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气雾剂_第1页
第七章气雾剂_第2页
第七章气雾剂_第3页
第七章气雾剂_第4页
第七章气雾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气雾剂 v气雾剂(Aerosol)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v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定量或非定量地喷出。v药物喷出时多为细雾状气溶胶,其粒子直径小于50um;也可使药物喷出时呈烟雾状、泡沫状或细流。v气雾剂可在呼吸道、皮肤或其它腔道起局部或全身作用。近几年来,鼻用气雾剂的报导较多,药物通过鼻腔粘膜吸收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吸收快,并避免了胃肠道和肝脏首过作用。 一、气雾剂的特点v气雾剂的主要优点有:v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如治哮喘的气雾剂可使药物粒子直接进入肺部,吸入后能立即起效;v由于药物在容器内清洁无菌,且容器不透光、不透水,所以能增

2、加药物的稳定性 ;v使用方便,药物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和肝脏首过作用;v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v使用时对创面的机械刺激小;v对于贵重药品而言,浪费量较其它剂型少。v但气雾剂也有以下缺点:v由于气雾剂需要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的生产设备,所以生产成本高;v抛射剂有高度挥发性因而具有致冷效应,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上可引起不适与刺激;v氟氯烷烃类抛射剂在动物或人体内达一定浓度都可致敏心脏,造成心律失常。 二、气雾剂的分类 v(一) 按分散系统分类 v(二)按医疗用途分类v1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 药物分散成微粒或雾滴,经呼吸道吸入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v2皮肤和粘膜用气雾剂v3空间消毒和杀虫用气雾

3、剂v(三)按相的组成分类 v1 二相气雾剂v在容器内存在着气体和液体两相v2 三相气雾剂v在容器内存在着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三、气雾剂的吸收v(一)肺部的吸收v气雾剂主要通过肺部吸收,吸收的速度很快,不亚于静脉注射,如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吸入后12min即可起平喘作用。v肺部吸收迅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肺部吸收面积巨大。肺泡囊的数目估计达34亿,总表面积可70100m2,为体表面积的25倍。v肺泡囊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所构成,这些细胞紧靠着致密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总表面积约为90m2,且血流量大),细胞壁或毛细血管壁的厚度只有0.51m,药物到达肺泡囊即可迅速吸收显效 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 v

4、呼吸的气流 上呼吸道(咽、气管及支气管)“死腔”湍流促使较大药粒沉积;支气管以下部位缓慢层流使药物细粒沉积v药物进入呼吸系统的分布还与呼吸量及呼吸频率有关,通常粒子的沉积率与呼吸量成正比而与呼吸频率成反比 微粒的大小 v较粗的微粒大部分落在上呼吸道粘膜上,因而吸收慢,如果微粒太细,则进入肺泡囊后大部分由呼气排出,而在肺部的沉积率也很低。v通常吸入气雾剂的微粒大小以在0.55m范围内最适宜。药物的性质 v吸入的药物最好能溶解于呼吸道的分泌液中,否则成为异物,对呼吸道产生刺激。v药物从肺部吸收是被动扩散,吸收速率与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及脂溶性有关,小分子化合物易通过肺泡囊表面细胞壁的小孔,因而吸收快。

5、v脂溶性药物经脂质双分子膜扩散吸收,少部分由小孔吸收,故脂/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速度也快。v若药物吸湿性大,微粒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时会聚集增大,妨碍药物吸收。 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v气雾剂是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的。v抛射剂与药物一同封装在耐压容器中,器内产生压力(抛射剂气化),若打开阀门,则药物、抛射剂一起喷出而形成雾滴。v离开喷嘴后抛射剂和药物的雾滴进一步气化,雾滴变得更细。雾滴的大小决定于抛射剂的类型、用量、阀门和揿钮的类型,以及药液的粘度等。抛射剂 v抛射剂(Propellants)是喷射药液的动力,有时兼有药物溶剂的作用。v对抛射剂的要求是:在常温下的蒸

6、气压应大于大气压;v应无毒、无致敏性和刺激性;v惰性,不与药物等发生反应;v不易燃、不易爆;v无色、无臭、无味;价廉易得。 v1 氟氯烷烃类 v又称氟里昂(Freon),氟碳化合物是气雾剂常用的抛射剂,如氟氯烷烃,其特点是沸点低,常温下蒸气压略高于大气压,易控制,性质稳定,不易燃烧,液化后密度大,无味,基本无臭,毒性较小。不溶于水,可作脂溶性药物的溶剂,至今仍是医用气雾剂选择抛射剂的主要对象,但有破坏大气中臭氧层的缺点。v2 碳氢化合物 v作为抛射剂的主要品种有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此类抛射剂虽然稳定,密度低,但毒性大,易燃、易爆,工艺要求高,不宜单独应用,常与氟氯烷烃类抛射剂合用。v3 压缩气

7、体类 v用作抛射剂的主要有二氧化碳、氮气和一氧化氮等。抛射剂的开发v臭氧破坏反应: Cl+O3-ClO+O2 ClO+O3 - Cl+ O2v二甲醚、F134a和F227等分子中在碳氢氟而无氯,环境破坏大为降低。附加剂v增、潜溶剂,抗氧剂,乳化剂等耐压容器 v1玻璃容器v2金属容器 v3塑料容器阀门系统 v阀门系统是控制药物和抛射剂从容器喷出的主要部件v1 压灌法 v先将配好的药液在室温下灌入容器内,再将阀门装上并轧紧,然后通过压装机压入定量的抛射剂(最好先将容器内空气抽去)。v2 冷灌法 v药液借助冷灌装置中热交换器冷却至-20左右,抛射剂冷却至沸点以下至少5。先将冷却的药液灌入容器中,随后

8、加入已冷却的抛射剂(也可两者同时进入)。气雾剂的制备 处方分析v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Aerosolum Isoprenili Hydrocloridi)v处方: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2.5g 丙二醇 2.5g 乙醇 294g 维生素C 1.0g F12 适量 共制成 1000g气雾剂的质量评价 v一、安全、漏气检查 爆破试验、漏气试验v二、装量与异物检查v三、喷射速度和喷出总量检查 以g/s计喷射速度,喷出量不少于标示量的85%v四、喷射总揿次与喷射主药含量检查v为保证每瓶气雾剂的给药次数不低于规定的次数,需要进行每瓶总揿数的测定。每瓶总揿数与每揿主药含量一样,也是气雾剂重要的检查和控制项目

9、。影响每瓶总揿数的主要因素有:生产过程中的装量差异以及泄漏率。所以为保证每瓶总揿数符合要求,应在生产过程中对装量差异或最低装量进行在线控制,对阀门系统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v五、喷雾药物粒度和雾滴大小的测定v 由于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靶点,气雾剂的药物粒度分布或雾滴粒径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明显。一般认为,只有粉末或雾滴的粒径在5um左右,在呼吸模式一定的前提下,药物在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肺部的沉积率最高。所以对于气雾剂药物/雾滴粒径分布的测定极为重要。 v六、有效部位药物沉积量检查v由于气雾剂在使用中由于抛射剂的量不断减小、容器内的压力也随之降低,虽然药物的含量均匀性可能符合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