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最早时写作“荼”字,尔雅释草中解释说:“荼,苦菜。”茶叶味苦,于是茶树也被称为“木荼”。B“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首童谣唱的就是我们粽香深处的文化记忆端午节。C想想孔夫子韦编三绝的劳苦,想想范仲淹饘粥不继的艰辛,现代人的读书条件是多么轻便和舒适啊,我们有什么理
2、由不更加珍惜和努力呢?D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ABC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我市
3、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B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C我们一定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个稍纵即逝的机遇,为发展家乡做出贡献。D我们坚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举世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获得圆满成功。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露水”“惊蛰”两个节气。B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习俗。C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
4、也可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就属于古典文学中的“记”类作品。5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肯定流浪地球人文情怀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意义。(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代词”“动词”。)B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停飞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波音737MAX8型飞机。(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停飞飞机”。)C君与家君期日中。(句中的“家君”是敬词。)D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6综合性学习 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
5、家就有希望。”班内开展一次“拼搏青春”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宣传语。 (2)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已经设计好两项活动,请你再设计一项。 活动一:朗诵体现拼搏精神的诗词 活动二:讲述名人拼搏奋进的故事 活动三: (3)如果让你搜集有关名人是如何度过青春的,你将用什么方法搜集,请列举两种方法。7按教材原文填空。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苔痕上阶绿,_。(刘禹锡陋室铭)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瀚海阑干百丈冰,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无可奈何花落去,_
6、。(晏殊浣溪沙)8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罗,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看到许多人都已饿的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我生气起来,便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他们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我事后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要是不卖,他们把米拿走是应该的。(甲)文段中的青年军官是 。(乙)文段中的“我”是 。“我”经过这一件事出现了一个什么大的转折?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
7、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的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选段中的“他”是名著 中的主人公 。该名著的作者善于写人,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选段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请结合原著。简要说说他的性格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阅读9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请在颔联和颈联中任选一联,从写法的角度作简要赏析。(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8、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恐前后受其敌。(狼)(_)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_)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_)但微颔之。(卖油翁)(_)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早晨起床晨跑是一种习惯,拾金不昧是一种习惯,饭后走走是一种习惯.每个人你都有自己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一位成功获得诺贝尔奖的智者说:“在人生之中,我认为受益最大的,不是大学,不是在高中,而是在幼儿园。是幼儿园的老师使我养成了种种最基本的好习惯,才让我取得成就,这才是我成功的关键。”一家大型企业的招
9、聘会上,热闹非凡,一群应聘者正在进行复试。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可却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这时,一位应聘者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房间,略显紧张。走进房门后,他看到了地毯上的一个纸团,与干净整洁的地毯显得极不协调。于是他俯身,将垃圾捡起,准备将它放进纸篓里。这时考官发话了:“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的确,良好的习惯会给人增加很多机会;而不良的习惯,则会使人与机遇失之交臂。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名食品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
10、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它优雅的举止,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抠了一下鼻子,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监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是他“抠鼻子”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西汉的匡衡,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可是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为了看书,匡衡凿通了邻居家的墙壁,借着“偷”来的一缕烛光读书。由于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大经学家。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河的左岸是好逸恶劳、懒惰贪婪的崎岖之路;河的右岸是前程似锦、阳光明媚的
11、坦荡之道。习惯就是架在这两岸的桥梁。为生命播下一粒树种,用好的习惯浇灌它,它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为生命画上一幅画,用好的习惯涂彩它,它会更显得画面的生动明丽; , , 。 携手良好习惯,受益终身;坚持良好习惯,成就人生。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3第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仿照下面的句式仿写一组句子。为生命播下一粒树种,用好的习惯浇灌它,它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为生命画上一幅画,用好的习惯涂彩它,它会更显得画面的生动明丽;_,_,_。5具体分析选文第段不能调换顺序的原因。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社火朱鸿西安的社火曾经年年耍,多处耍,不过竟成气候
12、并最精彩的,南有细柳镇,北有大白场,这仿佛满树鲜桃,选到底,实际上数一数二的最甜。大白杨的社火古既有之,又能继承,尤其是天白杨的东村与西村互相比较,明争暗斗,败者为耻,胜者得意,遂兴旺发达,影响达于关中。正月初二,还在春节之中,东村和西村的锣鼓便敲打起来,以哗然造势。然而关键是知己知彼,才能镇之,于是他们就趁亲威走动之机进行侦探。可惜社火头早就下达了保密命令,究竟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透露消息呢?甚至临近比赛的那几天,连舅到外甥家,媳妇回娘家,也受到防范。情报难取,遂根据往年的题材和当年的形势,聚智囊于一室,分析对方,以制定自己的策略。不是发兵,但气氛之紧张却像打仗。酝酿数日,到了初十就当亮宝了
13、,如歌谣所唱:“天明了,雨停了,大白杨的社火闹开了。”只见在东村与西村之间,立根石柱,社火头各率其队,相向而行。当然,人从方圈几十里而来,水流云集,尘飞土扬,欣赏中国式的狂欢。在先的往往都是锣鼓方阵,小伙子无不身强力壮,头缠白毛巾。不过彼此衣服有别,你穿红,我就穿黑,你穿蓝,我就穿灰。当然偶尔也有碰巧都穿红或都穿蓝的。接着你舞狮,我就舞龙,你骑竹马,我就划旱船,你扭秧歌,我就踩高跷。所谓高跷就是削柳木为棍,2尺到5尺,绑在两膝外侧,扶起为腿,腿遂加长,升人至半空。踩高跷就是走柳木腿,一步一步移腿向前,艺在奇险。男女皆可,以走柳木腿,不过男比女狂,女比男娇。还有扮相,或包公,或曹操,或除世美,或
14、晋信书,常取很统戏剧里的主角,不失教化。社火的绝活为芯子。大白杨东村和西村社火的成败,辄以芯子的特色而定。到了正月十五,耍社火耍到巅峰之际,他们的芯子才盛装面世。A所谓芯子是指扭曲铁杆为种种造型,挑漂亮且聪的孩子,把他们固定在铁杆上。当然,这些孩子也皆有脸谱。芯子有的是一层,为平台,有的是二层甚至三层,为高台,有的还是让人惊愕得倒吸凉气的转吊。B他们悄然窥测的,也要是对方的芯子。压住对方,也靠芯子,遂反复研究。他们为芯子劳其心思,绞尽了脑汁。C这也是看社火的人都知道的,所以一旦芯子出场,无不屏住呼吸,随之用呐喊或沉默表达自己的评判。有一年大白杨东村倾力制作了周瑜打黄盖,不料西村竟是诸葛亮三气周
15、瑜,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引起轰动,西村遂胜。又有一年,大白杨西村登台的是白娘子站在许仙的伞沿上,真是独具创意了,然而恰恰东村上演的是法海收白蛇于钵,并以雷峰塔镇之,东村遂胜。要社火输子也就输了,没有组织惩罚,不过在大白杨的农民看起来,这涉及荣誉,遂很是在乎。比赛一毕,若气氛纠结不和,那么锣鼓便越敲打越硬,甚至会敲破锣,打破鼓,紧张得横鼻竖目的。气氛相谐,就欢喜而散,或断断续续耍到了二月初二。一般都是欢喜而散的,不过即使输不服赢,赢不让输,也颇为可爱,艺术的发展恰恰要有这样一种认真的精神。1阅读第段,比赛前的社火筹备工作表现在哪些方面?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社火的?请分点概括。3判断下面的句子应
16、放到第段A B (C三处中的(_)处。简述理由。到底是东村赢还是西村赢,关键取决于芯子。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 项是( )A男女皆可以走柳木腿,还有脸谱,不过男比女狂,女比男娇。B西村东村上演同样的白蛇传题材,互不相让,最终西村出奇制胜。C春节之中,东村和西村的锣鼓便敲打起来,人头攒动,欣赏中国式的狂欢。D耍社火输赢涉及荣誉,但双方和谐可爱,一心为了艺术的发展。13记叙文阅读一袋盐张丽钧1998年,一个做小生意的亲戚送来一袋盐25公斤的一蛇皮袋子盐呀!他将那一袋子盐扛上楼,“嘭”地卸在他脚边。听到我对着那巨大的一袋盐惊叫,他歉疚地搔着头,眼睛望着别处,闷闷地说:“嫂子慢慢吃吧。”亲戚走后
17、,我跟我家老徐说:“我的天!他这是想让咱们吃一个世纪吗?”每次我用盐罐去盐,都要对着那巨大的一袋盐惊叹半天。我跟自己说:“到哪辈子才能将这海量的盐吃完呀?”了一次又一次,可那一大袋盐,似乎半点都不见少。我跟办公室的同事们说:“谁要盐?有人送了我家老大老大一蛇皮袋子盐呢!”大家笑起来,说:“要是别的就帮你吃点,盐嘛,你自己慢慢吃去吧!”慢慢地,那一大袋子惹得我惊叹不已的盐,竟淡出了我的视线。早就习惯了逛超市不买盐,拿藐视的目光瞥着货架上那可怜的一小袋一小袋盐,对它们说:哼!我家的那袋盐,堪做尔等祖宗;早就习惯了大手大脚地用盐腌咸菜、腌鸡蛋、腌一切能腌的东西,大把抓盐的时候,心里说:守着偌大一座盐
18、山,不肆意挥霍,何其羞愧!时间挺进了21世纪,我们家的盐还有多半袋。我跟老徐说:“我为这一袋盐骄傲!因为它是我们家跨世纪的盐!”大约到了2003年,有一天,我照例举着空盐罐去盐,突然发现那一座盐山竟快被我们吃空了!我急煎煎地把老徐喊过来,拎着那仅剩了一点点盐的空袋子跟他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才五六年的工夫呀,咱们居然吃进去了4斤盐!”老徐幽幽地说:“咱们没吃,时间吃了。”扔掉那个空蛇皮袋子的时候,感慨淹没了我。我问自己:还有什么东西,是时间嚼不动、咽不下的呢?来自那一袋盐的感悟,足以投射我的后半生我在初见那饱满的一袋盐时,惊叹了又惊叹;我在舍离那个注满空气的盐袋时,感慨了又感慨。但是,我很难
19、回忆起漫长地享用着那袋盐的日子里的点滴心绪。与初始的拥有与懊丧的挥别相比,那中间的漫漫时日仿佛是专门供人忽略的。这事体,具有多么强烈的象征意义!当一个链条(譬如婚姻的链条、事业的链条、生命的链条)足够长,长到令我们难以看到它的起点与终点,我们茫然面对着那中间环节,除了麻木、淡漠,几乎无事可做。一种稳切安全的占有,偷走了我们所有的忧患与惊奇,我们大把大把地挥霍着那超量的拥有,根本看不到时间对它的蚕食。想起了巴尔扎克的驴皮记。主人公瓦朗坦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它可以帮助主人实现任何愿望,然而,每实现一个愿望,驴皮就会缩小一些,主人的寿命也会随之减缩一些其实,驴皮的损耗与生命的损耗都属于不可违逆的事
20、件。时间,最是贪吃,万事万物,悉数填入了它无厌的腹中。你挥霍的手,何时方能被理性的目光蛰痛?你麻木的心,何时方能被那初始的惊叹与舍离的感慨赐予智慧,因而变得柔软、温煦、顾惜?1文章的标题有何作用?2文中写“我很难回忆起漫长地享用着那袋盐的日子里的点滴心绪”,试帮作者找寻点滴心绪。 惊叹_3赏析下列语句。我在初见那饱满的一袋盐时,惊叹了又惊叹;我在舍离那个注满空气的盐袋时,感慨了又感慨。4“我们大把大把地挥霍着那超量的拥有,根本看不到时间对它的蚕食”,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蚕食”的理解。5文章最后两段有何作用?请对最后一段中的“智慧”做详细解读。三、语言表述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
21、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菊是中国的特产,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_。对此,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 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_。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四、写作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面对那个人,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感受人情的温暖;面对那件事,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面对那处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体会自然的美好。 生活中,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面对的还有很多很多请以“静下心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不得抄袭、套作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
22、地名。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解析】试题分析:“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构成并列关系,其间的逗号应该改为顿号。据此,答案为D。2、A【解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是关于对“无偿获得的东西,不为珍视”的阐述。通过阅读,可知第句引出了文段的写作内容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故应置于首句;第句具体举出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应放在句后;第句紧跟上句,指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知,导致了面临严峻困境;第句和第句逻辑关系紧密,当无偿的东西收费后,人类才珍视它们。通过以上分析,排序应为“”,故选A。3、B【解析】B项,“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地笑,与“笑
23、了起来”意思重复。4、A【解析】A项有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到的是“白露”节气。5、B【解析】A.“情怀”是名词。B.正确。C. 家君指家父,是谦辞。D. 是也是属于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6、(1)答案示例:青春的魅力;珍惜青春,笑看生活;放飞青春,放飞梦想;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2)答案示例:如:观看关于青春励志的电影。 (3)答案示例:采访;上网查找;查阅书籍。 【解析】(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拟写能力。语言上应具有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宣传语达到好说,好记好理解的目的。撰写
24、此标语时一定围绕着主题“拼搏青春”来回答,要求语句简练优美,主题突出,一下让人记住。(2)此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形式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明确活动的主题、目标,设计出切合实际的活动形式,要能体现出活动的主题或内容。应围绕“励志”“拼搏”“奉献”的主题来设计。注意可以结合平时学校举行的类似活动的环节设计,可行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名人是如何度过青春”和“列举两种方法”。如:上网查阅资料;采访师长;开展调查活动;开展征集活动等。合理即可,但方式不能重复。7、(1)云生结海楼 (2)烽火连三月 (3)草色入帘青 (4)晴川历历汉阳树 (5)愁云惨淡万里凝
25、 (6)伤心秦汉经行处 (7)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注意“烽、帘、历、凝”字的书写。8、(1)周恩来 彭德怀 去当兵,军人生涯由此开始,不久以后,就成了一个革命家。(2)骆驼祥子 祥子 外貌描写 最初是一个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下层劳动人民,最后变成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可知,这个青年长官是
26、周恩来。【乙】文段中的“我”是彭德怀。他经过这一件事后去当了兵,军人生涯由此开始,不久以后,就成了一个革命家。(2)由选段中外貌描写“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的发亮”“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可知此人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骆驼祥子文本中,初进城的祥子几乎是完美的,是个绝对好人,他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并且又有着强健的身体和明确的生存目标。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二、阅读9、【小题1】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
27、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颈联: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小题2】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解析】【小题1】做此题时,先要写出其运用的写作手法如颔联中将国家山河破碎的情形比喻成“风飘絮”,将个人的身世飘零的悲哀比喻成雨中的“浮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对自身不幸遭遇的感叹。颈联中则是巧借地名的谐音双关,进而表达出作者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危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命运的担忧。这样,既写出具体手法和它的作用就符合题意了。【小题2】做此类试题时,要注意结合整首诗的主题思想通过对自己身世
28、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飘零、国家败亡的痛心,体现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可抓住诗句中“谁无死”“丹心”“汗青”等词语来理解与把握主题思想,这样就容易写准确。10、(1)攻击,进攻 (2)同“弼”,辅佐,辅弼 (3)靠近,挨近 (4)使听闻 (5)只,仅,只是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是多是古今异义词,如,敌:攻击,进攻。但:只,仅。通假字词,同“弼”,辅佐,辅弼。词类活用词,使听闻。11、1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2首先用生
29、活中常见的一些习惯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接下来用道理论据(论证)和事实论据(举例论证)证明的中心论点;最后强调了点。3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有力突出形象的论证了“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有力的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论证更有权威性,有说服力,通俗易懂。4 为生命播下一粒树种,用好的习惯浇灌它,它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为生命画上一幅画,用好的习惯涂彩它,它会更显得画面的生动明丽; 为生命谱写一首乐曲,用好的习惯演奏它,它会更加突显生命的雄浑壮阔。 5不能。第段阐述的是“良好的习惯会给人增加很多机会”;第段阐述的是”不良的习惯会使人与机遇失之交臂”的道理。第四段的前半部分总结第三段,
30、后半部分引出第四段,是两段之间的过渡段,所以不能调换。【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内容,再了解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如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等;最后得出答案。通过分析可知,作者在第段提出了中心论点: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本文首先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习惯“早晨起床晨跑、拾金不昧、饭后走走”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接下来用道理论
31、证和举例论证证明中心论点;最后“坚持良好习惯,成就人生”强调了中心论点。3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本文第段运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突出论证了“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有力的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浅显易懂。4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按照“为生
32、命,用它,它会”仿写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掌握文章的论点和理清文章论证过程,再结合具体的题目要求答题。其解题思路是:某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上下文存在着什么关系;得出不能调换的理由。如第段从正面举应聘者俯身拾起垃圾,最后被录用,后来成了这家公司的总裁的事例;第段从反面举年轻人应聘卫生检测员,因抠鼻孔的坏习惯而毁了工作的事例;第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段所写的内容与第段的内容相一致。因此段不可以调换顺序。12、1侦探“情报”;根据往年的题材和当年的形势,聚智囊于一室,分析对方,制定自己的策略。2西安社火的发展史;耍社火前的准备工作;东西村社火竞技(比赛);
33、社火竞技(比赛)的意义。3C 此举突出“芯子”的重要性,C处“这”与“芯子”相照应,构成因果逻辑。4D【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文章第2段共有五句话,分别从“造势”“侦探”“保密”“制定策略”几个方面叙写比赛前的社火筹备工作。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通读全文,梳理内容,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文章第1段写西安“社火”的发展史;文章第2段写
34、耍“社火”前的准备工作;文章的35段叙写东西村“社火”竞技(比赛);文章第6段叙写“社火”竞技(比赛)的意义。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作答。“到底是东村赢还是西村赢,关键取决于芯子”一句在于强调“芯子”的重要性,A处在介绍“芯子”是什么,语境不合;B处写窥测对方的“芯子”,语境不合;C处,这句话与前一句构成因果关系,且“这”与“芯子”相照应。与语境相合。据此,这句话放在C处最恰当。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即可作答。A项,原文是“男女皆可,以走柳木腿,不过男比女狂,女比男娇”,没有“还有脸谱”
35、句,与原文内容不一致。B项,依据“又有一年,大白杨西村登台的是白娘子站在许仙的伞沿上,真是独具创意了,然而恰恰东村上演的是法海收白蛇于钵,并以雷峰塔镇之”,选项中的“西村东村上演同样的白蛇传题材”说法不准确。C项,依据文章第2段“正月初二,还在春节之中,东村和西村的锣鼓便敲打起来,以哗然造势”和第3段内容可知,C项的概述与原文内容不符。D项,依据文章第6段内容可知,D项概述“耍社火”的意义是正确的。据此,答案为D。【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13、1作为文章的线索
36、贯穿全文以小见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出深刻的道理。2习惯骄傲焦急3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惊叹”强调了这袋盐的重量之大,“感慨”强调了对注满空气的盐袋的不舍、懊丧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思考。4蚕食是“逐步侵占”的意思,结合自身经历谈。5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升华情感。“智慧”是面对生活永远充满忧患和惊奇;“智慧”是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亦要小心和细致;“智慧”是认知时间于生命的意义;“智慧”是理性的目光和柔软的心灵的结合。【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一袋盐”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同时
37、作为本文的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点睛: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2考查对文章情节和人物情感的梳理。解答此类题,要通读短文,然后根据提示,根据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的情感,一般在文中都有原词可以用,“每次我用盐罐去盐,都要对着那巨大的一袋盐惊叹半天”“早就习惯了逛超市不买盐早就习惯了大手大脚地用盐腌咸菜、腌鸡
38、蛋、腌一切能腌的东西”“我为这一袋盐骄傲”“然发现那一座盐山竟快被我们吃空了!我急煎煎地把老徐喊过来”,从句中提取即可。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惊叹”强调了这袋盐的重量之大,“感慨”强调了对注满空气的盐袋的不舍、懊丧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思考。4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结合语境,“蚕食”比喻侵吞他国土地如蚕之食叶,这里是指对盐的逐步侵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出对某一事物
39、的逐步侵占即可。5考查文段的作用。结尾段的作用:结构上: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内容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此题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理解“智慧”含义,结合作者的议论“偷走了我们所有的忧患与惊奇,我们大把大把地挥霍着那超量的拥有,根本看不到时间对它的蚕食”来解答。三、语言表述14、 而是菊有什么用 菊是可以吃的【解析】试题分析:本语段阐释了菊的功用演变,侧重菊的食用价值。第空,前面关联词语是“不是”,接着肯定要用表并列的关联词“而是”承接;根据下文所引诗句及本段结句“最主要的功用”等字眼暗示,第空应谈菊的功用。第空,根据前面的引用解说,应填写所得结论“菊是可吃的”或类似的句子。四、写作15
40、、静下心来读书那些读书的日子似乎已经远去了。 回想读书的日子,记得最早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那间乡间学校还没有图书室,读的书除了学校发的课本,我就没有接触过其它的书了。我真正读的第一次本课本以外的书是在放署假时,从我伯父厨柜里翻出来的水浒传,还有三国演义。这是用繁体字、竖行印刷的旧版书,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字我还认不出来,但书里通俗而精彩的故事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却十分深刻地吸引着我。白天,我带着书去上山放牛,山坡上绿油油的草吸引着大水牛,书本里武松打虎、杨志买刀的故事吸引着我,牛和我,一个专心吃草,一个静心读书,大家各取所需,渡过了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十分贫乏的年代。 读高中时,我知道了金庸的武打小说,我读的第一本武打小说是书剑恩仇录。记得那是一个晚上,下了第一节晚自习课,我站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递行业包裹丢失赔偿协议
- 小学高年级科普知识征文
- 电影摄影技术的前沿与创新
- 环保材料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 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识别与控制
- 科技企业的市场拓展与联通政企部的目标客户分析
- 科技产品进出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联营合作协议合同
- 科技企业网络安全战略布局与保障策略
- 生产现场的工艺改进与流程优化探讨
- 《灾害的概述》课件
- 国产氟塑料流体控制件生产企业
- 货物学 课件2.1货物的分类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2
- 2025年奇瑞汽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
- XX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数字化整体规划方案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4 阅读理解CD篇20篇 【考题猜想】
-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油菜茎基溃疡病
- pop海报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