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作文生命课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魏和平_第1页
构建“作文生命课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魏和平_第2页
构建“作文生命课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魏和平_第3页
构建“作文生命课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魏和平_第4页
构建“作文生命课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魏和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构建“作文生命课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单 位:淇滨区肖横岭中心校 姓 名:魏和平 职 称:中学高级教师 电 话:2576036 构建“作文生命课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构建生命课堂,推进素质教育”,是响彻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按照学生身心智发展规律,开启学生智能;拓展技能外延,强化学生能力;坚持全面发展,造就新型复合人才。这是构建“高效、生态、优质”课堂的内涵,如何使学生智能得到优化开发,又如何使学生智能依次得到升华迸发,这就是“生命课堂”要研究的问题。在作文课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构建“写作生命课堂”,培养学生写作素涵,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一

2、、创设写作情景,捕捉典型事例,作文之源泉小学二、三年级学生,不具备写作基础。仅能背上几段课文,写上几行字词,看图画书说上几句话,自觉不自觉地做几个小游戏。高一些年级的学生相对有一些基础,能写一些简单的事情,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遇事能谈一些自己的认识。总的说来,小学学生要写一篇语言流利,故事情节完整,中心鲜明突出的文章还是有困难的。这不是学生笨拙,也不是学生不听话;而是学生脑子里没有作文的素像,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阅历,没有社会经验。也就是说,学生的写作技能缺乏根基,还不能一下子得到开启。只有按照先生活(写作源泉)后写作(生活升华到理论)之规律,按照学生身心智发展的规律进行开启,才是有效途

3、径。打个比方吧,学生认识了某种图形,图形的表象,会在学生脑子里产生图形的素像。素像有了,无论说还是画、写就有了基础。水之源,木之本俱在了,文章也就慢慢也就写好了。因此创设写作情景,给学生塑造生活,给学生生动的生活事例,让学生按照生活发展规律去记生活,写生活,进而去完美生活。这样训练得多了,学生体验认识生活的角度也就多了,感受也就深了,丰富的想象也就多了。生活之形会日臻完善,文章之神会徐徐向你走来。我们知道赠人“鱼”只能饱餐一顿;授人“渔”可终生受益。在“作文生命课堂”方面,我们应教会学生作文的路子,培养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在此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1、 把课堂包装一下。在上作文课时,把课堂

4、转换成表演的舞台,把课堂转换成辩论会场,把课堂转换成测量、计算、操作实践的现场,把课堂转换成相互交流的休闲场。根据作文内容、写作要求,把其内容编排成戏剧节目在课堂上表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表演的学生进入角色,尽情表演;观看的学生看得真切,身临其境。表演者与观看者同融入节目环境之中,他们感受深,情意真,既体验感受了生活,又受到了良知的熏陶。又写妈妈,我长大了一文,我们把作文内容编成小节目,在课堂上表演。凳子上放了一盆清清的温开水,小姑娘让妈妈坐在小凳子上,用毛巾裹住妈妈的衣领,慢慢地去掉卡子。把一瓢一瓢清温水,用手蘸到妈妈的白发上。温暖的水从白发上滴到妈妈的脸上,温温的水暖了妈妈的脸,更暖了妈妈

5、的心。“妈妈水烧吗?”妈妈低着头不吱声,红红眼圈流出了泪水,她抽噎着 说:“孩子,孩子你长大了!”教室寂静无声,感人的场面足足待了五分钟。他们多数低头擦着泪,想着刚才哪一幕幕。妈妈满头的白发,是妈妈艰辛和劳累这哪是在用笔作文,而是在用心作文。情景不仅仅是再现生活,创设写作材料,更是在感人、育人。笔作文不如心作文,感情真挚的文章是靠心写出来的。 2、把课堂丰富一下。有些典型事例在课堂上是找不到的,这些事例,很可能就是极好的写作材料。如果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瞬间,捕捉典型材料,会给学生带来写作的好材料,成长的好养料。如,一个下午放学后,乌云滚滚,一会儿下起雨来。就在学生急忙回家的时候,一位陌生盲人在

6、路上焦急地喊着:“谁能送送我,谁能送送我?”就在学生犹豫的时候,一位少先队员说:“我来!”一个,两个,三个 他们搀扶着这位陌生盲人,把他送到了朋友家。雨还在簌簌的下,少先队队歌的声音飘荡在这云雨之中。第二天一早,各班都讲起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在周记本上写下了这件事。当老师听到了这个故事后,眼前亮了许多;当老师看到学生写的片段时,被深深地感动着。又如,写他捐了一毛钱!一文,二00八年五月汶川发生大地震,老师 ,同学纷纷为灾区捐款。学前班四岁幼儿牛小雨举着一毛钱,踮起脚尖向捐款箱投递,可他怎么也够不着,他急得哭了。在一旁的老师看到了,抱起他把一毛钱投进了捐款箱。在场的老师学生都被感到了,钱虽然不多,

7、只有一毛钱,但孩子一颗纯真的心,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永远值得我们敬佩。捐款结束后,同学们以他捐了一毛钱!为题,写了一篇篇感情真挚,感人肺腑的文章。 创设写作情景,捕捉典型事例是学生写作之源泉。学生在情景中,在典型事例中,收集材料,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人生之哲理。写出的文章具有生命力,受到的教育更具有人生成长价值。 二、参加社会实践,体现生活艰辛,做人之根本文章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他人的事例在感动,也远远比不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感受深。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感性认识(即感知),在脑子里会形成生活素像(理性认识即理知)。这种感知形成的素像(理知)远远超过看别人,听别

8、人事例的效果。有了感性认识(感知),在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一个飞跃。因此,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看、听、做、身心感受之融为一体,在脑海中形成的素像真实、清晰,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抒发感情如清泉迸发,好文章何求不成。如写我学会了摘花椒一文,校田里几棵大红袍花椒熟了,一天下午,老师领着学生去摘花椒。一眼望去,红哇哇的一片,真是可爱,同学们又蹦又跳,高兴极了。摘着,摘着,一个女同学“啪”一声仍掉了篮子,说:“我不摘了,手让花椒圪针扎破了”。又有几个学生仍了篮子,“天热死了,我们不想摘了”。这时,老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劳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咱们吃的,身上穿的,哪儿不是父母劳动换来的。圪针难道

9、不扎他们,他们劳动不热吗?你们想想:不劳动,不会劳动,将来怎么能养活自己?坚持下去,才是胜利呀!”一番话,同学们又拾起篮子,继续摘花椒。在后来的作文中有个学生写到“脸上流着汗,两腿发软,真的坚持不下了。想到在外打工的爸爸,受苦受累,养活我们,他好苦呀!我流着泪坚持了下来”。还有一个学生写到“花椒圪针扎破了手,疼死了,花椒麻的手辣乎乎的,真想再仍掉篮子。想到俺村养鸡、养猪的都有钱了,发财了,他们都是劳动致富的。自己不劳动、不会劳动,将来怎么致富?”学生亲自参加劳动,感受非常深。他们曾有过怕苦怕累的思想,也曾有过偷懒的念头,甚至有过恨老师的想法,思想错综复杂。可一刹那,想到了辛苦的父母,想到了自己的将来,想到 ,忍耐着坚持了下来。这前后的感受,前后的转变就是极好的思想矛盾冲突。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文章难以跌幅,难以出现高潮。一句话,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劳动,受锻炼,受教育。写出的文章富有真情实感,比创设生活效果好的多。构建“作文生命课堂”,重在教改学生作文取材的方法。布局谋篇、六要素;语言、标点符号、修改,这都是第二位的问题。要想使文章感动人,首先感动自己。用心写,写内心的爱、内心的恨,内心受到触动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