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深度学习,也叫深层学习
2、,指学习者 , , , ,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基于理解,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ABCD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胡笳(qi) 臆度(du) 啁啾(ji) 循规蹈矩(j)B鄙薄(b) 溺爱(m) 凋敝(b) 仙山琼阁(qng)C执袂(mi) 箱箧(qi) 旋转(zhun) 虚与委蛇(y)D玛瑙(no) 作梗(gn) 消长(chng) 风姿绰约(chu)3下列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猫鼠中“我”曾经查考过猫和鼠成仇的“动机”,夏夜长妈妈还和“我
3、”讲猫和老虎的故事,“我”的床前还帖着两张花纸,分别是八戒招赘和老鼠成亲。B海底两万里叙述了“我”和两个同伴在“鹦鹉螺号”船上经历过的所有快乐和不幸的事情:海下狩猎,搁浅,珊瑚墓地,克利特岛潜水人,受困冰层,大战章鱼C八百里的通天河,悟空和八戒变童男、童女准备除妖,后来那妖逃回水宫,设计抓去唐僧。悟空无奈请来观音,收伏妖怪,原来是观音池中金鱼走脱成精。D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和同志们面对疾病、饥饿、寒冷和土匪的骚扰等不利因素,毫不畏惧忘我工作,如期修通了铁路,朱赫来感动地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还送给保尔一把枪。4语言运用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请愚兄你别拿着比我高的成绩,还跟敝人说
4、没有考好啊!B家父常教育我,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C我至今还惠存着您送我的“翰墨书香,家国天下”这幅书法作品。D学生我认真读过老师您的拙作,对您在文章中的一些高见十分佩服。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令初下,群臣进谏_。(邹忌讽齐王纳谏)_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将雪压冬林的景象喻作“_”可谓想象奇特。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情
5、与月,表达对朋友关切之情的诗句“_,_ 。”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下面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A处的生物学家是_,B处的潜艇名称是_。在挪威沿岸一带的危险海域中,A(生物学家)和尼德兰、康塞尔,乘坐小艇脱离了B,结束了这次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北两极海洋的海底两万里环球旅行。孙悟空共有三次离开唐僧,其中,主动离开的那一次的原因是(_)A他打死了白骨夫人幻化的三个人 B他毁掉了人参果树C他打死了六个强盗 D他打了师傅唐僧二、阅读7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喜雨亭记(节选)苏轼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6、,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扶风:凤翔府,位于现在陕西省境内。1061年,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忭(bin)
7、欢乐。荐饥:连年饥荒。二三子:你们。优游:悠闲自得。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而吾亭适成(_)既而弥月不雨(_)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使 吾 与 二 三 子 得 相 与 优 游 以 乐 于 此 亭 者 皆 雨 之 赐 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4丁卯三日后,苏轼在朋友圈发了以下内容。请联系文本内容,分析其原因。8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下列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8、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
9、,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林壑尤美/怨天尤人 杂然前陈/蔚然成风B秀而繁阴/山清水秀 水落石出/丢三落四C乐其乐也/知足常乐 宾客从也/择善而从D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泉香酒洌/清洌可鉴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一座像飞鸟展翅一样,靠近泉水,
10、建在石崖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啊。理解:欧阳修在滁州城中,远眺西南群峰,就可以看到像飞鸟展翅一样的醉翁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翻译: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消散;云气聚拢山间,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间早晚的景象。理解:作者描绘出山间早晚的景色变化多端,让人沉醉其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翻译: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理解:太守喝醉了,醉醺醺的坐在众人中间,被人误认为是苍颜白发的老人。3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乐趣。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简要概括欧阳修在滁州为官时的乐趣。修之来此,乐其地
11、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掇:(du)拾取,采取。9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钓船笛张辑载酒岳阳楼,秋入洞庭深碧。极目水天无际,正白苹风急。月明不见宿鸥惊,醉把玉阑拍。谁解百年心事,恰钓船横笛。游岳阳楼记(节选)袁中道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A)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
12、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自已也。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第以束发登朝,(B)为名臣,(C)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钓船笛:词牌名。白苹:亦作“白萍”,水中浮草。练:白色丝绢。愀然(qio):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束发:年纪轻。
13、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毛锥子:毛笔的别称。1请将文言词语“出”“入”“着”准确填入(A)(B)(C)处。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泫然不能自已也(_)昔滕子京左迁此地(_)壮心日灰(_)是则真可哭也(_)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取 酒 共 酌 意 致 闲 淡 亭 午 风 渐 劲 湖 水 汩 汩 有 声。4根据选文画横线句的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古人惜墨如金,却蓄意无尽。有人认为要解读古人文意,翻译不如品味咀嚼。“炮车云生”,绘尽云之状貌;“猛风大起”极言风之狂烈;“湖浪奔腾”摹写浪涛之_;“雪山汹涌”则描画_之澎湃,类周密观潮句: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5下列句中的“醉”字背后
14、所蕴藏的情感与例句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月明不见宿鸥惊,醉把玉阑拍。(张辑钓船笛)A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D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6结合钓船笛游岳阳楼记,说说张辑、袁中道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情怀有何不同?10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股轻柔的春风,能把炎热带出干渴的心灵;谅解是一颗种子,能
15、让每一片心的土地四季常绿。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已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
16、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议论文阅读答案学会谅解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议论文阅读答案学会谅解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
17、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议论文阅读答案学会谅解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文章议论文阅读答案学会谅解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谅解,需
18、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别人。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让我们学会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简要回答)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仔细阅读第段,具体说说本段的论证过程
19、。4从全文的论证过程看,为什么不能将第段删去?11大数据 云气象我们平时从电视、报纸、网站或手机上获取的看似简单的天气预报,其背后却有着极其庞杂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作支撑。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天气预报是经过“云计算”得到的大数据产品。为了获取精确的气象预报,气象部门历来都会收集大量数据,组成超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来自一个庞大的观测网络。目前,全国有2000多个地面站、120多个高空探测站、6颗在轨卫星、5万多个自动监测站、600多个农业检测站、300多个雷达站等,逐日逐小时甚至逐分钟对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监测。仅在贵州,每天就有85个气象站、3万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7部新一代多
20、普勒天气雷达、2个探空雷达站对贵州境内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随着预报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这些数据变得更加精密,数量也持续增加,气象预报也变得越来越精确。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其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一公里、一小时以内。早晨起床后穿薄的还是厚的衣服?要不要进行晨练?长假期间是否要外出旅游?旅游时需要带哪些随身物品如何选择,天气预报会为你提供有效参考。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气象部门还需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制作相应的气象产品,包括面向社会群体的公众气象服务,面向水利、电力、交通、农业以及其他部门或企业的
21、专业专项服务,以及针对干旱、暴雨、森林火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等。比如说能源,可以通过分析电力负荷历史加上气象数据进行用电量估算;农业方面,通过某一地的农耕历史与相关气候信息,就可以指导农户进行农作物种养殖结构调整;还有交通,航班准点率历史加上机场历史天气特征,就可以得到航班延误预测这些日益丰富的气象产品构成了气象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捷。当气象邂逅大数据,气象大数据将大有作为,它必将更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根据文章的内容,说说日益丰富的气象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捷?3请
22、分析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其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一公里、一小时以内。三、应用12仔细观察下面漫画,按要求作答。又是3月5日(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2)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任选一题作文。题目:拧动幸福的开关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禅师的院子开满了菊花。一天,有人向禅师要花,禅师答应了,更多的人前来要花,不久,院子里的菊花就被送的一干二净,弟
23、子说“真可惜,这里本应该花香满园的”。禅师笑着说:“你想想,三年后一村菊香,这样岂不是更好?”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析】本段文字是在给“深度学习”下定义,句与句句式一致,都用了“以为”,应该放在一起,排除D项;句写“目标”,句写内容,按表述的逻辑,应先目标后内容,排除C;句句表达的意思明显比句句更进一层,故句句应放在句句后面,排除A。故答案选B。2、C【解析】A. 胡笳(ji),循规蹈矩(j)。B.溺爱(n),仙山琼阁(qing)。D. 作梗(gng),消长(zhng)。3、A【解
24、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A.猫和老虎的故事是祖母给“我”讲的;选项错误;故选A。4、B【解析】试题分析:A“愚兄”是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C“惠存”是个敬词,意思就是请保存。是指本人将某物(多是指书画、书籍之类的可供纪念用的东西)送给别人,多题写在该物上。D“拙作”是个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说自己的作品是粗陋之作。5、(1)门庭若市 采菊东篱下 谁家新燕啄春泥 晴川历历汉阳树 星河欲转千帆舞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
25、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庭”“篱”“啄”“历历”“淤泥”“随君”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点睛】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6、(1)
26、阿龙纳斯 “鹦鹉螺号”或“诺第留斯号” (2)C 【解析】试题分析:(1)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彼埃尔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之后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最后,他们设法逃走,重回陆地
27、。据此可知,A处的生物学家是“阿龙纳斯”,B处的潜艇名称是“鹦鹉螺号”或“诺第留斯号”。(2)孙悟空离开师父唐僧有三次:第一次是孙悟空刚拜唐僧为师的时候,因为他杀了六个强盗,唐僧不满,责怪于他,悟空一气之下离开唐僧,前往东海龙宫后来被东海龙王劝回去,结果被唐僧戴上了紧箍咒。第二次是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唐僧却受猪八戒的撺掇,认为悟空害的是好人,将悟空逐走。第三次是“真假美猴王”那一回,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被唐僧逐走,后来六耳猕猴假扮悟空攻击唐僧,最后被如来佛祖识破。据此可知,答案为C。二、阅读7、1 (1)恰好(正好) (2)下雨 2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28、。3(1)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开始旱就赐给他们雨。(2)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它离开原地呢?(3)或明或暗,变化不一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4苏轼是在喜雨来临后,扶风百姓和乐,才关注到“亭”的建成,说明苏轼在建亭之时,更多关注的是“雨”的情况。苏轼看到了“亭成”与“喜雨”同时成为现实。一方面可以表明苏轼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亭上“举酒”,感叹“雨之赐”,谈及不“可忘”,又为“喜雨亭”的定名,垫足了充分的理由。【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
29、题注意古今异义词,“适”:适逢,恰好。“雨”:名词作动词,下雨。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
30、,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斯:这些。踢:给予。是:这。杮:削下来的木片。岂能:怎么能。暝:昏暗。晦:昏暗。4题干问丁卯三日后,苏轼在朋友圈发文字和图片的原因。仔细观察图片,将图片上的内容分层次和方位用说明性的语言写出来,综合图片内容,将图片寄寓的情感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图片中文字的内容,这些文字往往揭示图片的主题。如苏轼在建亭之时,更多关注的是“雨”的情况;强调两个关键点“吾亭适成”“喜雨”,表明苏轼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思想;同时为“亭”定名因“喜雨”。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点睛】译文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
31、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
32、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8、1D2【乙】3答案要点:山水之乐 宴饮之乐 同游之乐 丰年之乐【解析】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尤其/责怪,“的样子”/“的样子”;B:茂盛、繁茂/ 秀丽,退下去/丢下,遗漏;C:“以的快乐为快乐”/快乐,跟从/学习;D:靠近/靠近
33、,酒清/酒清。故选D。2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A项有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的意思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在滁州城中,远眺西南群峰,就可以看到像飞鸟展翅一样的醉翁亭”有误,从“山行六七里”“峰回路转”可以看出来。C项“被人误认为是苍颜白发的老人”的理解有误,“苍颜白发”指的就是欧阳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
34、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结合文段和链接材料,找出表现欧阳修乐趣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注意要从“景色优美”“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参考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
35、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
36、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
37、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9、1 A着 B入 C出 2 停止 降职或远调 一天天 这 3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4 激荡(意思相近即可) 浪潮(湖浪、波浪等) 5 C 6 张辑被眼前的景物勾引出万般心事,袁中道由景而生忧愁失意之情,他们都因眼前景物而引发心态上的变化,都局限于个人忧乐。而岳阳楼记中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了个人忧乐,以天下为己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8、”的远大抱负。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对文言词汇的掌握,整体翻译感知文章内容,才能准确地填入词语。通过文章的翻译,我们可以体会到如蝇头小字的小船只能附着在溪水上,所以A出用“着”。第二段写到滕子京的经历,我们可以判断“入为名臣,出为名帅”。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这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同时注意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这样才能将词语解释的更准确。该题中注意“左迁”是降职或远调,“是”作指示代词讲,表示这的意思。3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与断句能力。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
39、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该题中的句子意思是: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所以结合翻译我们可以断句为: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4本题针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结合对文言词汇的理解,翻译划线的语句,句子表现的是作者看到的洞庭湖的雄伟景象。可以翻译为: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这样我们就可以结合题干具体体会景物的特点。“湖浪奔腾”是写浪涛的汹涌激荡,“雪山汹涌”湖浪的澎湃。5本题考查对具体词语的理解感悟。诗文中的词汇往往
40、可以传递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表达出作者的内心诉求。该题中例句的“醉”表达作者一种满腹愁绪的心理,而C项中的“醉”更多表达的是欧阳修被山水美景所陶醉。6本题针对诗文情感的感知理解。首先感知诗歌和文章的内容,然后总结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张辑的钓船笛通过“谁解百年心事,恰钓船横笛。”来表现内心万千愁绪,袁中道也是通过看到的洞庭湖景象,来表达年老力衰知己骨肉之变的失意和惆怅,不过他们的愁绪忧思仅仅是个人的情怀。而岳阳楼记中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了个人忧乐,以天下为己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点睛:对文言文情感的理解感悟,要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完成,结合课内实虚词
41、的掌握积累,翻译文章内容,总结概括文章讲述的内容,发现文章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并且能通过文中具体的事例来分析人物,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10、1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谅解。论述的两个方面:(1)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谅解的重要性)。(2)论述了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2论证方法: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作用:引用孔子和韩愈的言论来论证(我国先哲们早就认识到)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谅解非常重要)。用正反对比论证法,论证了谅解的重要性。3作者首先详举了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魏征的典型事例,然后又略举了齐桓公谅解管仲和蔺相如谅解廉颇的两个事例,从正面论证了谅解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谅解在人际交
42、往中的重要作用) (谅解的重要作用)。最后,从反面举例进一步论证谅解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谅解的重要作用)。(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论证了谅解的重要性。)4因为它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这个观点使文章的论证更符合逻辑,也更严密,所以不能到去。(如果删去会使文章的论证不严密。)(意思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炼能力和梳理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作者的观点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本文先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及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在文章的最后得出一个关于谅解的明确的判断,即“让我们学
43、会谅解吧”,就是作者的观点;梳理概括文章内容,要通读全文,根据关键词句划分层次。本文(1)(4)段,论述了谅解的重要性,由(1)段的“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2)段的“确实,谅解非常重要”,(3)段的“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看出,而第(4)段则是列举了“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的故事来论证此论点;(5)(8)段,论述了怎样才能学会谅解。由(5)段的“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6)段的“谅解,需要”,(7)段的“谅解,需要”,(8)段的“谅解,需要”可知。注意回答
44、要简洁、精炼。2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第(2)段的内容可知,引用孔子和韩愈的言论来论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这些名言警句属于道理论证,另外,“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把责己和待人时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进行对比,属于对比论证,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本段的中心句 “谅解非常重要”。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注意论证方法有时不只一种,回答要
45、全面。3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思路的能力。答题技巧:一要明确论点;二要答出论据或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三要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语言。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第(4)段,理清其层次,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这也与他宽宏大度、谅解他人分不开。”,详举了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魏征的典型事例;第二层 “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留下将相和的美谈”, 略举了齐桓公谅解管仲和蔺相如谅解廉颇的两个事例,前两层都是从正面论证了谅解的重要作用。第三层,“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 从反面举例进一步论证谅解
46、的重要作用。然后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语具体概括出每层的内容即可。答题模式:使用了的论据,接着对的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论证方法),最后论证了的论点。4本题考查议论文重点段落的作用。本段位于文章的结尾部分,作用一般有:得出结论;强化中心论点;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等。“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补充论证了谅解是有原则的,不是一味迁就、退让。使论证更严密。回答时,先明确观点,一般是不能删去的,然后依据其内容陈述理由。11、1气象大数据2可以通过分析电力负荷历史加上气象数据进行用电量估算;通过某一地的农耕历史与相关气候信息,就可以指导农户进行农作物种养殖结构调整;航
47、班准点率历史加上机场历史天气特征,就可以得到航班延误预测。3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为了获取精确的气象预报,气象部门组建庞大的观测网络用来收集大量数据,组成超大的“数据库”。4“随时随地”表示范围广,“1公里、1小时”表示精度高。这些限制性的词语的使用,具体准确地表明了随着预报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这些数据变得更加精密,数量也持续增加,气象预报也变得越来越精确。【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说明对象一般出现在开头、结尾、标题。结合文章标题“大气象 云数据”和文章中“当气象邂逅大数据,气象大数据将大有作为”、气象部门历来都会收集大量数据,组成超大的“数据库
48、”等句子可以得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气象大数据。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题干内容,再结合文章内容,可以在文中第六段找到答案,即比如说能源,可以通过分析电力负荷历史加上气象数据进行用电量估算;农业方面,通过某一地的农耕历史与相关气候信息,就可以指导农户进行农作物种养殖结构调整;还有交通,航班准点率历史加上机场历史天气特征,就可以得到航班延误预测做答时只需将第六段的内容归纳整理即可。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用处。结合第2段划线句子中的“2000多个地面站、120多个高空探测站、6颗在轨卫星、5万多个自动监测站、600多个农业检测站、300多个雷达站等,”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仅在贵州,
49、每天就有85个气象站、3万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7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2个探空雷达站对贵州境内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很明显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这些说明方法就是为了说明为了获取精确的气象预报,气象部门历来都会收集大量数据,组成超大的“数据库”。这一观点,答题时需要将这些内容整合一下。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句中关键词的赏析。赏析的时候,首先要将这些词语的所表达的意思解释一下,其次说明文的语言是严谨、准确的,这些词语起到了限制的作用,为的就是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句中的“随时随地”、“一小时”、“一公里”对空间和时间都起到了一个限制作用,更能说明随着预报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
50、应用,这些数据变得更加精密,数量也持续增加,气象预报也变得越来越精确。这一观点。三、应用12、(1)示例:一队人举着写有“学雷锋见行动”字样的红旗,拿着清扫工具走向某敬老院,门口一位老人拿着“欢迎”小红旗迎接。一人站在大门旁看着他们说:“今天来第八批了。”(2)示例一:学雷锋不能庸俗化、简单化;示例二:学雷锋要避免形式主义;示例三:学雷锋要讲求实效,重在自觉;示例四:学雷锋贵在持久(建立常态机制)。【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介绍画面内容时要仔细观察漫画,然后用记叙性语言客观地介绍图上记叙了什么事件,不需评价和描述。此宣传画可先观察主体画面的要素:一队人,“学雷锋见行动”字样的红旗,清扫工具,敬老院,老人,“欢迎”小红旗等,然后观察次要画面(左上角):人物和语言“今天来第八批了”。最后用“人+事”的形式,精炼地概括事件即可。(2)本题考查根据漫画的寓意提建议的能力。首先分析漫画的寓意,仔细观察漫画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由“今天来第八批了”可知,此漫画讽刺的是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的一种形式主义,存在的庸俗化、简单化、不重实效的现象。提建议,一不可脱离寓意,二不可脱离实际,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结合漫画寓意,从学雷锋应避免庸俗化、简单化、形式主义,应重实效、建立常态机制的角度提出建议即可。观点要鲜明,语言要简明、连贯,可分条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方便火锅料与底料加工考核试卷
- 电机制造中的工序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标准化服务在移民咨询服务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游戏电子竞技产业链构建与运营考核试卷
-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考核试卷
- 2025一季度抗冻融水利工程板材吸水率控制协议
- logo 兒童及青少年毒品犯罪概況
- 《可爱的大熊猫》课件-2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件-1
- 2025年陕西货车从业资格证答题技巧
- 高层住宅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设计实例
- 《湖南省医疗保险“双通道”管理药品使用申请表》
- 雅思词汇(乱序版)Word list 6
- 应急管理培训大纲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一)》教学课件(共11张PPT)
- 化学入门-给小学生讲化学
- 等保2.0-测评方法手册-excel版
- 厦门卫生系统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可复制版】
- GB/T 9166-2009四柱液压机精度
- 分子模拟与药物设计
- GB/T 34685-2017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评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