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时课前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的内容, 请大家说一说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提出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那么作者又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 证明这一观点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 课文,深入走进课文。品读鉴赏读第3-5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 简要概括这些事例的主要内容,并说说 这些事例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的。事例一:波义耳发现石蕊地衣中提取的 紫色浸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并据此 制成了酸碱试纸。事例二: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 陆漂移学说”。事例三: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 与做梦有关。介绍了波义耳的身份。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
2、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 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 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 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 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 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 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 地变红了。波义尔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 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这几句话叙述波义耳发现“紫罗兰 遇酸变红”这一现象的过程,表明 波义耳善于从细小的变化中发现问 题,也突出了现象的“细微”“司 空见惯”。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 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
3、质 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三个问句是波义尔从这一现象中提 出的问题(?),表明波义耳面对问 题,勤于思考,也照应上文中出现 的“一百个问号”。“许多实验”表明波义耳不但有强烈 的求知欲,还有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 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 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这表现了波义尔善于发问并不断探 索的品质。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 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 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 化学实验中。这句话再次强调波义耳的发现具有 重大意义。这是一个过渡句,承接
4、上文波义耳的 事例,引出下文魏格纳的发现。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 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 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 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 地互相吻合!叙述了魏格纳发现大陆板块吻合的 过程,表明他善于从细微的现象中发现 问题,说明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魏格纳从这一现象中提出的问题(?)。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 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 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 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 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 物学方面的证据
5、。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 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 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 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 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 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 渡重洋。这几句话叙述魏格纳研究的过程。蚯蚓的分布 原属生物学的范畴,在这里成了魏格纳“大陆漂移 学说”的例证,使他的推论有理有据。“认真地研 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搜集古生物学方 面的证据”表明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勇于探索的 科学精神。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 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 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发
6、现(!):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说明 魏格纳的发现在地质学界产生的影响。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 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有 趣”点出下面的事例非常有趣,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 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从这一现象中提出的问题(?)。“感到很奇怪” 体现出阿瑟林斯基强烈的好奇心,表明好奇心在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中具有重要作用。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 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 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 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
7、后得出结论:睡眠 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 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叙述阿瑟林斯基研究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 (!)。“一连串的疑问”表明阿瑟林斯基面 对问题,勤于思考,也照应上文中出现的 “一百个问号”。“反复”表明他实验的次 数非常多,赞扬了他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的 科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 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这句话表明阿瑟林斯基的发现具有 重要的意义。课文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证明“真 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根据你 的理解,填写下表。人物现象发明或发现事例一化学家波义耳紫罗兰遇酸变红石蕊试纸事例二气象学家魏格纳南 美 洲 东
8、海 岸 的 凸出部分与 非洲 西海岸的 凹陷部 分互相 吻合大陆漂移学说事例三睡眠研究专家 阿瑟林斯基儿子睡觉时 眼球转动脑电波的变化 与做梦有关课文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证明“真理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还能补充 一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请仿照 这三个事例的表述顺序写)示例:牛顿坐在树下看书,忽然一个熟透的 革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砸中他的脑袋。 (现象)他捡起苹果,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 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 地面呢?(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思考探究,他 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真理)阅读第6-7自然段,思考这两个 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
9、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指前面列举 的三个发现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 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 发现真理。这句话照应第2段的内容。发现真理的前提 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常见现象中发 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类似的事例:居里夫人发现镭、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等。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 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这句话承接上文,强调科学发现 并非易事,更深层次地论述真理 诞生的条件。引用华罗庚的话证明观点,增强说服力。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 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 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
10、话,那么这种“偶然 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 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这句话点明了发现真理的条件,即善于独 立 思考,具有锲而不含的精神。“偶然的机遇” 表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 如果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就能把“?”拉直成“!”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 道“见微知著”中的“微”“著”分别 指什么?微著紫罗兰的变色发明了酸碱试纸 石 蕊试纸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出部分与非洲西海 岸 的凹陷部分互相 吻合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 本 来是连在一起的睡觉时眼睛的转动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 变 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
11、的课文所选择的三个事例中,他们的成功 源于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两个词语 来说一说。见微知著锲而不舍课文的第6自然段、第7自然段和开头 提出的观点分别有什么关系?课文第6自然段是用概括性的表述印证 了开头提出的观点,并对前文进行了总结。 第7自然段是对前文的论述的补充,作者重 申自己的观点,又和开头相照应,使全文的 论述更加严密、完整。板书设计真理 诞生 于一 百个 问号 之后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波义耳魏格纳见微知著 悟真理 锲而不舍 寻真知阿瑟林斯基主旨概括这篇文章叙述了波义耳制成酸碱试纸、魏格 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和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 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三个事例,证明了“真理诞 生于
12、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告诉我们要见微 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并锲而不舍地追根 求源。教材习题答案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 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 么启发。含义: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 问,追求根源,最后就可能找到真理。启发:真理的发现需要我们有敏锐 的观察力,有强烈的求知欲,有不断 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有不断追求、 锲而不舍的韧性。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 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点拨:先从第35段中找出本文的三 个事例,然后以列表格的形式把三个事例 进行比较(见“探重难”),从而理清这三 个事例的叙述顺序。参考答案:作者列举
13、了三个事例:波 义耳通过紫罗兰遇酸变色,发现石蕊地衣 中提取的紫色浸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发明了石蕊试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 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 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文中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用 了相同的顺序:先写“细微的、司空 见惯的”现象,再写由现象中发现的 问题,最后写相关的发现或发明,即 所谓的“真理”。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 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 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汉书,告诉我们 有志气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司马迁从小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为此,他努 力读书,充实知识,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大 量的历
14、史资料。他勤于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 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无独有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 献之,自幼爱好书法,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 书法家。有一次,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把字 写好?”王羲之笑了笑,说:“练习书法没有 秘诀,只要你写完这十八缸水,字自然而然就 会写好了。”王献之深受启发,便夜以继日地练字。功夫不 负有心人,当他写完这十八缸水后,书法水平果然 有了极大的提高,最终他也成为一名著名的书法家。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 升。他11岁那年的端午节,南京秦淮河上举行热闹 非凡的龙舟比赛。但很不巧,茅以升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突 然病了,不得不留在家里。后
15、来看比赛的人太 多,把一座古老的拱桥给挤塌了,许多人掉到 河里淹死了。茅以升听说后,说:“我长大了 一定要学会造桥,为大家造最结实的桥!”从此,茅以升的大脑被桥占据了:他出 门只要见到桥,总要上上下下看个仔细;读到 有关桥的资料,就立即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 各种桥的图画、照片,更是数不胜数。终于, 他设计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 大桥。像司马迁、王献之、茅以升这样少年立志, 最终通过不懈努力,学有所成的人还有很多。我 们要以他们为榜样,树立远大的志向,并朝着自 己的目标努力奋斗!阅读链接(原文略,见教材第83-84页)詹天佑这篇文章介绍了我国杰 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种种困难, 主持修
16、筑京张铁路的事迹。全文围绕中 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 师”,先概括介绍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介绍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 路的背景和意义;然后从“勘测线路、开凿隧 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叙述了修 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写了京张铁路比计划 提早两年竣工,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 国的藐视和嘲笑。这篇文章表现了詹天佑严谨、 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不断探索、研究 的科学精神。詹天佑这篇文章 的内容与课文形成呼应,能够让我 们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内涵之一,就 是不惧困难,坚持探索。课外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有关发现或发明 的故事?1.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 来发明了锯。2.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到了头,发现 了万有引力定律。3.瓦特在烧开水时获得启发,改良了 蒸汽机。【描写科学精神的词语】追根求源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苦思冥想始终如一刨根问底埋头苦干水滴石穿课堂练习一、根据意思写词语。(1)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司空见惯 ) (2)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 可以成对儿。(无独有偶)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理临床协议合同范本
- 外包客服个人合同范本
- 斗鸡出售养殖合同范本
- 租车要押金合同范本
- 管道内检测合同范本
- 地摊玩具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物业服务用工劳动合同
- 2025年期刊广告发布合同
- 重庆市长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题(B卷) 含解析
- 本师徒合同自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
-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有答案
- 二年级劳动课-摘菜与洗菜
- (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 财务报表涉税风险点
- 广州市白云广附实验学校招生数学真题卷
- 施工组织设计-暗标
- 西方美术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 角膜地形图与圆锥角膜
- 浅谈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论文
- 2022《煤矿安全规程》
- 精选常熟市化工企业名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