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作业精选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1页
《登岳阳楼》作业精选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2页
《登岳阳楼》作业精选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3页
《登岳阳楼》作业精选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4页
《登岳阳楼》作业精选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岳阳楼作业精选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第28课登岳阳楼 一、基础知识 1登岳阳楼情景默写 登岳阳楼中表现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_,_。 登岳阳楼颔联“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 登岳阳楼中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_,_ 登岳阳楼中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B亲朋无一字字:指书信 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D戎马关山北关山:此处指北方边关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登岳阳楼一诗是杜甫于大历三年(768)

2、冬,自公安到达岳阳后,登岳阳楼有感而作。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丽,。,。,。 但主要还是有诗人的思想感情做基础 才能与浩瀚壮阔的洞庭湖景色交融成一体 由于杜甫爱国爱民的胸襟宽广 构成宏丽阔大的意境 这与诗人一纵一收的笔法固然有关 历来为人称道 ABCD 4下列对登岳阳楼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在若干年前就听说了洞庭湖名胜,今天终于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湖光山色的美景。“昔闻”“今上”,写出了登楼的喜悦。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这两句诗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壮观

3、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C“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与上联结合起来看,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诗人身世的孤危感。 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站在岳阳楼上,想到北方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不禁涕泪交流。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感情深沉。 二、基础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杜甫李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戎

4、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本诗又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时所作。 5.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诗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不同。(注:请分别从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两个角度分点答题)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材料一: 登岳阳楼(其二) 宋.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材料二: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6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

5、选,可以收录上述两首诗歌的一书是()。 A乐府歌辞B琴趣汇编C格律诗萃)D古风拾贝 7请根据两诗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异同填写下表。 诗歌情感抒发方式情感内容 相同点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 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借景抒情/对国家时势的忧虑、悲慨。(1)_ 登岳阳楼(杜甫)(2)_(3)_ 8两首诗画线句均有一“浮”字,请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其妙处。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江汉:地名。杜甫:此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

6、老马:源自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9这首诗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10请赏析颔联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三、提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旧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

7、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

8、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不第科举考试不中 B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拜授予官职 C结庐枕江,纵酒啸咏枕江靠近长江 D严武过之,有时不冠过经过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话用理解不当的一项()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奇意动,认为奇妙 B十五载,安禄山陷京师陷使动,使陷落 C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宵名作状,在夜晚 D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冠名作动,带官帽 13下列对原文及拓展内容的理解分析,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祖籍湖北襄阳,后来迁徙到河南巩县。他的父亲杜

9、审言,历史记载也是著名文学家,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B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晚年在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镇守成都时,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严武死,杜甫再度飘泊,最后病死在偃师县。 C位于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传说就是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所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杜甫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是非常独特的“碑亭合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D杜甫晚年,蜀中很乱。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后来又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漂泊湘江时创作的。 14用“/”给末段画波浪线的文

10、字断句。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15把文中第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四、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新闻事件,完成题目 据金陵晚报报道,3月伊始,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流传,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斩西瓜,时而身骑哈雷摩托,时而肩扛一桶水据悉,这组图片的原图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本里登高一诗的插图,图中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着风略抬起头,面带忧郁。但经过网友涂鸦,杜甫身世凄苦、忧国忧民的形象完全被颠覆了。起初在微博上流传的几张图片

11、中,杜甫只是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扛重型机枪、弹吉他、骑摩托、拿着iPhone自拍、骑着自行车去购物等等。但经网络传播后,不断有网友加入到涂鸦队伍中,在网友笔下,杜甫俨然成了“万金油”,什么事都可以干:变身篮球高手上演灌篮绝技,变身时尚潮人听iPod,甚至变身成网游主人公战斗各种形象数都数不过来,不少网友感叹:“杜甫也太忙了!”谁也不会想到已经仙去千余年的大诗人杜甫会成为当今的网络红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博得网友一笑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的人认为这是对杜甫的不尊重,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有的人则表示无伤大雅,只是娱乐一下,没必要上纲上线。 16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17你对这则

12、新闻有何感想?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 18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杜甫画像,请你认真阅读这幅画像并结合你对杜甫的认识与理解,刻画出你心目中的杜甫形象。 要求: 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 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坼、乾坤、戎马、凭轩、涕泗。 2

13、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错误。应该是年老多病。“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

14、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通读供排句可知,与横线前的句子关系紧密,是对登岳阳楼一诗意境方面的总体评价,应为首句。由中的“固然”与中的“但”可知,这两句应连在一起,解释这首诗意境开阔的原因。三句相连,构成完整的语意,解释句,应放在后。故选C。 4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从整体阅读的角度看,“昔闻”“今上”,表现的不是喜悦之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思想情感: 杜诗中,身世凄凉之感,诗人漂泊在外,生活窘困,以舟为家,既老且病

15、,亲友音信全无。忧国伤时之情,“戎马关山北”写出国家动荡不安,处境沉浮。 李诗中,诗人此时正遇大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义,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因此全诗流露了一片喜悦之情。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艺术风格: 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 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和鉴赏诗歌艺术风格的能力。 杜诗为登楼抒怀之作,侧重写实。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叙事写景。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透露了唐王

16、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尾联“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忧国优民,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 此诗意境开阔宏丽,表现手法变化多样。首联叙述,交代登楼缘由;颔联描写,绘制宏阔壮观图景,又运用比

17、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尾联又运用了抒情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 李诗描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游赏玩乐的情景。 首联“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写登高临远、俯视下界所见到的辽阔景象。以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来烘托岳阳楼的高耸。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 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写仰观天宇所感。“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 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用夸张之笔,突出心情的愉快。 尾联“醉后凉风起,吹人

18、舞袖回”写酣饮之乐。全诗就完整地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 此诗风格意气豪放,境界阔大,采用夸张、想象等手法,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 6C 7流离失所的身世之悲/观景遗愁的无奈直抒胸臆老病无依的悲戚/对亲朋的担忧眷恋/无以报国的悲痛 8“夕帆和雁正浮空”中“浮”字巧妙地把船帆、大雁、湖水交织一起,似乎帆与大雁均得进于空中,写出洞庭湖水清幽宁静的美感。乾坤日夜浮中“浮”字具有动感,仿佛日月都随洞庭水一起漂浮起落,呈现出雄浑壮阔的图景。 【解析】 6 本题考查判定古代诗歌的体裁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收录所给的两首诗歌放在古代文

19、学作品选这本书里,既然是把这两首诗放在古代文学作品选中,那么考生就要先找到这两首诗的共同之处,要从体裁、内容、形式等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然后观察备选选项所给的四本书名,找到最合适的那本即可。 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二)和唐代杜甫的登岳阳楼这两首诗都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所以,从体裁来说,都是格律诗。陈诗是七言律诗,杜诗是五言律诗。所以应放在格律诗萃这本书里最合适。 A项,乐府歌辞是古代的中国诗歌总集,收录的是乐府诗,而这两首是格律诗。 B项,“琴趣”是指词,琴趣汇编里收录的是词,而这两首是诗。 D项,“古风”是一种文学载体,唐代以后诗人做古体诗,即称“古风”。古风拾贝里收录的是古体诗,而这两首

20、是格律诗。 故选C。 7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根据两诗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异同。这道题重点考查比较两首诗歌在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借物抒情,等等。回答情感题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抒情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抒情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本题,第(1)空是赏析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这首诗的情感。首先要读懂这首诗。 首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这些景物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颔联,写人亦写景,而且

21、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颈联,写诗人描写归途中的景色: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见枫叶红红。尾联,写诗人只顾观景,到了江陵诗还未完写,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表面是写诗人流离失所的身世之悲,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以排遣对国家时势的忧虑之情。第(3)空可以填写“流离失所的身世之悲”或“观景遗愁的无奈”。 第(2)(3)空是赏析登岳阳楼(杜甫)这首诗的抒情方式和抒情内容。首先要读懂这首诗。 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颔联,写洞庭的浩瀚无边的壮阔景象。洞庭湖坼吴楚、浮日

22、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写自己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写出了诗人老病无依的悲戚之感。 尾联,“涕泗流”诗人直接抒发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却报国无门的哀伤、悲痛。 所以,第(2)填写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第(3)空可以填写“老病无依的悲戚”,或“对亲朋的担忧眷恋”,或“无以报国的悲痛”都行。 8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两首诗画线句中的“浮”字妙处。这道题重点考查的是炼字。诗歌炼字题的方法:第一步,指出该字

23、,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炼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 陈诗,“夕帆和雁正浮空”的意思是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其中“浮”是飞来飞去的意思,写出了大雁爱空中飞翔时的自由,且一个“浮”字巧妙地把船帆、大雁、湖水交织一起,似乎帆与大雁均得进于空中,写出洞庭湖水清幽宁静的美感。 “乾坤日夜浮”的意思是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浮”是“浮动”的意思,具有动感,仿佛日月都随洞庭水一起漂浮起落,写出了洞庭湖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 9(1)思乡:“思归客”三字

24、饱含了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2)孤独:颔联远在天外的云,孤月;(3)忠心可表:颔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4)积极用世、老当益壮:“落日”比喻“暮年”,“秋风”是写实年老的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快要好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拳拳之心已表露无遗;诗人以“老马”自比,写自己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5)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 10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

25、事。此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表达了自己与云、月共远同孤的情感。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 【解析】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

26、远同孤一样。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是诗人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1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艺术手法分析,立足颔联内容分析。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

27、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28、、照应、托物言志等。答题时要注意每条中手法和分析。 11D 12B 13C 14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15杜甫曾经游览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耒阳的聂令知道这个消息,就亲自划着船去迎接杜甫回来。 【解析】 11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项,严武过之,有时不冠,意思是“严武拜访他,他有时也不戴好官帽”。过:拜访。 故选D。 12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此类活用。 B项,十五载,安禄山陷京师,意思是“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京师”。陷:攻陷。不必解释成使动用法。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辨析拓展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能力。 A项,“他的父亲杜审言”错,根据原文“祖审言”可知,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 B项,“最后病死在偃师县”错,根据原文“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可知,杜甫是死在耒阳,最后归葬于偃师县。 D项,“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漂泊湘江时创作的”错,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在长江上漂泊时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故选C。 14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杜甫的儿子宗武,流落在湖、湘过世。元和年间,宗武的儿子嗣业,从耒阳迁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流落湖湘而卒”说的是杜甫的儿子宗武,因此“子宗武”作为句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