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大学历史考研大纲名词解释丁村人: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属早期智人。距今约12万年。1952年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以后在汾河俩岸发现有二十几处地点。化石有属于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的三枚牙齿和一个大约俩岁儿童的右顶骨化石,不如北京人复杂,说明比北京人进步,与现代黄种人接近。丁村人使用的工具有砍砸器、石球、三棱大尖状器、鹤嘴型厚尖状器和刮削器。其中三棱大尖状器和鹤嘴型厚尖状器富有特色,个体均厚重,它们代表的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另一个传统【河套丁村系】。河姆渡文化: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在余姚茅湖、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和舟山白泉等地都有发现,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邻地区。
2、河姆渡遗址出土石、骨、水、陶的各种生产工具几千件,以骨器为主,许多骨、木器工具式样新颖,加工精巧。在我国新石器遗存中尚属首次见到。骨耜是重要农业工具,也是典型器之一。发现了米粒、稻谷、稻杆、谷壳等,有籼稻和粳稻,是迄今为止我国也是亚洲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当时采集经济比较发达,是必不可少的辅助部门,家畜饲养也有一定规模。有很多野生动物遗骨,说明渔猎和捕猎在经济领域方有一定的比重。从木器工具、生活用品到大量的建筑木构件,显示其木材手工业的发达。建筑遗迹有栽柱架板的干栏式建筑和栽柱式地面建筑。陶器有釜、钵、盘和支座。用雕刻、捏塑等方法,制作了许多陶、骨、木、象牙原始艺术品,特别是有些象牙雕刻,十分精致
3、。墓葬随葬品不多。中国 上古时期曾存在过东夷、 苗蛮和华夏三大集团, 它们从很早起就相互发生 关系。正是在三大集团相互影响和作用的 过程中, 中国文明得以形成。 从大约公元前 3500 年开始, 东夷和苗蛮集团逐渐对华夏集团产生强烈影响。到公元前 3000 年前后, 前两个集团已最早 过渡到早期文明时代, 比华夏集团大致早 500 年。从大约公元前 2500 年 开始, 华夏集团反过来强 烈地作用于前两个集团。 到公 元前 2200 年, 随着苗蛮集团的衰灭 , 终 于形成东夷与华夏集团东西对峙 的局面, 中国历史也进入了成熟的文明时代 夏代。华夏集团:中华民族远古传说中的三大文化集团之一,发
4、源于黄河流域,分为姬姓的皇帝氏族和姜姓的炎帝氏族。后来华夏集团战胜了其他两个集团,巩固了其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东夷集团:东夷,是中国夏商时期,中原人对黄河流域下游(青、兖、徐三州)居民的总称。最先在夏商朝期称为“夷”,不带有外族观念,只是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呼。苗蛮集团: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苗蛮集团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
5、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一。九州: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禹贡是战国后期学者所作,但是周代没有徐州和梁州。百辟: 古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以辟不祥,慑奸宄。亦有诸侯、百官之意;诸侯;百官。五服:1.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同的各个亲属,每一
6、个等级都有不同的服饰、守孝时间和行为规范等。2. 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一曰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3 .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青铜冶铸:中国古代最初是使用自然铜,商代早期已能用火法炼制铜锡合金的青铜。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取精炼铜液,弃去炼渣,即得初铜。初铜仍比较粗,需再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封邦建国:又称分封制。厉王弭谤: 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
7、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翻译: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责骂他。
8、邵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表达内心的愤恨。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邵公说:“我能制止毁谤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邵公回答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防范老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易。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排除壅塞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于开导而让人说话。所以君王在处理政事上,让三公九卿及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史籍,少师诵读
9、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能纷纷进谏,平民则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子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内亲外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背理。老百姓有口,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以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便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去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去预防,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不断增加。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
10、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三桓专鲁: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氏、叔孙氏和季氏。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前693年前662年)。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庶次子叔牙(谥僖,其后代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谥成,其后代称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在春秋时期
11、,三桓僭越专权。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说的三桓之中的季氏。七国争战:战国时期七个大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战国初年,魏国经过李悝变法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和齐威王、宋桓侯在平陆相会,建立了齐赵联盟,共同对付魏国,魏齐赵秦间展开了长达五年之久的战争,之后在齐魏马陵之战后,魏国削弱,形成了齐秦对峙的局面,后来在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后,秦统一了六国。封禅:指在泰山举行的天地祭祀。在泰山山顶铸土为坛祭天,在泰山脚下锄地祭地,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秦长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甘肃临洮(今临洮新添镇三十墩村望儿)、东至辽东筑
12、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东西横贯西吉、固原、彭阳三县。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征辟制: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
13、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前者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为以要职,称为“征君”,最尊的仕途。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耦耕:西周时期,盛行耦耕,即二人为一组相对而立,一人用刺耒入土,一人用耜翻土,合力而耕。这样,既较省力,效率又高,诗经上有“十千维耦”和“千耦其耘”,表明当时盛行较大规模的集体耕作,与三人简单协作的“协田”相比,当是耕作方法的一种进步,也使开垦荒地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耧犁:“耧”又称耧犁是一种传统的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把扶,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据史料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
14、“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在北方一带以二脚较为普遍。二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或一驴一骡,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虽然说现在大部分农民都用现代化农机具耕作种植,但是在北方特别是在定边的山区和滩区的农民为了方便种植糜子、谷子、油料等农作物仍然坚持用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据说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保墒、保活、保苗的良好效果。山越:山越指山贼,是三国时期的江南地区山贼武装群体的称呼。东汉
15、末年以及三国时代出现的民间起义和地方武装割据势力,有山贼、山民、山越等称呼。分部在吴郡、丹阳郡、会稽郡、鄱阳郡等地。大多因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而起义。东吴屡次讨伐山越其目的主要在于补充兵源,如三国时的丹阳郡当时以丹阳兵精兵辈出而闻名,“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五胡内迁:东汉以来,特别是汉末三国以来,汉族统治者为了强化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等,经常招引和强制原住于西北、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入居内地;此外,东汉以后,我国天气有渐趋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也逐渐南下,因此,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当时内地的种族很多,主要的有五个民族
16、,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在旧史中,他们被称为“五胡”。荫客制:两晋时期有关户籍的一项法令规定。西晋占田令规定官吏可以按照品级的高低荫庇亲属,多者可以至九族,少者可以荫三世。宗室、国宾、先贤后人及士人的子孙待遇相同;除荫亲属外,还可以荫衣食客及佃客:六品以上可以荫衣食客二人,七、八品二人,九品及御前护卫可荫一人;佃客则一、二品可荫五十户,三品十户,四品七户,五品五户,六品三户,七品二户,八、九品一户。荫客制使官僚荫客受到法律保护,西晋在荫客制普遍推行的同时又规定了荫客的数量,即国家在承认荫客的同时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并没有完全起到作用。西晋时期,大官僚奴客众多,大大超过了
17、法令允许的数量。至东晋,南北大族荫客现象也十分严重,达到毫无限制的程度,以致政府和大族在争夺劳动力方面形成激烈矛盾,出现了南北两方检括户籍的行动。徙戎论:徙戎论是西晋陈留圉人江统的一部政治论著,鉴于当时游牧民族大量内迁杂居,后齐万年等在边关作乱的情况,提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羇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的主张。原文:太子洗马陈留江统,以为戎、狄乱华,宜早绝其原,乃作徙戎论以警朝廷曰:“夫夷、蛮、戎、狄,地在要荒,禹平九土而西戎即叙。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强则侵叛。当其强也,以汉高祖困于白登、孝文军于霸上,及其弱也,以元、成之微而单于入朝。此其已
18、然之效也。是以有道之君牧夷、狄也,惟以待之有备,御之有常,虽稽颡执贽而边城不弛固守,强暴为寇而兵甲不加远征,期令境内获安,疆场不侵而已。 译文:太子洗马陈留人江统,认为戎人、狄人祸患中华,应当尽早断绝为祸的根源,于是作徙戎论以提醒朝廷,说:“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处于极边远的地区。禹平定九州而西戎服从了安排。西戎禀性贪婪、凶暴强悍,无仁爱之心。四夷之中,戎、狄最为突出,势力衰弱则敬畏服从,势力强大就侵扰叛乱。当他们强盛时,像汉高祖那样的实力也被困于白登,像孝文帝那样的实力也曾驻军霸上。等到他们衰弱时,像汉元帝、成帝时那样的微弱国力,单于还得来朝见。这些都是已经发生过的实证。因此有道的君王处理
19、夷、狄事务,就是防御夷狄常备不懈,虽然他们叩头进贡宝物珍奇,边城并不放松守备,当他们起来作乱时,军队也不加以远征,就是希望境内安宁,疆域不受侵扰而已。原文:及至周室失统,诸侯专征,封疆不固,利害异心,戎、狄乘间,得入中国,或招诱安抚以为己用,自是四夷交侵,与中国错居。及秦始皇并天下,兵威旁达,攘胡,走越,当是时,中国无复四夷也。译文:等到周王朝失去纲纪,诸侯恣意征伐,因此,彼此的疆域不稳定,诸侯因为利害关系而各存异心,西戎、北狄得以乘隙进入中原,有的诸侯招抚利诱他们为自己所用,从此四方各族交相杂入,与中原人错综而居。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兵威震邻,打击胡人,驱逐越人,到这时,中原地区不再有各种夷族
20、了。原文:汉建武中,马援领陇西太守,讨叛羌,徙其余种于关中,居冯翊、河东空地。数岁之后,族类蕃息,既恃其肥强,且苦汉人侵之;永初之元,群羌叛乱,覆没将守,屠破城邑,邓骘败北,侵及河内,十年之中,夷、夏俱敝,任尚、马贤,仅乃克之。自此之后,余烬不尽,小有际会,辄复侵叛,中世之寇,惟此为大。魏兴之初,与蜀分隔,疆场之戎,一彼一此。武帝徙武都氐于秦川,欲以弱寇强国,捍御蜀虏,此盖权宜之计,非万世之利也。今者当之,已受其敝矣。译文:东汉建武年间,马援担任陇西太守,征讨叛乱的羌人,迁徙羌人残余到关中,让他们居住在冯翊、河东的空荒之地。数年后,他们人口繁衍生息,既倚仗自己的富强,又苦于汉人的骚扰,东汉永初
21、元年,羌人叛乱,消灭了当地守军,屠城破邑,邓骘也被击败。羌人侵入河内郡。十年之中,羌汉都衰败了,任尚、马贤仅仅是压制住他们而已。从此以后,残余火种不灭,稍有机会,他们就不断骚扰叛乱。中世时的寇患,以这支羌人最严重。魏兴盛之初,与蜀国分隔,疆场上的戎人,也分属两国,魏武帝迁徙武都的氐人到秦川,想以此而削弱乱寇增强国力,抵御蜀国。这实际是权宜之际,而不是从万世的利益上考虑的。今天我们所承受的这个现实,就已经遭受到那权宜之计的弊病的影响了。原文: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所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因其敝,迁之畿服,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
22、以贪悍之性,挟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收散野之积,故能为祸滋蔓,暴害不测,此必然之势,已验之事也。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徒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罕、析支之地,徒扶风、始平、京兆之氐,出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界,廪其道路之粮,令足自致,各附本种,反其旧土,使属国、抚夷就安集之。戎、晋不杂,并得其所,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有寇暴,所害不广矣。译文:“关中土地服沃,物产丰富,是帝王居住的地方,没有听说西戎、北狄应当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不属于我们的族类,他们的想法必定不同。但因为他们衰弱,把他们迁到离京城
23、不远的地方,士人百姓习以为常,玩忽对待,欺侮他们的软弱,使他们的怨恨刻骨铭心,一旦人口繁育强盛,便产生反叛之心。以他们贪婪强悍的本性,带着愤怒的心情,等候机会合适,就伺机叛乱。他们居住在封疆之内,没有障碍工事阻隔,抢掠没有防备的人,收掠散野的财物,所以能够成为祸患而迅速蔓延,危害不可测度,这种必然的趋势,是已经验证的事实。当今最好的办法是,趁军队威势正旺盛,战时的一切都未取消,迁徒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的各部落羌人,安置在先零、罕、析支等地;迁徒扶风、始平、京兆的氐人,让他们出去还归陇右,安置在阴平、武都地区,发给路上所需的口粮,足以使他们自己到达。各自归附本族,返回故乡,让属国都尉、抚夷
24、护军等官员依所辖地区集中安置他们。这样,西戎人与晋国人不相杂居,各得其所。即使他们有为乱华夏之心,兴起战乱的预兆,也与中原相隔极远,隔山阻河,虽然有敌寇作乱,所危害的地区也不会太广泛。流民起义:晋元康六年(296年)至建兴三年(315年),各族流民反抗西晋王朝的起义战争。晋末的“八王之乱”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此期全国各地又几乎发生了旱、涝、虫、霜等严重的自然灾害,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饥馑、大瘟疫,这三大灾害造成了西晋末年人民的大流徙。由于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政府不作为,导致从301年起,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流民起义,几次大的起义有:李特、李雄起义,张昌起义、王如起义、杜弢起义。佛国记:又名法显传
25、,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早在399年,1 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2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法显、玄奘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佛国记一卷,全文13980字,全部记述作者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经历,体裁是一部典型的游记,也属佛教地志类著作。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
26、、印度文化,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河清改制:河清三年(564年)北齐重颁均田令,北齐的均田、租调制与北魏比较,奴隶受限有些限制,奴婢的租调有所增加,意图对王公贵族和地主豪强稍加限制,但北齐的均田制收效甚微。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隆中对: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十六国:“五胡十六国”是
27、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晋在曹魏统一北方,进而晋武帝灭孙吴统一中国之后,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指政权主要由少数几个高门显族的人物掌握)之局。这样一来,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的基础。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其它的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边陲不保,群雄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
28、晋灭亡,中原从未被东晋所收复,国家未为统一,此时期为“五胡十六国”。恒温北伐:背景:时后赵石勒已统一北方,于是率军进攻淮南,一度占领寿春,但由于晋军抵抗,石勒无力再前进只有退兵,后东晋统治基本稳固,又反过来进行了几次北伐,其中以恒温北伐最著名。过程:恒温北伐共有三次,第一次,永和十年(354年),恒温率军北伐前秦,战败;第二次,356年,伐姚襄,攻洛阳,无果;第三次,369年,率军北伐前燕,战败。此次北伐,使南北双方呈现一种均势,后来,东晋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相传此书是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
29、注水经,叙述了许多河流俩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做了生动的描绘,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世山水游记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三征高丽: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丽进行的三次战争。1 这三次东征炀帝均御驾亲征。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炀帝刚刚巡游江都结束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百姓农民起义。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最终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
30、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2 ,还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后世中原人到高句丽时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3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政权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江都兵变:隋炀帝第三次游江都,益发荒淫,命王世充选江淮美女送入宫中,共百余房,还修建迷楼、宫室,终日游乐,尽情享受。此时,隋炀帝在江都,已陷入人民起义的汪洋大海
31、之中,回不了京。这时宫中由司马德戡率领的骁果军都是关中人,他们长期在外,思念故乡。司马德戡和虎贲郎将元礼、直合裴虔通密谋推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于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发动兵变,缢杀隋炀帝。隋朝自开皇元年(581年)建立,到大业十四年(618年)灭亡,前后历时37年。五花判事:唐代中书省设中书舍人六名。六位中书舍人基本上是按尚书六部分工的,分别联系尚书省的六个部。李世民规定,凡军国政令,由其中一人提出处理意见,但其余五名中书舍人必须逐个发表意见,署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又称“商量状”和“五花杂判”。勾检制度:勾检制度是唐代文书的监督检查制度。唐代为保证国家行政效率,从中央到
32、地方都普遍实行了文书的监督检查制度,其官员及职掌在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记载。三司推事:唐以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发现可疑,徒流以下案件驳令原机关重审,或迳行复审;死刑案件,则移交大理寺重审。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某些案件的审判。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朱温代唐:朱温是原黄巢起义军将领、投降唐朝后为宣武节度使,她以汴州为根据地,兼并了许多割据势力,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当时最大的
33、割据势力。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建都开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从而揭开了五代十国的历史。乡里制:乡里制,是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基层组织体系,即县下有乡,乡下有里,乡设有秩、啬夫、乡佐、游徼等官员,里设有“里君”、“里人”等管理人员。其制度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历经千余年,在历史变迁中有继承又有发展,各朝之间其具体形式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内容都是一样的。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职官与长者并用。既设立行政官吏,又注意发挥地方长老作用。第二,刑禁与教化并施。对居民既施行什伍连坐,又进行以“孝”、“悌”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感化。第三,秩序制和晋升制于一体,形成“宰相起于州部,
34、猛将出于卒伍”的运行机制。乡里制作为集行政、教化、司法、自我管理和监督于一身的基层组织体系,其职能有四个方面:一是利用地方长老进行“教化”活动,使封建伦理道德深入乡民;二是管理户籍,征敛赋税和徭役;三是维护社会治安,以“什伍连坐法”的强力措施,达到维持社会稳定的目的;四是通过“乡举里送”,向朝廷推荐官吏。乡里组织在唐末藩镇压混战和农民大起义中瓦解。大中之制:大中之治是指唐朝的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的治世。唐宣宗于即帝位后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在位期间宣宗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对外,唐
35、宣宗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因此,史上对唐宣宗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钱荒:又称“钱乏”,指的是市场上流通的铜钱紧缺,无法满足所需的情况,唐宋时尤为明显。唐代中叶以来,在货币流通领域产生了钱荒问题。1)、从货币需求方面看,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规模、铜钱使用区域扩大,以及人口的增长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起铜钱大量外流,也减少了铜钱的数量。2)、建中元年杨炎实行两税
36、法,规定以钱纳税,对铜钱的需求骤然加大,进一步加大了钱荒问题的严重性。3)、另外,销毁铜钱、民间蓄积铜钱的情况很严重,也招致和加重了钱荒4)、此外,某些自然损耗,如民间送终之含、江湖覆压之耗,对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唐朝来说,这种损耗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导致货币供给不足。(铸钱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铜料不足,而铜料不足则是因为中晚唐战乱不断,严重破坏了铜的生产;佛教盛行,寺院用铜数量不菲。)总之,导致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唐朝货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铜钱的使用更为普遍,使铜钱相对短缺。两税法的实行则是直接原因。再加上富商大贾大量蓄钱、民间销毁铜钱牟利、自然损耗等因素,最终在两税法实
37、行后酿成了以钱荒为表现形式的货币危机会昌毁佛:会昌毁佛指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840年-846年),推行一系列“灭佛”政策,以会昌五年(845年)四月颁布的敕令为高峰,而会昌六年唐武宗逝世、唐宣宗即位又重新尊佛,灭佛就此结束。这一事件使佛教在中国受到严重打击,史称“唐武宗灭佛”或“武宗灭佛”。因唐武宗年号“会昌”,故佛教徒又称之为会昌法难,将它与之前的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和后来的后周世宗灭佛并称为“三武一宗”。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
38、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 “新乐府”一名, 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又名“新乐府运动” 。十国分立:我国在唐以后,出现一个失去统一而分裂的局面,史称其为“五代十国”。五代是指在北方依次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王朝。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荆南、南汉和北汉这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前九个政权在南方,只有北汉政权在北方。五代更迭磨勘制度:唐内外文武官员考课,由本司及本州府长官按规定考核其功过行能,分九等写入考状,由吏部与各道观察使复验,任期满后,根据考绩结果升降。为防止申报不实与升降不当,须经吏
39、部和各道观察使予以复验。磨勘之名始于此时。宋置审官院主持官员考课升迁,并确定磨勘名称。洗冤录:洗冤录又称洗冤集录,是宋朝法医宋慈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00多年。庆历之盟:庆历和议即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花石纲: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在北宋徽宗时,“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10艘船称一“纲”;当时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
40、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因此往往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庆元党禁:庆元党禁,也称伪学逆党之禁,指中国宋代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宁宗赵扩即位后,宗室赵汝愚以参与拥立赵扩有功升为右相,外戚韩侂胄迁枢密都承旨,两人嫌隙日深。公元1195年(庆元元年)二月,韩侂胄使谏官奏赵汝愚以宗室居相位不利于社稷,赵扩就贬赵汝愚至永州(今属湖南),后死于贬所。赵汝愚被贬,朱熹、彭龟年等奏论韩侂胄事,赵扩亦加贬逐。 韩侂胄当政,凡与他意见不合者都被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学”,禁毁理学家的语录一类书
41、籍。科举考试中,稍涉义理之学者,一律不予录取。六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书为世大禁。不久赵扩下诏,订立伪学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从公元1195开始的禁伪学前后历时6年之久,史称“庆元党禁”。和买和和籴:宋时“和买”大多是官府向民间购买丝麻产品以保证庞大常备军的军装供应。为此官府需在丝麻产区置场和买各种产品。原指官府出资向百姓公平购买粮食。唐中期以后逐渐成为官府强加于百姓的抑配征购。始见于北魏孝明帝“收内郡兵费与民和籴积为边备”。 宋初把唐末五代的杂税大部分继承了下来,其中“和买绢帛”和“和籴粮食”,在实行这俩种办法的初
42、期,虽曾按当地产量多寡而分别派定征购的数量,也付与了一些代价,但到后来,则都是“官不给钱而白取之”,再后来,又把白绢的绢帛或粮米折算成现钱而勒令民户交纳,变成了税户的经常负担。盐钞:盐引又称“盐钞”,是宋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盐钞法:宋代政府规定盐商凭钞运销食盐的制度。由政府发行盐钞,令商人付现,按钱领券。发券多少,视盐场产量而定。券中载明盐量及价格,商人持券至产地交验,领盐运销。买扑: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包商(即买扑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后由承包商自行申报税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包税权。 元时的包税
43、范围更加扩大。经总制钱:宋代杂税经制钱和总制钱的合称。经制钱始于宣和四年(1122),系经制江淮荆浙福建七路诸司财计(简称经制使)陈遘所创,故名。靖康初(1126)废,建炎三年(1129)恢复,并固定其名色为权添酒钱、量添卖糟钱、人户典卖田宅增添牙税钱(每贯增收二十文)、官员等请奉头子钱(每贯收二十三文,续有增加,后固定为五十六文)、楼店务添收三分房钱等。黑水城文献:中国西夏学研究的重要原始文件资料,自发现以来几乎全部被掠夺流失在海外。中国的黑水城文献发现至今已有一百余年,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20世纪初中国殷墟甲骨、敦煌吐鲁番遗书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考古文献发现。行台制:行台制度是魏晋至金代尚书台(
44、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于其驻在之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行台出现于三国曹魏曹魏甘露二年(257)。北魏行台的组织虽略同于中台(在中央的尚书台),有令、仆 射、尚书、丞、郎等员,但都是临时 权置,并不完备。行台的首长,不一定都有令、仆射、尚书等官位。隋唐的行台尚书省则以行台尚书令为最高长 官,若不置令,即以左仆射为首。置官大略同中台而人数较少。行台主要为处理军务而设,故以兵部居首,又兼综民事,故吏、户、礼、刑、工并置,却往往一人兼两职或三职。行台的统辖地区既广,位重权大,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就予以 废除。天眷官制:金天
45、眷元年(1138年),金熙宗开始对金朝旧制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其改革主要是:(一) 改革官制:废除勃极烈辅政制,皇帝以下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尚书省设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及左、右丞(副相).尚书令为荣誉之职,实权归于丞相.朝廷设立御史台,以行监察之事.推行换官之法,对原任旧职的官员依照新官制统一换授.经此改革,金朝统一采用了汉官制度.(二)制定礼仪:女真旧礼极简,君臣无序,等级不明,不利于加强皇权统治.金熙宗命百官参照汉制,详细制定各种礼仪.皇帝有特制的冠服,百官也须穿朝服上朝.同时,在上京会宁府仿汉制兴建宫殿、太庙、社稷坛等.(天眷新制)世宗之治:金世宗完颜雍(1123年
46、1189年),原名完颜褎(yòu),字彦举,1 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睿宗完颜宗辅之子,母贞懿皇后李氏,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1189年在位,对金朝中期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完颜雍在位期间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弊政。能够听得进群臣尖锐的意见。将他的政敌海陵王的旧臣张浩任命为宰相。册封与自己作对的纥石烈志宁为王,任人为贤。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制,兴文学。积极发展经济,修水利,发展手工业,促进生产,颁发“免奴为良”的诏令,崇尚节俭、减土木、禁馈献、抑佛教。对外停止侵宋战争,主动和宋朝议和。缔结和平协议。部分废除了“绍兴和议”之中对宋朝不利的一些政策。从此,宋、
47、金双方休战了约三十年。为中国北方恢复了经济,做到了“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大定之治)牛头地:金建国后,始行牛头地制,即依牛具授田徵税。其制每一耒牛三头为一具,及民二十五口(包括家庭奴隶),可受田四顷四亩,每年向国家赋粟一石(以后税有所减轻)。并规定官民占田不得超过四十具。金初,牛具税并不直接上缴国库,多用于地方粮储以备饥馑和猛安、谋克官员俸禄。金中期,牛具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之一。金占领中原后,大批猛安、谋克户南迁,与汉人杂居,受汉族租佃经济所影响。女真族也实行计口授田,牛头地制逐渐式微。札鲁忽赤: 蒙古语“断事官”,亦作札鲁花赤、札鲁火赤。蒙古汗国初建时,只设此官,处理各种事务。大
48、汗与诸王所设之官,均用此称。元朝既建,官制渐备,乃置大宗正府,设札鲁忽赤,专理蒙古公事。札鲁忽赤员数,常有变动,世祖至元二年(1265)初置大宗正府时,设十员。后最多时达四十六员。南坡之变: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五日,英宗大驾从上都向南出发,夜晚驻营于距出发点三十里的南坡店。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平章 政事赤斤铁木儿、前云南省平章政事完者、铁木迭儿子前治书御史锁 南、铁失弟宣徽使锁南,典瑞院使脱火赤、枢密院副使阿散、佥书枢 密院章台、卫士秃满及诸王按梯不花、孛罗、月鲁铁木儿、曲吕不花、兀鲁思不花等发动政变。趁英宗熟睡时,闯入皇帝行幄,以阿速卫兵为外应,先杀拜柱,铁失手
49、弑英宗于卧床之上,史称“南坡之变”。延佑经理:元仁宗延祐年间在江南地区采取的清查田亩的措施。当时江南富豪和诸王、寺观等大量隐占官、民田产,强者田多税少,弱者产去税存,赋役不均,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采纳中书平章政事章闾(一作张驴)的建议,行经理之法。遂以章闾、你咱马丁、陈士英等分别前往河南、江浙、江西督办,并责成行御史台及枢密院给予行政和军事协助,行御史台分台镇遏,枢密院以军防护。采取“揭榜于民,限四十日,自实于官”,严令百姓于限期内向官府申报本户的田亩数量,重新登记,作为征收租税的依据;如有欺隐作弊者,许知情者告发,依法治罪。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级官吏贪刻,且与地方富豪互
50、相勾结,以无为有,妄增亩数,而有很多富民却因贿赂官吏隐瞒田产,人民深受其害。延祐经理成了流毒三省的一项暴政,至有逼死人命及拆毁民屋、发掘民墓以虚张顷亩之事。斡鲁朵:斡鲁朵原义为帐幕。辽朝皇帝各有自己的斡鲁朵,并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奴隶和州县,构成独立的经济军事单位。斡鲁朵领有的奴隶和财产,为皇帝个人私有,死后由家族后代所继承。帝后斡鲁朵有著帐局,以契丹族和奚族奴隶为著帐户,为皇族宫帐服役。斡鲁朵还领有“瓦里”,奴役契丹奴隶,从事狩猎和手工业生产。一批自西北游牧部落俘降的奴隶也隶属于斡鲁朵宫帐。辽圣宗时,大批解放奴隶成为部民和独立的部族。辽朝皇帝设契丹、汉人诸行宫都部署司,分掌各斡鲁朵所属契丹人
51、和其他游牧民族、汉人和渤海人等事务。理学五大流派: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金石学:中国古代的金石学是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赵明诚的金石录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这一名称。在关于金石学的著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甚至有的书籍还辑录了一些器物的图像以及其名称和用途,这些使得金石学的著作具有了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未对器物的形制、划纹等进行
52、深入的研究以及没能进行断代研究,故而未能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勾栏瓦舍:勾栏,又作勾阑或构栏,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瓦舍城市商业性游艺区,也叫瓦子、瓦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也称钩栏、勾阑勾栏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在宋元时期专指集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成为盛极一时的名俗。瓦舍的规模很大,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空印案:明初规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府、州、县均需派遣计吏至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所有 朱元璋钱谷之数,府与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与户部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稍有差错,即被驳回重造账册,并须加盖原衙门官印。各布政使司计吏因离户
53、部道远,为免往返奔走,便预持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遇有部驳,随时填用。该空白账册盖有骑缝印,不做他用,户部对此从不干预。洪武八年(1375)考校钱谷书册,明太祖得知空印之事后大怒,下令严办。致自户部尚书至各地守令主印者皆处死,佐贰以下杖一百,充军边地。与此案有关者多不免,被杀者达数百人。仁宣之治: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 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54、永乐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先后即位,是为明仁宗、明宣宗,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明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这些做法,使社会矛盾缓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发展,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明宣宗即位后迅速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并延续明仁宗的治国理念,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继续重用“三杨”,息兵养民,赈荒惩贪,使明朝天下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5 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多有建树。他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发展
55、,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明代早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堪比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6 和唐朝的贞观之治。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一种“以夷制夷”的办法,即以少数民族的酋长担任当地的土官,称为“土司”。因为土司是世袭制,名义上是朝廷命官,实际上往往自行其是,形成了独立王国,与中央对抗;其次,在土司制度下,少数民族群众深受土官作威作福之害,还要忍受封建国家和土司的双重剥削,因而于国于民都大有弊害。始设于元朝。海禁政策:是一种锁国政策,旨在禁止民间私自出海通商,有谓“尺板不得出海”,也限制外国商人前往本国通商。具体实施随着时间
56、变迁而有张有弛,即“严禁”及“弛禁”之分。海禁目的是为消灭反叛势力、打击海盗及走私,保障社会稳定。然而,实际上真正受到打击的是本国对外的贸易及渔业,海盗和走私商人的活动亦反而因为海禁而更加猖獗,对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明朝海禁】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海禁的
57、解除为中外贸易与交流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清朝海禁】清朝出于防汉制夷的政治考量,同时为了打击毁灭反清复明势力,配套施行了空前绝后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政府规定的通商口岸有4个,这4个口岸可以理解为有政府设立海关的口岸。但是,实际上与海外通商的口岸超过100个,只不过政府还没有设立正式的海关而已。乾隆年间(1757年),由于一个英国商人的捣乱,乾隆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只留下广州海关允许西方人贸易。这一规定最多只是给外国商人造成一些不方便而已,并没有影响贸易额。相反,即便只有广州一个口岸,海外贸易额依然大幅上升。海禁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嘉靖倭患:明世宗嘉靖时,随着东
58、南沿海一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层人口流动的相对自由,缙绅、富豪雇佣流民下海经商的现象及其普遍。他们突破近海贸易的范围,远至日本、吕宋等国。他们所从事的是走私贸易,和明朝法制相背,遭受官军的镇压,逃逸海上,组织武装集团,利用日本落魄武士,并在日本和吕宋等地建立海外据点。这些海上武装的构成虽然是“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者居十七”,但却形成一股外来的侵扰力量,破坏了东南海疆的安定。隆庆开关: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从
59、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阉党:一般指明代依附于宦官权势的官僚所结成的政治派别。宦官干政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曾出现,例如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十常侍之乱”,是东汉由盛转衰直至逐渐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后期,宦官势力参与皇室的内部纠纷。唐朝宦官和皇帝的关系只是家奴和主子的关系。中晚唐的宦官的行为,实际是家奴在参与皇室的内部纠纷,如同旧社会豪门大族里各房的奴婢分别帮助其主子争产业,而并非奴婢的权力真大到可以夺取整个大家族的家产。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清军入关: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少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公用事业法规》课件
- 《世界著名女科学家》课件
- 2023年广东省阳江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经典测试卷(1)含答案
- 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摸底备战测试(3)卷含答案
- 2022年四川省雅安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摸底测试(2)卷含答案
- 2022年河南省信阳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经典练习卷(B)含答案
- 2021年广东省湛江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冲刺自测题一卷含答案
- 2024年度劳务派遣及境外员工福利保障合同3篇
- 2024年模具设计制造协议范本汇编一
- 2024商铺租赁装修合同:涵盖室内外景观设计及施工条款3篇
- 风速计算公式及方法风量风速计算方法
- 幼儿园中班社会:《安全过马路》 PPT课件
- 《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pptx
- 痛感新闻作文立意分析与范文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技术工程部岗位职责说明书(工程部)
- 《光辉岁月》教案
- 英文审稿意见汇总
- 儿童早期口腔健康管理-948-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 钢卷尺检定证书
- 新电气符号国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