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4篇囚绿记教案 篇1学习目标:1、读一读2、画一画3、说一说4、赏一赏重点和难点1、掌握象征的写法。2、体会作者在行文中所表达的向往光明、顽强斗争的精神。学习过程:一、 导入:你喜欢绿色吗? 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绿色?二、朗读课文,圈点批注1、用“.”圈出文中生字、难字;2、用“O”在段首圈写出段落序号;3、用“”在文中画出直接描写常春藤的语句;4、用“【】”批注表现常春藤特点的内容。三、整体感知: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四、理清层次在文中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寻绿(1 - 4
2、)赏绿(5 - 7)囚绿(8 -12)放绿( 13)怀绿( 14)五、研读课文:1、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点2、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这说明了什么?六、探究写法;1、【知识链接】 陆蠡其人:(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年仅34岁。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陆蠡其时其文: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
3、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困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发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2、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七、拓展延伸:1、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2、观赏名人事例及视频,激发正能量。囚绿记教案 篇2【学习目标】1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2学习从品味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3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重点难点】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2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学法指导】批注法与讨论法【知识链接】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现代
4、散文家、翻译家。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做过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上海沦陷后,继续留在上海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后被日本宪兵逮捕,惨遭杀害,时年34岁。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善于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关注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出版的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和囚绿记。【学习过程】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pi见涸辙移徙急不xi择婆su猗郁 蕈菌y苗助长(2)将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句画上横线,并仔细朗读体会。二、能力提升(一)初读课
5、文,整体感知。为什么要“囚绿”?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各写了什么?请理清下列线索,并划分结构层次。绿绿绿绿(二)研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1、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请用下列的方式研读课文。从字词的妙用、句子的修辞方法、句子的表达方式(抒情)等多方面赏析本文优美的语言并记下你的阅读体验,做旁批。(不少于四条)2、先独立思考,思考不出的问题可求助你的伙伴。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对囚绿的行为你是怎么理解的?说出你独到的想法。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结合当时的社
6、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三)拓展延伸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你认为礁石具有哪些特点?、诗中的哪个字你最欣赏?为什么?囚绿记教案 篇3知识与能力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2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3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模仿。过程与方法1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本文的内涵。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对绿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本
7、文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4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2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尤其注意节奏和语气的运用。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3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难点1理解绿的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教学突破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
8、组讨论我心中的绿。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将学生分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查找有关赞美绿的文章,并将本文与之进行比较;查找有关抗战前期中国历史的资料。2搜集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与本课在写法、语言上进行比较。学生准备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自己对于绿的认识,并与作者的认识进行比较;标出课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以便共同讨论。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赞美对象,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学步骤(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1以人们对绿的认识导入新课。2朗读教学,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3组织学生探究作者的用词技
9、巧。4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学生活动1进入新课学习。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3探究作者的用词技巧。4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并思考原因。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分钟)教师活动1提出上节课所学的有关散文的知识,并请学生回答。2总结学生的回答,从人们对绿的各种不同认识人手,导入新课。3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现代散文作家陆蠡及其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然后放囚绿记的朗读带,或者教师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4给学生34分钟时间默读课文,细细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学生活动1根据所学内容,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2积极发表自己对绿的认识和看法,如有的说绿象征声
10、睨,有的说绿象征希望,等等。3结合历史知识想象当时社会恶劣的历史环境,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交流自己对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认识;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及朗读技巧。4阅读课文,划出不能理解的字句,体会散文的意境。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活动1提出问题:这朝东的房间令人感到炎热,作者为什么还选择这朝东的房间?2让一位学生朗读第五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赞美绿的,又如何形容其对绿色的渴望的。3提问: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的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各自说明了绿色给人什么的感觉?4引导:作者是如此的爱绿,以致忽然有了一种自私的念头。作者为什么要
11、囚绿?请同学们思考。5提问: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作者有什么新的感受?作者的一片善意,为什么感觉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甚至恼怒它的固执?学生活动1思考问题,在课文中第四段找到答案: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2把文中作者赞美绿的句子找出来: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从中感受作者对绿的喜爱和深情。3回答教师的提问,结合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色是自然的颜色,更深地体会绿色给人的感觉。4带着问题阅读第八段,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作者太爱绿了,以致于想占有它。5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他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
12、方向,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它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好像病了的孩子。三、组织讨论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约分钟)教师活动善意有时候是具有危险和破坏性的。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代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善意有时是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的的看法,如父母的溺爱,等等。教学步骤(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复习上课时教学内容,进入新课。2分析作者对绿的感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3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的意义。4引导学生比较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的写作特点。学生活动1复习上课时所学知识,进入新课。2听讲,理解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
13、手法。3听讲,把握文章的主旨。4通过比较,了解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各自的写作特点。一、朗读本文,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的学习教师活动1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点名朗读等方式,以适当的节奏读散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由爱到囚的过程及其原因。学生活动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节所学的内容。2畅所欲言,结合生活知识和平时的阅读积累回答教师的问题。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教师活动1提问:作者为什么最后让绿囚恢复了自由,并且向他致以诚挚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2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引导分析,并总结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即由爱到囚再到释放并祝福的原因。3通过分析永不屈服
14、于黑暗的囚人,说明绿囚的象征意义。(可组织学生讨论)4提问:联系文章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活动1展开讨论,回答:作者要走了;作者太爱绿了;作者被它的不屈服感动了。2通过教师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感受其变化的原因。3讨论绿囚的象征意义,如代表了当时不怕任何黑暗势力的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作者也被这种精神所折服)4讨论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三、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教师活动1分析本文作者的语言特点,结合学生难以理解的字句进行分析说明。2总结全文,对于叙事散文的一般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与抒情散文进
15、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其区别。学生活动1结合教师的分析,理解课文的重点字句,把握本文的语言特点。2把本文与以前学的散文进行比较,加深对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写作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本节总结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两枝碧绿的长青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这囚进屋里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却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真诚祝福它繁茂苍绿。课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
16、光明的内心的表露。作者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启人联想,让人寻味。散文意境常用曲笔,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思维空间,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教学探讨与反思通过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散文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散文知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发言,多发表观点。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朗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散文的意境美和内涵美。补充资料陆蠡(1908一1942),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
17、。他有三本散文集:海星,于1936年8月问世;竹刀(曾名溪名集),于1938年3月出版;19加年8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三个文集的共同特色是凝炼、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囚绿记教案 篇4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教学设想:1、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
18、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一常春藤盆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1、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耦合合成氨系统集成与技术经济评价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维修保养套餐销售代理居间服务合同
- 应急预案落地实施
- 科技行业的会计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个人向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终止条件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构桥梁建造与维护服务合同
- 游戏中心前台工作心得
- 工业园区综治工作中心上墙制度
- 二零二五版石料运输车辆运输责任保险合同范本6篇
- 进出口行业客户开发总结
- 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正式版)
- 2024年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垃圾桶创新设计说明书
- 蔚来汽车技术
- 浙教版劳动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智能衣服方案
- 李克勤红日标准粤语注音歌词
- 基于视觉的工业缺陷检测技术
- 军事英语词汇整理
- DB31-T 1440-2023 临床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 老客户维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