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4)-解析一、单选题1,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答案A,文B,行C,忠D,信考点教育的涵义分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说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方面来教弟子。其中“文”是知识,“行”是品行,“忠”是忠义,“信”是信用。由此可知,“诗、书、礼、易、乐、春秋”是知识,属于“四教”中的“文”对啊网教师资格证考试免费资料中心,教师证考试免费视频免费题库、幼师证、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小学中学幼儿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6科视频和题库资料完整。2,
2、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答案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考点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分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因此又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作了一些修改,但基本上继
3、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之后。3,()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答案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能动性考点人的身心发展概述分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4,德育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里强调的德育功能是德育的()。答案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教育功能考点德育的意义分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德育功能的政治功能。5,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
4、。答案A,原始社会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考点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分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商代,商代属于奴隶社会。6,智力的核心能力是()能力。答案A,想象B,记忆C,观察D,思维考点思维分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智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有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能力。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能力?()答案A,记忆力B,想象力C,推理能力D,操作能力考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分值2 分
5、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等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不属于认知能力。8,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时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答案A,条件反射的消退B,条件反射的泛化C,条件反射的分化D,条件反射的习得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人们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泛化。借助于泛化,可以把已有的学习经验扩展到新的学习情境,从而扩大学习范围。9,“理想和未来”是人生()阶段的重要特征。答案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
6、成年期考点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分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大多数青年对世界、事业、人生和自己都可能有了较清晰的深入的思考,形成相对系统和稳定的见解,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重要的选择。10,“心不在焉,则黑自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答案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考点注意分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是高级心理活动的条件。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注意,如果对事物不加注意,就会产生“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的现象。11,小华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
7、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她的性格类型属于()。答案A,场依存型占优势B,场独立型占优势C,情感型D,内倾型考点注意分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指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依存型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12,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愿意学习,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答案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强化律考点学习动机的含义分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效果律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在学习
8、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削弱。因此,学习好的学生由于能够得到满意的成绩或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所以更愿意学习,这是一种良性循环。13,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答案A,精细加工策略B,多重编码C,过度学习D,人为增加线索考点学习策略的概念分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记忆的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使人们更好地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做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成。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持知识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记忆材料进行分类加工而形成不同的记忆方法。14,在出现意外或遇到危险的情况下所表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
9、状态叫()。答案A,应激B,激情C,恐惧D,焦虑考点感觉分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应激是出现意外情况时,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A,辩证分析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B,团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C,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点教学的内涵分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6,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下列属于内部的、
10、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是()。答案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考点感觉分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努力、能力来源于内部,属于内部因素,努力不稳定且可控,能力稳定且不可控;任务难度、运气属于外部因素,不可控。17,在群体压力下,小兰放弃了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答案A,从众B,集体观念C,服从D,群体凝聚考点情绪概述分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在群体的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称为从众。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被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他的决定;二是个人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
11、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出现从众现象。1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构成。答案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和策略D,经验和方法考点学习策略的概念分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和使用的有关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由规则和技能两方面构成。19,()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答案A,苛勒B,桑代克C,布鲁纳D,斯金纳考点教育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分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题干所述是布鲁纳认知结构说的核心思想。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
12、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20,以下哪项不属于教材的内容?()答案A,视听材料B,参考书C,幻灯片D,课外活动考点课程的概念分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21,“狼孩”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答案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考点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分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人类历史上陆续发现的狼孩、熊孩、羊孩等,虽然回到人类社会时已经长大,但由于他们自幼脱离人类社会,缺乏社会化经验与刺激,因而无论如何都难以在人类社会
13、中正常生活。四、简答题1,辨析: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明明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别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的学习。考点学习策略的概念分值8 分正确答案错误。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观,上述的学习行为属于具体概念的学习。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涅的学习分类观。2,辨析: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后面英语字母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负迁移现象。考点学习迁移的概念分值8 分正确答案正确。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学习拼音对学习英文字母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因此属于负迁移。文字解析考查学习迁移3,辨析: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应优先发展经济,后发展
14、教育。考点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分值8 分正确答案错误。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制约着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所以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和经济发展同步,也可能优先发展,即“教育先行”。在现代社会,提倡教育优先发展。文字解析考查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辨析:有人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考点知识的学习分值8 分正确答案错误。前半句是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后半句片面地强调发现学习和同化学习
15、。人的知识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教给别人的知识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他人的认识成果,是第二手资料;自己发现和同化的知识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学习主体亲自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学习中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文字解析考查知识的学习5,简答: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教师应怎样做?考点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分值10 分正确答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材料的意义,减少机械记忆的使用;(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文字解析考查记忆力的培养
16、6,简答: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考点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分值10 分正确答案()精选材料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必须精选。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重视学习基础知识,即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其次要突出重点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基本的、典型的事实材料。()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同样的学习内容,如果教材编排得好,迁移的作用就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也能省时省力;如果教材编排得不好
17、,迁移的效果差,教师的努力也就事倍功半。()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宏观、整体的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学习内容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的实际情境最好相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或生动的教学语言,增加感性认识。()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首先要善于把各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同时,要把教师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
18、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文字解析考查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7,简答: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考点教育的涵义分值10 分正确答案素质教育基本内涵是: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文字解析考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8,简答: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考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分值10 分正确答案()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文字解析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五、综合题【案例1】上课铃声一响,王老师走进了教室。他首先把课本中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关系学院《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护理学基础技术(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战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大学《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生毕业实习计划
- 大一新生军训心得感悟(28篇)
-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汇报范文(3篇)
- 小学体积单位换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
-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表格式
- 骨盆骨折小讲课护理课件
- 渣土车司机安全培训
- 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评估
- 二次函数(最全的中考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 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英文资料
-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