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考试大纲整理(掌握和熟悉)分解_第1页
按考试大纲整理(掌握和熟悉)分解_第2页
按考试大纲整理(掌握和熟悉)分解_第3页
按考试大纲整理(掌握和熟悉)分解_第4页
按考试大纲整理(掌握和熟悉)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职业病防治法、技术服务机构暂行办法有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要求、法律责任法27条 技术服务实行资质认可,检测评价应客观、真实。法80条、81条 服务机构未取得资质认可、超出资质认可范围、不履行法定职责、出具虚假证明文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5000以上,2倍至10倍罚款;不足5000,5000至5万元罚款;严重者,主管及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暂行办法3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指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效果评价等技术服务的

2、机构。暂行办法4条 国家队服务机构实行资质认可制度。暂行办法5条 服务机构资质分甲级、乙级、丙级三级。甲级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可及颁发证书。乙级由省级安检部门认可及颁发证书,并报国家安监局备案。丙级由市级安监部门认可及颁发证书,报省级备案,国家安监总局进行登记。暂行办法6条 国家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设置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总量控制。暂行办法7条 甲级机构承担项目包括: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项目、核设施等特殊性质项目、跨省级项目、国家安监总局规定的其他项目。暂行办法8条 乙级承担项目:省级审批项目、跨设区的项目、省安监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目。暂行办法14条 甲级资质具备条件:独立法

3、人,注册资金800万以上,固定资产700万以上,办公面积不少于700平米,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健全,25名以上专职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应具备高级职称和5年以上工作经验等。暂行办法25条 证书有效期3年。暂行办法26条 变更名称、地址、法人等自变更之日30天内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暂行办法28条 不得转让、租借证书,不得伪造、变造、买卖证书。暂行办法30条 应依法独立开展服务,科学、客观、真实反应服务事项,对出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暂行办法32条 服务机构应在业务范围内和规定区域范围内开展业务,跨省应填写服务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工作报告表,并报送当地安监部门备案。暂行办法35条 服务机及

4、人员从业过程中不得泄露服务对象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不得伪造变造转让租借资质、不得超出资质证书业务范围开展业务、不得出具虚假或失实报告、转包技术项目、不得擅自更改简化服务程序等、杜绝恶意竞争等。暂行办法36条 技术服务过程应将控制记录、现场勘查记录、影像资料、证明材料等归档。技术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全过程管理。暂行办法42条 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单位不予颁发证书,自发现之日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机构撤销资质,3年内不得申请资质。2职业病危害因素定义及分类定义: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

5、、物理、生物等因素。分类:按2002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粉尘类、放射物质类、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10大类115种。3职业卫生调查、工作日写实的内容(1) 被调查单位概况,包括名称、地址、项目性质等(2) 生产使用原辅材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及理化性质(3) 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布局(4) 劳动定员、生产制度、作业内容、作业方式、有害种类等(5) 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及其使用情况4职业接触限值类别、定义定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

6、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段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常用术语(1) 工作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

7、所有工作地点。(2) 工作地点: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生产管理经常或短暂停留的地点。(3) 气溶胶:以液体或固体分散相,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的溶胶物质,如粉尘、烟、雾等。(4) 超限倍数:对于未指定PC-STEL的化学有害物质,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任何一次短时间接触浓度均不应超过PC-TWA的倍数值。(5) 个体采样: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前胸上部,靠近呼吸带进行的采样。(6) 定点采样: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呼吸带位置进行的采样。(7) 采样对象:有代表性、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8) 短时间采样:采样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采样。(9) 长时间采样:采样时间1小时以上的采样。(10

8、) 标准采样体积:指气温20,大气压101.3千帕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11) 样品空白:采集空气样品的同时制备空白样品,其制备过程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外,其余操作与空气样品完全相同。(12) 最低检出浓度:采集一定量的空气样品,测定方法能够定性检出样品中待测物的最低浓度。(13) 采样效率:空气收集器采集样品过程中能够采集到的待测物量占通过该收集器的空气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数。(14) 穿透容量:空气样品采集过程中,固体吸附剂管发生穿透时所吸附待测物的量。(15) 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的粉尘。(16) 呼吸性粉尘:指按呼吸性粉尘标

9、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在7.07微米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微米粉尘粒子采集效率为50%。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定义及分类定义:利用采样仪器或设备,依照防治法和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掌握工作场所职业并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分布情况,评价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为制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作业条件,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检测方法:物理因素检测、有害物质空气检测、有害物质生物检测。分类:(1)现场检测检气管法、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物理因素现场测量。(2)实验室检测 称量法(粉尘)、光谱法(金属及其化

10、合物、非金属无机化合物)、色谱法(有机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离子)。7便携式气体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校正(2) 应使用检定和校准的仪器(3) 是否是标准方法(国标只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4) 现场共存物的干扰8检测的工作程序项目委托、现场调查、制定检测方案、检测前准备、现场采样或检测、实验室检测、数据处理、报告编制、报告审核签发。9检测前期准备工作(1) 任务分工(2) 选择符合采样和检测要求的仪器设备,准备相关耗材及试剂,采样仪器充电、流量校准(3) 准备现场采样、检测记录单(4) 准备采样人员个体防护用品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1) 生产工艺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1、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2) 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不合理生产制度、不良体位、精神性职业紧张、视力紧张(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不良气候条件11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有哪几种?分别选用哪种采样方法?三种状态:气体、蒸气、气溶胶。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的采样方法:(1) 直接采样法:利用大注射器、采气袋等采集一定量空气样品。适用挥发性强、吸附小、工作场所浓度较高的物质。(2) 有泵型采样法:动力采样。包括液体吸收法、固体吸附剂管法、浸渍滤料法。(3) 无泵型采样法:不需动力装置和流量装置,利用化学物质分子扩散作用完成采样。不能采集气溶胶气溶胶态化学物质采样方法:(1) 滤料采样法:采

12、集气溶胶主要方法。常用滤料有微孔滤膜、过氯乙烯滤膜、玻璃纤维滤纸。滤料选择注意4点。(2) 冲击式吸收管法:3L/min(3) 多孔玻板吸收管法:不能采集烟尘蒸气和气溶胶共存采样方法:(1) 浸渍滤料法(2) 聚氨酯泡沫塑料法(3) 串联法(4) 冲击式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12液体吸收法吸收管类型、适用范围大型气泡吸收管气态和蒸气态小型气泡吸收管气态和蒸气态多孔玻板吸收管气态、蒸气态、雾态气溶胶冲击式吸收管气态、蒸气态、气溶胶13液体吸收法的优缺点优点:适用各种物质各种状态采样;样品直接测定,不需处理;吸收管可反复使用。缺点:吸收管易损坏,携带不方便:不使用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需要采样动力

13、。14固体吸附剂法吸附剂类型活性炭、硅胶、高分子多孔微球、浸渍固体吸附剂15固体吸附剂法优缺点及采样注意事项优点:吸附剂管小,重量轻,携带和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有机和无机、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的气体和蒸气都适用;可用于短时间采样和定点采样,也可用于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缺点:对不同的有害物质有不同的穿透容量;硅胶管容易吸湿,不能在湿度大的场所长时间持续采样,长时间采样时应3小时更换。注意事项:防止穿透、防止污染、防止假穿透。16无泵采样法的原理、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原理:采集空气样品不需动力装置和流量装置,根据费克扩散定律,利用化学物质分子扩散作用完成采样。优点:不用抽气装置,操作和携带方便;适合

14、个体和长时间采样,也可用作定点采样和短时间采样。缺点:采样流量与待测物分子的扩散系数成正比,扩散系数低的待测物因采样流量太小只能进行长时间采样。无泵型采样器若超过吸附容量,采样性能将变坏。注意事项:(1) 采样前检查采样器的包装与扩散膜是否破损(2) 高浓度待测物环境中,应缩短采样时间,防止收集介质饱和(3) 在一定风速下采样,防止“饥饿”现象发生(4) 不能用于气溶胶的采样(5) 采样前后采样器密闭运输和保存,防止污染(6) 采样后应检查扩散膜是否有破损或沾污待测物液滴,若有则这种样品不能使用。17空气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1) 满足职业接触限制对采样的要求;(2) 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

15、求(3) 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4) 采样的同时制备样品空白;(5) 采样时避免有害物质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采样器采样避免风扇等直吹;(6) 易燃、易爆作业场所,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7) 采样过程应保持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应记录采样前后流量,计算时取均值;(8) 采样点温度低于5度或高于35度,大气压低于98.8或高于101.4千帕时,采样体积应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9) 样品采集、运输、保存过程中防止样品污染;(10) 采样时注意采样人员的个体防护;(11) 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纸上边采样边记录,记录表应包括:被检测单位名称、

16、检测项目、样品唯一性标识、采样地点、采样日期、环境参数、采样流量、采样时间、采样仪器名称编号、采样者签字等信息。18定点采样采样点确选择原则(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19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原则(1)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 个采样

17、点。(2)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 台设置1 个采样点;410 台设置2 个采样点;10 台以上,至少设置3 个采样点。(3)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 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前项确定。(4)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5)劳动者工作是流动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6)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 个采样点。20定点采样时段的选择(1)采样

18、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2)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3)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4)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21个体采样对象的选定(1)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2)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3)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22个体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1)在采样对

19、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2)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6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23三种容许浓度的采集方法 (1)职业接触限值 为最高容许浓度的采样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

20、min。 (2)职业接触限值 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采样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采样时间不足15min时,可进行1次以上的采样; (3)职业接触限值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采样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24三种接触浓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标准采样体积的计算方法 公式计算。25粉尘采样方法、测定方法和原理 总粉尘滤膜称量法;呼吸性粉尘预分离滤膜

21、称量法。 原理:通过空气采样器将粉尘采集到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滤膜增量 和采气量计算空气中粉尘浓度。 主要器材:测尘滤膜、粉尘采样器、天平、其他辅助器材 采集方法:(1) 总粉尘:短时间采样15L40L/min采集15min;长时间采样1L5L/min采集18h。(2) 呼吸性粉尘:短时间采样按预分离器要求的流量采集15min;长时间采样按预分离器要求的流量采集18h。 增量要求:0.01mg感量天平称量,37毫米以下的滤膜增量0.15mg;40mm 孔径滤膜增量0.110mg;75mm滤膜增量大于0.1mg。 计算公式:。26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原理粉尘分散度: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粒径

22、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和自然沉降法。原理:粉尘颗粒直接或间接做成玻片标本,显微镜下测量和计数粉尘大小和数量。27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以及焦磷酸法测定二氧化硅的原理、采样方法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线衍射法焦磷酸法原理:硅酸盐及金属氧化物溶于焦磷酸分离出结晶型二氧化硅,进行干燥称量,计算其在粉尘中百分含量。采样:样品两大于0.1g,75mm滤膜呼吸带采集或新鲜沉降尘。28石棉纤维计数浓度定义、测量方法及原理定义:1立方厘米空气中石棉纤维的根数,单位为f/立方厘米测定方法:滤膜/相差显微镜法原理:滤膜采尘后透明固定,显微镜下计数。采样方法:个体采样2l/

23、min,定点采样25L/min。采样时间根据空气中石棉纤维浓度及采样流量确定,要求100个视野不低于20根,单个视野不高于10根。样品保存:取下滤膜,不可折叠;运输过程避免振动。计数原则:(1) 计数长度大于5微米,宽度小于3微米,长宽比大于3:1的石棉纤维。(2) 一根纤维完全在视野内计1根;只有一端在视野内计0.5根;两端均在计数区外为0根;两端均在计数区而中段在外者计1根。(3) 分裂纤维计1根,交叉成组小于3微米计1根,附尘粒直径小于3微米计1根。29噪声概念、测量参数、仪器设备噪声:一切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响。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根据产生的动力及方式分

24、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又可分为连续噪声、间断噪声;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稳态噪声:声级波动小于3分贝非稳态噪声:声级波动大于3分贝脉冲噪声:突然爆发又突然消失,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波动大于40分贝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即等效声级。某一时间段内的A声级按能量的平均值。噪声作业:作业现场中存在有害听力、有害健康或其他危害的声音,且每日8小时或每周40小时噪声暴露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0分贝的作业。参数:稳态或非脉冲噪声:A升级、等效声级、频谱;脉冲噪声:峰值、脉冲次数、频谱。仪器设备:声级计、积分声级计、个体噪声剂量计、频谱分析仪等。30噪声的测量方法现场

25、调查:(1) 工作场所面积、空间及设备布局(2) 各生产工序噪声特征及变化规律(3) 预测量(4) 劳动定员及作业方式仪器设备:选择个体噪声剂量计或积分计,使用前校准测点选择:(1) 声场均匀,选择3个测点(2) 声场不均匀,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每个区域选择2个测点(3) 劳动者流动时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测量:(1) 噪声计放置在人耳高度,站姿1.5米,坐姿1.1米。(2) 传声器指向声源。(3) 手持声级计,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间距大于0.5米。(4) 风速超过3米带防风罩。31高温概念、测量参数、仪器设备、测试方法高温作业:在高气温或有强烈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

26、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WBGT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指数,考虑了气温、气湿、气流、辐射热四个因素,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摄氏度。接触时间率: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积时间与8小时的比率。测量参数:WBGT指数、接触时间率、体力劳动强度仪器:WBGT指数测定仪(2149度)测量方法:(1) 现场调查:了解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和规律;了解工作场所面积、空间、热源分布等情况;记录生产工艺、作业方式、停留时间等。(2) 测量前准备:仪器校正;注入蒸馏水:稳定10min(3) 测点数量:无生产性热源,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35个测点取平

27、均值。(4) 测点位置: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作业地点;劳动者流动作业,相对固定地点测量,计算时间加权WBGT指数;测量高度受热均匀时站姿1.5米,坐姿1.1米,受热不均,站姿1.7/1.1/0.1,坐姿1.1/0.6/0.1。计算见公式。(5) 测量时间:室外温度达到或超过室外通风计算温度进行测量;热源稳定早中晚各1次;热源不稳定分别测量,时间加权(6) 测量条件:正常生产;避免人为气流影响。32超高频辐射概念种类、测量方法射频辐射:频率在100kHz300GHz的电磁辐射。高频辐射:高频是频率由100 kHz-300MHz的电磁波。微波:300MHz -300GHz的电磁波超高频辐射:

28、30MHz300MHz测量:(1) 仪器校准(2) 分别测量头、胸、腹各部位(3) 天线探头距设备5厘米处(4) 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探头1米内不应站人或放置其他物品。每个测量测3次。33工频电场概念5060Hz仪器:工频场强仪测量:考虑场强分布、工作方式、选取代表性测量点;高度1.5米;环境条件040度,湿度小于60%。34紫外辐射概念、有效辐照度计算紫外辐射:波长范围100400nm。400/315/280/100辐照度:照射到表面一点处的面元上的辐射通量除以该面元的面积,即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W/立方厘米仪器:紫外照度计测量部位:面、眼、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使用防护面罩,测面罩内眼

29、面部。35手传振动概念、仪器、测定手传振东: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仪器:振动测量仪。测定:按生物动力学坐标系,测量三个轴向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值。取最大值。36空气样品采集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1) 采样点和采样对象的选择(2) 采样时机的选择:要采到空气中待测物物的最高浓度(3) 采样频率(4) 采样时间:根据待测物容许浓度的要求采样,时间加权为整个工作班,短时间15min,不足15按实际接触时间采样,最高容许浓度不超过15min。(5) 采样效率:影响因素有待测物的理化性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吸收液或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采样流量、现

30、场环境条件(6) 采样过程中的误差(仪器设备、操作、运输保存)(7) 现场样品空白(样品采集同时,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完全与样品相同,包括仪器设备,样品运输、保存、预处理、测定,目的是评价样品采集运输保存过程中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37实验室检测分析过程质量控制 (1) 人员(满足检测人员任职条件)、设备(满足检测要求,检定合格)、试剂(纯度、灵敏度)、方法(国标、行标等)(2) 内部质量控制: a空白对照:试剂空白(检查试剂器材是否污染)、方法空白(检查采样介质是否污染)、仪器空白(检查仪器系统是否清洁)、样品空白(采集、运输、保存过程样品是否污染) b定量方法:校准

31、曲线法(待测物量与仪器响应值的定量关系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单点校正法、标准加入法 c检出限(显著水准5%时定性区别于零的待测物的最低浓度或含量,比色和分光光度法6次以上测定空白吸光度3倍标准差或吸光度0.02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原子光谱法10次以上测定的5倍预期测定下限浓度的含待测物标准溶液吸光度的3倍标准差所对应的待测物量,色谱法3倍噪声所对应待测物量)、测定下限(显著水准5%时能够定量检测待测物的最低浓度或含量,分光法试剂空白10倍标准差或吸光度0.03处对应的待测物量,光谱法3.3倍检出限值所对应的待测物量,色谱法3.3倍检出限值对应待测物的量)、最低检出浓度(检出限/采样体积

32、)、最低测定浓度(测定下限/采样体积)。不同的实验室可以根据本实验室情况重新判定检出限和测定下限,检测结果高于检出限而低于测定下限可报告此值。低于检出限,空白报告“未检出”,样品报告“小于检出限”,计算浓度报告“小于检出限/采样体积”。TWA公式计算时,取1/2计算。 D实验室检测过程质量控制:测定标准物质和质控样(相对误差小于10%);测定加标回收样品(已知量待测物加至样品,同时测量样品和加标样品,测定值/理论值=加标回收率。加标量不能过大,待测物0.52倍,不得超过测定上限90%;加标物浓度宜较高,体积应很小,一般不超过试样体积1/10)39滤料样品的预处理方法(1) 洗脱法:溶解过程或生

33、成可溶性化合物的过程。洗脱液一般为酸性溶液(金属、类金属化合物)、去离子水(无机非金属化合物)及有机溶剂(有机化合物)。评价指标洗脱效率(应大于90%),影响因素:洗脱液的性质、洗脱时间、加热或超声可加快洗脱和提高洗脱效率。(2) 消解法:破坏滤料和样品基质。酸消解法:氧化性酸,评价指标消解回收率(90%105%), 影响因素:选用合适的消解方法,测定易挥发性金属化合物,最好采用微波消解;消解温度和时间。40固体吸附剂管样品的预处理(1)溶剂解析:优点:适用范围广,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样品可以多次测定。缺点:解析液选择不当可能产生影响;解析液有一定毒性,注意防护;使用解析溶剂量大,灵敏度低。(

34、2)热解析:(3)解析效率:溶剂解析效率影响因素解析液的性质和用量、解析时间和方式;热解析的因素解析温度和时间、载气流量和通气时间、热解析器。41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组成、仪器分析条件的选择、定量方法组成:光源(锐线光源)、原子化器(火焰、石墨炉、低温)、分光器、检测器(光电倍增管)仪器分析条件选择:1分析线,通常选待测元素的共振线2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最大灯电流的1/2-2/33火焰类型和特性,低中温元素-空气乙炔火焰,高温元素-氧化亚氮空气,短波区元素空气氢气火焰4燃烧器的高度选择,空心阴极灯的光束从自由原子浓度最大的火焰区域通过5程序升温,干燥-稍低于溶剂沸点的温度,灰发-保证被测元素没有

35、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较高的灰化温度,原子化-达到最大吸收信号的最低温度,除残-高于原子化温度6狭缝宽度选择,共振吸收线与非吸收线分开,适宜的强度7进样量选择,选达到满意吸光度的进样量定量方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42锰原子吸收法原理:空气中气溶胶锰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79.5nm波长下,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步骤:1采样:短时间5L/min 15min,长时间1L/min 2-8h,个体采样1L/min 2-8h,采样后,对折滤膜,对照试验2消解:5ml消化液,加热200度消解,基本挥干时取下,盐酸转移定容,防爆沸,空白3标准曲线定量,Mn转化为二氧化锰与限值比较,系数1.5843原子荧光光谱法仪器组成、分析方法及干扰消除方法组成: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系统分析方法:标准曲线定量干扰消除:淬灭干扰-减少溶液中干扰离子,散射干扰-减少散射微粒、扣除散射背景44汞原子荧光法原理:空气中的气态汞及其化合物被吸收液吸收后,汞被硼氢化钠还原为汞蒸气,在原子化器中,吸收193.7nm波长发射原子荧光,测定荧光强度,以峰高或峰面积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