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张莉娟2012年3月18日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一、什么是安全感二、培养安全感的方法三、幼儿园入园如何适应一、什么是安全感心理学家把安全感称为人的心理免疫系统,良好的安全感是发展完整人格的基础。我们看到身边人格状态平稳、性情温和、自信乐观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安全感良好的,而从容、自信、乐观也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相反,安全感差的人,对周围的人和事常常充满戒备,不能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一生的精力好像都在寻求外在的认同,因而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也无法投入地发展自身能力。一、什么是安全感一般而言,当儿童拥有了安全感,他就敢接近别人,与人交往,并建立信任关系,从中体验到交往的快乐,而这会
2、进一步增强儿童与人交往的意愿,提高他社交的能力;反之,如果儿童对人缺乏安全感,那么他就不敢或不愿与别人进行交往。从另外一种情况看,假如在与别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安全感遭到了破坏,那么,他的社交意愿也会遭到阻抑。一、什么是安全感马斯洛需要层次一、什么是安全感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如父母不能向幼儿提供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幼儿就会产生焦虑、缺乏安全感。一、什么是安全感在0-3岁的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并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就是是否建立良好的
3、心理安全感。特别是宝宝1岁半之前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时期。那么,安全感从哪来呢?答案是:妈妈,安全感来自于婴儿和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在建立和妈妈之间良好的安全感之后,再扩大到环境。二、培养安全感的方法(一)1岁半以前提供充满爱心的、敏感的细心照顾(二)陪伴但不干预孩子的活动(三)纵容孩子的“破坏”行为(四)请不要说这些破坏安全感的话(五)每天多次说:妈妈(爸爸)爱你,多次拥抱孩子(一)1岁半以前提供充满爱心的、敏感的细心照顾当宝宝还没有出生时,妈妈的子宫让他们获得绝对的安全。胎儿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妈妈就已经满足了他的这些需要。当宝宝出生后,离开了那个温暖、安全、舒适的地方,于是开始
4、寻求新的依恋。很多观点认为刚出生的宝宝不应该多抱,这样会把宝宝抱娇气了,就总会让大人抱,这种观念实在是大错特错,我们的孩子无助地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当他需要妈妈爱抚时,用哭泣来表达,这时如果得不到妈妈的温暖,这是多么残忍的心理伤害呢?(一)1岁半以前提供充满爱心的、敏感的细心照顾孩子1岁半以前,我们绝对应该给予最细致的照顾。出生的前3个月,白天只要孩子醒着,基本都要和他进行眼神交流,告诉他发生在身边的一切,从日出到日落,进行亲子交流中,这个阶段非常短暂和幸福。4个月以后,开始翻身,后来是爬行、然后是站立、接下来是走路。(一)1岁半以前提供充满爱心的、敏感的细心照
5、顾妈妈想让孩子有心理安全感,就要做到“一哭就抱”。因为,在婴儿掌握基本语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就是啼哭。他哭时,父母置之不理,让他自己闭嘴,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这其实是阻碍了婴儿和父母的交流。一哭就抱,则宝宝感到自己唯一拥有的交流工具非常有效,父母鼓励他频频使用这一工具,增加了婴儿和父母的互动。婴儿和外界互动得越多,获得的回应和刺激越多,感情和智力的成长就越快。孩子哭大人抱,这是婴儿级别的讨论班。父母从小鼓励婴儿“发言”,他长大以后才会愿意和他人更多交流。(一)1岁半以前提供充满爱心的、敏感的细心照顾总之,当宝宝的心里需要关爱时,父母如果能够及时给予,就好似在他的心里筑起一个安乐小窝,使他心
6、灵充满安定感,身心健康地成长。细心的妈妈要善于识别婴儿发出的各种需求信号,及时满足他们的身心需要。拥抱宝宝,与宝宝谈话,逗宝宝笑,让宝宝有真实的被爱的感受和愉快的生活经验。这种互动能使宝宝顺利有效地与外界沟通互动,产生对母亲角色的信任与依赖感,并将这种信任感推及到其他人。(一)1岁半以前提供充满爱心的、敏感的细心照顾1、如果是老人带孩子,父母该如何配合?(1)最好不要离开本来熟悉的环境(2)和孩子要有恒定的联系2、妈妈暂时离开孩子时,该如何和孩子分离?3、保姆带孩子,对孩子会有影响吗?(二)陪伴但不干预孩子的活动1岁半后,宝宝的独立性大大发展,特别希望摆脱大人的限制,自己钻钻爬爬、走走摸摸,好
7、奇心和探索欲望比较强烈。这时,父母为宝宝提供安全感,但是不要过度保护。也就是说,陪伴但不过分干预。不要以为陪宝宝游戏就一定得为他“做”什么,他需要时,大人及时参与;不需要时,大人就坐在旁边干点儿自己的事情。渐渐地,宝宝就能独自玩耍,只要听见大人的声音或者知道大人在另一房间做事,就放心了。这是宝宝的安全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水平提升的表现。(二)陪伴但不干预孩子的活动陪伴时间的长短不是最重要的,陪伴的质量最重要。家规要提前制定,违反即惩罚,不能根据父母的心情好坏来奖励或惩罚孩子。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的代价,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而且还可能会造就一个问题的孩子。(三)纵容孩子的“破坏”行为大多数
8、老人在看护孩子的时候,都很限制孩子某些行为,甚至使用恐吓的手段,这是很不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比如很多老人在户外时,看见宝宝要去捡石头,就会跟他说:脏脏,拿了肚子疼;看见宝宝要去碰狗,就说:不许碰,会把手手咬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在婴幼期形成的对某种东西或现象的恐惧,往往会跟随自己一生。(三)纵容孩子的“破坏”行为3岁之前的宝宝,世界对他们而言新奇又陌生,一切成年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在他们眼里都是奇迹,在这一阶段,大人给孩子投射的信息就尤为重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就是在告诉孩子,周围的一切都是安全的,对你是接纳的,你可以放心去认识他们;而用恐吓限制孩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觉得周围的环境处
9、处凶险,这样的孩子安全感低下,特别粘看护人,精力都被耗在跟自己的恐惧做斗争上了,而没有办法进行各项开发身体智能的探索。(四)请不要说这些破坏安全感的话1、听话!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同类暗示性话语:如果你这样妈妈就更喜欢你了。这句话会让宝宝觉得你的爱是有条件的。2、我说不行就不行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没有尊重可言,让亲子关系对立和冲突,破坏孩子的公正心,妨碍孩子民主意识、协商能力的发展。3、快睡觉,再不睡大灰狼来吃小朋友了。这样吓大的孩子内心性格胆怯。让你欣赏、鼓励支持的话语代替批评、责备、惩罚,不要要挟宝宝,无论从身体上还是情感上!(五)每天多次说:妈妈(爸爸)爱你,多次拥抱孩子要
10、让孩子一点一滴地感觉到你的无条件接纳和爱,尽可能多地陪在宝宝身边,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注,哪怕只是默默地坐在他的身旁看他玩儿;多观察宝宝,学会解读宝宝给出的信息并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给宝宝多一点的亲昵,如爱抚、亲吻,虽然有的宝宝对妈妈的亲昵举动会显得有些抗拒,但请相信他的内心是无比高兴的(不管孩子多大,都记得常常亲亲他、抱抱他);(五)每天多次说:妈妈(爸爸)爱你,多次拥抱孩子多和宝宝交流,就像他能听懂你说的任何话一样,每天都跟宝宝说“妈妈爱你”,同时给宝宝一个无限爱意的拥抱!相信这种爱的传递胜过任何语言!我们一定要非常注意我们的面部表情,孩子看到妈妈(爸爸)脸的时候看到的是自己。如果他看到的妈妈
11、是从容的、有能力,可爱的,他就觉得自己也是这样;如果他看到妈妈的脸是焦虑的、愁苦的,愤怒的,他同样会认为自己是这样的。镜子理论。相由心生。三、幼儿园入园如何适应(一)入园前的准备(二)入园半个月内(三)入园半年后(一)入园前的准备准备时间1、可以提前半年左右上亲子班;2、不上没有太大关系。准备内容1、书包、手帕(擦眼泪)、喜欢的玩具;2、没事到幼儿园门口溜达溜达;3、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好处和坏处。(二)入园半个月内1、让孩子最喜欢的人送去幼儿园,可以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2、可以在教室陪伴孩子一会儿,提前告诉孩子可以陪他多久,5分钟,10分钟。3、你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说再见,即使他
12、哭得死去活来。4、和孩子再见以后,迅速离开,不要一步一回头,更不要偷偷藏在幼儿园门口看孩子。(二)入园半个月内5、放学时一定要抱抱你的孩子,因为他今天很辛苦,身心疲惫,虽然你也不好受,但是你可以自己消化。6、回家后多陪陪孩子,散散步,问问他幼儿园的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7、睡觉前孩子开始担心第二天的上学,你要给他信心,让孩子早点睡,保证精力。8、第二天早上孩子不想起床,不要骂他,因为他有压力,你要给他减压,而不是施压。(二)入园半个月内9、第二天的情况比第一天要好一点,第三天比第二天好一点。10、有的相反,第一天很好,第二天开始哭了。11、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但是基本上两个星期下来,孩子慢慢适
13、应了幼儿园的生活。12、这段时间可以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周末家长可以安排孩子在一起玩玩,可以帮助他缩短适应的时间。(三)入园半年后1、基本半年后孩子才真正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孩子不哭了,开心的来了,只是说明孩子已经渡过了焦虑期,并不是真正适应了。孩子会有相当长时间的游离期,游离于课堂之外。孩子要对这个环境充满信任,对老师产生感情,来到园里就像在家里一样放松,能专注地跟着上课,并在课堂上自由发挥,有任何好的方法和不解都会自然地提出,发现老师的错误也敢指出,跟老师辩论,对幼儿园的物品有强烈的维护感等,这才是真正的适应。 (三)入园半年后2、前一阵还挺开心的,最近入园时怎么总哭?孩子对幼儿园的适
14、应有反复期,同时也有疲惫期,入园后很长时间又不想来园了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家长一定不要以为有了反复期和疲惫期,孩子的哭闹就一定处于这两个时期,是正常的反应。事实上孩子也可能遇到了一些问题不愿上幼儿园,所以家长一定要观察和跟老师沟通,看孩子是遇到问题了还是处于疲惫期。(三)入园半年后3、多关注孩子、多与老师沟通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多跟老师主动沟通,同时还要不断学习,跟孩子共同成长。(三)入园半年后4、两类不同的孩子一类是非常善于跟人沟通,因为比较善于跟人沟通,所以往往把跟人沟通作为最大的乐趣,这样就比较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比如别人夸他了,他就很开心很自信,别人批评他了,他就想办法跟人沟通解决问题等,所以外在的力量和人群就容易影响到他,就会造成不够专注。另一类孩子,非常自我,遇到问题不会跟别人沟通,往往采取哭闹或者会有攻击行为,这样的孩子做事情会比较专注,因为他比较关注自己的内在情绪,内在的力量大于外在的力量。(三)入园半年后这两类孩子哪一类好?哪一类不好?或者都不够好?每一类孩子都很好,每一位孩子都很好。“孩子不是白纸,孩子是种子,每一粒种子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合肥高新美城物业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4年甘肃和平医院招聘真题
- 2024年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招聘真题
- 2024年安徽工程技术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人教初中地理八下山东省德州市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练习五 丨苏教版
- UPS容量与负载量的计算
- 28.1 锐角三角函数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 首饰代加工合同范本
- 雇人拆迁劳务合同范本
- 填塘压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普通心理学(第六版)
- 卫健系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三年级音乐上册 《法国号》课件教学
- 乡镇(街道)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报告及自评指标
- 餐饮部作业流程图
- 代建项目管理手册
- GB/T 15065-2009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中层干部任期考核民主测评表
- 十二经络及腧穴课件
- 办公室工作存在问题(总结1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