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林玳玳 林原 袁伦渠(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44)摘要:政府通过最低工资制度把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提高到市场均衡工资水平之上,从而改善这些劳动者的收入状况。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讨论了经济转型期中国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必要性,并对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经济转型;最低工资;和谐社会建设The Minimum Wage and Construction of Harmon
2、ious Society in China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Lin Daidai Lin Yuan Yuan Lunqu(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Abstract: The minimum wage is introduced by the government to raise the wage of low-skill workers above the equilibrium wage, and it c
3、an improve the income condition of these workers. The minimum wage will help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employees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China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 when labor supply exceeds labor deman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cessity of the minimum wage in
4、 China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inimum wag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policy makers on improving the minimum wage. Key words: Economic Transition; Minimum Wag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一、 经济转型期中国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必要性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诞生于1993年,其
5、初衷是为了“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劳动部,关于印发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的通知,1993.11.24。但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却招致了部分学者的批评,这些学者(张五常,2000;林行止,2002;薛兆丰,2004)认为最低工资制度会使得底层工人找不到工作,并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收入。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是否有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必要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从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者权益保护、最低工资制度与就业、最低工资制度与公平收入分配、最低工资制度与人力资本投资四个角度对经济转型期我国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一) 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是劳动者最基本的
6、权益。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力资源开始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配置,企业在工资决定中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劳资双方的力量存在差距,雇主凭借着对资本的所有权决定着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规则。在中国目前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底层低技能劳动者所获得的报酬有可能不足以维持其自身和所赡养家属基本生存的需要,政府有必要采取某种形式的保障政策对劳动者获取合理劳动报酬的权益给予保护。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通过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给予保护,如美国、法国、日本、西班牙、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英国等。也有一些国家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如德国、
7、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我国目前的集体谈判制度还很不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障劳动者报酬权益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了劳动者失业压力增加,劳资力量差距对比的进一步拉大,这决定了处于劳动力市场底层的劳动者无法采取联合的方式通过集体谈判保护自身权益。经济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决定了政府有必要采取最低工资立法的形式对收入分配进行调整,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二) 最低工资制度与就业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当最低工资制度施行后,劳动力的价格被强制地提高到其均衡水平之上,此时必然伴随着劳动力需求的降低和劳动力供给的提高,这将导致那
8、些低技能工人就业可能性的降低。但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垄断力量和摩擦(matching frictions)的存在使劳动力市场偏离了完全竞争状态。在存在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时,最低工资对企业的影响会有所不同,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有可能使垄断企业增加雇佣量(Stigler, George J. 1946)。而在存在摩擦的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使企业提供给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相应提高,在一些情况下失业水平会有所降低(Burdett,Kenneth,and Dale T. Mortensen, 1989)。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大量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因此有学者认为我国
9、具有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在此情况下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只会使低技能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无法实现维护低收入工人权益的意图。但是,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劳动力供给并非是无限供给,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在工资偏低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工不愿外出工作,因而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这说明,只有提高工资,才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政府有必要通过最低工资立法等手段对企业进行引导。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买方垄断,而一旦买方垄断企业面对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则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就可以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有助于降低买方垄断企业对低收入劳动者的剥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10、,同时又不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三) 最低工资制度与公平收入分配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迅速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343,1995年是0.389,2000年是0.417。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虽然存在不同版本,但共识是已达到或超过0.45。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事实已经威胁到社会和谐,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底层劳动者的收入尤其是广大农民工的收入长期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我国目前有数以亿记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大部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偏低。广东是农民工流入的大省,据广东团省委2002年的调查显示,有53.3%的农民工的月收入在400500
11、元之间 文武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理顺分配关系,曾牧野等主编市场经济与科学发展观,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8月,第172页。过去10年广东经济持续增长,外来青年民工对广东省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5%以上,但10年间广东农民工工资才增长了60多元钱,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工资是下降的。 郑功成:广东民工实际收入还不如十年前,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8日由于农民工始终处于劳动力市场的底层,施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并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有效提高这部分农民工的收入,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公平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状。(四) 最低工资制度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
12、资本投资是一种有支付能力要求的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投资中对劳动者技能提高有重要作用的教育与培训投资,决定支付能力大小的收入水平是制约教育与培训投资的重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需求方和制度性因素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的假设之一就是多数工人无法负担高额教育和专业培训成本,而不得不屈从于低技能职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技能的需求不断提升,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来说必然越来越低,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必然会越来越低,其人力资本形成变得更加困难。工资收入是大量低收入群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资金来源,而
13、最低工资制度是他们收入的保障。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偏低,最低工资只能勉强维持劳动者日常基本生活开销,少有投资在教育和培训方面,这就使得领取最低工资的劳动者本人及其下一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很难得到保障,自身素质无法得到提升。正如前文所述,领取最低工资的劳动者很大一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低工资使得很多农民工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遑论个人和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这会导致这些农民工因为劳动力素质一直没有提升在无法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时而再次回到农村,而他们的子女也会因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走上父辈的老路。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这部分低收入人群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
14、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二、 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现状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实施十余年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几经调整。但总体来说,我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本文将对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与平均工资、居民消费、人均GDP进行比较,以对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和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北京为例对经济转型期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从而从另一个视角审视目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合理性。同时,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简单的述评。(一) 经济转型期我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现状1 最低工资标准与平均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与平均工资的比值是判断最低工资标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
15、国家,其最低工资标准大多为平均工资的4060%,只有少部分国家最低工资与平均的工资的比值在40以下 根据Youcef Ghellab: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PAPERS(26) Minimum wages and youth unemployment 报告中Figure 1 Minimum wage compared to average wage in real terms (1989-1994)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of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和Table A1.1 Minimum wage fixing
16、 system in selected countries可知,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捷克、俄罗斯、波兰、乌克兰、阿尔巴尼亚等东欧转型国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比值在40以下,OECD国家如韩国(1994)、西班牙(1994)、英国、美国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比值在40以下。本文选取19942004年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数据,对这一期间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增长率和两者的比值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图1中可知,19942004十年间我国各省市最低工资的增长率均低于平均工资的增长率。这就导致了与1994年的情况相比,2004年全部省市的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比
17、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图2所示。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福建省,下降了37.9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小的是山东省,下降了2.65个百分点。1994年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在50以上的省市有22个,而2004年所有省市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值都下降到了50以下。1994年仅有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在40以下,而2004年仅有8个省市的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在40以上,其余21个省市的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均在40以下,北京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甚至达到了22.04%,是各个省市之中最低的,上海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也依然较低,为25.33%。显然,我国目前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值
18、要大大低于国际通行水平。图1 19942004年各省市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注: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数值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值计算。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 图2 1994、2004年各省市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比重注: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数值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值计算。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 2 最低工资标准与居民消费我国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因而最低工资标准应满足劳动者及其所赡养家属基本生活的需要。本文首先对19942004年各省市城市居民消费物价的增长情况和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情况进行
19、了比较分析。如图3所示,十年间各省市最低工资的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增长率,但高幅很小,平均高幅为5.5个百分点。其中福建的高幅最低,最低工资年均增长率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均增长率相比仅高出0.8个百分点。这表明在19942004的十年间,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各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没有得到增长,各省市按照最低工资标准领取劳动报酬的低收入劳动者购买力几乎没有得到提高。图3 19942004各省市最低工资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增长率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反映居民消费情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本文对最低工资标准与城镇居民家庭
20、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1994年,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的有山西、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河南、海南、陕西、青海九个省,其余各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均低于其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四个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其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的幅度最大,均超过了100,分别为-169.08、-134.51、-129.92、-111.78。而到了2004年,只有河北、山西、江苏、海南四个省的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其余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均低于其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且差值
21、进一步加大,差值在100以上的省增加为11个。对各省市最低工资的年均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的年均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在19942004十年间,最低工资的年均增长率略高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的年均增长率的省市有13个,其余省市最低工资的年均增长率均低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在最低工资标准本就很低的情况下,一部分按照最低工资标准领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相对于该地区的其他居民来说境况进一步恶化了。3 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GDP 本文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年增长率与人均GDP的年增长率进行比较,以判断各省市按照最低工资标准领取劳动报酬的
22、劳动者是否分享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如图4所示,19942004十年间各省市最低工资的年均增长率均低于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最低工资年均增长率低于人均GDP增长率5以上的省市为福建、河南、湖南、甘肃和青海,其低幅分别为8.79%、7.96%、6.03%、5.38%和5.1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按照最低工资标准领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未能及时分享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图4 19942004各省市最低工资与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二) 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北京为例对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由此可以判别出各个因素对我国目前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程度,从而从另一个视角审视
23、目前我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合理性。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从而分析灰色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对于一个参考序列 ,被比较序列,i=1,2,m,则称: (1)为序列和在第k点的关联系数, (0,1)为分辨系数,综合各点的关联系数,得两个序列的关联度为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而且计算量小,十分方便,更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 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等著,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041,灰色关联分析目前已在各类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参考国际惯例与劳
24、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1月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 本文分别选取以下因素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元),记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记为MS,以两个指标来反映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月平均工资(元),记为AV;城市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记为CP,以此来反映物价上涨情况;失业率(%),记为UE,以此来反映失业就业状况;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人),记为EB,以此来反映职工赡养家属情况;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万人),记为LE;人均GDP(元/年),记为GP,以此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工资标准记为MW。表1 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指标(1995
25、2004)年份居民每月消费性支出(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消费物价指数(以1994年为100)失业率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人)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人均GDP(元/人)1995418.31155678.67117.32.91.920966.5130851996477.45170798.25130.931.624472.9150441997544.32190918.25137.83.11.727601.4167351998580.902101023.75148.63.11.732325.6184781999624.882731148.17149.50.61.435151
26、.9198462000707.792801310.50154.80.81.440025.8224602001743.562851596.25159.61.21.445248.9255232002857.152901821.00156.71.41.447301.2284492003926.982902109.33157.01.41.4529933206120041016.702902472.83158.51.31.47782637058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62005,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线调查结果,北京劳动保障网, htm。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参考序列,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
27、人每月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职工月平均工资、城市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失业率、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社会劳动生产率、人均GDP作为比较序列,计算求得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灰色关联度矩阵表,如表2所示。表2 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灰色关联度矩阵表CSMSAVCPUEEBLEGPMW0.9557 0.9521 0.8361 0.8541 0.7044 0.7176 0.8747 0.9215 由关联度矩阵可知>>>>>>>上述计算结果动态地反映出19942005期间,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的关联度排序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
28、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社会劳动生产率、城市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失业率。这反映出在我国目前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中,更多的考虑到的是满足劳动者基本生存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随着经济发展而提高,与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和失业率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三) 最低工资制度执行现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1月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明确指出最低工资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但最低工资制度在某些地区的执行过程中却被大打折扣。一些企业以提供职工食宿为借口,使职工拿到手的工资低
29、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还有一些企业将加班费也算进最低工资,工人只有加班才能拿到高于最低工资的工资;更有一些企业随意克扣职工工资,职工所领到的工资远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而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对企业的这种违法行为进行有力的监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担心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会降低资本投资者的利润,影响资本投资者的热情,于是某些地方政府经常会采取牺牲雇工利益的方式来实现其自身和企业方的利益。在使得在这些违法企业工作的工人的处境类似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实行血汗工资制度的情景,这种境况的存在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三、 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是经济转型期我国和谐社会建
30、设的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一是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科学的测算,使最低工资标准能够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并使低收入劳动者能分享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最低工资规定虽然提出了几项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指标,并列举了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作为推荐方法,但对于这两种方法的规定不够明确。而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测算和调整本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时,也没有明示其决策所依据的方法、指标和数据。正如上文分析所指出,我国各省市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值要大大低于国际通行水平。我们应在实践中探索经济转型期最低工资标准的科学测算,使其在保障低收入劳动
31、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避免严重失业现象的出现。二是强化最低工资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民主参与,使劳动者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最低工资制度属于政府主导型模式,虽然最低工资规定第八条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研究拟订”,但在实践过程中广大劳动者的意见并没有被有效地吸纳。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我国的工会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工会的弱势和企业方代表的强势使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反映当地政府和企业主的意见,三方协商机制成为虚设,劳动者的意见被忽略了。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过程
32、中,应加大各种咨询机构和专家、学者尤其是底层直接受最低工资标准影响的劳动者对公共决策的参与力度,并保持这些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同时,要将最低工资制度的信息公开,使公众了解制定最低工资的背景、资料和理由、依据等,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从而使最低工资标准更为公正、合理,执行过程中遇到更小的阻力。三是强化对最低工资制度实施情况的监察,使最低工资制度得到切实的执行。针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我们亟需建设一个严密的包括日常监察在内的监察体系,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在各级劳动部门的领导下,构建各级工会及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法律监督网络,让个人、社会团体充分发挥各自
33、的优势,共同参与这个监督网络的建设。在这个网络中,劳动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行政管理和劳动监察,工会则利用各级基层组织,参与各级最低工资法律监督,而广大群众的社会督查可发挥疏而不漏的最后屏障作用。参考文献:【1】 韩兆洲,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广东省最低工资调研与统计测算模型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胡放之,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 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 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 刘军胜,苏海南,当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分析及政策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1【6】 郑功成,广东民工实际收入还不如十年前,中国青年报,2006.3.8【7】 文武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理顺分配关系,曾牧野等主编,市场经济与科学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享洗衣房租赁合同范本
- 店铺出售合同范本一
- 寄售采购合同范本
- 第三方抵押担保合同的内容
- 演艺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版土石方工程地质勘察与风险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购房尾款担保合同细则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管深加工与表面处理合同
- 2025版水果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改造合同2篇
- 2025版物业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合同3篇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2024-2025年校长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上讲话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教培行业研究系列(七):出国考培的再研究供需变化的新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