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_第1页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_第2页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_第3页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_第4页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这是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第1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正如古诗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多种多样。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因素,使我们在解决事情的方法上也不止有一种选择,那么我们如何让自己的思维突破常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写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二、浏览感知 明白文章论述的话题1、了解文体。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属于哪一种文体?明确:议论-即对人或事物、社会现象、问题等表示自己的立场、意见、观点。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就是

2、议论文。在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立场之前,首先要了解议论的话题。2、明确话题。浏览13段,思考:文章开篇,从分析一个问题的答案入笔,否定哪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端?倡导哪一种思维方式?学法指导: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模式”和“方式”的不同,以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学生讨论、交流发言。否定“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倡导“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小结:本文开篇,通过一个现象,来引出论述的话题那就是创造性思维。三、紧扣问题理清文章的脉络1、 跳读412段,思考: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学法指导: 注意设问句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及其作用。往往出现句末或句首或独句成段

3、,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而后交流发言。明确:1)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2)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四、仔细琢磨分析文章的内容1、轻声朗读4-8段,思考:1)作者认为产生创新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有哪些?2)难句理解:“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以后”。这种情况”指代什么?“它”指代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质疑,交流明确:渊博的知识;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请同学们一起朗读5、6小节提示:注意长句子朗读的停顿。明确:“这种情况”指代“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它”指代“新的创意”。追问:请你举例

4、证明作者的这一观点。学生答。追问:文章举了哪两个例子,请概括。学法指导: 概括事例的方法谁做什么事?明确: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2、请你用简明的语言来另举例子。学生答,教师指导纠正。小结:这一部分,作者论述了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需的要素。你觉得你身上一具备了哪些要素?你觉得自己是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吗?(学生交流,引出下一个环节)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明确: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4、齐声朗读最后一个小节:提示:要

5、读得有力、自信。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明确: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质疑、争辩,教师点评。五、赏读课文析词句品味文章的语言1、再度走进文本,画出你认为文章中能起承上启下的重点句。它们大都以什么句式出现?表达有何好处?明确:文章开篇: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样呢?这是唯一”。第4段段尾:“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存在富有创造力和

6、缺乏创造力的区别有哪些呢?”。它们大都以设问句式出现,作用有: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两例起承接、过渡作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明确:“大多数”一词强调了获得灵感多数情况下并非轻而易举,但也有轻而易举获得灵感的时候。这

7、一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不能删。因为“总是”强调了富有创造性的的人都这样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无一例外,如果删去了就没有强调的意味,表示的范围也不明确。“真正关键”强调了“如何运用知识”是发挥创造力的最重要的必需的要素,如果删去,则表明该要素是一般的,无突出强调的效果。不能删,“之一”表示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除了这一根据之外,还有别的根据,如果去掉,就显得太绝对,体现不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以上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合作、交流、辨析完成,教师巡回参与交流。六、拓展课文学创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3个回形针,一张卡通信纸。在实践中探索回形针的用途。(夹书、书签、钓鱼钩、女生的花夹子、当拉

8、链坠、门帘、项链)结束语:同学们,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只有勇于和善于创新,才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我们肩上。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更多的创新精神,人人都争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第2篇学习目标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点,认识创新对人类的巨大作用。课前准备1. 解作者,读创造学思想录全文。2. 集有关创造的故事或道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关于创造的故事故事一: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考题是向和

9、尚推销梳子,第一个人一把梳子也没能推销出去,因为和尚显然不需要梳头发的梳子;第二个人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他劝老和尚用这把梳子来梳胡子;第三个人居然推销了一千把梳子,他说动寺院用这梳子赠给香客以保佑他们。这第三个人当然被录取了,并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故事二:以鞋类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某体育用品公司打算到非洲拓展市场,市场调查人员甲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子,鞋子在那里没市场。”市场调查人员乙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子,那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鞋子市场啊!”最后该公司毅然到非洲拓展市场并取得了成功。用以上两个在无商机处创造商机的例子来导人创造性思维,从而进入文章。(用这样的故

10、事导入,一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跟创造性思维结合得非常紧,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2.说你所知道的创造的故事。3.结合故事,谈谈你所理解的创造。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作者表达的观点。(参考: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2、把无法理解的片段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三、深入探究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的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亚历山大。(2)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3)在飞机场上看时装的人。(4)建筑师。讨论并归纳:(1)亚历山大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求异性,对常见的、惯用的做法持分析的态度。他的求异性表现在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

11、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的解决。亚历山大使人们从习惯性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的思维具有变通、独特的特性。其实这则有关亚历山大的寓言也折射出与哥伦布竖鸡蛋一样简单而浅显的道理。(2)将无用的锯末变为有用的引火燃料,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发明者将观察到的事物和已有知识或假说联系思考,把锯末与引燃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特异性、重复性加以比较,发现其必然联系、本质现象。只有独具慧眼、观察敏锐,洞识其潜在意义,才能抓住时机,作出创造。(3)飞机场上人来人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穿着不同服饰的人,汇集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万国时装展。做为时装设计师在这里他才会有活跃的灵感,这时人

12、脑以最优越的功能,加工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注意力高度集中,想象骤然活跃,思维特别敏锐,情绪异常激昂。(4)在绿地间铺设人行道的做法是逆向思维,它突破了思维定势,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常是先铺道再走人,现在是先走人,根据人常走的轨迹及路的宽窄来铺设人行道,既优雅自然,又满足了行人的需要。设计者在思维过程中把注意力转到外部因素,从而找到问题限定条件下的常规方法之外的新思路,也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将思维流向从侧面去扩展和推广或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如下的特点: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2.从你的箱子里走出

13、来”中的“箱子”指什么?“箱子”指的是难以突破的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它使人们难以突破常规性思维的束缚,寻找到新的领域、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办法。3. “看到画面之外”的“画面”在广泛意义上指什么?“画面”指直接呈现在眼前的可触可感的现象。“画面之外”指的是现象所反映的一些本质属性。铁轨火车是眼前所见之物,而“市场”、“竞争”、“分享”、“相聚”、“交流”是这个“画面”之外的东西。四、作业摘录文中隽永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第3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3.培养独立阅

14、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快速高效的默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思路,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2.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2.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的关系。3.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4.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教学工具】教学PPT,朗读音频【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互动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15、趣 味导入同学们,一张 白纸有四个角,假如你把它剪掉一个,它还有几个角?(3个、5个这取决于剪的方法,可能是沿对角线剪,可能是只剪一个小角,也可能是弯曲着一个角剪)可见,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正如苏东坡的诗句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结论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创造性思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讲述这个道理的课文谈创造性思维。二、知识卡片1.作者档案罗迦 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心当头棒喝等著作。“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2.背景链接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

16、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 中,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知识学得比较死,不善于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 问题。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造都是天才人物的事,与自己无缘,不相信自己也能发明创造,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3.语基积累(1)生难字蒂(d) 孜(z) 汲(j) 渊(yun) 恒(hng) 榨(zh) 锲(qi)(2)重点词语探求:探索追求。汲取:吸取。渊博:(学识)深而且广。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素材:指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

17、厚牢固,不可动摇。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第二课时一、初步感知1.文题探讨“谈创造性思维”,既是文章的标题,又是作者论述的对象。2.分层解读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强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第412段):提出“

18、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的见解;论述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指出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有探求新事物的态度和意识,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就是富有创造性的人。二、深层领悟1.文中说:“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天才般的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思考苹果落地开始的;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从观察壶里的开水顶着壶盖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潘嘉顿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

19、,大半是从“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就有大想法的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条规律。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 明这一道 理的?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因为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2)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 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3)举

20、例论证,如作者在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要素时,列举了古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8226;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引用论证,如第10段,就引用了某心理学专家小组 的研究结论。【结束语】本文由一道选择题入手,阐述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板书设计】谈创造性思维 罗迦 费 因格提出问题: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分析问题: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 素,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解决问题: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1、的关键所在,层层深入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简短第4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在快速高效的默读中,筛选信息,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3.理解体验设问句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真的不止一个,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着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用举例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本文作者看问题的角度,敢于向固有的观念挑

22、战的勇气。教学难点论证方法;层递的结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诵读法:对比法;举证法。课前准备:罗迦费因格的相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创新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原因,创新是一个国家屹立世界的前提。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那么怎么才能走一条独创的道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斯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

23、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先在课上各自诵读全文,同时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认真阅读书中注释并使用工具书。老师检查自读情况。2.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观点的论述,分析概括文章层次。让若干个学生依次诵读全文,同时复习生疏的字音和词义;然后让学生先在组内表达各自的理解情况,再统一意见,回答问题;最后经过老师指导和修正后,投影显示: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举例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及其所引发的创造力。第三部分

24、(第13自然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号召大家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课文精读1.作者开头引述材料有何好处?这样开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同时,从材料中提出一个问题,也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写法。2.作者从这个材料中提炼出了一个什么观点?“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意在表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同时也批驳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狭隘观点。3.作者用“可以说”一词承上启下,说明应“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一个答案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那么,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1)必须精通各种知识,这是形成创新意识的素材。(2)必须

25、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4.作者在论述上面这个问题时,举了两个例子,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再举一些例子。举例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田忌赛马;飞机和船的结合产生了航空母舰,等等。5.第9自然段开头作者用“不过”一转,通过两个设问将问题引向深入,他是怎样分析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这一问题的?首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前者自我压制,从而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后者关注极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从而获得灵感。其次,作者摆出典型的创造型名人的事例来加以论证。6.作者由此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举例证明。见课文第12自然段。伽利略从教堂挂灯链条

26、的嘀嗒声中得到的启示;瓦特看见水烧开时水壶盖震动而受到启示等。7.体会第11、12自然段中“大多数情况”“往往”“主要之一”的作用。对内容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说明一般如此,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避免表意绝对化,用语准确。8.通过以上分析,作者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怎样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态度意识及三个关键,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9.课文在证明论点时采用的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什么?第二课时摆事实,讲道理。复习提示1.名言(教师可以出示名言):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塞缪尔约翰逊)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

27、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陆登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同学们交流各自查找的有关名言。2.聚焦论证方法。问题设计:观点: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请选择一则格言作为论据,写一段文字来论证上述语段中的观点。然后小组交流。启迪学生,这就是道理论证。道理论证是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巩固理解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

28、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透彻,增强了说服力。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探究升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