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化学(1)_第1页
大气环境化学(1)_第2页
大气环境化学(1)_第3页
大气环境化学(1)_第4页
大气环境化学(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圈大气圈简介简介 大气和大气圈大气和大气圈 Air and Atmosphere CO2 (0.02-0.04%) O2 (20.95%) N2 (78.09% ) Ar (Argon, 0.93%) argon n. 化化 氩氩 H2O 紫外射线紫外射线 Ultraviolet radiation 大气圈由一薄层覆盖地球大气圈由一薄层覆盖地球表面的混合气体组成。表面的混合气体组成。 The atmosphere consists of the thin layer of mixed gases covering the earths surface. 光化学反应,光解,光降光化学反应,光

2、解,光降解解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photolysis, photodegradation.135176 nm; 240260 nmO3 + hv O + O2200-300 nm, 300-360 nm max = 254 nm 小小 知知 识识decimeter (dm); centimeter (cm); millimeter (mm); micrometer (m) (测微计、千分测微计、千分尺、微米尺、微米);nanometer (nm); angstrom (); liter (L);milliliter (mL); microlitre (L) 平流

3、层温度层结形成原因平流层温度层结形成原因 O + O2 + M O3 + MO2 + hv O + Oangstrom n. 埃(光谱线波长单位)埃(光谱线波长单位)平流层温度层结特征平流层温度层结特征平流层温度平流层温度逆温层结曲线逆温层结曲线o白天:白天:ABCo夜晚:夜晚:FEC,o逆温层最厚逆温层最厚DBC大气垂直递减率:大气垂直递减率:zTddT绝对温度绝对温度(K);z高度。高度。= 0,等温气层;,等温气层; 0,逆温气层。,逆温气层。 逆温逆温 (Temperature inversion)逆温逆温近地面层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雪逆温、近地面层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

4、雪逆温、 地形逆温地形逆温自由大气逆温:乱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自由大气逆温:乱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ABCDEFTlnP图图2-6. 辐射逆温(陈世训,辐射逆温(陈世训,1991)100-150 m;晴朗夜晚晴朗夜晚 逆温逆温 (Temperature inversion)气块在绝热过程中P、T的关系n此方程也称此方程也称泊松方程,泊松方程,利用这个方程可以求出利用这个方程可以求出气块上升气块上升到任一高度处到任一高度处的温度值的温度值。n干空气(气块)在上升时温度降低值与上干空气(气块)在上升时温度降低值与上升高度的比,称为升高度的比,称为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用,用d表示表示。n利用利用d ,对于上升的干空气可以得到,对于上升的干空气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如下关系:T2=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