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编制依据1.1甲方提供资料 1*楼总平面图2*楼工程勘察报告3*基础图 4*楼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 1.2主要规范、规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省危险性较大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评审办法的通知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1-200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基坑降水工程技术规范(DBT29-229-201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

2、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省及*市在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二、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总承包单位工程位于位于*,交通便利。拟建建筑物地上34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灌注桩桩基,地下车库地下二层,筏板基础,设计0.000为*,设计基底标高为-*,土方开挖深度8.7m。2.2工程地质概况2.2.1地层情况 根据*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基坑周围剖面土层情况及综合成

3、果表提供的土层参数,本工程在基坑设计时所选取的土层岩土参数情况如下(重度为平均值,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为标准值):该工程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冲洪积平原西部,场地内地形基本平坦,交通便利。勘探报告所揭露的主要地层上部以第四纪新近沉积土为主,下部为一般沉积土及老沉积土,依据其工程地质特征,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17层,结合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结果,对本次勘察场地内各主要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评述如下:第一层杂填土Q42 ml:以粉土、粉细砂为主,含砖块、灰渣、混凝土块等,局部含生活垃圾,局部为素填土,堆积时间小于10年,结构松散。厚度:1.006.70m。第二层细砂Q42(al+pl):褐黄色褐灰色,松散,

4、局部稍密,湿,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性差中等,夹粉砂及粉土薄层。厚度0.53.00m,平均1.41m;层底标高:44.7254.16m,平均49.31m;层底埋深:2.5012.50m,平均7.78m。第2-1层粉土Q42(al+pl):褐黄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含云母碎屑,夹粉质黏土及粉砂薄层,局部相变为粉质黏土,摇震反应中等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任性低。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40MPa-1,为中等偏高压缩性.厚度:1.508.00m,平均5.57m,层底标高:45.7351.19m,平均48.04m,层底埋深:6.5011.50m,平均8.71m。第3层粉土Q42(al+pl)

5、:褐灰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含云母碎屑,混砂颗粒,含有机质及螺壳碎屑,夹粉砂及粉质黏土薄层,摇震反应中等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6MPa-1,为中等压缩性。厚度:0.706.50m,平均3.85m,层底标高:41.7347.35m,平均43.50m;层底埋深:10.0015.50m,平均13.23m。第3-1层粉质黏土Q42(al+pl):灰色,可塑软塑,含有机质、木炭,可见螺屑,局部由臭味,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40MPa-1,为中等偏高压缩性。厚度:0.604.30m,平均1.78m;层底标高:43.6

6、347.62m,平均44.92m;层底深埋:8.7013.50m,平均11.78m。第4层粉质黏土Q42(al+pl):灰色,局部灰黑色,可塑,局部软塑,含有机质、木炭及螺屑,含大量黏土团块,夹粉土或黏土薄层,局部相变为黏土,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3 MPa-1,为中等压缩性。厚度:0.603.60m,平均2.07m;底层标高:39.1944.53m,平均41.27m;底层埋深:12.8017.00m,平均15.47m。第5层粉质黏土Q42(al+pl):褐灰色灰白色,可塑,局部软塑或硬塑,含有机质、螺屑,含大量黏土团块,含钙质结核薄层(即5-2层)

7、,夹黏土或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1MPa-1,为中等压缩性。厚度:0.905.30m,平均2.90m,层底标高:36.1341.43m,平均37.94m,层底埋深:15.7020.90m,平均18.80m。第5-2层钙质结核Q42(al+pl):褐黄灰白色,中密,湿,结核成分为钙质,形状为中空的针状、管状及粒状,易碎,含量约为50%70%,含小姜石及砾石,混中粗砂颗粒,局部呈钙质胶结,该层呈透镜体分布,最大揭厚度:2.90m。第5-3层粉土Q42(al+pl):褐灰色,中密,局部密实,湿,局部很湿,含有机质,夹粉质黏土薄层,摇震反应中等迅速

8、,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1 MPa-1,为中等压缩性。该层呈透镜体分布,最大揭露厚度:3.90m。以上各层为第四纪新近沉积土(Q42),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以下土层为一般沉积土(Q41)或老沉积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或好。2.2.2、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上层属于上层滞水,稳定水位埋深2.0-5.90m。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为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包括锚索)为弱腐蚀性。2.3、 基坑周边环境概况基坑北侧为*村民宅,基坑距民宅最近处约5m;基坑西侧为*大街,基坑距道牙最近处约22m;基坑南侧和东侧为已建*小区住宅及地下车库,拟建地下车库与已建地下车库相互连通

9、。基坑周圈无需保护管线。三、施工准备3.1、现场交接准备对现场实况进行详细勘察,复核现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了解周边道路情况,与业主、监理一起查明施工场地地下管网线路、障碍物等,并办理相关手续,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办理相关手续。3.2、技术准备1)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学习和安全与技术交底。 2)根据工程需要加密现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并且加以保护。3)进行现场临电、临水、消防用水、消火栓、办公用房、作业棚及临时道路等进行系统布置并实施。4)施工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各施工部位土层及地下水进行详细的了解。四、项目部组织机构现场组织管理机构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测量员、施

10、工员、质检员、资料员组成。项目部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序号职 务姓 名职称或资格证1项目经理2项目副经理3技术负责人4施工员5工程预算6安全员7质检员8资料员五、总体施工部署5.1、施工管理目标1)、质量目标产品合格率100%,顾客满意率85%,合同履约达到100%。2)、工期:根据现场打桩、降水等情况确定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不断提升安全产品的管理水平,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和安全。4)、环境目标不断提升环境意识,实现现场工作环境无污染。5.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办公及临建:在场地北侧设置临时办公、住宿、设备堆放区域。2)、施工临水、临电平面布置(1)临时用水甲方提供自来水及水管保证现场施工、生

11、活用水。(2)临时用电主要用电设备为:办公、住宿用电。从甲方提供的总配电箱下接电。5.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品牌制造年份额定功率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备注1挖掘机2301日立2010良基础挖土2自卸运土车62012良3铲车1龙工201250良平整、装车4小型挖掘机7012014良清理桩间土5水准仪2良测量6计算机1中国良整理资料7打印机1中国良整理资料5.4、劳动力计划计划配备各种管理人员15人,钩机司机2人,运输汽车司机12人。做好打硬仗、昼夜不停保施工促进度的准备。5.5、施工工期进度计划见附件施工计划横道图六、土方开挖方案6.1 土方开挖总体方案基坑开挖深

12、度为8.7米。分两部分进行土方开挖的施工,一部分为基坑支护边坡开挖,一部分为主楼区域(中间地带)的土方开挖。基坑支护边坡土方工程应分层分段进行开挖,应先撑后挖,严格按照设计工况进行开挖,与支护施工协调配合进行,严禁超挖或倒坡开挖。基坑边坡开挖临近支护坡面时应采用人工修坡,减小扰动,并及时支护,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在开挖过程中碰撞支护结构或扰动原状土。主楼范围开挖:分四层进行挖土施工,第一层挖土4米深,第二层挖土深度均为3米,第三层为桩间土,第四层为电梯井坑、集水坑挖土。开挖时考虑避免扰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间土开挖深度按1.7米计算,基坑的开挖深度为8.7米。6.2土方工程施工流程根据基坑工程设

13、计情况,土方开挖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以机械开挖为主,配合人工削坡修整清底,将土方分层分段进行开挖。开挖应符合基坑支护设计工况。6.2.1、基坑四周内做支护处挖土基坑北侧和西侧需要做支护:挖土与支护施工密切配合(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做支护桩,支护桩已在开挖前施工完成,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时每挖2.5m左右,挂细钢筋网加垫板,喷射细石砼面层50mm厚,然后施工锚杆,依次进行直至坑底。基坑随支护进度进行分层分段挖土。基坑支护边坡的土方开挖各分层开挖标高如下表:层数第一层开挖第二层开挖第三层开挖第四层开挖(桩间土)开挖深度(m)22.52.51.7开挖标高(m)-

14、4.425-6.925-9.425-11.125 1)土方分层开挖厚度第一层开挖厚度为2米,第二层挖土深度均为2.5米,第三层桩间土挖土深度为2.5米,第四层为桩间土挖土深度为1.7米。在机械开挖后辅以(总包单位或支护单位)人工修整北侧和西侧的边坡,避免碰撞支护桩,方便护坡混凝土的施工。2)土方分层开挖宽度与长度,满足支护桩锚杆施工空间要求;沿北侧自东向西开挖,锚杆施工范围内开挖深度为2米或2.5米,开挖宽度为10米。每层开挖深度为锚杆以下0.5米,便于锚杆施工。3)土方分层开挖时间:上层支护程序完成后开挖下一层。6.2.2、基坑中间处挖土基坑支护边坡的土方开挖各分层开挖标高如下表:层数第一层

15、开挖第二层开挖第三层开挖(桩间土)电梯基坑及集水坑开挖深度(m)431.71.9或1.5开挖标高(m)-6.425-9.425-11.125-13.025或-12.525基坑中间挖土分四层进行开挖。第一层:开挖厚度4m第二层:挖土厚度为3米(挖土深度至7米)第三层:挖土厚度为1.7米(挖土深度至8.7米),余留0.3m人工清槽。结合工程桩检测设备安装要求进行,并应预留桩检测设备进出场道路。土方开挖应与工程桩检测配合,满足工程桩检测及土方工程施工要求。第四层:待工程桩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挖土,挖土厚度为1.9米(挖土深度至10.6米,局部电梯井坑、集水坑挖土厚度按图纸要求)。余留0.3m人工清槽

16、。土方工程施工时,第三层、第四层挖土施工时均在地下水位线以下,需要及时修筑土方运输道路。6.3土方开挖应与边坡支护喷锚护坡施工相互配合外,基坑边坡的开挖与主楼基础的开挖应按照各层开挖深度交错进行6.4依据工期要求及止水帷幕、支护桩的位置,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土坡道需设置在基槽内的南侧(主楼的南侧部位),土方开挖最后至出土坡道口时,将坡道处土方按1:1.5的坡度分层进行挖除,分层补做坡道处的喷射混凝土护坡。施工时柱墩处、电梯基坑、集水坑处的挖土需及时进行定位放线,避免超挖以及对基坑底土产生扰动,同时避免对工程桩造成破坏。人工清槽底及柱墩处、电梯基坑、集水坑处的人工修整要及时,随机械挖土进行。未

17、及时清理的多余土方用人工清理、使用塔吊运至自然地面装车运走。在挖土过程中挖掘机和运土车辆严禁碰撞工程桩和管井。6.5、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整体土方开挖前场地四周地面设排水沟和截水沟,避免地表水流入开挖基坑内。当边坡土质较差或遇砂层时,应适当降低每层土方开挖高度。(2)在挖土时边坡上如发现有滑移等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和软弱夹层、裂隙时,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崩塌与下滑; 当遇到地下管线时应通知市政、电力部门,将其移位后再行施工。(3)在机械挖出支护坡面土体后,要求人工及时修整边坡。基坑围护紧随土方开挖进行。(4)根据基坑监测提供的数据调整开挖深度。(5)基坑的土方完成后排

18、干积水和清底,及时进行基础施工。(6)尽可能增加开挖工作面和运输路线,充分利用和保持装运路线,加快装车速度。(7)基坑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应采用砂、碎石填补夯实; 对软弱地基,经设计、监理同意后,可采取换填土层或加强垫层等办法。(8)土方工程不宜在雨天进行。在雨季施工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完成,并应切实制订雨季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9) 挖土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30CM左右由人工清槽,特别是电梯井的开挖必须人工挖除。(10)开挖中若遇土层性质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实际修改土方开挖方案,并报监理审批。(11)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挖土标高,边挖边修边坡,以防坍塌。(1

19、2)挖至基坑底时,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验槽。七、基坑边坡支护及降水方案7.1基坑支护方案根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土方开挖深度为8.7米。工程南侧和东侧为已施工完成的地下车库,施工时与之相连接即可。故工程基坑支护只需考虑北侧和西侧。考虑到基坑周围环境及相临建筑物和管线对基坑水平位移、地面沉降值的要求,本基坑工程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做护坡桩,护坡桩上设三道锚杆,桩间土防护采用钢板网喷射混凝土面层。 支护桩施工要求如下:7.1.1护坡桩桩径600mm,桩间距1200mm;冠梁、桩身砼强度均为C25;砼保护层厚度;桩身50mm,连梁20mm。7.1.2护坡桩施工桩长20m

20、,护坡桩嵌入冠梁50mm,主筋锚入连梁长度500mm,主筋搭接长度10D,钢筋笼同截面内接头不超过主筋的50%,16加强筋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10D。水泥土搅拌桩桩径500mm,搅合搭接宽度200mm,桩间距300mm,桩长13米,搅拌桩水泥砂浆的水灰比为0.7,水泥掺量取土的天然质量的15%,水泥采用P.S.A32.5水泥。7.1.3护坡桩上设三道锚杆:锚杆水平间距1200mm,一杆一锚,锚杆倾角为15度,成孔采用锚杆钻机成孔;水泥采用P.S.A32.5水泥,水灰比0.7.7.1.4桩间土防护采用钢板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层面厚度为80mm,混泥土强度等级C20,钢板网采用12横向拉筋与两侧桩体

21、连接,拉筋竖向间距1.5米,锚入桩内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7.1.5基坑阳角处施工时为避免交叉锚杆的互相影响,应分别对相邻两侧面上的锚杆的竖向位置和入射角度进行调整,竖向位置调整幅度不得大于15cm,角度调整幅度不小于2度。7.1.6为防止雨水浸湿坡体,坡顶设置厚100mm,宽1.0m混凝土翻沿。7.1.7基坑顶设防护栏杆、挡水墙及排水沟。7.1.8止水帷幕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桩径500mm,搅合搭接宽度200mm,桩间距300mm,桩长14米,搅拌桩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0.7,水泥掺量取土的天然质量的15%.水泥采用P.S.A32.5水泥。7.2基坑止水及降排水措施7.2.1 综合考虑本工程

22、基坑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四周(北侧和西侧)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基坑侧壁止水帷幕,基坑内采用管井降水,基坑内侧降水至基底1m以下,基槽开挖前应先行降水不少于15天,总共降水时间按90天考虑,具体降水时间可根据施工进度及基坑回填情况适当调整。7.2.2 单根搅拌桩止水帷幕桩径500mm,桩与桩有效搭接不小于200mm,止水帷幕桩长14m。采用PSA32.5水泥,搅拌桩水泥浆液的水灰比0.7,水泥掺入按取土的天然质量的15%,采用湿法施工,整桩复搅。7.2.3 降水井井径400mm,滤水管内径300mm,井深为13m,基坑内降水井共计8眼。北侧及西侧基坑外的观测井共7眼,井径400mm。井管外滤料宜

23、采用粒径14mm石屑砾料,并且保证不均匀系数小于2。采用深井潜水泵进行抽水,井点使用前应进行试抽水,确认无漏水漏气等异常现象。7.2.4 在基坑开挖以前应首先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对开挖场地的地下水位进行复核,若发现水位和设计情况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调整止水及降水方案。7.2.5 在基坑围护结构顶部外侧1.5m设置砖砌挡水墙,墙高0.3m,宽度0.24m。挡水墙外侧设300mm排水沟,防止雨水侵蚀基坑侧壁。基坑外侧地表应硬化且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八、基坑监测方案8.1监测内容及要求本基坑属于一级基坑,根据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要求应进行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周边土体竖向位移、

24、周边地表裂缝的检测。位移及沉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检测数目不少于3个,其余各监测项目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均应满足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2009的有关规定。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专项检测方案,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等各方认可。8.2监测点的设置基坑支护桩或基坑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8.3监测频率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当基坑施工期间的监测频率为1次/2d

25、;。底板浇注后1-7d为1次/1d底板浇注后714d时1次/2d;底板浇注后1428d时1次/3d;28d时1/5d。同时监测或施工单位应根据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施工情况进行监测,保证在每一工况开挖及支护前后均进行监测。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密监测频率:(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或超过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达到规范要求的报警情况。(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情况。(4)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5)基坑附近的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允许值。(6)支护结构内力突然增大或出现开裂。(7)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或出现严重开裂。(8)临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

26、、不均匀沉降或出现开裂。(9)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8.4基坑变形报警值施工中针对保护对象制定报警应急措施。8.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处理措施。(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2) 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塌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土钉出现过大变形、压曲、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

27、,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8.6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每天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对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具体检查内容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九、冬雨季施工措施1、现场上下水管道入冬前应做好保温防护工作。2、施工机械设备应做好保温防护工作。3、及时接收天气预报工作,及时调整施工计划。4、基坑外侧砌厚240挡水墙,砖墙平均高0.3m;砖墙内外侧及顶面抹1:2.5水泥砂浆,防止场地水流入基坑内。5、现场备用污水泵4台,在挡水墙外侧设300*300排水明沟将雨水排入市政下水管网。排水设备与设施专

28、人管理,严禁挪用。6、在基槽底部、基础外侧设300*300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及间隔30m设集水坑,随时观察集水坑内积水情况,及时排除坑内积水。7、配备足够的防雨、防潮材料和设备,包括潜水泵、塑料薄膜、彩条布、雨衣、雨鞋等;8、安排好雨季施工项目,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做好安全质量保证技术交底;9、严禁在中雨雪天气进行挖土施工,土方开挖施工前应准备足够的塑料布、水泵等防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边坡造成塌方,随时准备排水。十、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9.1、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挖机在坑内施工须由专人指挥,严禁人进入挖机的旋转半径内。2)严格执行挖土机安全操作规程和挖土工程安全技术

29、交底中的有关规定,安全交底工长要交到个人,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坚持持证上岗制度。3)各施工机械台、班组的主要负责人兼职安全员,建立安全责任体系。4)保留一部分上层土垫在下层,确保挖掘机行走稳定。5)在工作中遇到挖掘机有异常现象或声音不正常,要立即停止挖掘,全面检查,不得盲干。6)挖掘机抓斗停止工作时要关闭油泵,挖掘前要对主要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操作。7)进出基坑人员和离车离机人员一律戴好安全帽。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电器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施工现场防火规定。8)挖土中注意保护电缆和管线。9)基坑周边不得堆放重物和行走车辆。10)挖土过程中严禁机械碰撞支护桩体、工程桩和管井。1

30、1)机械进出口通道应采取垫碎石、建筑垃圾或钢板铺设。1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进行,土方开挖过程中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主体工程桩移位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的损坏等工程事故。13)机械设备由专人操作,非机上人员不得乱动。14)运输车辆要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不得在现场任意行走。15)土方运输车辆按指定路线行驶,土方运输车辆不能将土撒在公路上。16)夜间出土要有足够的照明措施,在工地布置照明灯。9.2、安全保证措施:1)基坑开挖前首先进行基坑水位测量,确保水位在开挖深度以下1.0m左右,以减少开挖土层的含水率,改善土质性能,增强基坑周边支护的稳定性。2)土方开挖分层开挖,以

31、防止土层高差过大,引起分层处塌方或对桩的挤压位移。3)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土钉未设置完成,且未达到开挖要求的强度或承载力时,严禁超挖土方。4)作好基坑内的降水、排水准备,一旦基底有水,及时启动管径降水,以保持基底干燥,增强坡底土的力学参数,确保基坑安全。5)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6)应派专人负责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的监测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7)上下通道:进入基坑上下人通道采用脚手钢管和扣件搭设形成一个斜爬梯,“一”字形搭设,宽度1.2m,确保斜道坡度不大于30度,斜爬梯有立杆(支在基坑面)、左右栏杆和水平杆做成,在水平杆面上铺架和防滑条供施工人员上下。在

32、基坑内搭设四部爬梯。8)基坑防护:为了安全及临边防护需要,基坑四周边设置防护栏杆。在基坑边挡水墙外侧用48钢管设置防护栏杆,立杆高出自然地坪1.2m,立杆间距1.5m,埋深0.8m,第一道水平栏杆距地面0.6m,栏杆用红白相间的油漆涂刷并用密目安全网封挡,设置警示牌,防止人员及物体坠落。9)基坑周边荷载设置:基坑上口线3.0m范围内严禁堆载,3.0m以外基坑周边设计地面荷载20kPa,基坑周边堆载严禁超过设计荷载。十一、环境保护及扬尘治理措施1、严格遵守建设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文明工地要求和标准化管理的规定。2、运土车辆进出大门应听从现场指挥,大门处设置专门的洗车台,清理轮胎上泥土派人工清

33、洁干净,掉落的泥土立即清理归堆,洗车点冲洗汽车的泥浆需要经过泥浆池沉淀后方可派入市政污水管道。3、车辆装土高度应防止渣土在运输途中掉落,运土车辆开出场地前进行封闭覆盖,严禁在路上遗洒。4、每天派专人清扫马路,清理地面的泥土,保证周边马路的干净整洁。5、积极协助业主做好周围居民的协调、安抚工作,防止扰民或民扰现象的发生。十二、施工应急预案本工程土方开挖面积大,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为防患于未然,我们成立坑底开挖应急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应急现象,制定专门的应急方案,保证应急情况发生时,够及时排除险情,使整个现场处于受控状态。1、应急小组机构1)应急沟通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随时与业主方代表、基坑支护设计单位以及监理总监联系,共同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沟通见 “突发事件沟通流程图”。2)坑底开挖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