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智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智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智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智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技术和业务一建筑智能化工程业务的根本介绍1、建筑智能化工程业务是在建筑工程中逐步形成的专业工程业务传统的建筑工程主要涵盖三块工程业务:土建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装修装饰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是在建筑工程中形成的一个新兴业务,也可称之为建筑电子工程.随着人们对办公及居住环境健康、平安、便捷的要求,社会可持续开展对节能降耗的要求,建筑的智能化工程需求呈快速开展趋势.由于智能建筑技术的开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限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开展,其专业性较强,导致建筑工程中独立形成了建筑智能化工程业务.根据现代建筑工程的大致划分,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建筑智能化工程处于建

2、筑工程的第三阶段,其目的在于为建筑提供舒适、平安的人居空间和高效、便捷的治理支持,同时也是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组成局部.建筑智能化工程目前约占建筑工程投资总额的10%与其它工程占建筑工程比例比拟图如下:2、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主要内容建筑智能化工程是在建筑物中采用信息技术、自动限制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技术以实现建筑智能限制功能的全部过程.第一阶段:土建工程36%第二阶段:机电安装工程29%第三阶段:建筑智能化工程25%第四阶段:装修装饰工程10%3、建筑智能化工程所涉及的典型系如下: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治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库治理系统安保系统示教系统闭路电视及多媒体远程业务

3、系统多媒体电子会议系统一卡通治理系统业务支持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电梯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限制系统给排水系统能量计量系统设备治理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限制系统消防系统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智能化集成治理系统限制指令信号及运行反应信号系统3、建筑智能化工程主要业务模式和主要内容目前,建筑智能工程业务主要采用总承包治理和专业分包相结合的模式.由于智能建筑的专业性和规模性,目前比拟可行的建设治理方式是由技术全面的总承包公司在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方面进行总体协调和治理,着重解决技术难点和关键点,局部专业性强的系统那么由有关专业公司分包完成.智能建筑工程业务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各相互关

4、联的环节:(1)规划咨询:为客户提供建筑智能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智能系统可行性分析.(2)工程设计:为业主的工程工程提供设计图,分为初步设计和深化设计两个阶段.各专业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构成图、安装工艺图、接线图、程序设计规格书、系统设备配置等.(3)系统施工和调试:系统设备的采购以及软件的设计开发;智能化各子规划咨询工程设计系统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空调与通风系统:系统可通过图形化界面进行治理,显示各处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各处温度、湿度等传感器的反应信息,设置参数进行自动调节电梯系统:系统可通过图形图表显示各电梯运照明限制系行状态及所处位置、故障报警等,可查看任一电梯视频监视图像统:系统界

5、面显示照明设施的工作状态,通过参数设置自动限制包括路灯、周界、停车场、出入口、景观照明的时间给排水系统:生活用水设备的工作状态、生活水池水位的上下、污水排放设备状态显示等;在设备故障时,产生警告,并提供备用解决方案主要设备治理子系统实现功能介绍能量计量系统:采用计算机、现代传感技术对空调、电梯等设备使用中消耗的能量,分单位进行精确计量,以到达节能、分析和优化能源使用的目的.系统设备安装后,进行各子系统自调,并进行整个集成系统的联调.(4)运行维护:系统调试开通后,在一段期间内将对不符合实际运行状况和客户管理要求的系统功能和技术参数进行修改和调整,直至到达最正确运行状态.二、行业治理体制1、行业

6、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X公司从事的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归口建设部治理.建筑行业治理体制的内涵主要包括三局部:一是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资质的治理;二是对建设工程工程全过程的治理;三是对建设工程的经济技术标准治理.本行业的行业协会为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它是由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从事智能建筑施工、系统集成、产品研发、教学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参加组成,是中国建筑业协会的分支机构.X公司是该委员会会员单位之一,而且是其副主任委员单位,接受其指导与监督.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开展,我国工程建设工程治理体制正在逐步与国际模式接轨.目前,我国在智能建筑已根本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

7、形式的较完善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为根底,包含行业资质治理、行业业务标准、行业质量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从1992年制定的第一部智能建筑相关建设部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16-1992)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智能建筑法制标准体系.目前已经制定的设计及验收标准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339-2003)、?平安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04)、?平安防范系统验收规那么?(GA308-200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50311-20

8、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标准?(GB50312-2000)、?城市住宅和办公楼 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21-93)、?城市住宅和办公楼 通信设施验收标准?(YD5048-97)、?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那么?.针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相关制度和标准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治理暂行规定?、?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治理暂行方法?、?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执业资质标准?、?国家康居示范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那么?.三、影响行业开展的有利因素

9、和不利因素1、影响行业开展的有利因素(1)社会经济和技术开展的需求驱动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主要来自于人们在信息时代对各类建筑和根底设施的业务支持功能、环境、治理和效劳的直接需求,其推动力来自于新技术的创新、经济的开展和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例如国家积极倡导和推广的节能化、生态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建设和改造工程,医疗环境和设施改善、上海世博会建设等.(2)国家政策支持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绿色建筑技术导那么?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支持行业开展的政策和举措,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倡导和推广建筑的节能化、生态化、绿色化.以上政策和举措将通过新技术、新系统设备

10、、新材料以及设计和评价标准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具体实现.因此,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力的推动我国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开展.(3)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开展“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7.3%,年均增长速度9.5%.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国内根底设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五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8%根底设施行业投资的增加为国内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建筑业和根底设施行业的投入将持续增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案在2021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央最新

11、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将保持在8%&右,“十一五期末预计国民生产总值将到达2.3万亿美元左右.如前文所述,建筑智能工程以及建筑行业的整体开展与国内生产总值是息息相关的,因此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智能工程行业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4)科技进步对行业的促进作用科技进步对智能建筑行业的开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近六年来,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对整个社会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信息、网络和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行业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对智能化建设内容的需求.在建立“集约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可持续开展的理念被社会认同,在追求治理自动化、信息化的同时,越来越多地

12、将节能、环保的需求引入智能建筑行业应用中;未来在空调节能、绿色照明、太阳能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科技进步将有助于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开展.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导致建筑智能工程采用的高新技术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客户使用本钱不断下降,也促进了建筑智能工程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2、影响行业开展的不利因素(1)资金实力缺乏由于建筑智能工程的合作方式日益向着国际先进的工程总承包与带资承包模式方向开展,智能建筑工程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自有资金实力和融资水平,已成为工程建设工程业主衡量承包商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的智能工程企业起步晚、资产规模小、融资贷款难度相对较大,往往导致恶性循环.企业

13、实力弱致使融资困难、人才流失,从而难以承揽大型工程工程,进而更加剧了经营困难、商业信誉变差、融资更加困难等不利处境.(2)企业的创新水平缺乏我国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创新水平缺乏,表达在对系统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通过对新技术的集成应用进行行业解决方案的创新.目前局部建筑智能工程企业还停留在简单的产品模仿和常规系统集成效劳上,没有从根本上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进行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定制和软硬件产品的开发,无法真正满足用户对智能化系统的使用要求.第二局部:技术一、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1、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属于全新的高科技行业,技术根底建立在多学科、多专业、多技术的综

14、合运用上,它不是技术和产品的简单集成和叠加,而是利用先进的应用技术将智能化各个专业子系统有效协调,并提供从智能工程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和运维等全过程的解决方案.近10余年来,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建筑在很多方面已经到达国际先进国家智能建筑标准.随着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开展,未来建筑智能工程的行业龙头企业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1)系统产品化及技术的标准化建筑智能系统开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系统产品及方案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这是实现不同厂商系统互相兼容、具有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重要保证.标准化和模块化使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

15、护用户的利益.(2)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化建筑智能化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与行业信息化相结合,智能建筑企业要根据各行业的业务流程、需求特点进行业务整合和智能化系统设计和开发,推动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在提升建筑价值的同时,为客户的业务开展创造价值.(3)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治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只有通过加大科技投入,设立专门技术研发机构,进行全过程的信息化建设,从机制、体制和设施等几方面入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开展2、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经营模式有:总承包模式、专业分包模式、工程治理模式、供给商兼工程商模式.由于其专业性和规模性,目前比拟流行的建设

16、治理模式是由技术全面的总承包公司在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方面进行总体协调和治理,局部专业性强的系统那么由有关专业公司分包完成.目前行业内比拟有实力的企业经营模式均为提供完整的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效劳.传统的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在经营上侧重于设备采购的本钱限制和工程的质量治理,也就是注重工程实施阶段的治理.由于人们对智能建筑功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环保、节能、景观和舒适性等生态智能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建筑智能工程技术的专业性越来越突出,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已经开始延伸其产业链:向前整合规划、咨询和设计业务,向后整合售后效劳市场,增加了行业的高附加值环节.运作模式由工程型向效劳型的转变是行业未来开展对于企业的要

17、求,也是未来建筑智能工程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的必然选择.二、行业上下游产业状况1、上游产业状况建筑智能工程企业的主要供给者包括技术、设备材料供给商以及施工分承包商.设备材料的供给质量、本钱和进度,施工分承包商的限制情况,都可能对智能工程企业的工程总承包工程实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国内设备材料供给市场处于高度竞争的市场,产品为供大于求,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处于一定的优势地位.具备市场影响力的建筑智能工程企业通过不断更新和淘汰不合格的供给商,选择优质的上游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以限制本钱并保证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智能系统高端技术产品,国外的供给商的系统设备产品成熟应用需要一个过程,此外新技术产品往往在实用

18、性、功能和本地化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必须通过与智能建筑工程企业的合作进行二次开发等完善工作,因此,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在产品选择上处于主动地位.本着互惠互利原那么,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往往与供给商之间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国内施工分包商的供给量较大,具备规模的智能工程企业均建立了考核评审程序,接纳优秀施工分包商参加公司供方长名单.因此,建筑智能工程企业上有较大的选择范围.2、下游产业状况下游产业主要来自于智能化需求市场的拉动,例如:国家正在实施的平安城市建设和城市根底设施建设等相关智能化工程市场,作为国家近年来重点投资的领域,每年发行的数千亿国债绝大局部用于该类建设,与民用建筑相关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市

19、场,如公用事业机关设施改造等,在近几年内也得到了飞速开展.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倡导和推广的节能化、生态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建设开展目标,为智能建筑产业在未来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中央城市的建设和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各类办公类和大型社区的智能化建设也将进入一个黄金开展期.现代建筑所必备的智能化功能的导入必将引领本行业步入高速开展时期.国家全面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公共效劳功能的完善促进了医院、学校和公共市政设施的建设需求旺盛.这些都将有力的推动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开展.第三局部:市场与竞争格局一、行业市场情

20、况和竞争格局1、行业的开展概况“智能建筑是随着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迅速开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化后,在建筑领域中所诞生的全新概念.1984年,美国哈福特Hartford市将一座旧式金融大厦改造,并且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盗等设备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限制,为大楼客户提供语音通信、文字处理和情报资料等信息效劳,被称为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至今,美国智能楼宇超过万幢,日本新建的大楼几乎都是智能大厦.在我国,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开展迅速.我国的智能建筑行业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前后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1990199

21、5年初始开展阶段,随着国际智能建筑技术引入我国,智能建筑这一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接受.但该阶段建筑智能化的对象主要是宾馆酒店和商务楼,各子系统独立,实现智能化的水平不高.智能建筑的广泛运用前景在这一时期受到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厂商等极大关注和支持,为适应智能建筑开展,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标准标准.19962000年标准治理阶段,随着市场对智能建筑的认可与需求,智能建筑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和应用.该阶段特点是,各种指导性文件、行业治理性文件、行业标准标准性文件、企业和人员执业证书文件得到充实与完善;建筑智能化的对象已经扩展到机关,企业单位办公楼、图书馆、医院、校园

22、、博物馆、会展中央、体育场馆以至智能化居民小区.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系统集成并形成了网络化限制.2001年至今开展阶段,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在全国开展了“数字城市的试点示范工作,信息产业部提出在政府系统建立“三网一库为根本架构的政府信息化框架工作.这一阶段的特点:智能建筑呈现网络化、IP化、IT化、数字化的趋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智能建筑领域,如无线技术,数字化我国巨大的建设投资技术产品被广泛采用,智能建筑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广泛提升.也促进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开展,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建筑的智能工程技术也日趋成熟和不断开展,我国不少智能建筑技术研发成果接近国际水平,尤其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在北京、上

23、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办公楼宇智能化建设方面已经到达国际兴旺国家标准.国内已建成的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功能的建筑已经超过千座,用于建筑智能化的投资比重在逐年增加.智能化小区,是智能建筑的根本含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社区建筑群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高效、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平安的居住环境.?浙江省智能住宅小区功能配置试点大纲?中,将智能化住宅小区定义为将通信、计算机和自控等技术运用于住宅小区,通过有效的信息传输网络、各系统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应用,向住户提供平安防范、信息效劳、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数字化社区是智能化小区之后更新的概念,智能小区侧重于物业治理限制,而数字化社区是信息化社区,它是限制

24、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我国独特的人口特性促进了我国智能化技术在大型数字化社区的应用,我国大型住宅的数字化技术已经超越国际同行走在世界的前列.如被列为国家建设数字化社区试点项目“广厦天都城是位于杭州的超大型数字化社区,该建筑群总用地面积为6,500亩,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是一座融建筑、现代科技、房产和旅游及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化居住区.“广厦-天都城数字化社区工程,在设计中采用了宽带、 、有线电视“三网融合的总体网络架构,Web&GIS的综合信息治理平台等多种国内最先进的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建筑“节能、平安、高效、舒适、环保的目标.本段内容摘自中国投资资讯网?20062007年中国

25、建筑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2、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和竞争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建筑的智能工程市场主要由国外一些大的系统设备90年代供给商占主导,如美国江森自控、霍尼韦尔和西门子集团.进入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型社区对于网络通讯、平安防范等这些建筑的附加功能逐渐增强了需求,一些有着专业背景的民营企业在市场中产生并逐步参与了竞争.进入21世纪后,随着建筑法、招投标治理方法等一系列行业法律法规的公布、实施和不断完善,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使得整个建筑智能工程行业迅猛开展,国内建筑智能工程业务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到达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市场参与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1)外资工程公

26、司(系统设备供给商)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各大城市,国外设备供给商凭借着品牌和技术优势在高端写字楼等领域的智能工程业务上占据了主要地位,但由于工程工程的地域特性、人工本钱、效劳的便捷高效、文化环境等的特殊性,这些外资公司很难在工程的盈利性和业务的拓展上取得开展;从近三年的市场状况看,他们逐步退出工程效劳市场,退守为纯粹的设备供给商或者技术效劳公司.但是随着市场对国外效劳业进一步开放,国外大型设计企业和工程公司仍将会凭借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与国内同行业公司竞争.(2)国内智能化公司第一类公司:建筑智能工程技术含量高,行业需求差异性大,相对于外资工程公司,外乡化智能工程公司更能够深入分析国内客户需

27、求特点,提供创造性、前瞻性的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实现引导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的市场目标.这类企业近年来逐渐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第二类公司:软件系统是智能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局部,具有开发和集成相关智能设备治理软件的水平在行业内至关重要,这类企业在智能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第三类公司:传统的电气设备制造企业近年来不断向工程总承包市场渗透,这类企业凭借着在楼宇电气设备制造上的技术优势,开始涉足国内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X公司具备了第一类和第二类智能化公司特点的综合优势.从智能建筑市场整体来看,销售额位居前列的企业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等主要兴旺城市和沿海城市,其中前十

28、名的企业共完成总产值尚缺乏智能建筑市场规模的5%国内智能建筑工程市场的整表达状是企业规模较小、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不高.大规模、高技术、品牌化智能工程公司的出现是市场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也是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标准开展的需求.3、智能建筑工程行业的供求情况(1)行业需求情况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开展,人们对各类建筑和根底设施的业务支持功能、环境功能和效劳功能的迫切需求驱动,形成了以建筑为业务载体的智能化工程市场.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的总量与建筑和根底设施等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新技术对系统设备更新换代形成的投资高度相关.并且随着技术开展的不同阶段总体需求呈上升趋势.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建筑智能

29、工程行业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三年来,我国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我国GDP的平均增速高达10%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转型期,各类根底设施固定资产处于投资的顶峰期,这些背景都有力地推动了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快速开展.建筑工程业的快速开展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直接需求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2006年全国建筑业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其中,建筑智能化的投资约占建筑总投资的5%-10%公共建筑类智能化系统投资在100300元/平方米左右,居住小区的智能系统建设投资约在60元/平方米左右.综合推算,全国

30、智能化系统每年的投资接近1,000亿元,而华东地区约占全国市场的1/4.(数据摘自国家建设部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智能建筑行业开展纲要?、?华东地区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及展望?智能建筑2007年1月)未来市场需求情况预测根据国家“十一五的规划,预计全国工程建筑市场在未来5年中还将保持10%的平均年增长率,智能建筑市场年增长率那么快于建筑市场增长,保守估计在20%乂上,按上述增长率测算,预计20072021年全国智能建筑市场容量如下表:单位:亿元年份2007年2021年2021年2021年建筑智能工程市场业务容量1,1641,3961,6722,006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开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智能工程

31、业务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这直接对本X公司所处行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将保持着长期、稳定、高速增长.(2)行业供给情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民营和外国资本的进入,不断有新的建筑智能工程企业产生.整个建筑智能工程行业中的从业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根据国家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资质公告数据统计,从从业资质的角度来看,198截至2006年末,已经获得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专项甲级的单位为家,获得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为674家,同时具备上述两项资质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共计26家(数字来源:根据国家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资质公告统计

32、).这26家资质全、等级高、综合竞争强、具有大中型智能工程经验的企业构成了智能建筑行业竞争的主体,在目前国内智能建筑市场具备良好的开展态势.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从事建筑智能系统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专有技术和资金实力.其中设计咨询业务主要是以技术和资质为主要进入障碍,工程总承包业务那么对从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拥有相应的技术和资质外,还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相适应的机制以及从业经验等.随着工程总承包业务模式的日益成熟和对单一的设计咨询业务的逐步替代,行业进入的壁垒将会越来越高,因此,资质、技术、资金和从业经验将成为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具体情况如下:(1

33、)从业资质限制建设部2006年3月公布了?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等系列文件,从市场经济行为角度对行业治理进行规范.上述法规中对申请从业资质企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工程设计业绩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政策壁垒.(2)技术人才限制技术实力和人才资源是智能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导要素之一.企业是否掌握了系统设备的关键技术或专有技术,是否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成熟经验将需求、功能、系统设备、集成和效劳转化为各类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是其参与市场竞争并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技术和人才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是否拥有

34、掌握上述相关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否具备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所认定的相应从业资格,也是企业成功参与行业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专有技术和相关人才资源的占有程度也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3)资金规模限制由于建筑智能工程总承包负责整个工程工程的从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到运维等全过程工作,而从工程承揽到设备采购和劳务分包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总承包企业在总体安排工程的同时,需要承当金额较大的资金垫付和融资功能,因此,从事该类业务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企业规模、资金实力及融资水平(4)从业经验限制智能化工程企业已往的业绩和已实施案例是业主关注的重点.由于智能化工程工程涉及领域广,

35、任何单一企业都不可能涵盖所有领域,因此,具备在某一领域中成功的集成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运作经验将对企业继续提升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并且对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到该领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X公司所面临的主要竞争情况(一)同行业主要公司以及竞争情况1、现有的行业竞争者情况目前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两类:一类是外资的设备供给商;另一类是国内具备规模的智能工程公司.在整个市场中,不同的公司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细分领域.这些主要竞争对手的根本情况如下:(1)外资设备供给商在国内市场主要有江森、霍尼韦尔和西门子三家,早期在高端物业(社区、公寓、办公楼宇)领域处于垄断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国内智能工程公司的快速崛起,成

36、功打破这种垄断格局.X公司已经在浙江区域高端物业领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2)国内智能工程公司近年来,国内智能化工程公司得到了快速开展,涌现出清华同方股份、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泰豪科技股份、中程科技、上海华东电脑股份和X公司等一批具备规模的智能化工程公司,其中清华同方股份、泰豪科技股份和上海华东电脑股份属于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根据以上上市公司公开披露资料,和X公司相比有如下特点:公司名称主要业务智能建筑工程业务的主要特点清华同方PC产品、应用信息、数字电视、环境工程公共根底设施领域泰蒙科技发电机组、电力电气、楼宇工程侧重于楼宇工程中电气设备的销售华东电脑PC的销售与集成、建筑智能化和软件开

37、发单位办公楼宇、机房工程X公司建筑智能化、智能工程、多媒体展小工程大型数字社区、商务及事业机关办公楼清华同方股份清华同方控股股东为清华控股,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应用信息系统业务领域,该公司有着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规模较大,该公司在2006年年报中未对智能建筑工程收入进行细分.泰豪科技股份泰豪科技系由清华同方股份、泰豪集团等六家企业发起设立的股份,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泰豪科技主营业务为楼宇电气设备的制造和销售,近年来该公司利用在生产设备上的优势,成功进入智能建筑市场.2006年,泰豪科技在智能建筑工程业务领域取得收入32,964万元.上海华东电脑股份华东电脑控股股东为华东计算

38、技术研究所又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计算机产品的销售与集成、建筑智能化和软件开发.2006年,华东电脑在智能工程工程、效劳以及软件开发业务共计收入19,781万元,该公司年报中未对智能工程业务细分.上述上市公司和X公司在细分市场领域存在一定的区别,X公司在大型数字社区和办公楼宇建筑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2、行业的潜在竞争者情况目前国内政府部门对建筑智能工程公司进行资质治理,包括单位资质和个人资质,因此市场治理逐渐标准,没有类似工程经验和业绩,或不具备相关行业技术的企业较难在该行业形成竞争力,因此短期内国内其他行业竞争者很难形成对本行业的威胁.对X公司来说,企业最大的潜在威胁是来自于相关行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境外工程公司通过本地化方式进入智能建筑工程总承包领域,以及上下游企业向建筑智能工程总承包业务的自然延伸,这些潜在的竞争者的参加将会加剧行业的竞争.二X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1、X公司的竞争优势X公司通过技(1)具有前瞻性的智能建筑工程全面解决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