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学教学衔接研究心得体会第1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讨心得体会 龙里县第三小学与龙里名族完全中学 语文教学衔接研讨活动反思 (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倪艳 从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大家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小学时的语文成绩很优异,但一升入中学成绩就直线下降,总考不出好成绩,语文成绩平平,这很值得中小学老师深思。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更好地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龙里民中和我们城关三小特开展了本次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讨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对造成中小学教学脱节现象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从教学内容、教法和学法来看,中小学都存
2、在着很大的差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对简单,知识点少,基础性较强,内容浅显易懂,教法以朗读、记忆为主,老师耐心强调熟能生巧,所以记忆沉淀较好。考查内容侧重于课内知识,比较浅显直观。教师一般只要求学生侧重于积累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对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尤其对中下等学生直接是扶着走,这是小学阶段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就缺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中学语文教材相对比较深奥,知识点较多,不仅要求阅读,还要突出基础知识、写作、理解三大块,课堂容量大,没有较好
3、的记忆沉淀和汉语基础是跟不上的。很多知识点在课堂上一带而过,较多的作业又使老师对学生作业不可能精批细改。考试却往往将知识点变形或延伸,更侧重理解,即使是默写,也很少以单纯的填空出现,往往结合对课文的 1 理解和归纳。这往往把学生从单一清醒变成了复杂的糊涂,要对未掌握的知识能及时了解发现,只有老师多付出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问才能明白。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对这突入其来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难以适应,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许多学生颇有感触的说中学语文好难学。 面对脱节状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
4、现在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新的探讨和改进,加强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的学习,如养成读课外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看书做笔记,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 2、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中学初级阶段,教师应有
5、意识、有步骤地给学生一个过渡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精讲精练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精细阅读和讲解。并有选择地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要求学生能自己去找寻答案,在扶中适当学会放。 4、中学语文教学应在“过渡期”放慢脚步,采取先扶后放方式; 教师从实现素质教育总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
6、改革。 总而言之,从小学到中学的这一跨越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还必须得走在他们的前头,全面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集中精力把劲用在刀刃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022年11月 第2篇: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松柏中心学校课题研究小组 小学六年级学生升入初一后,数学学习的严重分化问题是长期困扰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问题,消除这一分化的有效途径是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本课题通过对初一和六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理论学习等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数学知识的变化特点,从
7、中小学老师的角度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中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上顺利过渡提供了一定借鉴。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时常听到有的学生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小学数学成绩每次考试大都在八十分以上,很少有不及格的情况,怎么升初中后数学成绩下滑这么快?”,我们调查了几届六年级学生升入初一后的数学成绩发现的确存在这一现象。询问其他学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目前随着新课标的深入落实,中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的脱节现象日益严重,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新知识的增加引发了许多的变化,视野的扩展、思维方式的改变致使一部分刚步入初中门槛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导致成绩一时明显
8、下降。按照思维发展规律,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如何缩短这个过程?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中小衔接的研究力度,也获得了不少的成绩,但针对于数学学科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上的研究为主,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一个系统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兼顾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具体问题 本课题试图通过教材研
9、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有效衔接的实践过程,将现实在中偏离我们数学教学的问题得到的效的解决、从教法与学法的沟通入手,努力削缓小学与中学两学段之间的“陡坡”,并达到一定现实意义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把学生上初中后的数学教学与小学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对比本校六年级师生和初一师生在数学学科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分析引起初一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因素、影响中小学数学课程学习的相关因素分。 (2)根据数学教师在教
10、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改进本校数学教学衔接的的对策及建议。通过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寻找能适应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可操作性的方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预计达到以下目标: (1)构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教学模式; (2)探索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途径 自课题立项起,连续三年我们选取了本校六年级和初一年级两个班;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其中我们对2009届的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进行连续跟踪调查。 (一)开展理论学习,提升课题组成员科研素养。 1 课题研究的先导是理论学习。只有掌握了
11、现代教育理论,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才能开拓出全新的研究领域。 (二)相互听课探讨,了解中小学教育现状。 充分利用我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组织小学和初中教师相互交流探讨,分析综合反思,调整策略,有的放矢地进行课题研究。 (三)进行问卷调查,掌握衔接存在问题。 课题中的调查问卷主要面对六年级和初一学生,组织了两次问卷调查,分别是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现状调查和中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面对老师的是小学教师所希望的中学教育调查。 (四)组织考核学生,形成阶段学科评价。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小学学科衔接教育的研究,捕捉中小学学科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形成阶段学科性评价机制。组织学生参加
12、考核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搭建反思平台,及时提炼研究成果。 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每节实践课后,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撰写教学反思,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水平。 (六)请领导、专家指导,指明方向。 课题研究期间,我们林区教研室有关领导和专家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给课题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指明了方向,避免课题研究走入歧途。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活动 (一)前期调研,选择课题 我们大量走访了学生、学生家长、教师,调查六年级学生升入初一后的数学成绩,发现的确存在成绩下滑在这一现象。询问其他学校,也存在同
13、样的问题。所以我根据关于神农架林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从神农架教育教研课题目录中选取了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这一课题。 (二)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 柯贤杰: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黄全美:负责组织研讨和记录 万昌红:负责教材的收集和对比 王 禹:负责收集整理学生问卷 赵润超:负责与小学教师的联系和教师问卷调查 廖昌军:负责阶段性工作总结以及对外联络和经费保障 (三)合理规划,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 1、2022年1月-2月: 根据课题的性质,做好如下准备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收集有关资料,商讨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人员的分工,并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2022年3月-4月:
14、 完成开题报告,参加学校组织的开题报告会,接受专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修改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四)实施课题研究,收集资料 1、2022年4月-8月: 课题组各位成员利用休息时间自行学习有关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加强课题人员的理论学习。 2、2022年9月-2022年6月: 学习优秀课例,组织成员在校内、校外听课学习; 开展课堂教学实验(公开课); 对小学部及初中部数学老师进行问卷调查; 对六年级和初一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式情况问卷调查; 对教师课件、教案、论文、学生成绩测试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对中小学数学衔接内容进行对比研究; 3、课题研究后阶段的工作安排 (1)2022年7月-9月
15、: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研究论文。 (2)2022年10月: 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形成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分析了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从小学到中学数学知识从横向、纵向两方面扩展 (1)数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测量温度,当气温在零度以上时,学生能用小学所学的数表示其温度的高低,但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就难以用小学所学的数表示了。再比如,测量一座山的海拔高度(以海平面为零界面),用小学所学的数也就可以表示了,但测量海平面以下海水的深度时,又如何表示呢?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这样初中所学的数,就由小学所学的正
16、整数、正分数和零扩大到包含正数、负数和零的有理数范围。随即又出现了一类新的数,如: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它的边长是多少?于是又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数的范围又扩大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实数的范围。 (2)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在小学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是可视为实物个数的数通过运算得出结论。升入中学,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和实数之后,与小学相比难度大大增加,其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一个点、一条线段的长度、一个数值都可用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表示出来了。但是另一类数又如何简单地表示呢?比如:用n表示整数,2n就表示偶数,2n+l就表示奇数,这样就解决了所有奇偶数的表达问题。一个简单的代数式就表示了无数个
17、现实的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使学生由常量数学走入变量数学学习,这样的变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生了变化 在未引入代数知识之前,解决实际问题大多用的是算术方法,即由若干已知数值,采用的直接推出的办法得出结果。而引入代数概念后,给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更加简捷的途径。把问题中给出的己知量和问题所求的结果未知量,均视作已知,按照数学逻辑,建立等量关系,然后通过运算求出未知数。这种方法就是方程的思想方法。 所以小学解决数学问题使用的是直推法,由己知数间的关系直接推出结论。中学解决数学问题,使用的是假设法,即先假设所求的未知数为己知数,把它和其它已知数按照题中所给出的关系
18、组成等式,然后再通过求解得出结论。 (4)几何知识拓展、提升 新课标对几何内容的安排采取了首先是直观和经验,接着是说理与抽象,最后是演绎的方案。以直线形为例,先借助直观认识一个直线形,进而借助多种手段合乎情理地发现它的某种几何性质,接着通过演绎推 3 理把这个性质展现出来。在几何内容上从小学到中学的变化,实际上是从“实验几何”过渡到“推理论证几何”。推理几何仍是传统难关。 2、教学方法法衔接问题 目前,“衔接”上最大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的严重脱节。小学教学进度慢、坡度缓;而中学教学进度快、坡度大。小学直观教学多,练习形式多;而中学直观教学少,练习形式少,教师辅导也少。小学重感性知识,口头回答问题多
19、;而中学重理性知识,书面回答多。小学强调直观演示、偏重形象思维;而中学强调推理论证,偏重抽象思维。所以学生刚进中学感到不适应。 3、学习方法衔接问题 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而中学课程增多,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由具体发展到抽象,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识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期”,没有自觉学习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 4、学习兴趣的衔接问题 学习兴趣是对学生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如对数学有兴趣,则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推动学生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20、灌”和“压”的办法,使不少的小学教师把数学课堂教学教得枯燥无味,使不少学生听到数学就头痛,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在教师的严加管束下,学生虽然没有兴趣,但也只得被动地勉强应付。可到了中学,强调自觉学习,教师稍一放松督促辅导,成绩下降,学生就对数学敬而远之。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会引起动机与效果间的恶性循环。 5、作业格式衔接问题 目前,中小学数学作业在书写格式上有许多地方不统一,小学生长期形成的作业习惯,升入中学后,一下子很难转变过来,也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例如: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在小学一定要化成带分数,而在中学就不一定要化成带分数。又如:在中学不强调区分所谓被乘数和乘数,而在小学被乘数和乘数
21、有严格的规定。又如:在中学解题时先要写“解”,而小学又不要求写。 (二)探索了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对策 要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须要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要从小学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 第一个衔接点:由“算术数”发展到“有理数”。 小学数学里的数都属“算术数”,从“算术数”发展到“有理数”是数学的一次飞跃,是初一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小学里应该为这次飞跃作好孕伏,打好基础。 1.在揭示整数的概念时,要给数的发展留下余地,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而应该说“自然数属
22、于整数”。还可以用如下的集合图表示整数的范围,以示整数除自然数外还有其它的数。 2.早期渗透相反意义的量的认识。小学虽不讲负数,但表示相反意思的量的名词述语是比较多的。如“收人和支出”、“增加和减少”、“上升和下降”等。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负数出现作好铺垫,并可出现符号。 3.重视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中学生数学里一开始就是利用数轴学习有理数的。因此,在小学里要重视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在20以内加减法教学中就可孕伏了数轴的知识。在中高年级还应要重视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小数、分数并作加减计算。 第二个衔接点:由“数”到“式”的过度。从具体的量过度到抽象的数这是数学的一次飞跃,从确定的数过度到
23、用字母表示数,引进代数式又是一次飞跃。从“数”过度到“式”的桥梁则是“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单元前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内容学生必须认真学好,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用字母表示数是实际的 4 需要,这样表示的数和数量既简单明了,又具有含义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以后,在计算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充分运用“用字母表示数”的工具。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法则。如:乘法分配律等。 2.用字母表示公式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等。 3.用字母表示应用题中数量关系。如:果园里种桃m棵,种梨树8棵,种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几倍? 第三个衔接点:由列算术式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
24、的过渡。 由列算术式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这是思维方法上的一个大转折。列算术式解应用题的思维特点是:把所求的量方放在特殊的地位,通过已知量求得未知量。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维特点是:把应用题的“已知”和“未知”根据它们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然后通过解方程使未知向已知转化,从而求得问题的解答。因此,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中的等量关系。“简易方程”一章,重点放在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维方法上。先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解,然后再进行对照,使学生认清这两种解法的特点。以后在解应用题时,尽可能用代数式方法解,逐步克服算术解法定势。 第四个衔接点:从“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 小学数学里学习的几何初步知识
25、,是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得到一些几何概念,基础是属于实验几何的范畴,往往侧重于计算,缺少逻辑论证。学习中学平面几何的关键在于需要逻辑推理论证的能力。而在小学,这方面恰恰是薄弱点。从“实验几何”发展到“论证几何”过渡的桥梁则是逻辑推理论证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如下几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1.充分发掘小学数学教材里潜在逻辑推理因素。 2.在应用题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说出分析推理过程,并学会语言和数学符号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 3.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适当安排具有推理论证因素的练习题。 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主题内容的深度,从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入手,尽量用一些字
26、母表示数的实例自然而然地引出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感到升入初一就象小学升级那样自然,从而减小对初中内容望而生畏的恐惧感。 对于正负数这一概念的引入可先将小学数学中的数的知识作一次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注意到数的概念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逐渐发展的,也是因为原有的数集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矛盾而引发新数集的扩展。这样既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有理数集合,又为再一次扩充作好了准备。引入负数概念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例子,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去积极主动地思考。 现在初一学生年龄大都在11至l2岁,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思维的不稳定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尚未形成,决定了列
27、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将是初一学生学习数学面临的一个难度非常大的坎。因为学生解题时只习惯于套用小学的老师总结好的公式,属定势思维,不善于分析,不善于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思路狭窄、呆滞,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因此,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因为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去思考。有些问题同时可用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使学生清晰地理解代数方法的每一步的感受它直接易懂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是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
28、法上的衔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当增加课堂练习的次数,严格统一书写格式。对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方法,或放慢进度,或分散难点,或化难为易,或铺路搭桥,因势利导,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活跃学生的思维,有赖于教师在教法上的新型多变,正确、合理、巧妙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能正确地顺利地解决一个个习题和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5 其次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小学起就要抓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学习方法的衔接 教师重视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的关键。
29、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阶段一般不要求学生预习,到了初一学生大多不会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既使预习也仅仅只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因此,教师要注重预习指导,加强预习训练。在指导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章知识的概况。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只要学生认真预习,听课时常常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就会逐步尝到自觉学习的甜头。从而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预习前教师可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
30、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好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填鸭式”、“满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机,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边听边思考;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
31、到的和观察到的去联想、猜想、归纳: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记笔记服从昕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白“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
32、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
33、学生模仿、跟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平时的课堂小结、单元小结或复习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去复习总结。我们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 6 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目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应该说
34、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藉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4、学习兴趣的衔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保护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与学的统一性的起点,没有兴趣,没有求知欲,何谈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兴趣首先应抓住课堂教学的引导这个环节,运用恰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因大部学生对同一目标的兴趣的稳定性、持续性都较差,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参与状态,防止学生兴趣减退,保证学生参与的持续性,提高参与质量。随着参与兴趣的产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个别学生会出现
35、与众不同的参与行为和独特的参与方式,影响到课堂秩序,教师应该以适当的方法巧妙纠正,做到既要引导全体进入角色,又不至于伤害其参与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动的事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和蔼亲切的笑容,幽默诙谐的语言,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在小学,教师要是以鼓励、诱导、启发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中学教师也要继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衔接工作。 5、作业书写格式的衔接 中学数学的表达式也可以先渗透到小学高年级。如:运算律用字母表示,图形的面积、体积、周
36、长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几何图形用字母注明,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等。这样做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并不困难,并且有利学生用符号进行思考,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六年级升入初一后,教师要对作业格式做统一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的格式认真书写。在测验时,可以对书写格式赋予一定的分值,而平时要多次强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会很规范的书写了。 6、中小学教师间的有效联系推进中小学数学衔接 打破中小学校与校之间的界限,给中小学数学教师多提供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多交流,多探讨,加深相互学段的学生的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老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加大交流力度与深度。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牵头带领相关教师多进行
37、互动式教学,多安排一些集体教研的时间。作为老师,尤其是初一的老师更应当主动求教,为学生顺利实现中小学数学衔接提供帮助。 总之,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既要注意中小学教材的衔接,又要注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过渡;既要弥补旧知识的缺漏,又要认真巩固新知识;既要面向大多数,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既要从小学角度做好衔接工作,也要从中学角度做好衔接工作。 通过努力,课题组成员在近两年来的教学成绩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中黄全美老师的实验班在2022年和2022年参加全区统考,成绩列全区第二名;在2022年全区中考平均分69.11(全区第一名),取得了较
38、好的成绩。 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工作尽管按预期计划顺利开展,但难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由于课题组成员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繁忙,没有专门的时间完成课题材料的汇总,研究成果也不能快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2、由于工作安排问题,课题组成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的研究及探索中去,对教学的反思总结不够。 3、编写中小学数学衔接内容的教材,我们还在探索之中。 七、结语 7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实在收获良多,但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我们依旧在探索中。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对林区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有一些启示与帮助,让我们为新课程的顺利推进和新课改的成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39、全国教师教研教改优秀论文集中国言实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第3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衔接问题的研究 文献综述 国内外中小学英语教学链接问题的研究现状: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向。一,今年来国内英语教育现状,如师资、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设备普及度等等。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们发现,国内外很多地区、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了有关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在中小学外语教学衔接
40、问题上体现出了不同的研究特色:研究方向大致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开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施经验;二是研究中小衔接中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三是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变化及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四是研究如何从教和学方式的转变进而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五是从课程标准等方面对于学段内容做出相应规定要求;六是绕教学目标、内容、评价所进行的教学系统要素研究。 通过英语教学实践和网络调查,显示结果,近年来国内外语教育研究方面这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特别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兴起,给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则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就是
41、是国内的英语教育现状。 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衔接问题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法,在小学升初中后的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这些都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及热点问题。在这之前已经有许多中外学者及教育家们研究过这些问题并作出报告总结。 研究策略采取的是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 研究类型是横式写法。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曾灿涛, 曹志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一文认为,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轻语法教学、排斥汉语翻译、忽略语言知识传授,交际法唯我
42、独尊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学质量仍未走出低谷。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中小学教研部门赛课活动的误导,只有正确把握“二语习得”与“外语学得”理论的指导原则,坚持“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并重的方针, 加强和改革课堂教学指导方法, 才能着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朝正确方向前进。崔刚教授也在 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崔刚.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 ( 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把教学看作是一 种 技能型的东西,认为熟能生巧,不需要懂得那么多的理论。作者提倡,从哲学层面,要研究语言 的本质、语言学习理论(心理过
43、程、个性差异)、方法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避免闭 门造车和盲目引进。 英语教学改革不是用一种教学方法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要讲究延 续性,“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者主张,“我们的研究成果要在世界外语教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用规范、科学的研究方 法。”“对于没有经过试验证明的,不要贸然作出决策,更不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而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薛菊萍.基础教育外语教学 研究, 2008(6): 42-44) 一文中,作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繁盛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可喜之 中,却又跨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误区。 作者把
44、这些误区概括为八个方面:1)提倡民主:不是放弃“教学秩序”;2)创设情境:不仅仅是“亮丽包装”;3)学习方式:4) 不一定要“合作探究”;5) 快乐英语:不能牺牲知识积累为代价;6) 游戏教学:并不能淡化技能教学; 7) 自主活动:老师并不能“靠边站”;8) 综合教育:并不能缺乏“英语味”; 鼓励赏识:容不得“滥用赏识”。作者通过对目前英语教学中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反思,提出了自己如上观点,发人深省。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 (朱晓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一文作者采用案例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些无效操练的原因,并提 出了对策。作者认为,要把握“量”,单词教学中,教
45、师的范读、领读和学生的反复操练是必须的; 要着眼“趣”,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其大胆开口,采用游戏式 教学活动,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注重“效”,在句型操练时,不适宜采用竞赛形式,过快会破坏句子的节奏;追求“活”,创设情境应蕴含丰富的信息,给与不同学生不同的选择,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包天仁教授在“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一文中对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提出的“有效教学”的说法进行了质疑,并认为根据中国儒家的理性主义特点,提出了“高效教学”(high effective teaching),建议
46、立足本土、立足中国文化、中国国情、教情和学 情,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坚持双基为主、坚持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理性地进行外语教学。 作者认为“有效教学”是个噱头,产生了诸多低效后果,并进行了一一罗列,共计22项,如重能力,轻双基、重感性,轻理性、重学生,轻教师、重习得,轻学得、重表演,轻内涵等。作者最后详 细介绍了“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新“任务型教学”法、新语言观。 综合以上诸位学者的总结,他们系统地阐述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然后点名了中小学小学课堂上的上出现的教学误区和教学的的无实效性,及应对这种无实效性的教 学的方法策略。这些研究报告一方面有助于初一英语入门教学
47、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过早过快;另一方面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也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与进步。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深入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链接问题,他只是单纯地指出了问题中学小学及教师和学生的各自的问题,并没有明确指出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链接问题,也没有提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连接问题作为现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应该被深刻的讨论并给出相应的策略。 此课题的研究是为了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把研究出的成果进一步的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使得教师能逐步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能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老师教学,从而实现
48、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和谐衔接。 参考文献 1曾灿涛, 曹志希.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 2崔刚.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 3薛菊萍.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42-44 4朱晓玲.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 5包天仁.“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 2022年4月13日 第4篇: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中小学语文衔
49、接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学习兴趣有所减退,学习质量有一定的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通过具体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是无可非议的,从扎实训练学生基本功入手,搭好了三座桥:即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桥,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小学向初中过渡的桥。低年级侧重搭了启蒙桥。在入学之初,注意为儿童创设了学习语文的情境,让儿童在语言环境中学好汉语拼音,打好识字和写字的基础,利用汉语拼音工具,提早读书,同时早读书为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
50、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架起了桥梁。中年级一直是学生低凹段,语文教学一方面在注意丰富学生词汇的同时,加强句段训练,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学生独立默读的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指导读书方法。从三下开始以读写训练为重点,从多方面拓宽道路,铺好了过渡桥。高年级语文教学注重把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统一起来,以阅读为基础,读写有机结合,同时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能自己读书,自己会作文,在实践中培养了儿童的主动性和初步的创造精神,为升入初中搭好了挺进桥。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成效是大的,是值得褒奖的,可在初中阶段确实有不少小学阶段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每况愈下,究其原因,
51、主要有以下四点: 1.学习门类突然增多,学生一时适应不了。 2.在教与学方面,中小学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小学生“听鼓下挠”,学习往往容易处于被动;中学生强调动口、动手、动脑,如缺乏自觉性、独立性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小学生有依赖“耳提面命”式辅导的习惯,中学生强调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计划不周密,顾此失彼。初中阶段学习时间较紧,在校时间基本排满了课程。由于以前习惯的影响,学习任务不能如期完成。计划不周密,时间安排不合理,就会出现打乱仗的情况。 4.偏科或“欠债”,积重难返。初中所学科目较多,学生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少数学生在小学就有偏科的毛病,进入初中后,一旦忽视
52、了某一学科的学习,日积月累,等到他醒悟过来时,就发现自己“欠债”太多了,想赶上去困难很大,一是时间精力不容许,二是自学能力较差,一科没学好,就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一科成绩没赶上来,整体成绩也好不了。 造成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远远不止以上四点,其中还有很多重要原因要在老师身上找。因此,怎样抓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是摆在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力争通过中小学语文衔接研究,有效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建设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让学生能顺利进入初中学习,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 1.课堂内容研究:汉字教学、阅读
53、教学、作文教学三个方面的研究 2.教学方式的研究 四、研究可行性行为分析 (一)加强学习习惯上的衔接,克服不良倾向。 在教学实践中,习惯对学生搞好学习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前提,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习惯:(1)课前有主动预习,课后有自觉复习的习惯;(2)课堂上有思路活跃、勤记笔记的习惯;(3)课堂里有大声答问、大胆质疑的习惯;(4)课堂上有与同学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寻求解决途径的习惯;(5)阅读时有随手查阅字典释疑的习惯;(6)有眉批圈点、边读边思考的习惯;(7)作文时有先构思、再写提纲、写正文以及加后记的习惯;(8)文章写成以后有读两三遍并进行自我修改的习惯;(9)课外阅读时有随手摘录
54、、随时积累并运用的习惯;(10)有勤于动笔、写心得体会、记日记的习惯。 (二)加强教学方法上的衔接,交给学生“钥匙”。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语文学的好坏,是教师“引”出来的,而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学生升入初中后,对新的学习环境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很陌生,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充分起好桥梁的作用。方法上注重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不仅教他们“学会”,而且让他们“会学”。老师除教知识外,还应多教方法,不仅“授业解惑”,还应该交给学生“钥匙”,让他们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 (三)加强语文知识上的衔接,切实打好基础。 众所周知的道理:蓝图再好没有砖瓦不行,文章再妙没有字词句不行,因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首先
55、应严在字词句上,扩大识字量、掌握汉语拼音是搞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前提。在严格训练、讲究效益的基础上,去开阔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课外阅读、看报纸、听广播等活动,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通过“书法课”等语文实践课以及文学社团活动把学语文与学生学生活、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学由被动向主动转化。学生阅读的基础切实打好了,就应在写作训练上加大力度,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防差转差上的衔接,关键时刻拉一把。 学生进入初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成绩必然会出现好、中、差。为了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取得好成绩,防止学生成绩早分化
56、、多分化,语文教师要重视提前做好防差转差工作。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制定防差转差措施。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运用能力差;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强,但写作能力差,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差什么就补什么。在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思想容易波动,成绩也容易滑坡,关键时刻拉学生一把,就能不让他们掉队,使他们和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五、初步设想 1.认真研读语文课程实验标准,分析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的相同与异同,做对比性进行研究,然后找出衔接点和研究点,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 2.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深入对方课堂进行听课研究,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异同点,找出共性和需要加强或者需要关注的问题,从而调整语文教学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产品技术咨询服务费合同书一
- 2024年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协议3篇
-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押题试卷七套【附参考答案】
- 19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燃气公司城市燃气调峰服务天然气购销合同3篇
- 新时代共青团爱国主义教育
- 秘书与行政助理技巧培训
- 2024有关聘用合同范文集锦
- 2024技术服务咨询费的合同范本
- 福建省南平市外屯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 英语-山东省淄博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摸底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甲卷【文科+理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亿欧智库-2024中国智能驾驶城区NOA功能测评报告
- 甘肃2024年甘肃培黎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例文(三篇)
- GA/T 1280-2024银行自助设备安全性规范
-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培优)
- 数据标注基地项目实施方案
- 2024预防流感课件完整版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