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与城市保护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_第1页
历史建筑与城市保护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_第2页
历史建筑与城市保护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_第3页
历史建筑与城市保护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_第4页
历史建筑与城市保护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 号: 1049721502519 课 程 论 文题 目历史建筑与城市保护理论与方法学 院土建学院专 业建筑学班 级1502姓 名安先锐指导教师郭建2016年1月14日历史建筑与城市保护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元路附近历史街区的调研,总结出一元路历史街区的整体概况、市政基础设施现状、街区风貌与建筑特征;通过问卷分析了解到一元路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面临的问题与居民对于历史建筑的态度与意愿;针对德国领事馆,提出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保留其重要历史、建筑和文化价值特征,同时结合时代发展与经济需求并创造出新的社会、文化与艺术价值。关键词:一元路;历史街区;德国领事馆;建筑保护 1 一元路片区历史

2、街区概述本文案例研究范围一元路历史街区(如图、图)位于汉口原租界风貌区核心区域,北起三阳路,南抵江汉饭店,东靠江滩,西以解放大道为界。该地区是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城市历史风貌保留较为完整的区域,集中体现了汉口自开埠以来的城市历史发展进程。该片区历史建筑(如图、图)的发展始于晚清,盛于民国,衰于沦陷。建筑主要是两部分:1861 年汉口开埠至1945 年抗战胜利期间的近代历史建筑和上世纪50 年代的现代风貌建筑。1861 年汉口开埠,英、俄、法、德、日五国,在租界相继建立了西洋风格的领事馆、工部局,兴办洋行、银行和工厂;传教士在汉兴办教堂、学堂、医院。这些建筑群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

3、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特式等主要建筑风格。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建立了大批近代工厂、火车站、学堂等,这些建筑有的纯西式,有的中西合璧。清末和民国时代,民间人士构建了近代工厂厂房、里份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图一元路优秀历史建筑(自摄)图一元路街景(自摄)图一元路优秀历史建筑萧耀南公馆(自摄)图一元路街景(自摄)汉口一元片历史街区是旧汉口租界核心区域,涵盖汉口原“租界”风貌区,集中了大量近现代优秀建筑,是汉口的传统商业贸易区和居住区,而中山大道、江汉路沿线则是武汉市的中心商业区。我们研究的范围只要是集中在一元路附近的片区。1.1 区位优势及街区性质一元路片区处于城市核心位置,具有巨大的区位优势

4、。一元路历史街区历来就是武汉市的核心区域,寸土寸金,区域内部及周边交通发达,城市功能完善,是武汉市民传统生活、工作、置业的地区。在这一片区还集中了武汉市大量的行政机构,包括市政府、市政协以及一批委办局等。1.2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一元旧城的道路设施是在租界时期形成的, 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和交通需求方式的改变,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路网布局不合理,道路红线窄等, 同时因为建设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人口密集等因素,总体上存在给排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足。1.3 街区风貌与建筑特征一元路片区历史街区的城市格局基本延续旧租界时期格局,道路较狭窄,道旁一般种植法国梧桐。道路基本沿江或与长江垂

5、直布置,也有部分放射形或不规则道路街区内拥有许多优秀的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一元片区是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区域,其范围涵盖汉口原“租界”风貌区,该区域曾经是近代历史上我国第二大“租界”区。是代表武汉市近现代文化,展现光荣革命历史的区域。表1 一元片地区建筑现状表(表格来源:根据相关资料自绘)序号分类占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1建筑质量及艺术水平较好,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旧里坊旧、建筑67.7924.1%2高层建筑 ( 1 0 层 以上 )14.485.1%3建筑状况较好新建筑91.8532.6%4建筑状况较差 ,功能相对落后建筑36.7213.1%5暂为空地5.011.6%6道路66.2623.

6、5%汇总282.11100总的说来,一元片历史街区总体城市风貌为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混合, 高层建筑与低层、多层建筑混合,建筑质量不均衡。2 一元路历史街区问卷调查分析2.1 一元路历史街区问题分析我们小组成员通过对汉口一元路附近历史街区做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区人口基本情况、土地使用现状、建筑物状况,历史文化遗迹保存情况, 以及道路交通、绿化和市政设施状况。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整理,综合起来,该地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历史建筑得到良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得到了延续,但保护与利用未能相结合,对历史建筑的利用只停留在概念上。(2)原有的街道空间格局基本得到了维持,交通系统不断完善,但垂江

7、快速交通干扰较大,配建停车严重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3)人口持续上升,人口密度没有得到疏解,外来务工人口大量拥入,老城基础设施负荷增大。(4)环境得到了综合整治,但治表不治里的整治方式使得居民生活环境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不高。(5)开发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避免了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模式,但仍存在着少量开发对历史风貌带来的影响,被破坏的城市空间肌理亟待修复。22 一元路历史街区问题原因分析()对历史街区价值认识及保护意识不足尽管19 86 年武汉就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是迟至1994 年才进行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而在此之前,许多历史街区特色已遭到破环。() 城市土地批租与

8、级差效应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以追求市场最高回报为目标的房地产开发商逐渐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的主体; 与之伴随的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由过去国家划拨到现在有偿出让。由于城市土地存在级差效应,在老城区中开发回报率高,因此大量建设多集中在汉口历史街区中,严重地影响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特色。()历史街区保护法规不健全、保护制度不完善虽然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确定了汉口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但直至今日, 实际上有些历史建筑地段及还未划定明确的保护范围和编制详细的保护规划,更无保护法规, 因此这些街区的保护规划管理没有专门的依据,大部分

9、情况下在这些街区的建筑规划审批程度和要求与在其它区域并无两样。由于保护法规和规划的不完善,不仅使武汉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丧失了许多良机,而且保护规划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也受到了极大损害。3 德国领事馆历史建筑分析我在一元路历史街区选择的历史建筑是德国领事馆(如图)。图 德国领事馆(自摄)3.1 历史沿革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打开了汉口的门户,武汉开始成为西方倾销产品的场所。1861年,英租界正式形成,并设立了领事馆。18951898年间,俄法德日相继在汉口设租界,建领事馆。五国侵略者开始居住于此,随之而来的,即为便于其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居住、公共建筑的兴建。自此,西方建筑大量传入武汉,在

10、武汉近代城市建设史上出现了空前的营造高峰,从而基本形成目前汉口近代租界的城市总体格局。1895年中德签订汉口租界合同,开辟了德租界,1888年设立德国领事馆。此前,由于在汉商务及常住汉口的德国人甚少,从1883年起,德国在汉领事业务及侨民事宜由英国领事代管。1917年中国和德国绝交后,中国政府收回租界,德国领事馆关闭。1925年重又开馆,1945年再次关闭。3.2 建筑现状与分析1895年建成,德国设计师韩贝(Hempel)设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沿江大道130号,武汉市人民政府内。建筑为2层砖木结构,地下半层,门斗凸出,两边坡道可驶入汽车。建筑周边设有外券廊,外廊柱式为“多立克”

11、柱式(如图7),外墙采用黄色水泥拉毛,红色小平瓦坡屋顶。屋顶四角各建有一个圆形穹顶角塔。屋顶中设有阁楼,阁楼四面开半圆形采光窗。在二层楼面与阁楼层之间设有一玻璃采光顶棚,使得室内空间轻盈通透,天花石雕花饰、楼梯木雕更显精美。德国领事馆现为市政府外办办公楼。该馆坐西朝东,为一幢二层砖混结构维多利亚建筑,亦属殖民地式风格,建筑面积3202平方米。建筑采用券廊处理(如图6),黄色拉皮外墙,红瓦四坡顶。主入口设在正中,有门斗凸出,正面用条石砌筑台阶,两边做坡道可直接驶进汽车。屋顶中部设有塔楼,塔楼四侧开半圆形天窗,既满足了室内采光要求,又丰富了建筑立面。塔楼上还有一座镏金鹰鸟(1916年拆除),屋顶四

12、角各建有一个小圆尖塔。内部木工精细,并雕有精美花饰,具有典型德式建筑风格。园内还建有一座附楼,二层砖木结构,除无塔楼外,基本与正楼相似。两楼均由韩贝礼(德)设计。图6 一层平面图图7 正立面图3.3 问题分析以及保护在高速发展的的现代化生活中,人们对建筑的艺术价值、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武汉近代老建筑也急需更新保护,对德国领事馆进行有效保护与功能更新是必然的,而我们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重要历史、建筑和文化价值特征进行保留,同时结合时代发展与经济需求并创造出新的社会、文化与艺术价值。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不仅要单一保护起来,并且还应超越历史获得再生。功能置换的设计方法主要指在历史建筑的改造中,将

13、原有不适应于现代使用功能但其空间结构仍具有一定容纳新功能的潜力空间,在功能层面上进行适度转变。这种做法以不牺牲老建筑的历史原貌为前提,利用各种现代设计手法,强化或改变建筑物原有的功能,使之适应于目前甚至是将来的各种需求。让其以自身得到经济上的存活能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作为建筑的时代使命。德国领事馆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武汉市市政府内。领事馆原先建筑功能为德国驻汉口办事处,由于时代变迁,因其平面和地理位置特殊性的综合考虑,其原先领事馆的建筑功能无法延续。 因此,对德国领事馆在功能层面进行适度转变(现为市政府外办办公楼),使之适应于现代社会的需求。让其以自身得到经济上的存活能力,使其在现代

14、社会中继续发挥其作为建筑的时代使命。4 结语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一个失去传统文化根基的民族,是一个肤浅的民族。在处理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上,必须坚持开放与守护并行,传统与现代并重,开发与保护并存,经济与文化互动的原则”。一元路历史街区,它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武汉尽管拥有丰富的近现代建筑遗产资源,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商业利益的泛滥,城市建设大规模兴起和用地日益紧张,对于近代优秀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不仅仅是探讨能否保留、保留什么,更重要的是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和再利用。参考文献:1李百浩主编,湖北省建设厅编著.湖北近代建筑M

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通志·大事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3陈世平,段瑜汉口原租界区街市空间研究会议论文 ,19984乐叶凯.卫薇.Yue Yekai.Wei Wei 基于城市CIS的历史街区研究初探以汉口一元片历史街区为例期刊论文-中外建筑2010(11)汉口一元区历史街区调查问卷窗体顶端1、您目前的居住城市:A、武汉 B、省内其他城市 C、其他国内城市 D、国际城市2、您的性别:A、男 B、女 3、您的年龄:A、18岁以下 B、19-29岁 C、30-39岁 D、40-49岁 E、50-59岁 F、60岁以上 4、您是否

16、了解武汉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A、比较了解 B、了解很少 C、不了解 5、您对武汉一元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如今总体印象主要是:A 、历史街区焕然一新 B、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C、绿化和开放空间丰富 D、文化底蕴深厚 6、对一元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您的态度是: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7、您对一元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老房子”,您赞成:A、原封不动,进行修缮 B、局部改造 C、拆除新建 D、其他8、您觉得最能代表一元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的是:A、海河景观 B、传统民居 C、树荫街巷 D、名人故居 E、租界“老房子”9、您觉得一元区历史文化街区中最应该保护的是:A、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 B、传统民居和街巷格局 C、整体空间环境 D、市政设施10、您是否认同将一元区历史街区进行重建翻新的做法:A、是 B、否如果不认同,您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的遗憾有:A、老街巷消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