应只面向专业从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