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1页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2页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3页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4页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3章章 数字电视编辑与数字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后期制作设备及其应用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3.2 电视特技设备电视特技设备3.3 基于计算机的电视编辑与图文制作系统基于计算机的电视编辑与图文制作系统3.4 基于计算机的电视编辑与图文制作系统的操基于计算机的电视编辑与图文制作系统的操作使用作使用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l3.1.1电视编辑技术发展概况l1.胶片剪辑与非线性编辑 剪刀 + 胶水 非线性编辑(Non Linear Editing)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l2.螺旋扫描方式与电

2、子编辑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l2.螺旋扫描方式与电子编辑l电子编辑的基本概念 电子编辑具有编辑速度快、编辑精度高、不损伤磁带、而且画面和声音可以同时或分开编辑等优点。 将不同时间、地点录制的节目带称为素材,各种素材带汇集在一起又称为母带,编辑过程就是把好多素材上的画面一段一段地重新编辑在另一盒磁带上,而这每一小段画面之间的连接点,我们称为编辑点。 线性编辑(Linear Editing)镜头素材转录的顺序性。3.1 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磁带电视编辑设备及其应用2.螺旋扫描方式与电子编辑 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Linear Editing) 1)CTL脉冲计数

3、法 “hh mm ss ff” 相对记数法 2)提示(CUE)信号法 3)时间码(TC)法 “hh mm ss ff” 绝对记数法3.1.1电视编辑技术发展概况电视编辑技术发展概况3.电子编辑的方式电子编辑的方式 对某一段节目而言,前面的编辑点称为编辑入点,后面的编辑点称为编辑出点。 组合编辑只能保证编辑入点处的视频、音频和控制磁迹连续,而在编辑出点由于垂直全消磁头的原因将会形成一块梯形空白区域,使磁迹断续。(2) 插入编辑插入编辑 (3) 组合编辑与插入编辑的区别组合编辑与插入编辑的区别l组合编辑是按节目画面的顺序依次串联编辑,而插入编辑是在连续画面的节目中某一段置换成新内容,即将新内容代替

4、相同长度的旧内容。l插入编辑需要原磁带上录有连续的控制信号,而组合编辑则不需要。l插入编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插入的信号,如图象或音频,也可以是两者的组合,插入编辑不重新记录控制信号,而组合编辑则同时记录图象、声音和控制信号。l组合编辑仅保证编辑入点的磁迹与原磁带上的磁迹连续,所以实际上只要求一个编辑入点即可,而插入编辑则要求入点和出点都保证磁迹连续。电子编辑的两种工作方式电子编辑的两种工作方式l先用组合编辑进行分镜头图像声音素材的组接,再用插入编辑进行局部修改;l“直接CTL编辑” 先录制CTL磁迹,再用插入编辑方式进行分镜头图像声音插入。电子编辑的实现方法电子编辑的实现方法 1、增设旋转消磁头

5、和音频消磁头 2 2、使用组合声音磁头、使用组合声音磁头 3、成帧控制 录象机在进行电视编辑时,也必须使信号奇偶场顺序和副载波相位循环符合标准规定,达到这个要求即为“成帧”。 彩色电视信号的成帧控制方法是:当主导轴伺服系统锁定后,比较重放信号的色同步相位与外部信号的色同步是否相同,若不同,给主导轴电机发一个脉冲,让主导电机瞬时加速,进行第二次锁定,直至色同步相位相同,即实现成帧为止。4 4、编辑伺服、编辑伺服 四、电子编辑的控制方法四、电子编辑的控制方法 1、手动方式 利用录象机操作面板上的按钮直接进行编辑的控制方式。 2、半自动程序控制方式 这是在编辑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的“带到带”编辑,用得

6、较多的是一对一编辑。半自动程序控制过程:半自动程序控制过程:l1、预卷:放机和录机在编辑控制器的操纵下,磁带退回相同的帧数(125帧,5秒)。l2、重放:放机和录机同时进入重放状态。l3、记录:当重放到125帧编辑点画面时,编辑控制器发出指令,录机立即转入记录状态。l预演功能:l 在预演过程中,到达编辑点时,录机并不真正进入记录状态,而是将录机的输出改为放机输出的信号,使得在编辑器上看到的是编辑后的效果。3 3、全自动程序控制编辑、全自动程序控制编辑 全自动编辑是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的,它可以自动寻找编辑点并自动编辑,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时间码全自动编辑。思考题:思考题:l1、什么是组合编辑?什

7、么是插入编辑?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l2、叙述时间码全自动编辑的基本原理。l3、试叙述“预演”的过程。时基校正原理时基校正原理l产生时基误差的原因:l1、磁头旋转的非均匀性l2、走带系统的非均匀性l3、磁带自身的形变 时基校正器(时基校正器(TBCTBC)l 时基校正器实际上是一个延时量可以控制的延时电路,它给有时基误差的视频信号以不同时间的延时,使相对于基准信号提前的部分延时量大些,滞后的部分延时量小些,从而输出时基得到校正的信号。二、数字时基误差校正器原理(二、数字时基误差校正器原理(DTBCDTBC)3.1.2磁带电视编辑系统磁带电视编辑系统l1、一对一编辑系统l 系统由两台具有编辑功能的

8、录象机(一台放机、一台录机)、一台电子编辑控制器和两台彩色监视器组成。系统主要功能:系统主要功能:1)具有组合编辑、插入编辑功能;2)搜索速度连续改变,能在正反两方向搜索图象;3)找到编辑点后,能自动置于静止图象状态;4)能以帧为单位,精确地确定编辑点;5)编辑精度至少在2帧以内;6)自动控制插入编辑的编辑入点和编辑出点;7)在正式编辑前,预演一次编后图象内容;2 2、自动编辑控制器、自动编辑控制器 8)能显示两台录象机的走带计数、计时以及是否进入编辑状态等;RM450RMRM450CE450CE的控制面板:的控制面板:(1)放机控制部分(2)录机控制部分(3)数字计数器(4)电子编辑部分 1

9、)编辑方式选择 2)设置编辑点 在组合编辑中,编辑出点应设在放机上;在插入编辑中,编辑出点设在录机上;即不管何种方式,编辑出点只能设一个。而编辑入点都要设置。 3)确认和修改编辑点 3 3、二对一编辑及特技处理系统、二对一编辑及特技处理系统 由两台放机、一台录机、一台自动编辑控制器、三台彩色监视器等组成。系统除了一对一编辑的所有功能外,还可实现两台放机交替放像,录机连续录象的轮流编辑方式。6 6、后期配音系统、后期配音系统后期配音系统的功能:1)准确的声画同步;2)能进行音频信号的插入编辑;3)可进行声道之间的转录;4)能进行声道之间的混录。二、磁带复制系统二、磁带复制系统l1、一放多录3.2

10、 电视特技设备电视特技设备l特技切换台 又称为视频切换台、特殊效果发生器、视频混合器、特技混合器等,是能够按一定的加工程序对视频信号进行切换、混合、划变、键控等处理的节目制作和播出设备。l功能一:在多路信号中选择一路进行输出;l功能二:在上下两个镜头的衔接处进行电子特殊效果处理。 3.2 电视特技设备电视特技设备特技切换台基本类型l模拟式 数字式(DVE系统、软件数字特技)l播出特技切换台 制作特技切换台 切换(切换(CUTCUT)l1、视频开关l 视频开关又叫视频交叉点,由键控开关、视频开关、控制电路和场控脉冲形成电路等组成。常见特技效果常见特技效果 2 2、场控脉冲形成、场控脉冲形成l场控

11、脉冲形成电路是一个受控脉冲触发器。l3、控制电路l对控制电路的要求是:l(1)要切换某一路视频信号时,先按下这一路的按钮,当场脉冲到来时,才会发生切换动作;l(2)应保证当一路信号送出后,其它输出端应关闭,即实现电子互琐,从而保证只有一路视频信号输出。混合(混合(MIXMIX) 混合又称为慢切换,是以慢变的方式使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为另一个画面所代替,即图象的混合过渡。 1、相加混合 两幅图象在转换过程中,图象A逐渐减弱,图象B逐渐增强,两者始终迭加,直到B完全取代A,这种转换称为相加混合,又称为X切换。加法电路的输出表达式为:U0 = KA UA + KB UB (KB =1- KA,0K 1)

12、 上述上述X X切换也叫切换也叫“化出化入化出化入”, ,还有一种相加混合的慢切还有一种相加混合的慢切换形式换形式V V切换,也叫切换,也叫“淡出谈入淡出谈入”。 这种切换必须加入第三个图象C,且C是黑色信号。 实际的切换过程是首先A画面与C画面进行X切换,A画面逐渐由黑色画面代替,然后由C画面与B画面X切换,B画面逐渐取代C画面,即进行两次X切换。2 2、非相加混合、非相加混合 在两幅画面转换过程中,图象A的像素从暗到亮依次消失,即最暗的部分先消失,最亮的部分后消失;图象B的像素则从亮的部分先出现,最暗的部分最后出现。在图象转换过程中,图象A和图象 B交错混合在一起,但不是迭加状态,因此称为

13、非相加混合。思考题:思考题:1、什么是时基误差?产生时基误差有哪些原因?2、什么是“扫换”?什么是“抠像”?3、阐述“化出化入”和“淡出淡出”各自特点与区别。划像(划像(WIPEWIPE) 划像就是扫换,是一种两个画面之间的渐变过渡。在过渡过程中,电视屏幕被某种形状的分界线分隔,分界线一侧是A画面,另一侧是B画面,随着分界线的移动,一画面逐渐取代另一画面。因此,划像有称为分界面特技。键控(键控(KEYKEY) 所谓键控,就是在一幅图像上抠掉与要填入的另一幅图象轮廓相当的部分,并把另一幅图象相应的部分填进去,因此一般常称键控特技为“抠像”。被挖去一部分的图象为背景画面,被填入的图象称为前景画面。

14、2 2、外键(、外键(EXTERNAL KEYEXTERNAL KEY) 一般使用外键来实现彩色字幕和彩色图形的插入。 3、色键(CHROMA KEY) 如果利用参与特技转换的两个彩色电视信号中作为前景信号的那个图象的色度分量来形成键控信号,就称为色键。数字特技数字特技(二)数字特技的主要效果及形成方法1、压缩和放大 这类特技称为图象尺寸控制特技。2 2、移位、镜像、反转和裂像、移位、镜像、反转和裂像 这类特技可以通过修改帧存储器的写地址或改变帧存储器读地址两种方法产生,因此称为位置特技。 (1)移位特技 将整个画面移进或移出屏幕,前一幅图象移去后显现出后一幅图象。通过改写地址发生器的起始地址

15、,就可以将原画面移动所需要的位置上。 (3 3)反转特技)反转特技(4)裂像特技 将原图象从中间分成几块,分别向几个方向推出。实现方法是:先无压缩地向帧存储器写入原图象,读出时在水平(垂直)地址的某个值处跳过若干地址再读出,即可获得裂像效果。3 3、油画、负像和散焦效果、油画、负像和散焦效果 这类特技称为数据控制特技。(1)油画:把输入图象变成若干种颜色大面积涂画而成的画面,视觉上类似于油画的感觉。(2)负像:使输入图象的亮暗部分反相显现,就象黑白底片一样。(3)散焦;给人以朦胧的感觉。采用一个低通滤波器滤掉图象大部分细节,图象就变得模糊。 4 4、马赛克效果、马赛克效果 使输入图象变成如由一

16、块块小色砖镶嵌出来的画面。5、冻结效果 输入图象在屏幕上显现为静止画面,称为冻结效果。6、旋转和翻页效果 旋转和翻页都属于三维特技。在三维特技中,反映图象深度的Z轴参与了变换,使图象具有纵深感。 三维特技有图形的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两种。线性变换是图象在直角坐标中变换,如旋转效果;非线性变换是从直角坐标系向柱面或球面坐标系变换,如翻页效果。 7 7、镜面多重反射和色键跟踪效果、镜面多重反射和色键跟踪效果 (1)镜面多重反射思考题:思考题:l1、键控特技有几种形式?简述各种形式的特点和差别。l2、说明数字移位特技与模拟划像特技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l3、三维特技中图形变换有几类变换?举出每类变换中

17、的典型应用例子。3.3 基于计算机的电视编辑与图文基于计算机的电视编辑与图文制作系统制作系统3.3.1 3.3.1 非线性编辑技术概况非线性编辑技术概况 一、什么是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是把输入的各种视音频信号进行A/D变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将信息存入计算机硬盘中,并在计算机中进行任意的随机存取、加工和修改,从而利用一台计算机就完成了传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录象机、特技机、字幕机、调音台等一大堆设备所做的工作。二、为什么要用非线性编辑?二、为什么要用非线性编辑? 1、编辑制作灵活方便、效率高 编辑精度可精确到零帧。任意进行剪接、修改、调动画面前后顺序。 2、编辑过程中信号损失小 非线性编辑系统

18、的处理过程是数字的,无论对录入的素材怎样进行反复编辑和修改,都不会引起图象质量下降。 3、设备一体化,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没有大量的素材搜索过程,没有介质的磨损,因此使用寿命长。 4、联成网络,资源共享 可以通过联网形成制作群,实现媒体共享。三、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三、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四、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类型四、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类型从系统开发的角度分为:l品牌整机产品l板卡+专用软件的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生产商)产品l板卡+通用软件四、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类型四、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类型从系统构成的角度分为:l单

19、机型l网络型四、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类型四、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类型从系统的质量分为:l广播电视级l多媒体制作级l家用影音级四、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类型四、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类型从应用角度分为:l电影类l包装类l制作类lDV移动类3.3.2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与配接1、主机 主机是系统的核心部件和运行平台。目前主流的主机平台有三种:一是苹果机,运行Macintosh操作系统;二是高性能的PC,运行Windows 操作系统;三是基于RISC技术的视频工作站,运行UNIX操作系统。2、图象处理卡 图象处理卡是系统主要视音频处理部件,主要完成信号的采集、压缩、解压缩、播放、数字特技变换等处理。 3、数字存储设备 系统都配有比较高速的存储设备,常见的是磁盘阵列,一般数据存储量都在100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