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复习纲要填空:汉代散文史传散文,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西汉贾谊),论贵粟梳(西汉 晁错),新语(西汉陆贾)。东汉政论散文:包括王充论衡一书以 疾虚妄为宗旨,是论辩性著作, 是一部实论型散文,王符潜夫论愤世嫉俗之作,对当代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及不合理的制度多有指斥。仲长统昌言碑文游记:蔡邕郭有道碑陈太丘碑马第伯封禅仪记(现今见 到的最早游记)。书信体散文: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报仁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抒情散文,叙事说理散文)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王符,仲长统。汉赋赋的
2、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骚体赋,高祖初到汉武帝初,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淮南 小山招隐士第二, 汉大赋,汉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司马相如子虚 赋上林赋东方朔答客难王褒洞萧赋杨雄甘泉赋班固两 都赋张衡二京赋第三,抒情小赋,东汉中叶以后张衡归田赋蔡2邕述行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七发是七体的开山之作东汉辞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东汉)述行赋:刘歆遂初赋班彪北征赋蔡邕述行赋(东汉)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西汉)扬雄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扬赋,他的蜀都赋是后世京都赋之先声。司马迁生平:壮岁漫游;泣受父命;李陵之祸;发愤著书史记体例:纪传体通史,十二本纪(帝王史),十表(诸侯史
3、),八书(专门史),三十世家(贵族史),七十列传(人物传记,最有文学价值)共 130130 篇。其中最具文学色彩的是:本纪,世家,列传司马迁修史的宗旨 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体例: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赵晔吴越春秋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袁康,吴平越绝书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汉乐府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 ,共十二类, 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合歌辞,清商歌辞,舞曲 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
4、乐府辞,两汉乐府 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不是民歌)鼓吹歌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相和歌辞数量最多。三曹七子: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璃, 应場,刘桢。3曹操的乐府诗较多的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壮志。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燕歌行写了一个 女子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曲,深婉感人。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骨气奇高,词 采华茂。王粲,代表作七哀诗,或写汉末战乱,或写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 慨。诗风,感
5、情深沉,慷慨悲壮。刘祯的诗一类是答赠诗(赠从弟写 了对其从弟的赞美),一类是游乐诗。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徭役对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阮璃驾出北郭门行(描写一孤儿遭受后母虐待的情状)徐幹室思诗 蔡文姬悲愤诗五言叙事诗的最高峰,文人五言长篇叙事诗。孔雀东 南飞是民间五言长篇叙事诗夜中不能寐艺术特色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陵、王戎及阮咸代表作家(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张协、张载、张亢、陆机、陆云、潘岳、 潘尼、左思左思:三都赋“洛阳纸贵”咏史开创了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太康诗风: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东晋玄言诗的特点: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陶诗的题材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
6、,行役诗,赠答诗3.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主要保存在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主 要有吴歌 326326 首和西曲 142142 首还有一类神弦歌 1818 首)、杂歌歌辞、杂歌 谣辞。代表作西洲曲;北朝民歌代表作木兰辞保存在梁乐府诗 集* *横吹曲辞鼓角横吹曲45.南北朝小说:古代小说的两个系统: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魏晋南北 朝小说分为志人小说(轶事小说、笔记小说)和志怪小说志怪小说代表 作,东晋干宝(鬼神怪异)搜神记(地理博物)张华博物志; 志人小说代表作,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邯郸淳笑林东晋西京 杂记9.庾信:诗歌创作转变,4242 岁出使西魏并流寓北方为标志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供君王消遣娱乐
7、,思想内容清浅单薄题材基本上不出花鸟风月、醇 酒美人、歌声舞影。后期,感伤事变,魂牵故国;叹恨羁旅,忧嗟身世。1.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魏曹丕 典论论文 陆机 文赋刘勰文 心雕龙锺嵘诗品萧统文选徐陵玉台新咏2.文学自觉地标志: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 形成独立的一个门类; 文学的各种体裁有比较细致的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有了比较明 确的认识;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明解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萧统编的文选,这些诗作者姓名失传,时代 又不能确定,但是作品风格相近,被视为一个整体,总题为古诗十九首, 后世延名不改,内容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抒写相思离别,一是抒写失志伤 时之感,带有浓厚的伤感
8、情绪。建安风骨:是建安时期诗歌的一种独特风格和特色,所谓风骨,是指作品 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当时代表作家如三 曹七子,他们的创作继承了汉乐府叙事和古诗十九首抒情的传统,将描写 社会动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建立不朽功业这三种强烈感情结合在一起, 形成悲凉感慨刚健有力, 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现实与抒情有力结合, 这种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创作原则和审美特征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 安风力。1.永明体:南朝齐梁时期形成发展的一种与古体诗相对的新体诗。因其最 初形成与齐5武帝永明年间,所以又称永明体。特点是讲求声律、对偶周顒 发现了汉字的四声。著名诗人沈约根据双声叠韵和四声来
9、研究诗句中的声 韵调的配合,指出八种应该避免的声韵上的毛病,即“八病”。要求达到“一简之内,音律尽殊,两句之中, 轻重悉异”,形成具有格律的新诗体, 对唐近体诗、辞赋、骈文以及词曲产生影响。2.宫体诗:南朝粱陈时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新流派。宫体诗之称始于梁简文 帝萧纲“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号曰宫体。宫体诗是永 明体描写宫廷生活,尤其是描写女性题材,也有咏物题材。突出的艺术特 征是讲求声律、对偶。辞藻华艳,风格清靡柔弱,但在诗的艺术技巧、形 式、格律等方面有一定贡献。影响一直延续到唐,经初唐四杰和陈子昂抨 击才被逐出诗坛。玄言诗:玄,幽远。玄言诗是一种宣扬老庄哲学,兼及佛理的诗。西晋
10、末 到东晋盛行。永嘉年间,推崇黄老哲学,崇尚玄理。当时,诗歌玄理淹没 了辞采,语言平淡,索然无味,内容是分行的哲学讲义,徒具诗歌形式。 这种诗风泛滥百余年,直到谢灵运山水诗出现才将其逐出诗坛。乐府:乐,音乐,府,官府,是古代管理音乐的机构,两汉以后,人们就 把乐府创作和收集的歌诗也叫乐府,就是乐府诗歌的简称,这样,乐府由 音乐机构名变成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解答: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总特点:一,融情入景,情景相生,善于通过生活情节 和场景抒发内心感受。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达到言尽旨远,语短情长,含蓄 蕴藉的余味无穷的境界。二,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被刘勰誉 为五言之冠冕。阮籍诗的总风格:隐约
11、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 归去难求。这是由时代与身世决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 仕乱朝,常恐遭祸,处6世极为谨慎,作诗不敢直言,常借比兴,象征的手 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是借古讽今,或是借游仙讽刺世俗,或是 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但就诗歌精神而言,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 一脉相承,抒发理想抱负的声音减弱,更多抒发在司马集团压迫下的愤懑 和抗议。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 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左思的咏史,陶渊明的杂诗,饮酒, 庾信的拟咏怀,陈子昂,张九龄的感遇,李白的古风。继承诗经,古诗十 九首,建安,传统,在
12、运用五言诗讽喻和抒情方面取得较高成就,给处于 黑暗统治的作家开创先河,也使五言诗完全脱离乐府阶段。4.南北朝民歌艺术特色对比:南朝民歌内容比较狭窄,多数是情歌;体制短小,多为五言;清丽缠绵的情歌,与江南优美的环境和充裕的经济条件 有直接关系。吴歌多为女性吟唱内容表现爱情的渴望,或记得爱情的欢乐, 或相思之苦, 或坚贞不渝的爱情; 语言清新自然, 大量运用双关。 一是同 音异字, 如“藕”双关“偶”、“丝”双关“思”一是同音同字“布匹”双关“匹偶”。北朝民歌数量不多,内容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反映 北方游牧生活,描绘草原辽阔壮美如敕勒歌;豪侠尚武精神;反映战 争;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爱情和婚姻
13、。粗犷豪放,反映北方动乱不安的 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风习。体裁广泛,有丰富社会内容;感情真率,风格 豪放刚健;五言四句,还有七言四句,对七绝产生促进作用。6.志怪小说影响:人物刻画、细节描写、叙事语言运用方面为唐传奇写作7积累经验;唐以后始终有志怪一类聊斋志异是这类小说的高峰;题材处理上能抓住故事最突出部分,寥寥数语就突出主题,具有简短精悍的特点。宋以后的话本、戏曲取材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很多。8.鲍照总特点: 俊逸豪放,奇矫凌厉。“泻水置平地”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消愁,悲歌为泻愁, 不敢言者添愁。沈德潜“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平淡外表下蕴含 激情奔放的情感。“对案不能食”首四
14、句情绪慷慨,悲愤难抑。拔剑击柱,仰天长叹,悲愤 满怀,因为有志难伸。中六句以轻松的口吻表达罢官之后的天伦之乐,轻 松背后隐含着无可奈何的悲哀。末两句故作旷达之语,既有孤寒之士的人 生隐痛,也有讽刺权贵的意味。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代表着 汉士的强烈呼声。诗歌贡献: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诗体为主的歌行体;丰富的内容 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并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还可以自由换韵,为七 言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鲍照后经南朝诗人的努力,唐代王昌龄、岑参、李白等七言大家,使七言诗最终取得与五言诗并驾齐驱的地位,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种定性形式左思咏史发展了班固的咏史题材:a.a.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15、借古讽今左思以前的咏史诗就史写史,少有主观情感。左思咏史诗在史与情的关系上 名为咏史实为咏怀,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古今关系上,借古讽今,形 成所谓左思风力。b.b.错综史实,连类引喻。班固写一人一事,左思在题目 上沿袭班固,内容却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不是一人一事,而是多人 多事,表现一个中心,形成咏史诗的体式 c.c.史实己意,先明后暗,错综写出。或先抒己意,史实证之,或先述史实,以己意断之;先抒己意,史实 暗合;或止8述史事,而已意默寓。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的区别 :一,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 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二,正始文学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 减少了,抒写个人
16、忧愤的诗歌增多了。三,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 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7.志人小说艺术特征:1 1、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2 2、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 然纸上;3 3、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 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4 4、则是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5 5、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神态 解答分析:史记的艺术特点(人物刻画)以李将军列传和项羽本纪为例一,所收人物非常广泛,并且都刻画的栩栩如生。二,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a
17、 a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能准确把握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许多人物形象的个性非常突出,李将军列传中描写李广的高超射艺。B B 司马迁在表现人物时,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 方面的因素,给以恰如其分的表现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c c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 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三,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使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 面的性格特征。四,司马迁全面的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 丰富性,复杂性,有的是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
18、 有的则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9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一、善意抓住历史人物一生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来突出他的主要性格特 征。本文就写了项羽一生的三件大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淋漓 尽致的刻画了项羽的主要性格特征。1 1、写他叱咤风云摧毁秦军主力,成为英雄人物,2 2、写他天真坦率,缺乏政治头脑 3 3、写他慷慨别姬,从容自 杀,至死不改的英雄形象。二、善于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司马 迁写人物具体的写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鸿 门宴就是结构完整曲折,通过紧张复杂的情节,成功揭示了不同人物的不 同性格。三、运用反衬,对照,映带手
19、法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用刘邦的 狡诈,权谋和项羽怒直,天真对照,用宋义的怯弱自私衬托项羽的勇敢忠 直。四、运用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 把某一人物的部分材料不在本传中写, 而是移植到其他人物传记中写。如本文集中一切重要事件,突出了项羽英 雄形象,对他的缺点错误放在别人的传记中写。五、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 的语言。对话语言力求表现人物的性格,不同性格有不同语言,每个人物 说的话都和性格,身份,心理状态一致。如鸿门宴上刘邦奉承项羽之后,项羽马上把曹伤供出,典型的项羽性格。李将军列传艺术特色:一,围绕写作意图选择材料。李广与匈奴大小战争七十余次,可供选择的 例子很多,而作者只选择四次劳而无功的战例,表现李
20、广悲剧一生。上郡 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卫青出击匈奴。前三次表现了他非 凡胆略和超人智谋。后三次又是李广屡建战功,反而受罚,强烈表达了他 的才能与功绩与遭遇拮据之间的反差,借此作者表达对朝廷赏罚不公,刻 薄寡恩的抗议批评。二,用赋予特征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文中通过正面 描写突出他的机智勇敢,骁勇善战,如以百骑对匈奴数千骑战斗场面的描 写,此外还从侧面来衬托他的形象。此外作者还精选了一些典型细节,刻 画人物性格。如射石,来表现他的善射,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这样 的细节是李广特有的,10写出了他独特的特性。三,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性 格。文中多处用了对比手法来烘托李广的形象,显示出他
21、独特的风采。作 者以匈奴射雕手与李广对比,突出李广的神射。与程不诚对比,表现李广 治军简易的特点。于部下吏仕对比,突出表现李广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 与李蔡对比,揭示了李广悲愤自杀的根本原因。篇末李广受百姓和士卒的 爱戴和怀念,与统治者对李广的破坏也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揭露汉朝 政治的黑暗腐败。苏武传的艺术特点:一,主题突出,详略得当。苏武一生活了八十多岁,可写的事很多,为了 突出他的民族气节,文章集中叙写了他出使匈奴的前前后后,其他则一笔带过。写出使匈奴的事迹也不面面俱到。重点写了四件事,卫律逼降,幽 囚大窖,北海牧羊,李陵劝降。其他则简略交代。二,通过人物的语言行 动和具有特征性的典型细节
22、刻画人物的性格,写卫律逼降,武不动,表现 了苏武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情感,写卫律富贵诱降,武不应,并指责卫 律的狼子野心,表现了叛国求荣者的无比轻蔑,写苏武牧羊,展示了他对 祖国的至诚和坚贞的民族气节。 三,运用对比,陪衬手法,突出苏武形象,文中卫律李陵两位降将,对苏武起了陪衬运用,突出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品 格,李陵劝降陪衬作用尤为突出,李陵以故人身份来到北海,设宴款待苏 武,席间以个人恩怨,得失打动苏武,而苏武以君臣,国家大义感动李陵, 李陵的羞愧和泪水有力的衬托了苏武的崇高形象,此外文中的一些次要的 人物,如张胜也对苏武起了对比,衬托运用。3.乐府作品艺术特色:陌上桑构思巧妙,富有喜剧色彩。
23、主题在于暴露使君的荒淫无耻,但描写重点 却在秦罗敷11描写她的美丽、机智、不畏权势、不慕富贵的高尚品格,使使 君处于可笑地位,成为被讥讽的对象显出人民的志气,构成强烈的戏剧性 冲突。侧面烘托,铺叙描写。避开对秦罗敷体态、容貌的直接描写,而 是夸耀她的服饰、器具,铺叙四种人,见到她的以后的惊讶自失,从侧面 烘托。这样写没有勾画出具体的容貌,但从服饰的高洁,谁也不怀疑她惊 人的美貌,为我们的想象留下足够的空间。这种写法使她的美貌达到尽善 尽美的地步。运用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全诗三段,两段就有对话构成, 对话不仅交代情节发展,生动展示了人物性格。诗中她的机智、勇敢、随 机应变的性格就是从对话中体现出来
24、的。浪漫的夸张。描写罗敷的美貌 和夸夫的内容大大超越了现实可能,作者出于对这一人物的热爱而进行的 大胆夸张,非违背现实。采用民歌中常用的“集众美于一身”的手法,尽 可能把她的形象塑造的完美无缺给人深刻印象。还使整首诗显得诙谐有 趣,富有喜剧意味和浪漫色彩。东门行前半写丈夫出而复返,反而复出的行动,表现他复杂行动矛盾,展现他 从犹豫到反抗的思想转变。后半段通过对话展开夫妻间一场冲突妻子出于 对丈夫的爱和命运的担忧,不愿让丈夫铤而走险,表现出逆来顺受、安分 守己的性格,这与丈夫的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形成鲜明对照把丈夫的性格 烘托得十分突出。一刚一柔,一坚定一温顺。第三者叙述,有情节、对 话、行动描写
25、,又有复杂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相当鲜明,是一篇优秀的叙 事诗。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一,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他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婉转, 反复低徊。许多诗篇以起兴发端,很少一开始舒明情理涉江采芙蓉选 择才芳条鲜花赠情侣的情节,作者或临春草,或眼望明月,有这些具体意 象引发事端古诗十九首以叙事发端,自然转为抒情,水到渠成,抑扬 有致二,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12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 境界。明月何皎皎展现的都是典型的意境,游子夜晚独宿,以夜景衬 托游子思乡之情,作品是写实之作,但意境却是如梦如幻,朦胧深沉。三, 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
26、晓 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锺嵘诗品称“惊 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诗中化用典故,却不给人以晦涩生硬之感,迢迢牵牛星“迢迢”“皎皎”叠字妙用客从远方来双关自然相容,得乐府神韵。行行重行行艺术特点:这是一首表现思妇思念远行丈夫的缠绵情感的诗篇。诗中思妇的埋怨、慨叹、猜疑、思念、宽解都是刻骨铭心的思念引起的,展现了思妇复杂心 情全诗没有思念二字,但思念之情表现的相当感人最后去安慰自己努力进 餐、善自保重,这是一种欲说还休,强作宽解的做法,正说明了忧愁难以 摆脱。运用回环复沓反复咏叹的手法抒发了不可摆脱的相思之情。诗中 作者是用了好多相同相近的句式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乡思如“相去万
27、余 里”与“道路阻且长”“相去日已远”与“岁月忽已晚”“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迢迢牵牛星艺术特点: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天上的双星及爱情传说最容易 触动闺阁中彻夜难眠的思妇的离愁别恨。此诗表面写织女的愁思,实际句 句在抒发思妇的离恨,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表达了恩爱夫妻的情 思。二,出色的景物描写。三,大量使用叠字,全诗十句,其中六句使用 了叠字,既增加了节奏的美感,音韵的协调,又表达了恩爱夫妻的情思。3.对比曹植前后两期内容艺术特点和风格:13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他的理想和报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
28、篇, 寄托了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曹植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可分为四 类,第一,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写出了恶势力 的强大,朋友的无辜受害以及以及的无能为力。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 寓身世,表白心迹。如,美女篇,杂诗等,都是抒发自己的失意。第三类, 是述志诗。第四类,是游仙诗。联系前后分析,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他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是三曹之冠冕,骨气 奇高指曹植前后期的诗歌都有崇高的思想内容。,词采华茂,曹植是第一 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 蕴含着楚
29、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 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首先,他的五言诗脱胎于汉乐府,但又有很 大的创造和发展,首先有了鲜明的个性,他能灵活运用乐府形式抒写自己 的感情,无论悲壮,热烈,愤慨,哀怨,各种不同的感情,他都能运用五 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乐府以叙事为主转向抒情为主,这是他对乐府诗 的一大发展。其次,曹植改变了汉乐府古朴的语言风格,他的诗词藻丰富 华丽,注重艺术表现技巧,善于运用比喻安排警句,以及讲究对偶,讲究 炼字。4.曹操短歌行艺术特点:a.a.感情低昂回旋,淋漓尽致。开篇情绪伤感表达功业未就人才尚未到来的 苦闷,随后对贤士给予厚望,情绪高涨“明明如月
30、”四句又表现求贤不得 的忧虑。接着,设想嘉宾好友到来,自己设宴款待,心情又乐观起来,全 诗把现实和想象交错起来时而实写时而虚写,几经回旋,将作者起伏不平 的心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b.b.生动形象的14比喻本诗抒发求贤、爱贤的情感比较抽象因此多处使用比喻如“朝露”比喻人生短暂,显示出求贤的紧 迫感“乌鸦南飞”比喻泽主而投的贤士“明明如月”比喻愁思,“周公” 自比表现地贤士的热忱欢迎,一系列比喻把作者求贤若渴的情意真切而生 动地抒发主来 C.C.使用典故,化用成句,贴切自然。诗中“周公吐脯”贴切 的运用敞露了作者礼贤下士的阔达胸襟和对天下归心的殷切期盼“青青子 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
31、苹”出自诗经,借以表达自己对贤士 的思念礼遇,与上下文切合无间,显示出作者活学活用古诗的深厚功底, 毫无浮躁痕迹。3.咏史艺术特点:a.a. 对比手法。苗与松,一上一下,一长一短;世胄与英俊,一高一低,金 张与冯唐。这些对比反差越大, 对照越鲜明,越能突出用人制度的不合理。b.b. 借汉事言晋事,借古讽今诗中的人物都是汉朝的人作者借史咏怀抒发自 己对门阀制度的不满 c.c.笔力雄健,语言直率质朴陶渊明诗歌艺术特点(田园 + +咏史+ +咏怀)及思想:艺术特点,a.a.率真自然,不存名利之心,润物无声。他作诗不存驰誉之心, 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无矫饰。陶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记
32、录内心细微的波澜,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 折结构,纯是自然流露 b.b.情景交融,写意,重在写心。不追求物象的形似, 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 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写人所未必舞出的道 理, 如: 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 c.c.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 要的意义和久而弥醇的诗味。d.d.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他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等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 策。e.e.似不15炼实极炼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结合归园田居)思想:谙熟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3737 处。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但不拘守儒
33、家经典章句, 显得通脱不拘泥,还深受老庄哲学影响、魏晋玄学的影响。a.a.安贫乐道,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绝不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不鄙视出仕而是不同流合污。b.b.崇尚自然,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的本性,“质性自然”。陶渊明崇尚自然 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而一 贯的哲学。大谢山水诗总特点:1 1、富丽精工 2 2、追求声色 3 3、极貌以写物,尚巧似 4 4、 名章警句谢灵运与陶渊明山水诗的不同 :谢诗和陶诗山水诗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从写意到摹像。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像占从属地位。谢灵运诗中山姿水态占据主导地 位。山水本身就有声有色,形象
34、逼真,讲求声色是必要的,在大榭诗中声 色、夜色、风光、鸟声、风声、水声、花色都有声色之光。追求“极貌以 写物” “尚巧似”尽量捕捉山水的客观美, 不遗余力的勾勒描绘把他们一 一真实再现出来。 如“春晚绿野秀, 岩告白云屯”一句对自然的观察与体 验十分细致,刻画也相当精妙“绿野秀”“白云屯”颜色搭配鲜丽印象深刻。在结构上大榭多名章迥句,谢诗不乏名句但绝少名篇,前半写景后半 谈玄总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写景先述出游次写见闻像旅行日记,但佳句名 句无不显示这高超的描摹技巧“池塘生春草”语言工整简练,境界清新自 然,如一幅生动的图画,浑然天成。谢诗不想陶诗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 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注
35、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并且独立于诗人 性情之外很难达到陶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陶诗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 绮丽。描写景物往往是最平常事物如鸡犬、村舍、桑麻一切如是说来没有 什么奇特之处,少用华丽的辞藻、 夸张手法,只用白描,如“种豆南山下” 是大16白话但放在全诗中就能平淡中见绮丽。陶诗,情、景、事、理浑融。 陶诗叙事透过平常之物,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笔下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不是寻常之物,即是客 观的又体现主观感情与个性,即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饮酒中前四句讲“心”与“地”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环境的关系,“心远”就能避免尘世喧嚣。归鸟在心中构成一片美景,蕴含人
36、生真谛。陶诗说理是在生活中体 验到的,并用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先出来取得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 果。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诗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 发挥语言的启发性, 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谢诗的诗歌语 言注重真实性,发挥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描写实景的效果,采用工笔 细致刻画,他对自然细心观察力图真实再现自然的美。文心雕龙“对谢诗语言作出评价”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 穷力而追新”全篇对偶情景上尽力刻画形貌用词尽力追去新意,但过分追 求新奇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语多生撰,非注莫解其词,非疏莫通其意”的 现象。陶诗的语言似不加锤炼实是级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车协议合同模板
- 房屋购买合同和协议
- 正式的结婚协议合同
- 货车管理协议合同
- 新增合同补充协议
- 超市股份协议合同
- 学习培训合同管理制度
- 学校对外协议、合同法制审查制度
- 初三英语教学反思篇
- 营销顾问合同范本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完美的图形)教学课件(第1课时)
- 2022新能源光伏发电工程竣工决算报告模板
- 2023超星尔雅《创新创业》答案
- 110kV变电站短路电流计算书
- 船舶带缆知识学习
- 群文阅读指导课-二年级《一个一个连下去》课件
-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免疫学检验课件)
-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全面地476种食物升糖指数一览表
- 自然交易理论基础与进阶(自然交易理论丛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