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 电气自动化 学号 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1).检索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资料;2).确定系统设计方案;3).设计电路原理图;4).编制系统相应程序,并上机调试;5).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 基本要求:1).能够理解控制系统的要求;2).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3).能够正确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 主要参考资料: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资料;测量技术方面资料;智能温度传感器相关资料。完 成 期 限: 2011年4月10日指导教
2、师签章: 专业负责人签章: 2010年11月6日- - 17 - - 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电气自动化技术课题来源: 指导老师命题范围内选题。设计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增强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2.进一步理解了单片机技术和电气自动控制相关知识;3.利用单片机AT80C51技术使自己的系统达到自动控制水温的效果。设计要求:1).能够理解控制系统的要求;2).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3).能够正确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思路:首先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控制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在硬件方面,要经过
3、温度采集、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得到温度的数字量。在软件方面,编写单片机控制程序,再根据需求按照系统的功能要求,逐级划分模块,并分别调试通过。最后能够完成温度的显示和控制,但功能和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望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温度,就能使设备更理想化。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10年11月20日前确定选题,认真阅读毕业设计任务书。第二阶段:2010年11月20日-11月30日 撰写开题报告,提交并经指导老师审查。第三阶段:20010年12月1日-2011年4月10日 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资料撰写初稿。第四阶段:2011年4月10日-4月15日 与指导老师沟通
4、、完成终稿、提交设计成果。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摘 要本设计首先阐述了水温控制在社会上的意义,又讲解了单片机控制水温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本设计以单片机AT80C51为核心,通过3个数码管显示温度和4个按键实现人机对话,使用单总线温度转换芯片DS18B20实时采集温度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并提供各种运行指示灯用来指示系统现在所处状态,如:温度设置、加热、停止加热等,整个系统通过四个按键来设置加热温度和控制运行模式。在硬件方面,选用了较普遍的单片机,本文着重于对温度采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软件方面,编制了满足控制要求的程序,除此之外,也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中的要求,设
5、计时考虑到了成本、功耗、安全性、稳定性、抗干扰性等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关键词: 单片机、数码管显示、单总线、DS18B20.BASE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ABSTRACTThe design of temperature control in the first expound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munity, but also explained the water system MCU control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desig
6、n of a microcontroller AT80C51 as the core, through the three temperature digital display and 4 keys to achieve man-machine dialogue, the use of single-chip bus temperature conversion temperature DS18B20 real-time acquisition and through the digital display and offers a variety of operating light to
7、 indicate System now in which state, such as: temperature setting, heating, and stop heating, the entire system through the four buttons to set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control the operating mode.On the hardware side, the choice of the more common single chip,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temperatur
8、e measurement methods in detail, the software, developed to meet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am, in addition, also fully considered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Design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st, power consumption, security, stability, noise immunity, and many other issues
9、 with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 - 查看字典详细内容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 - 查看字典详细内容KEY WORDS: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demonstration, single main line, DS18B20 目 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1水温控制系统的简述11.1 水温控制系统的意义11.2 水温控制系统的发展12 系统方案论证33 系统总体设计43.1 系统结构框图43.2 系统子模块44 系统硬件设计54.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54.2 键盘电路54
10、.3 数码管及指示灯显示电路64.4 温度采集电路84.5 电源电路134.6 报警电路134.7 加热管控制电路145 系统软件设计155.1 主程序流程图15 5.2 各个模块的流程图175.2.1 读取温度DS18B20模块的流程175.2.2 键盘扫描处理流程195.2.3 报警处理流程206 系统调试21 6.1 硬件电路调试21 6.2 软件调试21 6.3 系统操作说明22 6.4 数据测试22总 结25致 谢26参考文献27附录I:系统源程序28附录II:系统硬件总图381 水温控制系统的简述1.1 水温控制的意义 温度控制是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
11、要的作用,过低的温度或过高的温度都会使水资源失去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水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掌握好对水温的控制,把身边的水资源好好地利用起来。1.2 水温控制系统发展 在现代冶金、石油、化工及电力生产过程中,温度是极为重要而又普遍的热工参数之一。在环境恶劣或温度较高等场合下,为了保证生产过程正常安全地进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能源,要求对加热炉炉温进行测、显示、控制,使之达到工艺标准,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炉温控制系统,可以同时采集多个数据,并将数据通过通讯口送至上位机进行显示和控制。那么无论是哪种控制,我们都希望水温控制
12、系统能够有很高的精确度(起码是在满足我们要求的范围内),帮助我们实现我们想要的控制,解决身边的问题。 及时准确地得到温度信息并对其进行适时的控制,在许多工业场合中都是重要的环节。水温的变化影响各种系统的自动运作,例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各类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对工件的水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制。对于不同控制系统,其适宜的水质温度总是在一个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系统或许会停止运行或遭受破坏,所以我们必须能实时获取水温变化。对于,超过适宜范围的温度能够报警。同时,我们也希望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可以由检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变。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是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控制方法
13、.自从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第一批单片机以来,80年代单片机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继续朝快速、高性能方向发展。单片机主要用于控制,它的应用领域遍及各行各业,大到航天飞机,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冰箱、彩电,单片机都可以大显其能。单片机将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计数器、I/O接口电路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本身即是一个小型化的微机系统。单片机技术与传感与测量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技术、电路设计技术、可编程逻辑应用技术、微机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网络通信、数字信号处理、自动
14、控制、误差分析、仪器仪表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的结合,使得单片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时,单片机具有较强的管理功能。采用单片机对整个测量电路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得整个系统智能化、功耗低、使用电子元件较少、内部配线少、成本低,制造、安装、调试及维修方便。传统的温度采集电路相当复杂,需要经过温度采集、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得到温度的数字量,并且这种方式不仅电路复杂,元器件个数多,而且线性度和准确度都不理想,抗干扰能力弱。现在常用的温度传感器芯片不但功率消耗低、准确率高,而且比传统的温度传感器有更好的线性表现,最重要的一点是使用起来方便。2 系统方案论证 方案1:此方案是采用传统的二位模拟
15、控制方法,选用模拟电路,用电位器设定给定值,采用上下限比较电路将反馈的温度值与给定的温度值比较后,决定加热或者不加热。由于采用模拟控制方式,系统受环境的影响大,不能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使控制精度做得教高,而且不能用数码显示和键盘设定。 方案2:采用单片机AT80C51为核心。采用了温度转换芯片DS18B20采集温度变化信号,通过数码管显示其温度值,最后各个继电器电路部分控制温度,使其达到稳定。使用单片机具有编程灵活,控制简单的优点,使系统能简单的实现温度的控制及显示,并且通过软件编程能实现各种控制算法使系统还具有控制精度高的特点。比较上述两种方案,方案2明显的改善了方案1的不足及缺点,并具有控制
16、简单、控制温度精度高的特点,因此本设计电路采用方案2。3 系统总体设计3.1 系统结构框图本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单片机编程将由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的温度外加驱动电路显示出来,包括对继电器的控制,进行升温,当温度达到上下限蜂鸣器进行报警。其结构框图如图3-1:电源单片机AT80C51数码管显示继电器温度传感器DS18B20报警键盘指示灯图 3-1 系统结构框图3.2系统子模块(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部分(2) 键盘扫描电路部分(3) 数码管温度显示和运行指示灯电路部分(4) 温度采集电路部分(5) 继电器控制部分(6) 报警部分4 系统硬件设计4.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因为80C51单片机
17、内部自带8K的ROM和256字节的RAM,因此不必构建单片机系统的扩展电路。如图41,单片机最小系统有复位电路和振荡器电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单片机的31脚必须接高电平,否则系统将不能运行。因为该脚不接时为低电平,单片机将直接读取外部程序存储器,而系统没有外部程序存储器,所以必须接VCC。在按键两端并联一个电解电容,滤除交流干扰,增加系统抗干扰能力。C230PFC330PF112MEA/VP31X119X218RESET9RD17WR16INT012INT113T014T115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0039P0138P0237P0336P0435P05
18、34P0633P0732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PSEN29ALE/P30TXD11RXD10U2+C410UFVCCR310KVCCAT80C51VCC112234SW5SW-PB()图4-1 单片机最小系统图4.2 键盘电路键盘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主要输入设备,单片机使用的键盘分为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编码键盘采用硬件线路来实现键盘的编码,每按下一个键,键盘能够自动生成按键代码,并有去抖功能。因此使用方便,但硬件较复杂。非编码键盘仅仅提供键开关状态,由程序来识别闭合键,消除抖动,产生相应的代码,转入执行该键的功能程序。非编码键盘中键的
19、数量较少,硬件简单,在单片机中应用非常广泛。图为按键和AT80C51的接线图,检测仪共设有4个按键,每个按键由软件来决定其功能,4个按键功能分别为:(1) SW1:设定按键(设定按键)(2) SW2:加法按键(当前位加5)(3) SW3:减法按键(当前位减5)(4) SW4:退出设置键(系统初始化)EA/VP31X119X218RESET9RD17WR16INT012INT113T014T115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0039P0138P0237P0336P0435P0534P0633P0732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
20、6P2627P2728PSEN29ALE/P30TXD11RXD10U2AT80C51112234SW3SW-PB()112234SW4SW-PB()112234SW2SW-PB()112234SW1SW-PB()P1.0P1.1P1.2P1.3P1.4P1.5P1.6P1.7 图42 单片机按键和AT80C51的接线图4.3 数码管及指示灯显示电路(1)数码管显示说明各个数码管的段码都是单片机的数据口输出,即各个数码管输入的段码都是一样的,为了使其分别显示不同的数字,可采用动态显示的方式,即先只让最低位显示0(含点),经过一段延时,再只让次低位显示1,如此类推。由视觉暂留,只要我们的延时时间
21、足够短,就能够使得数码的显示看起来非常的稳定清楚,过程如表4-1。表4-1 数码管编码表段码位码显示器状态08H01H0abH02H112H04H222H08H3a1H10H424H20H504H40H6aaH80H7本论文中使用了3个数码管,其中前两位使用动态扫描显示实测温度,在设置加热温度的时候,两个数码管是闪烁,以提示目前处在温度设置状态。第三位数码管静态显示符号“”。(2)运行指示灯说明本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中共使用到3个LED指示灯和3个数码管。右上角的红色LED是电源指示灯;数码管右边的红色LED是加热指示灯,当刚开机或温度降到设定温度5以下时,该灯会亮,表示目前处于加热状态;当温度
22、上升到设定温度时,该LED灭,同时数码管右边的绿色LED亮,表示目前处于保温状态,用户可以使用热水器;当温度再次下降到设定温度5以下时,绿色LED灭,红色加热的LED灯亮,不断循环,如图4-3所示。图4-3 LED数码管显示电路图4.4 温度采集电路(1) DS18B20介绍Dallas最新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简介新的“一线器件”体积更小、适用电压更宽、更经济。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一线总线独特而且经济的特点,使用户可轻松地组建传感器网络,为测量系统的构建引入全新概念。DS18B20、DS1822“一线总
23、线”数字化温度传感器同DS18B20一样,DS18B20也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为 -55+125,在-10+85范围内,精度为0.5。DS1822的精度较差为2。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其DS18B20的管脚配置和封装结构如图4-4所示。引脚定义: 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 GND为电源地; 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图4-4 DS18B20封装(2)DS18B20的单线(1wire bus)系统单线总线结构是DS18B20的突出特点,也是理解和编程的难点。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单线总线:第一,单线总线只定
24、义了一个信号线,而且DS18B20智能程度较低(这点可以与微控制器和SPI器件间的通信做一个比较),所以DS18B20和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必然要通过严格的时序控制来完成。第二,DS18B20的输出口是漏级开路输出,这里给出一个微控制器和DS18B20连接原理图。这种设计使总线上的器件在合适的时间驱动它。显然,总线上的器件与(wired AND)关系。这就决定:(1)微控制器不能单方面控制总线状态。之所以提出这点,是因为相当多的文献资料上认为,微控制器在读取总线上数据之前的I/O口的置1操作是为了给DS18B20一个发送数据的信号。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如果当前DS18b20发送0,即使微控制器I/
25、O口置1,总线状态还是0;置1操作是为了是I/O口截止(cut off),以确保微控制器正确读取数据。(2)除了DS18B20发送0的时间段,其他时间其输出口自动截止。自动截止是为确保:1时,在总线操作的间隙总线处于空闲状态,即高态。2时,确保微控制器在写1的时候DS18B20可以正确读入。由于DS18B20采用的是1Wire总线协议方式,即在一根数据线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而对AT89S52单片机来说,硬件上并不支持单总线协议,因此,我们必须采用软件的方法来模拟单总线的协议时序来完成对DS18B20芯片的访问。 DS18B20的复位时序,如图4-5 图4-5 DS18B20的复位时序图 DS1
26、8B20的读时序对于DS18B20的读时序分为读0时序和读1时序两个过程。对于DS18B20的读时隙是从主机把单总线拉低之后,在15秒之内就得释放单总线,以让DS18B20把数据传输到单总线上。DS18B20在完成一个读时序过程,至少需要60us才能完成。DS18B20的读时序图如图4-6所示。图4-6 DS18B20的读时序 DS18B20的写时序对于DS18B20的写时序仍然分为写0时序和写1时序两个过程。对于DS18B20写0时序和写1时序的要求不同,当要写0时序时,单总线要被拉低至少60us,保证DS18B20能够在15us到45us之间能够正确地采样IO总线上的“0”电平,当要写1时
27、序时,单总线被拉低之后,在15us之内就得释放单总线。如图4-7所示。图4-7 DS18B20的写时序图(3)DS18B20的供电方式在图4-8中示出了DS18B20的寄生电源电路。当DQ或VDD引脚为高电平时,这个电路便“取”的电源。寄生电路的优点是双重的,远程温度控制监测无需本地电源,缺少正常电源条件下也可以读ROM。为了使DS18B20能完成准确的温度变换,当温度变换发生时,DQ线上必须提供足够的功率。有两种方法确保 DS18B20 在其有效变换期内得到足够的电源电流。第一种方法是发生温度变换时,在 DQ 线上提供一强的上拉,这期间单总线上不能有其它的动作发生。如图3-8 所示,通过使用
28、一个 MOSFET 把 DQ 线直接接到电源可实现这一点,这时DS18B20 工作在寄生电源工作方式,在该方式下 VDD 脚必须连接到地。 图4-8 DS18B20供电方式1另一种方法是 DS18B20 工作在外部电源工作方式,如图4-9 所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 DQ 线上不要求强的上拉,总线上主机不需要连接其它的外围器件便在温度变换期间使总线保持高电平,这样也允许在变换期间其它数据在单总线上传送。此外,在单总线上可以并联多个 DS18B20,而且如果它们全部采用外部电源工作方式,那么通过发出相应的命令便可以同时完成温度变换。 图4-9 DS18B20供电方式2(4)DS18B20设计中应注
29、意的几个问题DS18B20具有测温系统简单、测温精度高、连接方便、占用接口线少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较小的硬件开销需要相对复杂的软件进行补偿,由于DS18B20 与微处理器间采用串行数据传送。因此, 在对DS18B20 进行读写编程时,必须严格的保证读写时序,否则将无法读取测温结果。在DS18B20 有关资料中均未提及1Wire上所挂DS18B20数量问题,容易使人误认为可以挂任意多个DS18B20,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如此。当1Wire上所挂DS18B20超过8个时,就需要考虑微处理器的总线驱动问题,这一点在进行多点测温系统设计时要加以注意。连接DS18B20的总线电缆
30、是有长度限制的。实际应用中,测温电缆线建议采用屏蔽4芯双绞线,其中一对线接地线与信号线,另一组接VCC 和地线,屏蔽层在源端单点接地。本文以广泛应用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例,说明了1Wire总线的操作过程和基本原理。事实上,基于1Wire总线的产品还有很多种,如1Wire总线的E2PROM、实时时钟、电子标签等。他们都具有节省I/O资源、结构简单、开发快捷、成本低廉、便于总线扩展等优点,因此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本设计将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TXD引脚相连,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值。DS18B20与单片机连接图如图所示4-10所示。VCCEA/VP31X119X
31、218RESET9RD17WR16INT012INT113T014T115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0039P0138P0237P0336P0435P0534P0633P0732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PSEN29ALE/P30TXD11RXD10U2AT80C51DQ2GND1VCC3U3DS1820VCCR154.7K图4-10 DS18B20与单片机连接图4.5 电源电路采用L7805稳压块,输出为5V。电子组件要正常运作都需要电源电压供电,一般常用的电源电压为+5V或+12V,因为数字IC
32、(Ing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所供给的电压为+5V,而CMOS IC所供给的电压为+12V,7805是一个稳压块。7805稳压管把高电压转换到低电压,7805稳压管具有保护单片机的作用。L7805输出端要并联上一个电解电容,滤除交流电干扰,防止损坏单片机系统。本设计采用两种供电方式,一种为DC718V直流稳压电源变换成5V的直流电;另一种为四节干电池共6V经二极管加压后得到将近5V的直流电源,电源配以开关和指示灯,以方便使用。黄色发光二极管表示保温,红色的表示加热状态。图4-11 系统电源设计图4.6 报警电路同时可以在系统里设定温度上限值,由于加热停止后,加热管还有余热当
33、采集到的外界温度高于当前所设定温度上限值时,程序就会进入报警子程序,触发蜂鸣器进行报警。报警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图4-12 报警电路图图中的三极管8550的作用是增加驱动能力,比9012的驱动电流还大些,因此选用8550。当程序进入报警子程序时,把P2.7置0,就会触发蜂鸣器,为了使报警声音效果更好,对P2.7取反,发出报警嘟噜声音。4.7 加热管控制电路继电器是常用的输出控制接口,可以做交直流信号的输出切换。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
34、作用。继电器控制接点操作说明如下:COM:Common,共同点。输出控制接点的共同接点。NC:Normal Close常闭点。以Com为共同点,NC与COM在平时是呈导通状态的。NO:Normal Open常开点。NO与COM在平时是呈开路状态的,当继电器动作时,NO与COM导通,NC与COM则呈开路状态。当89S52的P2.5输出高电平时,继电器不导通,反之当输出低电平时,继电器导通,这样就激活了连接回路。图4-13 单片机控制继电器5 软件系统设计本系统采用的是循环查询方式,来显示和控制温度的。主要包括四段程序的设计:DS18B20读温度程序,数码管的驱动程序,键盘扫描程序,以及抱经处理程
35、序。(其程序编程语言详见附录I)5.1主程序流程图图 5-1 主程序流程图5.2 各个模块的流程图5.2.1 读取温度DS18B20模块的流程由于DS18B20采用的是一根数据线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而对AT89S52单片机来说,硬件上并不支持单总线协议,因此,我们必须采用软件的方法来模拟单总线的协议时序来完成对DS18B20芯片的访问。DS18B20单线通信功能是分时完成的,它有严格的时隙概念。因此系统对DS18B20的各种操作必须按协议进行。操作协议为:初始化DS18B20(发复位脉冲)发ROM功能命令发存储器操作命令处理数据DS18B20虽然具有测温系统简单、测温精度高、连接方便、占用口线
36、少等优点, DS18B20必须首先调用启动温度转换函数,根据数据手册上对应转换时间来超作,如为12位转换,则应该是最大750mS,另外在对DS18B20超作时,时序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最好禁止系统中断。由于DS18B20是在一根I/O线上读写数据,因此,对读写的数据位有着严格的时序要求。DS18B20有严格的通信协议来保证各位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该协议定义了几种信号的时序:初始化时序、读时序、写时序。所有时序都是将主机作为主设备,而每一次命令和数据的传输都是从主机主动启动写时序开始,如果要求单总线器件回送数据,在进行写命令后,主机需启动读时序完成数据接收。数据和命令的传输都是低位在先。DS
37、18B20的读时序:(1)对于DS18B20的读时序分为读0时序和读1时序两个过程。 (2)对于DS18B20的读时隙是从主机把单总线拉低之后,在15秒之内就得释放单总线,以让DS18B20把数据传输到单总线上。DS18B20在完成一个读时序过程,至少需要60us才能完成。DS18B20的写时序:(1)对于DS18B20的写时序仍然分为写0时序和写1时序两个过程。 (2)对于DS18B20写0时序和写1时序的要求不同,当要写0时序时,单总线要被拉低至少60us,保证DS18B20能够在15us到45us之间能够正确地采样IO总线上的“0”电平,当要写1时序时,单总线被拉低之后,在15us之内就
38、得释放单总线。系统程序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读出温度子程序、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显示温度子程序。图5-2读取温度DS18B20模块的流程图程序代码为:GET_TEMPER:SETBDQ;读出转换后的温度值LCALLINIT_1820;先复位DS18B20JBFLAG1,TSS2RET;判断DS1820是否存在?若DS18B20不存在则返回TSS2:MOVA,#0CCH;DS18B20已经被检测到!跳过ROM匹配LCALLWRITE_1820MOVA,#44H;发出温度转换命令LCALLWRITE_1820LCALL DISPLAY;这里通过调用显示子程序实现延时一段时间,等待AD转换结束,12位
39、的话750微秒LCALLINIT_1820;准备读温度前先复位MOVA,#0CCH;跳过ROM匹配LCALLWRITE_1820MOVA,#0BEH;发出读温度命令LCALLWRITE_1820LCALLREAD_18200;将读出的温度数据保存到35H/36HRET5.2.2 键盘扫描处理流程此流程为键盘扫描处理,CPU通过检测各数据线的状态(0或1)就能知道是否有按键闭合以及哪个按键闭合。键盘管理程序的功能是检测是否有按键闭合,如果有按键闭合,消除抖动,根据键号转到相应的键处理程序,按键流程图如图5-3所示。 图5-3键盘扫描子程序流程图5.2.3 报警处理流程运行程序后,温度传感器DS1
40、8B20即可对环境进行温度采集,并送LED数码管显示。我们可以在程序里设定温度上限值,当采集到的外界温度高于当前所设定温度上限值时,程序就会进入报警子程序,触发蜂鸣器进行报警。流程图如图5-4所示。图5-4 报警子程序流程图6 系统调试6.1 硬件电路调试仔细检查所接电路,按照硬件原理图接线,理论上是能实现的,如果数码管不显示,则应该检查线路是否正确,或是因为单片机没有工作,还有集电极和发射极是否接对。如果只显示两个八,则可能是DS18B20没有接正确,检查上拉电路是否接好。另外要注意的是,由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比较小,需要进行放大才能驱动继电器工作,否则就不能实现升温过程,通常选用8550三
41、极管来进行放大。还有220V交流电绿色接头和加热管黄色接头必须接正确,否则导致电路烧坏。蜂鸣器是低电平有效。如果能注意这些问题,电路基本不会出错。6.2 软件电路调试如果硬件电路检查后,没有问题却实现不了设计要求,则可能是软件编程的问题,首先应检查初始化程序,然后是读温度程序,显示程序,以及继电器控制程序,对这些分段程序,要注意逻辑顺序,调用关系,以及涉及到了标号,有时会因为一个标号而影响程序的执行,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各指令的用法,以免出错。本人在设计的时候在伟福仿真软件进行调试,通过此软件进行调试可以很方便的观察单片机内部各个寄存器及内部存储器变化情况,以方便进行调试。图为单片机功能调试图:
42、图6-1 单片机功能调试图硬件与软件调试相结合,仔细检查各个模块的设计,旧能顺利完成任务,实现设计要求,在调试过程中必须认真耐心,不能有一点马虎,否则遗漏一个小的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设计的失败。6.3 系统操作说明本系统上电后数码管显示当前测量温度,此时加热指示灯和保温指示灯均不点亮;若此时按“自动加热”键,则单片机自动将预加热温度设置为80并开始加热,送出一个加热信号,并点亮加热指示灯;若按“温度设置”键,则进入预加热温度设置界面,此时数码管闪烁显示预设置温度,此时通过按键“”和“”进行设置温度,预设置温度按“5”递增或递减,设置好温度后再按一次“温度设置”键确定,单片机保存预设置温度,并开始加
43、热。此时单片机通过数码管显示实时检测的温度并和预设置温度进行对比,如果实测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置温度,则单片机发出停止加热信号并熄灭加热指示灯,点亮保温指示灯,且当超过预设温度时发出报警;当温度下降到预设置温度以下5度时,单片机再次发出加热信号,同时熄灭保温指示灯,点亮加热指示灯,依次循环控制。6.4 数据测试1静态数据测试取一桶净水,改变它的温度,观察数码管上显示的温度值,并用温度计进行测温,记录两组数据,比较差异。记录表如下:表6-1 静态温度数据测试表温度123456显示温度234763778490测量温度244763808491有测试数据可知,本系统测温结果与温度计测温基本一致,能满足设
44、计,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2动态数据测试进行温度设定,通过设定温度值(75),观察加热管的加热情况,以及数码管的显示值,再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数据,将两组值进行比较。记录表如下:(设定前温度为25)表5-2 静态温度数据测试表组数分组12345678910111213显示温度25293439424853586267707375测量温度25283438424953596367717475通过上表可看出在加热的过程中,显示的温度与实测的温度近似一样,说明系统的设计达到精度要求,但还是略有偏差,基本不影响设计结果。整个测试过程表明设计达到了任务书的要求,证明了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顺利
45、完成了设计,达到了预想结果。- 38 - 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总 结 通过本次的设计,使我们不仅对单片机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如何运用课本知识结合实际来完成定时器的显示和编程方法以及数码显示电路的驱动方法,使我们能够很快的适应现代控制技术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这次的设计还让我更进一步的认识了关于AT80C51等芯片的引脚功能以及使用方法,使我学会了应用不同的芯片来配合完成整个设计的操作。 在做硬件电路的这段时间里,从思考设计到对电路的调试经过了许多困难。同样在对软件进行设计时,也可为一路坎坷。但是通
46、过对软硬件不断撞墙,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同时对单片机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做设计的时候,很需要耐心和对事物的细心,很多时候一个简单问题的一个简单的疏忽就会导致整个电路的不工作,只有不断的检查不断的调试,才能真正完成一个设计的制作。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从问题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对单片机的能力。 此设计虽然能够完成温度的显示和控制,但功能和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后可以通过加入PID算法优化控制功能,并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温度。致 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专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
47、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首先感谢李月英老师出的这些论文选题,给了我这么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在这一个论文设计之中,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没有大学期间各个学科老师的辛勤栽培,也不会有我见天的成果。所以要感谢所有的任课老师 。在这里也要感谢我的室友们,是他们在平时无微不至的照顾,才有了我更棒的身体,和更多的学习时间。三年的时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我们一直保持着那份纯真的友谊,是我们的互相帮助,才有了今天的这份德业双修。所以在这里也要感谢我们的郑州科技学院,是学院给了我们这么宽广的一个交流平台,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同样珍贵的友谊。在论文即
48、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很是激动,那些埋头苦干和终日坐在电脑跟前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辛勤劳动的付出,相信也能够给我带来同样分量的收获。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太多太多的要感谢的朋友和老师,在这里请接受我真挚的感谢!参考文献l 乐建波 编著温度控制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2 谢自美 编著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3 武庆生 仇梅 编著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24 谭浩强 编著C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5 华中理工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6 电子制作2004.107
49、王彬 任艳颖 编著Digital IC System Desig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98 赵丽娟 邵欣编著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械制造9 郭炳坤 简单的恒温箱温控电路J.仪器与未来,1991附录I:系统源程序EMPER_LEQU29H;用于保存读出温度的低8位TEMPER_HEQU28H;用于保存读出温度的高8位FLAG1EQU38H;是否检测到DS18B20标志位A_BITEQU20H;数码管个位数存放内存位置B_BITEQU21H;数码管十位数存放内存位置B1EQU70H;温度小数点位A1EQU71H;设定温度值DQEQUP3.1;DQ为DS18B20数据位BELLEQUP2.7;/蜂鸣报警ORG0000H;单片机内存分配申明!AJMPMAIN0;/前面的都是定义MAIN:MOVR0,#10M1:CPLP2.3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辽宁省辽阳市高考二模数学试卷
- 文学批评导引 第二版 王先霈课件 第十一章学习资料
- 对加强本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意见建议
- 第一单元第2课时 星期日的安排(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北师大版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6课 玩“纸牌”游戏教学设计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2.1 .1人类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 算跑道有多长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一年级体育下册 第三十二课掷远和掷准教学设计(图片版)
- 饭店综合管理课件
- GB/T 13738.2-2008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 医院定量检验性能验证实验方案设计
- 四川城市下穿隧道施工方案
- 特劳特-定位课件
- 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培训课件
- 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课件
- 转炉炼钢设备与工艺课件
- 汽车吊车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电工基础(中职)完整版教学课件
- 小班语言绘本《小蛇散步》绘本PPT
- 杭州房建工程监理大纲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