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1页
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2页
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3页
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4页
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药行业推广手册序言医药行业总体介绍 医药行业的开展历史和背景 中医药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情况 世界医药行业的开展历史与阶段性特征 医药行业的构成 医药产业的分布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展望2021年我国医药行业主要政策分析报告医药行业信息化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开展趋势医药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医疗机构解决方案 制药业解决方案 医药流通业解决方案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 医药行业营销特点分析 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实用技巧医药行业相关知识医药行业常用术语医药行业黑话知名外资医药企业名录医药行业相关网站推荐序言医药行业总体介绍医药行业的开展历史中医药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情况 中医学是我

2、们祖先几千年来创造和留传下来的珍贵的民族医学,也是世界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在各自然科学的开展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形成并丰富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先秦至东汉医学开展较活泼 祖国医学开展与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开展是同步的。从?内经?、?难经?、?神农本草?、?伤寒论?四部医学古籍的相继诞生,已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确实立,这个理论体系简而言之,即是理、法、方、药。详而言之具有十大局部,即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诊断学说、辨证学说、治那么学说、方药学说、针灸学说、摄生学说,这就是中

3、医理论体系的组成核心局部。2魏晋唐祖国医学师承传授不显,理论停滞不前当医学开展到晋唐时代,受到当时的历史影响,开展缓慢,就其原因有重儒轻医,由于佛学的盛兴,人们患病不去就医,而是求神拜佛,再就是保守思想,当晋代王叔和整理完(伤寒论)之后一直未得到问世,在唐代孙思邀晚年才见到,正如孙氏所言: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其它古医籍也是同样,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和科学技术所限,刻板书量少,大量靠手抄本进行,难于流传。但有一点值的提出,这个时期虽师承关系不明显,而对医籍的掇辑仍大有人在,如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孙思邀的千金要方)、王涛的(外台秘要).其收辑残缺之功亦相当可观。对今天研究古医籍文献有很大帮助

4、。3宋元时期以学术争鸣 ?四库全书提要?云:“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在宋元时期,新说渐兴,其有影响的医家有刘完素、张元素、朱丹溪,李呆、张从正等医家,他们各抒己见,独树一帜,均与古方立异,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开展,推动了学术争鸣,打破了宋代之前的墨守成规的医因,与魏晋唐时期之收辑残缺大相径庭。在其家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学者成才之道的途径有了很大的拓宽,有师承,如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朱丹溪、滑仁等都是名师出高徒,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私的,如张从正和淑刘河间;有自学成才的,如刘河间,张元素。这些医家之所以有成就与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古医籍,善于研究问题,阐述自已的主张,从而形成

5、医学特色,即恢复了辨证论治的优良传统,改变了历史上侧重于经验方的局限,因此能够盛兴200多年,对明清两代医学的开展影响很大。4明清医学复古之风大兴 当医学开展到明清时期,受到当时汉学大兴复古的潮流影响,以小学为工具,以?内经?、(难经?、?伤寒论?典经为内容,以校勘训之古为核心,大兴研究考据之风,致使宋代和宋代之前的一些名医、名著进行大量点校。从事此项工作的医家有徐大椿、柯琴、薛雪,昊塘等医家。在此已有西方医学的传入,又涌现出一大批中西医汇通的医家,他们对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又有新的认识,对提高临床疗效又迈出了一大步。从以上4个阶段可看出,祖国医学是在漫长的历史开展过程中完善的,而不是孤立的受

6、到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自然科学影响的。世界医药行业的开展历史与阶段性特征世界医药行业的开展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 按照制药技术和制药企业的制度创新过程进行划分!世界制药业开展的历史可以分成以下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0-1945年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几乎没有全新的药物产生!制药企业只是采用一些较原始的方法!进行程度很小的药物改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伴随着青霉素的大规模研发!制药业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该行业的主要特点是:1制药企业建立了正式的内部研发机构和自行研发工程;2新药研发的速度比以前大大加快#这一阶段的早期!新药物研发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随

7、机筛选法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新药物的研发方法才开始过渡到“导向性的药物创造或“设计性的药物研发! 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利用了自然科学在分子生物化学、药理学和酶学方面的开展。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直到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基因工程在生产中的使用, 才标志着这个阶段的真正开始!并且新药物的创造在这个阶段也才变得越来越普及。一随着合成染料工业在德国和瑞士的出现,可以将现代医药工业追溯到19世纪中叶。在1880年,染料和其他有机化学的药效被发现! 这就是最初的瑞士和德国的化学公司,如Ciba、Sandoz、Bayer和Hoechst,它们的技术能力在染料和有机化学行业里举足轻重。到19世

8、纪后期!它们开始涉足于医药制造业。在美国和英国,医药制品的大量生产开始于19世纪后期。然而,当瑞士和德国较大的化学制造企业逐渐将产品倾斜于医药产品的时候!美国和英国却出现了专门的医药制造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德国的公司控制了整个制药行业,其产出几乎占世界药品产量的80%。在制药业早期,制药行业与严格的科学联系得并不紧密。直到1930年,随着磺胺药物的发现,制药公司才承当了少量的正式研究,许多新药物主要是基于已有的有机化学品进行生产,或从自然原料中别离出来如草药,几乎没有通过正规的药品监测来确保它们的平安性和有效性。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抗生素的需要标志着医药行业向研发密集型企业的过度

9、。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新药研究工程,并致力于进行药品生产技术的开展,这些研究重点集中在商业化的制药生产工艺技术和化学药品结构分析。 青霉素的商业化是制药行业开展的分水岭,由于在战时致力于开发青霉素积累了技术经验和组织能力,并认识到药物开展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制药公司开始了大量投资于药物的研发,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研发能力。由于对具体疾病没有详细的生物学根底知识就能够致富,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医药公司开发了随机筛选的研究方法。按这种方法,自然的成分和化学化合物通过试管试验和动物实验进行随机筛选!以到达潜在的治疗目的,医药公司藏有庞大的化学化合物库。并且在类似沼泽、河流以及土

10、壤样本中搜集了新的化合物。研发人员筛选药物一般是依靠动物模型。在这种方法下!制药公司通常在发现治疗一种疾病的药物的同时,又在寻找着对另外一种疾病的治疗,由于连最多产的化学家在一个星期内要合成几种化合物也是很困难的。所以研发人员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合成化合物的变体上。这种变体在筛选时已经显示出具备药物的效力,但它却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作为药物使用。因为任何一种化合物都可能有无法接受的副作用,所以新化合物的设计将是一个辛苦和漫长的应用分析化学和医学化学技巧的过程。在这一段制药业开展历程中,因为随机筛选的能力是以内部的组织程序和默契的技能为根底的,所以,早期进入制药行业的公司便开展出了更为严格的筛选过程

11、,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是很难模仿的, 这就形成了它们进入这个行业的障碍。另外,在随机筛选的方式下,公司之间的交流很少,因为当公司的研发活动根本遵循大数定律时,将很难从竞争中学到知识。在制药行业,随机筛选的方式被使用了许多年,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几百种新的化学实体药物被推出,几个重要类别的药物被发现。在制药史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几百种新的化学实体药物是非常罕见的,到达了平均每年几十个的速度,并集中在一些快速开展的领域,如中央神经系统、强胃剂治疗、抗感染性和抑制细胞性药物等。据估计,在所有被发现的新化合物中,只有五千分之一能够被市场所接受。三20世纪70年代早期,医药产业开始更直

12、接受益于大规模的公共保健研究基金。70年代中期开始,在生理学、药理学、酶学和细胞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主要是来自于公共基金资助的研究领域,导致了在理解已有药物的机理方面巨大的进展,以及许多疾病的生物化学和分子根源,这些新知识对发现新药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分子遗传学和DNA技术开创了医药技术新时代,高级技术的应用伴随着两条轨迹:第一条轨迹是:将遗传工程应用在制造蛋白质制造技术上,这种蛋白质的疗效已经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并已被允许作为治疗的替代物来推广。第二条轨迹是:运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提高传统的小分子合成化学药的生产效率。生物工艺技术对于一个想在医药行业成功的组织和整个行业的

13、结构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生物工艺技术是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医药行业的引发力量,!第一次新生物工艺技术基因技术是由DNA重组技术科学家Herbert Boyer和风险投资家Robert Swanson创立于1976年,基因技术成为大多数新公司的组建模式,它们主要由大学的附属机构,通过科学家和职业经理人合作组建,有风险资本支持。它们的特殊技能在于有包含新技术的知识和研究能力,它们的目标是将新的科学发现在医药领域予以商业化,这主要由有两方面的技术来实现: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诊断法和治疗法。基因技术很快被大量的新进入者所仿效,进入者的数量在1980年到达高潮。1980年代以后,行业进入者一直保

14、持着较高速度。第一个生物技术产品人工胰岛素,在1982年被批准,在1982年和1992年之间,16种生物技术药品在美国市场上被批准。源自生物技术疗效药物和疫苗的销售额到达820亿。制药科学的产生过程中,作为医药公司的新生物科技厂商NBFs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起点的是上游技术和研发效劳提供者的公司。作为下游的购置者是提供研发资金和进入市场的资源大厂商。技术的分工使得网络化的联合结构变得十分灵活和方便, 即由NBFs表达出的科技知识的抽象化和系统化的特性,将创新过程分割成纵向的不同阶段成为可能,而每个阶段由不同的公司来完成。医药行业的构成 医药产业的分布从地域角度看,医药行业地域集中度表现非常

15、突出,局部地域由于拥有适合民营经济开展的土壤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领跑全国,能够独立拥有3个以上大型医药企业的省市集中于六个地区:化学原料药的冠军省份浙江、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重磅炸弹的富集地区西安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药业的领头羊四川与吉林,以及后起之秀广东。同时,这六个地区医药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国内领先:。浙江:浙江的民营经济与原料药战略地位的提升,是近几年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在资本层面上,由于该地区10家医药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7家还是完整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其多数领导者的MBO管理层收购方案还未破冰,深圳:前期的产业开展离不开资本运营与高科技工程孵化的帮助,生产要素瓶颈在营销队伍

16、建设。该地区营销队伍最为完善的企业当属太太药业太太药业兼并丽珠集团正是看中其十多年积累起来的消化道、心血管、抗感染三大治疗领域的医院专业营销团队。 西安:中国近期不到10个重磅炸弹药物单品种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中,有三个出自同一城市西安,分别是吗叮啉、步长脑心通与利君沙,其中步长集团创造了第一阶段万人营销团队农村包围城市战役的巨大成功,目前已经拿到国家批准文号,新产品也次第出现。吉林:民营医药产业生产要素方面不尽合理,突出表现是生产所占比重高,造成企业对于市场开发控制力度缺乏,主要表现为流通领域营销费用与管理费用比重过高,造成企业盈利能力有限。吉林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排名靠前,如通化

17、东宝、吉林敖东,而大多数企业新产品开发仍停留在剂型改造等短线品种方面,对于资本运作与创新药物开发重视不够。四川:四川省的中药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的新领头羊20世纪80年代是广东,但是该地上市公司的素质却并非尽如人意,原因与吉林、北京相类似,这里从政府到企业都很保守,对外合作、省外重组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还没有山东、深圳等地政府的改革力度。这里的优势资源有地奥等中药现代化领头羊企业,还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与勤劳廉价的人力资源,如果企业层面的重组并购落到实处的话,产业升级与科研开发也有望突破。广东:广东是医药大省,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中药、化学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产品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医

18、疗器械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领域已形成一定优势。2004年广东医药工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量居全国前列,医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幅为3.7%.广东省医药产业的集中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市场规模优势,产业内部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优化过程。已初步形成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商业等比拟完整的医药产业体系。拥有一批综合性大型医药企业。它们在我国的医药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国幅员上的一极,广州无疑成为了行业的一个重要的集散中心,世界级的医药业界巨人无不在广州设立机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展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也

19、是世界上最大的制剂和疫苗产品生产国。不少地方政府把制药产业作为经济开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上海、河北等省市产业规模较大。我国制药工业总体规模在整个国民经济36个行业中排名第1820位,居中等水平。医药工业占GDP的比重1995年为2%, 2005年为4%,但与兴旺国家(占10% 15%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目前医药生产企业5 000多家,就业人数130多万人,加上8 700多家医药商业批发企业、几十万家药品零售企业,全国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已超过500万。“多、小、散局面依然存在。国际上一些较好的新剂型、新型给药系统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缓慢,如皮肤吸收剂、透皮给药贴膏、口

20、腔黏膜剂、长效缓释、控释剂等,不少剂型仍为空白。国家批准的18万件药品生产批文中,化学制剂10.9万件,其中有262个品种,超过100家企业生产,每个品种平均有9个文号,企业普遍缺乏专利产品,同质化竞争剧烈。我国生产原料药1 500种左右,年产量60万8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一,出口产品主要是能耗高、污染重、价值低的大宗产品。大局部企业还没通过美国FDA或欧盟的药品注册,有些企业出口医药中间体,或以化工原料(粗品)名义出口原料药,制剂产品出口还刚起步。1 我国医药企业的现状1. 1我国医药生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 536亿元,同比增18. 4%; 2006年全国医药行业累计实

21、现工业销售5 267亿元,同比增长19.4%;全年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5.4%,处于历史较高水平。1. 2经济效益形势仍然严峻2006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00亿元,年增长11%,处于历史低位(全国工业利润增长37% );全国5 730户报表显示,累计亏损企业1 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 62%;累计亏损额为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1. 3医药出口继续保持增长 2006全年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670亿元,同比增长25.5%,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化学原料药出口交货值297. 8亿元,增长17%。医疗器械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为154.6亿元,增长43%。生物生化制品出口交货值67. 8

22、亿元,增长30.5%。制剂药品出口58.8亿元,增长16.3%。中成药出口交货值为29.6亿元,增长22.6%。1. 42006年全国药品产量按制剂数量统计 共生产片剂3 241亿片,胶囊854亿粒,水针273亿支,粉针103亿瓶,大输液61亿瓶。通过GMP改造后,各企业产能都有提高。加上又新开了一些药厂,产能进一步扩大,因此许多企业开工缺乏,生产能力闲置情况严重,生产能力利用率明显缺乏,如大输液能力利用率仅70%,水针是50%多一点,片剂只有45%,胶囊只有40%,粉针只有27%。1. 5近年来医药行业(工、商)销售、利润情况分析 2006年化学药制剂销售额为1 382亿元,化学原料药销售值

23、为1 258亿元,中成药销售额为1 140亿元。从销售利润率来看:制剂8.32%,化学原料药为5. 27%,中成药为9.14%。医药工业的税前销售利润率是逐年下降: 2003年医药工业的税前销售利润率是9. 4%; 2004年是8. 8%; 2005年是8.4%;2006年是7. 9%。如此之低的销利率,是难以进行科研创新、投资改造、持续健康开展的。年份销售收入年递增幅度(%)利润年递增幅度(% )说明1998-200318.828连续5年创历史水平20041911.5药品销售收入3 472亿元,利润299亿元20052623药品销售收入4 372亿元,利润367亿元200617.511 1(

24、同期全国工业利润增幅为31年销售收入5 200亿元,利润415亿元表1近年来医药行业(工、商)销售、利润情况分析1. 6医药商业领域近年销售利润情况 2006年销售净额为2 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销利率十分低,近年来一直徘徊在0.55% 0.73%之间, 2006年为0.6%,实很难保障资金的周转投入。年份年利率(% )费用率(% )商业销售税前利润率(% )200210.269.880.5920039.078.750.7320048.67.680.5520058.387.530.6620068.137.530.6表2医药商业销售利润逐年下降情况1. 7从重点企业看,其情况也是“几

25、家欢乐几家愁全国医药生产销售居前15位企业中,利润亦不断下降。从2006年年报中看出,诸如同仁堂、石药、海正、民生、东药、新华、上药、华药、广药等作为我们医药开展的骨干企业,其业绩同时也都在下降,整个产业的获利能力都在下降,造成医药产业自身开展能力下降,后劲缺乏。2006年全行业销售收入的利润率只有7. 9%,剔除其纳税后,剩下的利润率就不到6%,用低于6%的经营利润去进行科研、创新、改造、投资开展是很难的一件事了。整个行业获利能力下降趋势如此之快,决不是一个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的共性问题,必须引起各有关领导部门高度重视。1. 82006年各种经济医药工业企业情况实绩分析外商独资制药企

26、业与合资企业在我国比重进一步加大。跨国制药公司凭着雄厚的资本与技术实力,以及相关政策,不断扩大其所占份额,增强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占有率和控制能力。国有医药工业企业与2005年相比,又进一步下降。外资与中外合资企业,药品数量只占20%左右,但利润已连续5年超过我国医药全行业利润的一半。2 我国医药企业的前景目前的种种迹象及数据说明,从2007年起医药行业开展情况已有所改善,行业整体形势向好。 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保守统计,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超过6100亿元,增长幅度为24%;利润总额突破600亿元,增幅到达50%左右。 三大因素促进行业健康开展。首先,医改直接拉动医药行业走出低谷。在

27、国民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数据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2.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增长9.5%,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必然带动医疗健康消费。而国家对“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支持,推动普药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其次,竞争环境得到净化。2007年,药品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核查、飞行检查、各项抽查等为遵纪守法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这积极推动着产业健康开展。  最后,2021年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活泼。国际业外资本大量进入我国医药业,国内企业走向世界的趋势更为明显。除了通过研发外包与转移生产“走出去外,我国

28、企业正努力实现制剂出口的目标。美国、欧盟、日本三大市场药品消费总量占世界药品消费总量的88%以往此领域只有中国的原料药,没有中国的药品制剂。但是,“现在国内大概有四五十家企业正在做EDA认证、欧盟认证和日本厚生省认证的准备工作,预计2021年下半年会出现一个认证高潮,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企业有望通过这三个地区的政府认证,把中国制剂推向主流市场。进入2021年,冰冻、地震、洪水等一系列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因灾使用的医药产品成倍增长。进一步刺激医药行业的产品需求,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因素。 2021年我国医药行业主要政策分析报告08年我国医药行业重要政策     目前医疗改

29、革的具体方案还正在讨论,具体还没有推出的时间表,预计08年将会提出改革的纲要,在今后3-5年内按照纲要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革。十七大报告涉及医疗卫生事业的种种提法被认为是医改的前奏。这次报告关于医疗卫生的内容中有一个坚持、两个强化、三个重点、四个分开:一个坚持是突出强调公共医疗的公益性质;两个强化是政府投入和责任、覆盖全社会的卫生效劳体系;三个重点是预防为重、农村为重、中西医并重;四个分开是政事、管办、医药、营利与非营利分开。根据的消息来看,具体的改革步骤是将各个环节改革综合推进,具体来说就是“三改并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配套推进。   

30、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针对的是目前我国医院"以药养医"的生存模式以及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型医院集中的现象。2007年11月11日在中山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医院开展论坛"中,卫生部官员谈到对于医药分开的问题不是简单地不让医院卖药,其目的是切断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关系,完善医疗补偿制度。未来医改方案有可能改变以往补贴“供方即医疗机构的做法,转而补贴“需方即患者,推进资源合理配置;对于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型医院集中的问题,预计国家将会加强社区医院和农村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对于这些医疗机构国家也将出台相应的政策。例如2007年11月16日起,局部通过简化包装、

31、降低本钱定点生产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根本用药的产品正式批准上市。这次确定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根本用药定点生产企业共十家,涉及18个品种。这些品种实行统一价格、统一标识。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要求,这些品种将通过减少流通环节、直接配送等方式送到社区和农村。    医疗保障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为城乡所有居民提供根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效劳,能够尽快使城乡所有居民都能够参加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全民医保依赖于三大保险制度的建立,即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制度在1998年以来已经根本建立,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6亿人;新

32、农合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7年9月5日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到2007年底,新农合将覆盖80%的县,2021年将覆盖全国;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制度在07年7月开始试点,2021年将开始扩大试点,2021年试点城市将到达80%以上,2021年将覆盖所有城镇居民。从这点来看,政府无疑将会在医疗保障体制的建立中加大投入,这无疑将会使化学制剂生产企业受益。由于国家保障改革优先保障了居民"看大病"的医疗需求,因此对于制造大病需求药品的化学制剂企业将会得到更大的益处。以制造抗肿瘤药品为主导产品的恒瑞医药6002762007年1-3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了33%,净利润同比增加了近6

33、0%,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与往年相比都出现了加速增长的现象。    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生产企业和最终的药品零售企业之间药品流通方式和环节的改变。最早的医药流通体制的改革是1999年底原国家经贸委发的?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民营资本进入本是国企垄断的医药流通领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但同时也造成了医药流通领域的混乱。国家为了减少医药流通领域的混乱局面,分别出台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标准药品流通企业实施GSP认证等政策。目前我国医药消费的三个终端分别是医院、药店和社区和农村等第三终端,还包括少数几个大型的批发企业以及为数众多的小型批发企业,预计医院这

34、个零售终端的改革对医药流通领域的影响最大。07年4月开始,南京的200多家医院实行了药房托管模式,医药公司将全面负责这些医院药房的经营和管理,和医院进行利润分成。同时社区和同村医院的兴起,将使更多药品从第三终端到达患者。医药行业信息化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信息化日益成为提升产业质量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保障。医药企业信息化,是指医药企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对象,以改造医药企业的生产、流通、管理和营销等业务流程为主要内容,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的动,态开展过程。医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涵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流通环节的信息化、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企业供给

35、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不能忽略。它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和实施效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突然爆发,中国传统医疗体制面临空前挑战的同时,中国医药企业作为在这场灾害面前最为特殊的行业,也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一个意外的收获是,“非典疫情的爆发竟也成为了中国医药信息化向深度开展的推动力量。“非典成为医药企业信息化的助推器。“非典对医药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药用原料企业、制药厂、医疗器械厂、保健品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和医院,分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不同位置,现实中尚不存在横向整合全部角色的超级医药企业。当SAR

36、S袭来之时,商机与危机第一次整体地调动了中国医药企业的全部力量,这个时候,医药行业的信息化软肋就显现了出来。 面对商机,以一家制药企业为例,它既需要快速地创新和制造 产品,同时更要能掌握和调动其上下游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如果它不能整合原料提供商,理顺生产制造环节,说明其供给链(SCM)体系不够成熟;如果不能加快研发步骤或生产应症的产品,说明其ERP、协同生产和创新管理可能较弱;如果生产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能说明其质量管理和精细生产等方面存在隐患;如果不能抓住医药连锁店这样的销售终端,说明其销售和伙伴管理能力不强;如果没有医生或消费者市场的初步认可,或许说明其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 (CRM)的缺乏

37、对于这样一个竞争剧烈的行业,6000家生产企业在分食医药市场,没有强大的信息化工具.,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轻易获得竞争的优势。“非典危机同样挑战着医药企业的战略管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决策支持(DSS)甚至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处理能力。企业的危机管理一般有三个阶段:危机防范、危机处理、危机总结,但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危机时,中国医药企业更多的是停留在危机的处理阶段。同样,没有信息化,就无法保障企业的灵敏性,整体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建成也就无从谈起。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后SARS时代的中国医药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最近几年,中国医药企业数

38、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减,但市场规模却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直接导致了大量的企业重组和兼并。广州药业、太极集团、哈药集团和东药集团等,都在近年通过重组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对于国内众多医药企业来讲,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e化企业(又称数字企业或电子企业e-enterprise),将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解决之道。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现状 尽管医药行业被认为是一个资金雄厚的行业,但调查显示,大多数医药企业对信息化投资比拟谨慎。相对于改制、GMP, GSP认证等行业强制标准性行为来说,医药企业的信息化更多的是一种自发行为。那些己经顺利改制又通过GSP, GMP认证的企业,对信息化比较积极主动,有实

39、力的企业甚至做完了ERP(企业资源方案),正方案做供给链管理(SCM) .客户关系管理(CRM )、分销需求方案(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 ,DRP)。而正忙着改制或GMP, GSP认证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就显得不那么迫切。尽管这几年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同类型企业之间以及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差距比拟大。其中,大型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广阔中小企业信息化开展差强人意。综合起来判断,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缺乏1%,有近三成的医药企业仍停留在单机应用的起步阶段,总.体建设水平不高,层次有待提高,企业信息化道路还很漫长,任重道远。因

40、此,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处于诺兰模型的整合期阶段2. 2. 1信息化机构与人才 从内容上看,在制药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中,绝大多数设有相应的信息化部门、专门的信息化领导、专职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从数量上看,医药流通企业中的各项指标相对高于制药企业。见表2-1所示。设置情况专门信息化部门专职领导CIO技术人员(50-100)制药企业48.6%47.6%28%1.7%医药流通企业72%65.6%40.6%1.56%表2-1信息化机构与人才一比率表硬件建设情况(1)计算机拥有量为满足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41、信息根底设施建设必不可少,计算机拥有量是反映根底设施建设最直观也最有效的评价指标。在医药企业中每百人拥有计算机30台(含)以上的占14.86%; 20-29台的占9.14%; 10-19台的占28%; 10台(不含)以上的占42.29%'。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根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和单机应用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很低。 (2)网络建设和使用情况 计算机联网是实现资源共享的起码要求,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医药企业互联网应用已到达相当高的程度,有96.65%的医药企业接通互联网;88.7%的医药企业建设了内部局域网。有的医药企业充分利用本企业的硬件条件,在制药企业中,接入

42、企业内部网的计算机总量占本企业所有能够正常运转的计算机总量的比率(即计算机联网率)为100%的企业为22. 3%,在医药流通企业中,接入企业内部网的计算机总量占本企业所有能够正常运转的计算机总量的比率为100%的企业为37. 5%。相比之下,医药流通企业计算机联网率要高于制药企业,这主要是因为两类企业的业务性质不同,其中医药流通企业对于借助互联网开展营销的需求更为迫切。在已经建立企业网站的企业中,网站的主要用途为发布信息和客户联系,网上销售、网上采购和网上支付的功能使用的比拟少。说明医药企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利用率很低,反映出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总体水平不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还没有真正起步

43、,还停留在对平安、保密、认证、法律等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探索阶段,实际应用很少。2. 2. 3标准标准建设 在当前的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不同的标准:企业自身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兼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兼有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兼有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兼有国际、行业和企业标准。当前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可采用的标准标准较为混乱,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在没有明确标准或采用所谓企业自身标准的情况下展开的。正是因为企业内部产品编码、管理编码等技术标准、标准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国己参

44、加WTO,医药企业信息化标准标准实现国际化迫在眉睫,标准标准应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一大瓶颈。2. 2. 4信息化投入情况 2003年医药行业投资十分活泼,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GMP和GSP改造、技术再造工程增多,GMP和GSP改造和相关设备、厂房更新改造工程占全年投资工程的50%左右,这为增强企业开展后劲提供了有利的根底条件。在制药企业中,少数企业信息化投入累计到达3000万元以上,大局部的企业信息化投入累计为100-500万元左右;在医药流通企业中,少数企业信息化投入累计到达1500万元以上,大局部的企业信息化投入累计为100-500万元左右。

45、 2003年中,企业信息化投入超过10万元的医药企业中,制药企业数超过了医药流通企业数,单个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投入在10万元以下的占多数。 从近几年投入变化情况看,医药企业信息化投入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增幅近30%。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如果能占到其销售额的3%以上,就可以根本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而目前,医药企业到达这一标准的只有8%。从投入方向上看,当前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2. 2. 5重点应用系统建设 在我国医药企业中应用的信息化系统有OA(办公自动化)、ERP(企业资源方案)、CRM(客户关系管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

46、辅助工程分析系统)、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PDM (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MIS(管理信息系统)、IRP (Information Recourse Planning,信息资源规划)、SCM(供给链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KM(知识管理)、EC(电子商务)。 其中,在医药企业中己经建设OA系统的占37.71%,拟建和在建的占46.86%;已经建设ERP系统的占17.14%,拟建和在建的占57. 14%;已经建设CRM系统的占12%,拟建和在建的占57. 14%

47、;已经建设CAD系统的占18. 86%,拟建和在建的占20%;己经建设CAE系统的占4%,拟建和在建的占13. 72%;己经建设CAM系统的占6. 82%,拟建和在建的占14. 86%;已经建设CAPP系统的占2. 86%,拟建和在建的占23. 43%:已经建设CIMS系统的占1. 14%,拟建和在建的占16%;已经建设PDM系统的占19. 43%,拟建和在建的占34. 86%;己经建设MIS系统的占18. 86%,拟建和在建的占44%;己经建设IRP系统的占5. 14%,拟建和在建的占40%;己经建设SCM系统的占8%,拟建和在建的占45. 71%;己经建设PLM系统的占3. 43%,拟建和

48、在建的占28. 579f;己经建设KM系统的占4. 57%,拟建和在建的占35. 43%;已经建设EC系统的占9.72%,拟建和在建的占45.14%。 医药企业的信息化重点建设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应用系统。医药企业对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规划、办公自动化、供给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需求较为强烈:而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等软件需求较少,这块市场仍需要培养。2. 2. 6医药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情况 2004年国内至少有1000家网站在做医药电子商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己制定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方法?,对药品电子商务主体资格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可以看到我国医

49、药电子商务正向着标准化方向开展。医药企业商务网站上发布大量的行业信息,提供了普及医药制造、医药产品、监管法规、药品信息以及遍布全国的生产、流通信息。在大环境趋于好转的情况下,国内从事医药电子商务的网站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海虹医药网为代表,主要是为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及医院提供药品招标与采购信息为主的信息平台。这类网站主要是利用政策优势提供医疗机构的招标信息与新闻,药品的招投标具体的操作和其他行业招投标没有什么区别。 (2)以999健康网为代表,主要是为普通市民包括非医药专业人士为主提供一些健康信息、家庭医生和疾病查询为主的健康信息网络平台。这类网站定位目标在群众化,栏目较多,涉及面广。

50、 (3)以中国药网、中药通为代表,主要是为医药行业提供行业咨询、市场信息、医药动态、新药开发及政策要闻为主的新闻性医药信息网络平台。这类网站定位专业,主要是为医药行业人员提供行业新闻与市场信息。 (4)以中国医药招商网、易方达医药网为代表,主要解决药厂药品招商与代理为主的医药信息网络平台。这.类网站定位比拟专业,主要是为全国的制药企业与药品经销商搭建一个查询药品招商与药品代理的垂直性的信息平台。 (5)以九州通医药网、华源医药网为代表,主要是制药企业或药品流通企业为本企业效劳的企业网站,这类网站的电子商务模式根本上是大型的医药批发公司把其药品批发价格发布在自己开设的网站上供其下游客户浏览,并接

51、受客户的在线订单。2. 2. 7与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有关的信息化工程 随着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人们的观念、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医疗保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提高医疗效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根据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整体部署,“金卫工程、“金药工程、“金贸工程等一系列医药信息工程相继启动,并提供效劳。(l)金卫工程金卫工程旨在建立一个高技术的现代化国家级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即金卫医疗信息网络。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国道,实现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联网;建立医院内部局域网,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在全国统一发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金卫卡(医疗保健卡),建立中国金卫医疗网络大型中心数据库。金

52、卫医疗网络运行以来,被有关专家称为是我国卫星专网开发和建设最成功的范例。金卫医疗网络拥有上万名著名医学专家,每年可为上百万人提供网上医疗会诊、咨询效劳。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可将异地病人的医学资料传送给某会诊中心的医生,使身处两地的病人和医学专家之间进行“面对面的实时动态电视直播会诊,并可随时从医学信息库中调出医学资料,帮助网上医生提高诊断的可靠性,还可以利用药物专家系统为病人选择治病良药。除此,金卫医疗网络还提供网上贸易功能,使医疗器械、药品均可在网上与需方直接见面。 (2)金药工程 金药工程是将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应用于医药卫生行业,效劳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多功能、专业化的跨世纪工程。目

53、前在建的?中国医药卫生电子商务网?(原名?中国金药电子商务网?)是我国第一家大型医药专业电子商务网络系统,该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己初具规模,并在全国10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地区网站,形成了以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并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将陆续建立100个地区效劳网站,与工nternet相联,形成覆盖全国,并与世界相连的医药网络系统。?中国金药网?包含“中国医药卫生电子商务网、“全国医药统计网、“全国医药技术市场网、“中国中药材经济信息网等专网,以网络形式提供现代高科技的效劳保障平台,开展信息交流、科研教学、统计分析、生产管理、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等全方位效劳,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加快了医药卫生行

54、业改革,在:我国医药行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医药专业网,如?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中国医药经贸网?及一些高校的医药网络系统正在建设中。 (3)金贸工程1998年10月21日,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邦柱宣布,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自1998年10月正式启动。下个世纪是信息化超速开展的时代,建立在Internet和Intranet根底上的电子贸易,将是下世纪商品交易的重要形态。电子贸易在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推动下,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商务活动拓展到工nternet上,这在兴旺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己取得重大进展。目前,电子商务的应用开展集中在解决企业的商业活动上,目标是形

55、成供货生产销售客户银行的一条龙网上效劳,使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都可以在网上完成。这样既扩大了消费市场,使人们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方便地购置到所需商品,促进了消费,从而加快了商品的流通。中国电子学会医药信息学分会受国家经贸委的:委托承当?中国医药经贸网?的建设工作。我国的医药行业可借“金贸工程的巨大东风,大力开展我国医药产品的电子商务。开展网上电子贸易,实行供需双方直接见面,防止了过多的流通环节,使本钱降低,价格下降。特别是医药商品,厂家只要把自己的商品信息放在网上,消费者(单位或个人)可以在网上货比三家,挑选适合自己的药品或医疗器械等,通过自动订购系统、电子转账系统实现交易,既方便又快捷,大大减少

56、了购物过程中所需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医药生产企业、药品经销企业、各级医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和相关金融单位,都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网上实现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商务洽谈和资金结算。用电子货币代替实物货币,节省实物货币发行量和流通量,减少因大量使用实物货币带来的诸多问题。电子商务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方便,提供市场信息,商品交易,仓储配送,货款结算等全方位效劳。由于该工程刚刚起步,人们的认识和根底设施及技术还跟不上开展,对网上订货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交货付款的平安性,以及法规、标准、技术,等问题存在疑虑,直接影响着用户规模,影响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开展。当前,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对生产力开展的促进作

57、用,抓住网上商机,立足市场,使我国企业跟,上经济全球化的开展步伐。随着医药信息化的开展,医药工作者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坐在办公室或家里得到高水平专家的授课和专题讲座,可以通过Internet及时了解国内外医药行业开展的最新动态,进行学术交流,召开电视会议,还可提供电子广告,医药咨询,家庭娱乐,视频点播等效劳。信息技术的开展,将会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效劳。总之,根据企业信息化演进的诺兰(Nolan)模型,医药企业信息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结合医药企业信息化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医药企业信息化已经开展到了整合期阶段。物理平台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和主导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根本上完成。以部门级为主应用的信息系统所形成的信息孤岛,在这个时期,医药企业力图通过建立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网的根底上,应用医药产品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包含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结算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割裂的局面,形成信息共享,建设了统一的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