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近代化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近代化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近代化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近代化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近代化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限时集训(六)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近代化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对应学生用书第153页)(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岳阳高三质检)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传统手工技艺优于机器生产D中国棉布纺织技术优于英国A材料信息说明中国土布与英国机器棉布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与质量优势,故A项正确;B项是材料中中国土布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原因,非材料所问

2、,故B项错误;机器生产具有手工生产不能比拟的优势,故C项错误;中国棉布纺织仍是手工劳动,而英国棉布纺织已使用机器生产,故D项错误。2(商丘高三模拟)有人针对洋务运动指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此人主要强调的是()【96084035】A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将败坏社会风气B国家应加大工业投资以引导民营企业C洋务运动的出路需依托民营企业发展D学好西方技术就能全面超越西方国家C此人认为“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放宽民

3、间设厂的限制是必要的,与败坏社会风气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提及国家应加大工业投资以引导民营企业,故B项错误;“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说明此人认为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出路需依托民营企业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超越西方国家的关键是“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发展实业,而不是学好西方技术,故D项错误。3(湖北六校联合体高三联考)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太平天国起义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的背景下,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兴大臣,开始主动改革开放,发展“洋务运动”。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诞生了一批亦官亦商的团体“绅商”。绅商的诞生()A客观上推动经济结构的变

4、动B导致清末政治的日益恶化C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D促成“四民社会”的解体A根据材料可知,绅商是亦官亦商的团体,他们从事工商业活动,有利于瓦解小农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客观上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项正确;B项表述属于本末倒置,把因果关系颠倒,故B项错误;绅商是亦官亦商的团体,是以清政府官员的身份从事工商业活动,并不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范畴,故C项错误;绅商主要身份依然是清政府官员,属于传统士绅的范畴,因此促成“四民社会”的解体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4(惠州高三模拟)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

5、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A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材料信息只是客观地介绍了晚清时期近代中国各地工人彼此之间及其与农民阶级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未提及相互间的矛盾状况,故A项错误;工人的工资水平未必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而且直隶地区呈现的是农民而非工人的工资水平,故B项错误;在近代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显然是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直隶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并不能通过当地农民的收入状况得到体现,故D项错误。5(德州高三模拟

6、)下表是1910年中国境内流通的货币形式。据此可以判断当时()货币形式百分率(%)新的货币形式银币中国银元96外国银元434铜币新铜币59纸币银两票17银元票2铜钱票4外国钞票44旧的货币形式银锭14铜钱15据美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金融C中国融入世界市场D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压制C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解体,但自然经济在近代并没有完全解体,故A项错误;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当时市场流通的货币中,中国货币占566%,故B项错误;当时市场中流通的外国货币占434%,可以说明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说明当时中国的金融状况,并没有涉及民族资

7、本主义的问题,故D项错误。6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在筹建期间借用公款,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办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这反映了()A民族资本家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B中国社会传统阶级结构出现裂变C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D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C由“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可知,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内部竞争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讲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遇到的问题,没有强调阶级的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筹建期间借用公款,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

8、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可知,真正对民族资本主义有影响的是封建势力的存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外来势力,故D项错误。7有人认为:“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此人认为,“断发易服”可()A推动变法成功B推动政治变革C推翻清朝统治 D加速革命胜利B从材料“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可知,“断发易服”可推动人的行为政治变革,但不一定就能带来改革变法的成功,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有人总结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是没有推行“断发易服”,故“断发易服”可推翻

9、清朝统治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断发易服”只是从发型服饰上带动人们行为政治的变化,不能体现“断发易服”会带来政治成功的结果,故D项错误。8(石家庄模拟)1879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这一过程体现了()A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B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C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D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C李鸿章本身就是统治集团成员,故A项错误;李鸿章所提倡的不是民族工业,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

10、可知,近代化思想与传统保守思想并存,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提及铁路修筑,且清政府最终也同意了,并不能体现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故D项错误。9(荆州高三调研)1903年10月,申报载文:“考东西洋各国所出各报,必经官吏核明,始行刊布,其于谤议泄漏,亦皆悬为厉禁。中国未有报律,故终无法以处之。必欲整顿各报,非修订报律不可。否则非徒禁人阅看、禁人代售均为无益之空言。”这反映出()A清政府加强了新闻立法管制B清政府实行禁止华人办报政策C外国人垄断中国新闻报刊业D新政期间大众传媒得到了发展D材料中没有政府加强新闻立法管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禁止华人办报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中国

11、的报刊业为外国人掌控,故C项错误;根据“中国未有报律,故终无法以处之。必欲整顿各报,非修订报律不可。否则非徒禁人阅看、禁人代售均为无益之空言”可知,题干描述了近代中国报刊业兴起之初的乱相,有人希望政府能出台法律进行规范,由此可推断大众传媒得到了发展,故D项正确。10(乌鲁木齐高三诊断)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首先统一货币发行权,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这一措施的结果是()A便于官僚资本搜刮百姓B推动中国融入国际金融体系C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D致使金属货币完全退出金融舞台A根据材料“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

12、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这便利了蒋、宋、孔、陈四大官僚资本控制金融、剥削百姓,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与国际金融的关系,故B项错误;对外贸易顺差与史实不符,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D项表述过于绝对。11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D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A材料中国民政府将原本属于人民的敌伪产业收归国有,体现了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荣

13、德生主张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官僚资本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的结论,故D项错误。12(大同高三模拟)曾经作为中国人主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在汽车、摩托车大行其道的年代,几乎失去立足之地。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它又在呼唤环保健康的人群中再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说明() 【96084036】A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变慢B自行车具有便捷的特点C中国自行车制造水平高于汽车的制造水平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D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时间观念大大提高,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自行

14、车便捷的一面,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自行车与汽车制造的比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又在呼唤环保健康的人群中再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可知,由于人们环保、生活理念的转变而使自行车焕发新生,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明清城市奢靡之风。这股风气先由城市传到市镇,再影响到周围的农村。而且奢靡消费风气波及社会下层,使过去官方所订立的身份等级制度崩解。人民对城市的观念亦有改变,不再把城市当成权威所在地而视为畏途。城市文化也在这时有了进步,尤其

15、是印刷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出版事业及新闻传播工具的多元化。小说的普及流传是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家,而且在城市产生了许多有名的戏班。摘编自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材料二清朝末年(新政时期)至解放期间,中国城市改造体现在诸多方面:城墙被拆掉,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城墙提供的安全感和威严性;街道被拓宽拉直,并铺设成柏油路,设置照明街灯,植树也成为建设“花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广场和体育场等新的公共空间的开辟,最明显的是,天安门被改造成一个公共广场;图书馆、礼堂、电影院和百货公司等新式建筑物的出现,促进了新形式的人际交往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摘编自周锡瑞重塑中

16、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和晚清民国时期城市发展的异同,并指出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变化。(9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材料二“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城墙提供的安全感和威严性”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一“尤其是印刷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出版事业及新闻传播工具的多元化”、材料二“设置照明街灯”得出新技术的出现(如明清印刷技术、民国的电气化、大型建筑物等);根据材料一“使过去官方所订立的身份等级制度崩解”、材料二“促进了新形

17、式的人际交往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得出社会等级结构变动导致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根据材料一“人民对城市的观念亦有改变,不再把城市当成权威所在地而视为畏途。城市文化也在这时有了进步”、材料二“最明显的是,天安门被改造成一个公共广场;图书馆、礼堂、电影院和百货公司等新式建筑物的出现”得出城市功能的变化,政治功能减弱,经济和文化功能加强;城市文化发展等。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城墙被拆掉,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城墙提供的安全感和威严性”得出晚清民国时期城市结构和面貌的改变更大,如城墙被拆掉,城市重新规划,出现许多新型的建筑物等;根据材料二“公园、广场和体育场等新的公共空间的开辟,最明显的是,天安门被

18、改造成一个公共广场”得出城市为普通民众提供的公共空间更加丰富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城市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结果,而晚清民国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所发生的变化。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平等的观念,如城墙拆除,城乡的差距被缩小;公共的观念,如许多公共建筑的建成,人们的公共意识会增强;时间的观念,如照明街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作息规律;休闲的观念,如公园、电影院的出现,人们有了更丰富的娱乐节目;市场的观念,如百货公司的出现,增加了消费购物的场所;民主的观念,如大型广场的出现,人们增加了交流互动的空间;运动的观念,如体育场的出现;卫生的观

19、念,如柏油路的建成,避免了城市尘土飞扬;美化的观念,如城市植树;读书的观念,如图书馆的出现;协商的观念,如礼堂的出现有助于人们商议讨论事情等。【答案】(1)相同:商品经济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如明清印刷技术、民国的电气化、大型建筑物等);社会等级结构变动导致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城市功能的变化,政治功能减弱,经济和文化功能加强;城市文化发展等。不同:晚清民国时期城市结构和面貌的改变更大,如城墙被拆掉,城市重新规划,出现许多新型的建筑物等;城市为普通民众提供的公共空间更加丰富等。原因:明清城市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结果,而晚清民国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所发生的变化。(2)变化:平等的

20、观念,如城墙拆除,城乡的差距被缩小;公共的观念,如许多公共建筑的建成,人们的公共意识会增强;时间的观念,如照明街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作息规律;休闲的观念,如公园、电影院的出现,人们有了更丰富的娱乐节目;市场的观念,如百货公司的出现,增加了消费购物的场所;民主的观念,如大型广场的出现,人们增加了交流互动的空间;运动的观念,如体育场的出现;卫生的观念,如柏油路的建成,避免了城市尘土飞扬;美化的观念,如城市植树;读书的观念,如图书馆的出现;协商的观念,如礼堂的出现有助于人们商议讨论事情等。(答出其中三方面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解读上述材料,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