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考纲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高考真题(2011高考历史浙江卷17题)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2011高考历史天津卷6题)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C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C婚
2、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重点难点:重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总的特点。难点: 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从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变、西方思想观念和物质文明不断冲击的角度,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本课主要衣、食、住、社会风尚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国门洞开的中国开始向世界的文明靠拢,反证了明末闭关政策必然导致国家落后的现实;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
3、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和同学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手段,适量地展现这一时期图片和影视资料,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上紧紧抓住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实施教学。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浏览、收集实物(如老照片、旧服饰、旧器物)等活动,了解相关的衣、食、住、社会风尚等史实,探讨影响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老师、同学交流,或通过历史知识墙报、班级展览角
4、等方式展出,与师生共同分享。课时训练1下列关于右图中我国第一代中央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A)。A.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期 B.由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C.曾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D.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2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C)。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社会变革的推动“欧风美雨”的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A. B. C. D.3下列历史现象反映了近代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A.洋葱进入老百姓的饭桌 B.粤菜等四大菜系的形成C.中国人开始经营西餐馆 D.中餐与西餐并行于中国4下列图片所示居室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
5、近代中国同时并存。其中,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特征的是( B)。5. 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6、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我们从中可以发现(A)。 时人已经穿着西装礼服中国已经出现西式婚礼传统婚礼已经销声匿迹高官显贵都不愿穿长袍 A. B. C. D.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纲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教重点难
6、点: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置课前思考题:中国人古代的出行工具都有什么?近代以来的交通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平时跟亲朋好友了解的通讯方式都有什么?知道这些通讯方式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的吗?通过收集有关图片和社会调查的方式,认识我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对自己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交通或通讯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加深对
7、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直观认识,初步实践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时训练1下图是1865年4月制成的轮船“黄鹄”号(复原图)。它的诞生标志着(B)。A.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兴起 B.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发端C.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诞生 D.近代轮船开始传入我国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B)。A.近代民族工业渐趋兴起 B.收回利权运动蓬勃开展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3观察右图,该照片摄制于1905年,照片中的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C)。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B.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C.民众崇
8、尚新式交通工具D.代步工具发生显著变化4下表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该表反映了上海(A)。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 98454491100000192614 6000003 4591943 764172922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A.B. C.D.5 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B)。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影
9、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6据花图新报载:“中国自设之电(报)线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这一记载说明中国(C)。A.最早出现有线电报是在福州 B.最早的电报线出于商业目的C.最初架设电报线依赖于外国 D.最初发展无线电报得不偿失7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5亿户,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各占一半。这一现象直接说明(B)。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通信技术发展迅速C.当今中国人口众多D.电话事业分属两家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考纲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10、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重点难点: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置课前思考题:古代的大众传播媒介都有什么?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变化和发展?报刊、影视、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各有什么样的利弊?你认为目前什么方式是人们使用最多的传媒方式? 通过观看老电影和使用E-mail的实践等活动,加深对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方式的感性认识,并正确对待各自的利弊,尤其对互联网,在肯定它对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要对其弊端有充分的认识和警惕。说
11、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时训练1据记载:“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这一现象说明(A)。A.中国近代报刊业揭开了序幕 B.中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报纸C.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D.大众报纸适合普通民众阅读2下表是18951898年中文报刊统计表。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有(C)。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7342.91898473985.9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报业的主体言论自由的局面已经出现维新变法推动了报业发展报刊成为新思想传播的载体A. B. C. D.3(2013江苏单科)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
12、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C)。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4中华民国成立后,我国境内出现了大量通俗性报刊。下列哪一项属于通俗性报刊的特点(C)。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B.更加强调商务信息传递C.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D.多数是由西方人创办的5右图是刊发戏剧消息的戏报。下列有关这一报刊的评述,正确的是(B)。A.关注时事的新闻性报刊B.图文并茂的通俗性报刊C.适合市民的商业性报刊D.逻辑严谨的政论性报刊61926年6月,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这一电台属于中国的(B)。A.第一批广播电台 B.自办首座广播电台C.首座全国广播电台 D.首座民办广播电台7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A)。A.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B.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标志着地方电视台的纷纷建立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近代日本对中国茶业的侵夺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大学体育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证研究
- 2025年园林景观绿化地使用权转让合同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车位租赁合作协议书4篇
- 2025版委托担保合同范本: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合同3篇
- 2025年度家具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桥梁建设施工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个人沿街店房租赁合同(含合同解除条件与争议解决)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交流项目教师选拔与聘用协议
- 2025年度星级酒店厨房设备采购与定期检修合同4篇
- 数学-山东省2025年1月济南市高三期末学习质量检测济南期末试题和答案
- 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社招2025年学习资料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船舶行业维修保养合同
- 2024年林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
- 物流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 基于ADAMS的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优化
- 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个案研究
- 中国象棋比赛规则
- 7天减肥餐食谱给你最能瘦的一周减肥食谱
- GB/T 31525-2015图形标志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