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1传播学的诞生 1、传播学产生的背景 2、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1、传播学产生的背景 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其形成是许多因素促成的: 第一、传播媒介开展。由于电子媒介技术的开展十分迅速,媒介增加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场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 第二、历史社会环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群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
2、 第三、社会科学的开展。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开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根底。 2、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第一、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拟重视和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第二、在经济上,一方面传播学的兴起与传播特别是群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美国的群众传播在两次大战中和以后日益壮大,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共同形成一个产业-群众传播业。 第三、在社会上,美国的群众传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互动中媒
3、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是在美国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开展的。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2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欧洲源流:美国源流: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源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欧洲源流,二是美国源流欧洲源流:1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 著有“模仿的法则“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创始人,模仿理论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出版“舆论与群集“对舆论的构造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套的作用。2西默尔Gerog Si
4、mmel,1858-1918):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社会分化论“社会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美国源流:1杜威John Dewey,1895-1952): 美国著名实用注意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群众传播是变革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他的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许多传播学者。2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1909年出版的“社
5、会组织“一书中,专设传播一章,对传播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库利可以说是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最早进展了理论化常识的以为重要学者。库利关心的重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一是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根本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根底;镜中我(looking-glass),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人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库利认为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帕克Robert Ezla Park,1964
6、-194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和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提倡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具有社会性,社会性的产生离不开传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传播是在*种意义、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和看法的社会心理过程。因此帕克也被成为“群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4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 芝加哥学派中影响仅次与帕克的二号领袖任务,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米德关于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以及社会自我理论对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影响,他提出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对理解人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7、。5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62):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在“自由与新闻“舆论“等著作中,普曼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展了深刻的分析,而且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普曼强调群众传播的力量,认为群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普曼是较早探讨了群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者之一。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所谓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它并非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展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构造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8、。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但是群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刻板成见stereotype),所谓刻板成见是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统称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承受,因而它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3四大先驱与施拉姆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威尔伯施拉姆1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1902-1980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
9、,他对传播学研究的奉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1927年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轰动一时,成为宣传学的经典著作。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构造与功能“。这是他对传播过程,构造及功能作的一个较全面的论述,成为早期传播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文章明确提出传播过程其五个根本构成要素,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和传播的效果怎样,后人称之为拉斯韦尔公式。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和功能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播遗产文化。 总之,他在宣传分析领域的成就是巨大的,对传播部构造和外部功能的分析方面影响是深远的,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根本围和层面。2库尔特卢因K
10、urt Lewin,1890-1947) 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并创立群体动力研究中心。群体动力论主要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从研究中可以得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如此严密,以至于群体的规可以直接制约和影响个人的行为。二战中他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对军队士气问题的研究,同时还进展了劝诱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研究。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卢因对传播学的另一个重要奉献提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概念,把关理论成为提醒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在的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3保罗拉扎斯菲
11、尔德Paul F.Lazarsfeld,1901-1976) 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最早将社会调查法系统地应用于受众研究,基于对研究方法作出的奉献,被称之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toolmaker对传播研究方法奉献在于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等科学主义研究方法。他和卡兹在伊里进展选民投票影响因素研究后发表的“人民的选择“中传播学研究史的一个里程碑,该书提出了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等概念和观点,完毕了枪弹论理论统治传播研究的时代,进入了有限效果论的时代。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一方面使研究者深入认识到传播环节中的从多因素,另一方面,推动了传播学的研究特别是传播过程的研究,
12、后来学者在此根底建立了多级传播理论4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21-1961)实验心理学家,他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体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与形成的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与能力等。其中集中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如二战期间主要研究陆军部拍摄的军事教育影片对军人的影响。他对传播学的奉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大大开拓了传播学的视野研究领域,二是他从信源的可信性、传播技巧、受众属性等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进展了大量实验考察,提醒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5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
13、1907-1988)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学科创始人,人称传播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对于传播学的巨大奉献在于:首先,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展研究,在前人研究根底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系统化、构造化,并创立传播学,这是其最大功绩。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群众传播学“出版,标志传播学的创立。其次,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主要有“群众传播学“传播过程与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等第三,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4经历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区别比拟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研究
14、目的 1 维护现行的社会制度传播制度为群众传播媒介充分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功能效劳实用性、经历性明显。 2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构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对现有的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有事实社会变化。 研究焦点1关于如何传播、如何有效传播之类的问题。致力于寻求传播活动自身规律落脚点在传播效果和受众微观更直接、更有效地效劳于实践2关心为谁传播之类问题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构造各要素的关系宏观落脚点在传播意义上研究方法1前者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历微观2后者主要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不排斥定量分析、注
15、重思辩、理论宏观、全面社 会 观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5群众传播的功能根本功能负面功能根本功能群众传播的根本功能为: 传播信息: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播大量的信息,是群众传播的首要功能,群众传媒通过持续公开地向群众提供各种事件开展变化的信息,对周围环境进展监视,并满足社会各团体组织及个人的信息需求。 引导舆论:舆论:是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持久的意见,态度与信念的总汇。它的发生开展以共同关注的问题存在前提,一定程度地讲舆论所代表的就是民意,可以自发形成,可以外力引导而起,群众传播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是将社会舆论引导现在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来,传者应据受众反响不断调整,加强传播效果 教育群众:通过传播文
16、化知识,科学技术容,保存开展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化逐渐完善,群众传媒已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主要载体。 提供娱乐:很多人选择群众媒介作为娱乐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一方面放松,一方面提高艺术鉴赏力。负面功能 群众传播媒介易混淆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媒介环境,群众对媒介过分依赖,而媒介带来的事实只是局部再现生活情景,不能代表一种社会趋向,假设被人利用则会造成不良后果。 麻醉精神,过度沉溺于表而信息和通俗娱乐中, 沉醉在虚幻满足中,失去社会行动力 信息的大量涌入造成信息过量,使人们对信息产生冷漠态度。并促长了社会服从主义削弱公众的区分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把人变成顺从现状的单面人。 媒介以廉价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
17、们的自由时间。人们过多依赖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后人际间的社会交往互动逐渐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陌生。电视人容器人指那些将闲暇时间完全用于群众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完全与媒介容相连结的人,思想观念乃至行动方式都源于电视,极端自我化,心理封闭,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种种变化,而完全成为一种收集媒介信息的容器。 群众文化过于通俗使观众、读者,观众的平均审美水平和鉴赏力下降了。 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量的暴力血腥、容和场面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影响观众是青少年的身心安康。 卫星直接电视的开展,扩大了节日覆盖围,带来了跨文化传播中国家主权问题,对社会制度构成潜在威胁。对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18、造成冲击。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6施拉姆“报刊四种理论“1、集权主义理论2、自由主义理论3、社会责任理论4、维埃主义理论联共产主义理论世界报业体系的一种众所周知的划分方法,“报业四种理论“将世界报业系统分成四大类:集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和维埃极权主义,这些类型的划分源于规理论即来源于观察,而非来源对假设反复检验的理论1、集权主义理论产生于16、17世纪的英国,其主要目的是支持推进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效劳,在集权主义体制下,报刊可以公有或私有,但媒介控制十分严谨,政府要对媒介使用者颁发特许执照并进展新闻检查是加强政府统治的工具,现在很多地方仍广泛使用。2、自由主义理论18世纪最先由英国开展起
19、来,理论来源主要是弥尔顿、洛克等人的思想著作。该理论认为:报刊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真相,监视政府,同时具有告知娱乐销售之功能,报业主要为私有,任何有经济手段可以使用媒介的人都可拥有媒介。主要依靠观点自由市场实行自我修正和依靠法庭来实行媒介控制,是监视政府和满足其他需要的工具。3、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理论认为媒介除有告知娱乐、销售功能外,主要用于讨论冲突,任何想表达*种意见的人都可以使用媒介,媒介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并受到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行为的控制所有权除政府为效劳公众而接收外,主要为私有4、维埃主义理论联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于前联,后被多
20、用。该理论认为,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开展做奉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媒介受政府经济、政治行为及监视部门控制,归国家所有受严格控制,只作为国家开展的助手而存在。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7把关理论1、把关的概念2、把关的原因3、把关的过程4、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1、把关的概念对信息进展的过滤,加工过程就是把关。它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其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有效的受众。认识和研究把关过程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提醒把关过程,它使传播对象使为懂得应如何评价已经过关的容,并促使把关人对自己借以决定取舍理由作出评价。2、把关的原因1信息的差异性:客观世界信息属性,作用差异过滤筛选2
21、传播者的差异性:传播者目的不同选择满足目的的信息3受众差异性:受众的需要心理差异选择不同信息满足不同需要3、把关的过程1搜集信息:到社会自然界寻求适合传播有传播价值的信息;2过滤信息:根据传播目的及信息受众情况,筛选、过滤已收集到信息;3制作信息:将研究确定要传播的信息符号化化编码,加工成信息;4传播讯息:将制作好的传播品通过媒介网络发布出去,到达受众手中。4、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传播者进展把关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因传播者所处的社会、媒介组织以及个人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认识影响把关因素可使传播者把关更有效,更符合社会需要。1政治、法律因素:把关时必然考虑的根本因素。2经济因素:如何处理社
22、会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我国把关人首要问题。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价值标准体系,文化开放程度。4技术因素:技术条件水平。5信息自身因素: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6组织自身因素:必然以本传播组织要求规传统标准进展把关。7受众因素:为实现传播目的对受众了解。8传播者个人因素:世界观、价值观、个性特征个性创造力,经历能力、传播方式能力水平,个人编码方式水平,个人传播能力。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二媒介即讯息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四地球村五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总体评价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容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播送是听觉能力的延
23、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2、评价1这个观点的提出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他认为媒介和社会的开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2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根底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二媒介即讯息 1、容媒介本身才是真正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种媒介才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带来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会后果。2、评价意义:1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技术在人类社会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
24、括。2强调媒体是社会开展的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缺陷:1把媒介技术看作社会开展的唯一动力极端性2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制度对它的制约片面性,因为媒介是人创造的,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媒介的社会占有构造,所有制关系如何,也反过来规定媒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性质。三热媒介与冷媒介1、含义1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承受者无须发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就是热的,如照片、播送、电影等。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2冷媒介:提供应受众的讯息模糊、不充分,需要受众予以补充、联想,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高,如漫画、电视、等。2、评价麦克卢汉主将媒介这样划分,是为说明正确运用它的重要,给人以
25、启示。各种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行为反响也各具特点,对媒介的研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但是这种分类确实有些牵强而且似是而非。四地球村1、容:在自然社会,口语是主要以传播媒介,人的交往受距离的限制,文学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进入眼睛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疏远。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们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局部。2、影响地球村的出现和开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影响,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社
26、交等社会构造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五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总体评价1、意义1他的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他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指群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媒介,而且包括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2他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情境中研究。因此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纵深的品质。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开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3他的这些认识角度和方式开拓了媒介研究的眼界与围,也使人们真正看到媒介作为客观存在自身的价值和作用。4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符合当前世界的开展趋势。2、局限1只强调媒介工具和技术的巨大能动性,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开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其他复杂社会因素的
27、作用。2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人仿佛成为媒介主宰的对象。3无视媒介具体容,对冷热媒介划分过于牵强4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由此解释的人类行为也是片面的。5其分析的客观性、科学性、实证性缺乏。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9霍夫兰与耶鲁研究1、传播来源2、传播方式3、传播对象、传播来源1、知名度同一容的信息,如果出自不同的传播者,人们的承受程度不一样,获得的传播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信源的权威性知名度越大其可信度就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2、可信度1951年,霍夫兰对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展了实证考察并提出可信性效果概念:即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
28、低,说明效果越小,此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进展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3、睡眠者效果/休眠效果Sleeper effect信源的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一种变动关系,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面影响,其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度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以后,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霍夫兰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消息来源与观点有别离的倾向。受众对传播来源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容本身。这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容本身的说服力。4、动机
29、传播来源的动机与传播活动的效果二者关系,当传播者的动机同他本人的利益相反时,他的劝服力量才最大,即使传播者的威信不高,也能人们的态度改变。传播方式1、只说一面与两面都说1只说一面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观点集中,简洁明快,但易产生心理抵抗。只说一面对于原来就赞同此观点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有较强的说服效果。2两面都说 在提示已方观点或有利材料同时也以*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给对立观点的发言时机,有公平感,可消除心理反感;但论旨复杂,理解难度增加,不易把握。两面都说对于原来反对此观点,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有较强的说服效果。2、先说有利,后说有利 施拉
30、姆认为首先提出论点在引起注意上是有利的,而最后提出论点在被记住上是有利的,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构造有利于唤起人们注意,金字塔构造则有利于加深人们的印象。3、结论由传者提出还是由受众自己得出耶鲁研究说明:明白优于含蓄,直接表述更有效。但相反的观点认为:受众自己得出结论容易记忆,效果更好。因此得出结论:对于通情达理者含蓄暗示更有效,对于轻信盲从者直接给出结论的方法更有效。4、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研究说明,动感情的诉求方式较之逻辑理性的诉求方式更可能导致态度的改变,然而现实一般是两者并用。在现实的传播容中往往既有情感因素,又有理性因素,前者打动动受众的感情,改变其态度,后者使受众认识深入,改变其观念与
31、行为。将二者结合,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服的效果最正确。传播对象1、听从性听从性大的人容易被劝服,决定听从性大小的是对自己的主观评价,自我评价高的人听从性弱,自我评价低的人听从性强。2、诉诸恐惧警钟效果所谓恐惧诉求,是指在劝服信息中夹杂有威胁性成分,使受众产生惧怕心理,借以到达预期的目的。至于威胁性成分多少和程度如何才是有效的劝服手段存在不同的意见:贾尼斯刷牙防牙病实验说明轻度诉求效果最好,中度、重度最差;霍华德等人的实验证明最强的恐惧最有效;另外一种主导的观点认为:中等程度的恐惧诉求导致最大的态度改变如倒U形状曲线。实际的情况多种多样,而决定恐惧度强弱的主要因素又在于具体的传播容。3、预防接
32、种理论防疫论预防接种理论又称防疫论,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20世纪60年代进展实验,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经研究提出预防接种理论,并提出防疫一词。其根本观点包括:他在研究中发现:当说服对象接触到对于根本信息的攻击,以及这些攻击的反驳即反宣传时,原先承受单方面讯息的几乎都受到了相反观点的影响,而那些原先承受正反两方面讯息的人的态度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要增强一个人思想上的防疫力,可以使用滋养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根本信息的观点,也可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观点,一般地接种法较前者有效。经过预防接种的人在接触到了对于根本信息的攻击反驳时会形成一种通
33、用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足以使这些根本信息在接触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至于改变。l 对霍夫兰与耶鲁研究的评价 这些研究的实用价值以及它们对传播学的重要意义是很明显的,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不能不注意这些劝服艺术。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耶鲁研究的弊端也是存在的,他们过于拘泥于实验性的论据,而实验环境大多是认为的,同实际的传播环境距离是很大的。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10使用与满足理论1、介绍2、主要观点3、评价1、介绍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群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
34、。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2、主要观点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群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根本模式。经后人的补充和开展,综合提出使用与满足的过程: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这种媒介印象或成为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经历根底上形成的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
35、容开场使用4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3、评价意义:1 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一样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该理论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受众,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根本标准2 认为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展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3 指出群众传播对受众的根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局限1 科学根据不可靠,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忽略了社会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制约。2 受众的能动性是有限的仅限于有选择的接触围,其接
36、触行为通常是仪式化的,而非高度精心的3 脱离传媒生产过程和社会系统来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提醒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11创新与扩散理论1、提出2、观点3、评价1、提出1962年,罗杰斯和休梅克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的采用和普及过程,出版了“创新的传播“一书,该书对群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进展了比拟,对两级传播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 并研究了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的,并在社会系统中得以推广的。2、观点1 群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群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的有力的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
37、对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有力。2 认为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括四个环节:知晓了解、劝服、决定决策、确认证实。3 认为群众传播早期过程比以后更有影响,传播过程呈S形曲线,即在采用开场时速度很慢,当其扩大至居民一半时速度加快,而当其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4 群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事物的传播和说服人们采用它们的最有效途径。3、评价1 提醒我们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最初应尽量发挥群众传播媒介及时、迅速、广泛的传播长处,而当人们对新事物普遍了解充分把握以后,尽量调动人际渠道的积极性,借助人际网络传播劝服性信息,以产生预期效果。要将群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2 但是由于缺少反响环节和与实际情况不问吻合等原因有着
38、一些局限性。 资本主义是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即可消除社会矛盾,认为媒体可以帮助改良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制度、传播制度本身并不合理,群众传媒本质是少数垄断资产阶级对大多数人实现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必须批判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12议程设置理论1、概述2、观点3、应用4、评价1、概述1968年,麦库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展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群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应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群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
39、响人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群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2、观点1 群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应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2 群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3 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群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群
40、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4 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3、应用1 建立共识,实现对话: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些议题达成*种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的对话。2 提高责任,引导舆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关注与该事件相关的议题,故记者的责任心就很重要。3 构造事件,吸引眼球:公关人员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4、评价意义:1 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群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提醒了群众
41、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2 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群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3 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4 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局限:1 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2 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13教养理论1、提出2、主要容3、评价1、提出 教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培养理论,它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是电视媒介在当时所发挥的越来越大的社会
42、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和其他犯罪十分严重。格伯纳等人在美国政府专门成立的暴力起因与防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场了培养分析的研究。2、主要容1 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的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一样消息所产生的效果便是伯格纳等所称的教养作用,或者说教诲了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观和共同的价值观的作用。2 在现代社会,群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显示观3 传播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
43、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中4 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主流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容而异的。5 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即所谓的共鸣。3、评价1 强调群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2 指出群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3 包含对资本主义群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4 教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生教养效果
44、是不合理的。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14知识沟假说1、背景2、提出3、根本观点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5、开展与改良6、现实意义1、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群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2、提出 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群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随着群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3、根本观点 1随着群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2一段时间媒介大量宣传*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4、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峨眉山市二中2025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名师名卷10 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物理高一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宜宾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三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省重点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一中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磁编码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职工宿舍安全培训
- 华南理工大学《微积分Ⅰ(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配电自动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 期中英语试卷
- 工程项目承揽建设股权合作协议(居间协议)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2024年中国空气净化节能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有偿赠与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模拟试卷
- 某食品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级管控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