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_第1页
16.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_第2页
16.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_第3页
16.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_第4页
16.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1、认识“朱、德”等 1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 10 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写“扁担”等 8个生字、 10个词语,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难点:体会战士们不怕困难,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2、二、教学过程一)课课前交流:绕口令听说咱们班学生个个聪明机灵, 伶牙俐齿, 考考你们怎么样?来个绕口令考考大家。 先自己练练,好,谁来挑战。 (3 个学生)全班一起读一遍。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你们个个能说会道,口齿伶俐,真了不起。你见过扁担吗,那你知道人们都用扁担做什么呢?生:挑水;挑菜。师: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人们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扁担。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扁担有关,瞧,谁的扁担,齐读课题 - 朱德的扁担。二)检查预习。1、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词语你能读好吗1)第一组,谁来读?指名读,齐读,朱德毛泽东这两个人物可了不起,你对他们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1 生回答:师:你知道的真不少,朱德

3、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新中国领导人之一。是新中国大元帅之首。 我们的朱德爷爷与毛泽东爷爷都深受人民的爱戴,大家亲切地称他为 朱德同志、毛泽东同志。 (出示:朱德同志 毛泽东同志)红军战士心连心,大家互相称同志。 (出示字卡)大家一起读:同志你来读,你也来读 大家齐读, (指着屏幕)读朱德同志,毛泽东同志德”这个字笔画这么多,可不好记,可以在生活中找找它。同学们在哪见过德字?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发现。 (评价:善于发现的眼睛)在这些地方,你能找到吗?(出示图片找德)留心生活,也是识字的好方法。2)再来一个非常难走这里面藏着一个多音字,我们可以根据字义判断读音。瞧,这是他在字典中的意思。读二

4、声的时候有两个意思 1. 不容易 ;2. 使人不好办。当读四声的时候,主要的意思是灾患,困苦。那么在这里应该读什么呢? 生读非常难走再考你几个,在这些词里面又该读什么?出示:困难、灾难、难题、逃难评价:A全读对了。真厉害,一口气读对了四个词,看来你掌握了这个多音字,掌声送给他。B 、再想想。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掌握了这个多音字,掌声。孩子们,查字典,能够帮助我们明确多音字读音。2、我还发现, 同学们在预习时, 在课本中画出了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看来不好读,谁来试试。指名读A读的好:读的这么好,我要采访你一下,(跟大家传授一下经

5、验) 为什么能读的这么好呢? (生:中间有停顿 师:你跟老师想到一块去了)B、读的不好:看来确实不好读。师: 像这样的长句子,我们可以用间隔线画出停顿再来读,屏幕出示划线的句子) ,谁再来读读试试。大家一起读。井冈山上 /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 /要抽出一些人 /到山下 /宁冈的茅坪 /去挑粮。瞧,这样一标画,长句子就有了停顿,读起来容易多了。3、读好了长句子,相信课文会读得更好。来,我们找四名同学接读课文,谁愿意读,指名站起来)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读得是不是准确、流利。评价:这几个同学读的既准确又流利,真不错。三)讲读课文A、第一自然段1、出示图,孩子们看这儿就是井冈山,1927年毛泽东在这儿

6、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 1928年 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也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合了。出示句子: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师:两支队伍汇合,这就叫做?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生:会师。 (会师二字变红)对啊,革命的力量壮大了,大家多么高兴啊。你来读,两支队伍胜利会师,同志们又要并肩作战了,全班一起读。2、可是,山上是会师的红军,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出示字卡:敌。请你读,你读,大家读。这个字看着面熟吗,你来说说。生:故事的故加一撇师:熟字加一笔,好办法。B、第二自然段1. 敌人离我们这么近,他们想干什么?生:想攻打我们。师:是啊,请你读读

7、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 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 2、师:敌人可狡猾了,他们分布在山下的好几个地方把红军团团围住,这就叫还是文中的 一个词“围攻”(生回答)。师:敌人要围攻,红军就要守住井冈山而且要牢牢守住,这就叫巩固”(生回答)。师:要巩固根据地,就必须彻底打败敌人,让敌人的阴谋诡计彻底破灭,这就是“粉碎” (生回答)。明白了这三个词,孩子,你来读读这句话。一个学生)3、敌人把红军围困在井冈山,就是要把红军困死,饿死,冻死。红军需要粮食。可是,这挑粮从井冈山的路上却是困难重重。出示句子: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 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

8、粮。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自己读一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红军挑粮非常困难的词语或句子。师:画完之后,先同桌交流一下你画出的词语或句子。短时间)4、师:同桌一交流,画的更全了,来,谁来读一读你画出来的句子,指名读。哪个词让你感到 难? 生: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师:出示字卡:陡你来读,你来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生:加一加,换部、组词等 师:还记得黄山上那座陡峭的山峰吗?出示图,你能看看图,想办法记住它吗?老师提示一下, 生:双耳旁就像左边的山峰,一个人在这艰难地走,这就是陡 师:瞧,想象画面也是识字的好方法。5、孩子们,山这么高,路这么陡,走在上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9、啊?生:摔倒,掉下山、 出示句子: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 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到 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是:真危险的山路啊,你来读感受山高路陡】6、还从哪些词体会到难? 生:来回五六十里。师:大家知道,五六十里有多远吗?我们的操场一圈 300 米,五六十里路要围着操场跑 100多圈, 要连续不断地走七八个小时,什么感觉?生:太累了。太难了。感受远】高陡 +远】师:何况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呀,大家一起读。高陡 +远 +负担重】师:就把这种感觉放到句子里,你来读(让这个孩子读) 师:这么远的路,这么高的山,太远了,太难了,你再来读。7、可是每

10、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师:出示字卡:争。瞧,这就是争的篆书,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两只手在抢东西,这就是争。挑粮路途遥远,山高路陡,危险重重,非常难走,可是红军战士都争着去。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红军战士?生:不怕困难,勇敢,坚强。板书:不怕困难)( 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敢-勇往直前,坚强 - 坚韧强大,奉献 - 一心为党 )师:身陷围攻不屈服,山高路陡不畏惧,这就是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红军战士。他们怎能不令人钦佩?一起读 (出示句子: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 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到茅坪, 来回有五六十里, 山高路陡, 非常难走。 可是每次挑粮, 大家都争着去。

11、)c、第三自然段1、师:朱德也是红军战士的一员,作为全军总司令,除了这些,他面对的困难更多,你来读。出示句子: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2、我把这个句子改一改,女生读上面的句子,男生读下面的句子。女读: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男读: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师:这样改,行不行?生:不行,一个整夜是说一天晚上在研究,整夜整夜的就是每天晚上都在研究。师:白天挑粮,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作战策略。你想说点什么?生:辛苦、很累、不容易。师:正是这份辛苦才换来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和一次又一次的胜仗,这就是我们战无不胜的朱德同

12、志。全班一起读: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出示句子)3、师:他可是整个红军的总司令啊,就是这样一位红军总司令,他又是如何做的呢?生: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 戴着斗笠, 挑起粮食, 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出示这个句子)4. 师:孩子们,我们都来关注这三个短语,你发现了什么?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师:点名学生读,有什么发现?(提示:字体变红)生:前面都有动词。师:前面动词,后面名词,而且这样相同结构的短语,连用三个,就把朱德挑粮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出示图。)对照图,再读读这三个词组,感受一下。5、这样的词语搭配你学会了吗?想不想牛刀小试一把。出

13、示图)这是 15 课大禹治水的插图,你能用这样的短语也来说一说吗?大禹,跟大家一起治理洪水。生:( 2-3 名学生回答)师:看来你们真正学会了这类词组,真棒。6、出示:大禹治水图片;起音乐师: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百姓一块儿治理洪水,朱德不惧山高路陡跟战士一块儿挑粮。示: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 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你来读; 他可是红军队伍的总司令啊, 白天挑粮爬山, 晚上研究战略, 多么辛苦, 可是你读;这一切,每个红军战士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们一起读(齐读)师:你又读出一个怎样的朱德?生:不怕困难、不怕苦累,与战士一起吃苦。一块儿变红)师:一

14、块儿挑粮,一块儿爬山,一块儿面对困难,这就叫同甘共苦。板书:同甘共苦)7、起音乐:无论是刮风下雨,无论是山高路陡,从井冈山到茅坪的路上,都会有他们挑粮的身影。出示: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 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点名 1 个孩子读)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教师领读此句) (大家一起读: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8、大家看了怎能不心疼,你的心呢疼,你的心呢疼,我们的心都疼。战士们也心 疼啊,就把那根扁担藏了起来。出示: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了

15、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师:拿字卡“不料” ,你读,你读,大家一起读。师:料是想到的意思,那不料呢? 生:想不到 师:战士们藏起扁担,想做什么? 生:想让朱德找不到扁担就不能挑粮了。师:想不到的是什么? 生: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写上“朱德的扁担” 。师:瞧,我们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9、师:朱德同志这样做,难怪指名学生读)出示: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师:出示字卡敬爱,你读,你读。 (放下字卡指着黑板说)孩子们,看,在这句话中,敬爱还可 以换成哪个词?生:尊敬 敬重师:我们一起读这两个词语。战士们尊敬朱德,敬重他与战士们?(引导学生看板书)怪不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师:这就是伟大的朱德司令啊,他值得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敬,去爱。师:瞧,给词语找同义词,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师:一根扁担,让我们认识了朱德这样一个伟大的领袖。这根扁担现在被珍藏在中国博物馆,这 个动人的故事也被后人传颂。10、师:扁担二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写这两个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生: 师:写好这两个字,写字微课来支招。请看老师范写。师:孩子们,在你的自主学习单上先把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