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选读——三字经(课堂PPT)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1.gif)
![蒙学选读——三字经(课堂PPT)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2.gif)
![蒙学选读——三字经(课堂PPT)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3.gif)
![蒙学选读——三字经(课堂PPT)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4.gif)
![蒙学选读——三字经(课堂PPT)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2e91fb8f-b879-4a46-ac58-19ea3473759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三三 字字 经经蒙学选读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 三字经三字经自宋末元初诞生以来,历经元明清以自宋末元初诞生以来,历经元明清以至民国,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在中国传统蒙学至民国,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在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中最有影响,为历代学者所推重。教材中最有影响,为历代学者所推重。 三字经三字经共一千多字,以通俗的文字将中国文共一千多字,以通俗的文字将中国文化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化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一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
2、说,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三字经三字经简介简介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三字经三字经的作者的作者 三字经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真正流传开来。关于时期真正流传开来。关于三字经三字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代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倾向于代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宋儒王伯厚先生作先生作三字经三字经,以课家塾,以课家塾”的说法。的说法。 王应麟王应麟(1223-12961223-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进士出年),字伯
3、厚,号深宁居士,进士出身,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祖籍河南开封,身,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浙江鄞县后迁居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今宁波鄞州区),历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历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书。王应麟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帝三朝,位至吏部尚书。王应麟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研究。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文地理都有研究。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著书立说。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4 三字经三字经的版本很多,从历史上看的版本很多,从历史上看, ,三字经三字经自宋末自宋末元
4、初成书之后元初成书之后, ,后世对它进行注释训解、重订、续补、改编、后世对它进行注释训解、重订、续补、改编、仿作的工作一直就没有中断过。历史上曾出现过仿作的工作一直就没有中断过。历史上曾出现过节增三字节增三字经经、广三字经广三字经、演三字经演三字经等等。明代中期等等。明代中期, ,出现出现了了三字经三字经的注本的注本, ,即即赵南星赵南星的的三字经注三字经注, ,后后王相王相于康于康熙五年熙五年(1666)(1666)撰著撰著三字经训诂三字经训诂, ,更成为此后各种注本的更成为此后各种注本的基础。嘉庆以后基础。嘉庆以后, ,随着随着三字经三字经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 ,至道至道
5、光时期光时期, ,集中出现了各种集中出现了各种三字经三字经的注释本、翻译本和订的注释本、翻译本和订补本。补本。 三字经三字经的版本的版本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5 民国初年民国初年, ,著名学者著名学者章太炎章太炎先生又对先生又对三字经三字经进行了重新修订,作进行了重新修订,作重订三字经重订三字经,15961596字,成字,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三字经三字经的版本的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字经三字经(傅璇琮)(傅璇琮)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字经三字经(顾静)(顾静)中华书局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三字经三字经
6、(李逸安)(李逸安) 章太炎章太炎,名炳麟,号太炎,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名炳麟,号太炎,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在文学、史学、语言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在文学、史学、语言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6三字经三字经内容划分内容划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教育的内容和顺序;教育的内容和顺序;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基本的文化常识;基本的文化常识;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中国文化重要经典和读书次第;中国文化重要经典和读书次第;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中国通史纲要;
7、中国通史纲要;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勤学致有。勤学致有。通常将通常将三字经三字经全文划分为六个部分全文划分为六个部分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7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都很接近,只是由于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都很接近,只是由于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彼此的本性就会逐渐相差得远。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彼此的本性就会逐渐相差得远。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方法,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一意,始终不懈。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一意,始终不懈。1. 1. 初初:开始的时候,这里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开始
8、的时候,这里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 2. 2. 性性:本性、天性:本性、天性 3. 3. 习习:后天的习惯;习性。:后天的习惯;习性。4. 4. 苟苟:如果;假如。:如果;假如。 5. 5. 乃乃:于是。:于是。 6. 6. 迁迁:迁移,改变。:迁移,改变。 7. 7. 道道:方法,道理。:方法,道理。 8. 8. 贵贵:可贵,珍贵。:可贵,珍贵。 9. 9. 专专:专心致志。:专心致志。 1. 1. 人之初人之初 性本善性本善 性相近性相近 习相远习相远2. 2. 苟不教苟不教 性乃迁性乃迁 教之道教之道 贵以专贵以专三字经正文及释义三字经正文及释义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9、 8古时候,孟子的母亲择邻而居,曾三次搬家,最后选择在学古时候,孟子的母亲择邻而居,曾三次搬家,最后选择在学校附近住下来,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学习校附近住下来,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学习不努力,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线来教导孟子。不努力,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线来教导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五个儿子都很有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1. 1. 处处:居住。:居住。 2. 2. 子子:子女,这里指的是孟子。:子女,这里指的是孟子。 3. 3. 不学不学:逃学或指不用心学习。:逃学或指不用心
10、学习。 4. 4. 机杼机杼:机,织机;杼,:机,织机;杼,zhzh,梭子。,梭子。 5. 5. 窦燕山窦燕山:窦禹均,五代燕山人,聘名儒做其儿子的老师,:窦禹均,五代燕山人,聘名儒做其儿子的老师, 五个儿子都考中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进士”。 6. 6. 义方义方:好的方法,亦指圣贤教诲的义理。:好的方法,亦指圣贤教诲的义理。 7. 7. 扬扬:称颂、传播。:称颂、传播。3. 3. 昔孟母昔孟母 择邻处择邻处 子不学子不学 断机杼断机杼4. 4. 窦燕山窦燕山 有义方有义方 教五子教五子 名俱扬名俱扬三字经正文及释义三字经正文及释义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9 生养子女,仅
11、仅是供给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生养子女,仅仅是供给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教育不严格,是做老师的失职。过错。教育不严格,是做老师的失职。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1.1.养养:抚养。:抚养。 2.2.惰惰:懒惰,这里指失职。:懒惰,这里指失职。 3.3.子子:子女。:子女。 4.4.宜宜:应该。:应该。 5.5.幼幼:年纪小的时候。:年纪小的时候。 6.6.何为何为:做什么。:做什么。5. 5. 养不教养不教 父之过父之过 教不严教不严 师之惰师之惰6. 6.
12、 子不学子不学 非所宜非所宜 幼不学幼不学 老何为老何为三字经正文及释义三字经正文及释义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0 玉石不经过打磨雕刻,是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的;玉石不经过打磨雕刻,是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的;人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人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做人子女,小的时候就要亲近良师和益友,以便从做人子女,小的时候就要亲近良师和益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他们那里学习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1. 1.琢琢:雕琢。:雕琢。 2. 2. 器器:有用的材料。:有用的材料。 3.3.义义:道义,伦理。:道义,伦理。 4. 4. 少少:年少。
13、:年少。 5.5.亲:亲:亲近、尊敬。亲近、尊敬。7. 7. 玉不琢玉不琢 不成器不成器 人不学人不学 不知义不知义8. 8. 为人子为人子 方少时方少时 亲师友亲师友 习礼仪习礼仪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1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汉代人孔融四岁就知道长幼有序,吃梨的时候,把大汉代人孔融四岁就知道长幼有序,吃梨的时候,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幼弟敬重兄长、友爱谦让的道理,的梨让给哥哥吃。幼弟敬重兄长、友爱谦让的道理,是每
14、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1.香香: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博通经: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博通经 典,官到尚书令。典,官到尚书令。2. 执执:应该做的事。:应该做的事。 3. 融融:指孔融,东汉鲁国人。:指孔融,东汉鲁国人。9. 9. 香九龄香九龄 能温席能温席 孝于亲孝于亲 所当执所当执 10. 10. 融四岁融四岁 能让梨能让梨 弟于长弟于长 宜先知宜先知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2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道理,其次是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道理,其次是多读看,长见闻,知道算术知识,认识文字,通晓文理。多读看,长见闻,
15、知道算术知识,认识文字,通晓文理。 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一直变化下去。1.1.孝孝:孝顺父母。:孝顺父母。 2.2.弟弟:即悌,:即悌,t,t,兄弟友爱。兄弟友爱。3.3.知知:明白。:明白。 4.4.数:数:数学,算术数学,算术 。 5.5.文:文:文字、文理。文字、文理。 6.6.而而:及、与(承上启下的连接词)。:及、与(承上启下的连接词)。 11. 11. 首首孝弟孝弟 次见闻次见闻 知某数知某数 识某文识某文12. 12. 一而十一而十 十而百十而百 百而
16、千百而千 千而万千而万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3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阳、月亮、星星。 三纲是指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三纲是指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即君王与臣子之间要忠爱有义,父母子女之间即君王与臣子之间要忠爱有义,父母子女之间要慈孝相亲,夫妻之间要和顺相处。要慈孝相亲,夫妻之间要和顺相处。1.1.三才:三才:指天、地、人。指天、地、人。周易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 “天、地、人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
17、易说易说 卦卦:“是以是以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 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易六通而成卦六通而成卦”。2.2.三光三光:太阳、月亮与星星都是地球上的光线来源,称为:太阳、月亮与星星都是地球上的光线来源,称为“三光三光”。3.3.纲纲:要点、法则。:要点、法则。 4.4.君君:国家的元首。:国家的元首。 5.5.亲亲:指父子之间慈孝相亲。:指父子之间慈孝相亲。 6.6.顺顺:和顺相处。:和顺相处。 13. 13. 三才者三才者 天地人天地人 三光者三光者 日月星日月星 14. 14. 三纲
18、者三纲者 君臣义君臣义 父子亲父子亲 夫妇顺夫妇顺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4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四季不断循环运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四季不断循环运转,永无尽头。转,永无尽头。 东、南、西、北,叫作东、南、西、北,叫作“四方四方”,是指各个,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1.1.曰曰:称为,叫做,并有表示列举的作用。:称为,叫做,并有表示列举的作用。 2.2.四时四时:四季。:四季。 3.3.运运:运行,转动。:运行,转动。 4.4.穷穷:穷尽,完了。
19、:穷尽,完了。 5.5.四方四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6.6.应应:相应、适应。:相应、适应。 7.7.中中:中央。:中央。15. 15. 曰春夏曰春夏 曰秋冬曰秋冬 此四时此四时 运不穷运不穷16. 16. 曰南北曰南北 曰西东曰西东 此四方此四方 应乎中应乎中北北西西东东南南中中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5 “水、火、木、金、土水、火、木、金、土”此五行,其根本来源在于天此五行,其根本来源在于天地自然之数理。地自然之数理。 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不可怠慢疏忽。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不可怠慢疏忽。1.1.五行五行:古代思想
20、家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古代思想家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 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 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2.2.本本:根据、起源。:根据、起源。 3.3.数数:是术数的简称,以阴阳五行生、克、共、化的道理,推测:是术数的简称,以阴阳五行生、克、共、化的道理,推测 人事吉凶,叫作术数,也叫数命、数理、命理等。人事吉凶,叫作术数,也叫数命、数理、命理等。4.4.仁:仁:仁慈、有爱心。仁慈、有爱心。 5.5.义:义:公正言行。公正言行。6.6.礼:礼:
21、人类交往规则。人类交往规则。 7.7.智:智:才智。才智。8.8.常:常:恒常、永远存在、不能改变。恒常、永远存在、不能改变。 9.9.紊:紊:wnwn,乱。,乱。17. 17. 曰水火曰水火 木金土木金土 此五行此五行 本乎数本乎数 18. 18. 曰仁义曰仁义 礼智信礼智信 此五常此五常 不容紊不容紊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619. 19. 稻梁菽稻梁菽 麦黍稷麦黍稷 此六谷此六谷 人所食人所食20. 20. 马牛羊马牛羊 鸡犬豕鸡犬豕 此六畜此六畜 人所饲人所饲 稻子、高梁、豆子、麦、黍(黄米)、稷(小米)称作稻子、高梁、豆子、麦、黍(黄米)、稷(小米)称作“六谷
22、六谷”,是我们人类所食用的主食。,是我们人类所食用的主食。 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人类饲养作为日常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人类饲养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生活的必需品。 1.1.梁:梁:高粱,因其性凉故称为梁,有青黄白三种,高粱,因其性凉故称为梁,有青黄白三种, 都可以酿酒。都可以酿酒。2.2.菽:菽: shsh,是豆类的总称,包括青赤黄白黑各种豆类。,是豆类的总称,包括青赤黄白黑各种豆类。3.3.麦:麦:有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有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4.4.黍:黍:shsh,比小米稍大、煮熟以后有黏性的一种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以后有黏性的一种黄米。5.5.稷
23、:稷:jj,又称粟、谷子、小米,秋种夏熟,要经历四,又称粟、谷子、小米,秋种夏熟,要经历四 时,似四时之祭,故称为稷。时,似四时之祭,故称为稷。6.6.豕豕: shsh,猪。,猪。 7.7.畜:畜:chch,受人类饲养的禽兽。,受人类饲养的禽兽。8.8.饲:饲:喂养。喂养。 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721. 21. 曰喜怒曰喜怒 曰哀惧曰哀惧 爱恶欲爱恶欲 七情俱七情俱22. 22. 匏土革匏土革 木石金木石金 丝与竹丝与竹 乃八音乃八音 喜悦、愤恨、忧伤、恐惧、爱恋、厌恶、欲望,是人人具喜悦、愤恨、忧伤、恐惧、爱恋、厌恶、欲望,是人人具备的七种情志,称为七情。备的七种
24、情志,称为七情。 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八音”。1.1.哀:哀:悲伤。悲伤。 2.2.惧:惧:害怕。害怕。 3.3.恶:恶:憎恨。憎恨。 4.4.欲:欲:欲望,一种占有念头,轻则念念不忘,重则巧取豪夺。欲望,一种占有念头,轻则念念不忘,重则巧取豪夺。5.5.俱:俱:具备。具备。 6.6.匏:匏:po,po,匏瓜,古代用作乐器。匏瓜,古代用作乐器。7.7.土:土:粘土,可做成埙,一种陶制的乐器。粘土,可做成埙,一种陶制的乐器。8.
25、8.革:革:皮革。皮革。 9.9.金:金:金属。金属。 10.10.丝:丝:丝线。丝线。 11.11.八音:八音:这里的八音乐不旦指八种乐器,也指八种不同门类这里的八音乐不旦指八种乐器,也指八种不同门类 的音乐。的音乐。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823. 23. 高曾祖高曾祖 父而身父而身 身而子身而子 子而孙子而孙24. 24. 自子孙自子孙 至玄曾至玄曾 乃九族乃九族 人之伦人之伦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儿子,儿子再生孙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
26、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九族”。这。这“九族九族”代表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血统的承续关系。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1925. 25. 父子恩父子恩 夫妇从夫妇从 兄则友兄则友 弟则恭弟则恭26. 26. 长幼序长幼序 友与朋友与朋 君则敬君则敬 臣则忠臣则忠27. 27. 此十义此十义 人所同人所同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年长的和年幼
27、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相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相处应该讲信用,君主要尊重臣子,官吏则要忠于君主。处应该讲信用,君主要尊重臣子,官吏则要忠于君主。 前面提到的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前面提到的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称为十义,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称为十义,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不能违背。 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028. 28. 凡训蒙凡训蒙 须讲究须讲究 详训诂详训诂 明句读明句读29. 29. 为学者为学者 必有初必有初 小学终小学终 至四书
28、至四书 训蒙是对小孩子的开蒙教育,必须要讲究。老师必须把每个字训蒙是对小孩子的开蒙教育,必须要讲究。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求学问必有一个开始,首先应当读求学问必有一个开始,首先应当读小学小学,把,把小学小学知识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四书”。1.1.训蒙:训蒙:指儿童的启蒙教育。训,教导。蒙,蒙昧无知。指儿童的启蒙教育。训,教导。蒙,蒙昧无知。2.2.训诂:训诂:训者解也,诂训者解也,诂(g)(g)者古也,所谓训诂就是用通行的白话者古也,所谓训诂就是用通行的白话 解释古文
29、的词义和字义,后世发展成一门专科学问,叫解释古文的词义和字义,后世发展成一门专科学问,叫 训诂学。训诂学。3.3.句:句:句号,完整句子的标点。句号,完整句子的标点。4.4.读:读:逗点,为使太长的句子便于诵读,而稍停顿的标点。逗点,为使太长的句子便于诵读,而稍停顿的标点。5.5.四书:四书:指指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四部书。四部书。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130. 30. 论语者论语者 二十篇二十篇 群弟子群弟子 记善言记善言31. 31. 孟子者孟子者 七篇止七篇止 讲道德讲道德 说仁义说仁义 论语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
30、们记载的有关是孔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孟子孟子这部书共有七篇文这部书共有七篇文章,都是讲道德,说仁义的。章,都是讲道德,说仁义的。孔子孔子孟子孟子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232. 32. 作中庸作中庸 子思笔子思笔 中不偏中不偏 庸不易庸不易 33. 33. 作大学作大学 乃曾子乃曾子 自修齐自修齐 至平治至平治 作作中庸中庸这本书的是子思,这本书的是子思,“中中”是不偏的是不偏的意思,意思, “庸庸”是不变的意思。是不变的意思。中庸中庸这本书这本书的宗旨是不偏不倚。的宗旨是不偏不倚。 作作大学大学这本书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他从这本书
31、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他从“修身齐家修身齐家”讲到讲到“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1.1.子思子思:孔子的孙子:孔子的孙子。2.2.大学大学:四书中的一部书,和: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身养一样,也是一部修身养 性的书。性的书。3.3.修:修:修身,使自己的行为,言论符合修身,使自己的行为,言论符合“礼礼”,符合自己的身,符合自己的身 份,举止得体。份,举止得体。 4.4.齐:齐:齐家,指治家。齐家,指治家。 5.5.平:平:天下太平。天下太平。 6.6.治:治: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333. 33. 孝经通孝经通 四书熟四书熟 如六
32、经如六经 始可读始可读34. 34. 诗书易诗书易 礼春秋礼春秋 号六经号六经 当讲求当讲求 1.1.孝经:孝经:书名,孙子著。书名,孙子著。 2.2.通:通:贯通。贯通。 3.3.四书:四书:中庸中庸和和大学大学本是礼记上的两篇,后朱熹本是礼记上的两篇,后朱熹 将这两本单独成书,连同将这两本单独成书,连同论语论语、孟子孟子称称 作四书。作四书。 孝经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把四书读熟了,的道理弄明白了,把四书读熟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经诗经、书经书经、易经易经、礼记礼记、周礼周礼、春秋春秋合称为六经),是中国合称为六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
33、细阅读。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435. 35. 有连山有连山 有归藏有归藏 有周易有周易 三易详三易详 3636. 有典谟有典谟 有训诰有训诰 有誓命有誓命 书之奥书之奥连山连山、归藏归藏、周易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合称,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合称“三三易易”,也称,也称“易经易经“。 “三易三易”是用是用“卦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书经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
34、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里面的内容很深奥。告;六命,国君的命令。里面的内容很深奥。1.1.连山:连山:书名,代羲氏著作。书名,代羲氏著作。 2.2.归藏:归藏:cng,cng,书名,黄帝著作。书名,黄帝著作。3.3.周易:周易:书名,周文王、周公、孔子的著作。书名,周文王、周公、孔子的著作。4.4.典:典:凡是皇帝的政绩可作常法的记载,叫作典。凡是皇帝的政绩可作常法的记载,叫作典。5.5.谟:谟:大臣向皇帝陈述良谋、善策的言辞。大臣向皇帝陈述良谋、善策的言辞。6.6.训:训:陈诫帝王的言辞。
35、陈诫帝王的言辞。 7.7.诰:诰:晓谕帝王的言辞。晓谕帝王的言辞。8.8.誓:誓:出师告诫将士的言辞。出师告诫将士的言辞。 9.9.命:命:君王所发的命令。君王所发的命令。 10.10.奥:奥:深奥、难懂。深奥、难懂。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537. 37. 我周公我周公 作周礼作周礼 著六官著六官 存治体存治体 38. 38. 大小戴大小戴 集礼记集礼记 述圣言述圣言 礼乐备礼乐备 周公旦著作了周公旦著作了周礼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国家的组成情况。 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礼记,传述和阐
36、扬了圣贤,传述和阐扬了圣贤,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1.1.周礼:周礼:书名,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著作,是古代儒家主要经书名,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著作,是古代儒家主要经 典之一。西周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典之一。西周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2.2.六官:六官:周礼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 冬官司空分掌邦政冬官司空分掌邦政, ,称为称为“六官六官”或或“六卿六卿”。3.3
37、.大小戴:大小戴:指西汉经学家戴德和他的侄戴圣。戴德选取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指西汉经学家戴德和他的侄戴圣。戴德选取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 著编成著编成大戴礼记大戴礼记八十五篇,后来戴圣加以删减,编成八十五篇,后来戴圣加以删减,编成小戴礼小戴礼 记记四十九篇,即四十九篇,即礼记礼记。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639. 39. 曰国风曰国风 曰雅颂曰雅颂 号四诗号四诗 当讽咏当讽咏 40. 40. 诗既亡诗既亡 春秋作春秋作 寓褒贬寓褒贬 别善恶别善恶 国风国风、大雅大雅、小雅小雅、颂颂,合称,合称为四诗,是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值得我为四诗,是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值
38、得我们去朗诵的。们去朗诵的。 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所以孔子就作春秋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1.1.国风国风:是民间歌谣。:是民间歌谣。2.2.雅:雅:分大雅和小雅。大雅是帝王宴请群臣时的乐章。分大雅和小雅。大雅是帝王宴请群臣时的乐章。 小雅是群臣互相食饮时的乐歌。小雅是群臣互相食饮时的乐歌。3.3.颂:颂:是祭祀天地宗庙时的祭歌。是祭祀天地宗庙时的祭歌。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741. 41. 三
39、传者三传者 有公羊有公羊 有左氏有左氏 有榖梁有榖梁 42. 42. 经既明经既明 方读子方读子 撮其要撮其要 记其事记其事 三传是指齐国人公羊高的三传是指齐国人公羊高的公羊传公羊传、鲁国人左丘明、鲁国人左丘明作的作的左传左传,和鲁国人谷梁赤的,和鲁国人谷梁赤的谷梁传谷梁传。 经传都读熟了后才可读诸子百家的作品。子书繁杂,经传都读熟了后才可读诸子百家的作品。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因果。1.1.传:传:解说经书的注释文字。三传是为解说经书的注释文字。三传是为春秋春秋作注解的三部传书。作注解的三部传书。 其中以其
40、中以左传左传最为著名。最为著名。2.2.方方:才、当。才、当。3.3.子子:指子书,我国古代图书按经、史、子、集分为四类,凡能自成指子书,我国古代图书按经、史、子、集分为四类,凡能自成 一家的著作叫子书。一家的著作叫子书。4. 4. 撮撮: cucu,取,摘取。,取,摘取。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843. 43. 五子者五子者 有荀扬有荀扬 文中子文中子 及老庄及老庄 44. 44. 经子通经子通 读诸史读诸史 考世系考世系 知终始知终始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读他们的书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读他们的书能够陶冶气质、提高修养。能够陶冶
41、气质、提高修养。 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研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研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吸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取教训。1.1.史:史:史书。史书。2.2.世系:世系:姓相承的系流。姓相承的系流。 庄子庄子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2945. 45. 自羲农自羲农 至黄帝至黄帝 号号三皇三皇 居上世居上世46. 46. 唐有虞唐有虞 号号二帝二帝 相揖逊相揖逊 称盛世称盛世 历史上伏羲氏画八卦是文明的开始、神农氏发明种植五谷开始农业历史上伏羲氏画八卦是文明的开始
42、、神农氏发明种植五谷开始农业生产、到黄帝创制衣服规定礼仪,文明得以开展完善。后人尊称这生产、到黄帝创制衣服规定礼仪,文明得以开展完善。后人尊称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为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为“三皇三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是贤明的皇帝。尧把帝位传给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是贤明的皇帝。尧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虞舜把帝位让给了贤明的禹。历史上把这两位禅了才德兼备的舜,虞舜把帝位让给了贤明的禹。历史上把这两位禅让的皇帝称为二帝。两位帝王治理期间,天下太平,人人称颂。让的皇帝称为二帝。两位帝王治理期间,天下太平,人人称颂。1.1.羲:羲:xx,伏羲氏,古代帝王。伏羲氏,古代帝王。
43、 2.2.农:农:神农氏,古代帝王。神农氏,古代帝王。3.3.黄帝黄帝:轩辕氏,古代帝王。:轩辕氏,古代帝王。 4.4.尧:尧:唐尧,古代的皇帝。唐尧,古代的皇帝。5.5.舜:舜:虞舜,古代的皇帝虞舜,古代的皇帝 。 6.6.禅:禅:禅位,不由自己的后裔承继帝位而让给他人。禅位,不由自己的后裔承继帝位而让给他人。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047. 47. 夏有禹夏有禹 商有汤商有汤 周文武周文武 称三王称三王48. 48. 夏传子夏传子 家天下家天下 四百载四百载 迁夏社迁夏社 夏商周,历史上称为三代。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夏商周,历史上称为三代。夏朝的开国君主是
44、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四个德才兼备的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四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1.1.禹禹:夏禹王,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夏禹王,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 ,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 亲近百姓亲近百姓, ,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
45、 2.2.汤:汤:汤王,国号商,称商汤王。汤王,国号商,称商汤王。 3.3.周文武:周文武:周,国号。文武周,国号。文武,即周文王与周武王。即周文王与周武王。4.4.家天下:家天下: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5.5.载:载:zizi,年。年。 6.6.社:社:社稷,是古代帝王诸候所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来用作社稷,是古代帝王诸候所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来用作 国家的代称。国家的代称。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149. 49. 汤伐夏汤伐夏 国号商国号商 六百载六百载 至纣亡至纣亡50. 50. 周武王周武王 始诛纣始诛纣 八百载八百载 最长久最长久 商汤
46、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商朝前后延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商朝前后延续六百多年,到纣王时灭亡。续六百多年,到纣王时灭亡。 周武王起兵灭掉商纣王,建立周朝,周周武王起兵灭掉商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经历了西周和东周,前后延续了八百朝经历了西周和东周,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多年,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 1.1.汤:汤:商汤王,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王,商朝的开国君主。2.2.夏:夏:夏桀王,夏朝末代君主。夏桀王,夏朝末代君主。3.3.诛:诛:诛伐,杀死诛伐,杀死 。 4.4.纣:纣:商纣王,商朝末代君主。商纣王,商朝末代君主。商汤王商汤王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47、3251. 51. 周辙东周辙东 王纲坠王纲坠 逞干戈逞干戈 尚游说尚游说52. 52. 始春秋始春秋 终战国终战国 五霸强五霸强 七雄出七雄出周朝时平王东迁洛阳,号东周,从此纲纪不修,法度不振,诸侯周朝时平王东迁洛阳,号东周,从此纲纪不修,法度不振,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东周前期称为春秋,后期称为战国。春秋时期的齐恒公、宋襄公、东周前期称为春秋,后期称为战国。春秋时期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最为强大,史称五霸。战国时期实力最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最为强大,史称五霸。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
48、楚、燕、韩、赵、魏、秦,史家称作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史家称作“战国七雄战国七雄”。1.1.周辙东:周辙东:指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辙:车子,指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辙:车子, 以周王室东迁的车驾借指周王室。以周王室东迁的车驾借指周王室。 2.2.逞:逞:显示、夸耀。显示、夸耀。 3.3.干戈:干戈:军事力量。军事力量。4.4.游说:游说:政客以口才向掌权人提供计划。政客以口才向掌权人提供计划。5.5.春秋:春秋:指公元前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年这一时期。 6.6.战国:战国:指公元前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
49、一年秦始皇统一 七国止。七国止。 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352. 52. 嬴秦氏嬴秦氏 始兼并始兼并 传二世传二世 楚汉争楚汉争 53. 53. 高祖兴高祖兴 汉业建汉业建 至孝平至孝平 王莽篡王莽篡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兼并列国之后,天下归于一统。秦传战国末年,秦王嬴政兼并列国之后,天下归于一统。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史称汉高祖。汉朝的帝位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史称汉高祖。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孝平帝时,被外戚王莽篡夺。传了两百多年,到孝平帝时,被外戚
50、王莽篡夺。1.1.嬴秦氏:嬴秦氏:秦国君姓嬴,所以秦也称为嬴秦,这是指秦始皇嬴政。秦国君姓嬴,所以秦也称为嬴秦,这是指秦始皇嬴政。2.2.楚汉争:楚汉争:秦二世时,刘邦、项羽先后举兵共相灭了暴秦,项羽秦二世时,刘邦、项羽先后举兵共相灭了暴秦,项羽 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不服,楚汉共交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不服,楚汉共交 战七十余仗,最后,项羽败死,刘邦称皇帝。战七十余仗,最后,项羽败死,刘邦称皇帝。3.3.王莽:王莽:汉朝大司马,杀害汉孝平帝,自立为皇帝。汉朝大司马,杀害汉孝平帝,自立为皇帝。 4.4.篡:篡:夺取。夺取。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45
51、4. 54. 光武兴光武兴 为东汉为东汉 四百年四百年 终于献终于献55. 55. 魏蜀吴魏蜀吴 争汉鼎争汉鼎 号三国号三国 迄两晋迄两晋56. 56. 宋齐继宋齐继 梁陈承梁陈承 为南朝为南朝 都金陵都金陵 王莽篡权后,天下大乱,皇族刘秀起兵讨灭了王莽,恢复国号为王莽篡权后,天下大乱,皇族刘秀起兵讨灭了王莽,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后世尊其汉光武帝,西汉、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史称东汉,后世尊其汉光武帝,西汉、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时灭亡。汉献帝时灭亡。 东汉末年,位居丞相的曹操东汉末年,位居丞相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北方,其,平定北方,其儿子曹丕废汉自立,国号儿子曹
52、丕废汉自立,国号“魏魏”。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国号。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国号“蜀蜀”。孙权统辖东南,国号。孙权统辖东南,国号“吴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司马炎先后灭了三国,建立晋朝。晋朝又分西晋和东晋。来司马炎先后灭了三国,建立晋朝。晋朝又分西晋和东晋。 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宋、齐相继建立,梁、陈接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宋、齐相继建立,梁、陈接着称国,这叫南朝,国都建在金陵。着称国,这叫南朝,国都建在金陵。1.1.东汉:东汉:光武中兴之后为东汉,以前为西汉。光武中兴之后为东汉,以前为西汉。 2.2.献:献:汉献帝,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汉朝末代皇
53、帝。 3.3.鼎:鼎:传国的实物,象征王位。传国的实物,象征王位。 4.4.迄:迄:到。到。 5.5.宋:宋:宋武帝刘裕宋武帝刘裕6.6.齐:齐:刘高帝萧道成。刘高帝萧道成。 7.7.梁:梁:梁琥帝萧衍。梁琥帝萧衍。 8.8.陈:陈:陈琥帝陈霸先。陈琥帝陈霸先。9.9.南朝: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金陵,历史上称为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金陵,历史上称为南朝。 10.10.金陵:金陵:南京。南京。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557. 57. 北元魏北元魏 分东西分东西 宇文周宇文周 兴高齐兴高齐 58. 58. 迨至隋迨至隋 一土宇一土宇 不再传不再传 失统绪失统绪 北
54、朝先是魏姓元,元魏后来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北朝先是魏姓元,元魏后来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后来隋高祖杨坚废周静帝,建立了隋朝,再次统一天下,历后来隋高祖杨坚废周静帝,建立了隋朝,再次统一天下,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终于灭亡,失去了正统的帝业。终于灭亡,失去了正统的帝业。1.1.北元魏:北元魏:北魏是鲜卑族,后改北元魏。北魏是鲜卑族,后改北元魏。 2.2.宇文周:宇文周:北周闵帝文觉。北周闵帝文觉
55、。 3.3.高齐:高齐:北齐文宣帝高洋。北齐文宣帝高洋。 4.4.迨:迨:及、等到。及、等到。 5.5.一土宇:一土宇:南北结合,天下统一。南北结合,天下统一。 6.6.失统绪:失统绪:失去了帝业。失去了帝业。隋文帝隋文帝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660. 60. 唐高祖唐高祖 起义师起义师 除隋乱除隋乱 创国基创国基 61. 61. 二十传二十传 三百载三百载 梁灭之梁灭之 国乃改国乃改 隋末天下大乱,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末天下大乱,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唐朝。了天下,建立唐
56、朝。 唐朝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统治近三百年。唐朝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统治近三百年。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从此灭亡。1.1.唐高祖:唐高祖:李渊,本为原留守封唐王。李渊,本为原留守封唐王。 2.2.义师:义师:伸张正义的军队。伸张正义的军队。 3.3.创:创:开创,创办。开创,创办。 4.4.国基:国基:建立国家的基础。建立国家的基础。 5.5.梁:梁:国号国号,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 历史上称为后梁。历史上称为后梁。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762. 62. 梁唐晋梁唐晋 及汉周
57、及汉周 称五代称五代 皆有由皆有由63. 63. 炎宋兴炎宋兴 受周禅受周禅 十八传十八传 南北混南北混 1.1.五代:五代:五个朝代,在唐朝以前有宋、齐、梁、陈、五个朝代,在唐朝以前有宋、齐、梁、陈、 隋五代,称为前五代。唐朝以后有梁、唐、隋五代,称为前五代。唐朝以后有梁、唐、 晋、汉、周五代称为后五代。晋、汉、周五代称为后五代。 2.2.禅:禅:shn shn ,禅让,经过民主方式推选首领的方法。,禅让,经过民主方式推选首领的方法。 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
58、都有着一定的原因。有着一定的原因。宋太祖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逼迫后周宋太祖赵匡胤逼迫后周“禅让禅让”帝位,建立帝位,建立宋朝。宋朝共传了十八个皇帝,北方的少数宋朝。宋朝共传了十八个皇帝,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864. 64. 辽与金辽与金 帝号纷帝号纷 迨灭辽迨灭辽 宋犹存宋犹存 65. 65. 至元兴至元兴 金绪歇金绪歇 有宋世有宋世 一同灭一同灭66. 66. 并中国并中国 兼戎狄兼戎狄1.1.辽:辽:胡误的国号,初号契丹后改为辽,据外蒙河北。胡误的国号,初号契丹后改为辽,据
59、外蒙河北。 2.2.金:金:女真族的国号,据东三省。女真族的国号,据东三省。 3.3.祚:祚:zuzu,帝王的宝座。,帝王的宝座。“国祚国祚”引申为王朝维持的时间。引申为王朝维持的时间。 宋朝时,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宋朝时,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 元朝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元朝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 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3967. 67. 明太
60、祖明太祖 久亲师久亲师 传建文传建文 方四祀方四祀68. 68. 迁北京迁北京 永乐嗣永乐嗣 迨崇祯迨崇祯 煤山逝煤山逝 明朝总共有十六个皇帝,到崇祯皇帝时,清明朝总共有十六个皇帝,到崇祯皇帝时,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军入关,明朝灭亡。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登上帝座。 从清顺治皇帝开始,共十个皇帝,到末代皇从清顺治皇帝开始,共十个皇帝,到末代皇帝宣统帝时,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宣统帝时,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灭亡,封建帝制结束。了,清朝灭亡,封建帝制结束。孙中山熟读熟读三字经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可知天下事 4069. 69. 廿二史廿二史 全在兹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股权激励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效果评估合同范本
- 高新一小听评课记录
- 高中音乐听评课记录
- 认识图形听评课记录表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法律尽职调查合同
- 2025年度科技研发项目债权转股权投资合同
- 电力工程企业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 现代领导者如何应对复杂情境的决策
- 2025年度建筑垃圾运输与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采购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餐饮管理及无线自助点单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燃气轮机值班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4年服装门店批发管理系统软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交通法规课件
-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 《Python程序设计》课件-1:Python简介与应用领域
- 各类心理量表大全
-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 DB11T 1481-202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网店运营与管理》第3版 课件全套 白东蕊 第1-11章 网上开店概述- 移动网店运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