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街道解决方案_第1页
数字乡村街道解决方案_第2页
数字乡村街道解决方案_第3页
数字乡村街道解决方案_第4页
数字乡村街道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字乡村街道解决方案目录 TOC o 1-5 h z 1组织结构的需求分析42网络建设需求分析103对基础数据的需求分析113.1对人口基础数据的需求分析113.1.1实有人口分类113.1.2人口基础数据库的建设113.1.3人口信息的管理123.1.4数据集成要求123.1.5数据分析要求133.1.6数据维护与更新机制133.2对房屋基础数据的需求分析133.2.1实有房屋信息分类133.2.2房屋基础数据库的建设133.2.3房屋信息的WI里143.2.4数据集成要求15325数据分析要求153.2.6数据维护与更新机制154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要求155对数据交换的需求分析166对无线终

2、端系统需求分析167对网格化系统需求分析177.1数据管理子系统177.2日常工作子系统187.3考核评估子系统187.4研判分析子系统187.5民情互动子系统187.6事件处理子系统197.7数字网格子系统197.8用户管理子系统198对建设智慧社区的需求分析209对呼叫中心系统需求分析2010对公共服务网站需求分析2011对行政审批系统需求分析2112又寸办同力公系统需求分析2113对政府门户网站集群的需求分析2214业务量分析2315性能需求分析231组织结构的需求分析根据XX街道网格化社会管理的要求与实际情况,是组建XX街道网 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二是各相关部门通过系统对接与业务协同

3、,再造工 作流程,使社会管理和服务由多层逐级管理变为社区网格、街道直部门、街 道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扁平式联动操作;三是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 理工作组织体系。在乡镇街办层面,整合街办管理社会事务的相关科室的职 能和人员,设立街办网格化管理中心,负责辖区网格综合服务管理工作;在 社区(村)层面分别设立社区(村)便民服务站、网格管理站,形成以便民 服务与网格管理为主体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体系。根据XX街道网格化社会管理工程实施要求,设计集中调度、统一指 挥,三级考评(街道、区县、乡镇(街道)、五级网络(街道、区县、乡 镇(街道)、社区(村)的管理模式:1、XX街道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对全

4、街道网格的综合管理和 协调服务,对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运行情况监督检查,集中调度、 统一指挥。2、实现街道、区县、乡镇(街道)三级考评:通过该平台考核体系,可 实现对街道直各部门、区县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案卷处理情况 进行考评。3、街道、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五级网络建设:通过建设专 网,实现街道、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之间的连接,并建立责任网络 体系。数字乡村街道拟根据国家数字化城市建设标准,综合运用云计算、移动 计算、大数据智能等各类新技术,建成以网格化为中心的综合指挥调度服务平台,覆盖党建、综治、安监、网络化指挥调度、城管、视频监控、统计报 表、大数据分

5、析等“五位一体”,以安监、城管为特色建色方向,基于网格化 平台为依托,全方位提升街道的智能化水平和办事效率。数字乡村街道集党建、网格、9+x综治、城市管理、物业管理、政务、 民生于一体的街道大数据平台.一、乡村街道工作难点工作多、难点多、述求多、隐患多治监管难作多、ffE璜杂党员宁另琢化,开展效梁不理燎S生商店F形式点亭件nt以监管糖区企业安B孰出街遇事隽蟹汆,ES乱. 屈干86的栽8脾ft不M街ill:作耘有效BUS典放据统计谁瞄g不方便,氏毗业主和物业利8突出生活88努不供仝.政府首少城管问题谶谁街道数蹭采耳,无法统一曾母 ahgfljattsfinua刘口甲位w合格式不问二 数字乡村街道

6、建设目标为打造全新街道品牌而努力!01,红色街道我们可以搭建一个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对街道党建相关工作的整体管理 和存档,平台集宣传、服务、监督、管理、学习于一体,全面覆盖街道党建 业务,实现街道党建信息化管理。02,平安街道通过线上、线下双结合,构建随时监控监测、应急处置的高效管理 平台。依托智慧平台,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不稳定因 素,防止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03,绿色街道推广智能停车系统,利用传感器探测城市里停车位的使用情况,民众下 载智能停车软件,可实时了解整座城市的空车位情况、还可应用预约停车位、 提供GPS导航,并进行停车费移动支付。

7、04,未来街道通过智慧设施建立数字乡村街道。如:智慧书报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 到来,书报亭也融入了更多新的功能。书报亭配置高清户外显示屏,并配上 wifi服务、移动充电电源、医药箱、雨伞等多种便民用品。三,系统架构一个平台、三层架构、N个系统应用怪端0日FAnnaiFT)党鲤引的iwa社区携合揖搏中心II KKB.h 1| UHCft I岫E I| UKttW I枚会妙1| 岫 2 | |1 s 1 ,cJ LMf |RE I“人 |六位t-杜区治理模式小区虹邱I安金分析1W分街 1IX分析1小区综合煎中心PE实K人口I人三方值*琳位1S清入交平台KA早合三,解决方案01.街道党建落地难以党建

8、品牌建设为核心,为街道党建提供从品牌策划、平台建设到内容 服务、品牌运营的一站式服务。全方位解决街道党建难题。针对街道党员学习不便、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打造智慧党建,实现党 员远程上课、随时学习。为街道党员打造线上宣传平台、虚拟活动阵地,加 强党建引领作用。针对组织生活形式化的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智慧党建平台,对组织 生活的计划、执行、总结、分析全流程跟踪,打造四有三会一课02.街道工作管理难网格化+高科技手段,实现街道精细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将街道划分为一个个网格,系统会对每个网格的人、地、事、物、情、 组织进行统计。为您提供最好用的网格员管理APP。对网格员进行科学管理, 对网格员地理位置进行

9、跟踪。积分+绩效:我们可以采用积分制+绩效考评的方式,建构起科学考评制度,提高 街道办事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管理:实现街道移动化办公,领导可以从移动平台查看下级的工作进度、工作 计划。人员提交的各项审批可以网上提报。03,街道综治监管难国标综治9+X ,全面监管辖区重点人口重点人口管理:对城市内的重点青少年、特殊人群单独标记,重点跟踪。构建随时监控 监测、应急处置的高效平台,及时调解矛盾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防患于 未然。重点事件管理:当街道里有矛盾纠纷产生时,系统会对矛盾解决全程进行记录。并通过 对数据的整合分析出事故多发地、事件类型比例等。重点企业管理: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人员提高安全监督方

10、面的专业度,有效的提出指导 意见或建议,对企业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及安全生产隐患做出整改处理。04.城管问题解决难群众随手拍,事件全过程动态跟踪巡查人员/群众发现问题,通过手机实时拍照上报,描述事件详情。监督 员接收到上报事件后,指派执法人员进行处理。处理动态实时上传,让上级领导、上报群众、执法人员及时了解事件解 决进度,提高事件处理效率。上报事件结案后,系统会将相关资料进行记录存档,相关人员再次查找 更方便,避免了纸质文件翻查困难、年久丢失。05,街道数据统计难街道大数据全景展示分析数字乡村街道大数据平台引用最新的大数据技术: Hadoop+NoSQL技术为底层引擎,实现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存

11、储、数 据清洗、数据查询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平台贯通街道-街道-网格三级架构,各部门、层级可对实有 人口、实有数据、综治数据、街道工作、智慧党建、智慧政务等信息进行综 合分析。数字乡村街道平台,可以对接监控实景、雪亮工程、之前的管理 平台等。街道视察及街道治安整体管控,一目了然。06,群众民生办事难民生为本,着力改善生活环境两个入口,一个平台:群众办理业务,可以通过线下全科社工和线上一网通办两个入口双管齐 下,通过数字乡村街道平台集中处理。让让政务办理随时办、不排队、 不跑腿、更省时。物业管理:通过平台可实现物业费在线缴纳、网上报修,杜绝乱收费难题。实现对 物业的在线投诉、工作监管等功能。

12、在安全方面,对接视频监控系统、电子 巡更系统,发现隐患自动报警。生活服务:个平台,全面覆盖民生服务。全面整合生活服务事项,从水电暖费用 缴纳、公积金业务、社保查询到日常的吃饭购物、娱乐全面涵盖。2网络建设需求分析网络建设由XX信息网统一规划建设,针对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综合平 台的应用功能需求,应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建设,并符合XX街道电子 政务网络技术规范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网络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满足用户对应用和带宽的基本需要,并 保留一定的余量供扩展使用,降低网络传输的延迟;网络应提供丰富的接口 形式,以满足各个分、子系统及夕卜部其他系统的接入。有线网络建设应保证各级网格化社会管理

13、服务中心与专业部门之 间互联互通,网络带宽不少于2M,个别数据流较大的专业部门带宽不少于 10M ;中心机房连接到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有线网络带宽不少于 100Mo(3 )无线网络采用XX信息网工程的无线宽带网络,要求保证无线 终端能够连通中心机房,能够实时进行联机办公、数据采集的相关工作,网 络带宽要求不少于128KO(4 )由于系统中运行的数据对安全可靠性有很高要求,所以应建立网络 管理制度和网络运行保障支持体系。3对基础数据的需求分析3.1对人口基础数据的需求分析3.1.1实有人口分类分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法人、特殊人群(如失业、低保、残疾、社 区矫正、刑释等)等。3.1.2人口基

14、础数据库的建设制定人口基础信息目录,凡纳人口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字段,由指定部门 负责审核;然后整合公安、民政、工商、计生、司法、人社、教育、税务、 卫生、残联等各职能部门人口数据,再通过清洗、关联等技术处理后,按照 XX街道划分的网格,将人口数据分配至各网格,网格管理员在走访巡查中根 据系统提供的人口数据进行核实,有出入的提交系统进行比对,并反馈至相 关部门处理。同时对于系统中缺失的人口数据,网格管理员可通过信息采集 上报给平台,从而形成人口基础数据库。3.1.3人口信息的管理居民人口信息分为基本信息段和扩展信息段。基本信息段包括姓名、性 别、出生日期、民族、户籍地、居住地、身份证号、文化程度、

15、政治面貌、 职业、工作单位、婚姻状况等信息;扩展信息段包括经济、健康、社会、迁 徙等信息。基本信息段由公安、计生、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提供,扩展 信息段由民政、残联、卫生局、税务、工商、司法、人社等部门提供。对数据查询支持简单查询和组合查询两种方式,其中简单查询支持最常 用几个字段(如姓名、身份证号)的单选查询;组合查询应支持居民信息所 有字段的单选、复选组合查询。查询必须实现个性化,即根据用户查询记录 对项目排序自动调整,对查询组合条件自动记录,可自定义组合条件的样表 供以后多次使用,对查询出的数据应提供数据导出功能。根据工作需求,对关注程度高的统计数据如各街道街道人口、人口流 入流出、人

16、口密度、死亡、新生、老龄化等进行定期分析,统计分析应通 过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现,并支持基于GIS的信息展现。3.1.4数据集成要求通过XX信息网的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交换和数据集中功能,实现人 口基础数据库对应用子系统人口相关数据的集成需求;人口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相关部门提供分段录入模块及界面,同时支持和要求各部门业务系统直接 按照XX人口数据库标准建立和规范业务系统中与人口相关的数据库,避免 重复录入;建立人口信息交换指标,明确公安、民政、工商、人社、教育、 税务、计生、司法、卫生、残联等各部门负责的人口信息指标段。3.1.5数据分析要求支持通过报表管理模块或第三方分析工具,初步实现人口数据的各

17、类主 题模型分析和相关图表展现;建立人口信息主题分析指标,包括衡量城区人 口整体状况的各项基本指标,如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动态变化、个人 身份识别、个人信用档案、人的户籍管理、人的基本生理指标、人的职业流 动等,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理提供全面的录入和统计分析功能。3.1.6数据维护与更新机制建立人口信息整理(校验)标准及相关系统模块,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或 直接与公安等部门人口信息建立对比校验机制,保证人口基础信息的唯一性 和正确性,对来源于其它不同部门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获知和处理错误数 据、多源数据和过时数据,及时向各部门业务系统反馈经过校验的信息,保 证各部门人口信息与人口信息库的同步更新

18、,形成统一的人口数据信息;提 供数据管理控制功能,满足高层用户对数据权限的分类管理和授权。3.2对房屋基础数据的需求分析3.2.1实有房屋信息分类分为房屋、出租房、学校、医院、商业、企业、消防重点企业、重点组 织、重点场所等。3.2.2房屋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制定房屋信息目录,凡纳入房屋基础信息的数据字段,由指定部门负责审 核;整合房管、规划、城建、消防、工商等业务部门的相关数据,再按照XX 城区划分的网格,将房屋数据分配至各网格,网格管理员在走访巡查中根据 系统提供的房屋数据进行核实,有出入的上交平台进行处理。同时对于系统 中缺失的房屋数据,网格管理员可通过信息采集上报给平台,从而形成本系 统房

19、屋基础数据库。3.2.3房屋信息的管理实有房屋信息包括:房屋基本信息、权属信息、产权人信息、现使用人信 息和租凭信息。房屋基本信息段主要包括:房屋地址、房屋编码、建筑物用 途、物业单位管理名称、业主姓名、业主身份证号、房屋层数、房屋户型、 建筑面积、房屋来源等信息;权属信息段主要包括:房屋凭证、土地凭证、 房屋权证号、发证日期、土地权证号、发证日期等信息;产权人信息段主要 包括:姓名、产权人类型、证件类别、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现使用 人信息段主要包括:使用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单位名称、法定 代表人、联系方式;租凭信息段主要包括:租赁用途、出租人姓名、性别、 出租单位名称、责任人

20、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租赁备案证号、 出租面积、出租时间、管理类别、出租间数、月租金等信息。对房屋数据的查询支持简单查询和组合查询两种方式,其中简单查询支 持最常用几个字段(如房屋编号、身份证号)的单选查询;组合查询应支持 居民信息所有字段的单选、复选组合查询。查询出的数据应提供数据导出功 能,如:导出为XLS格式、XML格式。根据工作需求,对关注程度高的统计数据如各街道街道房屋用途、自有 产权情况、租凭用途等进行定期分析,并在规定范围内公告。统计分析应 通过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现,并支持基于GIS的信息展现。3.2.4数据集成要求通过XX信息网的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交换和数据集中功能,制

21、定XX 房屋数据库建设方案和房屋库数据模型,确定房屋信息的数据结构,以及房 屋数据库管理系统框架,包括采集维护、数据服务、数据管理等模块,与街 道区网格化管理应用平台中房屋相关主题数据库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协助制 订房屋空间主题数据库的信息采集标准,为房屋空间主题数据库提供相关数 据源,协助确定房屋空间主题数据库的决策支持需求、统计分析框架和GIS 展现形式;扩展信息段可自由增减,支持按照主题、领域设置可管理的信息 字段组合。每套房屋都拥有自身一整套档案,从房屋的开发、建设,到交 易、登记情况,再到建成后的物业管理、使用维护,直至最终拆除,房屋在 其全生命周期之中的各种情况都将在这一信息数据库中

22、_目了然。325数据分析要求支持通过报表管理模块或第三方分析工具,初步实现房屋数据的各类主 题模型分析和相关图表展现;建立房屋信息主题分析指标,包括衡量城区房 屋整体状况的各项基本指标,如房屋用途、房屋类型、房屋来源权属信息、 产权人信息等,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理提供全面的录入和统计分析功能。 3.2.6数据维护与更新机制根据房屋库的数据分布和技术标准,结合新的业务数据管理机制,提供数 据管理操作规范,满足各部门操作简便性。为XX街道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提供对辖区内房屋状况直接查询、统计分析等共享应用服务。4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要求依托XX信息网项目提供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和基础支撑平台,按 照网格

23、划分,将人口、房屋等信息按照相关图层加入城区电子地图,可以通 过地图将重要事件、人员、组织、物资等动态信息及主要分布情况,在地图 上形象动态直观的展示;并可基于电子地图对本级下辖的各级行政区域,在 地图上进行网格化显示,并及时标注网格内的各类不稳定因素,自动显示该 区域内各类人员、事件、组织机构等的统计数据,可点击查看区域内所有人 员、事件的分布位置及详细信息,其中不同类型事件(人员)采用不同的对 应颜色标注,提醒基层尽快处理隐患,方便各级领导对辖区内所有动态一目 了然,也提高了网格化社会管理的效能及服务质量。5对数据交换的需求分析根据系统建设的需要,需将公安、民政、计生、卫生、人社、教育、房

24、管、 城管和消防部门业务数据与社会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交换,保证社会管理服 务综合信息平台上人口基础数据、房屋基础数据等信息的完整率、鲜活率和 准确率,并为社会管理类数据交换建立相应的标准与规范。XX信息网数据交换平台还应能提供多种夕卜部数据接口(如人口、房 屋、地理信息等),接口使用规范的数据交换接口格式(如XML ),并能提供 统一数据交换接口文档,方便以后其它数据的接入与共享。6对无线终端系统需求分析网格管理员在所划分的网格内巡查,当有网格内的人口、房屋、治安、社 会矛盾、计划生育、街道管理等信息变化时,利用无线采集终端,通过表单、 照片、录音、地理信息、快速定位等多种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并

25、经无线网络 将所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传送到社会管理平台。无线终端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人口信息查询登记:登记、查询、收集人口信息。房屋信息查询登记:登记、查询、收集房屋信息。工作日志:新建、编辑、查询工作日志情况,提供方便的移动办公环 境。安全巡检日志:针对安全巡检情况进行及时记录,方便安全巡检管理 工作。事件处理:可通过对流转中的服务办事要求进行处理,由相关部门和 人员进行处理解决。该功能全程记录每件事件的矛盾采集、现场调解、案卷 建立、矛盾派遣、矛盾处理、矛盾反馈、核查结案和考核评价的全过程,并 能及时向群众反馈事件处理情况。知识库查询:无线连接政策法规知识库,便于网格服务员进行学习、 传达。

26、通知、派单管理:实现网格服务员及时接收工作通知及派单。工作统计(管理业主数,管理流动人口数):及时反馈已进行工作量 化数值,便于反映网格服务员工作量。系统管理功能:修改终端登录密码等。7对网格化系统需求分析网格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块内容:7.1数据管理子系统管理辖区内人、地、物、组织等基础信息,主要实现基础数据的录入、 查询、统计,相关管理、服务等应用。7.2日常工作子系统对社会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所涉及的报表、台帐、文件、资料进行电子 化管理,实现上下级流转体系。对各级社会管理机构提供可自定义的工作 台账目录管理功能,实现对队伍的电子化考核,建立客观、便捷的考核管 理体系。7.3考核评估子系统

27、考核评估依据使用方制定的考核办法,同时结合系统其它有关数 据,对相关组织机构、岗位和区域进行考核评分,以反映各组织机构、岗 位、区域工作成绩。主要指将社会管理考核和平安考核的定量标准,以手 工打分和系统自动打分相结合的模式,对本系统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在网 上监督和评估。7.4研判分析子系统通过对辖区基础数据、矛盾纠纷的深度挖掘、分析、研判,对领导动态 实时地掌握社会全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提供一个支持动态多维 分析的数据平台,对各种信息进行自定义分析、统计,并以表格、图形等 多种形式直观展现结果,提供趋势分析功能,为领导做决策提供参考依 据。7.5民情互动子系统准确、及时和完整掌握辖区内

28、民情、民意和民生情况,通过信息化手 段,建立多条老百姓与民情互动平台的互动渠道,实现听民意、解民忧、 集民智。老百姓有问题,可以快速反映给民情互动平台,民情互动子系统 及时进行处理调解,解决后反馈给老百姓,达到无障碍交流,促进社会和 谐。7.6事件处理子系统实现通过门户网站、群众来信来访、基层人员调查收集等多种渠道,记 录群众的各方面反应和诉求,并按照职能对事件进行分流,由相关部门和 人员进行处理解决。该功能全程记录每件事件的受理、处理、办结及反馈 评价的全过程,并能及时向群众反馈事件处理情况。7.7数字网格子系统运用空间网格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嵌入式地理信息引擎技术、以社会 创新管理业务为依

29、托建设而成的信息系统。通过整合区域内的地理信息系 统,实现对区域内人、地、事、物、情、组织信息的直观管理,以及相对 应的深入应用,包括人员定位、区域统计、应急指挥和视频监控整合等功 能。7.8用户管理子系统能够针对用户、岗位和部门进行权限分配管理,确保职权清晰、数据安 全;同时提供系统日志、属性管理、在线用户管理等功能,对系统进行全 面的管理。8对建设智慧社区的需求分析建设面向社区居民的信息化平台,由基层政府组织的力量,整合社区内的 社会组织、服务商家,为居民提供标准规范的服务。同时,借助信息化的力 量,发布各类社区资讯、规章法规等,并鼓励社区内组建各种民间帮扶组织, 如法律援助、助老助残、电

30、脑维修、拼车拼购、娱乐活动等,由社区居民之 间的力量也解决老百姓的日常问题。在总体上,注重居民基本信息、居民思想动态、居民活动轨迹、居民生活 需求、居民人际关系、居民行为动态等方面的服务与管理。9对呼叫中心系统需求分析呼叫平台电话计划采用来电统一受理的方式,呼叫中心设置15个座 席,可扩展支持远程座席设置。通过建设呼叫中心系统,完成将所有服务电话呼叫接入到受理座席,对 街道民的来电信息分类进行录入,从而实现系统业务呼叫接入受理功能。 呼叫中心系统接入的街道民电话呼叫是系统业务信息的主要来源。呼叫平台的基本功能包括来电显示、呼叫排队、电话接入、电话转接、 电话呼出、三方通话、专家电话、夜间服务、

31、语音导航、全程录音等功 能。10对公共服务网站需求分析建设XX全街道统一的公共服务网站,集中展现公共服务系统中的各类 民众诉求信息、处理状态、反馈评价等,涵盖街道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 各类服务内容。依托公共服务网站的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特性,通过 社区、网格等基层党团组织的力量,在基层社区成立各种帮扶互助组织,尽 早在基层社区发现并化解各类民情矛盾和社会问题;依托公共服务网站的平 台作用,通过呼叫中心电话接入、短信、QQ、网站BBS、微博、移动终端等 多种方式,构建全方位的民情互动平台,在民众、网格队员、服务商家、政 府部门之间形成方便快捷的环境与沟通氛围。11对行政审批系统需求分析建设街

32、道行政审批的数据中心,完成审批公共数据库建设,遵照各审批部 门的事项规定和审批规范,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以统一受理、统一申 报、统一监控、统一咨询反馈、统一计费收费、办理限时、资源共享、信息 互动等为建设目标。12对协同办公系统需求分析建设XX全街道统一的0A系统;建立电子化文档的管理、传递和审批,改变传统手工办公模式,提高办公 效率;建立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方便灵活的交流方式,让员工及单位更具活 力;建立公共信息库和讨论组,共享信息和知识,将所有员工的智慧积累和发 扬;协调和协同工作,让工作组的所有人员都能掌握工作进度,发挥群体工作 的威力;建立个人建立信息和日程管理,协助部门员工工作更出色;建立集中的信息处理,加强部门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建立移动0A系统,实现随时随地办公。13对政府门户网站集群的需求分析为了向政府部门员工及民众提供一个统一的、集中的应用及信息平台, 需要对政府内部的信息和应用进行集成,并通过统一的认证、授权,对内向 员工提供一个电子化的日常办公环境,包括各种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