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上课用)课件(57页PPT)_第1页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上课用)课件(57页PPT)_第2页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上课用)课件(57页PPT)_第3页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上课用)课件(57页PPT)_第4页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上课用)课件(57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语言第1页,共57页。01020304题型四 赏析语言风格题型一 炼字(品关键词)题型二 赏析诗眼题型三 炼句(赏析关键句)第2页,共57页。第3页,共57页。 何 为 炼 字 ?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第4页,共57页。1.(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 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请对

2、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答案(1)“湿”,“打湿”。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2)“迷”,迷失。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一) 动词第5页,共57页。(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过大通驿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注】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第三联的“软”

3、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展现了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二)形容词第6页,共57页。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秋暮吟望 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偏”突出情态;“常”将随朝

4、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三)副词第7页,共57页。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别舍弟宗一【注】 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柳宗元写诗送别。此时柳宗元已被贬为柳州刺史。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答案“一身”指孤身一人,表明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万死”运用夸张,写出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

5、”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被贬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四)数量词第8页,共57页。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黄氏延绿轩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 芜,丛生的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答案“葱葱”指“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靡靡”写江边丛草的繁密。“葱葱”“靡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通过写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表达了诗人看到浓重春色后的欣喜之情。妙用叠音词,富有音律美,增强表达效果。(五)叠词第9页,共57页。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或点明特点)展开联想把该字(词

6、)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分析:手法+内容)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意境+情感)第10页,共57页。诗歌鉴赏语言之诗眼第11页,共57页。 诗眼的作用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点明全诗的感情基调;揭示全诗的主旨思想;照应上下文,为下文蓄势,做铺垫。 所谓“诗眼”,是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第12页,共57页。“诗眼”如何寻找第13页,共57页。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思思的原因

7、是独上江楼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物在人非思念惆怅落寞凄清第14页,共57页。(二)抓描写事物生动、 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第15页,共57页。(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弄字而境界全出。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

8、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闹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第16页,共57页。(四)抓词类活用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 “老”和“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可以想作风已老,莺正年轻;也可以想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答案: 雏莺在

9、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第17页,共57页。具体说来,确定“诗眼”主要有以下5个角度: (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5)位置上:

10、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第18页,共57页。晚秋登城北门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为下文抒情做铺垫。B.“两行雁带杜陵秋”,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诗人希望鸿雁

11、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C“身世安危入倚楼”中,诗人表面上是在感慨自己身世得安危,实则是在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得担忧。D.“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这一典故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也有体现,如“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在本诗中指诗人当年的军中英姿。B第19页,共57页。晚秋登城北门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本诗首联中哪个

12、字是全诗的诗眼?请找出来,并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眼是“愁”。首联描述诗人拄杖伫立在北城头,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引发了愁绪;颔联描述边地烽火传来大散关的敌情战况,北雁南归,带来故都汴京的浓厚秋意,对国土沦陷之忧愁涌上心头;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国家前途未卜,诗人满怀忧愁;尾联追忆“横槊赋诗”,感慨壮志难酬之悲,愁味悠长。第20页,共57页。(03年全国)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

13、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第21页,共57页。(一)、一词领全诗型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步骤: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 2、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形式上)。第22页,共57页。(二)、题眼型提问方式: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统摄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答题步骤:逐句式。即依原句的顺序一

14、句一句地简析之。提问变体:诗题为“某某字”,通篇虽无“某某字”,但句句进扣“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答题步骤:析点式。这个点就是回答问题的“方面”或“角度”,多指表现手法的方方面面。具体步骤:(1)、先指出“方面”或“角度”。 (2)、结合诗句简析。第23页,共57页。第24页,共57页。古诗词中常见的句式1省略。古诗词中省略主语、宾语、动词、介词、连词等是常见的现象。如:“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其中,“遥招手”的主语“蓬头稚子”就被省略了。2对仗。律诗一般由八句组成,其中颔联与颈联一定要对仗。3倒装。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

15、得特殊的效果,句子里常有语序倒置的现象:定语与中心词倒置,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水清浅”即“清浅水”,“月黄昏”即“黄昏月”;主语与宾语倒置,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上句即“危石咽泉声”,下句即“青松冷日色”;动词和宾语倒置,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即“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第25页,共57页。4互文。古诗因受字数的限制,或从章节、对仗等方面考虑,常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读时必须前后互为补充,或互相拼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16、古诗十九首),都是互文见义。5列锦。限于篇幅的制约,诗人要想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往往将几个相互关联的名词罗列起来,构成意象的组合与叠加,营造特定的情景和境界,让读者去感知画面间的流动和联系,从而使读者把握作者所描绘的复杂事物和抒发的复杂感情。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柳永望海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古诗词中常见的句式第26页,共57页。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常见设问分析某一诗句的含意。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首句(承上启下句或结句)。请对这首诗的第几联进行赏析。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诗句的妙处。第27页,共5

17、7页。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第28页,共57页。(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答案“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两句视听结合,(表现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幽静空明的山中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惬意的自然生活的喜爱。(作用)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

18、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表现手法)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作用)第29页,共57页。(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第30页,共57页。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答题步骤步骤一:理解诗句含意,描述诗句内容。步骤二:指明

19、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步骤三: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步骤四:点出诗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第31页,共57页。诗歌鉴赏语言之语言风格第32页,共57页。 语言特色就是诗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特色。古代诗词的语言特色是多种多样的。第33页,共57页。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常见设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特色。这首诗(词)的某特点主要表现在

20、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风格是,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前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这首诗(词)是如何体现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第34页,共57页。知识储备1.古代常见诗人的语言风格(知人论世)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范仲淹的苍凉悲壮 王安石的雄健高俊 辛弃疾的豪迈奔放 杜 甫的沉郁顿挫 晏 殊的婉约含蓄 苏 轼的旷达豪迈李 白的豪迈飘逸 杜 牧的清健俊爽 王 维的恬淡优美 高 适的悲壮苍凉 陆 游的悲壮爱国 李 贺的幽峭冷艳 李 煜的伤感细腻 第35页,共57页。

21、知识储备 2、.不同类别诗歌的风格(观察题材)宫廷诗:缠绵婉转 山水诗:清新优美 讽喻诗:沉郁激愤 怀古诗:幽深绵长 田园诗:恬淡宁谧 边塞诗:悲凉慷慨 咏史诗:雄浑壮阔 送别诗:意蕴深远 爱情诗:缠绵婉转 第36页,共57页。知识储备3.回答诗歌语言风格常用术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明白如话、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第37页,共57页。常用到的鉴赏词语语言的风格第38页,共57页。

22、 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多指景物小巧、幽静。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1)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第39页,共57页。(2)朴素(平淡、冲淡、直率)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多用白描,少用修辞。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冲淡不等于简陋和粗俗,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

23、李煜的词。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多用口语、平淡朴素。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冲淡:指诗歌语言质朴,意境闲适恬静。第40页,共57页。(3)华丽 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色彩繁多、鲜艳、明艳)第41页,共57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第42页,共57页。(4)明

24、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一句话就说中要害。)。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江楼月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第43页,共57页。(5)含蓄(委婉)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将情寓于景中,有想象空间或多用典故、象征、双关。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的茂盛和

25、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长的惋惜之情。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含蓄有韵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第44页,共57页。(6)自然 即不加雕饰、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相关术语:清新自然、 多用口语第45页,共57页。(7)豪放(奔放、雄奇、豪迈

26、、飘逸) 其特点语言奔放、有气势,境界宏大,气势恢弘,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情感豪迈奔放。代表作苏轼、辛弃疾的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第46页,共57页。(8)悲慨 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

27、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相关术语:悲壮慷慨第47页,共57页。(9).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相关术语:沉郁顿挫(语言忧伤) 第48页,共57页。相关术语:缠绵哀怨、婉约缠绵(儿女情长、朋友分别)(10)缠绵。 诗作婉曲,感情缠绵细腻。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第49页,共57页。11.工丽 “

28、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相关术语:对仗工整、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第50页,共57页。12.生动 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写出了春日枝头、红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美丽热闹。“闹”字使用得相当生动。相关术语:简练生动、生动形象第51页,共57页。13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 焚书坑(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全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

29、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定的地位。结句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然是幽默调侃的口吻,饱含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第52页,共57页。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怨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题】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案示例】(1)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明特色)(2)“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儿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表现)(3)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0、。(评效果)第53页,共57页。临江仙(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第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