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FET430UIF仿真器安装使用说明_第1页
MSPFET430UIF仿真器安装使用说明_第2页
MSPFET430UIF仿真器安装使用说明_第3页
MSPFET430UIF仿真器安装使用说明_第4页
MSPFET430UIF仿真器安装使用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SP-FET430UIFUSB型MSP430全功能仿真器安装使用说明产品概述感谢您选购我们研制生产的MSP-FET430UIF仿真器,其内部原理与TI官方的MSP430仿真器(MSP-FET430UIF)基本相同,可根据IAR开发调试软件的升级而自动更新固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使用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适应性。MSP-FET430UIF全功能仿真器可支持全系列MSP430FLASH单片机的JTAG/SBW仿真调试,以及BSL量产烧写。采用了当前应用最广泛的USB接口,兼容了并口调试工具。无并口的电脑也可很方便的使用USB接口对MSP430系列单片机进行开发仿真调试。此仿真器可广泛应

2、用于教学,研发,工控等领域。二、功能特点1)可兼容MSP430FLASH全系列单片机,对其进行编程和仿真;2)完全兼容德州仪器原厂生产的MSP-FET430UIF开发工具;采用德州仪器标准的2X7PIN标准JTAG连接座DCT4P;无需外接电源,可直接从电脑USB口取电,并能给用户目标板提供可靠的电源(电压值可在调试软件里设置,例如IARFOR430里面的仿真器设置界面下即可设定该输出电压值);可根据开发软件(例如IAR)的版本,自动升级仿真器固件;支持JTAG,SBW(2WireJTAG)接口的仿真调试;支持BSL量产烧录软件的代码烧写;支持IARFOR430、AQ430、GCC、HI-TE

3、CH以及TI的相关第三方编译器集成的开发环境下的实时调试、仿真、单步执行、全速运行、断点调试、变量监测、存储器内容查看修改等操作。三、软件安装(以EW4305.20.1软件为例)Step1安装该软件之前,请先关闭防火墙,360等杀毒软件。然后打开光盘资料,找到”EW430-EV-web-5201”如图1.1所示:图1.1Step2.鼠标双击上面的红色图标“EW430-EV-web-5201”进行IAR软件的安装。双击鼠标后,出现如图1.2所示界面,解压到系统的临时目录,解压完成后,图中“install”按钮会变亮,变亮后点击“install”按钮进行安装。图1.2Step3.鼠标点击“inst

4、all”按钮后,出现图1.3所示界面,点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图1.3Step4.如下图1.4,鼠标选择“accept”按钮,点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图1.4Step5.如下图1.5,请在“Name”:以及“Company”:空格栏中输入任意字符,“Lincense#”:空格栏中暂时不填相关信息,并暂停IAR软件的安装操作,使安装过程停留在此画面图1.5Step6.图1.5中提示用户需要输入序列号,打开光盘中的注册机软件(图1.1中的IARkegenPartA),(以管理员方式运行“IARkegenPartA”点击软件以后如图1.6所示,在Product下拉框中选择“Emb

5、eddedWorkbenchForMSP430v5.20”鼠标点击“Generate”按钮生成序列号,把生成的“Liceneenumber”填入图1.5中,然后再点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图1.6图1.7Step7.如图1.8所示,将图1.6中生成的“Licensekey”框下面的内容(包含#)复制到图中的“LicenseKey”处,然后点“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图1.9图1.9Step8.如图“Custom”,图1.81.9所示,默认软件会装入C盘。若用户需要修改路径,请点击选择合适的安装路径,采用英文路径(路径中请勿出现中文)。图1. Step9.点击“Next”,出现如图1.10

6、所示图1.10Step10点击“Next”,出现如图1.11所示,点击“Change”,即可改变安装路径。(路径中不能含有中文。图1. Stepll.点击“Next”,出现如图1.12所示图1.12Stepll.点击“Next”,出现如图1.13所示图1. Step12.点击“Install”,出现如图1.14所示图1.14Step13.等待安装完成。软件安装完成以后会弹出如下1.15所示界面,点击Finsh按钮,软件安装完成。四、驱动安装一般情况下,MSP-FET430UIF仿真器可以自动安装驱动,您只需安装好IAR软件便可以使用了。连接仿真器后,在电脑的“设备管理器”的“端口(COM和LP

7、T)下会出现如下2.1图所示内容“MSP-FET430UIF-VCP(C0M1)”.当然不同的计算机不一定是COM1,可能是COM2,COM3.这个COMX不重要。若出现上面显示的内容,恭喜您,表示您的430仿真器驱动已安装成功,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仿真操作了。图2.1如果您的系统不能自动安装,您可以按下面的操作方法手动安装:Step1.将USBJTAG的连接线与电脑的USB端口相连接,弹出如下对话框见图2-2,选择“从列表或制定位置安装(高级)(S)”,单击下一步按钮。Step2.如图2-3选择“在这些位置上搜索最佳驱动程序(S)下面那个选“在搜索中包括这个位置”然后点击“浏览(R)“按钮,选择

8、仿真器驱动的位置。仿真器的驱动位置在安装IAR软件的目录下,例如我的是“C:ProgramFilesIARSystemsEmbeddedWorkbench6.0Evaluation430driversTIUSBFET“,这个目录下包含XP32、XP64、Win7-32、Win7-64、Vista32以及Vista64各种版本驱动都有,请您根据您的系统选好。比如我的电脑是Win7的64bit系统,那么我就选择“Win7-64”目录。选好后单击下一步。Setp3.如图2-4,驱动程序在安装。Setp3:如下图,驱动安装完成,点击“完成”结束驱动程序的安装。发现多了一个Setp4.完成之后浏览设备管

9、理器,会MSP-FET430UIF-VCP(COMx),如下图此时已经成功安装MSP430USBFET仿真器了。五、仿真功能设置(以JTAG模式为例)Stepl将仿真器与目标开发板以及电脑连接好,打开IAR仿真开发软件如图3.1所示。我们以MSP430F149开发板为例,讲解IAR软件在仿真器的设置方法和仿真步骤。图3.1Step2.打开一个测试项目,以光盘MSP430F149最小系统资料中的参考例程为例。如图3.2:图3.2图3.3Step3.鼠标右键点击工程文件,弹出如下图3.4对话框。图3.4Step4.在图3.4所示界面下,点击“Options”即可设置相关仿真工作参数。如下图3.5所

10、示,选择正确的设备处理器“MSP430F149”.图3.5Step5.在“Linker”处的“Output”设置“Format”选项,仿真选择“DebuginformationforC-SPY”如图3.6所示。图3.6Step6.在“DebuggerInstrunmentUSB-IF处选择“FETDebugger,设置“connection”为“Texas,注意后边的选项处选择“Automatic”.如图3.7。图3.7Step7:点击0K,仿真就可以开始了。Step8:点击IAR界面中的”Debug”调试按钮(界面工具栏倒数第二个按钮),仿真开始,如下图3.8所示。图3.8量产BSL功能烧写

11、设置MSP-FET430UIF仿真器支持带FLASH的全系列MSP430单片机的BSL编程功能。其具体支持的芯片由下载软件决定。BSL操作步骤:1、正确连接仿真器与电脑以及目标板。电脑采用USB口与仿真器连接,仿真器与目标板的连接采用杜邦线。电气连接示意图如下图4.1(以MSP430F149为例)。请注意:四线BSL下载,目标板供电需共地,图4.12、打开BSL软件,SF_BSL430,工作界面设置如下图4.2所示如图4.23、加载烧录文件,一般为生成的TXT文件,生成方法如下:打开工程后,点击菜单Project一OptionLinker一OUTPUT一Format一Other一Output栏

12、中选择“MSP430-TXT即可,重新编译生成TXT文件。其生成的TXT文件的路径在工程文件下的/debug/exe目录下。如下图4.3所示图4.34、加载TXT文件,如图4.4所示。点击“执行”即可编程。图4.4七、仿真器使用注意事项MSP430系列单片机一般具备的调试接口为JTAG和SBW。在广泛应用的430家族中,MSP430X2XX全系列的单片机都具有SBW接口,一般也具有JTAG接口。而MSP430X5XX系列全部具有JTAG接口,大部分型号同时也具有SBW接口。值得大家注意的是MSP430X1XX系列和MSP430X4XX系列的单片机仅仅只具有JTAG仿真接口。SBW仿真模式的稳定

13、性和调试运行速度远不如JTAG,因为SBW接口只采用了2线,数据输入与输出引脚复用。因此建议广大用户在使用同时具备SBW和JTAG接口以及引脚资源够的环境下,尽可能的使用JTAG,这样有利于仿真器工作的实时性和稳定性。SBW使用方法:使用本MSP-FET430UIF仿真器的SBW模式时,请按照下表5.1与目标板进行连接。值得提醒用户部分430系列的单片机SBWTDIO与RST引脚是复用的,一些设计者容易忽略这个问题,习惯在RST上面加阻容复位电路,但是由于SBW接口在仿真调试的时候SBW接口是数据通信引脚,使用过大的电容可能会导致仿真器连接不上,使用SBW模式时请注意在复位电路中选用22nF以

14、下的电容。FET430UIF目标板TDOSBWTDIOTCKSBWTCKGNDGND表5.1若单片机同时具备JTAG和SBW两种接口的时候,请在IAR里面进行设置,如图5.2所示。图5.2JTAG接口的使用:使用本MSP-FET430UIF仿真器的JTAG模式时,请按照下表5.3与目标板进行连接。FET430UIF目标板TDOTDOTDITDITMSTMSTCKTCKRSTRSTTESTTESTGNDGND表5.3若单片机同时具备JTAG和SBW两种接口的时候,请在IAR里面进行设置,如图5.4所示。图5.4仿真器电源引脚的使用MSP-FET430UIF具备电源管理功能,其中VCCO是电源输出

15、引脚。如图5.5所示。图5.5当目标板使用外部电源独立供电的时候,请将仿真器的VCC1连接至目标板的VCC。以便能够刚仿真器设置合适的接口电压,其中仿真器的VCC1的输出电压范围为03.6V。为了保证仿真器的接口电压与目标板的一直,请勿将VCC1悬空,并在IAR里面设置与目标板一致的电压。电源使用注意事项:任何情况下,请不要同时使用仿真器的VCCO和VCCI引脚,切勿把两脚短接,这样会导致仿真器无电压输出,与IAR无法连接;若无需采用仿真器供电,即目标板有自己的电源适配器时,请保证仿真器的VCC1可靠接地或者悬空,否则会导致仿真器电源系统损坏,或者无法输出仿真器设置的电压;MSP-FET430

16、UIF仿真器的VCCO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若使用过程中负载过大,电流超过100mA的时候,仿真器会进行保护,切断对外输出的供电。MSP-FET430UIF仿真器使用注意事项:此仿真器支持热插拔,但是在自动升级、下载程序或者正在在线仿真时,请不要对MSP-FET430UIF仿真器进行插拔动作,这样很容易导致TUSB3410芯片损坏,进而使PC机无法识别仿真器。从而给出一个“无法识别的USB设备”的提示;每次插上仿真,请等待MSP-FET430UI指示灯为绿灯,若刚插上就直接仿真可能会出跳出一个初始化硬件失败的提示;本产品在出厂的时候,已经预制了固件版本对应的IARforMSP430V5.2

17、0.如果使用其它版本的IAR进行仿真时,会提示您是否对固件进行升级。若点击“YES”仿真器会自动进固件升级状态,这时请勿对仿真器进行插拔动作,否者可能会永久损坏MSP-FET430UIF而无法使用;若点击“NO”,仿真器不进行固件升级,但每次仿真都会出现升级提示对话框。更换新版本的IAR时,建议升级固件。注意:经实际测试,本仿真器目前最高暂时支持5.4版本的IAR。对于使用IAR5.4以上版本的用户,请勿使用自动升级功能,否者可能导致仿真器固件损坏而无法使用!八、仿真器使用常见问题解答关于目标板供电,这个问题反映回来最多。如果用仿真器供电,那么VCCI脚一定要接地。VCCI是仿真器检测目标板电

18、源的。如果跟VCCO接在一起,很可能导致仿真器不输出电压,导致IAR报错,找不到芯片。如果用外部电源供电,那么VCCI一定要接到目标板电源(一般是3.3V),VCCO悬空,一定不要跟目标板电源相连,否则,有时可能会导致仿真器输出,两个电源短路,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系统中显示USB设备有问题:这个问题有可能是USB没有安装好,有时也可能系统问题。如果驱动装好了。电脑重启一下可能就好了。如果还不行。换台电脑再试一下。有时430单片机可能在死机状态,导致仿真器通过JTAG查询时,没有响应,导致IAR不能下载。这时,拔掉JTAG14pin插座,断开目标板电源,过至少1min时间,最好用镊子把目标板电源放电完,再插上JTAG插座,进行仿真。判断仿真器是否正常的一个简单的办法是:a)硬件管理器中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