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资料«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代码00264)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 主要的标准是(平等)2、“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梁 启超)3、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着作 是(大同书)4、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张之洞)5、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一秉于礼)6、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 纲领是(资政新篇)7、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龚自 珍)8、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礼治思想)9、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邓析)10、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 人治国)11、先秦时期,第一个提

2、出系统的“性善论” 的是(孟子)13、“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墨子.兼爱中)13、“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一说的提出者是 (老子)14、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口“治不听君,民不从官”)15、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白居易)16、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 家是(韩愈)1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着名谏议的 提出者是(魏征)18、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唐 )19、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其本则合,其用则异 )20、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北宋 )21、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 唐高祖)22、明

3、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 想命题的思想家是(顾炎武)23、明代提出“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历史人物是(张居正 )24、在丘溶看来,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明 刑弼教 )25、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 在于(“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26、认为设置法律在于“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清末思想家是(张之洞 )27、曾国藩认为“修、齐、治、平”的结合点是(一秉于礼)2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儒 家思想?)29、王弼与嵇康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是 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30、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 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杜预)31、将封

4、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董仲舒?)32、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无为?)33、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 正统哲学为(??程朱理学?)34、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大下”的思想家是(??范仲淹?)36、 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王安石)37、 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完颜雍)?37、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 律是(?便宜一k八事)38、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丘溶?)39、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 广的思想家是(?王夫之)4

5、0、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章太 炎)41、“天命”、“大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更朝?)42、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宗教祭 奠仪式)4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 记?)45、 管子所反映的思想学派主要是(?齐国法家)45、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 先行者是(?荀子)46、 “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社会和谐)47、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兼爱)48、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庄子)4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50、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51、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不法古,不修 今

6、?)53、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的同时,还利用了 (?五德终始说?)53、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作是(?春秋繁露)54、下列属于西晋律学家杜预着作的是(?律 本)5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文治)56、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 则的法典是(?武德律)57、批评礼记月令远离“圣人之道”的 唐代思想家是(?柳宗元)58、提出“性善情恶”说的宋代思想家是(李 翱)59、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德)、60、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 明末清初思想家是(黄宗羲)61、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着名思想家是(?王夫之?)62、“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 反映出龚自珍主张

7、(?变法改革)63、太平天国财产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是(天朝田亩制度)6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根本在于(中国传统的 纲常名教)65、“一秉于礼”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曾国 藩)66、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 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着作是(孔子改制 考)67、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 君主立宪)68、参与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学家是 (冈田朝太郎)69、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明确提出于(民报)70、 “中华民国” 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章太炎)71、 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夏禹)7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反映了 当时统治者信奉(君权神

8、授?)7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民治)7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三国五鄙”制)7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 臣是(叔向?)7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 不相及”的说法最为接近的是(罪人不孥)7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荀子?)78、作为先秦时期着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法家)7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道家?)80、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说明法律应该具有(公开性)8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 (?慎到?)82、秦王朝“以法为教”

9、的文化专制思想, 直接导致了( ?焚书坑儒)83、废除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汉文帝)8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新书)85、秦汉之际,倡议嚏京剿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贾谊)8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君为臣纲)8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董仲舒)88、我国古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是(?鲍敬言)89、将“存留养亲”思想最先制度化的皇帝是(孝文帝)90、唐朝坚持“大刑说”的思想家是(?韩愈)91、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大下”的思想家是(?范仲淹)92、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 明代思想家是(张居正)93、

10、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 起源于(??农)94、魏源介绍和研究“夷情”的主要着作是(?夷氛纪闻 )95、太平天国最主要的立法是(?天朝田亩 制度)96、主张“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思想家是 (曾国潘)97、在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对三权分立问题 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立法机构)98、清末主张变法,提出“一切要其大成,在 变官制”的思想家是(?梁启超)99、清末法律改革时期,为了贯彻“罪刑法 定”原则,沈家本提出必须废除(援引比附) 100、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是一种(? 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国)3、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 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A.无法B.郡县不行

11、'C.任法和任人背离* D.执法宽严不当E.井田被废4、近代中国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E.荀子A.法条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主张“无为而治” 的思想家有()“A.老子B.鲍敬言"C.庄子"D.王弼E.贾谊2、在先秦思想家中,极力主张以礼治国的有A.周公B.管仲C.孔子D.孟子, A.曾国藩B.谭嗣同C.章太炎-D.张之洞E.沈家本5、孙中山先生新民权主义的新内容集中体现为()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B.主张“直接民权”C.恢复关税自主权D.实行耕者有其田E.强调“主权在民”6、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 的法学概念有(?)“ B.法义&quo

12、t;C.法数* D.类E.式7、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E.以法为教,以史为师8、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E.唐甄9、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 具体方案是(?)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C.设议院开国会D.制定宪法.E.实行三权分立10、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A.立法权-B.司法权“C.考试权D.纠察权E.教育权11、下列人物中,公开

13、反对公布成文法的有 (?)"A.叔向B.子产“ C.孔子D.赵鞅E.邓析12、下列能够反映墨家“天志”思想的说法是 (?)A.顺天之意,得天之赏卡B.反天之意,得天之罚“ C.天子有善,天能赏之“ D.天子有过,天能罚之“ E.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13、朱熹“严刑”主张的具体内容有 (?)“ A.恢复肉刑“ C.孟子a B.限制赎刑D.荀子C.推行社仓-E.漆雕氏D.以口数占田E.严惩奸凶17、东汉时期,反对神学的法律思想家有 (A.王充B.刘秀C.刘预14、?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着作有 (??)?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着作有(?)“ A.原道觉世训"B.原道救世

14、歌“C.原道醒世训D.劝世良言E.太平天国起义记15、下列对大清现行刑律特点描述正确的 有(?)A.采用罪刑法定主义"B.删除了凌迟、枭首等酷刑 “ C.取消了六律总目D.采用缓刑制度E.分总则、分则两编16、继孔子之后,下列属于先秦儒家流派的人 物有(???)“A.子张 B.子思“ D.仲长统18、宋明时期,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 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改革家有(??? ?)* A.王安石-B.范仲淹“ C.张居正D.丘溶E.朱熹19、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有(? ?)A. “严刑以致又安”"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

15、D. “一秉于礼”* E. “整顿中法,采用西法”20、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对大清新 刑律草案极力攻击的两点是(? ???)A.故杀子孙B.妻殴夫C.存留养亲“ D.无夫奸 “ E.子孙违犯教令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以德配大一一(1)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一 种思想;(2)周公继续夏商以来的“天命”廉洁, 但提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天命可以转移,并且 只转移给有德之人。(3)这一思想的意义在于,从 单纯地强调天意,转而重视民心的向背,是对神权 法思想的新发展。2、“三不足”理论一一(1)北宋王安石主持 变法期间提出的理论;(2)其内容为“天变 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等思

16、想;(3)它是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思想 的总结与升华。3、以能分治一一(1)权能分治是孙中山“五 权宪法”的核心内容;(2)把政权和治权分 开,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等四种“政权”由人民掌握,立法权、司法权、行政 权、考试权、监察权五项“治权”由政府实施;(3) “治权”相对于“政权”称作“能”, 因此称“权能分治”。4、仁学(1)清代谭嗣同所着。(2) 该书通篇讲“仁”,对封建纲常名教进行激烈 的抨击。(3)他认为“仁”以平等为第一或 最重要的标准,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平等。5、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一(1)老子崇尚自 然,否定人为,反对人定法。(2)统治者制 定法律法令,本意为了防止盗贼

17、,可盗贼反而 更多。(3)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法令破坏了自 然的和谐。6、春秋决狱一一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实 例作为审判的法律依据,从而把儒家经典法律 化。这是董仲舒最先提出的,其实质是一种“原心论罪”说。7、明分使群一一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荀 子的观点。他认为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能 群”,即有组成社会集团的能力,社会里必须 有“分”,即区分职业和等级。这是礼法起源 的一个前提。8、民贵君轻一一(1)孔子从“重民”的思想 出发,提出了上述的思想。(2)孔子并不是 说人民比国君更尊贵。而是说争取人民更重 要。9、理直刑正一一晋代律学家张斐“以礼率 律”法律观的集中体现。所谓“理直”,是指 法律要明确

18、体现纲常名教。“刑正”,是指使 用法律要做到准确,宽严适中,轻重得当,有 罪必罚,罪刑相符。10、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 对以往的 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 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 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周公制礼,对中国 后世立法、司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11、竹刑一一是春秋时期邓析私自编订的一部 适应当时社会的刑法。因为它是写在竹简上, 所以被称为“竹刑”。结果,邓析被杀,但其“竹刑”却得到应用。12、”以法为教,以史为师”一一韩非深受商 鞅“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影响,主张 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一切学术派别,定法 家学说为一尊。韩非认为,记载先王之语的儒

19、 家经典,已经成为破坏“法治”的工具。他明 确地把儒家作为打击重点,同时批判其他各 家。韩非主张用法家思想统治一切,在教育方 面,以法律作教材,以官吏为老师。13、唐律疏议唐高宗时期,以武德 律、贞观律为基础,编纂永徽律)十 二篇,五百零二条。为了阐明永徽律的精 神实质,并对律文作出统一解释,又命人对永 徽律逐条逐句作出注解,叫做“律疏”,与 律文具有同等效力。疏与律统称为永徽律 疏,后世称为唐律疏议。14、“恢廓民权,限制元首”一一章太炎的主 张。目的是为了防止总统权力过分膨胀。 其方 法是在西方国家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 立的基础上,再加上教育独立(或教育权), 后又增加了纠察权。该思

20、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主 权在民。15、“有治人,无治法”一一荀子的主张观点, 他认为法对于治理国家虽然重要,但法毕竟是 制定的,并靠人去掌握和执行,即仍然取决于“人”。荀子继承和发挥了儒家人治论的思 想,明确提出了 “有治人,无治法”的主张。认为国家的治乱决定于有没有“治人”,是否 贤人当政,而不在于有没有良好的法律。16、“德礼为本,政教为用”一一唐律疏议 总结了历代关于德刑关系的理论,强调“德为 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集中系统的体 现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调“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集中系统的体现了封建正 统法律思想中的德主刑辅观。17、”以公理而灭私情”一一这是丘睿思想主 张,

21、他认为,法律一经定颁行,朝野上下“必 守之以信”,“朝廷所当世守,法司所当遵 守”,无论最高统治者还是一般司法官吏,都 “不可不守国家之法”,而恪守法制的关键是 秉公而去私,”一惟以公理而灭私情",故曰 应执法上以公去私。18、“变古愈尽,政民愈甚”一一是魏源的变 法思想。即变法愈彻底,对老百姓愈有利。他列举历代关于赋税、选 举、劳役、兵役等制度不断变革的事实,说明 法令制度随着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历史自身 发展的法则。19、“废君统,倡民主”一一谭嗣同的思想主 张,他认为应当废除君主统治的封建制度, 而 兴民权,提倡人民当家作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20、神权法思想一一夏商西周时期的

22、统治阶级 利用宗教迷信来统治,束缚人民的思想武器; 它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夏 代宣传“天命”、“大罚”;商代提出“上 帝”,将“上帝”说成是商王的祖先;西周提 出“以德配大”的君权神授说。21、“暴君放伐”一一这是孟子关于君臣关系 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孟子看来,对于那些危害 社稷和百姓的暴君,孟子称之为独夫民贼,臣 下可以放逐甚至诛杀,从而达到从反而警告统 治者的作用。这种思想曾成为后世许多思想 家、政治家反对暴君暴政的思想武器。22、“以礼率律”一一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 神是礼,所有的律条都必须折中于“礼乐”, 与“礼乐”相符合。这就是他所主张的以礼率 律。张斐的这一思想弘扬和

23、推进了封建正统法 理思想所坚持的礼法合一、纳礼入律的立法原23、海国图志一一近代着名思想家魏源所 着。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学 习西方,进行改革,以挽救落后衰败的中国。 它对于当时人们了解西方,睁眼看世界,曾经 有一定的启蒙作用。24、法学盛衰说一一沈家本的作品,剖析 了中国法理学不发达的原因,对于中国法学盛 衰,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明确指出了法律和政 治的密切关系;即政治决定法律,有什么样的 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法律,法盛而政不一定盛, 法衰而政必衰。第四大题:简答题1、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答:1.皇权至上,法自君出;2 .应经合义,礼法融合;3 .“三纲”是封建立法的根本

24、原则;4 .德主刑辅,先教后刑。2、简述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法 律思想。答:1.朱熹面对南宋农民起义,提出处理“严” 与“宽”的关系学说。2 .他主张执法“从严”,但反对“滥刑”;他 主张恢复肉刑,以“全其性命”。3 .他主张执法“从严”,并应选拔清官为审判 官员,提高审判效率与质量。4 .他认为严于执法,”而以宽济之”,是治国 要道。3、简述沈家本法律思想的内容。答:1.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2 .“平恕”为审断之本。3 .“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4 .法家盛衰说。5.沈家本法律思想的主流是民主的、科学的、 具有进步思想性质。4、简述孔子“为国以礼”的礼治论。5、简述汉初黄老思想

25、在法律、政治方面的表 现。6、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7、简述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变化及其意义。8、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9、简述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10、简述张居正的法律思想。11、简述龚自珍“更法改图”的法律思想。12、简述商鞅的法律起源论。答:商鞅提出“定法”、“立禁”的法律起源 论。商鞅首次将法律起源问题与确认土地问 题、货币的所有权联系起来。商鞅法的起源论,以进化历史观为根据,社会 经过上中下三世,下世圣人制定各种制度(法 律产生的具体过程为:定分、立禁、立官、立) 13、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 念。答:王夫之“趋时更新”的变法主张:1 .王夫之认为

26、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任何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观规律;2 .王夫之通过对“圣法不可变”的正统论的否定,以 论证法律的趋时更新。3 .王夫之揭示出“有定理而无定法”的规律,深刻讨 论了改革旧法的必要和法律“超时更新”的前景。14、简述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学说。答:孙中同提出把国家权力分为“政权”和“治 权”。“政权”指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治 权”指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 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把“政权”交 给人民管理,但又认为人民没有能力管理国 家,应由有能力的人来组成政府,治理国家事 务。15、简述墨家的“尚同”理论。答:墨家认为,在远古时代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人 各是其

27、义而人之义”,结果天下大乱,若禽兽然 为消除这种混乱,就要使人们对事理的看法一致, 需要工同天下之义墨家主张推举天下最贤能 者为天子,然后从上而下选出三公,诸侯等各 级统治者,由天子”发布完领域天下之众”, 国家、法律因此而生。在墨家看来,天子、三 公等各级统治者都是依照贤良的等级而设立 的,因此各人必须以其上级的是非为是非, 最 后大家皆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天子又须上同 于大,符合“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这种“尚同说”反映了墨家君主集权的法制统一思 想,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16、简述柳宗元的法律思想。答:1.“天人不相预”和赏罚及时说。自然和社会各 有其发展规律,是互不干预的,天人之间不存

28、在什 么感应关系。人间的很多政事不能呆板地等待季节 时令到了才能去办理。商法要迅速及时,才能起到 劝勉和惩戒作用,提高执政效率。2 .法律起源于“势”。国家和法律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也不是上天有意制造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为适应 社会的需要而出现的。3 .刑、礼“其本则合,其用则异”。礼与刑的根本原 则是一样的,而它们的用途却迥然不同。17、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变法思想。答:王夫之认为,法律与国家制度一样,是随 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1.认为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法制的以新代旧是社会发 展的历史规律所决定的。4 .认为反对变法,主张“圣法不可

29、变”的“正统”论 是毫无根据的,法律必须趋势更新。5 .王夫之提出“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的主张,深刻 论述了改革旧法的必要和法律“趋时更新”的前景。第五大题:论述题1、评述韩非法、势、术结合的思想。答:1.韩非批判地继承了商鞅、 慎到和申不害关于法、 势、术的理论,提出“以法为本”,三者并重,将 三者结合在一起,共同作为治国工具。2 .第一,法与势结合。势即权力和地位,君主应该“擅 势”,集大权于一身;并“抱法处势”,通过君主 的权势来推行法律,将“势治”和“法治”结合起 来。第二,法与术结合。术是君主统治的方法、手 段、君主树立自己的权势要依靠法,也依靠术;术 包括对臣下公开的考察和暗中的操

30、纵。3 .评价:韩非的思想是对法家这一理论的系统化;说明法家的“法治”实质上是要用严刑峻法和阴谋权 术来维持专制君主的统治,这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的复杂尖锐所造成的。2、试论述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理论。 答:五权宪法是孙中山独特的宪法思想, 也是 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他试图通过五权宪法来 保证人民主权和直接民权。五权宪法的核心思想是把政权和治权分开,由 人民掌握政权,由政府掌握治权。治权相对于 政权称作能,故称权能分治。五权包括:立法 权、司法权、行政、考试权、检察权。五权 宪法的精华是直接民权。孙中山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反对搬照西方,创 建的五权宪法是一种中国式的近代革命民主 主义的宪法

31、学说,但不能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 主要矛盾,实际上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空想。3、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表现在哪些 方面答:法家“法治”与儒家“礼治”的对立:法 治是法家的基本观点,礼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二者在内容、形成、性质以及理论基础方 面,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对立。1 .此对立是两种制度的对立。礼是按照宗法血 缘关系实行的一整套等级制度和习惯,儒家以 礼为核心形成了家庭宗法为核心的法律观。 而 法主要是按照政治权力有从属关系实行的一 整套等级制度和规定,法家以法为核心形成了 君主专制的法律观。2 .此对立表现了两种统治方法的对立。 法治是针对礼 治和德治提出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轻视法律的

32、强制作用。法家主张以理服人,认为法治是最有效 的治国方法。3 .两者的对立还表现在对君主作用的不同看法上。儒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放在统治者的个人道德上。法 家则认为,有了好的法令,一般能力的中主或才能 低下的庸主也能治理好国家。4、试论韩非的“变法论”。答:1.韩非思想说的核心是以法治国的法治 论。他从进化的历史观和“好利恶害”的人性 论出发,认为实行变法、推进法治是历史的必 然,是时代的需要。4 .内容:“法与时转则治”;“好利恶害,人 之所有”。5 .评价:韩非的变法论适应了战国时代的要 求,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理论。5、论述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律思 想。答: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社会大变

33、革的战国后 期,统一已成定势。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为 政在人”、孟子“唯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 思想,提出了 “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 思想。他认为国家的治乱取决于有没有“治 人”,是否贤人当政,而不在于有没有良好的 法律;也即是说,有能够使国家安定的人,而 没有使国家自行安定的法。法人和比较起来, 只是第二位的。在荀子看来,法律是由人制定 和执行的。只要有了善于治国的君主,法律即 使简略,也能通行天下;反之,如果法律离开 善于治国的人,即使有法律所规定不到的地 方,也可以“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 荀子的这一思想,对中国以后传统法律思想的 演变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到明清之际, 才有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 人”的批判性观点。6、试论沈家本的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内容。答:沈家本认为,实行资产阶级的法治主义, 能使国家强盛。其论述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要 点如下:1 .论法的性质和作用。沈家本认为“法者,大 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也”。他将法律视为高 速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是衡量天下万事万物 的一种客观标准。同时,将其和儒家民本思想 揉和在一起,指出“律者,民命之所系也,其 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