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辩识与应急管理_第1页
危险源辩识与应急管理_第2页
危险源辩识与应急管理_第3页
危险源辩识与应急管理_第4页
危险源辩识与应急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险源辩识与应急管理危险源辩识与应急管理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田宏田宏w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危险分析的基本过程危险分析的基本过程w (1)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w (2)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w (3)风险评估(定性和定量评价)。)风险评估(定性和定量评价)。(1)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w 所谓危险源的辨识也就是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过程。它是根据工程、系统(具体企业)的具体情况,识别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2)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w 脆弱性分析就是在危险源辨识的

2、基础上,分析这些危险源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其周边那些地方或者人员容易受到破坏或者伤害。w 解释:脆弱性主要包括:受事故影响的区域;脆弱区中人口的数量和类型、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以及环境影响。(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w 风险评估(所谓的定性、定量评价)w 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价。w 解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般用低、中、高定性地来描述;而事故后果一般用定量的计算结果来表示。第二部分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w (1)企业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w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w (3)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分析;w (

3、4)典型事故筛选与分析。(1)企业(单位)的资料)企业(单位)的资料w 企业的基本情况:性质、经营范围w 企业的工艺以及平面布置情况w 企业内部岗位和人员情况w 主要危险化学品情况:种类、存量地点w 设备设施情况w 事故情况(国内外同类企业)w 应急救援情况(预案、机构和设备情况)(2)危险源辨识w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w 有害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职业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w 通常情况下,二者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危险、有害因素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危险源事故事故安全措施安全措施隐患隐患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事

4、故、危险源、危险及有害因素、事故、危险源、危险及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说明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说明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w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风险分析(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范围”等方法进行分类。GB/T13861-1992(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w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 1992 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6大类37小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1)设备、设施缺陷; 2)

5、 防护缺陷;3)电危害; 4) 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 电磁辐射7)运动物危害;8) 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物质。 3.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1)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

6、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4.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5)识别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1)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3)监护错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其它危险、有害因素(4)1)搬举重物;2)作业空间;3)工具不合适;4)标识不清。w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

7、分为20类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竹;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GB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职业活

8、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素。 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中毒:职业中毒: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各种有毒物质等因素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各种有毒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急慢性疾病。而引起的急慢性疾病。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卫法监发200263号号

9、)w 10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w 粉尘类;w 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w 化学物质类;w 物理因素;w 生物因素;w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w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w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w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w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年年56号文件)对号文件)对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

10、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2004年年5656号文件)号文件) 1 1、贮罐区、贮罐区贮罐区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贮罐)临界量表类类 别别物物 质质 特特 性性临界量临界量典典 型型 物物 质质 举举 例例易燃液体易燃液体闪点闪点282820 t20 t汽油、丙烯、石脑油等汽油、丙烯、石脑油等2 82 8 闪 点 闪 点 6060100 t100 t煤油、松节油、丁醚等煤油、松节油、丁醚等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10%10 t10 t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10%20 t2

11、0 t氨气等氨气等毒性物质毒性物质* *剧毒品剧毒品1 kg1 kg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有毒品有毒品100 kg100 kg三氟化砷、丙烯醛等三氟化砷、丙烯醛等有害品有害品20 t20 t苯酚、苯肼等苯酚、苯肼等 2 2、库区、库区库区库区(库)临界量表(库)临界量表类类 别别物物 质质 特特 性性临界量临界量典典 型型 物物 质质 举举 例例民用爆民用爆破器材破器材起爆器材起爆器材1 t1 t雷管、导爆管等雷管、导爆管等工业炸药工业炸药50 t50 t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炸危险原材料爆炸危险原材料250 t250 t硝酸铵等硝酸铵等烟火剂、烟

12、火剂、烟花爆烟花爆竹竹5 t5 t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等易燃液易燃液体体闪点闪点282820 t20 t汽油、丙烯、石脑油等汽油、丙烯、石脑油等2828闪点闪点6060100 t100 t煤油、松节油、丁醚等煤油、松节油、丁醚等可燃气可燃气体体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10%10 t10 t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10%20 t20 t氨气等氨气等毒性物毒性物质质剧毒品剧毒品1 kg1 kg氰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等氰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等有毒品有毒品100 kg100 kg三氟化砷、丙烯醛等三氟化砷、丙烯醛等有害品有害

13、品20 t20 t苯酚、苯肼等苯酚、苯肼等 3 3、生产场所、生产场所生产场所生产场所临界量表临界量表类类 别别物物 质质 特特 性性临界量临界量典典 型型 物物 质质 举举 例例民用爆民用爆破器材破器材起爆器材起爆器材0.1 t0.1 t雷管、导爆管等雷管、导爆管等工业炸药工业炸药5 t5 t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炸危险原材料爆炸危险原材料25 t25 t硝酸铵等硝酸铵等烟火剂、烟火剂、烟花爆竹烟花爆竹0.5 t0.5 t黑火药、烟火药、爆竹、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烟花等易燃液易燃液体体闪点闪点28282 t2 t汽油、丙烯、石脑油等汽油、丙烯、石脑油等2828闪点

14、闪点606010 t10 t煤油、松节油、丁醚等煤油、松节油、丁醚等可燃气可燃气体体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10%1t1t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10%2 t2 t氨气等氨气等毒性物毒性物质质剧毒品剧毒品100 g100 g氰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氰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等等有毒品有毒品10 kg10 kg三氟化砷、丙烯醛等三氟化砷、丙烯醛等有害品有害品2 t2 t苯酚、苯肼等苯酚、苯肼等 4 4、压力管道、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1 1)长输管道)长输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输送有毒、可燃

15、、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1.6 MPa的管道;的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 km200 km且管道且管道公称直径公称直径300 mm300 mm的管道。的管道。(2 2)公用管道)公用管道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200 mm。(3 3)工业管道)工业管道 输送输送GB5044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且公称直径100 mm100 mm的管道;的管道; 输送输送G

16、B5044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GB50160及及GBJ16GBJ16中规定的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径100 mm100 mm,设计压力,设计压力4 MPa4 MPa的管道;的管道;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100 mm,设计压力,设计压力4 4 MPaMPa,设计温度,设计温度400400的管道。的管道。 5 5、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

17、的压力容器:(1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0.1MPa,且,且PV100 MPaPV100 MPa m m3 3的压力容器(群)。的压力容器(群)。 6 6、锅炉、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1 1)蒸汽锅炉)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 t/h10 t/h。(2 2)热水锅炉)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120

18、,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 MW14 MW。 7 7、煤矿、煤矿(井工开采)(井工开采)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1 1)高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2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3 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4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5 5)煤层自然发火期)煤层自然发火期66个月的矿井;个月的矿井;(6 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8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19、: (1 1)瓦斯矿井;)瓦斯矿井; (2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3 3)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4 4)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9 9、尾矿库、尾矿库 全库容全库容100100万万m m3 3或者坝高或者坝高30 m30 m的尾矿库。的尾矿库。 企业(单位)危险有害因素一览列表w 表 1 重大危险源辨识统计一览表w 表2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一览表w 表3 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分布一览表(4)、分析和筛选出典型事故w (1)事故的后果严重;)事故的后果严重;w (2)事故发生的可行性大;)事故发生的可行性大

20、;w (3)行业中典型的危险。)行业中典型的危险。 需要注意的问题: 排除那些不需要应急救援行动的小事故; 合并类似(相近)的事故类型; 每种事故选择最为严重的情况作为代表。w 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程序: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程序:w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分级程序如下图所示。如果一如果一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形态,按照后果最严重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形态,按照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即遵循的事故形态考虑,即遵循“最大危险原则最大危险原则”。w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别的依据如下:重大危险源分级判别的依据如下:w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人(含30人)以上人)以上的重

21、大危险源;的重大危险源;w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人的重大危险源;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人的重大危险源;w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人的重大危险源。w 生产场所重大事故后果分析生产场所重大事故后果分析w 生产场所主要事故类型生产场所主要事故类型w 生产场所的事故类型非常复杂,因反应介质、工艺设备与机器、操作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w 火灾、爆炸、中毒等。w 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可在安全文化网

22、查询,网址:http:/w 在该网站上有一个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专栏上进行查询。w 此外,还有很多的网站介绍MSDS相关的资料。物质安全数据(MSDS)的查询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w 脆弱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一旦发生事故,那些区域容易影响到。事故影响范围内的脆弱性目标包括人员、财产和生态环境。w 确定事故潜在影响区域的有效方法是后果分析技术。后果分析具体包括:w 潜在事故场景的描述;危险物质泄漏量的计算、危险物质泄漏后扩散计算、毒性、热辐射、爆炸冲击波的影响等等。(1)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w 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评价程序为:w

23、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区域划分成等间隔的网格区,用一笛卡尔坐标体系的网格覆盖城市的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网格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人口密度,以不影响计算结果为准。w 确定每一网格内的人员数量,通过火灾(室内火灾除外)、爆炸、毒物泄漏扩散事故后果模型计算重大危险源事故在每一网格中心处产生的热辐射、超压或毒物浓度的数值,然后通过热辐射、冲击波超压、中毒概率函数将其其转化为造成死亡的概率。w 将每一网格中心的死亡率与人口数量相乘,即得到死亡的人数。w 将所有网格的死亡人数求和,即得到总的死亡人数。w 具体用下式表示:w 式中,w N总的死亡人数;w Di第i个网格的人口密度;w S网格面积;w vi第i个

24、网格的个人死亡率;w n网格的数目。niiivSDN1图1 死亡人数计算原理示意图w 采用财产损失半径的方法评估事故后果造成的损失,并假定此半径内没有损失的财产与此半径外损失的财产相互抵消(或者说此半径内的财产完全损失,此半径外的财产完全无损失)。财产损失半径通过火灾、爆炸事故后果模型确定。w 财产损失半径按下式计算:w 式中,Ri为i区半径,m;Ki为常量。6/123/131751TNTTNTiiWWKRw(2) 火灾死亡概率计算方法火灾死亡概率计算方法w 首先通过火灾的事故后果模型得出计算位置处的热辐射通量数值,然后通过火灾热辐射概率方程确定死亡概率。w 火灾的事故后果主要包括:池火灾、喷

25、射火、闪火、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火球(BLEVE)、固体火灾。w 主要模型包括:池火灾事故后果模型;喷射火事故后果模型;闪火模型;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事故后果模型;固体火灾模型。w 热辐射伤害的概率方程通常使用彼德森(Pietersen)1990年提出的概率方程。w 皮肤裸露时的死亡几率为:w w 二度烧伤几率: w 一度烧伤几率:w 式中,q为人体接收到的热通量(W/m2),t为人体暴露于热辐射的时间(s),Pr为人员伤害概率。w 同裸露人体的情况相比,由于服装的防护作用,人体实际接收的热辐射强度有所减少,人体实际接收的热辐射强度qc(W/m2)为:w 式中,为有服装保护时人体的热接收率,

26、这里取0.4。)ln(56. 238.363/4tqPr)ln(0188. 314.433/4tqPr)ln(0186. 383.393/4tqPr qqcw (3) 爆炸死亡概率计算方法爆炸死亡概率计算方法w 首先通过爆炸的事故后果模型得出计算位置处的冲击波超压数值,然后通过冲击波超压概率方程确定死亡概率。w 爆炸事故后果主要包括:物理爆炸、蒸气云爆炸、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w 主要模型包括: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后果模型;蒸气云爆炸事故后果模型;w 物理爆炸。 w 冲击波超压伤害概率方程通常使用Purdy等人的经典概率方程。w pYlog43. 147. 2w (4)毒物泄漏中毒死亡概率计算方法

27、)毒物泄漏中毒死亡概率计算方法w 首先通过气体的扩散模型得出计算位置处的毒性气体浓度数值,然后通过毒物中毒概率方程确定死亡概率。w 毒物泄漏扩散引发中毒主要包括:非重气扩散、重气扩散。w 概率值Y与接触毒物浓度及接触时间的关系如下:w 式中,A、B、n为取决于毒物性质的常数;C为接触毒物的浓度,ppm;t为接触毒物的时间,min。w 一般说来,接触毒物的时间不会超过30min。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人员可以逃离现场或采取保护措施。tCB1nAYn物质名称物质名称1.1.A ABn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氯氯-5.3-2.752.75DCMR 1984DCMR 1984氨氨-9.82-9.8

28、20.710.712.02.0DCMR 1984DCMR 1984丙烯醛丙烯醛-9.93-9.932.052.051.01.0USCG 1977USCG 1977四氯化碳四氯化碳0.540.541.011.010.50.5USCG 1977USCG 1977氯化氢氯化氢-21.76-21.762.652.651.01.0USCG 1977USCG 1977甲基溴甲基溴-19.92-19.91.0USCG 1977USCG 1977光气光气( (碳酸氯碳酸氯) )-19.27-19.273.693.691.01.0USCG 1977USCG 1977氟氢酸氟氢酸( (单体

29、单体) )-26.4-26.43.353.351.01.0USCG 1977USCG 1977 危险源调查危险源调查分析分析选取事故情景选取事故情景计算事故后果计算事故后果火灾模型火灾模型爆炸模型爆炸模型泄漏扩散模型泄漏扩散模型计算财产计算财产损失半径损失半径确定评价区域确定评价区域划分网格划分网格计算死亡概率计算死亡概率热辐射概率方程冲击波超压概率方程计算死亡人数计算死亡人数按死亡人数按死亡人数分级分级毒物中毒概率方程财产调查财产调查人口调查人口调查按财产损失按财产损失分级分级确定重大危险源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等级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能力评估w 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能力评估:是指对某

30、一地区、部门或者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对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预测与预警能力、社会控制效能、行为反应能力、工程防御能力、灾害救援能力和资源保障能力等。w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能力评估: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能力评估: 内部应急能力:w 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据具体的事故情况需要相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据具体的事故情况需要相应的大量人员、设备和物质供应,需要配备必应的大量人员、设备和物质供应,需要配备必须的物质、设备和人员,并定期检查、维护和须的物质、设备和人员,并定期检查、维护和补充,以避免延误救援活动。补充,以避免延误救援活动。 外部应急能力:w 当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或者应急力量不足以

31、当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或者应急力量不足以应对重大事故时,需要利用外部的社会专兼职应对重大事故时,需要利用外部的社会专兼职的应急力量。的应急力量。w 内部应急能力评估:内部应急能力评估:w 生产经营单位的消防力量;w 个人防护用品;w 人力资源;w 通讯、联络与警报设备;w 检测和检测设备;w 泄漏控制设备;w 保安和进出管制设备;w 应急电力设备;w 重型设备;w 各种保障设备。w 外部应急能力:w 城市专兼职消防力量;w 医疗救护机构分布和救护力量;w 信息资源;w 专家系统。(1)企业应急能力评估)企业应急能力评估:w 1)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的消防力量w 评估的根据主要为:w 建筑设计防

32、火规范(GB50016-2006)w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w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w w 2)个人防护用品w 评价的依据主要有:w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第12.2条要求:每个生产、 供应和使用煤气的企业, 应设煤气防护站或煤气防护, 并配备必要的人员, 建立紧急救护体系。w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中第 1 2 . 2 . 4 要求: 煤气防护站应尽可能设在煤气发生装置附近, 或煤气设备分布的中心且交通方便的地方, 煤气防护人员应集中住在离工厂较近的地区。 煤气防护站应设煤气急救

33、专用电话。w 煤气防护站应配备呼吸器、 通风式防毒面具、 充填装置、 万能检查器、 自动苏生器、 隔离式 自 救器、 担架、 各种有毒气体分析仪、 防爆测定仪及供危险作业和抢救用的其他设施 如对讲电话) , 并应配备救护w 车和作业用车等, 且应加强维护, 使之经常处于完好状态。w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规定了并适用于工业企业厂区内的发生炉、 水煤气炉、 半水煤气炉、 高炉、 焦炉、 直立连续式炭化炉、 转炉等煤气及压力小于或等于 1 2 X1 05P a ) 的天然气( 不包括开采和厂外输配) 的生产、 回收、 输配、 贮存和使用设施的设计、 制造、 施工、 运行、

34、 管理和维修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城市煤气市区干管、 支管和庭院管网及调压设施、 液化石油气等。 w 化工企业气体防护站工作和装备标准(HG/T23004-92)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防护站 简称气防站 以下同 的工作 职责和装备配置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大量生产和使用有毒有害气体的化肥 氯碱 纯碱 硫酸以及有机合成等大中型企业 其他化工企业根据需要 可参照本标准单独或联合设立气防站。w 小型化肥 氯碱 纯碱 硫酸以及有机合成企业可根据本标准要求设立救护室。w 气防站的主要任务:气防站的主要任务:w 3.1负责本企业中毒 窒息和其他工伤事故的现场抢救 但在现场抢救时必须与企业医务卫生部门协同对伤员进行

35、现场急救。w 3.2负责对有中毒 窒息危险性工作的现场监护。w 3.3会同教育劳动部门和生产车间对职工进行防毒知识教育 开办学习班 组织事故抢救演习。w 3.4负责车间 岗位防毒器具存放柜 简称存放柜 的设置和防毒器具的发放 管理 监督检查。w 3.5负责本企业防毒器具的维修 校验 更换 气瓶充装等工作。w 3.6积极配合 承担 本地区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任务。w 气防站装备的配置w 根据企业规模和实际需要 参照下表配置w 万能校验器2-3 台w 空气或氧气充装泵1-2 台w 天平秤1-2 台w 分析仪器 (包括测爆仪、测氧仪等监测仪器)按需要配备w 滤毒罐再生设备1套w 器材维修工具(包括台钻

36、、钳工工具)1套w 自动电话1-2 台w 生产调度电话 1台w 事故录音电话 包括终端扩音器 1套w 无线电对讲机至少 1对w 事故警铃1 只w 气防作业 救护 车 辆 1-2辆,车内应设有声光报警器、 备有空气(或氧气呼吸器) 、或生氧式防毒面具、 苏生器、 安全帽 、安全带、 全身防毒衣、 防酸碱胶皮衣裤、 绝缘棒、 绝缘靴手套、 被褥 担架、 防爆照明等抢救用的器具。w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 18265-2000 )w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条件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危险化学品交易和配送的任何经营企业。w 其中 6.3.4

37、 条的规定如下:装卸易燃易爆品人员应穿工作服,带手套、口罩等必需的防护用具。装卸腐蚀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护目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等必需的防护用具。装卸毒害品人员应具有操作毒品一般知识。操作时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倒置, 防止包装破损,商品外溢。作业人员应佩带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 w 3)检测和检测报警设备w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w 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38、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w 3.0.1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的2区内及附加2区内,应按本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1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2)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

39、仪;(3)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4)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w 4)应急电力设备:)应急电力设备:w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w 第.条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w 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w 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w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40、w 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w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w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w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w 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

41、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w 三、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w 第.条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w 一、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w 二、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w 第条下列电源可作为应急电源:第条下列电源可作为应急电源:w 一、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一、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w 二、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的馈电线路。w 三、蓄电池。w 四、干电池。(2)关于社区应急能力评估)关于社区应急能力评估:w

42、1 ) 社区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w 准确地对灾害监测预警, 了解灾害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 及时向居民发出警报,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 告知自我保护措施和疏散方案等信息是减少人员伤亡的一个关键。具体指标包括社区灾害危险性评价、 社区易损性分析、 灾害监测、 预警等。w 2 ) 应急准备能力w 社区是巨大的承灾体, 进行灾害应急准备对减少社区灾害造成的损失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指标包括应急组织机构、 社区应急志愿者组织建设、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家庭救护包的配置情况、制定社区应急预案和家庭应急预案、 应急演练、 宣传教育等。w 3)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能力w 世界各国有效抵御突发灾害

43、的实践表明, 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 救助灾民和抢救生命最及时、 最有效的力量就是灾区最先脱险的灾民,社区应急救援在突发灾害救援中具有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w 突发事件发生时, 如果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 将对控制事故和减少损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社区对灾害的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可以帮助政府部门的救援赢得时间, 使社区和个人在最大程度上承担应急救援任务, 在最大程w 度上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 同时可以使政府救援计划更加灵活。w 灾害发生后, 社区要立即组织应急队伍, 开展先期处置工作, 采取必要措施, 防止次生、 衍生事故的发生, 避免灾害的扩大; 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

44、, 做好安置工作。社区居民要积极自救、 互救,当上级政府、 部门和单位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社区积极配合, 做好现场取证、 道路引领、 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具体指标包括:灾后警报和通知、 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应急志愿者队伍管理、 组织疏散、 现场医疗救助、 治安交通、 现场灾情评估等。w 4 ) 社区灾害恢复能力w 恢复是指重建物质基础设施, 以及修复灾害影响的个人和社区的情感、 经济、 自然状态等一系列措施。社区灾害恢复能力是灾后社区快速恢复生产、 生活的能力。具体指标包括灾害损失评估、 灾害恢复方案、 救灾物品的供应能力、 灾害贷款、灾害保险和救灾资金的筹备能力、 应急预

45、案的维护和更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 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 范围w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w 2.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w 2.2 应急准备 emergency

46、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w 2.3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w 2.4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w 2.5 恢复 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w 3.2.5 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

47、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3.2.6 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w 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w 4.1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

48、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w 4.2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w 4.3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

49、正确处置。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w 5.1 总则5.1.1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5.1.2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5.1.3 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5.1.4 应急预案体系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5.1.5 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5.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5.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

50、。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5.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5.3 组织机构及职责w 5.3.1 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5.3.2 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5.4 预防与预警w 5.4.1 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5.4.2 预警行动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5.4.3

51、信息报告与处置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a)信息报告与通知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b)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c)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5.5 应急响应w 5.5.1 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5.5.2 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5.5.3 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

52、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5.6 信息发布 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5.7 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5.8 保障措施 5.8.1 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

53、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5.8.2 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5.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5.8.4 经费保障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5.8.5 其他保障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5.9 培训与演练w 5.9.1 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

54、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5.9.2 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5.11 附则w 5.11.1 术语和定义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5.11.2 应急预案备案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5.11.3 维护和更新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5.11.4 制定与解释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5.11.5 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6、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w 6.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季节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确定。6.3 组

55、织机构及职责w 6.3.1 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6.3.2 指挥机构及职责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6.4 预防与预警w 6.4.1 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6.4.2 预警行动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6.5 信息报告程序w 主要包括: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c)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

56、门的通讯、联络方式;d)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6.6 应急处置 6.6.1 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6.6.2 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6.6.3 处置措施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煤矿瓦斯爆炸、冒顶片帮、火灾、透水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6.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

57、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 7.1 事故特征w 主要包括:a)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c)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7.2 应急组织与职责w 主要包括:a)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b)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7.3 应急处置w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b)现场应急处置措

58、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c)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7.4 注意事项w 主要包括: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8 附件w 8.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列出应急工作中

59、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并不断进行更新。8.2 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和联系电话等。8.3 规范化格式文本信息接收、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8.4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w 主要包括: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b)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c)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d)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w 8.5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列出直接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8.6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附录w A.1

60、封面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A.2 批准页应急预案必须经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方可发布。A.3 目次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 批准页; 章的编号、标题; 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 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A.4 印刷与装订应急预案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法 w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