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文地质学 Hydrogeology开课:开课: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讲:主讲:姜纪沂姜纪沂助教:助教:廖廖 欣欣联系:图联系:图405,电话:电话三章第三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3.3 流网流网一、地下水在复杂的多孔介质中运动一、地下水在复杂的多孔介质中运动 1. 渗透: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水质点运动渗透: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水质点运动途径多变;流速多变。途径多变;流速多变。 2. 渗流:对实际的地下水进行概化,概化后的地下渗流:对实际的地
2、下水进行概化,概化后的地下水流称为渗流,所占据的空间区域称为渗流区水流称为渗流,所占据的空间区域称为渗流区(渗流场)。(渗流场)。 3. 概化方法:不考虑含水层中固体颗粒的存在,认概化方法:不考虑含水层中固体颗粒的存在,认为含水层完全被水所充满;不考虑实际流向的为含水层完全被水所充满;不考虑实际流向的多变性,只考虑单向流。多变性,只考虑单向流。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二、地下水流形态类型二、地下水流形态类型 根据流速大小,渗流分两种流态:层流、紊流根据流速大小,渗流分两种流态
3、:层流、紊流 l 层流层流在岩石空隙中渗流时,水质点作有秩序在岩石空隙中渗流时,水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流速小,一般岩石空隙;的、互不混杂的流动。流速小,一般岩石空隙; l 紊流紊流水质点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水质点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 。流。流速大,岩石大空隙(砾石层、溶洞)。速大,岩石大空隙(砾石层、溶洞)。 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 雷诺数雷诺数是判别流态的重要参数(是判别流态的重要参数(Re)流体惯性力与粘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无因次。性力的比值,无因次。Re=Lu/式中:式中: L流体流束中的物体任意有代表性的长度;流体流束中的物体任意有代
4、表性的长度;u流体流速;流体流速;动动力粘度;力粘度;流体密度。流体密度。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三、稳定流与非稳定流三、稳定流与非稳定流l 稳定流稳定流地下水的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地下水的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等)不随时间等)不随时间 改变。改变。l 非稳定流非稳定流地下水的各运动要素随流程、时间等不断地下水的各运动要素随流程、时间等不断发生变化的水流。发生变化的水流。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注意:注意:1. 自然界中地下水都属于非稳定流。自然界中地下水都属于非稳定流。 补给水源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大,呈季节性变化;补给水源受
5、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大,呈季节性变化; 排泄方式具有不稳定性;排泄方式具有不稳定性; 径流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性。径流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性。 2. 为了便于计算,常将某些运动要素变化微小的渗流,近为了便于计算,常将某些运动要素变化微小的渗流,近似地看作稳定流。似地看作稳定流。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一、实验条件一、实验条件 H.Darcy法国水力学家,法国水力学家,1856年年(以实验为基础研究时期)通过大量的(以实验为基础研究时期)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得出了达西定律室内实验得出了达西定律。 1)等径圆筒装入均匀砂样,断面为)等径圆筒装入均匀砂样,断面为 2)上(下各)置一个稳定的溢水装置)上(下各)置
6、一个稳定的溢水装置保持稳定水流保持稳定水流 3)实验时上端进水,下端出水)实验时上端进水,下端出水示意流示意流线线 4)砂筒中安装了)砂筒中安装了2个测压管个测压管,相距相距L 5)下端测出水量()下端测出水量(outflow)Q二、达西定律二、达西定律 o根据根据试验结果,得到关系式:试验结果,得到关系式: Q = Kh/l 其中:其中:根据根据 I=h/l 可以推出:可以推出: Q = K I 其中:Q-渗透流量(L3T-1); w-过水断面(L2); h-水头损失(水头差,L); l-渗透途径(L); K-渗透系数(LT-1); I-水力梯度(无量纲)。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三、三、渗
7、透流速渗透流速o根据水力学流速与流量的关系: Q = V则Q = KI可简化为V = KI,称为渗透流速渗透流速。o公式V = KI ,为单位面积上的流量,称比流量比流量。o渗透流速与水力梯度是一次方成正比, 故达西定律又称为线性渗透定律线性渗透定律。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四、四、达西定律讨论达西定律讨论1. 渗透流速(渗透流速(V)与过水断面()与过水断面() Q = K I = Vo过水断面,假想的断面;实际孔隙断面n;实际过水断面ne 。 思考:n、ne、大小关系o地下水的实际渗流速度u =Q/ =KI/ne,地下水渗透流速 V=u ne,渗透流速等渗透流速等于平均实际流速与有效空隙度
8、的乘积。于平均实际流速与有效空隙度的乘积。 o实际流动速度要大于渗透速度:实际流动速度要大于渗透速度:Q = une o渗透流速V:是假设水流通过整个岩层断面(骨架+空隙)时所具有的虚拟的平均流速。o意义:研究水量时,只考虑水流通过的总量与平均流速,而不去追踪实际水质点的运移轨迹简化的研究。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过水断面与实际过水断面: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2. 水力坡度(水力坡度(I)()(hydraulic gradient) 水力学中水力梯度(J):单位距离上的水头损失 是沿渗流途径上的水头损失与相应的渗流长度之比o水在空隙中运动时,必须克服水与隙壁以及流动快慢不同的质点之间的摩擦阻
9、力(这种摩擦阻力随地下水流速增加而增大),从而消耗机械能,造成水头损失。 o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将水力梯度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水力梯度(I)从达西公式: V = KI 来看:当I 增大时,V 也愈大;即流速V 愈大,单位渗流途径上损失的能量也愈大;反过来,水力梯度I愈大时,驱动水流运动与速度也愈大注意:水头损失一定要与渗流途径相对应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o渗透系数K-水力传导率o定义: 水力梯度为I =1 时的渗透流速(V=KI)具有速度量纲L2 T-1。由公式V
10、 = K I 分析: 当I一定时,岩层的K 愈大,则V 也愈大, Q 大因此,渗透系数K 是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渗透系数Kp影响因素:以松散岩石等径孔隙为例来分析 水的重率; 动力粘滞系数 因素包括:孔隙大小多少;颗粒大小;分选程度;p从公式即得出: K与岩石性质有关K (d02,ne) 与流体物理性质有关K (/)p用途: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用于地下水资源评价。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4. 适用范围:p层流:雷诺数层流:雷诺数Re2000-3000 p达西定律适用范围:达西定律适用范围:Re1-10之间某一数值的层流运动之间某一数值的层流运动3.2 达西定律达西定
11、律五、五、达西定律达西定律应用应用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设设x (0,L), 并对应的测压水位为并对应的测压水位为h,根据上式可写成如下两式:根据上式可写成如下两式:结论:均质水平等厚承压含水层的测压曲线是结论:均质水平等厚承压含水层的测压曲线是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 结论结论: 均质水平潜水含水层的侵润曲线是均质水平潜水含水层的侵润曲线是3.3 流流 网网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 等水位(压)线等水位(压)线潜水位(测压水位)相等的各点潜水位(测压水位)相等的各点 的连线,称为等水位(压)线。的连线,称为等水位(压)线。2. 流线流线
12、渗流场中某一瞬间的一条曲线,曲线上各水渗流场中某一瞬间的一条曲线,曲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间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质点在此瞬间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3. 流网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和流线所组成的网络。等水头线和流线所组成的网络。3.3 流流 网网二、渗流场性质二、渗流场性质(一)渗流场介质类型(一)渗流场介质类型 均质均质非均质;各向同性非均质;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各向异性l 均质岩层均质岩层渗流场中所有点都具有相同参数(渗流场中所有点都具有相同参数(K)的岩层。)的岩层。l 非均质岩层非均质岩层渗流场中所有点不都具有相同参数的岩层,渗透系
13、数渗流场中所有点不都具有相同参数的岩层,渗透系数K=K(x,y,z),为坐标的函数。,为坐标的函数。l 各向同性岩层各向同性岩层渗流场中某一点的渗透系数不取决于方向,即不管渗流场中某一点的渗透系数不取决于方向,即不管渗流方向如何都具有相同渗透系数的岩层。渗流方向如何都具有相同渗透系数的岩层。l 各向异性岩层各向异性岩层渗流场中某一点的渗透系数取决于方向,渗透系数渗流场中某一点的渗透系数取决于方向,渗透系数随渗流方向不同而不同的岩层。随渗流方向不同而不同的岩层。3.3 流流 网网(二)渗流场边界类型(二)渗流场边界类型 边界:边界:定水头边界、隔水边界、地下水面边界定水头边界、隔水边界、地下水面
14、边界。l 河渠的湿周为等水头线河渠的湿周为等水头线l 平行隔水边界为流线平行隔水边界为流线l 地下水面无补排时为流线地下水面无补排时为流线l 流线由源指向汇流线由源指向汇3.3 流流 网网等水头线、流线与各类边界的关系等水头线、流线与各类边界的关系流线跟等水头线正交流线跟等水头线正交;(2) 注意流场的边界类型和补给排注意流场的边界类型和补给排泄特征泄特征; (3) 等水头线越密说明水力梯度越等水头线越密说明水力梯度越大;流线越密说明地下水径流越强;大;流线越密说明地下水径流越强;(4) 潜水面可能是流连,也可能不是流潜水面可能是流连,也可能不是流线线3.3 流流 网网三、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
15、流网特征三、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流网特征(一)(一) 流网形态流网形态 地下水沿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运动(垂直于等水头线方向),流地下水沿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运动(垂直于等水头线方向),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3.3 流流 网网(二)(二) 流网绘制方法流网绘制方法(1)确定分流线:流线由源指向汇,流线趋向可初步确定;)确定分流线:流线由源指向汇,流线趋向可初步确定; 分流线相当于隔水边界。分流线相当于隔水边界。 (2)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绘制的流线或等水头线)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绘制的流线或等水头线 a. 定水头边界:相当于等水头线,等水头面。定水头边界:相当于等
16、水头线,等水头面。 b. 隔水边界:相当于流线。隔水边界:相当于流线。 c. 潜水面边界:无入渗补给时为流线潜水面边界:无入渗补给时为流线 有入渗补给时,水面即不是流线也不为等水头线有入渗补给时,水面即不是流线也不为等水头线 (3)按照)按照“正交正交”原则,等间距内插其它的流线或等水头线。原则,等间距内插其它的流线或等水头线。3.3 流流 网网河间地块流网河间地块流网河间地块流网河间地块流网水文地质信息:水文地质信息:1.由分水岭到河谷,流向从由分水岭到河谷,流向从由上向下到接近水平再向上;由上向下到接近水平再向上;2.在分水岭地带打井,井中在分水岭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降低;河水位
17、随井深加大而降低;河谷地带井水位则随井深加大谷地带井水位则随井深加大而抬升;而抬升;3.由分水岭到河谷,流线愈由分水岭到河谷,流线愈密集,流量增大,地下径流密集,流量增大,地下径流加强;加强;4.由地表向深部,地下径流由地表向深部,地下径流减弱;减弱;5.由分水岭出发的流线,渗由分水岭出发的流线,渗透途径最长,平均水力梯度透途径最长,平均水力梯度最小,地下径流交替最弱,最小,地下径流交替最弱,近流线末端河谷下方,地下近流线末端河谷下方,地下水的矿化度最高。水的矿化度最高。3.3 流流 网网四、层状非均质中的流网四、层状非均质中的流网 层状非均质介质是指介质场内各岩层内部渗透性层状非均质介质是指
18、介质场内各岩层内部渗透性为均质各向同性,但不同层介质的渗透性不同。水流为均质各向同性,但不同层介质的渗透性不同。水流折射定律:折射定律:式中:式中:K1-地下水流入岩层(地下水流入岩层(K1层)的渗透系数;层)的渗透系数; K2-地下水流出岩层(地下水流出岩层(K2层)的渗透系数;层)的渗透系数; 1-地下水流向与流入岩层(地下水流向与流入岩层(K1层)层界法线之层)层界法线之间的夹角间的夹角() ;2-地下水流向与流出岩层(地下水流向与流出岩层(K2层)层界法线之层)层界法线之间的夹角间的夹角() 。2121tantanKK层状非均质介层状非均质介质中的流网质中的流网(a)等水头线间隔)等水头线间隔分布一致,分布一致,2层中的层中的流线是流线是1层中的层中的3倍,倍,更多的流线通过渗透更多的流线通过渗透性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3)第15课 陈情表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5
- 18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第3课时Listening (p.24),Speaking (p.27) 教案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二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llo Part B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Module 9 Unit 1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第二课时 国家机关的产生(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11《军神》(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4节《俄罗斯》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12 慧眼看交通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幼儿园小班社会课件:《小猴借玩具》
- DL-T5181-2017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 【信息技术】组建无线局域网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 2023年全国护理技能大赛理论备考试题库(多选题)
- MOOC 电路基础-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灭火设备:洗手间灭火系统及其他
- 银发经济市场分析报告
- 枕颈椎管椎间盘狭窄个案护理
- 快乐与人分享课件
- 养老托育服务发展分析报告
- 煤矿反三违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