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我见_第1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我见_第2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我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我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 老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时下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了强烈的争论。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本人不揣浅陋,姑且发表下个观点: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教育家陈鹤琴说这句话无疑是中肯的。语文上在理解上的要求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意思无非是说,一句话的理解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老教育家陈鹤琴作为我国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体系,构建了完整的中国儿童教育结构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研究

2、、关注的领域自然是儿童教育。对于儿童,只要没有智力障碍,估计一般人,尤其是其父母,一定是满怀期待的。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从托儿所到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谁敢断言他“教育不好”?估计没有哪一个人敢下这样的结论。究其原因,当然很明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充满着无限希望。究其深层原因,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更有他的道理。作为我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开篇是这样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孟母三迁”、“燕山教子”在我国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两则历史故事吧,从中不难看出:在提到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时

3、,这部传统的启蒙教材首先提到的“老师”是父母。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中常常有朋友讲述这样的故事,讲自己总希望能够摆脱家庭的影响,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越长大越发现自己的行为和父母很相似,我们不仅长的像父母,连性格、行为和习惯,都和他们紧密相连,恰恰说明父母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任老师。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朱庆澜曾撰写了一本家庭教育的著作。对于儿童教育,朱庆澜在书中有一个形象而经典的“三道染缸”的比喻:“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家庭生活就好似第一

4、道染缸,父母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社会上,哪怕坏朋友、坏染缸逼着,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万一父母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就好比白丝一下缸,就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底子总难褪得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半红半黑。如果孩子再遇着不热心的先生,到了社会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作为儿童教育家,确切的说,陈鹤琴提

5、到的学生,指的应该是儿童,陈鹤琴提到的老师,指的是儿童时期的启蒙老师,当然也包括儿童的父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鹤琴老人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中肯的。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育是一贯的,作为教育理论,也应该有其延伸性。陈鹤琴老人所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小学,在中学,乃至在大学,也应该有它的教育价值。只不过相对来说,它的针对性有所减弱,逐渐淡化为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少老师在报刊上、网站上发表了自己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理解,赞同者有之,但更多的是质疑。诚然,现代的教育是分年级、分阶段的,某位老师教育一个学生,一般来说就是一年两年,随后

6、又换了新的老师,随着老师个人修养,人生态度、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学生的态度、影响、引导也会千差万别,自然而然的,学生对老师的平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会发生变化。这种评价的变化直接导致学习态度或者教育态度的变化。成都石室中学语文教师李镇西老师这样写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回答是:“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说“没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万事俱备,只欠(学校)教育”;第二,”好”的标准不只有一个,而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标准,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里的进步可能是综合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说“有”,是因为在现在的评价背

7、景下,即使老师“会教”,可“教不好的学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道理很简单: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即被“教不好”都教“好”了,还怎么“选拔”?即使抛开考试评价不说,就思想品德教育而言,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呢?理论上好像是这样的。因为任何人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谁也不会从娘肚子里带来一身恶习。但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庭、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不是不可能,但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同时,孩子还潜

8、移默化地受着社会的影响这都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从零开始。如果有人硬要绝对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我要问:为什么会出现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呢?那还抢什么“优生”呢而且是不择手段地抢? 教育肯定是有其价值的。对于具体的某一个“后进生”,如果我们能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如果我们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绝大多数“后进生”都会有进步的不一定成为栋梁之才,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最好的自己。 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最多占三分之一,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学生所受到的非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自我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9、”,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存在偏颇,但它体现了老教育家陈鹤琴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三、“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老师的一句警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报道,说有的老师对孩子采用了暴力,而这些老师往往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其实老师也是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试想,老师辛勤的备课,不厌其烦的上课,可是有的学生偏偏不听话,并且是屡教不改,老师能不生气吗?谁天生就是坏脾气?谁不知道打孩子是犯法的? 时下有句名言:只为成功想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我深知陈鹤琴老师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我也了解他的一片苦心,他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他渴望每位教师都能严于律己,诲人不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