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无痕(读后感)_第1页
真爱无痕(读后感)_第2页
真爱无痕(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3真爱无痕,大爱无疆教育的真爱、假爱与错爱专著读书心得在这本书中,作者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提出了“真爱”这个概念。“真爱”完全没有不良的动机,集慈爱于一身,爱护一切生命。真爱很纯然,没有束缚,没有溺爱,会协助所有的人勇于接受各种考验、挑战,能够真正地开启智慧,协助人们成长、成熟。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爱是教育的“根”,它赋予教育以生命与活力。教育爱的本质属性规定了教育爱具有无私性、无差性和恒常性。这就意味着教育必须是一种不求回报、不求索取的投入,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这个“人”的发展,并伴随其全部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教育爱本质上

2、是一种真爱。因为真爱爱的就是学生这个“人”本身,不论其品行优劣、学习好差、外形俊丑。教育爱是一种有教无类的爱。书中,不仅作者的教育理论比较深入,作者精彩的案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假爱时,作者认为假爱里面有很明显的不正确的企图心及不良动机,利用众生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把“爱”当作一种投资报酬率来换算,算计“爱”可以换回多少价值,能够来怎样的名和利。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把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当成自己辛辛苦苦工作的唯一追求,视之为最重要的责任,最高尚的道德。一切只为分数增长。其实,他们只是在培养考生,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精神生活的眷注,没有在真正意义上

3、实现对人的全面培养。知识增长了,精神脆弱了;分数提高了,人格缺失了。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无道之德。一些教师把自己的功名置于学生的人格之上。一些教师以貌取人、以分取人、凭自己的喜好行事,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一些教师屈服于家长的权势地位,在座位安排、练习批改、上课提问等方面对他们的孩子给予比较多的照顾。应该承认,以上这些现象中,有些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者迫于各方的压力而作出的无奈选择。由此,作者把教育者出于功利驱动、个人喜好,或迫于压力而施于学生的爱界定为教育的假爱。真爱无痕,润物无声。假爱的特点是“爱”的过程是很明显的,带有条件的,以利言爱,以利言德,看似爱生,实则爱己。其付诸

4、爱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所谓学业优秀者,或是那些聪明、听话、善学、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这种“关爱”其实是一种偏爱,而偏爱的实质表明了教师真正爱的并非学生本身,而是学生某些特定的品质,是教育者从其自身的需要、喜好出发,把自己的教育爱当作一种投资报酬率来换算,通过学生的成绩、分数、学生家长的礼物、财富来换回一定的名和利,或偏向于家庭条件好,或有特定背景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特别关照。说到底,这样的教师,爱的是他自己。教师就这样违背了职业道德,污染了孩子纯洁的心灵,对孩子造成伤害。这就违背了爱的主动性原则和无私性原则,是一种教育假爱。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错爱”是教师没有明显的不良动机和不良居心,甚至很多“错爱

5、”的出发点完全出自于善心善意、慈悲好意,主要是因为爱的里面欠缺智慧且含有很强的主宰欲。“错误的爱”最明显的结果,是导致彼此或一方很痛苦。教育错爱也是如此,教师或者父母教育子女和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使孩子们痛苦或者不如意。作者把教育的错爱界定为:教育者忽视甚至违背作为教育本体“人”的发展规律,在教育过程中施予学生(孩子)的关爱。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保护期”阶段,他们期待教师具有慈母严父与知识传播者、教育者的多重身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很难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教育者爱的施予是有条件、有所求的,心里夹杂着很强的主宰欲。譬如,有些教师“己所欲施于人”,用一种

6、强势态度要求学生接受自己所预定的框框、架构,并试图以自我意识去主导学生;有的教师通常用一种命令、权威的方式对待学生,而不是以一种邀请、尊重的心态和平等的立场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成为了与教师相对立的一派。“好心没有好报”,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就是爱不得法,此乃教育的错爱。教育的错爱有很多的现实案例,如:张老师是一位有30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学校里他被公认为勤奋认真的好教师,几乎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校长对他的评价是:“他努力使学生好好学习,不能容忍懒散的现象,最赖的学生在他班上也会变成勤奋。但是,奇怪得很,学生们都不喜欢他,班里学生的语文成绩一般。”于是一位班主任向班上的语文课代

7、表了解情况。“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张老师?是否因为他要求过严?”语文课代表告诉说:“张老师经常要我们罚抄。语文默写错时,他就要错一罚百。有一次我听写时写错了一个字,将琴字下边的今写成了令,张老师竟罚我抄写1000遍(因为我是语文课代表)。我放学回家就开始抄写,到晚上10点才算抄完。开学后的语文单元测验,因为全班学生考得都不太理想,张老师罚我们把第一单元所有生字和词语各抄三行(每行10个字),并且第二天上语文课时必须交上。还有的时候是一个人做错,全班挨罚。一次听写,有几个同学共写错了18个字,结果全班每个人一起被罚抄30遍所以大家都不喜欢语文课,越来越讨厌张老师。”“张老师对你们这么严,你们的语文成

8、绩应该不差吧?”“哪里呀,张老师一来就要我们罚抄那么多,我们都烦透了,哪有心思去考虑自己到底怎么会写错的,只管乱抄一气,赶着完成罚抄的任务要紧,有不少同学看看罚抄有很多,实在完成不了,就干脆不做了。您想,这样的订正效果能好吗?”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教师是“错一罚十”还是“恨铁不成钢”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因为肯定没有哪一个老师纯粹想跟学生过不去。然而,这样做不仅完全达不到教师预想的目的,相反的,无意中侵犯了学生的自主权,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极为恼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形成逆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师生关系紧张,沟通困难,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甚至反而下降。在这种教育的“

9、错爱”中,爱的施予方式是教师不把学生当作人格平等的人来看待具体体现。在这种爱中,虽然教师有意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但是,由于教师并不顾及到学生的独立人格并尊重其人格的独立性,教师对学生的这份“错爱”就会物极必反,成为严重阻碍学生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以至留下不能释怀,甚至是难以磨灭的阴影。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和厌恶确实纯粹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是出自人的一种正常的对优秀和美的追求和向往的心理,是人之常情。但是,从教育的意义上讲,这种有选择性的爱是不是一种教育的真爱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教师就应无差别地爱每一个学生,既

10、欣赏某些学生的优点,也包容某些学生的缺点,甚至对于那些并不讨人喜欢的学生,教师要对其施予更多的关爱。对于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在同学们中毫不显眼的学生来说,也许正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抹微笑,给了他学习的动力和勇气,促使其在心理上发生积极的转化。因此,在对待学生上,教师必须克制人对人的这种私人的感情,以饱满的热情接受和爱护各个不同的学生。其实,教育真爱就是教育爱的正常状态,是真爱的一种。教育真爱是一种打破师生隔阂、激发学生成长的能力;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给予;是一种奉献;它不分性别、美丑、身份高低;也无论学生的品行优劣、学习好差,普遍实施于每个学生,无条件地传授于所有的学生。面对成绩优秀、品行高尚者固然不吝肯定、赞美之词,而对发展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