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现实主义原理(将今论古、历史比较法):通过各种地质事件所遗留下来的片段现象和作用结果,利用现今作用的规律,去反推古代事件发生的特点、条件以及大致的演化过程.2.莫霍面之下到古登堡面之间称为地幔,此界面之下到地心,称为地核3.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大陆下平均为33 km,大洋下平均仅为7km 莫霍面之上称为地壳4.低速层的上下并没有明显的界面,地震波速表现为渐变的特征。低速层后来被命名为软流圈。5.正常重力:地球重力随纬度变化而变化,根据理论计算出各地的正常重力值6.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的差异7.软流圈以上,岩石强度较大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称为岩石圈。8.重力均衡:地壳物
2、质为适应重力的作用,总是力求与其更深部的物质之间达到质量或重量上的平衡状态的现象9.常温层以下,受到地球内部热量的影响,温度逐渐升高。一般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10.软流圈(60-250km)温度约700-1300,物质发生部分熔融(1%-10%),熔融物质散布于固态物质之间,使其具较强的塑性或流动性11.元素在地壳中平均质量百分比,称元素的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12.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指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13.颜色:矿物吸收可见光后所呈现的色调(自色、它色、假色)14.条痕:矿物粉末的
3、颜色(消除或降低矿物中杂质或其它原因对矿物颜色的影响)15.透明度:可见光投射矿物的程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16.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波的能力(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17.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摩氏硬度计:德国Mohs选择10种软硬不同矿物作为是个等级标准,组成相对硬度系列。滑石方萤磷,长英黄刚金或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玉刚玉刚)18.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据解理裂开的难易程度及解理面完好程度: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19. .断口:矿物受敲击后沿任意方向裂开成凹凸不平的断面(贝壳状、参差状、锯齿状)20. 岩浆岩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
4、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岩浆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岩石。物质成分主要以硅酸盐为主21.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先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而形成的岩石22.变质岩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造而形成的新岩石23.地层层序律地层学方法确定相对年代:沉积岩的原始沉积总是一层一层叠置起来的,它们存在着下伏沉积一定早于上覆沉积的相对新老关系24.化石层序律古生物学方法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各地质时期所具有的生物种属
5、、类别是不相同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组合25.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与时限,如同现在的年、月、日等。不同的地质时代,代表了地球发展的不同阶段26.为使全球范围内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标准一致,国际地层研究机构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年代地层系统年代地层。27.标准化石:生物属种在地质历史上持续时间短、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显著,所形成的化石为某一时代的地层所特有28.风化作用是由外动力作用引起基岩在原地被改造的变化过程(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29.由风化形成的松散残积物和土壤堆积而成的不规则地
6、质体,称为风化壳,厚度可由不足一米到大于百米。30.冰川是指陆地上多年积雪形成的运动着的巨大冰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终年积雪区31.冰川搬运和沉积的岩石碎屑统称冰渍物32.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为地下水(部分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33.泥石流是一种由水充分浸润饱和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沿着冲沟向下流动的特殊洪流。这种洪流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强大破坏力河流是由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沟谷流动34.撇下的河弯形成相对平衡的水域,新河道带
7、来的悬浮物质将原来河湾两端不断壅塞,使河谷中出现形如牛轭的湖泊,称为牛轭湖35.二元结构:河漫滩沉积剖面具有二元结构,通常其下部是有侧向加积的沙滩或砾石等粗碎屑组成的曲流沙坝和河道底部滞留沉积。上部是洪水越岸作用垂向加积形成的河漫滩沉积物,一般由粉砂,粘土沉积物组成。36.阶地是高于河漫滩的侵蚀或堆积的平坦地貌,它是古河谷的底部,因地表上升,河流再度下切侵蚀而被抬升到超出洪水期最高水面之上,呈阶梯状沿河道两侧展布37.当地壳运动再度活跃后,如地壳整体上升,则冲击平原将被抬升到相应的高程上,经受风化、切割、剥蚀等破坏作用,形成新的夷平面。38.沼泽(湿地)广义上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
8、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水深2m),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 沼泽狭义上是指地表异常湿润,有大量嗜湿性植物生长,并有大量泥炭堆积的地方39. 浊流大河河口外,大陆坡上部坡度较大,并有大量碎屑物的地段,当海底有地震或火山喷发等外因触发时,海水携带大量的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沿大陆破滚滚而下,直冲至深海底地形较平坦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浊流。40.热点来自地幔深部的上升柱状热流喷射到达地表的表现41.节理没有明显位移的脆性断裂42.断层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43.岩浆: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黏稠、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44.岩浆熔融围岩将围岩
9、改变成岩浆的一部分,称同化作用45.岩浆总是沿破碎带向上运移,在同化过程中, 残留在同化体中未被同化的围岩,称捕虏体46.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了自已原有成分的作用,称混染作用47.结晶分异作用在岩浆冷凝过程中,按矿物熔点的高低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的作用48.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49.层理流动的介质使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沿基本垂直层面方向上所形成的层状构造。50.浊积物:浊流的堆积物,常以细砂为主,规模较大,破坏性较强。常形成较好的储集层,是油气勘探的目标之一。
10、51.地层:指具有时代含义或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层52. 岩层的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即层面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方向和与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交角关系来确定53.褶皱岩层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连续弯曲的塑性变形产物,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没有破坏54.由岩浆作用形成的侵入岩和喷出岩统称为火成岩1.掌握地质年代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岩石地层单位: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成的地层体,即以岩性岩相为主要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指以地层的形成时限(或地质时代)为依据而建立的地层单位。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与时限,如同现在的年、月、日等。不同的地质时代,代表了
11、地球发展的不同阶段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时带(公转一周,春分,)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年-季-月-日-时-分)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2. 理解相对地质年代的判别方法 相对地质年代主要依据:岩石、地层的叠置关系、接触关系和岩相特征和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1) 地层层序律地层学方法确定相对年代, 沉积岩的原始沉积总是一层一层叠置起来的,它们存在着下伏沉积一定早于上覆沉积的相对新老关系(2) 层序正常或倒转的鉴别 未受剧烈构造运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层面称为顶面,下层面称为底面。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生物等的影响,沉积岩的层面或层内均会保存各种示
12、顶构造。. 层面标志 存在于岩层层面上的标志,主要有波痕、雨痕、雹痕、泥裂等。 (a)波痕水体不深、波浪能影响到的浅水环境下,沉积物表面呈波浪起伏状。通常,波谷圆滑开阔向下,波峰尖棱紧闭朝上。.b)雨痕、雹痕松散、细粒沉积物表面,暂时露出水面,在雨滴或冰雹的冲击下遗留的痕迹。凹坑向下,外圈脊状突起向上。c)泥裂松散、细粒沉积物表面,暂时露出水面,在阳光的暴晒下发生龟裂。泥裂的开口向上。. 层内标志 存在于岩层层内的标志,最主要是层理标志。 生物标志 沉积岩中常含有生物化石,化石的保存形态也具有示顶功能。3. 理解绝对地质年龄的测定方法4. 掌握地质年代表5. 理解地球的基本物理性质(重力、地磁
13、、温度、弹性等).6. 理解并掌握地球的圈层构造划分及其界线 莫霍洛维奇面(莫霍面 在莫霍面上下,纵波速度从7.0 km/s迅速增加到8.1 km/s左右;横波速度则从4.2km/s增加到4.4km/s左右 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大陆下平均为33 km,大洋下平均仅为7km 莫霍面之上称为地壳 古登堡面 在此不连续面上下,纵波速度由 13.64km/s突然降低为7.98km/s;横波速度从7.23km/s到突然消失 该界面位于地下2885 km处。莫霍面之下到古登堡面之间称为地幔,此界面之下到地心,称为地核 在上地幔内部,还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其深度一般在地表之下60 km-250 km之间
14、低速层的上下并没有明显的界面,地震波速表现为渐变的特征。低速层后来被命名为软流圈。 软流圈以上,岩石强度较大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称为岩石圈。7. 掌握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矿物吸收可见光后所呈现的色调(自色、它色、假色).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消除或降低矿物中杂质或其它原因对矿物颜色的影响).透明度:可见光投射矿物的程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波的能力(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8.掌握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摩氏硬度计:德国Mohs选择10种软硬不同矿物作为是个等级标准,组成相对硬度系列。滑石方萤磷,长英黄刚金或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
15、玉刚玉刚).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据解理裂开的难易程度及解理面完好程度: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断口:矿物受敲击后沿任意方向裂开成凹凸不平的断面(贝壳状、参差状、锯齿状)9. 掌握常见矿物的特征.10. 理解三大岩类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称为变质岩;在地球表面,岩浆岩、变质岩又可以通过风化-搬运-沉积在转变成沉积岩;当变质岩、沉积岩进入地下深处,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被熔融成岩浆岩。因此,在地壳-地幔范围内,三类颜色处于不断地循环演化过程中。12. 理解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划分 物理风化:地表基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也不形
16、成新矿物的作用。 化学风化:基岩中的岩石和矿物,在地表环境中与大气成分和水以及有机质等进行化学反应,使矿物发生分解和置换,使岩石内部构造收到破坏,并产生在地表环境中较稳定的新矿物等作用。 (生物风化)(1) 物理风化作用a 冰劈作用:渗入岩石裂缝中的水,达0时结冰,由水变冰后体积膨胀约9,可给周围岩石施加96MPa的压力,从而促使岩石孔隙扩大,反复冻融,能使岩石崩裂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昼夜温度变化在冰点上下的地区。b 温差风化:岩石矿物的热胀冷缩c 盐类结晶和潮解:岩石孔隙中含盐分较多,蒸发结晶膨胀,吸潮溶解下渗d 干湿变化引起的涨缩作用:粘土质岩石炎热多雨吸水膨胀,暴晒干裂e 层裂或卸载作用:
17、原处于地下深处经受较大压力的岩石,抬升到地表后因压力降低,岩石产生向上及向外的膨胀,从而形成平行地面的层状裂隙的过程f 根劈作用:植物根生长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崩解的作用g 人为机械破坏作用: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2) 化学风化作用4. a 溶解:卤化物和硫酸盐等易溶解;碳酸盐和硅酸盐不易溶解,但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溶解。b 水解:天然水中已离解的H+和OH-离子同矿物在水中离解的离子互相置换的化学反应。c 水化作用:有些矿物能够吸收一定量的水参加到矿物晶格中,形成含水分子的矿物。d 碳酸化:当天然水中溶解有相当量的CO2时,水溶液中除H+和OH-离子外,还有CO32+ 和HCO3+ 。它
18、们与矿物中的碱和碱土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碳酸盐而使矿物易于分解。e 氧化作用:含铁、锰等变价元素的矿物当处于地下深处时,铁、锰离子为低价,这类矿物在地表环境中并不稳定,较易与O2结合形成新环境中稳定存在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f 生物化学风化作用:通过生物在新陈代谢中析出的有机酸和生物死后遗体分解形成的大量腐殖质进行的风化作用。12. 理解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1)岩石性质a 岩石的矿物成分 岩石抗风化能力的强弱与它所含矿物成分和数量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相对而言,岩石成分均一的较难风化,成分复杂、矿物种类多的较容易风化。b 岩石的结构、构造 致密程度、坚硬程度越高,岩层厚度越大越难风化(等粒结构、块状结
19、构),疏松多孔容易风化。 c 节理发育状况 节理越发育越容易风化(2)气候因素 寒冷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 干旱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 湿热地区:以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为主。气温高低、降水量多少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生物繁盛程度。(3) 地形a 地势起伏高度 高山区:以物理风化为主 低山丘陵以及平原区:以化学风化为主b 山坡朝向 朝阳面:以化学风化为主 背阳面:以物理风化为主13. 理解风化壳的概念及结构 陆地表层的基岩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由物理风化产生的碎屑和化学风化产生的残余矿物和新生矿物在原地堆积,统称残积物。 残积物上部的细碎屑和黏土等被生物改造,含较多腐殖质时称土壤。 由风化形
20、成的松散残积物和土壤堆积而成的不规则地质体,称为风化壳,厚度可由不足一米到大于百米。14.理解风的剥蚀作用的方式风的剥蚀作用的方式包括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吹蚀作用: 是一种单纯风力作用,风力将基岩物理风化碎屑和地面上松散碎屑物吹离原地的作用磨蚀作用: 风挟带的沙粒与基岩摩擦,对地表岩石的强烈冲击、磨损,使其损坏的作用15.掌握风的搬运作用的方式 悬运指粒径小而轻的碎屑受到紊流和涡流作用上升到风沙流的上层而迁移较远距离的过程 跃移指沙粒在气流中以跳跃方式迁移的过程 推移指大沙粒和细砾石受到飞跃沙粒撞击后,沿地面滑动或滚动的过程表现为飞跃沙粒的撞击产生的动能使地面沙粒向前蠕动16. 理解并掌握风
21、的沉积物的特点大风沙流中,悬运量约占搬运总量的5%,推移量约占20%,跃移量占70%-80%。 在岩漠和戈壁滩的盛行风的下风方向上,分布着大面积沙漠区(主要为推移和跃移物的沉积区,占搬运量的90-95%)。靠近岩漠和戈壁滩的沙漠区边缘沙粒粗,还有不少细砾石;沙漠区中部及远缘的沙粒以0.3-0.1mm的中细粒砂为主;以粉砂和微尘(黏土)为特征的黄土沉积远离风源区几十到几百千米。风成黄土的特点 分布区不受地形限制 一般呈灰黄、棕黄色,不显层理,岩性上下一致,垂直节理发育 分选较好,粒径主要为0.1-0.005mm 大颗粒磨圆度较好,细微粒呈半棱角至棱角状,粒间互相黏连,孔隙率高达44-55% 黄土
22、成分较为一致,石英和长石占矿物总量的90%,不稳定矿物极少;化学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CaO也较多17. 掌握按埋藏条件,地下水的类型划分 按埋藏条件划分 包气带水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形成地下水面。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下称为饱水带上层滞水:局部隔水层存在,上部有重力水存在形式:气态水、结合水、重力水和“过路”的重力水 潜水潜水是指埋藏于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潜水面、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埋藏深度) 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为承压水。(隔水顶板、隔水底板、承压含水层厚度)19. 理解地
23、下水剥蚀作用的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冲刷作用和化学溶蚀作用 机械冲刷作用:地下水对岩石的冲刷破坏作用称为机械冲刷作用。 化学溶蚀作用(喀斯特作用)地下水通过对岩石、矿物的溶解所产生的破坏作用20. 理解并掌握喀斯特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影响岩溶(karst)发育的因素a 气候:潮湿、降雨量大、常年气温高b 岩性:可溶性岩石(卤化物岩、硫酸盐岩、碳酸盐岩)c 构造:断层、节理发育有利于karst的形成d 流水:溶蚀性强、流动性好,有利于karst的形成e 环境:地质环境稳定,有利于karst的形成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为地下水(部分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
24、这些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20. 了解地下水沉积作用的类型 地下水的机械沉积作用具有一定流动速度的地下水携带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质,当其流动至开阔地段时,因地下水流速降低,动能减弱,部分颗粒物质会沉积下来。 地下水的化学沉积作用 地下水携带其溶解的各种物质,物理条件发生改变时(如在渗流过程中因水温降低,压力减小或水分蒸发等),地下水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并发生沉淀。21. 理解冰川的类型1)冰川的类型形态分类 冰盖(大陆冰川)分布在极地和高纬度地区,范围广、厚度大、面形分布;向四周运动,可越过较大地形障碍。 山岳冰川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带 冰斗冰川:由分布在雪线以上冰川积累区洼地中的积雪逐渐形成,
25、三面壁较陡,一面开口,常有冰坎 山谷冰川:从粒雪盆地或冰斗冰川中扩大、溢出,顺着山谷流动 复式山谷冰川:具有多个粒雪盆的山谷冰川 悬冰川:发育在雪线以上山坡上,悬挂着的小冰川 平顶冰川(高原冰川):发育在雪线之上平缓山顶的冰川,由山谷冰川向大陆冰川的过渡类型 山麓冰川:许多山谷冰川汇合成更广阔的冰川;由山谷冰川向大陆冰川的过渡类型。2)气候分类 冷冰川(大陆型冰川)受西风和北冰洋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少,雪线位置高,冰层厚度较薄,冰川长度较少,消融量少,冰川流动速度慢,冰川地质作用相对不活跃 暖冰川(海洋型冰川)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充沛,冰量充足,雪线位置低,冰川长度和冰川厚度大,一年四
26、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大,冰川消融量大,流动速度快,冰川地质作用活跃 复合型冰川 亚洲中部发育,大型山谷冰川,从高山发源地到冰川末端,可跨越几个垂直气候带,冰川的积累和消融量都较大,地质作用活跃22. 掌握冰川剥蚀作用的方式磨蚀作用:冻结在冰川底部的岩石碎块,在运动中与冰川一道对基岩与谷底进行刮削,其本身也被磨蚀,取决于冰川厚度、流动速度、冰床岩石抗磨蚀能力挖掘作用:冰水渗入裂隙,冻结在一起,随冰川流动被挟带走的过程裂隙发育更有利于挖掘;冰床基底突起易被挖掘。23. 掌握冰川搬运作用的概念24. 理解并掌握冰碛物的概念及特点.冰碛物的特点: a 全是碎屑物质;b 无分选;c 碎屑排列杂乱;d 不成
27、层;e 磨圆度差;f 碎屑表面有磨光面和钉子形擦痕;h 内有寒冷型生物化石26. 了解面流的地质作用和洪流的地质作用(1)面流的地质作用面流的洗刷作用:面流对斜坡的均匀破坏作用,受坡度、水流速度、降水量、地表组成物质和植被发育情况有关面流的堆积作用和堆积物坡积物:面流携带的碎屑物质在斜坡下部平缓部位和坡麓堆积的沉积物,呈裙状分布的称为坡积裙特征: 岩石成分和斜坡基岩成分一致 大小粒径取决于基岩特征、坡度和 面流的流速流量 磨圆度、分选性差 常呈透镜状 粒度顺坡向外由粗变细(2)洪流的地质作用 洪流的冲蚀作用和冲沟的形成 洪流的冲蚀作用:下蚀、旁蚀与溯源侵蚀 冲沟:随着洪流的冲蚀作用的进行,聚集
28、的雨水越来越多,侵蚀作用越来越强,沟谷具有明显的沟缘,形态呈勺状 洪流的沉积作用雨季当沟谷水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冲出山口时,流速骤然降低,大量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冲出锥),是由间歇性洪流携带的物质不断堆积而成特点:分选较差,磨圆度不好,有不规则的层理。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分布较广26. 理解并掌握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式(1)河流的垂直侵蚀作用(下蚀作用)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降低到一个高程基准面时,河流就失去继续下切的能力,河底不再降低。海平面为终极侵蚀基准面或总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当河流垂直侵蚀作用进行到某一阶段后,河流的动能仅能克服负载,整条河流从源头到河口,水流只在惯性力推动下,
29、把源头携带的物质搬运到河口,河流地质作用达到动态平衡(2) 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溯源作用)溯源作用使河谷不断向源头发展,加长河谷,直到分水岭。 分水岭一侧水系的侵蚀基准面较另一侧水系低 坡度较另一侧缓 流域内岩性较另一侧易于侵蚀(3) 河流的侧向侵蚀作用(侧蚀作用)河流侧蚀作用不断掏挖河床两侧的谷坡,其结果引起河床左右迁移,使谷坡后退,谷底加宽。27. 理解河流搬运作用的方式1)机械搬运推移式:流水对碎屑物产生推力并使其沿床底滑动或滚动称推移。当水流对颗粒的推力大于颗粒的重力在水流方向的分力,碎屑颗粒才会在河底发生移动跃移式:河流中的碎屑颗粒,受紊流涡流和不同深度水层流速差所产生的上举力的作用
30、,当这种上举力超过碎屑颗粒重力时,碎屑颗粒便离开床底,跃入水中,当上举力小于碎屑颗粒的重力时,则碎屑颗粒重新沉落到床底悬移式:当碎屑颗粒重力小于水流产生的上举力时,颗粒便可在河水中呈悬浮状态。颗粒大小,形状、比重和水流速度决定碎屑颗粒是否呈悬浮状态(2)化学搬运 真溶液形式的搬运 矿物和岩石经过化学风化作用,一些元素和化合物首先迁移出来,并以离子形式溶于流水及地下水中,汇集到河水中,呈真溶液状态被搬运。主要有Cl、S、Na、Mg、K等化学风化过程中第I、II迁移序列的元素和化合物。 搬运与沉淀的条件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溶度积大小、流水的物理化学条件(流水的温度、压力、Eh值和Ph值以及CO2的含量
31、等因素) 胶体搬运 由于胶体质点或称胶粒是介于粗分散系和真溶液之间的细分散系,其粒径极小,在流水中受重力作用甚微,可以长距离、长时间搬运。胶体质点带电荷,淡水中负胶体比正胶体搬运要远些。28. 理解并掌握河流沉积物的特征(1) 河漫滩及其冲积物特征曲流沙坝:曲流河道凸岸河床堆积物所构成的地形,由具有槽状交错层理中细粒砂构成侧向加积:粗碎屑滞留在河道底部,细碎屑物质被螺旋状环流带向下游凸岸的曲流沙坝堆积下来,曲流沙坝这种平行河流流向的堆积方式称侧向加积天 然 堤:洪水漫出河槽,越过曲流沙坝顶部淹没了整个宽阔的河谷谷底,由于水面突然加宽、变浅,使随流分散,流速大减,于是河流携带的大量碎屑物中较粗的
32、颗粒首先在近河床两侧的边缘堆积下来,形成大致平行河床的垄岗地形河漫滩:在广阔的浅滩上,混浊的河水中,大量的细粒物质,经过长时间悬浮,由于水层薄、流速小,而慢慢沉积下来,形成水平的薄层理或小波痕交错层理的沉积物,覆盖在原来河道沉积物之上所构成的堆积地形决口扇:当特大洪水到来时,洪水可能冲决天然堤,在近岸的泛滥平原上沉积的扇形堆积体(2) 心滩及其冲积物特征由于河床横剖面形态多不规则,水流往往被河床地貌分离成两股或数股主流线,水流呈对称双向环流,在河底受两股相向的底流作用的地段,被流水推移的泥沙就在那里堆积下来,逐渐形成心滩。下部为河床冲积物,由叠瓦状排列的砾石或颗粒粗大碎屑组成,顶部为洪水期细粒
33、堆积物(3) 三角洲及其冲积物特征河流入海的地段是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区,可以形成三角洲或河口湾,这取决于河流与海盆水动力能量的对比和河流输沙量、砂泥比的特征29.掌握河流沉积物的主要类型30. 理解河流阶地的概念及其类型根据阶地的成因、组成和结构,可分为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和侵蚀阶地堆积阶地:阶地全为河流沉积物组成,河流中下游多见。河流侵蚀展宽谷底,同时发生大量堆积,然后河流下蚀形成阶地,后期切割深度一般不超过冲积层的厚度基座阶地:阶地上部为冲积物,下部为基岩。由于后期河流下蚀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侵蚀阶地:多由基岩构成,没有或很少有冲积物覆盖,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由于当
34、时水流流速大,侵蚀力强,很少沉积31. 了解海洋的动力 海水的机械动力 海浪(波浪) 潮汐 洋流 浊流 海水的化学动力 盐度 pH值 Eh值 海水的生物动力 生物动力指的是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物活动产生的机械动力和化学动力。32. 理解海洋的环境分区 滨海 前滨位于高潮面和低潮面之间。以海浪和潮汐作用为主;为海水的剥蚀作用发育带。 后滨位于高潮面之上风暴潮时可被海水淹没残留海水常形成沼泽 浅海处于大陆架之上,水深由低潮面至500m左右的海域,一般为200m以浪基面为界分为内陆架海域和外陆架海域两部分内陆架海域:处于低潮面以下,浪基面以上,地质作用活跃外陆架海域:处于浪基面以下,河流输入的碎屑物、
35、化学物以及海洋自生的生物物质大多在此沉积,是地球表面的重要沉积场所生物较多,改造海水环境,沉积物物质来源 半深海处于大陆坡上,水深200-2000m,大陆坡地形坡度大,发育峡谷,浊流沉积,含氧少,水温低,生物少,以浮游类为主 深海位于大陆基和深海盆地、大洋中脊之上的广大海域,为海洋的主体,水深大于2000m,浮游生物为主。33. 理解海洋的剥蚀作用机械动力(海浪及潮汐)为主,主要发生在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的剥蚀作用冲蚀:海水自身的动力怕打冲击破坏岩石磨蚀:海浪搅起的泥沙、石块对海岸、海底岩石的摩擦、碰撞、使岩石破坏高潮线附近,涨潮流和海浪共同作用,形成海蚀凹槽基岩海岸的剥蚀过程、速度和最终形成的
36、各种地形形态、规模还受基岩岩性包括岩石成分、结构和裂隙发育的影响34. 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进流、退流和沿岸流的搬运作用 机械搬运为主 粗粒留在高潮线附近,细粒被底流带回 搬运速度和搬运力取决于海浪强度和海岸地形 碎屑物有明显的分选作用、磨圆和磨细作用 由陆到海碎屑物由粗到细 潮流和洋流的地质作用 潮流搬运的颗粒主要来回于滨海和浅海之间 以潮汐为主的低能海岸带,泥质主要在潮间带沉积,形成潮坪 洋流搬运作用主要发生在半深海和深海中。 搬运物主要为悬浮的泥质、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 洋流可将深海区域的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带向前海35. 理解湖泊的沉积作用 机械沉积:主要由入湖河流及湖泊周围片流与洪流带入,
37、可形成砂坝、砂嘴、砂滩、三角洲;粗的在湖岸沉积,细的在湖心沉积 沉积物特征: 同心带状沉积特征,近岸粗,远岸细 层理较好 具波痕、泥裂等原生构造 夏季色浅粒粗;冬季色深粒细 挟砂量大,可在湖口处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洲平原湖泊常因过量蒸发而消亡;潮湿地区湖泊则是由于泥沙的过量淤塞而消失。入湖河流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向湖心及两侧蔓延,形成湖积三角洲平原,并可与邻河三角洲相连接使湖水逐渐向中心收缩,逐渐演化为沼泽,最后可全部淤塞使湖泊消失 化学沉积: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明显受气候控制 潮湿气候区:以淡水湖为主,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河流及地下水 潮湿气候区水量充足,尤其是温湿、湿热的地区有着强烈的化学风化
38、作用。岩石各种组分被彻底分解,除了易溶和较易溶元素等可成为易溶盐类溶解于水中外,较难溶的元素也可呈离子或胶体形式,这些金属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矿床35.理解沼泽的沉积作用以生物沉积作用为主,主要是植物死亡后遗体堆积形成煤的过程成煤先决条件: 大量植物(具有木质素、纤维素的高等植物)地史中的主要成煤期与植物繁盛有关 C-P 孢子、裸子植物 J 裸子植物 E 被子植物煤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泥炭化阶段:褐煤化阶段:烟煤无烟煤阶段:36.理解成岩作用37.理解并掌握沉积岩的形成阶段和过程38.理解并掌握沉积岩的矿物、结构和构造特征39.掌握常见沉积岩(泥岩、页岩、砂岩、砾岩、石灰
39、岩、白云岩)的特征40.掌握大陆漂移学说及其证据 在石炭纪后期之前,南、北美大陆与亚、欧、非大陆是紧密连接的,而且澳大利亚、南极和印度也包括在其内,全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泛古陆。海也不过是围绕泛古陆的一个巨大海洋,以后大陆产生分裂,大洋也就被割裂,逐渐形成目前地图上所呈现的海陆分布情景大陆漂移说的主要依据 不同大陆之间的构造相似性非洲南部组成开普山的二叠纪地层向西延伸,在大西洋中消失,但相同地层却在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现 非洲高原出露的前寒武纪片麻岩,在巴西也有出现 北半球,一条从挪威向西南延伸到苏格兰的加里东褶皱带在大西洋消失,但在北美东海岸的加拿大和美国境内再现 古生物与冰川、气候“
40、似非而是”的规律 在南半球石炭二叠纪的古冰川活动遗迹,不仅在地处极地的南极洲有,而且在远隔重洋的目前地处热带和赤道的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也有发现 显然这些地方现在的气候条件不可能有冰川活动,南半球各大陆都共同具有石炭二叠纪的古冰川遗迹,说明石炭二叠纪时可能是处于极地的统一的大陆,后经分裂、漂移,才形成现在的布局二叠纪生活在内陆的爬行动物中龙,如今在远隔重洋的非洲、南美洲及南极洲都有发现,中龙是陆生喝淡水的爬行动物,不可能穿越大洋长途迁移。现在的分布,只有用二叠纪时它们本处于同一古陆上,后古陆分裂、漂移开来,才能加以解释 产于石炭二叠系煤层中的厥类植物舌羊齿化石,以及在热带形成的岩盐、石
41、膏和珊瑚礁等产物,在现今的各大陆上分布得毫无规律。只有将它们标绘在魏格纳的联合古陆上,一切才顺理成章 古地磁极移轨迹通过对北半球不同时代古地磁北极位置的测定,把各地质时期古地磁极位置在图上连结成一个线,这条线称为地质时代的极移轨迹。大量资料表明,北美和欧洲所测的极移曲线并不相合,但形态大致相似。若将两大陆拼合在一起,则这两条曲线就会基本重合,说明大西洋的确曾经不存在,两个大陆曾经相连在一起 大陆的计算机拼接图形布拉德应用电子计算机对大西洋两侧大陆进行拟合,发现如果不是以海岸线而是以915m等深线为大陆边界,拼合的平均误差小于一个经度41.掌握海底扩张学说及其证据海底扩张说是在总结了大陆漂移说的
42、基础上,加上综合分析了海底调查资料而提出的,其创始人是美国地质学家迪茨和赫斯。随深海钻探及深海底调查工作的开展,现已有许多的证据支持和发展了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是指大洋岩石圈在大洋中脊处裂开,地幔中炽热、熔融的玄武岩浆从中涌出,到达海底后,冷凝并固结成新的大洋岩石圈。新的大洋岩石圈把早先形成的老岩石圈向两侧推挤开去,从而导致大洋海底不断扩张,被推开的大洋岩石圈到达大陆边缘的海沟处后,沿着大陆边缘的消减带向大陆岩石圈之下俯冲,重新消亡于软流圈中 海底磁异常与地磁场倒转记录洋底以洋中脊为对称轴,两侧岩石分布显示出相同的地磁异常带,这些磁异常带相互平行,统一呈南北向展布,东西两侧磁异常带对称分布 海
43、底磁异常与地磁场倒转记录地磁异常带的正负异常对应于当时古地磁场的正反方向变化,是地磁场方向转变的历史记录 海底岩石年龄的测定从60年代以来,在各大洋打了上千个钻孔,根据所采集的放射虫标本鉴定发现盖在玄武岩基底之上是最老的沉积物年龄与根据磁异常所测得的年龄一致,并且愈接近洋中脊,洋底年龄愈新 海底岩石年龄的测定大洋中脊与最年轻的洋底吻合,最老的海底岩石年龄只有约1.7亿年左右。参照每个磁异常条带的年龄及其距大洋中脊的距离,推断出各大洋的半扩张速率,可计算出海底扩张的全速率为120+cm/a之间。太平洋海底板块在2亿年即可全部更新一次42.掌握板块学说的内容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一块完整的刚性外壳,
44、而是由十几个不同的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组成的岩石圈块体,即(岩石圈)板块所组成。后者受地幔对流的驱动,漂浮在高温、塑性的软流圈上,进行着缓慢但不停息的水平运动43.理解并掌握威尔逊旋回胚胎期:地幔的活化最初引起稳定大陆壳的破裂,形成大陆裂谷幼年期:地幔的活化使其热熔物质喷流或上涌对流,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并开始出现狭窄的洋壳盆地成年期:随着洋中脊系统的延伸和扩张作用的加强,终于出现了新的大型成熟洋盆衰退期:在洋脊系统扩张的同时,洋盆一侧或两侧开始了俯冲消减作用,洋盆面积开始收缩残余期:随着洋脊扩张作用减弱,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海盆消亡期:最后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
45、峻山系44. 掌握板块运动的边界类型离散型板块边界:两侧板块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侧以频繁的线状玄武岩浆上涌,拉张作用引起浅源地震和高速热流为特征汇聚型板块边界:以产生深源地震,形成褶皱山系,引起玄武质和安山质火山活动为特征转换断层型边界:以陡崖为标志,具有水平位移的浅源地震特征,往往伴随着板块的分离和火山活动45. 理解并掌握地幔对流说起源于深部的热扰动使地幔底层物质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在热梯度的驱动下,受热的高温低粘度物质向热边界层最低处汇集,然后随着温度升高而形成地幔上升流46.理解并掌握地层的接触关系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形成时代是连续的。区域长期稳
46、定下降状态,有充分的沉积物来源 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形成时代不连续,其间缺失若干地质时代的沉积(平行、角度、异岩不整合)平行不整合(也称假整合)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但两套地层产状彼此平行。 地质证据不整合面也就是古剥蚀面,在这个面上常有底砾岩(其砾石为下伏地层的岩石碎块),有时还保存着古风化壳或古土壤层。下降沉积上升、接受剥蚀,沉积间断再下降,再沉积角度不整合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接触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斜交。 地质证据下降,接受沉积褶皱上升、断裂、岩浆活动、岩石变质、接受剥蚀,沉积间断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异岩不整合表现为不整合面上的地层岩性表现为沉积岩层和
47、其它岩性岩体接触。 地质证据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演化历史及确定地壳运动的特征和时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地层学中,不整合面也是划分地层单位和时代的依据之一 不整合面常常可形成一些残积矿床或被成矿热液充填而形成内生矿床,也可为石油、天然气的聚集提供场所47. 理解并掌握褶皱的概念、几何要素、类型划分(轴面产状、横剖面、枢纽产状、长宽比)、图示方法,根据轴面和两翼产状的分类 直立褶皱 斜歪褶皱 倒转褶皱 平卧褶皱 翻卷褶皱 直立褶皱 斜歪褶皱 倒转褶皱 平卧褶皱 翻卷褶皱根据转折端形态的分类 圆弧褶皱 尖棱褶皱 箱状褶皱 扇形褶皱 挠曲48. 理解并掌握节理的概念及剪节理与张节理的特征 剪节理
48、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作用而产生的破裂面剪节理的特征:(1)剪节理产状较稳定,平面上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剖面上切割较深(2)剪节理的剪裂面较平直、光滑,有时在剪切面上有因剪切滑动产生的擦痕(3)剪节理裂缝窄而闭合,若被其它矿脉充填,矿脉显示宽度均匀,脉壁平整(4)剪节理一般切割力较强,发育于砾岩和砂岩中的剪节理,一般都会穿切砾石和沙粒等粒状物体 张节理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张节理的特征:(1)张节理一般规模较小,平面上延伸不远,剖面上切割不深,产状不甚稳定 一组节理有时呈侧列产出(2)张节理面一般粗糙不平,节理面上无擦痕(3)在砾岩和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不穿切砾石和砂粒,而是绕过砾石和砂粒弯
49、折延伸(4) 张节理往往呈开启张口状态,可被岩脉、矿脉充填49.理解并掌握断层的概念、几何要素、类型划分、判识依据、图示方法断层的组合类型推覆构造:逆掩断层上盘岩块沿缓倾斜的波状断层面远距离滑移所形成的构造构造窗:推覆体局部被剥蚀掉后,露出其下的断层面或下盘岩石,形成构造窗飞来峰:被断层面或下盘岩石环绕的孤立推覆体残片判断断层的依据 擦痕是断层发生时两盘互相摩擦在断层面上留下的刻划印痕。 镜面是断层发生时两盘互相摩擦在断层面上留下的磨光面。 阶步是断层两盘拉开时在断层面上造成的断口。 擦痕和阶步可指示断层两盘的运动方向拖奄(牵引)褶曲褶曲的弧尖指示本盘运动方向构造岩断层面两侧岩石碎裂造成断层角砾岩、磨砾岩糜棱岩或千糜岩,以及断层泥密集的劈理地貌标志(低洼地带、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造成岩层在走向上不连续,或发生重复或缺失51. 掌握地震的类型划分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将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安全我们的使命
- 农产品销售合同协议
- 直播诚信保证宣言
- 食品安全普及保证
- 买房补充协议的签订要点解析
- 【项目管理】邵洪芳 教材精讲班教案 29-第3章-3.2.1-施工合同管理(三)
- 小额贷款培训
- 塑料制品在网络防御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房屋积木购买合同范例
- 村委出租荒地合同范例
- 一文读懂信贷收支表
- 关于政府性债务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 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
- 安全检查台账(参考模板)
-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春夏秋冬》大象版(22张)ppt课件
- 先进监理单位汇报材料整理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D1-B说明书
- ALC板材安装施工方案
- 起搏器植入术的抗生素应用—时机、类型及疗程
- 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
- 管拉管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