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第14章-沥青路面设计(上)_第1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14章-沥青路面设计(上)_第2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14章-沥青路面设计(上)_第3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14章-沥青路面设计(上)_第4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14章-沥青路面设计(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章第十四章沥青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Asphalt Pavement Design主要内容主要内容u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u第二节第二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弹性层状体系理论u第三节第三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u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u第五节第五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实例我国沥青路面设计实例本章学习重点本章学习重点轴载当量换算轴载当量换算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层位的层位的匹配原则匹配原则、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及及典型结构典型结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标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标准 指标的指标的设置依据设置依据、类型类型及及计算方法计算方

2、法新建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新建沥青路面厚度设计 计算的计算的基本步骤基本步骤、理论理论及及经验公式经验公式1 1、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结构组合设计结构组合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材料组成设计厚度设计验算厚度设计验算结构方案比选结构方案比选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1 1、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结构组合设计结构组合设计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1 1、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结构组合设计结构组合设计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长寿命沥青路面长寿命沥青路面47cm高质量高质量表面表面层层1017.5cm高模量高模量抗车辙抗车辙层层7.

3、510cm柔性柔性抗疲劳抗疲劳层层土基土基1 1、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结构组合设计结构组合设计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全厚式排水沥青路面全厚式排水沥青路面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表面表面层层+ +路肩路肩排水沥青稳定基层排水沥青稳定基层沥青混凝土分隔层沥青混凝土分隔层1 1、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结构组合设计结构组合设计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1 1、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材料组成设计材料组成设计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排水式沥青混凝土排水式沥青混凝土OGFC,孔隙率,孔隙率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孔隙率,孔隙率5%沥青玛蹄脂碎石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4、孔隙率,孔隙率3%1 1、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厚度设计验算厚度设计验算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沥青稳定碎石24cm?水泥稳定碎石63cm 水泥稳定碎石63cm 级配碎石15cm土 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cm?水泥稳定碎石34cm 水泥稳定碎石34cm 二灰土20cm土 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沥青稳定碎石12cm级配碎石15cm?水泥稳定碎石32cm 水泥稳定碎石32cm 水泥稳定碎石20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沥青稳定碎石10cm?水泥稳定碎石35cm

5、 水泥稳定碎石35cm 级配碎石20cm土 基土 基柔性路面柔性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夹层式组合基层沥青路面夹层式组合基层沥青路面组合基层沥青路面组合基层沥青路面1 1、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结构方案比选结构方案比选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2 2、沥青路面设计原则、沥青路面设计原则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路基路面整体综合设计原则路基路面整体综合设计原则技术经济原则技术经济原则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兼顾推广新材料兼顾推广新材料(SMA(SMA、OGFC)OGFC)生态生态环保原则环保原则注重保护沿线环境以及自然生态注重保

6、护沿线环境以及自然生态机械化工厂化施工原则机械化工厂化施工原则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分期修建原则分期修建原则依据社会经济、交通量发展趋势,分期建依据社会经济、交通量发展趋势,分期建造造3、设计方法分类、设计方法分类经验法:经验法:AASHTO法和法和CBR法法。 概念:依据概念:依据调查调查或或大型试验大型试验总结得到的设计方法。总结得到的设计方法。 特点:符合特点:符合试验地试验地的实际,但是的实际,但是不能不能结合结合不同地方不同地方的实际。的实际。 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3、设计方法分类、设计方法分类力学经验法:力学经验法:AI法、法、SHELL法、我国设计方法。法、我国设计

7、方法。 概念:概念:依据力学模型计算结构响应,结合实际进行参数确定。依据力学模型计算结构响应,结合实际进行参数确定。 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是目前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是目前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 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4. .交通等级交通等级1 1)设计年限)设计年限-依据公路等级确定依据公路等级确定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公路等级及其功能公路等级及其功能设计年限设计年限( (年年) )高速高速公路公路、一级一级公路公路1515改建改建/ /扩建的高速扩建的高速/ /一级公路一级公路10101515二级二级公路公路1212三级三级公路公路8 8四级四级公路公路6 6第第1节节 概

8、述概述车型车型轴重轴重pi(KN)后轴数后轴数轮组数轮组数交通量交通量ni(次次/日日)斯柯达斯柯达760R前轴前轴50.0121200后轴后轴90.0解放解放CA30A前轴前轴29.5221500后轴后轴236.0黄河黄河JN150前轴前轴49.0122800后轴后轴101.5延安延安SX161前轴前轴54.522600后轴后轴291.5尼桑尼桑CK10G后轴后轴39.512160076.0交通交通SH141前轴前轴25.5123200后轴后轴55.0iP1C2Cin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2)标准轴载交通组成:)标准轴载交通组成:行驶车辆千差万别,轴载各不相同。行驶车辆千差万别,轴载各不相同。

9、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2)标准轴载轮轴类型:)标准轴载轮轴类型:不同轴载损耗作用不同,无法分析总效不同轴载损耗作用不同,无法分析总效应,有必要定义一种标准轴载,以便简化减小设计计算工作。应,有必要定义一种标准轴载,以便简化减小设计计算工作。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单轴单轴单单轮轮单轴单轴双双轮轮双双轴轴单单轮轮双轴双轴双双轮轮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2)标准轴载定义)标准轴载定义我国路面设计以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作为标准轴载(作为标准轴载(BZZ-100)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100kNd1.5dp=0.7MPa平面投影平面投影 换算原则:换算原则:同一路面结构同一路面结构在在

10、不同轴载不同轴载作用下达到相同作用下达到相同损伤程度损伤程度。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3)当量换算)当量换算a.a.中度疲劳开裂中度疲劳开裂b.b.重度疲劳开裂重度疲劳开裂 换算公式:通过模拟试验,建立经验公式换算公式:通过模拟试验,建立经验公式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3)当量换算)当量换算nsiisiPPNN美国西部环道试验美国西部环道试验 表面弯沉控制变形破坏表面弯沉控制变形破坏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3)当量换算)当量换算第第1类设计指标类设计指标弯沉盆弯沉盆deflection basinh h1 1h h2 2h hi ih hn np

11、=0.7MPap=0.7MPax xy y 3=0.3195m3=0.3195mo沥青路面层状介质沥青路面层状介质层底拉应力控制强度破坏层底拉应力控制强度破坏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3)当量换算第)当量换算第2类设计指标类设计指标h h1 1h h2 2h hi ih hn np=0.7MPap=0.7MPax xy y 3=0.3195m3=0.3195mo面层面层基层基层底基层底基层垫层垫层Ns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次/日日) 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日)C1轴数系数;轴数系数;轴间距轴间距3m,应按单独的

12、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1;轴间距轴间距3m,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四轮组为,双轮组为,四轮组为0.38。 设计指标:设计指标:弯沉及沥青层底拉应力弯沉及沥青层底拉应力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3)当量换算)当量换算35. 4211ppnCCNiikis12 . 111mCNs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次/日日) 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日)C1轴数系数;轴

13、数系数;轴间距轴间距3m,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1;轴间距轴间距3m,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四轮组为,双轮组为,四轮组为0.09。 设计指标:设计指标:半刚性基层底拉应力半刚性基层底拉应力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3)当量换算)当量换算8211ppnCCNiikis12 . 111mCNs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次/日日) 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

14、/日)日)C1轴数系数;轴数系数;轴间距轴间距3m,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1;轴间距轴间距3m,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四轮组为,双轮组为,四轮组为0.09。 设计指标:设计指标:贫混凝土基层底拉应力贫混凝土基层底拉应力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3)当量换算)当量换算12211ppnCCNiikis12 . 111mC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a.a.弯沉和沥青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弯沉和沥青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b.b

15、.半刚性材料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半刚性材料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汽车汽车名称名称交通量交通量次次/ /日日汽车总汽车总重重/ /kNkN汽车前后轴计算参数汽车前后轴计算参数轴位轴位轴重轴重轮组轮组轴数轴数轴距轴距中客车中客车SH130260085.25前轴前轴25.7511/后轴后轴59.50213mN后后=31.080(100/100)4.35=240次次/ /日日N前前=18.51.080(60/100)8=24.86次次/ /日日N前前=6.41.080(60100)4.35=55.50次次/ /日日N后后=31.0 80(100/100)8=240次次/ /日日 换算算例换算算例2拖挂车

16、五十铃拖挂车五十铃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车型车型Pi(KN)C1C2ni(次次/日日) (次次/日日)三菱三菱T653B前轴前轴29.316.43008.96后轴后轴48.01112.3黄河黄河JN163前轴前轴58.616.4400250.2后轴后轴114.011707.3江淮江淮HF150前轴前轴45.116.440080后轴后轴101.511426.8解放解放SP9200前轴前轴31.316.430012.16后轴后轴78.031305.4湘江湘江HQP40后轴后轴73.221400205.9东风东风EQ155前轴前轴26.516.44007.68后轴后轴56.72.2174.6 2091

17、.3iP1C2Cin35. 421PPnCCiiNC C nPPiiik124 351. 换算汇总依据日交通组成,分别换算并汇总换算汇总依据日交通组成,分别换算并汇总定义:定义: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沿一个方向通过的累计标准轴载次数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沿一个方向通过的累计标准轴载次数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N1路面运营路面运营第第1 1年年双向双向日平均日平均当量轴载次数当量轴载次数( (次次/ /日日) )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平均增长率(%)(%) 车道系数。公路车道系数。公路无分隔无分隔,路面窄宜选,路面窄宜选高值高值,路面宽宜选,路面宽宜选低值低值 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4)

18、设计年限累积当量轴载)设计年限累积当量轴载Ne1365 1)1(NNte 某高速公路双向某高速公路双向六车道六车道 ,设计年限,设计年限t=15t=15年年,交通量平均增长,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率为 = =6.56.5% %,查表得到车道系数为,查表得到车道系数为=0.3=0.3,按第按第1 1和第和第2 2类指标换算类指标换算得到得到N N1 1 = 7419.38 = 7419.38次次/ /日和日和N N1 1 = 6222.06 = 6222.06次次/ /日日。第第1节节 概述概述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4)设计年限累积当量轴载)设计年限累积当量轴载Nea.a.弯沉和沥青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

19、标弯沉和沥青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N Ne1e1b.b.半刚性材料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半刚性材料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N Ne2e2Ne1=(1+0.065)15-13657419.380.30/0.065=1.965107次次/日日Ne2=(1+0.065)15-13656222.060.30/0.065=1.647107次次/日日级级交通等级交通等级BZZ-100KNBZZ-100KN累计标准累计标准轴次轴次Ne(Ne(万次万次/ /车道车道) )中型以上货车及大客车(辆中型以上货车及大客车(辆/ /日日. .车道)车道)轻交通轻交通3003006002500250030003000第一节第一

20、节 概述概述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5)等级划分)等级划分第第2节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1.基本假设与解题方法基本假设与解题方法假设条件:假设条件:1.1.材料:完全弹性、均匀的、各材料:完全弹性、均匀的、各向同性,向同性,各层各层连续连续2.2.几何:几何: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各层无限伸展,各层无限伸展,竖直方向竖直方向最下层无限伸展,其上最下层无限伸展,其上各层厚度有限。各层厚度有限。3.3.边界条件:边界条件:x x 或或y y ,应力、变形和位移应力、变形和位移00。4.4.层间连续条件:层间连续条件:a.a.位移位移完全连续,层间任意方向位移相等;完全连续,层间任意方向

21、位移相等;b.b.非非完全连续,层间竖向应力与竖向位移相等,完全连续,层间竖向应力与竖向位移相等,层间无摩擦层间无摩擦。5.5.不计自重不计自重h1h2hihnE1,1E2,2Ei,iEn,np=(P/p)1/2xy第第2节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2.求解思路与过程求解思路与过程待求变量待求变量:任意坐标处的:任意坐标处的应力应力与与位移位移问题属性问题属性:弹性力学:弹性力学轴对称轴对称问题问题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各层:各层厚度厚度、模量模量与与泊松比泊松比以及边界条件、层间连续条件以及边界条件、层间连续条件h1h2hihnE1,1E2,2Ei,iEn,np=(P/p)1/

22、2xyrzzr应变向量应变向量rzzr应力向量应力向量uw位移向量位移向量待求变量待求变量1010个个第第2节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2.求解思路与过程求解思路与过程1010个方程,个方程,1010个待求解变量个待求解变量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平衡方程rwzuzruruzrzr; rrzzrzzrzrzrEEErE1112 1rzrrzrzrzrzrzrr00根据根据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可以解得未知变量可以解得未知变量描述描述应力应力应变应变关系关系描述描述应变应变位移位移关系关系描述微元描述微元体体应力平应力平衡衡的方程的方程几何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物理方程平衡方程平衡方程rzzr

23、应变向量应变向量rzzr应力向量应力向量uw位移向量位移向量第第2节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3.求解过程参考资料求解过程参考资料朱照宏,王秉刚,郭大智朱照宏,王秉刚,郭大智 编著编著. 路面力学计算路面力学计算. 北京:人民交通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社,1985年年 王秉刚,邓学钧王秉刚,邓学钧 编编. 路面力学数值计算路面力学数值计算.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06 邓学钧,黄邓学钧,黄 卫,黄晓明卫,黄晓明. 路面结构计算和设计电算方法路面结构计算和设计电算方法. 东南大东南大学出版社,学出版社,1997.08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

24、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 1、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表面使用品质长期稳定原则:表面使用品质长期稳定原则:平整度、抗滑性能、高温稳定性、平整度、抗滑性能、高温稳定性、水稳性、抗裂性能水稳性、抗裂性能强度刚度与层位相匹配的原则:强度刚度与层位相匹配的原则:车辆荷载与环境影响(如温度、车辆荷载与环境影响(如温度、降雨)自上而下逐渐衰减,因此对材料的强度刚度要求也自上而降雨)自上而下逐渐衰减,因此对材料的强度刚度要求也自上而下降低。下降低。就地取材原则:就地取材原则:设计路段有丰富的碎石、砂砾、石灰,沿线有设计路段有丰富的碎石、砂砾、石灰,沿线有水泥厂,基层水泥厂,

25、基层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底基层石灰土(二灰土石灰土(二灰土)。)。详细组合原则:详细组合原则:1 1)根据沥青路面的工作特性,各结构层应尽量按)根据沥青路面的工作特性,各结构层应尽量按强度和刚度自上强度和刚度自上而下逐层递减而下逐层递减的规律安排;的规律安排;2 2)必须考虑材料特点和施工工艺以及)必须考虑材料特点和施工工艺以及强度和造价强度和造价等方面考虑;等方面考虑;3 3)各结构层应具有适宜的厚度,不宜使)各结构层应具有适宜的厚度,不宜使层数过多而厚度过小层数过多而厚度过小;4 4)应合理选择相邻结构层之间的)应合理选择相邻结构层之间的模量比

26、模量比(基层(基层: :面层(面层(E E2 2E E1 1)宜)宜在在1.51.53 3,基层,基层: :底基层(底基层(E E2 2E E3 3)宜不大于)宜不大于3 3, 底基层底基层: :土基土基(E E3 3E E0 0)宜在)宜在2.52.512.512.5););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详细组合原则:详细组合原则:5 5)对于)对于低温地区低温地区,应考虑收缩裂缝,进行合理的,应考虑收缩裂缝,进行合理的防止反射裂缝组防止反射裂缝组合合,并保证有适宜的沥青面层厚度;,并保证有适宜的沥青面层厚度;6 6)对于)对于潮湿地区及多雨地区潮湿地区及多雨地区,

27、应考虑,应考虑水稳定性水稳定性,选择水稳定性好,选择水稳定性好的基层及尽量考虑不透水的面层;的基层及尽量考虑不透水的面层;7 7)路面还应满足)路面还应满足防冻厚度的要求防冻厚度的要求;8 8)应考虑结构层间的)应考虑结构层间的结合性结合性。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u轻交通轻交通中等交通结构组合设计原则中等交通结构组合设计原则p按照道路等级和交通要求选择面层等级和类型按照道路等级和交通要求选择面层等级和类型p按各结构层的功能选择结构层次按各结构层的功能选择结构层次p按各结构层的应力分布特性按各结构层的应力分

28、布特性p顾及各结构层次本身的特性顾及各结构层次本身的特性p考虑环境状况的不利影响考虑环境状况的不利影响p适当的层数和厚度适当的层数和厚度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u重交通时结构组合设计原则重交通时结构组合设计原则p正确认识各结构层的作用,考虑各结构层对路面长期使正确认识各结构层的作用,考虑各结构层对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影响用性能的影响p沥青层应保证足够的厚度,交通量越大,沥青层的厚度沥青层应保证足够的厚度,交通量越大,沥青层的厚度应越大应越大p沥青层材料设计沥青层材料设计p基层模量应具有适当的模量基层模量应具有适当的模量p当采用半刚性材料作为基层或垫层时,应作适当的

29、处理当采用半刚性材料作为基层或垫层时,应作适当的处理p十分重视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视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面层面层:单层、双层或三层沥青面层单层、双层或三层沥青面层基层:基层:柔性、半刚性、刚性或组合式柔性、半刚性、刚性或组合式垫层:垫层:排水、防冻、防水、防污等粒料或稳定土排水、防冻、防水、防污等粒料或稳定土土基:土基:密实、坚固、不透水密实、坚固、不透水层间结合:层间结合:牢固牢固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2 2、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 3、沥青路面面层要求、沥青路面面层要求1 1)层位数与

30、公路等级)层位数与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层位数层位数结构形式结构形式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级公路3 3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三级公路2 2上面层、下面层上面层、下面层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 3、沥青路面面层要求、沥青路面面层要求2 2)各层位基本要求)各层位基本要求层位层位材料性能主要要求材料性能主要要求主选材料主选材料表面层表面层平整密实、抗滑耐磨、稳定耐久平整密实、抗滑耐磨、稳定耐久高温稳定、低温抗裂、抗老化高温稳定、低温抗裂、抗老化密实型中粒、细密实型中粒、细粒沥青混合料,粒沥青混合料,重交通采用重交

31、通采用SMA-SMA-1010、SMA-13SMA-13或改或改性沥青混合料性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中、下面层密水性、抗剥离、高温重载下抗剪密水性、抗剥离、高温重载下抗剪 密实型中粒、粗密实型中粒、粗粒沥青混合料,粒沥青混合料,重交通采用重交通采用SMA-SMA-2020或改性沥青混或改性沥青混合料合料下面层下面层抗疲劳开裂等抗疲劳开裂等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类型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类型半刚半刚性基性基层沥层沥青路青路面面沥青面层沥青面层12-1812-18cmcm半刚性半刚性基层基层3636cmcm半刚性半刚性或或柔性柔性底基层底基层2020cmcm垫层垫层柔性柔性基层基层沥青沥青路面路面沥青面层沥

32、青面层10-1210-12cmcm柔性柔性上上基层基层2424cmcm柔性柔性下下基层基层15cm15cm柔性或半刚性柔性或半刚性底基底基层层8cm8cm垫层垫层贫贫砼砼基层基层沥青沥青路面路面沥青面层沥青面层10101818cmcm贫砼贫砼基层基层18-2618-26cmcm半刚性半刚性底基层底基层3535cmcm垫层垫层混合混合式沥式沥青路青路面面沥青面层沥青面层10-1210-12cmcm柔性柔性上上基层基层1212cmcm半刚性半刚性下下基层基层3535cmcm垫层垫层二级、三级公路路面结构二级、三级公路路面结构二二级级公公路路路路面面结结构构面面层层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6 6- -1

33、212cmcm( (沥青贯入式碎沥青贯入式碎石石5-85-8cmcm或或沥青混凝沥青混凝土土3-43-4cmcm+ +沥青贯入式沥青贯入式碎石碎石4-64-6cmcm) )基基层层半刚性半刚性材料基层材料基层20-20-3636cmcm(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石灰、粉煤或砂砾;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或砂砾,灰稳定碎石或砂砾,石灰稳定集料石灰稳定集料) )底底基基层层半刚性半刚性材料底基层材料底基层10-2010-20cmcm或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石三三级级公公路路路路面面结结构构面面层层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表面处治3-53-5cmcm或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或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料基基层层半刚性材

34、料基层半刚性材料基层20-20-3636cmcm(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石灰、粉煤或砂砾;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或砂砾,灰稳定碎石或砂砾,石灰稳定集料石灰稳定集料) )底底基基层层半刚性材料底基层半刚性材料底基层10-2010-20cmcm或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石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二、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分类二、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分类1.1.半刚性基层特性半刚性基层特性优点优点- -板体性,刚度强度高,承重层,面层较薄板体性,刚度强度高,承重层,面层较薄概念: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概念: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作

35、稳定处理的基层作稳定处理的基层缺点反射裂缝;透水性差导致水损害缺点反射裂缝;透水性差导致水损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6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cm8cm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二灰稳定碎石基层36cm36cm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二、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分类二、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分类2.2.柔性基层特性柔性基层特性优点优点- -协调变形,排水通畅,不易遭受水损害协调变形,排水通畅,不易遭受水损害概念:主要采用沥青处治的级配碎石和无结合料的级配碎概念:主要采用沥青处治的级配碎石和无结合料的级配碎石修筑的基层石修筑的基层缺点强度刚度较低,面层承重层,面层较厚缺点强度刚度较低,面层承重层,面层较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6cm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12cm12cm级配碎石底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36cm36cm第第3 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二、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分类二、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