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七至十一章)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七至十一章)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七至十一章)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七至十一章)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七至十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第七章 力和运动力和运动一切物体在一切物体在_的时的时候候,总总保持保持_或或_.这就是著名的这就是著名的_定律定律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静止状态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态牛顿第一牛顿第一 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吗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吗?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以实验为基础以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经验总结前人的经验实验加推理实验加推理回顾:回顾:物体物体没有受到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受到力受到力的作用的作用原来静止原来静止原来运动原来运动保持静保持静止状态止状态将作匀速直将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线运动状态牛顿第牛顿第一定律一定律受到平衡力受到平衡力受非平衡力受非平衡

2、力保持静止或匀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力和运动的关系力和运动的关系一切物体在没有受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线运动状态概念概念有无有无条件条件性质还性质还是规律是规律与运动的关系与运动的关系惯性惯性定律定律惯性惯性惯性与惯性定律惯性与惯性定律一切物体保一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状态的性质有条件有条件无条件无条件规律规律性质性质惯性惯性是是维持维持物物体运动的原因体运动的原因力力是是改变改变物体运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动状态的原因利用:利用: 1.各种球类

3、运动中,利用球的惯性来实现传球。各种球类运动中,利用球的惯性来实现传球。 2.手枪发射子弹手枪发射子弹 3.洗完手后,用力甩手,使水滴脱落,这是利用了水滴的惯性。洗完手后,用力甩手,使水滴脱落,这是利用了水滴的惯性。 4.用棍子拍被子,利用灰尘的惯性,使灰尘拍下用棍子拍被子,利用灰尘的惯性,使灰尘拍下 5.火车中,向机车内铲煤的工人,利用煤的惯性,不必将煤放入火车中,向机车内铲煤的工人,利用煤的惯性,不必将煤放入燃烧室里,可以直接将煤抛入。燃烧室里,可以直接将煤抛入。 危害:危害: 1.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造成交通事故。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造成交通事故。

4、 2.汽车刹车时,由于人的惯性,公交车里的人会向前倾倒。汽车刹车时,由于人的惯性,公交车里的人会向前倾倒。 3.人在快速奔跑时,脚被树枝等绊住后摔倒。人在快速奔跑时,脚被树枝等绊住后摔倒。 2惯性的利用和危害惯性的利用和危害3、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现象的解释(1)图图(a)、(b)所示的现象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所示的现象在什么情况下发生()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都是在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B都是在小车突然拉动时发生都是在小车突然拉动时发生C图图(a)所示的现象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所示的现象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D图图(b)所示的现象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所示的现象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D(2)下列现

5、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当汽车突然向前起动,车上的乘客会向后倒当汽车突然向前起动,车上的乘客会向后倒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松了

6、,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BD小车上表面和物块下表面光滑小车上表面和物块下表面光滑()小车突然向右拉或遇到障碍物小车突然向右拉或遇到障碍物后,物块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后,物块的运动状态是怎样?4、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运动着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运动着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将:(失,那么它将:( ) A.立即静止立即静止 B.先慢下来,然后停止先慢下来,然后停止 C.做变速直线运动做变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式变式1)竖直上抛的物体还未到达最高点,若所受竖直上抛的物体还

7、未到达最高点,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将:(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变式变式2)竖直上抛的物体恰好到达最高点,若所受的竖直上抛的物体恰好到达最高点,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将:(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3)如图所示,一辆放在水平地面、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如图所示,一辆放在水平地面、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静止放静止放 着两个质量分别为着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m1m2)的小球的小球.当小车当小车突然由静止起向左运动时,突然由静止起向左运动时, 两个小球两个小球( )A.相对小车向左运动,且相对小车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的速度大于m1速度,

8、两球靠拢速度,两球靠拢 B.相对小车向右运动,且相对小车向右运动,且m2速度大于速度大于m1速度,两球靠拢速度,两球靠拢C.相对小车向右运动,且相对小车向右运动,且m1、m2速度相等速度相等D.相对小车静止,随小车一起向左运动相对小车静止,随小车一起向左运动D.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大小相等)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相互作用力的条件: (1)大小相等)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9、4)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同一同一不同不同平衡力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相相同同点点不不同同点点作用在作用在同一物同一物体上体上作用在作用在不同物不同物体上体上可以不可以不同性质同性质的力的力相同性相同性质的两质的两个力个力具有具有同时性同时性不具有不具有同时性同时性1.大小相等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力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交请你从力

10、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警能否找出那辆车? ?答:答:_,这是因为物体,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间的相互作用总是_发生的发生的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杯子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杯子受到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受到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杯子受到的重力和

11、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 ()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则()则(). .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这两个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这个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这个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这个物体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这个物体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 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大小大小压力压力固体压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液体压强方向方向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压强液体压强与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的关

12、系压强的计算压强的计算特点特点测量测量应用应用公式公式应用应用特点特点应用应用特点特点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1压力和重力的区分:压力是指压力和重力的区分:压力是指 作用在物体表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面上的力。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则压力F 物体的重力物体的重力G。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重为重为G的物体在水面上静止不动时,压力是由重力引起的。的物体在水面上静止不动时,压力是由重力引起的。图图81中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为:中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13、为:垂直垂直=图图81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2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求解:压强是表示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求解: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 。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强问题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 ;其次确定;其次确定压力压力F 。特殊情况时,对求直柱形容器内液体地容器底。特殊情况时,对求直柱形容器内液体地容器底的压强可先求的压强可先求F,F ,再利用,再利用p求压强。求压强。 对于放在桌面上的直柱体对于放在桌面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等棱柱

14、等)对桌面的压强可以用对桌面的压强可以用p 来求。而液体的压强来求。而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只与液体的 和液体的和液体的 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gh压力作用效果压力作用效果p=pSG液液SFSFgh深度深度密度密度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3 大大 气气 压压 强强 的的 特特 点点 与与 应应 用用 : 大大 气气 压压 是是 由由 于于空气受空气受 并且具有并且具有 性而产生的。覆杯实验、性而产生的。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以及历史上著名的瓶吞鸡蛋实验以及历史上著

15、名的 实验证明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生产生活中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就了大气压的存在;生产生活中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就是利用的大气压。大气压在海拔是利用的大气压。大气压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米以内,每上升10米,米,大气压大约降低大气压大约降低 Pa,可以用此特点来测量山体,可以用此特点来测量山体 的的 高高 度度 。 由由 于于 一一 切切 液液 体体 的的 沸沸 点点 , 都都 是是 气气 压压 减小减小时时 ,气压增大时,气压增大时 ,所以高原地区煮饭要,所以高原地区煮饭要用用 ,制糖工业中利用大气压的特点来除糖汁中的,制糖工业中利用大气压的特点来除糖汁中的水分。水分。重力重力

16、流动流动100马德堡半球马德堡半球降低降低升高升高高压锅高压锅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4流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大的流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飞机机翼形状下方平上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飞机机翼形状下方平上方凸起,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方凸起,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路程大于下方气流的路程,因上方气流路程大于下方气流的路程,因上方气流(流体流体)流速大,压强流速大,压强较较 ,下方流速较小,压强较,下方流速较小,压强较 ,机翼上、下表面,机翼上、下

17、表面受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向上的力受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向上的力 向下的力,二者合向下的力,二者合力是向上的,便是我们所说的升力。大海中轮船不能近距离力是向上的,便是我们所说的升力。大海中轮船不能近距离并行,是避免流体压强造成轮船相撞事故。并行,是避免流体压强造成轮船相撞事故。小小大大大于大于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典例1:压力和压强的计算: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例例1如图如图82所示,手指用所示,手指用4 N的力压铅笔尖,铅笔对的力压铅笔尖,铅笔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水平桌面的压力是 N(铅笔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铅笔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手指。手指与铅笔尖的接触面积是与

18、铅笔尖的接触面积是0.5 mm2,笔尾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笔尾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是0.4 cm2,手指受到的压强是,手指受到的压强是 Pa,桌面受到的,桌面受到的压强是压强是 Pa。典例精析把方向411058106图图82物理物理新课标(新课标(HKHK)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例例2如图如图83所示,小华在滑冰场上快所示,小华在滑冰场上快速滑行,在速滑行,在10 s内滑行内滑行80 m ,她和冰刀的总质,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量为40 kg,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5 cm2。(g取取10 N/kg)求:求: (1)小华对冰面

19、的压力是多大?小华对冰面的压力是多大? (2)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 (3)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怎样变化,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怎样变化,简要说明理由。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答案 (1)400 N(2)8 m/s(3)2.67105 Pa当小华双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减小,因为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减小,因为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力不变,而接触面积变大,故压强减小。压力不变,而接触面积变大,故压强减小。图图83 典例典例2: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或减小压

20、强的方法 例例3在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在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的是() A喝饮料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面喝饮料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面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铁钉的尖端做得细而尖铁钉的尖端做得细而尖 D剪刀钝了要磨一磨,使刀刃锐利些剪刀钝了要磨一磨,使刀刃锐利些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B 典例典例3: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 例例4小聪在探究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84甲、乙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甲、乙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

21、为了探究探究()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B图图84 典例典例4:液体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例例5有一个圆柱形玻璃瓶,瓶身粗细均匀,瓶底很薄有一个圆柱形玻璃瓶,瓶身粗细均匀,瓶底很薄(瓶底厚度不计瓶底厚度不计)。当在瓶内装有。当在瓶内装有110 g水时,用刻度尺测得水水时,用刻度尺测得水深是深是11

22、cm。求:。求: (1)距瓶底距瓶底6 cm处水产生的压强是多大?处水产生的压强是多大?(g取取10 N/kg,水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2)将瓶内的水倒净,换成将瓶内的水倒净,换成96 g某待测液体,待测液体在某待测液体,待测液体在瓶内的深度为瓶内的深度为12 cm。那么待测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那么待测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答案答案 (1)500 Pa(2)0.8103 kg/m3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解 析析 距距 瓶瓶 底底 6 cm 处处 水水 产产 生生 的的 压压 强强 p g

23、h1.0103 kg/m310 N/kg(0.11 m0.06 m)500 Pa; ( 2 ) 水水 的的 体体 积积 V 水水 1.1 104m3, 待测液体的体积待测液体的体积VV水水1.2104m3, 待待 测测 液液 体体 的的 密密 度度 液液 0.8 103 kg/m3。m水水水水1.0103 kg/m30.11 kg1112mV1.210-4 m30.096 kg 典例典例5: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的测量 例例6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 往往 水水

24、 银银 槽槽 内内 多多 倒倒 些些 水水 银银 , 管管 内内 、 外外 水水 银银面高度差增大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变长 D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差不变 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C 典例典例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例例7如图如图85所示的甲、乙两图,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图 中的模型中的模型由于上下表面气体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形成对模型向下由于上下表面气体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形成对模

25、型向下的的 压压 力力 ; 假假 如如 你你 是是 一一 位位 设设 计计 师师 , 制制 造造 飞飞 机机 机机 翼翼应设计成图应设计成图 中的模型形状。中的模型形状。物理物理新课标(新课标(HKHK)第八章压强第八章压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乙乙图图85甲甲第九章浮力第九章浮力 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浮力浮力产生原因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浮沉条件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压强压强应用应用称重法称重法压力差法压力差法比较力比较力求浮力求浮力二力平衡法二力平衡法比较密度比较密度第九章浮力第九章浮力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1浮

26、力浮力 (1)定义: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定义: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 的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实实质质):液:液(气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即向上、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即向上、向下的力存在向下的力存在 。 (2)测量:把物体挂在测力计下,读出测力计在空气中的测量:把物体挂在测力计下,读出测力计在空气中的示数示数F1;然后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则,则浮力浮力F浮浮 。 (3)影响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

27、影响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的 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有关,而与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浸没在液体中的 无关。无关。竖直向上竖直向上 压力差压力差F1-F2密度密度体积体积深度深度第九章浮力第九章浮力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所受的重力,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所受的重力,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是:用公式表示是:F浮浮 。液体对物体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浮力与液体的 和物体和物体 有关,而与有关,而与物体物体的质量、体积

28、、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物体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物体的浮沉现象: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物物体的浮沉现象: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到的体所受到的 和和 的大小。的大小。 (1)当当 大于大于 时,物体上浮。时,物体上浮。 (2)当当 小于小于 时,物体下沉。时,物体下沉。 (3)当当 等于等于 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4浮沉条件的应用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处于时,密度计处于 状态,密度计所受的

29、浮力总是状态,密度计所受的浮力总是 它所受的重力。它所受的重力。 液液gV排排被排开的液体被排开的液体G排排密度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浮力浮力重力重力重力重力浮力浮力浮力浮力浮力浮力重力重力重力重力漂浮漂浮等于等于第九章浮力第九章浮力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2)盐水选种:我国农民用盐水选种,把种子放入浓度盐水选种:我国农民用盐水选种,把种子放入浓度适宜的盐水中,干瘪、虫蛀的种子就会适宜的盐水中,干瘪、虫蛀的种子就会 直至直至 ,而饱满的种子则,而饱满的种子则 到容器底部。到容器底部。 (3)潜水艇:潜水艇有压力舱,它可以充入空气,也可潜水艇:潜水艇有压力舱,它可以充入空气,

30、也可以以 充充 入入 海海 水水 。 压压 力力 舱舱 充充 满满 空空 气气 , 阀阀 门门 关关 闭闭 时时 ,潜水艇将潜水艇将 在水面;阀门打开,海水进入压力舱,在水面;阀门打开,海水进入压力舱,潜水艇将潜水艇将 ,甚至沉到海底;打开压力舱充入空气,甚至沉到海底;打开压力舱充入空气,将海水排出,潜水艇将将海水排出,潜水艇将 。 (4)热气球:热气球的升降与热气球的体积和热气球内热气球:热气球的升降与热气球的体积和热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有关。当热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其外部气部气体的密度有关。当热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其外部气体的密度小到一定程度时,热气球便体的密度小到一定程度时,热气球便 。

31、上浮上浮漂浮漂浮漂浮漂浮下沉下沉下沉下沉上浮上浮上浮上浮第九章浮力第九章浮力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典例1: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例例1下列关于浮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浮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B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 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与物

32、体的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的液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典例精析把方向D第九章浮力第九章浮力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例例2在探究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91所示。所示。图图91典例典例2:浮力的探究:浮力的探究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

33、总结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的问题并修正。 答案答案存在问题:存在问题:(1)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2)溢水杯的水量不足。溢水杯的水量不足。 修正措施:修正措施:(1)测空小桶的重力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桶;(2)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其他说法其他说法正确均可正确均可)。 典例典例3:运用密度判断物体的浮沉:运用密度判断物体的浮沉 例例3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如果把水面以上的

34、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如果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 A沉入水底沉入水底B仍然漂浮仍然漂浮 C刚好悬浮刚好悬浮 D无法判断无法判断第九章浮力第九章浮力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B图图92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1杠杆杠杆 直接搬动很重的大石头很困难,利用撬棒就可以较容易直接搬动很重的大石头很困难,利用撬棒就可以较容易办到,在力的作用下,撬棒就是能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办到,在力的作用下,撬棒就是能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棒,叫 。撬棒属于省力杠杆,但是费

35、了。撬棒属于省力杠杆,但是费了 ;用筷子夹食物,筷子就是一种费力杠杆,只要手指稍微一动用筷子夹食物,筷子就是一种费力杠杆,只要手指稍微一动 , 筷筷 子子 就就 可可 以以 夹夹 很很 多多 东东 西西 , 虽虽 然然 费费 了了 ,但省,但省了了 ,使操作更加方便。,使操作更加方便。杠杆杠杆距离距离距离距离力力 2滑轮和滑轮组滑轮和滑轮组 观察人们生活中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有时人们利用动观察人们生活中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有时人们利用动滑轮,目的是省滑轮,目的是省 ,但费了,但费了 ;有时利用定滑;有时利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改变了轮,不省力,但改变了 ,使操作更为方便。,使操作更为方便。 要要

36、 想想 即即 省省 力力 又又 改改 变变 力力 的的 方方 向向 , 就就 可可 以以 将将 两两 者者 组组合,组成合,组成 ,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合就是实例之一。,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合就是实例之一。力力距离距离滑轮组滑轮组力的方向力的方向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3 功的必要因素功的必要因素 某同学踢足球,球离开脚后飞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开脚后飞出10 m远,足球飞出远,足球飞出10 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的过程中人不做功。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 的乘积。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作的乘积。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用在物体上的 ;物体在;物

37、体在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例如提重物却没有提起;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例如提重物却没有提起;有距离无力,弹珠在水平桌面上被弹出继续前进,但人没有有距离无力,弹珠在水平桌面上被弹出继续前进,但人没有做功;力和距离垂直,例如物体在水平冰面上匀速滑行,水做功;力和距离垂直,例如物体在水平冰面上匀速滑行,水平方向没有力做功,此时虽然有重力作用在物体上,但重力平方向没有力做功,此时虽然有重力作用在物体上,但重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没有做功。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没有做功。力跟物体在力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力力力力第十章

38、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4功的原理功的原理 事实告诉我们,使用扳手拧螺丝要省力必须费事实告诉我们,使用扳手拧螺丝要省力必须费 ,钓鱼时要省距离必须费钓鱼时要省距离必须费 ,既,既 的机械的机械是没有的。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是没有的。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手所做的功,即: 。 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机械或者可以 、或者可以、或者可以 、也可以改变、也可以改变 ,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理想机械理想

39、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使用机械时,人: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距离距离力力省力又省距离省力又省距离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等于等于力的方向力的方向省距离省距离省力省力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5功率功率 功功 率率 是是 指指 机机 械械 在在 里里 完完 成成 的的 功功 , 表表 示做功示做功 的物理量。例如,某小轿车功率的物理量。例如,某小轿车功率66 kW,它,它表示:小轿车表示:小轿车1 s 内做功内做功66000 J 。对于

40、功率一定的机械,由。对于功率一定的机械,由公式公式PFv可知,当速度越小时,产生的拉力越大,例如可知,当速度越小时,产生的拉力越大,例如汽车载重上坡时,要挂低挡来获得较大的拉力。汽车载重上坡时,要挂低挡来获得较大的拉力。 6机械效率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 。不同机械的。不同机械的机械效率表达式及其特点:机械效率表达式及其特点: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快慢快慢比值比值tW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公式:公式: 斜面:斜面: 定滑轮:定滑轮: 动滑轮:动滑轮: 滑轮组:滑轮组: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

41、间的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摩擦。W有用有用W总总GhFLGhFsGhFhGFGhGhFsF2h2FGGnFFnhGhGhFs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7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及其转化 荡秋千人处于最高点时,由于人被举高而具有荡秋千人处于最高点时,由于人被举高而具有 能;能;下降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下降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 ,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动能动能 ,即人的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到达最低点,人,即人的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到达最低点,人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继续向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高度

42、最小,重力势能最小;继续向最高点上升过程中,最高点上升过程中, 又转化为又转化为 ;再次;再次到达最高点时,动能减小到零,转化的重力势能最大。转化到达最高点时,动能减小到零,转化的重力势能最大。转化过程中,若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即两者之和过程中,若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即两者之和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 动能不仅与速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速度相同动能不仅与速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时,质量越大,动能越 ,同速行驶的火车动能大于汽,同速行驶的火车动能大于汽车的动能;重力势能不仅与高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车的

43、动能;重力势能不仅与高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也越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也越 ,高度相同的,高度相同的铁钉和铁锤,铁钉重力势能要铁钉和铁锤,铁钉重力势能要 铁锤的重力势能。铁锤的重力势能。重力势重力势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动能动能小于小于大大大大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典例1: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和应用 例例1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得到了如图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得到了如图101所示的杠杆平衡状态,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所示的杠杆平衡状态,已知每个钩码的质

44、量均相等。典例精析把方向图图101 (1)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一个,为使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一个,为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右边的钩码该拿掉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右边的钩码该拿掉 个。个。 (2)杠杆的平衡条件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2动力动力动力臂阻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臂 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例例2如图如图102所示,杠杆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可绕支点O转动,转动,B处挂一处挂一重物重物G,A处作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处作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的夹。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角逐渐增大时,为

45、了使杠杆平衡,则() A. F大小不变,但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逐渐增大,但FGA图图102 典例典例2:滑轮组的应用与设计:滑轮组的应用与设计 例例3请在图请在图103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拉力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拉力F的绳子的绕法。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答案答案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图图103 典例典例3:功的计算:功的计算 例例4如图如图104所示,用水平力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拉着重为100

46、 N的物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移动了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移动了5 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擦力大小为20 N,则,则() A重力做的功是重力做的功是500 J B拉力大小为拉力大小为100 N C拉力大小为拉力大小为120 N D拉力做的功为拉力做的功为100 J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D图图104 典例典例4:功率的测量:功率的测量 例例5如图如图105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A小明的质量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

47、高度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做引体向上的时间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B图图105 典例典例5:机械效率的探究:机械效率的探究 例例6用如图用如图106所示的实验装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图图106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

48、数F为为 N,钩码总重,钩码总重G为为1.0 N,钩码上升高度,钩码上升高度h为为0.1 m,测力计移动距离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为0.3 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0.566.7使用杠杆时需要克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克服摩擦

49、力)等做功等做功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实验实验次数次数钩码悬钩码悬挂点挂点钩码总钩码总重重G/N钩码移钩码移动距离动距离h/m拉力拉力F/N测力计测力计移动距移动距离离s/m机械效机械效率率/%1A点点1.50.100.70.3071.42B点点2.00.151.20.30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的结论?答: ;请;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 。 方法点评:方法点评: 杠杆的机械效率:杠杆的支点

50、改变,悬挂点的改变都会使杠杆的机械效率:杠杆的支点改变,悬挂点的改变都会使额外功的大小改变,即克服杠杆自重所做的功改变。额外功的大小改变,即克服杠杆自重所做的功改变。 不能不能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典例典例6:机械能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 例例7同学们都玩过秋千吧,闭上眼睛,同学们都玩过秋千吧,闭上眼睛,那种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那种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你知道其中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转化吗?图能量的转化吗?图107是小孩荡秋千的示意是小孩荡秋千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下列分析正确

51、的是() 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十章机械与人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C图图107 A小孩在小孩在A点具有最大动能点具有最大动能 B小孩从小孩从C荡到荡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C小孩从小孩从B荡到荡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D小孩从小孩从A荡到荡到B的过程中,在的过程中,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点的机械能机械能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1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物质是由

52、 或或 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 不变的最小微粒。不变的最小微粒。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年,意大利物理学家 最早把这种颗粒命名为最早把这种颗粒命名为“分子分子”。微观粒子。微观粒子的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列是:分子的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列是:分子原子原子原子核原子核质子质子夸克。夸克。分子分子原子原子阿伏伽德罗阿伏伽德罗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2原子结构原子结构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世纪初,英国科学家 证明了原子的存在。证明了原子的存在。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年,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带负电的发现带负电的

53、“电子电子”。1909年,年, 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和 组组成的,成的, 带正电荷,带正电荷, 不带电。它们都是由不带电。它们都是由 组成的。组成的。道尔顿道尔顿汤姆孙汤姆孙原子核原子核卢瑟福卢瑟福质子质子中子中子质子质子夸克夸克核外电子核外电子中子中子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3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物质是由大量 组成的。当水与酒精混合时,组成的。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

54、体积比预计的要总体积比预计的要 ,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不同的物质在相互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扩散现象。气体、液体、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做 。 (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和 。分子分子空隙空隙小小斥力斥力引力引力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4

55、物质中的分子状态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物质的状态分为物质的状态分为 、 和和 。 (2)物质中的分子状态: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很强,物质中的分子状态: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很强,固体有一定的固体有一定的 和和 ;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液体没有确定的用较弱,液体没有确定的 ,但占有一定的,但占有一定的 ;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很弱,气体没有固定的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很弱,气体没有固定的 ,也,也没有确定的没有确定的 。 固态固态液态液态气态气态体积体积形状形状体积体积形状形状形状形状体积体积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

56、识 5探索的历程探索的历程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主要依靠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主要依靠 、 与与 来认识宇宙。来认识宇宙。 1543年,年, 通过通过30多年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多年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 ”。 1632年,年, 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人类的视线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人类的视线深入到了更为宽广的星空。深入到了更为宽广的星空。 1687年,年, 发表了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一书,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到了到了20世纪,人类终于梦想成真,踏上了太空的旅程。世纪,人类终于梦想成真,踏上了太空的旅程。肉眼观察肉眼观察简单猜测简单猜测推理推理日心说日心说哥白尼哥白尼牛顿牛顿伽利略伽利略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 6浩瀚的星空浩瀚的星空 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经发现还有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