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第一节植被教材必备知识精练1.下列属于天然植被的是()A.原始森林B.人工草场C.苏州园林D.万里长城知识点 1植被与环境答案1.A原始森林是天然形成的植被,A项正确。人工草场属于人工植被,非天然植被,B项错误;苏州园林和万里长城不是天然形成的,属于古代建筑,故C、D项错误。光照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读森林中光照条件的变化示意图,回答23题。2.森林植被出现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湿度自上而下增大 B.光照自上而下减弱C.气温自上而下升高 D.风速自上而下降低知识点 1植被与环境答案2.B由所
2、学知识可知,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总体上越来越弱,喜光的高大乔木占据上层,需要光照较少的灌木占据中层,喜阴植被生长在林下层,B项正确。湿度、气温、风速的垂直变化对森林植被的分层现象影响不大,A、C、D项错误。光照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读森林中光照条件的变化示意图,回答23题。3.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的分层现象越明显,层次越多。下列森林植被中,层次最多的是()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 D.热带雨林知识点 1植被与环境答案3.D由题干可推知
3、,森林植被中,层次最多的是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植被生长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终年高温、降水丰沛,D项正确。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所在的气候区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都不如热带雨林,因此层次都不如热带雨林多,A、B、C项错误。2022江苏泰州高一(上)期末考试我国自古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其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气体、支撑植物体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如下图)。据此回答45题。4.导致“榕不过吉”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地形 C.土壤 D.
4、洋流知识点 1植被与环境答案4.A“榕不过吉”是指榕树种植北界是吉安,往北不能再种植榕树。吉安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所以导致“榕不过吉”的主要因素应是受纬度位置影响的热量,A项正确。地形、土壤、洋流都不是导致“榕不过吉”的主要因素,B、C、D项错误。2022江苏泰州高一(上)期末考试我国自古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其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气体、支撑植物体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如下图)。据此回答45题。5.我国吉安以南的榕树出现大量气生根,其适应的环境是 ()A.过酸 B.
5、过干 C.过碱 D.过湿知识点 1植被与环境答案5.D由材料可知,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气体、支撑植物体的作用,南方地区雨量丰富、土壤含水量大,为了更好地适应过湿的环境,榕树长出了许多气生根,气生根能够辅助呼吸,D项正确。过酸、过干、过碱的环境都不会导致榕树出现气生根,A、B、C项错误。2022河北唐山高一(上)期末考试板根现象(见下图)常见的植被分布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据此回答67题。6.图示板根现象常出现在()A.常绿阔叶林区 B.亚寒带针叶林区C.落叶阔叶林区 D.热带雨林区知识点 2森林答案6.D由材料可知,板根现象常见的植被分布区
6、内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故该区域为热带雨林区,D项正确。板根现象不是常绿阔叶林区、亚寒带针叶林区以及落叶阔叶林区常见的现象。2022河北唐山高一(上)期末考试板根现象(见下图)常见的植被分布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据此回答67题。7.图示板根现象常出现的植被分布区 ()A.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B.终年高温,降水丰沛C.夏季短促,冬季漫长 D.终年温和,气候湿润知识点 2森林答案7.B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板根现象常出现在热带雨林区,该区域终年高温,全年皆夏,降水丰沛,B项正确。下面两幅
7、图分别示意我国北方某中学校园内一棵树在夏季和冬季的景观。据此回答89题。 夏季 冬季8.该树木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知识点 2森林答案8.C由材料可知,该树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树叶茂密,冬季树叶凋落,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C项正确。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我国北方某中学校园内一棵树在夏季和冬季的景观。据此回答89题。 夏季 冬季9.该树木最可能分布在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热带雨林气候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知识点 2森林答案9.A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我国北方主要为温带季
8、风气候。A项正确。下图是非洲草原景观图。据此回答1011题。10.图示景观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C.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D.四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显著知识点 3草原与荒漠答案10.C由景观图可以直接观察出,图中有草原、长颈鹿等,是热带草原景观,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C项正确。下图是非洲草原景观图。据此回答1011题。11.下列关于图中植被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B.树叶缩小为针状C.湿季时郁郁葱葱,干季时一片凋萎D.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知识点 3草原与荒漠答案11.C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典
9、型植被是热带草原,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这里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植被的特点是湿季时郁郁葱葱,干季时一片凋萎,C项正确。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的森林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项错误。树叶缩小为针状的森林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B项错误。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的森林植被是热带雨林,D项错误。下面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回答1213题。 12.三种植物形态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条件 B.海陆位置C.地形类型 D.水分条件知识点 3草原与荒漠答案12.D瓶子树生长在草原地区,在雨季吸收水分,储水备用;在旱季落叶,以减少
10、体内水分的蒸发。“滴水叶尖”主要是由于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且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子普遍具有尾状尖端,雨水顺叶尖流下,形成“滴水叶尖”。骆驼刺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根系十分发达,可以从沙漠和戈壁地下深处吸取水分和营养。由此可以看出,三种植物形态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选择D项。下面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回答1213题。 13.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C.群落结构简单 D.叶面宽大知识点 3草原与荒漠答案13.C 骆驼刺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该地区水分条件较差,土壤贫瘠,不利于植物生长
11、,植被稀少,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树叶多为尖尖的细小叶片,A、B、D项错误,C项正确。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答案1.D根据材料信息“该植物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可知,该植物生长的地方气温较高、干燥少雨,故根肥大、茎粗壮主要是为了储存水分,D项正确。北京市某中学生暑假期间在某植物园拍摄了一张“沙漠玫瑰”的照片(见下图),经查阅资料得知,该植物因其原产地接近沙漠且花朵红如玫瑰而得名。该植物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据此回答12题。1.“沙漠玫瑰”根肥大、茎粗壮主要是为了()A.增加光照B.降低温度C.抵抗强风D.储存水分答案2.D由材料信息“该植物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
12、的环境”可知,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土壤干裂才浇水和长时间阳光下暴晒,都不是植株枯萎的原因;由材料信息“不耐寒”可知,北京市冬季室内温度比较低,可能会使植株枯萎,D项正确。北京市某中学生暑假期间在某植物园拍摄了一张“沙漠玫瑰”的照片(见下图),经查阅资料得知,该植物因其原产地接近沙漠且花朵红如玫瑰而得名。该植物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据此回答12题。2.该同学也养殖了一盆“沙漠玫瑰”,半年后发现植株慢慢枯萎,可能原因是 ()A.室内空气过于干燥B.长时间阳光下暴晒C.土壤干裂才浇水 D.室内温度比较低答案3.A由材料信息可知,木奶果是常绿乔木,C项错误。木奶果高515米,胸径达
13、60厘米,且茎上开花、茎上结果,可推断其分布区的主要植被属于热带雨林,A项正确,B、D项错误。2022八省(市)联考湖北地理改编木奶果是常绿乔木,高515米,胸径达60厘米。木奶果是一种茎上开花、茎上结果的树种。下图为木奶果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木奶果分布区的主要植被属于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答案4.D由上题分析可知,木奶果所属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植被落叶和发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没有耐寒和耐旱的特性,A、B项错误;热带雨林地区降水较多,热量丰富,因此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植被全年生长旺盛,各月都有花开,C项错误、D项正确。
14、2022八省(市)联考湖北地理改编木奶果是常绿乔木,高515米,胸径达60厘米。木奶果是一种茎上开花、茎上结果的树种。下图为木奶果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4.木奶果所属的植被类型特征为 ()A.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B.具有耐寒和耐旱的特性C.植物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D.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答案5.D图片中有茶花,茶花属于亚热带植物,该同学所在的拍摄地应位于亚热带地区,最可能位于武夷山区,D项正确;太行山区、长白山区位于温带,昆仑山区位于高山高原地区。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当对着植物拍摄时,软件能立即对比辨认出植物。下图是某同学周末在野外使用该类软件时的三幅手机截屏。据此回答56题。5.根据
15、图片信息判断,该同学所在的拍摄地最可能位于我国 ()A.太行山区 B.长白山区 C.昆仑山区 D.武夷山区答案6.A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中,是蕨类植物,喜潮湿环境,应分布在最下层;茶花适宜在中层;樟树是高大乔木,位于上层。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故选A项。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当对着植物拍摄时,软件能立即对比辨认出植物。下图是某同学周末在野外使用该类软件时的三幅手机截屏。据此回答56题。6.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7.B从热带至温带,气候干旱地区的植被可统称为荒漠植
16、被,故B项正确。天然植被一般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同时,植物生长过程中,也会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某年 8月,阿塔卡马沙漠出现了罕见的暴雨,使寸草不生的沙漠开满鲜花,智利的植物学家称之为“沙漠的花田”,这种奇特景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观赏。读图回答78题。7.该“沙漠的花田”所在地的植被类型为 ()A.草原 B.荒漠 C.热带雨林 D.亚寒带针叶林答案8.D阿塔卡马沙漠出现了罕见的暴雨,使寸草不生的沙漠开满鲜花,所以荒漠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是水分。天然植被一般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同时,植物生长过程中,也会改造其
17、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某年 8月,阿塔卡马沙漠出现了罕见的暴雨,使寸草不生的沙漠开满鲜花,智利的植物学家称之为“沙漠的花田”,这种奇特景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观赏。读图回答78题。8.“沙漠的花田”的出现说明荒漠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 C.地貌 D.水分答案9.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地区地处高纬,气候寒冷,植物极易发生冻害,北极棉花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种子的安全,少受冻害,B项正确。在严寒的北极地区,植物首要的目标是生存,因此扩大种子的传播距离不是绒球最主要的作用,A项错误。北极棉花是像蒲公英一样靠风力播撒种子的,而不是靠昆
18、虫授粉繁殖的,C项错误。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叶面水分蒸腾少,D项错误。北极棉花在北极又称“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北极棉花选择在相对温度最高的一个月,完成开花结果。下图为北极棉花景观图。读图回答910题。9.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的最主要作用是 ()A.扩大种子传播距离B.保护种子少受冻害C.吸引昆虫传播花粉D.减少叶面水分蒸腾答案10.C北极棉花属于草本植物,根系一般较浅,且北极地区冻土广布,不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处发育,A项错误;蜡质层一般是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减少叶面水分的蒸腾而生长的,B项错误;叶片常年呈绿色有利于北极棉花在短促的暖季迅速进行光合
19、作用,而不必耗费能量生长新叶,C项正确;北极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因此北极棉花的抗病虫害能力不强,D项错误。北极棉花在北极又称“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北极棉花选择在相对温度最高的一个月,完成开花结果。下图为北极棉花景观图。读图回答910题。10.下列关于北极棉花的推测,合理的是 ()A.根系发达而深长B.叶面具有蜡质层C.叶片常年呈绿色D.抗病虫害能力强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岸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孙德尔本斯红树林位于恒河与其他河流交汇冲积形成的三角洲沿岸地区。红树林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
20、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抵御风浪袭击,是鱼虾生长的有利场所。下面图1示意孙德尔本斯红树林的位置,图2示意红树林景观。 图1 图2(1)分析该地区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原因。(2)简述红树林对鱼虾生长的有利影响。答案11.【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岸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再结合孙德尔本斯的地理位置即可回答。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可知,红树林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浪袭击,从而为鱼虾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并且保护鱼虾免受天敌捕食;其次,红树林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为鱼虾提供丰富的饵料。【答案】(1)孙德尔本斯位于热带
21、地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优越;孙德尔本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在河口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冲积土,适宜红树林生长。(2)大量的泥沙沉积物、枯枝落叶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虾提供丰富的饵料;红树林树干、树根结构复杂,为鱼虾提供栖息的场所,且能够保护鱼虾免受天敌捕食。第二节第二节土壤教材必备知识精练1.2022福建南平高一(上)期末考试福建省南平市某中学同学设计实验识别土壤性质。阅读实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材料:红壤、砂土样本各150克,纱布,水,小刀,量杯2个,矿泉水瓶2个。实验步骤:.取适量的两种土壤样本分别放入两个容器,轻轻捣碎,用手指研磨,感受
22、土壤矿物质颗粒大小。.取适量土壤分别加适量水搅拌,试着用手搓一搓,看哪种土壤更容易搓成土条,判断土壤黏性大小。.用小刀分别将2个矿泉水瓶横向对半割开,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纱布封住瓶口,做成漏斗,扣在下部分的上方,做成2个简易装置(见下图)。.分别将100克的红壤和砂土样本装入两个漏斗中,由两位同学量取等量的水,同时以同样的高度和速度倒入土壤中,观察记录渗水速度和收集的水量。知识点 1观察土壤(1)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填写实验结果记录表(2)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将红壤改良为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的措施。知识点 1观察土壤土壤样本实验结果红壤砂土颗粒大小 黏性大小 渗水速度 收集水量 知识点 1观察土壤
23、答案1.【解析】 第(1)问,通过实验步骤可以得出:红壤颗粒小,砂土颗粒大;通过实验步骤可以得出:红壤更容易搓成土条,表明红壤黏性更大,砂土不易搓成土条,表明砂土黏性更小;通过实验步骤、可以得出:红壤土质黏重,渗水速度慢,收集水量少;砂土土质松散,渗水速度快,收集水量多。第(2)问,理想的农业生产土壤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肥。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红壤具有土质黏重的特点,不利于通气透水,可以通过掺入沙子、增大土壤颗粒进行改良。【答案】 (1)(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小、大、大、小、慢、快、少、多(2)掺入沙子,增大土壤颗粒。2022江苏江阴高一(上)期末考试读某地森林土壤剖面的分层图,回答23题
24、。2.观察土壤剖面后,同学们发表了下列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有机层厚度最大,质地粗B.乙同学:腐殖质层颜色较深C.丙同学:淋溶层富含枯枝落叶D.丁同学:淀积层色泽呈灰黑色知识点 1观察土壤答案2.B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深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B项正确。由图可知,该土壤有机层厚度不大,A项错误。淋溶层一般不含枯枝落叶,C项错误。淀积层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土层,呈棕色或红棕色,D项错误。2022江苏江阴高一(上)期末考试读某地森林土壤剖面的分层图,回答23题。3.该地森林土壤颜色偏红,说明该地气候 ()A.温暖多雨B.炎热干燥C.寒冷潮湿D.寒冷干燥知识点 1观察
25、土壤答案3.A土壤偏红是因为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温暖多雨的气候下,土壤淋溶作用强,A项正确。水稻土是水田中肥沃的土壤。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梯田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4.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生物 D.人类活动知识点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答案4.D我国南方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多为红壤,由于人类长期栽培水稻,增施有机肥,梯田里的土壤形成了肥力极高的水稻土,D项正确。水稻土是水田中肥沃的土壤。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梯田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5.随着海拔升高,梯田中的水稻土 ()A.厚度增加 B.有机质含量减少C.物质迁移速率变慢 D.
26、化学过程强度变弱知识点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答案5.D随着海拔升高,侵蚀作用增强,梯田中水稻土厚度变薄,A项错误;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水稻秸秆和人工施肥,随海拔的变化,其含量变化不大,B项错误;修建梯田,地面经过平整,物质迁移速率相差不大,C项错误;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化学过程强度变弱,D项正确。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不同方位的土壤(见下图)。据此回答67题。6.东北黑土比南方红壤 ()A.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B.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C.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D.气温使土壤的质地较细知识点 2土壤的
27、主要形成因素答案6.B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温度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降水少,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弱;土壤质地主要由成土母质决定。B项正确。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不同方位的土壤(见下图)。据此回答67题。7.与黄色土壤相比,青色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物与气候 B.地形与气候C.成土母质与时间 D.耕作方式与时间知识点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答案7.A土壤有机质主要来自生物。据图可知,青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黄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
28、区,东部地区降水较中部地区多,植被生长更茂盛,生物量更大,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更高,A项正确。2022山东临沂高一(上)月考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我国东北某地黑土有被盗挖现象。上海市的王先生热爱在室内阳台种植花草,看到黑土盗采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而是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据此回答89题。8.下列关于我国东北黑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冷湿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富含腐殖质,呈酸性土质疏松,盐碱化明显蓄水、保水功能强A. B. C. D.知识点 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答案8.C我国东北黑土在冷湿环境下形成,微生物活动弱,有利于有机质
29、的积累,正确;土壤的酸碱性与土壤的矿物质成分有关,与腐殖质含量关系不大,错误;我国东北黑土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高,盐碱化不明显,错误;我国东北黑土腐殖质含量高,土壤肥沃,蓄水和保水功能强,正确。C项正确。2022山东临沂高一(上)月考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我国东北某地黑土有被盗挖现象。上海市的王先生热爱在室内阳台种植花草,看到黑土盗采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而是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据此回答89题。9.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主要作用是 ()A.提供矿物质 B.减小温度差C.固定并通气 D.提供有机质知识点
30、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答案9.C蛭石和河沙较鸡粪、牛粪、草炭密度大,重量大,在土壤中起固定作用,同时也起通气和透水的作用,C项正确。供给花草的矿物质和有机质主要来自鸡粪、牛粪和草炭,而不是蛭石和河沙,A、D项错误。在室内阳台种植花草,温差较小,且蛭石和河沙与鸡粪、牛粪、草炭混合后,对土壤温差的改变较小,B项错误。10.2022北京海淀区高一(上)期末考试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2021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的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也称盐碱化。位于华北平原的北丘洼地
31、区,土壤盐渍化严重。下图为土壤盐渍化过程示意图。(1)北丘洼地区春季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结合上图,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2)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会加剧土壤盐渍化程度,其主要原因是灌溉会使 上升,从而促使水中挟带的 到达地表。盐渍化导致该地土壤板结严重,肥力下降。 知识点 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3)说明土壤盐渍化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北丘洼地区对盐渍化土壤进行综合治理。下图示意三种治理土壤盐渍化的方法。(4)说出图示三种方法在治理土壤盐渍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知识点 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知识点 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答案10.【解析】 第(1)问,由材料可知,盐渍化是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其
32、盐分来自土壤底层或地下水,而盐分的向上移动是由地下水上升造成的。北丘洼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春季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土壤中水分蒸发旺盛,导致地下水向上移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容易聚集于地表。第(2)问,春季降水少,农田大水漫灌使地下水水位上升,溶解了大量盐分;此时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从而促使地下水挟带盐分向上移动,在表层土壤中积累。第(3)问,由上问可知,盐渍化会导致土壤板结严重,肥力下降。土壤盐渍化对农作物的危害:一方面是土壤板结硬化,阻碍农作物根系向下生长;另一方面是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养分供应不足等。第(4)问,读图可知,在农田中修建排水管渠,可以通过暗管排出一部分含盐地下水,从
33、而抑制土壤盐渍化;深耕土壤一方面能够疏松土壤,加大土壤空隙,减弱土壤中水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可以把含盐分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层,改良土壤物理性状;覆盖秸秆能够阻隔土壤表面与大气的接触,避免阳光直射,从而降低土壤温度,抑制蒸发,减少盐分在地表聚集。【答案】(1)春季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土壤中水分蒸发旺盛,盐分易聚集于地表。(2)地下水水位盐分(3)土壤板结,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养分不足等。(4)修建排水管渠,可以排出一部分含盐地下水,从而抑制土壤盐渍化;深耕土壤能够疏松土壤,另外把含盐分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层,从而改良土壤物理性状;覆盖秸秆能够阻隔土壤表面与大气的接触,抑
34、制蒸发,减少盐分在地表聚集。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答案1.A由材料可知,利用该仪器可以将不同粒径的土壤进行分离,从而判断该仪器主要用来检测油菜地土壤的质地。A项正确。2022湖北武汉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某研学小组利用假期时间对我国热带地区的某油菜地土壤进行检测。通过将土壤充分干燥并在仪器上进行分离,得出该地土壤粒径组成。下图示意分离出的土壤组成及其占比。据此回答12题。1.图示仪器主要用来检测该油菜地土壤的 ()A.质地 B.肥力C.水分 D.孔隙答案2.B由图中土壤组成及其占比可知,该油菜地砂粒较多,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弱,有机质容易分解,保肥性弱。增加灌溉频次、减少深耕次数均不利于保肥
35、,A、C项错误。地膜主要用来保温和保湿,我国热带地区水热充足,一般不需要利用地膜覆盖育苗,D项错误。增施粒状肥料有利于肥料的长时间吸收,B项正确。2022湖北武汉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某研学小组利用假期时间对我国热带地区的某油菜地土壤进行检测。通过将土壤充分干燥并在仪器上进行分离,得出该地土壤粒径组成。下图示意分离出的土壤组成及其占比。据此回答12题。2.该油菜地在油菜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A.增加灌溉频次 B.增施粒状肥料C.减少深耕次数 D.地膜覆盖育苗下图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砖红壤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形成的;燥红土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赤红壤是在南亚
36、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红壤与砖红壤的过渡性质;黄壤是在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形成的。读图回答34题。3.燥红土分布在该岛西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沿海,地形平坦 B.蒸发旺盛,降水较少C.终年高温,草原广布 D.流域较小,河流短小答案3.B材料信息表明,燥红土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燥红土分布在该岛西南部,说明该岛西南部具有干热的气候特征。地处沿海,地形平坦不是燥红土分布在该岛西南部的原因,A项错误;该岛西南部纬度低,光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且该岛中部多山,西南部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多下沉气流,降水较少,从而形成干热气候,进而有利于形成燥红土
37、,B项正确;终年高温,不一定形成干热环境,C项错误;流域较小和河流短小与干热环境、燥红土分布关系不大,D项错误。下图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砖红壤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形成的;燥红土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赤红壤是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红壤与砖红壤的过渡性质;黄壤是在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形成的。读图回答34题。4. 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的共同特征有 ()土壤的风化和成土作用较慢 铁铝氧化物有明显积聚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生物循环速度较慢A.B.C.D.答案4.C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均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气温高,风化作用
38、强,成土作用较快,生物循环速度较快,错误;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均呈红色,主要是因为铁铝氧化物明显积聚,正确;热带、亚热带地区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容易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正确。故选择C项。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区有大面积富硒土壤。下表示意新平县哀牢山不同海拔样本土壤硒含量,采样点选择考虑了分布的均匀性。据此回答56题。5.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区土壤中的硒元素主要来源于()A.成土母质B.植物C.大气 D.人类活动答案5.A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A项正确。海拔/m硒含量均值/(mgkg-1)样本数/个5000.1738250010000.2337881
39、00015000.282348150020000.492060200025000.971174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区有大面积富硒土壤。下表示意新平县哀牢山不同海拔样本土壤硒含量,采样点选择考虑了分布的均匀性。据此回答56题。6.土壤硒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成土母质C.坡度 D.光照答案6.A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海拔升高,土壤硒含量的平均值不断增加,选项中的几个因素中,只有热量是随着海拔升高呈递减的趋势,说明土壤硒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主要是受热量的影响,A项正确。海拔/m硒含量均值/(mgkg-1)样本数/个20%)和失墒(含水量8%)都不利于作物生长。研究表明,
40、土壤墒情受降水、气温、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下图为我国华北某耕作区一年内不同时段土壤墒情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35题。3.该耕作区 ()A.甲时段土壤一类墒情历时最短 B.乙时段土壤三类墒情历时最长C.丙时段土壤二类墒情历时最长 D.全年土壤失墒历时较长疑难点 2土壤的养护措施答案3.A读我国华北某耕作区一年内不同时段土壤墒情变化统计图可知,含水量16%为一类墒情,甲时段土壤墒情历时排序为一类墒情二类墒情三类墒情,A项正确。乙时段土壤一类墒情历时最长,B项错误。丙时段土壤三类墒情历时最长,C项错误。全年土壤失墒(含水量8%)历时较短,D项错误。注:该地区三类土壤墒情。一类墒情,16%;二类墒情
41、,14%16%;三类墒情,20%)和失墒(含水量8%)都不利于作物生长。研究表明,土壤墒情受降水、气温、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下图为我国华北某耕作区一年内不同时段土壤墒情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35题。4.乙时段土壤墒情波动明显,主要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变化大 B.作物生长快,根系吸收强C.受夏季风影响,天气变化大 D.地表覆被多,荫蔽面积广疑难点 2土壤的养护措施答案4C从材料可知,土壤墒情受降水、气温、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乙时段位于5月到10月中旬,此时我国华北地区正受夏季风影响,天气变化大,因而土壤墒情波动明显,C项正确。气温回升快,蒸发变化大,不是乙时段土壤墒情波动明显的
42、主要原因,其主要还是受降水的影响,A项错误。作物根系吸收强和地表覆被多不是影响土壤墒情波动的主要原因,B、D项错误。注:该地区三类土壤墒情。一类墒情,16%;二类墒情,14%16%;三类墒情,20%)和失墒(含水量8%)都不利于作物生长。研究表明,土壤墒情受降水、气温、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下图为我国华北某耕作区一年内不同时段土壤墒情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35题。5.为使土壤具有适宜的墒情,春季宜 ()A.保留残茬 B.灌溉补水 C.农田深耕 D.增施肥料疑难点 2土壤的养护措施答案5.B土壤墒情通常用土壤含水量来衡量,适宜的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保障。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季我国华北地区气
43、温回升快,加上大风天气影响,水分蒸发快,而雨季未到,降水不定,甚至可能出现失墒,此时需要灌溉补水,保障土壤墒情适宜,B项正确。保留残茬并不会过多影响土壤含水量,所以不会对改善土壤墒情有太大帮助,A项错误。农田深耕会使土壤失墒更严重,C项错误。增施肥料与改善土壤墒情关系不大,D项错误。注:该地区三类土壤墒情。一类墒情,16%;二类墒情,14%16%;三类墒情,14%。疑难点 2土壤的养护措施答案难点透视本题组的难点是不理解土壤墒情的含义且不会分析影响土壤墒情的因素。我国华北平原冬季温度低、蒸发量小,土壤有着一定含水量;春季,华北平原温度迅速回升,且多大风天气,而雨季迟迟未到,使得土壤失墒严重;夏
44、秋季节降水较多,土壤含水量一般较高,但受降水变率大等因素影响,土壤含水量波动变化大。章末培优专练培优综合素养创新应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植被、土壤不同,这成为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被、土壤等观察分析,则是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基本要求;植被、土壤是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太阳辐射、气候、水分、基岩母质等影响,对此类问题的分析,体现了同学们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素养 1“秋风扫落叶”“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素养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如图1所示)。金秋时节,银杏叶黄,黄栌染红,令人感怀。因为北京秋季多大风,公园和景区的园林工人在入秋后都要及时清扫林下落叶和荒草
45、,这让一些游客觉得遗憾。图2示意北京气温和降水状况。 图1 图2(1)指出北京森林景观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2)有人建议园林管理部门在入秋后保留落叶和荒草。请阐述该建议的理由。答案1.【解析】第(1)问,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春、夏、秋、冬四季说明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特征即可。原因主要从气候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从优化公园、景区休闲和旅游环境,减少管理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及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等方面说明理由。落到地面上的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黄栌叶及荒草是秋季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对其进行保留可优化公园、景区秋季休闲和旅游环境,延长秋景欣赏
46、时间,满足市民和游客的观赏需求;保留落叶和荒草可以减少园林工人清扫工作量,减少管理成本;地表覆盖落叶和荒草,可以减少蒸发,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扬尘,同时落叶和荒草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落叶和荒草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可以为一些动物提供越冬栖息场所等。素养 1“秋风扫落叶”“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素养答案【答案】(1)季节差异:春季(气温回升)枝芽萌发,新叶飘绿;夏季(高温多雨)树木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秋季(气温下降)树叶变色(金黄色、红色等),树木开始落叶;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低)树叶大多落下,剩下树枝和树干。原因:气候四季分明,森林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理由:可优化公园、景
47、区秋季休闲和旅游环境,延长秋景欣赏时间,满足市民与游客需求;减少园林工人清扫工作量,减少管理成本;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扬尘;为一些动物提供越冬栖息场所等。素养探究本题以北京秋季落叶景观为切入点,考查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以及落叶和荒草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尤其是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重在引导同学们注意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加以思考,很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素养 1“秋风扫落叶”“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素养素养 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素养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下面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
48、,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2.下列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3.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A.间作套种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素养 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素养答案2.C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表层(0 cm深度附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低,A、B项错误;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该地受流水侵蚀作用,土壤肥力流失,C项正确;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项错误。3.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独院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创业导师合同样本
- 农村住宅出售合同样本
- 介绍运输合同样本好写
- 出资买车赠予合同样本
- 主播传媒签约合同样本
- 出租个人铺面合同标准文本
- 景观设计中的防寒防冻措施
- 企业考察函模板
- 社会媒体与中国青年亚文化风俗研究
- 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
- 集装箱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下白雨合唱简谱
-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
- 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英语四模试卷含答案
- 脂肪肝患者的自我管理宣教
- 弱电系统工程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5篇
- 2023年拉萨市“一考三评”备考试题库汇总-下(多选、判断题部分)
- 篮球赛计分表模板
- GA/T 2034-2023法庭科学疑似毒品中咖啡因检验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