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选修四化学配套练习之原电池原卷版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选修四化学配套练习之原电池原卷版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选修四化学配套练习之原电池原卷版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选修四化学配套练习之原电池原卷版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选修四化学配套练习之原电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2020年选修四化学配套练习之原电池(原卷版)1. (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i时刻前,Al片的电极反应为:2Al3H2O6enAl2O36HB. ti时,因Al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l继续反应C. ti之后,正极Cu失电子,电流方向发生改变D.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吸收NO2,防止污染空气2. (2020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二期末)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钢管被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腐

2、蚀是电化学腐蚀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C.铁板镀锡属于电化学防护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3. (2020江西省石城中学高三月考)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示。未加入氨硼烷之前,两极室质量相等,电池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已知H2O2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TB,电池工作时,H卡通过质子交换膜向负极移动C.电池工作时,正、负极分别放出H2和NH3D.工作足够长时间后,若左右两极室质量差为1.9g,则电路中转移0.6mol电子试卷第1页,总7页,则下列说法

3、不正确的是()4. (2019江西省分宜中学高二月考)如图为锌铜原电池装置B.装置盐桥的作用是使反应过程中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保持电中性C.装置中锌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D,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5. (2019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列实验方案能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纯净干燥的B.证明锌比铜活泼C.制备无水氯化亚铁D.证明一水合氨是一元碱6. (2019深圳实验学校高二期末)我国科学工作者从环境污染物中分离出一株假单胞菌,该菌株能够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电能,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卷第2页,总7页成利防忤有气金件(H,PCA)出f交整膘A.电流由左侧电极经过负载

4、后流向右侧电极B.当1molO2参与电极反应时,从左侧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侧的C.放电过程中,H2PCA不断被消耗,需要实时补加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PCA+2e-=PCA+2H+H+数目为4Na7.(2020漠河县高级中学高二期末)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康F空操般A.该装置属于电解池B,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C.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11.2L(标准犬况)CO2D,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T+24白8. (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

5、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波表A.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B.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流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9. (2020广东高三期末)Al-Ag2O电池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卷第3页,总7页A.电子由Al电极通过外电路流向Ag2O/Ag电极B.电池负极附近溶液pH下降C.溶液中OH一向Al电极移动D.Al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10. (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将洁净的金属片甲、乙、丙、丁分另放置在浸有某种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

6、数如下表:(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依据记录数据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金属电子流动力向电压(V)甲甲一Cu+0.78乙Cu-乙-0.15丙丙一Cu+1.35丁丁一Cu+0.30A.金属乙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B.甲、乙形成合金时,将该合金露置在空气中,甲先被腐蚀C.在四种金属中乙的还原性最强D.甲、丁若形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11.(2020云南昆明一中高三月考)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试卷第4页,总7页A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充满N2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有黄绿色粉末产生N2具有氧化性B将装有CuCl2?2H2O晶体的试管加

7、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为红色CuCl2显酸性C将镁片和铝片分别打磨后,用导线连接,再插入NaOH溶液中片刻后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铝片上产生的气泡很少镁为电池正极D向2mLNa2s稀溶液中滴加0.1mol?L-1ZnSO4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沆淀产生,然后再往上述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CuSO4溶液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Ksp(ZnS)Ksp(CuS)C.CA.AB.BD.D12. (2020广东高三)含有对氯苯酚和醋酸钠的废水净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本装置集净化、供电于一体,产物之一还有消毒作用B,每消耗1molCH3COO,通过质子交换膜的质子的物质的

8、量为8molC.在该装置中,B极上的电势比A极上的电势高D.A极的电极反应为ClH+H+2e-CH!+Cl-13. (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利用Cu+2FeCl3=CuCl2+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极材料为铁和铜,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B.电极材料为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铁溶液C.正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D.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CuCl2溶液、Fe2(SO4)314. (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试卷第5页,总7页溶液、硫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

9、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氯化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若不能,后两空不填)15. (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Fe2(SO4)3溶液、硫酸。设计一种以铁和稀硫酸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需标明电极材料及电池的正、负极)。16.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氢氧化锂为电解质,使用日O口入水即可放电,总反应方程式为2Li+2H

10、2O=2LiOH+H2T。(1)该电池的负极是,负极反应式是。(2)正极现象是,正极反应式是。放电时氢氧根离子向(填芷极”或负极”移动。17. (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铜与锌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1)分析图并填空:电概反应范伸(电II抬体电岳两弟七:(2)原电池总反应式(离子方程式)_。(3)上述装置产生电流的原因是(4)上述装置的能量转化是18. (2019重庆八中高三月考)氮的化合物合成、应用及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1)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化肥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NH3g+1/2CO2g=1/2NH2COzNH4s;H=-80.0kJgmolH=akJ

11、gmol-l;AH=-87.0kJgmolNH2CO2+NH4s=CONH22s+H2Og;2NH3g+CO2g=CONH22s+H2Og试卷第6页,总7页(2)尿素可用于湿法烟气脱氮工艺,其反应原理为:NO+NO2+H2O=2HNO2;2HNO2+CONH22=2N2+CO2+3H2O。若烟气中VNO:VNO2=5:1时,通入一定量的空气(。2体积分数为20%),可利用此法达到最佳脱氮效果。则同温同压下,V空气:VNO=。(3)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i、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正确的是(填A”或B”),Pi、P2的大小关系为PiP2(填“”或“”或“=”),原因是。2TK)4CM1MTIynrt(4)在一te温度下,将1molN2和3molH2混合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工业合成氨反应,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8mol。N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