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一节 中国国际政治思想的发展:古代近代当代 (一)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 一、华夷体系1.天下中心主义九州五服(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尚书禹贡自古以来关于大一统之信念 2.华夷秩序(文化)华夷之辨:血统,地理与文化 3.宗藩(政治)封贡制度,朝觐,质子与贡赋 4.朝贡(经济)1)自发到官方(明洪武年间极端制度化,官方垄断,禁止民间商贸)官方亏损朝贡制度as一种战略工具(战略物资禁运,仅限奢侈品丝绸茶叶等,削弱敌战力)朝贡体系的畸形后果:倭寇作为武装(走私)商人 此三者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全部内容其核心是严格的等级制度二、维系华夷秩序
2、方法1.德化,礼制(以在东亚区域内无能与之相竞合的高度文化体系为前提)2.义战(以武力迫使“夷”接受中华文化)*现代中国例外论的战争观(源自高度道德优越感)3羁縻(用比较柔和的方法来使少数民族就范,如和亲等) 如今:“受害者情节”同“天朝上国旧梦”的混合心态三、华夷秩序的弱点与衰落1.仪制的侮辱性与制度的松散(礼制的侮辱性极大抵消了政治红利,周边少数民族为求夷夏之变进攻中原;但松散性使不逼之过急) 2.绝对一元模式与华夷易位途径的欠缺(一元体制使无法容纳平等的对手存在)(唯有依靠暴力,少数民族寇边) 3.礼仪与权力间脆弱维系的脆弱均衡(而权力转移激烈) 4.市场规模的发展与体制的静态
3、性 5.学习能力的弱化道德化的歧视与权威下的正义(难以前行) *中国传统,首先有高一级权威,其次有正义与道理可讲 华裔秩序在现代难以维持原因高度不平等的环境不复,高度静态的环境不复 四、华夷秩序的瓦解北狄入主小中华体系条约体系马格尔尼使华(马格尔尼日记)礼仪之争争论的实质(礼仪制度还是通商)案例:义律之叹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参见:滨下武志 朝贡体系 (二)近现代国际政治思想回应与挑战国家与国际战略效仿西方时代(对失败的反思,全面否定自身文化)对西方的认识:政治野蛮与政治文明之别马克思主义同国家主义二者的争执使中国近代国家身份延迟,非约论而是传统的民族主义的国家认同至今存在。 中国国际思想的当代探
4、索1.国际主义的兴起与消退(毛时代,进攻式理想主义)2.韬光养晦与世界新秩序(邓时代)3.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后邓时代,提出“和谐”作为国际新伦理) 第二节 西方国际关系思想的发展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政治学的分野(1)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区别。 政治学所探讨秩序如何变得更好(以秩序为起点),而国际政治学则探讨秩序如何被建立(以体系为前提,以秩序为终点)人在秩序之中同无秩序情况下行为的完全不同优先考虑自身的自由,其次才能考虑国际等级秩序 沃尔夫次 :“道德机会”是政治领域与国际政治领域的差别所在。国内政治倾向于建立一种美好生活的机会,而外部领域则要求要低很多。沃尔兹 :无政府状态(最大限度的自由)
5、与等级制是两者的根本差别。由于混乱和战争是常态的,因此国际政治的状态与目标与国内政治截然相反甚至对立: 1 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交叉忠诚的问题辜鸿铭 -吉田贞子2 国内原则的适用性问题3 国家权力的国际合理性问题(国家权力到国际中逐层磨损) (2)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研究起点政治学对(半)秩序化的期待不适用于国际社会.很多疑问不是来自实际,而是来自很多人因为习惯以政治学为参照系考虑国际政治问题,以政治学的标准衡量国际政治。疑问:按照国内政治的标准美国霸权更易接受还是相反理论目标政治学对法律形式、自由民主价值等合法性因素的追求或者说对权力与其合法性的彼此关系的建构与国际政治不一样。国际政治依靠权力追
6、求最低限度秩序,追求好的自然状态和多样性。 国家同自由的区别:个人的社会性与国家的自足性 低秩序而高自由高风险(以国家根本的自由行动的最大价值) 2、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论战中发展模式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 (1)两战期间:理想主义的兴盛 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威尔逊,(“战争是国家内部缺陷无可解决后向外转移矛盾的产物。”)其主张以国家的改良为主线:鼓励了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乐观情绪。(主要通过民族自决,施行民主)理想主义是一个信念,而非一种理论。支持者:罗素、哈克斯利、诺埃尔-巴克(法律和平,完善国际法体系)、劳特帕彻特、凯恩斯(繁荣和平-创造内需) 和霍布森 (繁荣和平-国际自由贸易)、米
7、特兰尼(功能主义,“外溢”,通过单个和平机制的积累以达到总体的和平) (2)古典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爱德华卡尔二十年危机,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解答二战之发生如何成为可能?汉斯摩根索核心原则一 国家中心主义。国家的自私被视为合法的,是国际体系的基石与中心。国家的诉求、国家的法律地位、国家的权力和利益都是合法的。二 国际冲突主义。冲突是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但这不是说冲突无法避免,而是说它如“原罪”一样成为思考的前提。 (功能性的)三 大国拥有合法的主权/行动自主权四 国家是统一的行为体 国家行为的责任应由全体国民承担五 根据自身利益进行决策的理性行为体六 权力解释国家利益,国
8、家追求的即为权力 道德审慎主义。国家的自私被视为合法的不是现实主义没有道德诉求,而是基于“存在即为合法”的观点对现实的尊重。现实主义承认民族国家但极为反对民族主义。道德审慎认为善恶不是第一主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审慎的抑制罪恶。 古典现实主义的逻辑自私自助无政府状态冲突秩序(均势)*均势古典现实主义同霸权古典现实之一又不同古典现实主义式的和平为乌托邦主义同现实主义的妥协权力与道德的妥协摩根索 1.限制(限制强权,形成均势)2.和解 通过劝说、和解和武力威胁达成和平3.转变 由主权国家形成的国际社会转化为由公民个体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建立世界国家和世界共同体以实现和平*国家起源中的强盗说
9、(3)新新论战时期新现实主义其“新” 在对科学主义的借鉴。变国家中心主义为体系中心主义。体系作用在于寻找“持久性的反复出现的力量。”一 体系为第一变量,具有高度恒定性。国际体系由结构和单元组成。国际体系是由关注自我的互动单元(主要民族国家)的个体行为体形成的,国际结构的互动也是根据某一时期主要政治行为体来定义的只有改变结构才能改变国际体系无政府的性质。二 研究方法借鉴了经济学方法。假定国家和国际体系关系是市场和经济人关系。彼此关系是完全竞争关系。权力构成了国际关系的货币。三 国际体系的稀缺资源是安全而非权力,权力是作为一种工具存在的。 新自由主义(机制自由主义,贸易自由主义.)国际
10、体系是多元的,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彼此间功能外溢成本不同二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状态,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特别是寡头垄断理论的基础之上,多个因素干预国际关系,国际争执、制度等三 国际合作是一种可行的选择。福利与权力同样是国家的优先追求。 新新综合 综合的前提在于新新二方都不是极端悲观者。二者争执的焦点慢慢集中在绝对利益和相对利益的选择上(新现实主义追求相对收益的均衡,而新自由主义者只追求绝对收益双赢),这其中的核心是国家有无足够的理性计算出缓慢的相对利益变化何时以何种方式导致绝对权力的变化。 (4)批判主义反思主义的兴起解构主义与自越战后西方的社会迷茫相关联中国的反思主义认识论上,他们质问实证主义者对待
11、知识的方法,批评他们试图建立关于自然和社会世界的客观的、在经验上可行的实事陈述的努力方法论上,他们拒绝单一科学方法的霸权,支持催生知识的多元的方法,强调解释性战略本体论上,他们挑战理性主义者关于人的本性及其行为的观点,强调行为体认同的社会建构以及认同在利益和行为建构中的重要性;规范上,他们谴责价值中立理论,否认其可能性等核心是对人的实践和主观因素的历史地位的探讨,反对对理性主义的神圣化。 (5)建构主义与英国学派从反思主义到建构主义是一个批判到重建的构成。接受了理性主义的部分主张;同时,保留了反思主义所共有的“知识取向”, 走出了一条兼具两者理论特色的“中间地带”(the middlegrou
12、nd)。“明尼苏达学派”自我认识同他人认识的张力基本观点:1国家利益与认同是由体系结构建构的,建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2结构是一种社会结构,它由共同知识、物质资源和实践(或话语)三种成分构成3社会结构是变化的、进步的,社会结构变化的进程与这种变化的施动者是互动的、互构的 英国学派(无法明确定义)A “英国学派的三个核心概念 1 “国际体系”与权力政治相关, 建立在国家本体论之上,体系总体上采用现实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霍布斯:现实主义) 2 “国际社会”是关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认同,它也建立在国家本体论之上,总体上采用建构主义认识论和历史主义的方法。(格老秀斯:理性主义)3 “
13、世界社会”将个人、非国家组织及最终的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关注全球社会认同及其安排,时常用国际关系的批判理论来解释。”(康德:革命主义)B “英国学派” 表现出“结构的”、“功能的”和“历史的”三重取向国际社会是一种无政府结构它可以由共同的规则、规范和制度框架来管理当代国际关系是进步的,它可以从国际体系经由国际社会走上世界社会,而国际社会也可以从“多元主义”社会过渡到“大同主义”的全球国际社会。” 第二章 国际社会与国际体系第一节 国际社会构成与其历史性 一 什么是国际社会(一)社会与国际社会“社会是有意识的、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旨在通过非制度化的方式引发或阻止社会秩序的大
14、规模变迁。” J. Wilson 社会与政治的分离是政治学的经典假设国际社会运动可以被看作是在国际层面发起的非制度化的各种国际集体行动,旨在影响各国和全球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在没有政府的条件下,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秩序的提供者和安全阀Eg· 人民的力量 女权运动 与 革命主义(二)国际社会的界定1、科非·安南:国际社会是由人类的普遍联系构成的,特征是共同观念为所有人建设一个更好世界这样一个远景观念。(个人本位,将人的价值的跨国实现作为基本依据)2、肯尼兹·沃尔兹:从机械社会到有机社会 (把权威、垄断暴力都视为社会内生的一个部分,没有区分机制化和非机制化的权力,但隐
15、含指出了世界国家的可能) 3、赫德利·布尔:拥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形成一套共同的规则体系、建构共同制度的国家群体。(国家本位,不探讨具体的个人和组织的问题)二 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一)国际社会构成的争议一是主体是国家还是个人,它决定了国际社会的研究内容。以国家为主体的研究范畴固定,而以个体为主体的研究范畴涉及认同、族群、利益划分和跨国界认知的一系列传统国际政治不研究范畴,同时目标也设定的更为远大涉及全球公民社会建构的问题。二是国际社会的研究范畴内是否包括上层建筑尤其是机制化的权力结构。它关系到社会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分野,涉及权力来源和权力形式等一系列问题。二 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二
16、)四大基本特征1、行为体的多元性:国际行为体的多元意味着忠诚与认同的多元,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国家向个体让度更多的权力,这个趋势甚至比国家向国际组织让度更多。2、权力来源的复杂性3、国家与个人的冲突性4、国际社会的初步性 对远景和现实的研究混淆是国际社会认识目前主要的问题,发展与缺乏控制的矛盾突出。重要的是选择参照系的问题。 第二节 国际体系 国际体系环境 国际体系环境是指跨国的和有全局意义的技术、经济生产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状况,这些根本因素发生的到头来“深刻转变国际关系几乎所有方面”的变迁 。Robert Gilpin 案例:蒋介石·曾文正·黄仁宇之惑
17、60; 蒋介石为什么无法建立政权的基层组织?国际体系的界限国际体系的界限主要指一个国际体系的地理和文化外延,或者说是它的范围,连同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些可以富有地缘和文化意义的概念,例如中心与外缘、同质与异质。案例:西方中心到非西方中心的梦想 东方与西方帝国的差异 扩张:王室还是全民罗马人:愿意承受巨大的牺牲大英帝国治下和平,商人与法庭美帝国治下和平 国际体系的结构最重要、也最引人注意的是国际权势的基本分布状况及其重大变化,它们在现代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强国的数目、规模及其事实上的等级排列,连同强国的兴起、衰落及其力量对比更替。 国际体系的规范国际体系的规范指在不同
18、程度上调节或校准体系组成单位间相互作用的规则或习惯。们一般多少实际地规范了国家的对外行为和相互交往,是无政府的国际体系具有起码或者更高程度的秩序的一大原因。 Hedley Bull 第三节 国际秩序与格局(国际权力分配问题) 一 国际格局的古代形态典型帝国秩序A罗马的世界性帝国 B中央帝国/“朝献列国” /“互市群番” 帝国之殇:中央帝国“政治体制不断把各民族吸收进来,但落后经济体制却无法有效把各民族做到
19、帮助吸收(政治控制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的矛盾,扩张-维持边疆与财政赤字),因此大一统面临强大的离心力和机制内的长期紧张。” 松散的政治联邦建立在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上帝国的体系只能维持一种军事强制性的、区域性的帝国。 非典型帝国秩序:一个区域内,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保持了一定的向心力,但不存在长期稳定的权力中心,结构的稳定往往依赖权力的均衡和文化向心力共同维持。早期的希腊城邦,中世纪欧洲(共同宗教基础,教权与王权的微妙关系,权力相互均衡) *大国心态,缺乏对周边小国去研究,而国际政治上的重大冲突常起源与边缘地带(实质为不同民族/文明之间的冲突) 帝国边缘地带特点:国家的高死亡率原因:权力的归属
20、和利益的分配都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文化又具有异质性巴尔干 高加索 中亚 二 近代国际政治格局*当今全球秩序实为欧美国际秩序的扩大化 权力竞争的内部性(欧洲内部)与非西方世界的外部性(欧洲文明的向外扩张与排他性,日本开始打破西方世界对于权力的垄断)权力中心的转移和分散化 理性与殖民主义、达尔文主义(落后就要挨打) 三 现代国际政治格局两极单极多极:不变 国家的权力斗争形式的改变和国际体系单元的改变 理性与认同主义 第三章 国际行为体国际体系组成单位的政治性质主要涉及该实体对外的独立程度和权力受限状况,连同它的内部政府形态、社会一般成员在其对外政策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它为实现对外目标而动员
21、自身资源的方式。 精英主义的坍塌与重构,外交的平民化?凯撒拿破仑新恺撒墨索里尼新拿破仑贝鲁斯科尼英雄与传奇时代的结束玫瑰与骑士一战:骑士精神的坟场 个人主义的淡化与民众、民族、国家、区域组织等新的集合单元进入国际领域国际公民与跨国忠诚“我爱我的祖国,但我的祖国需要给我一个爱他的理由”艾德蒙·伯克 第一节 国家一 国家形式的发展宗法国家:皇(父)权 &
22、#160; 民族国家(主权)公民国家封建国家(神权“大一统”) 现代国家到后现代国家/后民族国家:主权原则受到挑战,后现代性对公民权的全球主张,治权替代主权 美国与中国民族国家的最忠实捍卫者(中国由中央之国到被殖民化的巨大心理落差) 二、国家行为体(一)国家理性 拟人化的国家假定1 新现实(自由)主义:“理性”是指为了将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任何国家都根据偏好计算行动的成本与收益2 马丁·怀特: “理性主义”理解为与 现实
23、主义、革命主义并列的思想传统,在国际关系领域它是指涉各国是受它们所组成的国际社会的规则约束 3 对理性主义的批评理性主义是“完美的政治和整齐划一的政治在(理性主义者的)方案里,不存在具体环境下的最优,而是只有最优”。理性主义拒不承认具体环境,因此,排斥多样化。理性主义者所相信的,不仅是每一个政治问题都存在某一个最佳(即“理性的”)的解决办法,而且这一解决办法是普遍适用的。 奥克肖特 英国学派 理性即国家间“共识”4 理性的局限 们的某些认知虽然是合乎理性的,但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理性相符”:人们习惯将新信息纳入原有知识框架的做法,虽然也是理性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系统
24、的知识体系),却会使自己的知觉受到原先的预期、信息以及旧有知识体系的影响和歪曲。(工业时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一战时最强硬的帝国主义者在二战时均转变为绥靖主义的支持者。)“理性相符”与敌意的螺旋上升 斯大林与巴巴罗萨计划(二)国家利益1、以权力介定的利益2、以安全介定的利益:安全的稀缺程度米尔斯海默与沃尔兹的争论 “地位维持”逻辑。 因为进攻行为带来的权力边际收益为零甚或为负,任何理性的国家都不可能采取进攻行为。3、以文化介定的利益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4、以内部需要介定的利益(三)国家权力1 影响力说2 物质资源说3 软权力说 “软权力就是在国际事务中通过诱导而非强制来实现期望结
25、果的能力。 ”主动愿意复制效仿国体制、发展模式(四)国家的行为模式进攻性殖民主义到帝国主义到干预主义防御性主权到人权,生存权到发展权 第二节 国际组织一 国际组织的发展与演进前提:国际交流的频繁带来的相互协调的需要和共同事务的增加发展历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国际组织的萌芽第一,开启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第二,使多边外交成为一种体制;第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议事规则。 欧洲协调(贵族协调):反拿破仑的遗产;欧洲列强以议会形式协商处理欧洲或与欧洲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多边外交机制,它是国家平等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发端;频繁的国际会议形成了多边协商的机制,将会议设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机
26、制,与以往的临时会议从本质上不同。 国际联盟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打破了区域的限制,开启了现代国际组织体系的先河。 缺陷:第一,体制上的缺陷,平等代表权的失败;第二,结构上的缺陷,内部的强权政治分配与整个世界的力量分配不符;第三,政治上的缺陷,对国家利益的争夺超越了正义的界限。联合国最高目标:“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特点:就其政治基础而言 ,强调大国团结与大国一致原则,大国的合作与协调是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成功的关键,就其组织特点而言 ,通过协调改善现有多国家体系的运行 二 国际组织的概念与特征概念“国际组织”,是指政府间组织( inter-
27、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即 若 干 国 家( 政 府)为特定目的以条约建立的一种常设机构。这是严格国际法意义上的国际组织。但是,若广泛地从一般意义上说,“国际组织” 可以包括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两大类,即:凡是两个以上国家或其政府、人民、民间团体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协议形式而建立的各种机构,都可以称为国际组织。虽然,国际组织,不论是“ 政府间” 的还是“非政府间”的,都是一种越出国界的跨国机构,但两者在国际法上的法律地位是显然不同的。 特征建立在主权国家之间的基础上 。依据并经由国家
28、间的正式协议而创立。设有一套承担一系列持续职能的常设机构。拥有某种自主权。具有国家间合作的职能。类型对抗性与合作性一般性与专门性政府间与非政府间 三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飞速发展国际公民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国际民主化价值的体现非政府国际组织的独立性质疑达尔富尔与中国奥运看中国观念的滞后 第三节 跨国公司数据:1998年,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就高达11万亿美元,而当年世界贸易额仅为7万亿美元。为此,联合国贸发会议在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 IMFA一 跨国公司对主权国家体系的巨大破坏1、跨国公司与国家的级差效应NICs(新兴工业化国家)/NNEs(无法自给的民族经济
29、体)/UCEs(无法治理的混乱实体)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普遍特征:在普遍低人均收入的情况下普遍高消费,以培育本国的国际巨头参与国际竞争2、跨国公司与政治决策权的集中跨国公司倾向于寻找政治同盟,帮其解决“市场失灵”条件下的盈利问题。跨国公司需要政治权利维护一个受保护的市场环境。跨国公司既可能成为国内经济市场化的促进者,亦可能成为其阻碍者。在经济关系领域,国家的权力与跨国公司的利润存在交换的关系,国家让渡的经济权力会得到补偿。吉登斯3、跨国公司与西方世界的团结 2006年跨国公司的巨大投资有80%左右集中在在北美、西欧及日本三极之间进行的。因为资金流通形成的复杂财税货币体制构成了西方世界内部
30、渗透性制度的经济基础。4、跨国公司与不发达世界的不对等权利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在缺乏政治保证的条件下不会轻易介入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跨国公司承担了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于资金的主要责任,其输出量的有限性和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需要形成了巨大的供需矛盾。这就使不发达国家在作出让步时无法有过多选择。 资本的第一要求并非利益,而是其流动的安全二 跨国公司对全球化的重要意义跨国公司首先是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存在的。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因此其利润的实现与所在国的认同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跨国公司都是带有多元化色彩的,实现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对跨国公司降低成本
31、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需要进行一系列努力以获得所在国家政治、社会与市场的认同。 跨国公司带来的连锁效应不但给传统社会结构带来了冲击,同时传递了社会变革的信号。可以说,跨国公司的进入为后发国家认识世界、接触世界提供了机会。为了保证竞争力和本土化的顺利进行 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推动了所在国经济的发展 ,迫使民族经济适应竞争性的环境 第二章 国际战争与和平第一节 国际冲突一 国际冲突的涵义冲突的一般概念含义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固有形态,它强调了冲突是对立双方“有意识的”行为,而对立双方目标的不相容是构成冲突的主要原因。詹姆斯·多尔蒂和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指
32、出,“一般意义上的冲突往往指这样一种情形:某一可认定的人群(不论是部落群体、种族群体、具有相同语言的群体、具有相同文化的群体、宗教群体、社会经济群体、政治群体还是其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其他可自我认同的人群,原因是他们追求的目标相互抵触或看上去相互抵触。” 国际冲突原因解析1.人性说。基督教现实主义者莱茵霍尔德·尼布尔从基督教“人有原罪”的教义出发断言,“罪孽把冲突带到世界上,即使最亲密的关系也无法摆脱冲突。”他主张用罪孽来对付罪孽,敢于冒公开冲突的危险,绝不向人的罪孽让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所谓的“正义与和平”。尼布尔把“ 原罪”思想引入现实分析,提出美国应该坚决
33、抛弃孤立主义思想、参加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的主张,认为如果美国拒绝如此在道德上是无法容忍的 2.“权力冲动”说。 林普认为权力冲动 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个人野心,追求个人名望与满足,或者企图从他人劳动中谋利的简单欲望 ,国家是单位个人的结合体,人的冲动与欲望势必传导给国家,国家的欲望不过是个人欲望的扩大,所以国家间也会因权力之争而发生冲突。 3.“误解说”。理想主义学者认为国家在本质上是厌恶、抵制冲突的,冲突是由于基于知识差异、教育不足而产生的“误解”,所以解决冲突需要建立和完善国际法、建立国际和平机制、加强国际共识。4.利益差异说。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国家间具有互不相容的利益,
34、刘易斯·科责尔从国家利益分歧的角度,认为冲突是一场“争夺价值以及少有的地位、权力和资源的斗争。敌对者的目的是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 5.目标的对立之争, 造成冲突形势;冲突者的敌意感受,进一步加剧冲突倾向;为了达到有争议的目标,或迫使对方修改、放弃其目标而最终采取冲突行为。冲突形势、冲突态度和冲突行为构成了国际冲突的三维结构。 6.“三重内涵说”。肯尼兹·沃尔兹在人、国家与战争一书中提出有关国际冲突的“三重内涵 。第一重内涵是“人性与国际冲突;第二重内涵是“国家与国际冲突”,现有国家体制不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要,弊端日益凸现,为了加强对国内的控制,抑制社会矛盾激化
35、,统治集团往往通过对外冲突或战争寻找出路,这是国际冲突的重要内在原因;第三重内涵是“国际体系与国际冲突”,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诱使国家采取自助行为,推行实力政治, 这是国际冲突和战争发生的外在原因。 沃尔兹认为人类社会的每个层面都孕育着冲突的风险,不同层次的冲突诱因综合作用使国际冲突变得具有普遍性。 二 国际冲突的类型拉波波特:“战斗”“竞争”“辩论”三种模式。卡尔·多伊奇:三组六种类型划分法。“打到底的”冲突和“共存”的冲突。前者是你死我活式的冲突,后者在斗争中寻求合作。 “根本性的”冲突和“偶然性”的冲突。前者是基于 “某些永恒的基本结构”而导致的冲突;后者是偶然的、
36、转瞬即逝的外部因素导致的冲突。注:“根本性”的冲突不一定非得“打到底”, 偶然性的冲突各方也不一定共存,冲突可能逐步升级,打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可驾驭的”冲突和“不可驾驭”的冲突。取决于节制的能力与效果。 冲突的逐步升级特征第一层次,语言象征性冲突。它包括通过各种传播工具,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等等。第二层次,一般性冲突。冲突双方或一方已经采取了行动,但整个冲突的可控性较大,双方都会把它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第三层次,对抗性冲突。当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时候,这时国家间冲突会带有明显的惩罚或报复特征。如暂停或取消援助项目、小规模军事挑衅等。第四层次,国际危机。它是国际冲突不断激化而导致的国际
37、关系的恶质状态。此时,冲突各方已经大致做好了摊派甚至战争的物质和精神准备。国际危机是国际冲突演化为国际战争的一个临界状态,几乎每次世界大战都是以国际危机的蔓延作为序幕的,它是敦促各国采取最后努力挽救和平的警钟。第五层次,国际战争。这是国际冲突的最高阶段。冲突各方已经确定除了战争没有更好的方式捍卫国家利益 第二节 国际战争与和平一 国际战争与国际和平的界定国际战争:国际冲突的最高形式,它具有突发性,它意味着和平解决冲突的努力失败,是国际冲突的军事化和武力化。国际和平:约翰·加尔通教授在和谐致平之道关于和平学的几点阐释一文中这样进行了阐释:“有一个老的概念认为,和平就是暴力的不
38、在场(absence of violence),但是还有一种更积极的观点认为,结束冲突并不是把冲突扫到地毯下面隐藏起来,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Peace by Peaceful Means)和平的本质:和平的另一个同义词就是平等。如果没有这些平等,那就一定有暴力,因为不平等就是暴力,即结构暴力,这种暴力极可能以直接暴力的形式爆发。平等是必要的条件,但并不是充分的条件。平等还可以用其他的词来表达,其中一个就是公平,意思是交换的对等。还有一个词被忽略了,那就是正义。” 二 国际战争是什么1、单元层次的战争观由于国家是从事国际战争的基本主体,国家的政策选择是导致战争的直接原因。民主主义、专
39、制制度、人性原罪,不同的因素都被我们列为战争的原因。人性与国际战争。荷马史诗与人性的隐喻 。霍布斯认为,由于人们总是想自我保存和寻求快乐,所以普遍共同的倾向便是“得其一,思其二,死而后已,永无休止的权势欲望”。在人类的天性中有三种造成争斗的主要原因存在: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由于第一种原因,使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他人;由于第二种原因,使人们为求得自身的安全而侵害他人;由于第三种原因,使人们为保持自身的荣誉而侵害他人。 (2)政治制度与国际战争特定的政治制度是否会形成关于战争的偏好,很所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上世纪90年代的民主和平论就是其中的代表,其基本观点是民主国家的制度模式
40、和社会结构使他们选择战争更为慎重,倾向于用非武力的方式解决分歧和冲突。 但民主和平论者无法说清楚准则的一致性与利益一致性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同一关系 2、体系战争观。 (1)结构战争观。新现实主义学者实际上认为只要无政府状态和国家还存在,国际战争就不会消失。“权力均衡分布有利体系稳定”“权力倾斜分布有利体系稳定”利益的当前分配与使用武力所能实现的分配(即权力在国家间的分布)之间的差距越小,战争的概率就越小;反之,则趋大。利益与权力的双重平衡。(2)进程战争观。国际战争不仅仅是抽象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的,它是国家间复杂的利益互动和战略权衡的产物,是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权衡共同的结果。进攻防御平衡学说就认
41、为,国家从事战争要衡量军事形势、武器发展究竟对进攻防御哪个方面更加有利武器杀伤力的增强、科技日益广泛和高效地运用于生产、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的日益增强,都导致了现代全球社会的脆弱性增强,非对称作战可以使强弱对比发生改变,国际进程中出现的每个重要的新的因素都会对国际战争产生影响。 第三节 非传统安全 一 非传统安全的界定非军事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如恐怖主义、种族冲突、环境恶化、粮食和能源短缺、毒品交易、跨国犯罪、人口增长和非法移民等。这些问题与传统的外部军事威胁相对,被笼统地称为非传统安全。 传统的安全研究给予领域(军事)和行为主体(国家)以永恒的优先权,而宽泛的
42、安全研究议程则既包括传统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环境安全。 Barry Buzan 二 非传统安全的特点 第一,非传统安全的行为主体(威胁来源)多样化。传统安全一般为国家行为体 之间的纷争和冲突,非传统安全的行为主体则包括个人、组织或集团、人类整体、自然因素(其中很多可归结为人为因素造成的)等非国家行为体。 第二,非传统安全的价值主体多层次。非传统安全关注的核心是人,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非传统安全并不排斥国家安全,而是强调将人的安全、国家安全、全球安全结合起来并在它们之间保持平衡 第三,非传统安全具有明显的跨国性和嬗变性。 三 非传统安全的内容 金融安
43、全 :核心内涵是规避金融风险,主要目的是防范金融危机。能源安全: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使用安全的有机统一。 环境安全基: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基础(尤其是可更新资源)处于良好的状态或不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非法移民 :大规模移民造成接受国种族、宗教的重新整合,冲击整个“国家”观;空中、海上的非法移民及跨国犯罪团伙的人口贩卖,对国家安全构成新挑战,跨界非法移民可能成为国家间关系紧张的一个根源,而且会对国家内部稳定产生影响。 流行疾病第五章 国际合作第一节 国际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一 国际相互依赖形势的发展1 相互依赖的定义“当互动行为产生彼此都付出代价的结果
44、时,就存在相互依赖,当互动行为不产生付出重大结果的代价时,就只是相互接触。”基欧汉和奈 相互依赖的核心特征在于它给各方提出的权利和代价问题。 2 相互依赖的特征相互依赖的广泛性。社会和经济交往方兴未艾,正在创建一个无国界的世界。”代价驱使性。相互依赖关系总包含着代价,不以互利为特征。不对称性。完全均等或纯粹依赖是罕见的。非对称性使权力得以彰显复合性。各个社会之间多渠道联系,非国家行为体直接参与世界政治;世界政治中各问题之间无明确等级之分,军事安全并不始终居于议事日程首位,内政与外交之间界限模糊;三是武力是一种无效的政策工具 。敏感性(对合作终止的反应)和脆弱性(当威胁合作完全终止后,寻找新的合作关系的能力)托马斯谢林"论谈判",自我妥协即权力作为一种双方相互依赖关系二 国际合作 1、合作的定义:当行为者通过政策协调,将自己的行为调整到与其他行为主体的实际偏好和预期偏好一致时,合作就会出现 国际合作就是指国家之间在政策和行动上相互调试的行为。2 和谐与合作的区分。 和谐是指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行为者的自利政能自动的促使其他行为者目标的实现。 合作:而如果行为者对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绿色环保演讲稿
- 保修承诺书范文
- 乘务员工作总结
- 范文学期计划模板汇编7篇
- DB12T 488-2013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规范
- DB12T 546-2014 南水北调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 新学期学习计划模板集锦4篇
- 新学期学习计划资料集锦九篇
- 学校老干部工作总结
- 高等数学教程 上册 第4版 习题及答案 P049 第2章 极限与连续
- 研发部年度工作计划
- 医院药品目录(很好的)
- 地方国有数据公司发展现状初探 20240228 -远东资信
- 波形梁护栏质量检测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 掘进机维修培训课件
- 玻璃制造中的能源消耗与节能技术研究
- 物业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书
- 慢性伤口护理健康宣教课件
- 日产轩逸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