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1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2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3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出发,安排了“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这两个学习习惯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如何积累?靠眼看口诵记忆不会长久,数量也很有限。“笨人的笔记比聪明人的脑子可靠”、“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说的是读书不仅要眼到、口到、心到,而且要手到。这既是阅读的方法,也是阅读的习惯,体现了完整的阅读历程。因此,安排“读书做笔记”内容,就是重视学生阅

2、读过程中的动笔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在知识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书籍浩如烟海,知识无穷无尽。作为将来社会公民的学生,必须具有自我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学生在通过书籍获取人类文明与精华的同时,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从这些“不会说话的老师”中找到答案。因此,“随时使用工具书”这一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一、 教材解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共有5页插图,其中第13页的主题是“读书做笔记”;第45页的主题是“随时使用工具书”。1. “读书做笔记”共配备6幅图。图一: 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写读后感,老师

3、在巡堂辅导。本图意在让学生明白写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读书做笔记的一个重要能力,这是本册的一个训练重点。图二: 一学生正在专心地边读书边做笔记。特写镜头呈现出带有拼音的读本和学生所做的读书卡,读书卡上的“内容摘要”栏有摘抄的优美词语。这组图,形象而又直观地为学生提供了读书做笔记的范例,同时让学生感知,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不是从现在开始,而是在低年级时就可做一些摘抄词语之类的简单笔记。图三: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图书馆里安安静静地读书做笔记。学生们在这“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里,有的津津有味地阅读,有的埋头做笔记,有的边看书边思考,有的在与同学低声交谈。他们的神情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图

4、四、图五: 学生读书所做的笔记。从读书笔记的内容展现出读书笔记的两种类型。一是心得式。心得式笔记即读后感,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图四展示的读后感即属于此。这篇读后感字迹工整、美观,篇幅较长,间接地给学生提出了本学期写读后感的目标要求: 感受要相对深刻,文章应该具有一定的篇幅。二是摘要式。摘要式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图五展示了3张读书摘要卡: 左上图是概括摘录,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程度,用自己的话把原文的基本内容、主要论点、总的结论,精练而明确地概括出来,这样内

5、容单一集中,方便查找。右上图是摘录原文,即摘抄原文的好词好句、短小精悍的诗歌、重要资料、名言警句等,方便引用和核实,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书名、篇目名、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下图是归类摘录,即将相关内容集中摘录在一处,方便查找引用。图五读书卡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反映了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和方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摘录都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图六: 一学生在认真写读后感。如果说图一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写读后感的命题作文的话,图六的特写镜头则是学生自觉地写学完课文后的感受。通过这幅图,要让学生明白,要经常进行这样的语言应用训练并持之以恒,特别是受读书的启发而产生的

6、“一闪而过”的念头和感触,需要及时记录。经常注意写心得笔记,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综观这6幅组图,有3幅与写读后感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本册“读书做笔记”的训练重点应该放在写读后感上,教师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习惯养成。2. “随时使用工具书”共配4组图。图一: 板书是“使用工具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工具书的介绍工具书是为了满足人们随时查阅知识概念、事实与数据等的需求,将大量的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提炼、加工、浓缩和重组后而编制出版的一种文献类型,目的是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叫工具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承接二年级“勤查

7、字典”的习惯养成内容,引发学生回顾过去对工具书的认识和使用情况。图二: 学生们在图书馆里查找工具书。图片的近景直观地呈现了汉语拼音词汇、学生辞海、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等多类型工具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工具书的理解。工具书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的便捷,但工具书涉及的种类很多,不可能都购买收藏,因此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图书馆工具书藏书数量大,涵盖多个学科,涉及古今中外,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学会查找工具书,这是随时使用工具书的前提。图三: 一是学生在图书室向教师请教,教师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二是学生向图书馆借阅少年自然百科辞典。随着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大,学习能力的提高,仅仅靠一两种工具书是不够的,要

8、学会使用多类型的工具书,特别是百科全书类的工具书。不会使用工具书时要学会请教,充分利用图书馆工具书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图四: 上图和下图呈现了小学生在学校和家里使用工具书的情景,再次突显了要求学生们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这一习惯的主题。二、 教学要点1. 仔细看图,弄清图意,明确要求。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通过启发引导和交流讨论,弄清本册教材对学习习惯养成的要求,本学期“读书做笔记”的重点是学习写读后感;关于“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应放在“随时”上,重视“随时”,抓住“随时”,学生能才真正地拥有这一习惯。2. 注重指导,增强实践,享受成功。

9、学习习惯的养成,仅有说教是不够的,应该紧扣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指导,并在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操练,使学生体验到收获的愉悦,从而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课文或阅读书籍后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远比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来得更有效些。写读后感是非常好的习作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了课文,更易于把读后感写好,这既是写作自信心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写好其他文章的读后感。结合教材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乐于使用工具书,查找相关的资料。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探究使用工具书的基本方法,指导孩子认真阅读工具书,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方法,能随时利用工具书,迅速

10、获取所要查找的资料。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交流读书笔记和查找资料的时空,通过同伴的互助影响和教师的激励、点拨,让学生享受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断的学习活动中积累知识学问,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3. 保持发扬,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堂课、一学期就能完成的。教师不仅要督促孩子形成新的好习惯,更要将原有的好习惯保持发扬。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对以前课本中的习惯养成内容进行回忆,对照自我查找问题,加以矫正;同时教师要加强回旋评价,使良好的习惯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三、 注意事项1. 在教

11、学这些习惯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这是语文课,虽然教材没有明显的语文教学内容,但其过程应该是语文的。因此要在活动过程中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结合,把学习习惯与提高语文素养结合起来,并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中。2. 虽然本册重点是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但不能抛弃其他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应该注意各种读书笔记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学生读课外书时,对于书刊上的重要观点、精彩的描绘、关键性的内容、精辟的论述、发人深省的警句,以及有疑问值得研究或商榷的地方,在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一句话,并过渡到一段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用不同符号标记出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保持发扬。为提高学生做读书笔记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指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拘形式地做好读书笔记。3. 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课后的学习是这一教学的延伸,要让孩子们迅速进入习惯的检验阶段,必须与家长作好沟通,力争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促进习惯的达成巩固。如对于随时使用工具书这一习惯问题,当孩子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生字词,产生一些疑惑时,可让家长找来工具书,与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